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6000000038

第38章 高莽的记忆

拜访高莽先生是跟随一位青年雕塑家去的,他在俄罗斯的列宾美术学院读的博士,专攻雕塑,回国后一直想为在俄罗斯有很大影响的翻译家高先生雕一尊头像。这个小伙子的父母和我一起在北大荒当过知青。这样,我就有了和他同去高宅的机会。

和我的预料相反,大家高莽的家并不大,以书为墙,从脚下一直摞到屋顶,空白处都被画占据着,那不大的画案上也堆着书。站在案旁的高先生穿着颜色鲜艳的毛衣,蓬松的头发如升腾的火把。他一张口,竟是满嘴黑土地的“大??子味”:

“你啥时候来的呀,来北京干啥?”

我心里好一阵温暖,好像面对一位刚才从屯子里来的长辈。

在雕塑家为他画速描的时间里,我和高先生不紧不慢地唠着嗑。

高先生1926年出生在山东,后来随着父母闯关东来到哈尔滨,父亲在道外的一家公司当职员,他进入南岗花园街基督教青年会的教会学校读书。开始因听不懂老师用俄语上课,回家痛哭,几年后,连和同学吵架他都用俄语了。这个学校是个小“联合国”,学生都是来哈尔滨的十多个国家的侨民的子女,他记得后来成了好莱坞“光头影帝”的犹太人尤伯连纳也是他的同学。结束在这个学校的十年学习生活后,他成了刚刚解放的哈尔滨市中苏友好协会的小翻译,后来他又被调到北京的全国中苏友好协会,曾给周总理当过译员、陪同梅兰芳和老舍等中国名家访问苏联,成了一名大翻译。

高莽说:“儿童和少年时代,我记忆中的哈尔滨是一座具有异国情调和充满诗情画意的城市。”在他的一篇《哈尔滨——我成长的摇篮》中有这样抒情的记述:

“雪花雾凇、白云晚霞、起伏的街道、绿荫的院落、满街的花香、浩浩荡荡的江水、傍晚远飞的雁群、节日教堂的钟声、俏丽多姿的建筑、特别是憨厚勤劳的居民和他们对未来的憧憬,潜移默化中使我受到俄罗斯风俗的感染,形成了我的人生意识与审美观念。”

这恍如梦境的昔日风景,让我这个今天的哈尔滨人也心驰神往。多种文化的交融是这个城市的特色,它如熔炉一样造就了许多文化巨匠。

高先生回忆中,还有许多闪光的碎片。他说,当时哈尔滨人受到俄罗斯人影响,很爱读书,私营的图书馆和旧书铺很多。在秋林公司下坎处,有几栋楼房的大门洞,也有卖旧书的床子。中央大街两侧的小街也有摆在地上的小人书书摊。那里都是我们放了学的去处。我第一本俄罗斯油画画册,就是在门洞的书铺买的,而那小人书的故事至今还刻在我的记忆里。

哈尔滨的孩子都有学习绘画和音乐的传统,不管你家穷富,想学点什么并不难,老师都是俄国人。我课外的第一位油画老师是奥西波夫,他住在马家沟,独门独院,满园的花草树木把房间遮盖得幽幽暗暗,让你总有一种神秘的向往。我的第二位老师是克列缅季耶夫,据说是列宾的学生,我是他私人画班的学生,我们这些孩子,轮流当模特,画好之后,老师讲评,被画的孩子可选一张画得最好的留作纪念。有一次,一位犹太女孩选了我给她画的肖像做纪念。60年后的一个偶然机会,我得知她现在是以色列的著名画家,我在犹太人百科全书中查到她的名字:季娜·什穆什科维奇。现在我们还常在通信中回忆起度过美好童年的哈尔滨。

当年的哈尔滨培养了多少艺术家,我们无法统计。但高先生告诉我,在中国的各艺术家协会中当过主席的,如舞蹈家白淑湘、话剧表演艺术家李默然、作曲家傅庚辰,还有音乐教育家金铁麟、歌唱家李双江,他们的启蒙老师都是哈尔滨的俄罗斯艺术家。

高先生还说起,他的第一篇翻译作品是发表在《大北新报》上的一篇屠格涅夫的散文《曾是多么美多么鲜的一些玫瑰》。“那是1943年,我还是个17岁的孩子,如果当时的编辑不理睬我这个无名小卒,我怎么可能走上专业文学翻译之路!?”正是由于这篇小文受到的鼓励,高莽一发而不可收,接着在哈尔滨的各种报刊上发表了许多俄罗斯文学作品的译文。1949年大翻译家戈宝权先生去俄罗斯接收国民党的大使馆路过哈尔滨,特别召集当地翻译俄罗斯文学的作者开会,等了半天只来了高莽一个人,后来他搞清楚了这些作者都是高莽的笔名。就是这次历史性的会面坚定了高莽做一个人民的翻译家的信心和决心。这之后,在众多俄罗斯文学名著上出现了翻译“乌兰汗”的名字,那是他翻译俄罗斯文学的笔名,而高莽是他画画和用中文写作的笔名。大概只有哈尔滨当年的老同事知道他的真名叫宋玉槐,因为经常生病,父亲又给他改名为宋玉楠。因为槐树上经常生虫子,而楠树抗病能力特别强。

高莽的成名作是他1948年翻译的根据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改编的话剧《保尔·柯察金》,并由此引来一段姻缘。当时哈尔滨教师文工团要排演这部话剧,担任冬妮娅的女老师孙杰,到中苏友好协会请教苏联人的生活习惯,正好21岁的高莽接待了她。后来演出大获成功,在庆功会上她才知道那个曾给她指导的小伙子竟是她特别崇拜的这个剧本的翻译。原来她以为他是个老头,没想到竟是个英俊的毛头小伙子!

