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98400000066

第66章 商鞅和范蠡(二)

两人乘坐的车驾从上庸城街道径直从南城门出来,范蠡这才道:“上庸城的百姓都在养家畜卖于‘天上人间’客栈,汉中郡和其所接邻的几个郡的‘天上人间’客栈肉食都是从上庸城运过去的,才造久了上庸城的繁华。”

商鞅不言,低头思索着,过了会才道:“我们去下一个城池看看。”

范蠡点头,吩咐下去。

太阳西斜,商鞅他们来到了下一处城池范围,从村落中经过所看到的场景让人不忍直视,老人的满头银发杂乱,布满皱纹的脸为黑黄色,穿着的是破破烂烂的粗麻布衣,穿在脚上的鞋,盖不住脚趾和脚背,上面布满了一道道伤疤。

很多成年人都是脸色发黄,身体瘦削,衣裳褴褛,一个又一个,好像整个村落都是这样的人。

一些孩童皮肤苍白、毛发无泽,身体瘦弱,一看上去就是弱不禁风的模样。

商鞅,范蠡两人并不言语,这就是商鞅所认识的百姓生活,这个时代的百姓基本都是如此。

当权者大鱼大肉,而百姓却只有硬邦邦的窝头,有的百姓连窝头都没有。遇到旱灾百姓们只能吃草,吃土,冬天唯有等死。

这就是范蠡所要改变的,他的强国理念和商鞅的不同,商鞅所认为的强国在于严苛的法度,“以刑去刑”,规定百姓去做,违反者,严惩。

可以说商鞅的强国理念是用法规定好一切。

‘穷民强国’就是其中之一,商鞅的变法,强大秦国,不可否认。但是很多法令都是为了战争而服务的,将秦国打造成一个强大的战争机器。

如《商君书农战篇》中所说的:“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以刑治民,则乐用;以赏战民,则轻死。”

强调:“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明确指出“法”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因此对民众必须加强“法治”的教育。“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即凡不符合法令的言论,不听;不符合法令的行为,不赞扬;不符合法令的事情,不做。一切的言论、行动必须以“法”为标准。

无一不是体现商鞅的用法治国之道,认为只有百姓贫穷,才会贪图君王的赏赐,才会为君王卖命,方便朝廷的统治。

“弱民强国”百姓种出来的粮食除了口粮都上交朝廷,百姓想要活下去,就必须要听从君王号令。这就是秦国百姓为了爵位,为了成为有权势的人,打仗悍不畏死的原因之一。开始他们只是想活下去,当他们享受到权利带来的好处后,想要更大的权利,怎么办,打仗,打胜仗。

可如今,这种强国方式不在适合秦国了,秦国将要迎来以机关术为核心的大变革。

秦国将会进入高速发展期,百姓也就会变得富有,能够生病有钱医治,亲朋好友来访有美食好酒招待,出门串客有礼相送。

这才是嬴政心目中的秦国。

所以他让范蠡掌管户部,范蠡的强国之法便是‘富民强国’。

他和商鞅两人理念不同,理念相争,小到口舌之争,大到刀兵相见,若是这样的人身处两国,身居高位,甚至会引发两国大战。

想要说服一个人改变他的坚持他的理念,是难如登天的,就算你拿把刀架在他脖子上,他也会毫不屈服。

范蠡这次请商鞅一起南行,就是想要让商鞅心里有所明悟,从而做出改变。

两人进了西陵城,西陵城就无法和上庸城相比,西陵城商家店铺并没有多少,街道上一眼望去显得冷冷清清,或许是和傍晚有关。

两人找了一家客栈住下。

夜,夜已深。

两人都没有睡,站在窗边,望着同一轮弯月。

商鞅自语道:“不法古,不循今。”

另一房间中的范蠡自言道:“重法,好也,坏也。”

第二日,两人启程回咸阳城。

车驾里,商鞅望着街道上来往百姓,道:“我已知你意,也明君心。”

范蠡问道:“商君是何想法?”

