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93300000005

第5章 秋雨西递

对于中国文化而言,最缺少的,是真正的人文主义、宗教精神和慈善情怀所组成的一种可触可摸的暖流……而对于西递人本身来说,很明显,他们是认识不到这样的短处的。他们只是在这样无形的压力下变得孱弱,变得敏感、多疑而多虑。他们只能用他们的方法来理解社会,理解世界。

在西递的那两天,天一直阴阴地下着雨。

每次来,都要在西递的老街上走一走,这次也不例外。由于秋雨连绵,西递就如同雾中的版画似的,也如一个淋湿的旧梦:阴冷、湿润、隔膜。漂亮的是西递街道上的那些石板路,因为水冲走了灰尘,它们显得前所未有地干净,如黛玉一般晶莹。

尽管天气极差,西递还是一如既往地热闹,很多游人和我一样,打着伞,跟在导游后面,一家老房子、一家老房子地参观。因为雨下得大,视线不免有点模糊,很多地方看不真切,连态度也很难保持庄严安详,在这样的天气中哪能细细地聆听导游的解说词呢,只是匆忙地跟在队伍的后面,一边有意无意听着,一边询问着房东们的真古董仿古董假字画,或者独自想着心事。也许,进入历史的方式就应该是这样随意吧,历史就是阴雨,就是幽暗,就是真假难辨的古董,就是雨中的黟石——它的本质是那样的捉摸不定,不能让人轻易明白,也不会让人轻易进入。

西递的诞生竟然有着一个类似“赵氏孤儿”的故事。

据胡氏宗谱记载,现在西递大族胡姓原本是唐代皇族的后裔。公元904年,唐昭宗李晔受梁王朱温的威逼,仓皇离开长安。东逃行至河南陕州时,皇后何氏生下一个男孩。李晔深知此去洛阳凶多吉少,便命何氏将婴儿用帝王衣服包裹起来,设法藏匿在民间。当时,歙州婺源人胡三正在陕州做官,为了替朝廷分忧,胡三便丢弃官职,接纳太子,悄悄潜回家乡婺源。李晔到了洛阳三年后,朱温篡位,自立梁朝,李晔一家全部被杀,唯有逃离虎口的太子幸免。而在婺源,胡三将太子改姓胡,取名为昌翼,昌是吉祥平安,翼为翅膀,意思是吉祥平安地飞离虎口。

再后来,胡昌翼长大成人了。按照中国传奇的习惯延续,似乎下半部分就是李氏孤儿知晓家世,然后报仇雪恨什么的。但什么也没发生,故事便戛然而止。这当中的原因只有两种可能性,一是胡昌翼极想报仇,但能力远远不及,所以选择了放弃;二是因为胡昌翼懂得了太多的人情世故,懂得了高处不胜寒,所以再也不愿意铤而走险,于是选择了韬光养晦,在平庸中与生活握手言欢。这样一直到胡昌翼五世孙的时候,胡家人由婺源迁到了西递安居——胡昌翼也就成了西递胡氏的第一世祖——但胡家对祖宗并没有忘怀,他们一直把自己当作是帝王子孙,并在祠堂里供奉着李世民像。现在,在西递的追慕堂里,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唐太宗画像悬挂在高高的龛台上。

跟中国绝大多数村庄一样,西递就这样诞生了,它有了自己的历史,也平平淡淡地进行着自己的历史,像一首毫无特色的弦乐曲,缓慢地、平白地演奏下去。

一直到明朝,西递的历史才放出光华,从15世纪中叶一直到19世纪中叶,西递的发展可以说是跃上了一个高峰。

鼎盛时期的西递据说有10000人,这比现在的西递人口还要多上3倍。可以想象的是,当时那么多胡姓人聚集在这块地方,肯定相当繁荣。这当中的原因自然是徽商的兴起。由于生存压力巨大,西递人开始离家出门,去外地经营自己的产业,西递商人主要以经营钱庄和商铺为主。在外赚了钱之后,便回家买田置业,光宗耀祖。西递,在大笔资金进入之后,当然会有很大变化。

这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叫胡贯三,他是胡姓第24世祖,清朝道光年间人。据说,胡贯三曾经营36家典当行和20余家钱庄,遍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资产折合白银500余万两,财产居于江南巨富第6位。

