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0700000002

第2章 代序我们今天怎样做中国人?(1)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反思

《中华读书报》记者张洁宇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这次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和比较文学所做系列讲演,主题是“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普世主义及其不满”。看来,您非常关注“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定位的问题。能否请您简要谈谈对这个问题的主要观点和看法。

张旭东(以下简称张):“全球化”进程在事实层面上是显而易见的。由于交通、通讯等方面的发展,人们切实感到世界在缩小,彼此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但如果简单地把“全球化”就理解为“大同”加“多元”,理解为汽车降价、看好莱坞大片,或到世界各地去旅游,那就未免太天真了。事实上,参与“全球化”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从被动者角度,人们看到的往往是一个“客观”的、“普遍”的趋势,一种新的国际性文化;但从主动者的角度看,它却总是服从于特定集团的利益和价值观,总带有现实的、具体的、政治性的考虑。从根本上说,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技术条件下所作的新一轮合理化调配。这个进程必然带有很强的选择性,势必引起区域性差异和发展不均衡性等问题。它也会在民族国家内部,按国际分工的需要制造出新的社会秩序和观念形态。这都是更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我想强调的是,越过经济和技术层面,我们会看到“全球化”背后所隐藏的特殊的价值论述。这种假“普遍”之名的特殊价值观决定了全球化过程内在的文化单一性和压抑性。因此,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不得不考虑的是,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持文化的自主性?如何让价值的、伦理的、日常生活世界的连续性按照自身的逻辑展开,而不是又一次被强行纳入一种“世界文明主流”的话语和价值系统中去。这并不是说,面对全球化过程,我们一定要强调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不可兼容性,甚至对抗性;而是说,我们要在历史发展的非连续性当中考虑连续性的问题,要寻找一个中国现代性历史经验的当代表达形式。我觉得这是当代中国知识界面临的重要问题。

至于当代中国文化和生活世界如何定位,这是个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的大问题。我的基本观点是,我们要有勇气去思考“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我们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大问题。因为文化定位实际上也就是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之间的互相竞争。中国文化如何在当代西方各种强势文化的影响下进行自我定位和自我构想,这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争取自主性,并由此参与界定世界文化和世界历史的问题。这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根本性的抱负和自我期待。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打通文化与政治之间的联系。目前在一些人眼里,文化是“为艺术而艺术”或专业学院分工意义上的文化,文化是要免谈政治,似乎谈政治就是对知识界自主性的削弱。但是,在当前“全球化”和文化多元的语境中,文化如果不能与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的根本的价值取向相结合,它就变成了一种毫无意义的抽象。离开“我们要做什么人”的问题,离开“我们如何为自己的文化作辩护,说明它存在的理由”的问题,文化就会要么沦为一种本质主义的神话,要么蜕变为一种唯名论的虚无。我们能感到现代西方文化的内在活力,但往往却不愿意进一步去想它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它在不断地自我认识、自我界定、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的过程中,把未来的挑战和传统的重新解释结合起来。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并非像我们想像的那样是一个整体,而是一个充满断裂、紧张、冲突和危机的构造。现代西方解决危机与延续传统的努力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这一历史和价值的连续体建立在文化与政治的总体性之上。在这个意义上,文化政治是一个民族、一个生活世界的最根本的自我意识。

因此我认为,“全球化”问题可能为中国知识界的思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如果做得好的话,就可以扭转以往那种单纯地认为现代化就是西化,现代化就是反传统的思维方式。那种认为现在有一种普遍的东西,有一种文明的主流,中国只要靠上去、融入进去就行了的看法,其实不是放弃了民族文化传统的特殊性,而是放弃了对这种特殊性内在的普遍性因素和普遍性价值的信心和肯定。有人也许会说,没有这种抱负中国人同样可以过上好日子,甚至过得更好,但这绝不是文化政治意义上的“中国”的题中之意。