商鞅道:“‘法’鞅一生所求,只求富国强兵,如今大秦已经做到富国强兵;君上想要富民强国,鞅为臣,自不能违君之命。返回咸阳,上书辞官,告老还乡。”

“这,商君不再考虑考虑。”范蠡劝诫道。

“鞅若留下,新政难施,朝堂之上,君臣对立,国之祸也。”商鞅回道,

“王上就知商君会有如此打算,特让蠡给商君带一句话。”范蠡道。

商鞅有些意外,他没有想到嬴政会知道他的选择,不过也不意外,法家者:立法,护法,遵法,一切都是为了君王而服务。

范蠡继续道:“王上圣言:‘请朱公转告商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政于咸阳随时恭候商君。’”

商鞅喃喃自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随后车驾里寂静无声,车驾回到上庸城,商鞅下了马车,范蠡继续北上,返回咸阳城。

商鞅于上庸城遇见了法家李悝、申不害两人,三人结伴而行。

从此,秦国境内,多出了三位游历天下的老人。

咸阳城,咸阳宫!

书房偏殿之中,嬴政居坐主位,诸葛亮,蔡泽,范蠡,公输班,坐两旁。

范蠡礼道:“启禀我王:如今秦国粮仓唯有巴蜀之地,关中土地贫瘠,若是在关中平原的泾水和渭河之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用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关中必会成为我秦国第二个大粮仓。秦国粮食无忧也。”

嬴政一听这不是郑国渠嘛,说道:“修建河渠,虽工程浩大,然若成,河渠之水灌溉南北,利民富国也,孤准之。”

“朱公可有合适人选?”

范蠡道:“李冰父子最是合适,其已有修建都江堰的经验,可担大任。”

嬴政摇头道:“李冰需要坐镇巴蜀,暂时不能调动,可还有合适人选?”

范蠡思索一阵道:“郑国此人,水利之处,无不精通,可担此任。”

嬴政还未说话,嬴政身后的赵高躬身道:“禀我王,郑国此人乃是韩王派入秦国的间人。”

嬴政毫不意外,诸葛亮也同样如此,范蠡,蔡泽等人有些吃惊。

范蠡躬身道:“请王上赎罪,臣举荐韩国间人,差点酿成大错。”

嬴政起身虚扶道:“朱公何故如此,孤岂有问罪之意,然,不知者不罪也。”

范蠡拜道:“我王贤明。”

范蠡坐好,嬴政对赵高道:“韩王派其入秦,意欲何为?”

赵高道:“禀我王,韩王采纳大臣的“疲秦”的策略,派遣郑国入秦劝说我国修建河渠,表面上说是可以发展秦国农业,真实目的是要耗竭秦国实力。”

诸葛亮几人越听越是震惊,赵高不仅知道郑国是韩国间人之事,连入秦的目的和缘由都知道得清清楚楚,不禁让他们心中升起一股毛骨悚然的感觉,赵高掌控的罗网太过可怕。

嬴政笑道:“知秦者,韩王也,就让郑国主持河渠的修建,他有韩王的命令在身,无需孤多担心。”

又道:“蔡公,河渠需几年可成?”

蔡泽道:“禀我王,若是缓缓图之,可用六万人,十年可成。”

嬴政不满意道:“时间太长,若是动用五十万名民扶,一年可能修成。”

“王上,一年太短,就算动用百万人也需要二至三年勉强完工。”蔡泽回道。

“禀王上:修建河渠之事由我工部负责,如今我工部开山,铺路,挖地等机关物层出不穷,三十万民扶,一年可成。”鲁班道。

嬴政望向蔡泽,蔡泽想了想最终点了点头,工部机关物的厉害,他是见识过了。

嬴政道:“好,就封郑国为河渠令,兵部侍郎蒙武,工部侍郎乐正从旁协助,务必一年内完工。”

“诺。”几人应道。

此事自有内阁负责。

诸葛亮出列道:“禀王上:修建河渠按法是由百姓自带粮食,关中地区百姓家无余粮,一年完工,恐百姓支撑不起。”

嬴政道:“府主可有解决之法?”

