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66700000061

第61章 好风闲处令人猜 (七)

白水路终于在这年的冬天修完了,这条路始于李虞卿的提议,路未成而李迁东川路;继任者田谅,见路雏形已见,视为己出,修路不止。可以说是“实肇于李而遂成于田也”。历时四个月,李虞卿、田谅与权知兴安军刘拱、权知长举县事良友、顺政县令商应祥、河池县令王令图发动数县军民,周折费尽,修成自河池驿至兴州长举驿新路50里,沿途作栈道阁道2309间,邮亭、营屋、纲院382间,缩短旧路里程33里,废掉青泥驿,减省邮兵驿马156人骑,每年减省驿廪铺粮5000石,畜草10000围,精减执事役夫30余人。雷简夫撰文并用颜体正楷斗书《新修白水路记》摩崖石刻碑,详述了白水路和青泥古道的开修及变迁事实,文句练达,字迹遒劲,刻功老到。“......向使愚者不怖其诞说,贤者不惑其风闻,则斯路初亦不废也。大抵蜀道之难,自昔青泥岭称首。一旦避险即安,宽民省费,斯利害断然易晓,乌用听其悠悠之谈耶!而后人之见已成之不易,不念始成之难。苟念其难,则斯路永期不废矣!......”。风雨900年,至今这块碑石仍立于甘肃省白公路左侧的悬崖之上,昭示来者。后世明万历二十一年(1539)张应登在过白水峡,读碑文情不自已,写下《过白水峡读磨崖碑》一诗赞曰:

开路磨碑纪至和,于今险易较如何?

水来陇阪寻常见,峰比巫山十二多。

一线天光依峡落,悬崖鸟道侧身过。

蜀门秦塞元辛苦,何故行人日似梭。

就在白水路将要修完时,老泉接到家里的报信:八娘回家了!而此时,吴照邻也将卸任回京。苏洵只好向王淮辞行,王淮不忍苏洵就这样离去。遂将苏洵将要离去的要求告诉了雷简夫。简夫对王淮说,他已向镇守益州的户部侍郎张方平推荐了苏洵:“简夫近见梅州苏洵著述文字,期间如《洪范论》真王佐才也,《良吏论》真良吏才也。岂惟西南之秀,乃天下之奇才耳。愿明公荐洵之状,至于再至于三,得其请而后已,庶为洵进用之权也”。又将他写给欧阳修的推荐信给王淮,请转交给苏洵,嘱其让吴照邻带给欧阳修。“伏见眉州人苏洵,年逾四十,寡言笑,淳谨好礼,不妄交游,尝著《六经》《洪范》等论十篇,为后世计。张益州一见其文,叹曰:司马迁死矣,非子吾谁与?简夫亦谓之曰:生,王佐才也。呜呼!起洵于贫贱之中,简夫不能也,然责之亦不在简夫也。若洵不以告知人,则简夫为有罪矣。”

苏洵对雷简夫的推荐不以为意,对于其慢待耿耿于心,这在送吴照邻还京时写的《忆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韵》中的一段表露无疑:

昨闻庐山郡,太守雷君贤。往求与识面,复见山郁蟠。

绝壁横三方,有类大破镮。包裹五六州,倚之为长垣。

大抵蜀山峭,巉刻气不温。不类嵩华背,气象多浓繁。

吴君颍川秀,六载为蜀官。簿书苦为累,天鹤囚笼樊。

岷山青城县,峨眉亦南犍。黎雅又可到,不见宜悒然。

有如烹脂牛,过眼不得餐。始谓泛峡去,此约今又愆。

只有东北山,依然送归轩。他山已不见,此可著意看。

早听闻雅州太守雷君贤明,求见后却发现其难于接近。其地五六个州,三面为蜀山环绕。其人如蜀山冷峻,不像吴君如嵩山、华山温润包容。只因我苦为书累,天鹤囚入笼樊。为求见雷简夫,我过岷山穿青城,翻峨眉到乐山,总算到了雅州,却见不到他的面。就像遥看烹脂牛,不能食用干眼馋。本想随君三峡游,此约又得推后。现在君往长安,我只能送你一如从前。雷简夫我是指不上了,不信咱们走着瞧。

老泉发过了牢骚,事情也就过去了。后事的发展却大大出乎三苏的意料。

同类推荐
  • 唐朝娱乐圈

    唐朝娱乐圈

    杨林在唐朝开了一家娱乐公司,前来应聘之人络绎不绝。“杨哥你好,我叫李白我会写诗还会耍剑!”“滚!”“杨哥哥~我上官婉儿都等了大半年了,你到底什么时候捧我成为公司一姐啊?”“日后再说。”“杨林!我武媚娘就算嫁猪嫁狗也不会嫁给你这个卑鄙小人!”“罗成、狄仁杰你们快去把媚娘给我找回来!”“杨林我不想用武媚娘这个名字了,我以后就叫武则天,你觉得怎么样?”“不行!”
  • 日本人与中国人

