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95800000057

第57章  推恩令巧削诸强 诛燕王

却说主父偃上疏奏了八事,八条乃是论述律令,一条乃是劝谏武帝伐胡。尽管劝谏伐胡之事虽与武帝的既定国策不合,但其余诸事却也有真知灼见,便当面测试,主父偃乃是对答如流,武帝大喜。心道对此清高孤傲之人也已磨练得差不多了,便即召他为郎中。未几又迁为谒者,不到一年时间便又破格升他为中大夫。

御吏大夫张欧道:“陛下对主父偃一年之内连升数级,只恐众臣不服。”

武帝道:“御吏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过去我朝在文帝时,因了刘氏宗亲及高祖旧臣在除灭诸吕擅权时立了大功,故文帝多于依赖,不忍调换。而且文景两帝崇尚清静无为,平庸官吏亦可应付日常政务。致使朝中重臣多年居于本位,使有识之士不能迁升。先帝也多遵循旧制,吏制网似羁绊,导致我朝人才溃泛。目下朝廷百事待兴,正是用人之际,只要德才兼备,怎能论资排辈?韩信起于部伍,高祖设坛拜为大将军,一举而破项王。姜尚本自钓叟,文王拜以为相,定八百年江山。用人之道在乎选才也。”

张欧道:“陛下所虑微臣不及。”

此时,主父偃同乡庄安闻得主父偃上疏得称帝意受帝宠爱,便也步了后尘,上疏力陈暴秦得失,赵国之无终人徐乐上疏言道天下患在土崩,不在于瓦解?。武帝看了奏牍,道是都有独到见解,便当面慰谕道:“公等人才难得,朕真觉相见恨晚。”当即择两人为郎中。

元朔二年,汉兴已有八十余载。文景两帝谨遵祖制,不封异姓为王。但刘氏所封诸王嫡子不断增加,王国日益增多。而且王国封地均远离京师,人多地广,暗中窥伺神器,终有“七国之乱”。众多王国子孙相传,多是传嫡不传庶,庶出之刘氏子孙多有不满,只道都是高皇子孙一脉精血,他等有的继承大统,有的承嗣王位,而我等却无尺寸封地,形同庶民无二,心里自然愤愤不平。品德高尚的道是祖宗所定,勉强接受这一既成事实。德操差者便难平怨气,只要寻机作乱,夺些便宜。武帝对此早有觉察,又寻不得良策,只得严令朝廷所派往各王国之相,严密监视各国动向,并时时教诲诸王要忠君守正。这日武帝正在宫中批文,忽一奏牍映入眼帘。原是梁王刘襄、城阳王刘延上疏要求武帝批准将自己属邑分封给自己子弟,并请皇上封为侯爵。武帝看后大怒道:“如今王侯天下皆是,还要朕再封子弟为侯,天下还有朝廷立足之地吗?这不是存心反叛又是什么?”

翌日武帝升殿与内朝诸臣议事,诸臣依班列定,武帝怒气冲冲道:“城阳王、梁王上奏要将自己封地分封给子弟,并要朝廷赐以侯爵,大逆不道之心已是昭然若揭,众臣以为该当如何处置?”

东东朔道:“先帝有约,无功不得封侯。今二王明目张胆要皇上违背祖制,索要爵位,当以大逆之罪论,交廷尉查究。”

少府赵禹道:“今日如果一开此端,诸王子弟无功都要朝廷赐爵,谁还会为国效力?此事万不可行。”众臣之中大多赞成,即有个别不赞成东方朔看法的,见武帝对此事早有定论,便不再多言。武帝见众臣均无异意,正要下旨令廷尉张汤处置二王之时,回头却见中大夫主父偃在殿角嘿嘿哂笑,不由怒问道:“众臣各自踊跃陈言,主父偃为何一人在那里冷笑?难道还有何不同高见?”

主父偃急忙跪奏道:“陛下,臣闻明主不厌恶劝谏,使自己兼听多方面意见,忠臣不避重诛而敢于直言劝谏。所以在重大决定时不把一个良策遗漏,事业必然获得成功而名留百世。今臣也不敢为避死隐瞒自己的忠心而不向皇上献计献策,不知陛下可否容臣上奏愚见。”

武帝不耐烦道:“便即奏来,让众卿听听。”

主父偃道:“古时诸侯不过百里之地,强弱之形易于节制。现下诸侯连城数十,地广千里,平时骄横奢侈,富贵多生淫乱;一但朝廷有所紊乱,便恃强而相互联合以逆京师。如果无故割其地域削其城池,必然引起叛逆,前朝晁错劝景帝削弱诸王而引起叛乱就是因此。今诸王子弟或有十余,只有嫡亲方可代立为王,余虽为亲亲骨肉却无尺寸之地可封,也不合发扬仁孝之道。愿陛下按城阳王、梁王所求,准允诸王国将自己所属城邑分封子弟,皇上可赐以侯爵空衔,王国子弟人人喜得所愿,个个感沛陛下恩德,其实王国则由少变多,由大变小,无尾大不掉之蔽,既巩固了朝廷,又稳定了人心,还有何妙计能比此高明?这不妨叫做‘推恩令’,请陛下采纳。”

武帝沉思良久乃问公孙弘道:“长史以为如何?”