诸葛亮道:“依臣之见,将修建河渠百姓如同运送机关犁一般,编做军制,以吃军粮。”

有了上一次的教训,嬴政可不能胡乱下令,望向范蠡,户部掌管钱粮,此事他心里有底。

范蠡拱手道:“禀王上,今年的税收就算没有去年的十倍也有七倍之多,当百姓交完税,河渠准备工作也差不多完成。且六国还差我秦国万万石粮食,如今七国休战,百姓编做军制,吃军粮,无碍。”

嬴政道:“准,河渠之事,郑国主事,工部监督,不得有误。”

“诺。”鲁班道。

几人离去,唯有诸葛亮留了下来,道:“王上就不怕他以此为由消耗我秦国巨大民力物力。”

嬴政道:“先生不也没有提出反对吗?先生和孤都知道,郑国是个纯粹的水利工程家,泾水河渠比之都江堰更甚,能修建成天下第一河渠,是他一生所愿,所求。”

诸葛亮笑笑,告退离去。

嬴政自然不会因此就放心郑国,不然他也不会派遣兵部侍郎蒙武掌民扶,工部侍郎乐正管水工了。

国之大事,他岂敢儿戏。

同类推荐
  • 万古帝神诀

    万古帝神诀

    一代盖世帝神,逆苍天大道,纵横古今,何人可敌?然而,证道帝尊之位时,却遭一只神秘巨手灭杀,元神坠入凡界,万载后重生归来!帝神一出,众生臣服!踏白骨而行,证无上帝位! 帝庭书友群号:397647157
  • 灭魂命师

    灭魂命师

    道门第一年轻天才夜星,因渡劫遭到众多妖魔偷袭而自爆和众妖魔同归于尽后,穿越到灭魂大陆。这是一个充满杀戮的大陆,想要生存下去唯有成为一名……“命魂师”命魂师等级分为,魂徒、魂使、魂灵、魂师、魂宗、魂王、魂皇、魂圣、魂帝、魂神,其中魂神又称……灭魂!
  • 无敌羽帝

    无敌羽帝

    何为武者,开启武谷方为武者。武谷传说是天道孕育人体,供武者修行,并且孕育武谷神通。陆羽的武谷神通是一面他人瞧不起的镜子,却不知此镜为武道镜,可以看破真相,演绎万法。陆羽修炼无上金身,万古不朽,上击九天,下镇九幽,寰宇无敌。
  • 仙魔学府

    仙魔学府

    当人类开启灵智,第一次用智慧的眼光审视世界时,意味着人类开始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时光荏苒,万物更迭,人类以无与伦比的创造力,成为了这颗美丽星球的掌控者。然而相对于历史的长河来说,也不过如那朝生夕死的蜉蝣之物。不知自何时起,世人皆知有神仙之属,能腾云驾雾,上天入地;能移山倒海,呼风唤雨;能容颜永驻,寿与天齐。世上真有神仙吗?或许有,亦或许是世人精神的寄托。
  • 无上焚天

    无上焚天

    我若灭世,谁人敢拦?天若有怨,葬之何妨?神纹天下,八荒六合唯我独尊!一个蚍蜉王爷的心声…………。
热门推荐
  • 娇妻难宠:BOSS大人别太坏

    娇妻难宠:BOSS大人别太坏

    相恋几年的男友与大学同学劈腿,安檬捉奸反被害。这究竟是闹哪样?孟家新任家主,富可敌国,权势惊人?这孟淮南又和她有什么关系!冷酷总裁别乱来!“孟淮南,我究竟是哪点好,值你得苦苦纠缠?我改还不行吗!”腹黑男人邪魅一笑:“嫁给我,我就告诉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夏侯有女