他们的婚礼是1954年在北京举行的,那时中国青年剧院正在排演这部话剧,主演金山和张瑞芳等都来向他们祝贺。1956年来中国访问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夫人对他们俩说:“我才是你们的媒婆!”在高家的墙上我看到了他们的老朋友华君武为都是属虎的高氏夫妇画的一幅画:两个小老虎亲热地依偎在一起,一只虎用双手捂着自己的眼睛。那画上的题词是:捂着眼睛不是因为害羞,是因为上了眼药。原来孙杰患了很重的眼病,高先生每天要为她上眼药水。

高先生向我打听现在还有没有教师文工团,还经常演话剧吗?我说,哈尔滨话剧院还很活跃,业余的话剧团还没听说过。他说,哈尔滨是共产党解放的第一座大城市,当时虽然经济生活困难,但文化生活十分活跃,各系统都有自己的业余文艺团体,这个城市喜爱和擅长文艺的人又特别多,那时刚刚从黑暗的统治中抬起头的人,心又特别盛。这样,哈尔滨成了新中国第一个文化名城,我们到了北京,人们都高看我们一眼。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来北京的文化人,哈尔滨的很多。

听了高莽先生对自己家乡的美好回忆,我总是在想,在中国城市化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哈尔滨还有什么让人可以高看一眼的呢?是高楼大厦的鳞次栉比?是交通的方便快捷?是满街流动的时尚名牌?是哈尔滨姑娘的高挑和秀丽?是啤酒的全国销量第一?是秋林面包的又大又香?我想:是,也不全是。也许人们更看重这个城市在中西文化交融中形成的文化传统和每个市民热爱艺术喜欢文化的习惯,曾有过的浓郁的文化气氛和对艺术人才的尊重和扶持;也许还因为从哈尔滨走出众多的文化艺术人才对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巨大影响。

网上已经有人提出:亲爱的朋友,我们拿什么来拯救我们的民族——正在荒芜的心灵和正在沦丧的道德?当然是文化,这是我们大家的共识。现在,建设文化强国和建设文化名城正从口号变成行动。但是我们不能把文化建设变成文化“大跃进”,建设辉煌的大剧院、宽敞的图书馆当然需要,但更重要的是恢复文化传统、培养文化习惯、增强每一个人的文化自觉。因为说到底,文化是以文化人为主体,这是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事情。

在这次拜访之后,高莽先生又多次回到家乡,无论是在市文联的座谈会上,还是在伏尔加庄园为自己的画展剪彩,他都说过继承哈尔滨的文化传统和发扬哈尔滨的文化习惯的问题。我想,这位让家乡人引以为自豪的老人的叮咛和嘱托绝不是多余的话吧!

2005年秋天

同类推荐
  • 壶怪

    壶怪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是清代诗人汪文柏在《陶瓷行》里对宜兴紫砂壶的赞美。几百年过去了,人们应该看到,这个赞美并不过分。但是如果古诗所传达的信息是可信的话,宜兴的紫砂陶在北宋时就与龙泉窑的青瓷水注或哥窑的笔架山一起摆在文人墨客的案头了。不过它一开始并没有以艺术的面目出现,而是像其它许多陶瓷器创始时一样,是作为日用品解决生活问题的。直至明代洪武七年,废龙团茶改散茶以后,它才逐步成为文士把玩的茗器或案头清供。
  • 赤光: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实

    赤光: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实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建立和发展史上的重要一页。一大批志存高远、奋发图强的热血青年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走向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道路。重温这段历史,总能令人心潮澎湃,读着耳熟能详的一代伟人的名字: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蔡和森、赵世炎、向警予、李富春、陈毅、聂荣臻、王若飞、李维汉、蔡畅、何长工、徐特立……每每令人肃然起敬。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有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提供了探寻真理、解放思想的途径。它对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开展,以及先进科学文化技术的输入,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 当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当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从形式到内容,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不妨随着编者的脚步,来学习欣赏散文吧,本书收录了多篇当代散文,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巴金、王蒙、刘白羽、张抗抗、老舍、余光中、刘心武、秦牧等等等等。
  • 另一个人:变形者札记

