登陆注册
18389100000008

第8章 松树

1

暮霭沉沉,被大雪淹没的房子一片岑寂,屋外,暴风雪在松林中呼啸……

今天早晨,我们普拉托诺夫卡村的村警[73]米特罗方死了。神父晚到了一步,没来得及替他行终傅[74],他就咽气了。傍晚,神父来我家,一边喝茶,一边久久地谈着今年有许多人活活冻死了……

“这不就是童话中的松林吗?”我谛听着窗外隆隆的松涛声和高空中悲凉的风声,不由得想道。那风卷着漫天大雪,飞旋着朝屋顶猛扑下来。我恍惚看到有个旅人在我们这儿的密林中团团打转,认为此生再也不可能走出这座松林了。

“这些个农舍里到底有没有人?”那人费了好大的劲才透过风雪弥漫的漆黑的夜色,影影绰绰地看到普拉托诺夫卡村,便自言自语道。

然而凛冽的寒风吹得他透不过气来,飞雪使他眼睛发花,刚才透过暴风雪隐约看到的那一星火光于顷刻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大概不是人住的农舍吧?也许是童话中老妖婆住的黑屋?“小木屋,小木屋,把背转向树林,把大门朝向我!快快开门,让旅人把夜过!……”

天断黑了。我一直横在炕上,想象着我家那几扇泻出灯光的窗户,在被铺天盖地的暴风雪染成白色的、涛声汹涌的松林中,一准显得畏葸、朦胧和孤单!我家的宅第坐落在宽阔的林间通道旁。这里本来是一处避风的所在,但是当狂风硕大的幽灵插上冰雪的翅膀掠过松林上空,而那些高踞于周遭一切之上的松树用忧郁、森严、低沉的八度音来回答狂风的时候,林间通道立时成了恐怖世界。这时,雪在松林中狂暴地翻滚、舞旋,向门扑去,门厅的那扇关不严实的大门以一种少有的响声拍打着门框。门厅里积起了厚厚一层雪,挺像是羽绒的褥子。睡在门厅里的狗全都陷在积雪里,冻得索索发抖,在睡梦中发出可怜巴巴的尖叫声……于是我又怀念起米特罗方来。在这个阴森森的黑夜里,他正在等着进坟墓。

我屋里挺暖和而且很静。窗玻璃冷冷地闪烁出五光十色的火星,活像是一粒粒小小的宝石,炕烧得热乎乎的,至于风声和大门的撞击声我早已习惯,根本不在意了。桌上那盏灯放射出睡意蒙眬的昏光。灯中正在燃烧的煤油发出均匀的、依稀可闻的咝咝声,隔壁厨房里有人在哼着小调,哄孩子睡觉,声音单调、模糊,像是从地底下发出来的;哄孩子的若不是费多西娅就是她的女儿阿妞特卡。阿妞特卡从小就处处模仿她的终日唉声叹气的母亲。我倾听着自孩提时代起就听惯了的这种曲调,倾听着风声和大门的撞击声,整个身心都沉浸在这漫漫的永夜中。

梦在门厅里徘徊,

门内已昏昏欲睡——

这支忧伤的歌曲在我心中低回浅吟,夜的黑影无声无息地在我头顶上翱翔,它用昏昏欲睡的油灯发出的像蚊子叫那样有气无力的声音蛊惑着我,一边神秘地战栗着,一边借油灯投到天花板上的那个像涟漪似的昏沉沉的圆圈在原地回荡。

这时从门厅里传来了踩在干燥、松软的积雪上的悦耳的脚步声。过道里的门砰地一响,有人在地板上跺了几下毡靴。我听到有只手在门上摸索,寻找着门拉手,随后我感觉到一股寒气扑面而来,同时闻到了正月里暴风雪的那种清新的气息,犹如切开了的西瓜的气味。

“您睡了吗?”费多西娅小心地压低声音问。

“没睡……有什么事?费多西娅,是你吗?”

“是我。”费多西娅换了平常的大嗓门,答道,“我把您吵醒了吗?”

“没有……你有什么事?”