不仅如此,在胡贯三身上,还体现了徽商的一个重大特点,那就是官与商的紧密相关。现在,西递村口的那座“走马楼”就与胡贯三有关。当年胡贯三与朝中宰相、同为徽州人的曹振镛结为儿女亲家。有一年曹振镛从歙县来西递走亲戚,出于面子的需要,胡贯三耗费了很多物力财力,大兴土木。仅在村口,就修建了壮观的“走马楼”和“迪吉堂”。当曹振镛应邀登上走马楼,凭栏眺望远山近水时,胡贯三的心里充溢着从未有过的满足。不仅如此,胡贯三还捐出巨资,在曹振镛的家乡歙县,建造了横跨练江的大石桥。官与商就在这种亲情结合中达成了默契和互助。徽商就是在这种勾结中,畸形地发展,然后,又畸形地毁灭。当然,胡贯三之所以大兴土木,挥金如土,除了炫耀个人财富之外,我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因素,那就是自卑——在那个时代,金钱在权力面前的自卑。

现在,走在西递的街道上,随处可见的是商品经济的浓郁气息。几乎家家在向游人介绍荣光的同时,也积极地兜售着真假文物,还有一些职业文物贩子不停地纠缠着游人。因为没有祖先那样可以挥霍的资本,所以也就没有祖先那么从容不迫了。一座村庄、一个家族、一段荣光、一条伤疤,就是在这样的缠缠绕绕中,变得晦涩而暗淡。昔日的光华悄然远去,成为一个模糊的背影,让后人费思量,却难忘。

相比于宏村,西递显得更加精致。我们在西递的巷道上走着,处处干净清秀,很见章法。

从表面上看,西递似乎是素朴和安静的,但这种素朴和安静却是内敛和压抑的结果,在骨子里,满是精巧的心思和算计。

西递民宅的对联就是这种人与人之间精细思量的集中体现。比如说履福堂的几副对联:“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忍片刻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从表面上看,这对联似乎显示了宽厚平和、清静忍让的生活态度,但进一步推想,主人显然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着许多思考。

另外一些对联,更可以看出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关注了,比如:“能吃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一忍最高”“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君子不忧还不屈,丈夫能屈也能伸”“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惜衣惜食惜财兼惜福,求名求利求己胜求人”……

这些对联,当然是徽州人感悟生活所得,在经历了太多的坎坷和磨难之后,西递人自然对于人生有着自己的心得和感受。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对联中隐藏着极强的犬儒成分,对世故极为精通,同时也防人如防盗。虽然这种理解是一个整体,但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盘算、那种防备、那种彼此关起门来的竞争和算计,却昭然若揭。

也许对于当时的大环境来说,这样不讲原则的坚韧和隐忍是成功不可或缺的手段和方法,但这样的方法我还是觉得太具功利色彩了,是站在私利的立场上,没有把对人的要求放到更高的层次上。这并不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化,而只是一种狭隘的方法论教育,是一种极坚固的庸俗社会学。西递人,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正好把这样的世故和庸俗发挥到了极致。

当然,这种实用犬儒是极为有效的,也是无可厚非的。但这种存在的确有着很多缺憾。对照着西递人的处世哲学,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中国文化过于关注人伦日用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如果把精力和智慧都过分地用在人情世故上,那么就会在整体上失去天真活泼、浑朴野趣、真实诚恳,就会在大方向上失去创造力,失去坚韧和勇敢,也会失去生命激情和理想情怀。

对于中国文化而言,最缺少的,是由真正的人文主义、宗教精神和慈善情怀所组成的一种可触可摸的暖流。中国文化从不缺少圆润和智慧,它所缺少的,就是那种执着的勇敢和一意孤行,还有做事的理性、方法。

而对于西递人本身来说,很明显,他们是认识不到这样的短处的。他们只是在这样无形的压力下变得孱弱,变得敏感、多疑而多虑。他们只能用他们的方法来理解社会,理解世界。这样的感觉就像是一艘航行在大海上的船只,在没有方向、失去信心的情况下,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寻找到一个平静的小港湾安顿下来,一边修整着船帆船舷,一边看着远去的孤帆远影,既自得意满,又怅然若失。