记:您曾经说过,您认为较为理想的比较文化研究路径是“穿越西方,回到(中国文化)传统”,这显然是您的一种自觉的努力。能否请您具体谈谈这方面的体会和感受。

张:我们谈“回到传统”,并不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作一个“传统式”的人,比如用红木家具不用西式家具、只穿旗袍不穿西装等等,我们是要去思考如何在当今世界里为“做中国人”找到理论上的和哲学上的意义。

我的基本看法是:中国人怎样回到传统,取决于我们怎样理解自己的现在和怎样设想自己的未来。对“现在”和“未来”的界定其实就决定着我们对“历史”的叙述。在这一点上中国和西方是一样的。西方人对自身传统的界定,对什么是西方文明的讨论,完全取决于他们现在在做什么和下一步准备怎样做。对于他们来说,回到传统并不等于死抱住柏拉图和莎士比亚,而是取决于他们对柏拉图和莎士比亚的当代解释,而这种解释和启示,也就取决于他们今天如何应对和处理当前的诸如“全球化”这样的问题。

现代西方文化思想体系之所以具有活力,原因之一就是它不断地把“他者”包容进来,不断地让“他者”来挑战自己,从而在同“异”和“变”的缠斗中不断地把“同”和“不变”阐释或生产出来。中国其实面临同样的问题。我们以前通过读经释经来解释传统,那么现在能否通过对西学的讨论来解释传统?以前只有读古书是界定中国传统,那么现在分析当代现象是否同样是界定中国传统?我是在这个意义上谈“穿越西方,回到中国”的。我认为,参与到西方文化讨论当中去,实际上是要参与到当代重大现象的分析中去,而这些当代现象和事件是我们自己的当代史和现代性经验的组成部分,是我们自己的世界史。不这样,我们对传统的讨论可能就碰不到真正的问题。事实上我们也不可能绕过当代、躲过现代西方学术去谈论和接续传统。只有在与时代的正面的碰撞中,我们才能更清楚地认识中国文化传统。80年代“文化热”期间,研究西学成为了“当代中国文化意识”的核心部分,事实上已经突破了西学与国学间的界限。当时的中国学者讨论海德格尔、阐释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等等,其实也就是对当代性问题的介入。

举一个具体例子。讨论“后现代主义”,有的学者对此很反感,认为中国连现代化都没有完成,谈论“后现代”就是忽略了当务之急。另外一种思路则相反,他们简单地寻找一种对应关系,说西方是后工业社会、消费社会,我们中国也能找到类似特征,这说明我们不过比你们差多少,某种程度上说中国有“后现代”。这两种思路都过于简单化了。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和历史概念,它的核心在于质疑“现代”和“前现代”这个二元对立。西方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以及非西方世界的民族精英推动的现代化革命等等,其前提都是建立在“前现代”与“现代”、先进与落后、文明与愚昧这样一系列的二元对立的基础上的。这至今仍是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一个基本框架。而“后现代”概念的提出,就是尝试打破这种二元对立,打破这种主宰我们的思维和认识实践的最主要的规范。这是很有意义的。在那样的框架中,“传统”的题永远提不出来,因为“传统”就是“前现代”,我们现在是要克服“前现代”进入“现代”。同时,非西方文化的自主性问题也永远提不出来,因为西方就代表“现代”,非西方就是“前现代”,西方与非西方成为一个古今的问题,而不是一个中外的问题了。既然这一系列概念的束缚阻碍了很多问题的提出,因此我认为,在这个意义上说,“后现代”概念在理论上为肯定当代中国日常生活领域的内在活力和可能性提供了可能。当然它并不是惟一的可能。一旦这个理论上的空间被打开,中国现代性历史经验,包括革命和社会主义的集体经验,就成为界定“中国后现代主义”话语自身的历史内容的活跃因素。而只有这样,“中国后现代主义”这样的话题才有意义。