费多西娅没有回答,转过身去看看门关好没有,然后微微一笑,走到炉子跟前,站停了下来。她只是想来看看我。她虽然身材并不高大,却十分健壮,身上穿着一件短皮袄,头上包着条披巾,这使她活像一只猫头鹰。短皮袄和披巾上的雪正在融化。

“好大的雪!”她高兴地说道,随即瑟缩着身子,偎到炉子边上,“已经夜深了吧?”

“才八点半。”

费多西娅点了点头,陷入了沉思。一天内她干了不下数百件家务琐事。此刻她正在迷迷蒙蒙地休息。她的眼睛毫无目的地、诧异地望着灯火,舒适地打了个大哈欠,然后又哈欠连连地说:

“唉,天哪,怎么老打哈欠,真没办法!可怜的米特罗方!这一天来,我老是想着他,而且还真放心不下咱们家那些个人,他们有没有动身?要是动身回来,准会冻死在路上的!”

突然,她迅速地加补说:

“等等,您哪只耳朵在叫?”

“右耳朵。”我回答,“他们不会在这种天气动身的……”

“那您就猜错了!我那口子的脾气我还会不知道?我真怕他会在路上冻死……”

于是费多西娅的脑子里净想着关于暴风雪的事。她说道:

“那件事发生在四十圣徒殉难节那一天。好吧,我这就讲给您听,可吓人呢!不用说,您是记不得了,您那时怕连五岁还不到,可我记得清清楚楚。那一年有多少人活活冻死,有多少人冻伤呀……”

我没去听她讲,因为她讲的那件事,连所有的细节我都能倒背如流。我只是机械地捕捉着她讲的一个个单字,这些单字同我自己心中的声音奇怪地交织在一起。“不是在别的王国,不是在别的国家,”我心里响起了常常给我讲故事的牧羊老人动听而喑哑的声音,“不是在别的王国,不是在别的国家,而是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国家里,曾经有过一个年轻的雪姑娘……”

松林在呼呼地狂啸,仿佛风在吹奏着千百架风奏琴[75],只是琴声被墙壁和暴风雪压低了下去。“梦在门厅里徘徊,/门内已昏昏欲睡。”我们普拉托诺夫卡村的壮士们劳作了一天,都已筋疲力尽。他们就着沼泽中的水,吃了些“松果”面包后,此刻全都沉沉睡着了。主啊,他们究竟是活着好还是死了的好,由你来衡量吧!

突然一阵狂风刮来,猛力地把大门撞击到门框上,然后像一大群鸟那样,发出尖厉的哨声,咆哮着卷过屋顶,呼啸而去。

“哎唷,主啊!”费多西娅打了个寒噤,蹙紧眉头说,“风这样吓人,还不如早些睡着的好!您该吃晚饭了吧?”她一边问,一边强打起精神来,伸手去拉门把手。

“还早着呢……”

“怎么,你要等第三遍鸡叫吗?我看犯不着!还是早点儿吃好晚饭,美美地睡上一觉吧!”

房门慢慢地打开又关上了。我又一个人留了下来,脑子里净想着米特罗方。

米特罗方是个瘦高挑儿,但体格很好,步履轻快,身体匀称。他那个不大的脑袋总是高高地昂着,一双灰绿色的眼睛生气勃勃。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他瘦长的脚上始终整齐地裹着灰色的包脚布,穿着一双树皮鞋;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他身上始终披着那件破烂的短皮袄。头上终年戴着顶自己缝制的光板兔皮帽。这顶帽子下边的那张饱经风霜的脸,鼻子上的皮肤都蜕掉了,络腮胡子稀稀拉拉没有多少根,可这张脸看人时却那么和蔼可亲!无论是他的姿势、那顶帽子、那条膝盖上打补丁的裤子、身上那股没有烟囱的农舍所特有的气味和那支单管猎枪,都使人一望而知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出没森林的农民猎人。他每回一踏进我房间的门槛,用短皮袄下摆擦干古铜色脸膛上——这张脸由于长着一双绿松玉般的眼睛而充满了生气——的雪水时,屋里立刻充满了松林那种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