    另一个人:变形者札记

    世界已经在谎言中变得老残,只等着最后那慈悲的一刀。本书是《船夫日记》的续篇,写于1991到1995年,是凯尔泰斯日记体哲思文集的第二部。凯尔泰斯延续了《船夫日记》中对尼采、卡夫卡、维特根斯坦、加缪、贝克特、伯恩哈德等人广阔的阅读和对话。然而,相比《船夫日记》,本书与作者当时的生活经验联系更为紧密,在五年的记录中,可以看到作者游历欧陆各国。在这些游历的记录中,将日常生活中的吉光片羽,与对生命、人性、民族、自由、伤痛等不间断的思考,与自己的文学创作观念结合起来。看似散落的碎片,而加以艺术的表达。虽然其中有鲜明的国家和民族意识的痕迹,但作者对人在大的历史命运中艰难选择的反思,至今仍有启发意义。
  • 飞吧,鸽子

    飞吧,鸽子

    在湖南黄家镇有三个人在怀想他们的青春,他们分别是作家、画家和教授。他们都有过各自的理想和爱情,但都在时间的长河里遗失了,他们老了。他们还能重新获得理想和爱情吗?黄小民李作家来电话,告诉我马教授从长沙回来了。我放下话筒,目光移到窗外,窗外是十月里一个金灿灿的下午,黄灿灿的太阳照在街对面的红砖墙、青砖墙和白墙上。汽车从街上驶过,鸣着喇叭驱赶横穿马路或走在街中的行人,街上一片嘈杂的叫卖声和音乐声。我的画店是街上最安静的商店,只有我和我老婆。
热门推荐
  • 爆宠神医妃

    爆宠神医妃

    尉迟飞凤抱着最坏打算,美滋滋坐上花轿,可盖头掀开之后却惊呆了……她要嫁的人,不是高高在上拥兵百万却命不久矣的战王百里瞳吗,怎么会是他!再看他一脸心虚眸光乱飘……她瞬间明白了不少,娇憨一笑:“王爷跟妾身认识的一个人,好像。”他整这么大个骗局招待她,她不回敬一二,都对不起自己穿越人士的身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全世界都得叫我祖宗

    全世界都得叫我祖宗

    【女强升级流爽文!背景不影响阅读!】被扔到垃圾星的废物继承人?对不起!她精神力满阶!体能满阶!做美食,开机甲,玩建模,当学霸,赚得盆满钵满。安景无辜表示:不是我想赚这个钱,是他们非要赶着上着给我送上来的……战无不胜的萧景,从末世穿越到未来世界,进入联盟大学,成为一名“普通”的一年级新生安景。却发现,这个世界几乎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崇拜者……某同学:啊啊啊啊萧景好帅!我要嫁给她!安景拍了拍她的肩膀,弱弱地:“同学……”对方扭头,冷漠脸:“安景同学,不要以为你跟萧景有一个字同名就能跟她一样厉害!”后来哭着跪喊:“安景!你是我爸爸!”偶买噶,一个不小心成了整个星际的老祖宗,怎么破。
  • 都市密案录

    都市密案录

    为了寻找失踪的妹妹,肖子枫只身一人前往TU市打听妹妹的下落,但是他却发现能提供线索的人却在家中被人杀害,在这起案件结束后,他意外的加入了STW调查组的成员,在解决一次次的案件后,一个巨大的阴谋渐渐浮出了水面……
  • Some Short Stories

    Some Short 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陈瑶修仙路

    陈瑶修仙路

    陈瑶作为一名大学生,整天不务正业。每天除了吃喝玩乐就是看小说,终于有一天,留言骂了作者一顿后,华丽丽的穿越了……武道剧情很多,武道剧情很多,武道剧情很多请谨慎入坑!请谨慎入坑!请谨慎入坑!
  • 谁梦与兰苕

    谁梦与兰苕

    这是几个动人的故事,只是古时几段感人的传说。当你闲暇之时,不妨点进来,细细品味一番。找到属于你自己的似曾相识。
  • 伊人醉于南方

    伊人醉于南方

    他是落魄的保镖,她是旅馆老板娘 在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敬请期待 —— 宋伊人昂首看着修立南,嘴角勾起:“别天天老子老子的,粗俗。”他手臂微微用力,问:“那你喜欢吗?”看着陡然放大的脸庞,此时宋伊人觉得他少了一份刻板,多了一丝邪魅,不禁让她心跳漏了一拍:“喜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发生在黄河岸边的械斗

    发生在黄河岸边的械斗

    在运城至风陵渡途中下车后,沿一条陡立的斜坡攀援到上面的立交桥上,展示在我眼前的是另一番天地。中条山柔缓的曲线和一抹宽广的黄河紧密相接,这是中条山的末端,也是黄河从晋陕腹地进入中原的门户。黄河在这里形成了大片的滩涂,冬天稀薄的阳光下,宽广的河滩呈现出它该有的色泽和安详,一层白雾笼罩在无边的河滩上空,氤氲着来年春的勃发、夏的葱绿和秋的丰硕。一线黄河隐在天边,对面的秦川大地烟锁雾罩。来自黄河波澜间清新潮润的气息,随风徐徐吹来,向我发出最初的问候。
  • 剑君系统

    剑君系统

    古武家族天才少年徐楚,穿越至异世,拥有剑君系统,身负家族血海深仇,毅然踏上剑道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