公孙弘道:“此等大事,皇上自有决断,何须微臣唠叨。”

郑当时道:“主父偃之言万不可行。”

汲黯也又奏道:“陛下千万不可如此。”

武帝又问廷尉张汤道:“张爱卿以为如何?”

张汤斜了一眼汲黯又扫视了一下主父偃,朗声道:“汲黯平生崇尚杂学,所论诸事皆杂乱而无章法,以微臣之见还是准允为好。不过微臣听说主父偃受了诸侯王重金,方才为他等谋利,也应该查究主父偃之责。”

主父偃见张汤当廷告发自己受贿,怒道:“陛下,微臣不曾受过任何人一金一银。倒是张汤身为正卿,上不能保先帝之功业,下不能化天下之邪心,却乱改高祖之律令,以苛刑治天下,总有一天要遭到灭种之灾。”

汲黯见张汤当着武帝及群臣的面如此诽谤自己,也顾不得这等场面,便怒喝道:“天下都道刀笔吏不能任公卿,而今你之所为就足以令天下人踮脚而看,侧目而视了。实在可恨,实在可恨。”

武帝见众臣意见不一,而且也各有各的道理,事关重大,自己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便道:“众卿所议各有道理,容朕三思而后再决,今日便即退朝。”

武帝退朝后,便即御驾亲临长乐宫。拜了太后以后,便直接将前项事体一一禀于王太后,然后道:“如此重大事体,关乎朝廷安危,皇儿不敢草率决定。母后谋事周全,每临大事从不糊涂,特请母后为儿臣决疑。”

王太后自太皇太后窦氏崩后,独自一人居住于长乐宫中,整日无所事事,心里空荡荡的。朝中一切政事,武帝从不与她商议,心里总觉不是滋味。今日见武帝来向自己讨教,却要吐了自己心里不快,便拍拍武帝的肩膀带着哀怨口吻道:“我儿临政已有十余年了。太皇太后在日,朝事诸多不顺,哀家不得不指点一二。为今已经牢握朝政,所虑均为国家大计,政务处置尽皆得体,大多不与哀家商量,哀家老而无用,也不愿过多干予,还是皇上自己拿主张吧。”

武帝见太后心中不快,便带着愧疚心情道:“儿臣原不想打扰母后,好使母后清心寡欲,颐养天年。既然如此,今后朝中政务还仗母后赐教。”

王太后道:“皇儿既然动问,哀家不妨说来。哀家以为还是不允的好。如此众多侯王、王侯,哪还能分出上下贵贱?”

武帝见太后之意与东方朔等人意见相合,不禁大失所望,遂问了一些身体安康之事,便起身告退。回到未央宫中不断思索,最后又想道:不,主父偃之计还是上上之策,太后意见也不能听信。过去太皇太后干政,束缚得自己寸步难行,致使许多新政不能实施,国家蒙受了重大损失。千盼万盼,太皇太后驾崩以后自己可没了碍手,如果再听任太后干政,岂不是又要重蹈复辙?自己开疆拓土大业就会化为泡影。主意已定,遂于翌日升殿道:“昔日文景两帝在平定诸吕后,甚为尊宠刘氏宗祖及高祖重臣,使得诸侯王日益坐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朝廷难以控制侯王,地方割据严重威胁朝廷安全,即文帝时已有萌芽,如济北王刘兴居及淮南王刘长谋反等。至于先帝时爆发之‘七国之乱’也即文帝时已埋下祸根。如祸首刘濞在文帝时已心怀不轨,文帝心慈,百般迁就容忍,甚至只赐以几杖,嘱其安心养病,毫不追究不轨行为,反予以优宠以致更加肆无忌惮,招兵买马,积聚力量,终至酿成大祸。此非朕诽谤先皇帝,而是前车之鉴,不可不防。今施行推恩令,使诸王子弟承皇恩受封于天下,封地裂土来自诸侯国。受封之后,新封国归属汉郡直辖。如此,诸王封地越分越小,其势即越来越弱。主父偃能有如此眼光,实是难能可贵。今日若不是主父偃,朕几乎误了大事。即赐主父偃百金,以资奖赏。此后凡遇国家大事,卿等皆要以主父偃为榜样,眼光放宽,深思熟虑,方不致有误。”遂命丞相薛泽颁诏道:

“梁王、城阳王亲慈子弟,愿以所属地邑分封子弟,朕特许之,并赐分封子弟以候爵。凡诸王候有愿以此例诸,一律由朕亲览照准,使刘氏子孙皆有列位。”

诏书一颁,诸王哪知就里,纷纷上疏效仿。却有不愿分封者,其子弟人人争执?,不得不以前例分封。未几便使诸王侯国分崩瓦解,而诸王侯子弟尚感激武帝赐爵之恩。内中却有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心怀不轨,看破武帝意图,坚决抵制不办,武帝便即看穿二人阴谋,便派人离间二王与子弟关系,时时监视二人行踪。

诸王之中有一燕王刘定国。乃是平定诸吕拥立文帝的刘泽之孙,自承袭王位后,不务正业。整日花天酒地暴虐庶民,拈花惹草荒淫无道。其父刘嘉在日,因了年老不坚房事无能,定国庶母难耐空帷寂寞,定国便与庶母勾搭成奸,并私生一子。这还不够,见自己弟媳貌美,早是眼馋得垂涎三尺,只因老父还在苟延残喘,定国却是未便下手。待其老父一命归天没有了碍手,遂即下手将弟媳强行霸占使为小妾。小弟懦弱无能,与其理论时,这斯便舞刀弄棒只要取小弟狗命。小弟说句要入京告发,刘定国当即提刀在手,要将夫妻两人一同砍作肉浆,只吓得夫妻两人跪地喊爷方才罢手。小两口无奈,只得抱头痛哭,任由定国百般蹂躏。不料这斯纵淫成癖,沦为禽兽。三个女儿终日以泪洗面,疼不欲生,只恨雷霆不劈老狗。因了这些丑事,定国生怕府中下人外泄,便即恫吓道:“有敢告发本王者灭九族。”下人个个摇头叹气,敢怒而不敢言。

开始,肥城令郢人经常过得王府向定国奏事,与定国长女刘婵有些交往。时日一久,两人相互渐生爱慕之情。头晚刘婵又被定国糟踏,恰是两个妹妹也来哭求刘婵,要刘婵生法带着两人一起逃出苦海,刘婵正自没有主张,却好这日郢人又来王府,被刘婵女仆瞧个正着。女仆便急报了刘婵,刘婵得便在花园之中与郢人幽会,哭诉了定国兽行,要郢人搭救姐妹三人。

郢人听后大怒道:“禽兽不如,妄为王侯,待我闯将去砍了这斯狗头,虽死无恨。”

刘婵忙牵衣哭求道:“公独自一人,怎敌王府千刃?如此不但救不了我等姐妹性命,还要空使郢君丧命。古人道?: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有道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君何不缮就奏牍,得便上奏天子,也好为燕国百姓除一大害。”郢人也觉有理,遂强压一腔怒火,转身离去。谁料天不做巧,隔墙有耳。两人所谋,被定国庶母听得真真切切,一字不漏。心道:如若此事告至朝廷,不但自己与定国乱伦丑事暴露无疑,自己也再无脸面做人,而且定国被诛以后,自己后半生荣华富贵还有谁能养起?当下急忙报了定国。定国闻报,立命府役埋伏于王府门内,待至郢人正要逃出王府之时,早被府役拦了。刘定国嘿嘿奸笑道:“郢县令往日出府必要告辞,今日为何不告而辞?”

同类推荐
  • 独闯天下游走历史

    独闯天下游走历史

    做梦是每个女孩梦寐以求的,但这些梦有好的也有坏的,总有些梦会让你痛不欲生……曾经有这么一个女孩原本可以不用拿梦来麻痹自己,一样可以很快乐,很幸福,一次次的打击和磨练不得已用梦来麻痹自己,直到有一天这个梦变成了现实,她再也回不到这个现实的世界里,只能靠着自己的智慧游走于过去的历史中……
  • 霸帝

    霸帝

    意外穿越到三国,创下神之奇迹!桃园结义插一腿,过人胆识收小弟!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逐鹿中原,饮马天涯。征讨倭岛,扬我华夏。英雄,美人,阴谋,爱情,且看我如何春风独立……
  •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

    任浩之编著的《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以风趣的语言将我国的历史分为:两宋:两京梦华;元代:大漠烟尘;明代:浮华世家;清代:天朝日暮;民国:走向复兴。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 大周龙庭