“咱们这地方真好啊!”他常常对我说,“主要是树林子多。虽说粮食经常不够吃,不是缺这就是缺那,可这不该埋怨上帝,有的是树林子嘛,尽可靠树林子去挣钱。我说不定比别人还要苦得多,光孩子就有一大堆,可我不照样一天天活过来啦!狼是靠四条腿去觅食的。我在这儿住了不知多少年了,一点儿没有住厌,就是喜欢这地方……过去的事,我全记不清了。夏天,或者说春天吧,我能记起来的好像只有一两天,其余的日子啥也记不起来了。寒冬腊月那些日子倒是常常能回想起来的,可那些日子也全都一模一样。不过我一点儿也不觉得腻烦,相反觉得挺好。我在松林里边走着,松林一个套一个,看出去尽是绿油油的树,可到了林中空地上,就能望到乡里教堂的十字架了……回到家里,我倒头就睡,一觉醒来,又是早晨,又得去干活了……谁叫我长个脖子来着,长了脖子就得套轭!常言说,你靠树林吃饭,你就向树桩祈祷。可你去问树桩该怎么过日子,它啥也不知道。明摆着的嘛,我们的日子过得跟长工一模一样,叫你干啥就干啥,别的挨不着你管。”

米特罗方一生的确过的是像长工一般的生活。既然命中注定要走这条艰难困苦的林中道路,米特罗方便逆来顺受地走着……直到染上重病才不再走下去。他在昏暗的农舍里卧床一个月后,就油干灯草尽,离开了人世。

“你是没法叫一根草不枯死的!”当我劝他上医院去治病时,他宽厚地微笑着说。

谁知道呢?也许他的话有道理。

“他死了,咽气了,再也支撑不下去了,看来这是在劫难逃!”我一边想,一边站起身来,打算出去走走。我穿上皮袄,戴好帽子,走到油灯前。有一瞬间,窗外暴风雪的呼啸使我犹豫起来,但随即我就毅然决然地吹灭了灯火。

我穿过一间间黑洞洞的空屋,每间屋里的窗户全都是灰蒙蒙的。暴风雪扑打着窗户,使得窗户忽而发亮,忽而发暗,这情景跟在惊涛骇浪中颠簸不已的船舱里一模一样。我走进过道,过道里跟门厅里一样冷,由于堆放着取暖用的劈柴,散发出一股湿漉漉的、上了冻的树皮的气味。在过道的角落里,黑魆魆地耸立着一尊巨大、古老的圣母像,死去的耶稣横卧在她膝上……

刚一跨出大门,风就吹跑了我的帽子,砭骨的大雪劈头盖脸地扑到我身上,转眼之间,从头到脚都落满了雪,然而深深吸进一口寒冷的空气是多么舒服呀!嚄,舒服极了,顿时感到灌满了风的皮袄变得又薄又轻!有一刹那工夫,我站停下来,尽我的目力望着前方……陡地一阵狂风径直朝我脸上卷来,吹得我透不过气,我只来得及望见林间通道上有两三股旋风顺着通道向旷野旋卷而去。松涛声盖过了暴风雪的咆哮声,活像是管风琴的声音。我拼命勾下头,踏进齐腰深的积雪,久久地向前走去,自己也不知道是在往哪儿去……

既看不见村子,也看不见树林。但是我知道村子在右边,而米特罗方的那间农舍就在村梢波平如镜的沼泽湖旁,现在湖面已被大雪覆盖了。于是我朝右边走去——久久地、顽强地、痛苦地走着——突然,透过雪雾,我看到离我两步远的地方,闪烁着一星灯光,有个什么东西迎面扑到我胸上,差点没把我撞翻在地。我弯下身去仔细看了看,原来是我送给米特罗方的那只狗。它在我弯下身去时,打我身边跳走,又悲哀又高兴地狺狺吠着,跑回农舍去,像是要我去看看那里出了事。在农舍的小窗外,雪尘像一片明亮的云在半空中舞旋。灯光从雪堆里射出来,从下面照亮了雪尘。我走进了高高的雪堆,好不容易才挪到窗前,赶紧向里面望去。只见在灯光昏暗的农舍里,窗子下边躺着一具覆盖着白布的长长的尸体。米特罗方的侄子站在灵床前,正勾着头,诵念终后祝文。在农舍紧里边,光线虽然更加昏暗,但还是可以看到睡在板床上的女人和孩子们的身影……

2

天亮了。我透过窗扉上一处没有结霜花的玻璃,向外望去,只见树林已面貌大变,变得难以言说地壮丽、安详!