通过把“现代性”概念历史化、复杂化,通过总结西方为主导的“现代性”的内部历史经验来反诸自身,回顾中国过去这一二百年所走过的路程,我想这是我们接续传统的路径。所谓回到传统,不是回到那个文本,那个规范,而是重建自身历史的连续性,同时重建讨论自身历史的知识和价值框架的连续性。回到传统不是往后走,而是往前走,是确立本民族的当代意义上的文化政治意识的努力。只有这样,中国现代性历史经验的正面的、积极的、建设性和创造性价值才可能被我们当代人发挥出来。

再举个例子,当代中国社会思想的核心矛盾之一是平等、公正、民主等大众革命的意识形态与自由、富裕等发展经济的“理性化选择”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无论在理论上还是从历史经验看,这两者未必是矛盾的;或者说,这种矛盾未必是不可调和的;甚至可以说,大众革命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身在价值论上是一种有关人类幸福的论述。相反,排斥这种意识形态的发展主义观点,在价值论上却是不完整的,因为它只能在较低级的层面上,比如经济理性等层面上描述人类幸福。认为两者不可调和的看法,其实是来源于外在于这一矛盾本身的全球化时代的意识形态的偏见。也就是说,在别人的框架里,你无法解释自身的矛盾。但除了对这个既成框架的批判反思,我们并没有独立的思维框架。我们不可能脱离现代西方的种种学术和理论框架去思考中国问题。这是我所谓的“穿越西方”的又一层含义。

记:说到“现代性”问题,我注意到您在很多文章中都谈到对中国“现代性”的认识与反思。这其实也一直是中国学术界普遍关心和经常讨论的话题之一。在这方面您有什么主要观点?

同类推荐
  • 艺术哲学读本

    艺术哲学读本

    本书是作者历时20年所写的学术专著,是作者多年来有关艺术哲学问题研究的理论总结。它比较全面和系统地从哲学角度论述了艺术的位置、本性、特征,表现出作者的独特见解和心得,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对艺术哲学的理论变革也提出了新的设想,富有探索精神,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出版该书,对于目前学术界关于艺术哲学的学术研究可以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同时,该书还可以作为理论工作者、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大学生的有价值的参考书。
  • 语已多,情未了

    语已多,情未了

    世间只有情难诉,无论其为亲情、爱情、友情、乡情,还是为喜为怒,为哀为惧,付诸语言文字之后,便会失去其固有的鲜活。时光已像飞鸟一般淡然飘逝,情却如流水浮云,绵绵无尽。最后,只能怅对满地狼藉的生命碎壳,回首前尘往事。
  •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者从历史的角度,把握住特定历史人物的个性,描写了14组红军女战士的光辉形象。这些女人,在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了白区,承担着献身革命与护卫家庭的双重重担。作者从这些红军留下的女人身上,挖掘她们的伟岸人格,圣洁的品格,不屈的个性……
  • 宋词三百首详注

    宋词三百首详注

    词作内容渉及爱国言志,闺阁爱情,羁旅离愁,边塞风光,咏史咏物,田园山水,民情风俗。或构思精巧,或诗情画意,或地方特色,或寓义深邃,体现了宋代的历史特征和宋词发展的艺术轨迹。每篇词作有词人简介,词作笺注,词作艺术分析。详尽解读,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 老舍评传(增补本)

    老舍评传(增补本)

    本书着力于以丰富的材料和严谨的论证说明,贯穿老舍文学创作始终的,作者在吸收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饱蘸着自己对于作家的深厚感情,对于满族历史与文化的细密体认,从上述这两个方面的视点切入作家,给我们送来一份富有创见的回答。
热门推荐
  • 大牌驾到:迷糊萌妻碗里来