    大周龙庭

    五国并立,已是大争之世,百家乱斗,只为那正统。吾本为质子,风浪来时乘风起,誓要做那大帝王。
  • 石破天惊荆山玉

    石破天惊荆山玉

    和氏璧重现人间,一场腥风血雨难免。游历祖国大江南北,遍寻天下,终得见和氏璧真容!
热门推荐
  • 满天星辰尽向南

    满天星辰尽向南

    他花了六年时间等她长大——传闻京中尽家公子不近女色,家里的老爷子急得就差塞女人给他了。……传闻尽家公子和别的女人约会,尽向南一把拽过自己身边的小助理:“她是我女人,我们两个认识很多年了。”傻傻的叶星辰以为做他的助理是自己运气好,怎么知道那个腹黑总裁在偷笑,原来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爱她,却逼她打掉孩子。……她为了保住孩子远走他乡,却一直有人默默守护————忽然有一天那男人找到她:“还没玩够,我们该回家了。”自己还没有,儿子却跑到男人怀里,不停的叫着爸爸。
  • 秋千旁的夏日私语

    秋千旁的夏日私语

    《秋千旁的夏日私语--听妈妈讲那些感悟一生的事》和《后花园的秘密领地--听爸爸讲那些大自然的事》、《摇椅边的心灵盛宴--听外婆讲那些人生的事》、《榕树下的智慧课堂--听外公讲那些智慧的事》是一套陪着孩子们成长的伴读书,是除了妈妈以外最贴近孩子心灵的呵护全书。
  • 霸道总裁之盛少归来

    霸道总裁之盛少归来

    他们15岁那年,初中毕业后,她对他说:“我不喜欢你了。”“我们不是一道的。”10年后,盛少强势归来。“帮我查一个女人。”他爱她,哪怕出国十年,却也未曾忘过她。若她安好,他只求默默地祝她一生幸福,护她一世周全。若她不好,他便要用自己的方式想方设法、费尽心思地接近她,帮助她,给予她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宠爱。她也爱他,只不过因为某些原因,她只好选择放弃。她以为没有他,她也可以生活的美满,直到他的出现,她慢慢意识到自己忘不了他,她对他早已深陷牢笼,无法自拔。机缘巧合下,原本平行的两个人因为一份协议交集在一起。之后,盛少各种吃醋,一哭二闹三上吊,最终抱得美人归。
  • 横扫欧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横扫欧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岁岁年年人不再

    岁岁年年人不再

    步步为营,机关算尽,谢婉背负天下人的咒骂,只为替容易守住这万里山河。她以为容易痴傻,事事都替他做好,却不知,容易是在扮猪吃老虎……谢婉呕心沥血,只换得挫骨扬灰,容易忍辱负重,却想念身旁的谢婉,终是无处寻找……
  • 一曲长歌入天门

    一曲长歌入天门

    现代小说《说说大学那些事儿》已经顺利签约,请大家多多支持。
  • 重生娱乐圈锦鲤

    重生娱乐圈锦鲤

    /本书,其实是重生娱乐圈锦鲤奋斗升级路....../前世梁琛受尽屈辱,含恨而终。重生后,她再次来到人生的转折点......这一次她要亲手将渣男送进牢房,然后完成自己前世没有实现的梦想。某人(????):你前世没完成的梦想指的是我吗?。。。。。。梁琛扪心自问:我何德何能当娱乐圈锦鲤?某演技派男神:有我在,你当然能!某演技渣浪少:有我衬托,你当然能!梁琛:......是因为我好看有演技还努力!/(o゜▽゜)o☆听说大家喜欢甜甜的恋爱,真巧,我也喜欢呢/
  • 蛊巫之主

    蛊巫之主

    一枚琥珀中凝固的玉蝉,将杜崇带回了2008年。然而这是一个与记忆中截然不同的世界,地球与另一个神秘世界之间已经在多年前就出现了穿越通道,灵气和修炼的概念也早已深入现代生活。凭着传承而来的蛊巫之术,杜崇能够将地球上的蝎子、马蜂、蜻蜓等原本普通的生物点化为各具异能的超级蛊虫,一步步深入到穿越异世界的冒险当中……
  •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 晚清之我主沉浮

    晚清之我主沉浮

    新书《重生异世做狂徒》已上传,欢迎四方好汉来宰!!!咸丰三年,曾国藩正被太平军追的一路狂飙左宗棠正在湖广总督麾下充当狗头军师李鸿章正在翰林院苦逼的坐着冷板凳张之洞正躺在顺天府解元的光环中纵情高歌而与此同时,京城六品芝麻小官冯鹤彰的宝贝儿子冯儒彬正摩拳擦掌,蓄势待发“我冯儒彬就算是死也不走科举进仕的路!”“艾玛,真香”灭小刀会起义,剿长发洪逆;拒列强窥伺,控朝局风云!且看二十一世纪无名小青年穿越回“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晚清,如何宏图大展,龙御九州!PS:这是一片正经的覆清文,只是小人物想要覆清只能行勾践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