我在去西递的时候,手边正巧带的是一本马克斯·韦伯论中国宗教的书。在这本书里,韦伯明确指出:欧洲资本主义的种种特征其实早就存在,而直接导致现代资本主义产生的,则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的出现。韦伯在分析了中国18世纪的经济状况后指出,其实当时在中国,完全有着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但中国却未能进入资本主义,这当中有着诸多的原因。例如,没有官职保障的财富无法成为社会荣誉的基础,没有法律地位的企业难以成为城市的主角,没有经济代价的国家义务取消了自由劳动市场,没有宪章契约的同业行会不敢进入自由的竞争,等等。

但中国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开放的宗教精神,显然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韦伯还说,直接导致现代资本主义产生的,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的出现,那就是基督新教的伦理道德、行为准则。他说,以前的天主教靠的是神秘主义的拯救、赎罪、忏悔理论,通过祈祷让人们相信可以在天堂得救,因此人们的精神与商业经济长期对立。而改革后的新教则认为灵魂的得救不是要依靠教会和仪式,而是有赖于内心的纯净和工作的勤勉。这种积极入世的态度,有力地支持了商人以资本流通、会计核算而获得利润的经济行为,推动了工商企业的发展。这也证明,新教伦理就是一种资本主义精神。应该说,韦伯的这些论述,是对欧洲宗教改革的最高评价,也是对西方文明的准确揭示。

西递人的对联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揭示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在中国文化当中,长期以来在心理上、思想上是与财富相对立、不相融的。这表现为财富在所谓文化面前的自卑,经济在人生目标前的软骨,实利在审美情趣中的孱弱。中国商人在所谓文化面前总体上的自卑以及财富所缺乏的精神力,直接导致了经济发展与意识形态的脱节。

而西递,正是这种状态的缩影,在文化、道德、伦理、审美等方面的挤压面前,西递就像炉中烧就的薄瓷,精致、美丽、脆弱、自鸣得意,同时又不堪一击。

那天晚上,由镇上安排,我们住进了西递的“旷古斋”。

这是一家北京人购下的老屋,装饰一新后,交给了两位当地人代为经营。

它的装潢非常考究,既保存了徽州民居的古色古香,又设计了一些非常有情调、有创意的布局,比如在一楼的堂前设置了酒吧;细节也是一些与徽州有关联的东西,比如吊灯的灯帽用的是划船的舢板等等;而且还安装了卫生间,生活和居住非常方便。据说,1995年那个北京人购下这所房子的时候,只花了5万元,但他后来花了30万元把旷古斋装饰一番,现在有人出价80万,他也没卖。

住在这样古色古香的屋子里,透过雕花的窗棂,风景便如画一样悄然潜入。窗外远处是青色的野山,不远处是黛色的屋顶,更近一点的则是大片翠绿的竹林。这样的景致让人顿生欢喜。夜色降临后,万籁俱寂,不知怎的,我却对陌生的静谧感到了不踏实。这样的静是可以给人压力的,它让人心虚,似乎人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醒过来,都想独立自主地游走一番。与这样的清醒比起来,平日在城市里的行动更像是在睡眠,最起码,身上的很多器官,或者是毛孔,都是在昏昏地沉瞑着。

窗外一直淅淅沥沥地下着雨,秋雨中的西递似乎也安睡了,但我却一个人在黑夜中睁着眼。对于西递,对于徽州,我有着太多杂乱的碎想。现在,也许我能趁着寂静,安安静静、绵绵密密地想一想西递,想一想徽州的历史。

一直到走的时候,才听当地人说,从山坡上向下看,西递村是一个完整的船形。他们阐述说,之所以这样设计,是风水上的原因,西递这个地方比较缺水,想以船来招水;再就是,西递的胡姓想的是自己家族有朝一日,能乘风破浪航行于大江大海。也许,这只“燕雀”还是有着“鸿鹄之志”的。但我却有另外一种想法,我想的是,西递人也许是要取“同舟共济”的意思吧。从遥远的中原躲避兵燹而来,生活在这群山环绕的偏僻之地,家族子弟在一起,自然要抱团结盟。这个村落起先肯定是不想平庸的,也是有着想法的,但在庸常了很多年后,真的就变平庸了。平庸是因为什么呢?是缺少出世的情怀,是缺少济世的理想。一个人,一个村落,甚至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理想,没有情怀,即使再会算计,再会修身养性,智慧的庸常终有一天会变成真正的平庸。