    大牌驾到:迷糊萌妻碗里来

    一朝错认了人,一夜意外起,她从此只能默默仰望他。她以为他和她再无可能,但是在她最无助的时候,他却牵起了她的手,而后等待她的更是令人沉沦的盛世宠。“小哥哥,我今天想吃糯米甜藕,酱肘子,栗子鸡块......”一大串菜名报出来,他宠溺地说:“好,晚上回家给你做。”“小哥哥,我喜欢这家店的甜品。”他笑眯眯地把这家店转到了她名下。都说他冷心寡情不近女色,谁知他却夜夜化身为狼。一天她气鼓鼓地说:“小哥哥,我们......离婚吧......”他邪笑着说:“......行,先给小石头生个妹妹!!!”说罢便又扑上来。群号376914647,欢迎大家来玩!
  • 封皇戒

    封皇戒

    飞云大陆、凡间、神界、永恒和虚无?我注定打破所有的阴谋!不管是人、妖、魔还是神都无法阻止我的脚步,我的心中只有至高永恒!
  • 偷心狂后

    偷心狂后

    她醒来是第一眼看见的是他,他对自己呵护有加,并对她说一定要娶她。因为他,她莫名其妙被卷进云府的明争暗斗中,不仅差点被人下毒,还遇到了不明来历的杀手想要她的命。当她发现自己有些喜欢上他的时候,确发现他不仅有‘两个未婚妻’外,他身边还有好几个美女也对他青睐有加。她可得好好处理才行……他将昏迷不醒的她抱回府后,发现她这个‘样貌平凡女子’深深吸引了他。为佳人,斩断先前的情丝,可棘手的是他的好友和表弟竟也爱上她,而且又冒出了奶奶为他内定的未婚妻。但是这一切都阻止不了他的爱,他绝对不会对她放手……对白一:“我会负责。”“麻烦你说清楚一点,你想负责什么。”“娶你!”“……”“每一个你碰过的女人,你都会把她们娶进门?”“我还未娶妻。”对白二:“你为什么不肯嫁给我?”“我只是个普通的乡野村姑。”“我不在乎。”“为什么非要娶我?我的样貌并不出众。”“我一定要娶你。”情节一:他奶奶给他内定的未婚妻“梅姨娘,你这么说怕是不妥吧,云表哥可不止你的外孙女一个表妹,伦家世,你外孙女不过是云府庶出女儿和一个小小县令所生之女与云府少爷又岂有般配之说。”德瑞郡主阎湘琴岂会让梅姨娘将吴青烟和云翳晟拉在一起。“云府的事,你一个外人插什么嘴”楚梅听见阎湘琴这样说得自己的外孙女气急的回了一句。却不知自己的一时嘴快说错了话。一旁的老夫人阎袭月一记寒光扫向楚梅。“琴儿可不是外人,她将是云府未来的少夫人。”老夫人的一句话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情节二:他的第一个未婚妻居然是当今皇后娘娘“你来了啊,怎么没去陪你的未婚妻”雪儿只是抬眼看了一眼他心里有些不高兴。“她不是我的未婚妻,我从来没有想过娶她。那只是奶奶的想法”他连忙向雪儿解释。“恩,你以前的那个过去式的未婚妻又是谁”雪儿此时想知道那女人到底是谁。“我以前的未婚妻?你说的是她……”我见他的神色黯然下来。“你真的想知道?那是三年前的事了。”我在他眼中看到浓浓的悲伤。“我想知道。”看见他眼中的悲伤,雪儿知道他们为何分开。“她叫纳兰慧敏,就在三年前她一封书信与我退婚。”“那后来呢”雪儿追问到“没过几天,一道圣旨,她成了蜀炎国的皇后娘娘”“她不要你,以后我要你”雪儿第一次主动的上前去抱住云翳晟“雪儿……”云翳晟被雪儿突如其来的话和拥抱愣住了“怎么我要你,你还不乐意”雪儿抬头望这发愣的云翳晟
  • 列那狐的故事

    列那狐的故事

    一封来自奇幻动物王国的信,只给爱冒险的孩子!1套真实的动物生存简史,8次奇妙的自然探险!法国故事诗中非凡的作品,一个充满讽刺意味和神奇色彩的民间故事阅读本书,你将获学会不畏强权。
  • 魔妃独尊