茂密的云杉林披着厚厚的一层新雪,而在云杉林上边则是湛蓝的、无涯无际的、温柔得出奇的天空。我们这里只有在天寒地冻的正月的早晨,空中才会有这么明快的色调。而今天这种色调在白皑皑的新雪和绿茸茸的松林的映衬下,益发显得美不胜收。旭日还没有升到松林上空,林间通道仍蒙着一层蓝幽幽的阴影。由林间通道至我家门口的雪地上,清晰地印着两道气势豪放的弧形橇辙,辙中的阴影还完全是碧蓝碧蓝的。可是在松树的树梢上,在它们苍润华滋的桂冠上,金灿灿的阳光已在那儿嬉戏。一棵棵松树犹如一面面神幡,纹丝不动地耸立在深邃的天空下。

兄弟们打城里回来了,把冬晨的朝气带进了屋里。他们在过道里用笤帚扫净毡靴,拍掉皮大衣沉甸甸的领子上的雪,将一蒲包一蒲包采购来的东西搬进屋来,蒲包上沾满了干燥得像面粉一般的雪尘,屋里顿时变得冷森森的,寒冷的空气发出一股金属的气味。

“准有零下四十度!”马车夫扛着一个崭新的蒲包走进来,吃力地说道。他的脸发紫——从他的声音里可以听出,他的脸已经冻僵了——他的唇髭、络腮胡子和不挂面的皮袄的领角上都挂着一根根冰锥……

“米特罗方的弟弟来了,”费多西娅把脑袋探进门来,向我禀报说,“要讨些木材做口棺材。”

我走到外屋去见安东。他若无其事地讲给我听米特罗方死了,然后又像谈公事那样把话题转到了木板上。这是真无手足之情呢,还是意志坚强?……我们两人一起走出屋去,台阶上的积雪结了一层冰,靴子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我们一边交谈,一边朝板棚走去。晨寒狠狠地压缩着空气,使我们的声音听起来有点儿古怪。每讲一个字就喷出一股哈气,仿佛我们是在抽烟,顷刻之间,睫毛上就结起了一层细如发丝的寒霜。

“嚄,多好的天气啊!”安东在已经晒到太阳的板棚旁站停下来,阳光照得他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他望着林间通道旁那排茂密得像堵墙壁似的苍翠的松树,望着松树上方深邃明净的天空,说道,“唉,要是明天也是这么个大晴天就好了,可以顺顺当当地落葬了!”

板棚从里到外都上了冻,我们打开了叽嘎作响的大门。安东乒乒乓乓地翻着一块块木板,翻了很久才终于拣中了一块长松板。他使劲把松板往肩上一扛,放放正,说道:“我们一家人打心眼里感谢您!”接着,小心翼翼地看着脚下,向板棚外走去。安东那双树皮鞋的脚印活像熊迹。为了适应木板的晃动,他走路时膝部一弯一弯的,而那块在他肩头弯成弓形的、富有弹性的、沉甸甸的木板,则随着他身子的移动,有节奏地晃动着。一直到他走进齐腰深的雪堆,消失在门外后,我还久久地听到他渐渐远去的吱扭吱扭的脚步声。周遭就有这么静!两只寒鸦在喜悦地高谈阔论着什么。其中一只忽然俯冲而下,落到一棵亭亭玉立的墨绿色的云杉的树梢上,身子剧烈地晃动着,险些儿失去平衡——雪尘随即密密麻麻地洒落下来,呈现出霓虹般的色彩,缓缓地落定在地上。寒鸦高兴得咯咯笑了起来,但立刻就缄口不笑了……太阳已升到松林顶上,林间通道上愈来愈静……