同类推荐
  • 逆时光

    逆时光

    这是作者的第三部散文集,收录了沙爽十年散文创作中代表性的作品。全书分为两部分:“左辑:方向”和“右辑:时光”。正如辑名所暗示的,这些文字记录了作者对时代和生命的感知和思索,以其敏锐的知觉力、内省式的叙述、唯美欧化的句式、奇崛繁复的意象,共同营造了一个令人惊异的文学天地。敏锐、疼痛、细腻、幽默而又不失优雅。正如《当代作家评论》所评述的,沙爽关注的是个人的历史和现代人的心理状态,对成长的关注成为其作品中最重要的母题,在七十年代出生的作家中更具有代表性。
  • 我走我在

    我走我在

    《我走我在》是葛水平的散文集。生活无所谓新旧,只是一种流动,一种景致,被看到了,就要穷尽这些感受,揭发出其中深入到今天乃至今后时代的那些有生命力的东西。《我走我在》由河的消失、村庄的消失,联想到民俗、民风及古老手艺、器物的失传,在感受着沁河的历史、感悟着沁河流域文化的同时,记录了地理与人文相互激荡中沁河充满地域特色的文明,深入思考了生态环境、区域文化、民俗礼仪等社会问题。
  • 精灵鬼怪故事

    精灵鬼怪故事

    《精灵鬼怪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丛书之一。该丛书中的民间故事记录了口述者、记录者、翻译者的姓名,保留了最初讲述者所使用的通俗而生活化的俚语,原汁原味。故事通过对人物语言、地方礼仪、服饰和饮食的描绘,让人们领略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对长期生活于新疆大地的读者更有着阅读的亲切感。有的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的经典之选,具有新疆民间文学的代表性和真实性,保持了原初的味道和浓郁的地哉特色。
  • 聊将锦瑟记流年

    聊将锦瑟记流年

    在《聊将锦瑟记流年》中,安意如以她那一贯细腻优美的文笔,通过对于黄仲则诗歌和人生经历的精辟评析,并将其与秦汉以来最优秀的诗人、最经典的诗词作对比,真实重现诗歌圣子不世出的才华、悲惋曲折的一生。
  •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朱自清编写的《荷塘月色(精装插图本时代经典)(精)》分为感悟生活、故人旧事、行走的踪迹、思索人生四辑内容,其中,第一辑中的佳作,无一不体现朱自清先生为文的特色;第二辑的七篇作品之中,《背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其简洁朴实的文字,忧郁萦绕的氛围,为世人展示了中国式的父子情深。
热门推荐
  • 串魂记

    串魂记

    高中复读生黄小豆车祸化身鬼魂无意中闯进一个异时空,误入一个男人的身体,而这个男人身体竟然是眼前这位绝美女子的?!绝美女子为了回到自己的身体里,于是拉着黄小豆一面“砍怪升级”,一面寻求“串魂之法”,正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且看这串魂路上的鸡飞狗跳吧!你替我貌美如花,我代你大杀天下!更简洁的说就是一个逗比女孩和一个冰山面瘫男兑换身体的故事。——————————————写文期间经历了找工作、结婚、生子、娃生病等等各种重大的人生转折,因此断更比较久,现在开始续更,我会努力写完它!
  • 小女孩受益一生的公主故事

    小女孩受益一生的公主故事

    每个女孩的心中都有一个美丽的公主梦,梦想自己成为一位人见人爱、魅力非凡的小公主。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可爱的小公主呢?本书精选了数十个经典的公主故事,让女孩在精彩的故事情节中感悟公主们的独特魅力,从感悟中发现美、认识美、拥有美。每个故事后的“小公主手记”栏目总结了女孩从故事中要学习的优秀品质,使女孩在阅读中感受到品德和美的熏陶。故事还加注了汉语拼音,穿插了精美的插图,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亲爱的女孩,这是一本专属于你的公主故事书,在这里你可以与公主们谈心、交朋友,像她们一样成长为一个可爱的小公主!现在就打开这本书,开始一段奇妙的故事旅行吧!
  • 重生之我在末世开了挂

    重生之我在末世开了挂

    云沐夕非常幸运的重生了,还拥有了末世系统,哇咔咔,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吗?这代表着她在末世有了金手指,可以开挂。只是这位大哥,你干嘛一直缠着我?
  • 诡案追踪