    夏侯有女

    夏侯之后,有女寻兰,贱人找打,美人找虐。
  • 一念之间,咫尺天堂

    一念之间,咫尺天堂

    从乡下来到大都市,我以为天堂近在咫尺,只要踮起脚尖就能触摸到幸福。然而,大一那年的一个转身,我跌入的却是万劫不复的深渊,从此纠缠不清。初见赵琛,是在这一年,我应聘成了他的家教老师,被他各种刁难和折磨。初见赵子峰,也是在这一年,他是付我工资的人,一个霸道又专政的父亲。后来,有女人跑到学校,当着老师和同学的面骂我是贱人,说我抢了她的老公。再后来,还有女人扬手就给我大巴掌,然后指着我的脸大骂我是不要脸的小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守灵

    守灵

    天阴沉得有些吓人,空气中弥漫着一阵燥热,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老李抬头看了看天,一片黑压压的云头正从南面向这里逼近。看来一场雷暴雨很快就要来了。老李叹了口气,向不远处吃草的老牛吆喝了一声,嘴里低低地念叨着:“今年的天是怎么了,像漏了似的….”土黄色的老牛还在悠闲地吃着草,嘴巴缓慢而有规律地咀嚼着,完全无视着即将来到的暴风雨。老李看到牛头已经伸向了一个坟堆,紧走了几步,拉起了牛的缰绳,拽着向外面走去。这里是老李家的祖陵。在农村,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陵地,多建在山脚下的荒地里。
  • 美人泪破茧王妃(结局)

    美人泪破茧王妃(结局)

    没身材,没长相,没三围,好不容易有人追了,却是别人的一场赌。莫名其妙地跳楼,莫名其妙地穿越了。成了倾国倾城、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载的大美女。要命的是,却被老爹五花大绑起来,嫁给了帅得一塌糊涂的王爷。晕,这么帅的王爷,就算你不绑起来,我也会嫁啊,这完完全全就是父母做主包办婚姻啊!一场权与利,谋与势为主的婚姻,一个又帅又酷的王爷夫君,是她的幸运,仰或是她的不幸。
  • 血脉与回望

    血脉与回望

    回望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生长痛”,用尽可能温和的方式,表达所观察和理解的世界。《血脉与回望》,收录散文作家王月鹏近年创作的以作家在胶东半岛四十余年间的青少年生活和工作见闻为主题的系列散文作品。
  •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地的阶梯

    大地的阶梯

    一位法国汉学家认为,在阿来作品中,《大地的阶梯》的文学价值其实超过了他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尘埃落定》。《大地的阶梯》是著名作家阿来在游走西藏的旅途中写的所看、所想、所感、所闻。文章构思独特,笔风流畅,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藏的地理人文、过去与现在。于是全文既有散文的随意与洒脱,又有着小说的生动与感人。在他的笔下,藏族文化不再只是一个神秘、遥远、浪漫的代名词,而是一个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存在。阿来以纯美的语言、超拔的意象表现了追风流云而又辽阔寂静的高原生活。他把从成都平原开始一级级走向青藏高原顶端的一列列山脉看成大地的阶梯,文字与景色一样气象万千。
  • 傲娇王爷掌心宝

    傲娇王爷掌心宝

    (新文《掌厨种田之福妃糕照》火热连载中,欢迎各位亲留爪。)自从闲亲王爷娶了农女王妃后,他的日子就没消停过,总是有下人到他面前禀报,说有人说他王妃的坏话。“王爷,有人说王妃是泥腿子出身,不识大体。”王府门口的侍卫禀报道。“杖责五十。”闲亲王爷俊逸的脸庞布满冰霜。“王爷,有人说王妃总是和佃农私混,上不了台面”王府的管家禀报道。“杖责一百。”闲亲王爷的双眼中迸射出狼光。“王爷,有人在王妃的膳食里下毒。”闲亲王妃身边的丫鬟禀报道。“拖出去。”他的王妃也敢算计,杀无赦!(本文温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