午饭后,我们去瞻仰米特罗方的遗容。村子已湮没在大雪之中。一幢幢覆盖着雪的洁白的农舍坐落在白雪皑皑的平坦的林中旷地四周。在阳光下,林中旷地闪烁出耀眼的光华,显得异常舒适和温暖。空中飘荡着烟火气,说明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烘烤面包。男孩子们在玩冰块,有的坐在上边,有的拉着跑。好几条狗蹲在农舍的屋顶上……这完全像个洪荒初开时的小村落!一个腰圆膀粗的年轻村妇,穿着一件麻布衬衫,好奇地打门厅里往外张望……傻子巴什卡像个又老又矮的侏儒,戴着顶祖父的帽子,跟在运水雪橇后边走着。在四周结满冰的水桶里,冒着寒气的又黑又臭的水沉重地晃动着,雪橇的滑铁像猪崽那样吱吱地尖叫着……前面就是米特罗方的那幢农舍了。

这幢农舍矮小而又窳陋,从屋外看不出有什么丧事,仍和平日一样充满了日常生活的气息。一副滑雪板靠在通门厅的大门边。门厅里有头母牛一动不动地卧在地上反刍。里屋靠门厅的那堵墙塌陷得很厉害,因此用了很大的力气也没能把门打开。最后,总算把门打开了,农舍那种热烘烘的气味冲着鼻子扑了过来。屋内光线昏暗,几个女人站在炉子旁边,目不转睛地望着死者,同时低声交谈着。死者身上罩着一块白洋布,安卧在这片紧张而肃穆的氛围中,谛听着他的侄子季莫什卡带着哭腔,悲痛欲绝地诵念祝文。

“您可真是个好心人呀!”有个女人感动地说,随即小心翼翼地撩起白洋布,邀请我看死者的遗容。

嚄,米特罗方变得那样傲岸、庄严!他的小小的头颅显得高傲、宁静和忧伤,紧闭着的双眼深深地塌陷了下去,大鼻子像刀切那样尖削,宽大的胸脯由于临终时未及吐出最后一口气而高高地隆起着,硬得像石头一般,胸脯下边是深深凹陷的肚子,两只好似蜡制的大手叠放在肚子上。洁净的衬衫使他益发显得消瘦、枯黄,然而这并不叫人觉得他可怕,反而觉得他相当潇洒。那个女人轻轻地握住他的一只手——一望而知,这只冰冷的手是沉重的——把它抬起来,然后又放了下去。可是米特罗方依旧无动于衷,只管全神贯注地倾听着季莫什卡诵念祝文。说不定他甚至知道,今天——他待在这个生于斯、死于斯的村子里的最后一天,是个万里无云的喜气盎然的日子吧?

这天的白昼在死一般的寂静中显得十分漫长。太阳缓缓地走近它在太空中的行程的尽头,一抹好似锦缎一般的淡红色余晖已经悄悄地溜进这间半明不暗的陋屋,斜映到死者的额上。当我离开农舍走到户外时,太阳已躲到茂密的云杉林后面那些松树的树干中间,失去了原有的光芒。

我又沿着林间通道慢慢地走着。林中旷地上和农舍屋顶上的积雪,宛如堆积如山的白糖,被夕照染成血红的颜色。在林间通道背阴的地方,已可以感觉到随着傍晚的来到,天气正在急剧转冷。北半天上,淡青色的天空更加洁净、更加柔和了。在青天的映衬下,如桅杆一般挺拔的松林的线条益发显得纤细有致。一轮团的苍白的巨月已从东方升起。晚霞正在渐渐熄灭,月亮越升越高……跟随我走在林间通道上的那只狗,不时跑进云杉林中,随后又从神秘的发出亮光的黑压压的密林中蹿出来,浑身滚满了雪,一动不动地呆立在林间通道上,它的清晰的黑影映在洒满月光的林间通道上,也同样一动也不动。月亮已经升到中天……小村子里万籁无声,米特罗方家那盏孤灯怯生生地发出一星红光……东半角上有颗战栗不已的绿宝石般的大星星,看来它就是上帝宝座脚下的那颗星吧。上帝虽高踞在宝座上,却不露形迹地主宰着这铺满乱琼碎玉的森林世界……