    魔妃独尊

    (正文已完)她原是九天之上的太子妃,却被奸人所害,惨死于心爱之人的手下。当众生都在欢庆她的死亡时,她再次睁开了眼睛。重生于最低等的世界?没关系,她可以重头再来!世人皆说她是魔?好!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魔!从今以后,去他娘的天下苍生,她的人生格言只有八个字: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待她重踏九天之时,便是那些奸人葬身之日!
  • 疯妃有毒

    疯妃有毒

    阴差阳错咬了个王爷,她真的不是故意的!但是王爷,您这腿是认真的吗?说废就废了?她发誓!她真的没有用上吃奶的力气!但是她疯起来真的控制不住力气啊!所以,是她欠他的,她要还,但,怎么把自己就赔进去了?好歹也是一国公主,金枝玉叶的!不仅要替他遮风挡雨,还要替他挡桃花?王爷,皇城很乱,本妃很忙!
  • 影后归来:华丽的复仇

    影后归来:华丽的复仇

    她在最绚丽的时刻被最信任的人推下了万丈深渊,那里阴暗无比,伸手不见五指。她接受整整三年的痛苦,终于华丽蜕变,让自己变成了另一个女人。从一个最不起眼的练习生做起,凭借自己的实力重达事业最高点,展露她足以倾倒众生的魅力。“你到底是谁?!!”冷厉的眸光如一把冰刃,令人惧怕。她微微一笑,转身道:“华丽的……复仇者。”
  • 盛先生持证上岗

    盛先生持证上岗

    姐姐逃婚,她李代桃僵被迫嫁给本该是她姐夫的男人——人人都想攀附的豪门权少。身份败露之后,男人不仅不恼,反而将错就错掳她入室。“说好了让我离开,你怎么说话不算话!”“嗯,我卑鄙。”“你这个奸商!大奸商!””“嗯,我无耻。“”盛少安,你,你一大早想要干什么!““嗯,我还下流。”避雷:女主极度腹黑,前期表里不一,男主绝非善类本文又叫#我的老婆每天都在演戏##原来老婆演技辣么高#
  • 赖上吸血鬼老公

    赖上吸血鬼老公

    云沫衫:她竟然被深爱自己的继母之子推下万丈深海夜·斯隐:他悬在海上如神抵般翻江倒海将她揽入怀抱那一刻,他霸道决绝的宣布:“她,就是我的妻子!”她却不知道自己已被他刻上妻子的标记,还在想方设法的想要赖着他!乖张如她、狡黠如她、倔强如她,势要将这极品妖孽男拿下!战争过,奋斗过,妖孽男终成她的妖老公,可是这男人为什么从不碰她?***夜·斯隐:拥有两个灵魂!他是暗夜的君王、永生的主宰、嗜血的狂魔、优雅的绅士!他将殷红的眸子掩藏,尖锐的獠牙收起,却改变不了冰冷的身体,轮回千年,享受永生不死的孤寂……再次遇见你,这孤独有了尽头,这生命有了轨迹,这黑暗有了光明。再不用血液来维持自己,再不用活在充满血河的罪恶地狱!云沫衫,你将永生,与我一同享受……不死生命!*****
  • 训夫十二戒:王爷别乱来

    训夫十二戒:王爷别乱来

    她悲催十分的被一口水呛死,莫名就来到了全然陌生的年代,有了新的身子新的身份,可惜却是个不招人恋爱的小可怜。秉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千万倍犯人的良好品行,那令人作呕的男人需得好好整治,喜欢作死的女人更是要好好教训一番……她活得风生水起,也不顾他人是死是活。只是这位王爷,咱们似乎只是一夜的露水情缘,就不要那么当真的吧?为什么要追我?我可是有“训夫十二诫”的女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