    诡案追踪

    人会撒谎,但证据不会。揭秘凶案一线不为人知的幕后工作者——刑侦技术员的真实生活:内容涉及指纹识别、DNA鉴定、枪支痕迹调查、文档鉴真、地质学、生物学,用科学伸张正义!让人细思极恐的死亡迷局,环环上演的追捕游戏:一个专门破解“超自然”案件的重案组,两位高智商刑警队长,联手侦破六宗离奇血案。当无声的证据开始掷地有声地说话,真相终将被揭晓!离奇凶案的罪魁祸首,竟是隐匿在都市中的吸血鬼?古老的咒术能操控水火,杀人于无形?吸血诡影、无尽深眠、夺命诅咒、名画凶案……种种诡异的超自然案件背后,是否都有合理的解释?重案组+法证组的强强联合,且看他们如何解密诡异案件背后的真相!
  • 超级英雄哈利波特

    超级英雄哈利波特

    一个不一样的哈利.波特,一份不同于黄油啤酒的独特风味,试想下一个只是普通孩子的哈利,他将在HP、漫威和DC的世界里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任何普通人(尤其是孩童时期)在面对那么多伤害后,所产生的代偿作用都会在他心灵留下刻印,这无可避免,同样无须刻意回避,这些孩子变得不太一样!【注1:本文主人公金手指为(想像)异能,达成两个标准即可使用,标准非常苛刻,暂不透露哪两个标准,因为第一卷主人公尚未发现。想像异能造就主人公特性魔法,游乐场事件中主人公处于生死一线间时使用异能,从而让自己获得了特性魔法【恶龙】,并于此魔法天赋得到加强。】【注2:本文主人公不是穿越者,或者说穿越者穿越来的时候,出了点差错,残破灵魂和哈利原生灵魂结合,诞生了新的灵魂,就是本文主人公,因此本文主人公性格与原著哈利不同。】
  • 工程师修仙

    工程师修仙

    我是一名机械工程师我好像穿越了 本来想搞搞工业革命 可是发现穿越到的是修仙界 修仙界能搞不? 应该能...能吧... 修仙界不是拳头说话么 瞎说,劳动人民的智慧最伟大 那挨揍怎么办? 没事,系统临死前教你抗揍 听说挨揍还涨实力呢 系统真的死了? 系统:我还有救,你勤修修,我还能活 所以,这才是选中我的原因? 是呀,秦(勤)修嘛 别在简介浪了,滚去修炼 修炼很累的啊 吃饭睡觉累不累? 不累 挨揍累不累? 挨揍? 去吧您呐,废话真多 等等,我还没穿衣服...
  • 修行本起经

    修行本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龙圣灵帝

    天龙圣灵帝

    圣为龙,灵为天,斗天道,乐在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如若有你,一生何求(典藏版)

    如若有你,一生何求(典藏版)

    宋安辰和叶一生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地长大,小心翼翼地喜欢彼此。而因为家庭变故,一生突然间不告而别,好像是从来没有来过他的身边。六年后,叶一生成为了一名小护士,遇上了在同一家医院的肿瘤外科医生宋安辰,宋安辰对当年一生的不告而别无法释怀,故意装作不在意,但是喜欢这种东西,即使捂住嘴巴不说,还是会从眼睛里跑出来。当两个人误会解除,原来暗生的情愫早已经深深地延伸至彼此心底。肿瘤外科医生宋安辰×单纯小护士叶一生。六年前,她因家庭变故,离开了家,也离开了隐忍爱他的宋安辰。六年后,他用一个吻,向她索取问路费,她无处可逃。暗恋你,这是让我变得卑微的原因……
  • 长此以忘

    长此以忘

    年轻人陈寰在毕业期间结识了同校的校友周玺芝并很快确定了恋人的关系,毕业季的际遇让他们的故事从一开始就充满别离之意。情场如战场,十年两茫茫,其间的勾心斗角步步为营回过头去看看,不过一场云烟。至于是否爱过,彼此心中明了,也就不足为外人道。待到十年后重逢,大家笑泯恩仇,却都感慨岁月难回,虚掷了好时光。本书语言与故事兼备,情感与才思并举,十分耐人寻味;封面采用烫金工艺,兼具传统与时尚两种特质,能够给每一位翻开它的人带来一番新鲜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