3

翌日,米特罗方的灵柩顺着森林之路运往乡里。

天气仍像昨天那样冷彻骨髓,空中飘荡着亿万纤巧的霜花,有的呈针形,有的呈十字形,在阳光下黯淡地闪烁着。松林和空中弥漫着薄雾,只有在南方的地平线上,寒空才是清澈而又蔚蓝的。我滑雪去乡里时,一路上雪在滑雪板下尖声地唱着、叫着。我冒着砭骨的寒气,在乡里教堂门口的台阶上等候了很久,最后终于看见在白生生的街道上出现了好些白生生的粗呢大衣和一具用新木板做的白生生的大棺材。我们推开教堂的大门,扑鼻而来的是蜡烛的气味和冷飕飕的寒气。这幢苍白的木头教堂从里到外都上了冻,所以和外边一样冷,圣幛和所有的圣像由于蒙上了厚厚一层不透明的寒霜,全都泛出白乎乎的颜色。人们络绎不绝地走进来,教堂里充满了嘁嘁喳喳的交谈声、橐橐的脚步声和喷出来的哈气。米特罗方那具上宽下窄的沉甸甸的棺材被抬了进来,放在地上,这时一位神父开始用伤了风的嗓子急促地唪读起经文和唱起圣诗来。棺材上方萦绕着一缕缕湿漉漉的淡青色的烟气,从棺材里吓人地露出尖尖的褐色的鼻子和裹着绦带[76]的前额。神父提着的香炉里几乎空空如也,一丁点儿廉价的神香搁在云杉木的炭火上,散发出一股松明的气味。神父用一方头巾包没了两只耳朵,脚上穿一双宽大的毡靴,身上着一件庄稼汉的短皮袄,外面罩着一件旧祭服。他和一名诵经士一起,只用了半个小时就急匆匆地做完了追思弥撒,只有在唱《望主赐伊永安》时才放慢了速度,竭力使自己的声音增添些感人的色彩:喟叹人生空幻,如浮云易散,欢唱会友在历尽人世的磨难后,终于转入永生之门,“信徒靠主永享安宁”。就在这袅袅不绝的圣诗声的送别下,装殓着冰冻了的死者的棺材被抬出了教堂,顺着街道运到了乡镇外边的小山冈上,放进了一个不深的圹穴,然后用结了冰的黏土和雪将它堆没。在把一棵小云杉栽入雪中后,冻得哼哼直喘的人们,有的步行,有的乘车,急急忙忙四散回家了。

这时,深邃的寂静复又主宰着林中的这个空旷的小山冈,山冈上的雪堆里疏疏落落地戳起着几个低低的木十字架。无数状似芒刺的霜花在空中无声无息地盘旋。在头顶上很高很高的地方隐隐地响着一种受到抑制的喑哑、深远的隆隆声;凡是隐蔽在崇山峻岭后边的海洋,一到傍晚就会发出这种喧声,并越过山峦,把这声音送往远处。桅杆一般挺拔的松树,用土红色的树干高高地托起绿莹莹的树冠,从三面密密层层地围住了小山冈。在山麓的低地上,是大片大片碧绿的云杉林。那座填进去了不少雪的长方形的新坟就横在我脚边的斜坡上。这坟茔忽而使人觉得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抔黄土,忽而又使人觉得它非同寻常——既有思想又有知觉。我凝望着它,良久地尽力想探究只有上帝才洞悉的无从探究的奥秘:人世为什么这样虚幻而同时又这样令人留恋?后来,我使劲地蹬着滑雪板,向山下滑去。一团团冷得灼人的雪尘向我迎面扑来,像处子一般洁白的蓬松松的山坡上,均匀、优美地留下了两条平行的长痕。我冲抵山下时,没能站稳,跌倒在绿得出奇的茂密的云杉林中,衣袖里灌满了雪。我像蛇行似的在云杉林中飞快地滑行着,身子不时擦着树身。穿着丧服的喜鹊嘁嘁喳喳地尖叫着,戏谑地摇晃着身子,飞过云杉林去。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流逝,我始终从容不迫地、灵活地滑行着。我已经什么都不愿意去想了。新雪和针叶吐出似有若无的幽香,我为自己能同这雪、这树林,以及林中那些喜爱啃食云杉的嫩枝的兔子这么接近而满心喜悦……天空渐渐被白茫茫的烟霞遮蔽,预示将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好天气……远处隐约可闻的松涛正在婉约地、不住口地谈论着某种庄严、永恒的生命……

1901年

同类推荐
  • 这边风景

    这边风景

    在这部随笔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醉心于湖光山色的江南女作家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言。作者在描述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时所流露出的恬静怡然,是最能打动同样有着敏感心灵的读者的。
  • 与自己和好如初