    日本人与中国人

    邻人恰似一面镜子,照出不熟悉的自己。日本家喻户晓的历史经典,带你走进“菊”与“刀”之外的日本。这是一部独特的日本论,也是一卷东瀛与神州大地古往今来的趣闻怪谈史略。日本华裔作家陈舜臣一生在两个故乡、两种文化之间徘徊,边缘人身份让他领受命运的桎梏,也使他以绝无仅有的生命经验和生动的“复眼”视角,洞见两国历史传统的差异与交叠,遂成妙语连珠、谐谑天成的中日文化随笔。他从遥远的古代折返现代的中日文化接点,在历史与现实之间随意驰骋;要以“遗书”的心情,写下阻碍中日两国相互理解的原因。重新认识邻人,亦是抽丝剥茧地审视自己。我们这对邻居——长短相补,此为天命。
  • 权驭大明

    权驭大明

    万历四十五年,李宏宇意外成为了一个地方大族三房的大少爷,本能享尽荣华富贵却不料其名下的产业相继被族长恃强霸占。与此同时大明也陷入了内忧外患,关外的战事以及京城的党争使得大明帝国逐渐衰落。为了天下苍生,也为了自己和身边的人,主角决定踏上仕途。不过首先,他必须奋起反击,夺回被族长霸占的产业。
  • 大国之魂

    大国之魂

    一个穿越的倒霉蛋遇到一个被暗算的倒霉蛋,究竟谁更倒霉?刀、枪、剑、戟、叉,五大重器背后何人?究竟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善恶不可明分?那何为侠呢?
  • 三国新士族

    三国新士族

    东汉末年士族势大,穿越成刘备同族的刘致,紧跟刘备步伐,勇闯三国。在世家大族的夹缝中,刘致致力于打造一个全新的庶族地主新阶层。
热门推荐
  • 都市之超级大神棍

    都市之超级大神棍

    “这位姑娘,你是要看相呢还是测字呢?”张清源指了指铺在地上的一张脏兮兮的破布,上面写着“丝衣神相,专测财运、姻缘、吉凶,不准不要钱”。
  • 诸神天棺

    诸神天棺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等级森严的修真大世,这里不仅有绚烂的道法,诡异的秘术,神奇的宝物,更有着人人羡慕的长生不老。这里宗门林立,王朝遍布,为了各自不同的目标与信念,他们常年战争,流血漂橹,尸骨成山,这既是璀璨的大世,也是不堪的乱世。身处大世之中,你可以卑微如狗,命若草菅,也可以扶摇直上,平步青云;你可以荣华富贵,腰缠万贯,也可以衣不蔽体,腹不裹食;你可以权势滔天,执掌天下;也可以浑浑噩噩,蹉跎年华……这里是你想不到的另一世界,光怪陆离,精彩绝伦。且看我们的主角莫笑尘,如何从一个快要斩首的阶下之囚,成为主宰万界的不世至尊。一切精彩故事尽在本书《诸神天棺》。
  • 三山来禅师语录

    三山来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Gilded Age

    The Gilded A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做人崇尚“孝善仁” 做事摆正“责权利”

    做人崇尚“孝善仁” 做事摆正“责权利”

    崇尚“孝、善、仁”,是做人的根本;摆正“责、权、利”,是做事的基础。本书对“孝”“善”“仁”和“责”“权”“利”作了全面、深入的解剖和阐释,对其丰富的内涵和宽广的外延作了详细的论述,着重论述并强调了做人崇尚“孝善仁”,做事摆正“责权利”的道理,以引导广大员工把这“六字真经”作为日常行为的圭臬,从而使人际关系更为和谐,工作更为顺畅,人生更为完美。
  • 施米特文集:合法性与正当性

    施米特文集:合法性与正当性

    《合法性与正当性》收入卡尔·施米特经典作品三种:《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合法性与正当性》、《从囹圄中获救:1945—1947年间的体验》;主题围绕施米特作为宪法学家的思考与命运。《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尖锐提出议会民主制的法理学和政治学困难,既立足于现实政治问题,又具有思想史视野。《合法性与正当性》为宪法学和政治学的经典文献,是施米特在魏玛宪政危机关头书写的法学名作,堪称挽救魏玛民国宪政的“绝望尝试”,明确主张对反魏玛宪法的政党(纳粹)实行党禁。然而战后,施米特却吊诡地被贴上“第三帝国桂冠法学家”的标签,1945年被盟军当局拘押近两年。其间,施米特写作六篇随笔,结集为《从囹圄中获救:1945—1947年间的体验》出版,篇幅虽小,但在施米特研究中征引率却很高,因为从中可以看到施米特因欧洲法学传统的彻底崩溃而深感无奈。
  • 界梦笔记

    界梦笔记

    一本可以穿梭两个世界的书,卷入一场庞大的计划。千年古庙里的佛究竟是什么?失去的记忆到底是真是假?时空穿越是否存在,百年前的国书是预言还是谎言……泥土之下掩盖着什么,又有谁知道?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回八零与君唯安

    重回八零与君唯安

    陈唤男以为就这样苍白遗憾过一生,却获得重回八十年代的机会。重回十八岁,重回命运的转折点,重遇青梅竹马。创业致富,弥补遗憾,守护家人,守护爱情。这一世定不白活!
  • 全能儒才

    全能儒才

    千年的恩情,千年的流转,再一次重临世间的你,儒道之路有尽头吗?千年的等待值得吗?四个吊坠的最后命运会如何,随风而动,还是随时间消逝,而悄悄的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