    与自己和好如初

    本书是心灵治愈系散文集。关于改变、爱人、错过、失去和痛苦,这些也许是所有当下年轻人都苦恼不已的话题。不朽,用她那温柔、清澈而又带着忧伤的文笔,诉说着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给出了人生里种种问题的独特解答,帮助年轻人正视与接纳自己内心的敏感、不安和悲伤,找回流落的自己,与自己久别重逢,和好如初。
  • 许地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许地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生本不乐,能够使人觉得稍微安适的,只有躺在床上那几小时,但要在那短促的时间中希冀极乐,也是不可能的事。
  • 寂寞而又美丽的九十年

    寂寞而又美丽的九十年

    从中国散文诗作家自觉用“散文诗”这一文学体裁发表作品至今,已经90年了。对人而言,90岁已是垂垂暮年;可散文诗,90年后依然风采迷人。我曾用这样一段话描述散文诗:“在雅文学的殿堂里,有一位远离显赫地位,然而却令人倾倒的美丽混血儿。她,便是散文诗。”这段话包含两个关键词:寂寞、美丽。这两个词伴随散文诗走过了90年。文学有雅俗之分,诗与小说都有雅俗之分。小说有通俗小说,诗有传单诗、打油诗。可散文诗无法入俗。她美丽的天性限定她只能属于高雅文学的一种。
  • 故乡的回忆

    故乡的回忆

    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忆江南》中有这样的句子:“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说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给他留下了最深刻的记忆;但我最忆的是童年时那贫瘠而略带苦涩却很温馨的故乡。那时,我的故乡是一个只有二十多户人家的小山村,村后是连绵起伏的大山,村前的荒滩里有一块块农田,二十多户人家很不规整地分布在簸箕形的山湾里。向阳的山坡下排列着六七户人家,可能那是最早来这里拓荒的先驱,选择了穷山村里最好的居住位置,因而成了村上最早的“坐地户”,人们称他们是“阳坡人”;后来者住在山湾阴坡的山脚下,因人们把山脚俗称为“山嘴嘴”,所以称他们是“嘴嘴上”。
热门推荐
  • 娇倾

    娇倾

    汉武阿娇,神医越女这是一个平凡女子不幸穿越汉朝故事,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套路
  • 全球进入异世界

    全球进入异世界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天残地缺对战陈近南岳不群走火入魔,杀尽华山精英吃朱果得10年修为要想好好的活着,先从修炼葵花宝典开始吧……
  • 总裁的白月光在此

    总裁的白月光在此

    京都的人都知道许繁年是不近女色的‘和尚’,可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心头有一个白月光女孩。他一直在等她回来,然后一步步把她圈入怀中。片段一:刚回国的第二天,苏陌颜便躺在了许繁年的房间。所有人都是一片好奇。片段二:苏陌颜和许繁年结婚后,苏陌颜想告诉那些说许繁年是和尚的人说,一群骗子!男女主高智商在线,1vs1。无误会,无白莲。有几对情侣哦!
  • 快乐女人的20堂幸福人生经营课

    快乐女人的20堂幸福人生经营课

    快乐女人的20堂幸福人生经营课,引导广大女性朋友掌握幸福的心理要领,提高思考的能力,明确人生的方向,塑造迷人的魅力,了解幸福和快乐的真谛。本书共分为二十章,内容层层深入,分别从人生、命运、财富、爱情、事业等多个方面入手,通过典型而生动的事例,阐述了什么才是女人需要的幸福,它告诉现实生活中的女人,如何生活才幸福,怎样获得自己想要的幸福。
  • 遗失的美好

    遗失的美好

    整个车厢失去平衡地朝前涌,又向后倒置,一位男乘客的声音失常的尖利,他的脚面被一位女乘客的高跟鞋快要戳穿了,他咆哮着,说那儿肯定会肿起来,三天也消不了。顺着他的声音有人发现,男乘客说得一点也不夸张,紧挨他站的那位女士鞋跟的确很高,并且看上去像金属制成的一样。同时各种指责疑问抱怨冲透层层人流发送到售票员耳朵里,如果公交车坏了中途抛锚,这种事情还容易被乘客接受,因为他们可以下车,转乘别的车或打的到达目的地,但是在涵洞里,除了耐心等待,一切都没有可能。售票员不得不从座位上下来,挤到司机副座的位子打开车窗向前张望,然后大声宣布,“前方发生了一起恶性事故。
  • 美人妖心计

    美人妖心计

    她是罪臣之女,却因为他救了她,给了她活命的机会,代价却是一生一世必须承欢于他的膝下,永不背叛。她原是以行街乞讨的落魄女子,因为遇见了他,给了她锦衣玉食,代价是一生一世侍奉于他左右,永不背叛。她是她的妹妹,天性善良的她却因为宫中的尔虞我诈,而变得阴险狠毒,最后却爱上了不该爱的人,注定了一生的悲惨。他是不折不扣的大混蛋,却有多少女人愿意为他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他爱她,可是她的心去不在他的身上,她为他诞有一子,而这孩子却是为大人所犯下的错误而来赎罪,她认为这孩子本不该来到这个世上,在临终时也不曾记得她有这么一个儿子。一切的恩恩怨怨,在生命的终结时,是不是都烟消云散了,荣华富贵,权势地位,只不过是繁华浮梦一场空
  • 女魔头的剑

    女魔头的剑

    (非无脑白文。轻向,套路,全新的东方玄幻设定!)少年百里文若穿越了,在这实力为尊的仙侠世界里,却因为太垃圾甚至被剥夺了交配权……险些被有名无实的妻子设计谋害的他,依靠“史上最懒”的神奇系统勉强逃脱。在逃出山庄后又在小镇里遇上了一位,头戴黑纱帷帽,衣裳不蔽玉腿,还嗜酒如命的神秘绝美女剑豪……而江湖之上,恰好正在流传着一个,关于女魔头的剑的传说……
  • 解锁人生新姿势

    解锁人生新姿势

    某死肥宅变身健身达人,追到女神!某学渣短短两月时间逆流直上,逆袭成为学霸,考上北大!某屌丝青年化身商业天才,坐拥上亿财富,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某高中生打破国家记录,入选国家一级运动员,为国争光!某美食主播参加华国好声音,荣获冠军!…………苏源发现自己的手机上突然多出了一款“解锁人生”的应用程序,他可以解锁自己和别人在某些领域的天赋和能力。然后,他发现都成真了……天呐,这简直不可思议!除此之外,他还发现自己可以穿越到未来,面对面看着未来的自己,苏源微笑着说道:“来吧,带你解锁人生新姿势”未来的苏源:“神经病!”
  • 弟子规全鉴

    弟子规全鉴

    本书在全面阐释《弟子规》精华要义的基础上,以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七个方面为人处世应有的基本理念和规范为纲,充分融入对现实的深层次思考,书中大量引用圣贤著作进行说理,穿插上百则历史故事和现实案件,将《弟子规》蕴涵的智慧与当下职场相结合,将传统文化的厚重感与当今鲜明的时代感相结合,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员工、国学爱好者以及青年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培养良好习惯、提升个人修养的必备读物。
  • 三生三世莲上舞(全集)

    三生三世莲上舞(全集)

    那个少年祭司,傲娇哭包,意气风发,手握回楼生杀大权,却幼稚地和花盆打架。那个少女剑客,身手敏捷,神情委顿,身负一世血海深仇,却时常被他打乱步伐。那年长安大雪,她的仇敌新婚,他硬拉着她去假扮新娘闹得人仰马翻,放火烧人家的宴席,狼狈到被大狗追……那晚烟花绚丽,大雪飞舞,他拉着她漫步在人群中,时不时偷看她一眼。那般孤高一世的他,眼神中却透着少年初恋般的羞涩和激动,也在那一年,他悄然问她,“如果雪落满头,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能白头偕老?”青衣少女,身子如蝶在莲上飞舞,荆棘开出的红色花瓣被她凌厉的剑气掀飞在空中,漫天飘扬,如一场纷飞的红雪。她捧着一捧落梅送到他身前,醉意盎然地望着他,笑道:“莲绛,我送你一捧红梅落雪吧。”你送我一捧红梅落雪,我赠你一片无悔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