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0600000030

第30章 把握良好的心态——自制力是良好心态的体现(3)

缺乏睡眠、缺乏户外运动、缺乏朋友问交流的欢娱,缺乏有营养的食物,工作过度——这些都可以使我们的精力流走、生命力漏掉。有许多宝贵的精力是在烦闷、愤怒、恐惧、忧愁及各种不良心境中耗费的。请你每天检阅一次,你的精力是怎样用去的;检阅一下,有多少精力是浪费在无谓与不正当的地方。恐怕你因动一动感情、发一次脾气而损失了比整天工作还要多的脑力与精力吧?

“壮志未酬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这是纪念古代的一位伟大人物诸葛亮的一句话。

凡是足以减低你的活力、减少你的成功机会的事,你都不应该做。我们到处可以看见,某些有作为、有智慧、有才能的青年男女,为不健康的身体所羁绊,壮志未酬。天下最大的失望,莫过于有志而不能酬,感觉到自己有着大量的精神能力,而同时没有充分的体力作为拼搏的后盾;感觉到自己有凌云壮志,却没有充分的力量足以实现它,这是人世间最悲哀的一件事情。许多人之所以饱尝“壮志未酬”的痛苦,因为他们不懂得去维持自己身体的健康。如果你想做一个有志于成功的人,你必须摒除一切足以摧残你的活力、阻碍你的前程、浪费你的精力、折损你的生命资本的东西。

不要为每一件错事自责

人一生中犯的错误可多了,要是对每一件都深深地自责,一辈子都背着一大袋的罪恶感生活,你还能奢望自己走多远?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们常要和外人接触。因为密切的互动,大多数人都很亲切,很有爱心,宽大为怀。如果你犯了错,而且真诚地要求他人宽恕时,绝大多数的人不仅会原谅你,他们也会把这事儿忘得一干二净,使你再次面对他们时一点愧疚感也没有。

我们这种亲切的态度对所有人都一样,没有什么人种、地域、民族的区别,但就只对一个人例外。谁?没错,就是自己。

也许你会怀疑:“人类不都是自私的吗?怎么可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的,人总是会很容易原谅自己,不过,这只是表面上的饶恕而已,如果不这么自我安慰的话,如何去面对他人?但在深层的思维里,一定会反复地自责:“为什么我会那么笨?当时要是细心一点就好了。”或是“我真该死,这样的错怎能让它发生?”

如果你还不相信,请你再想想自己有没有犯过严重的错误,如果想得出来的话,那你一定还耿耿于怀,没真的忘了它。表面上你是原谅了自己,实际上你是将自责收进了潜意识中。我们可以对他人这么宽大,难道就没有资格获得自己这种仁慈的对待吗?

人无完人,孰能无过?犯了错只表示我们是人,不代表就该承受折磨。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是正视这种错误的存在,在错误中学习,以确保将来不会发生同样的憾事。接下来就应该获得绝对的宽恕,再来就得把它给忘了,继续往前进。

人一生中犯的错误可多了,要是对每一件都深深地自责,一辈子都背着一大袋的罪恶感生活,你还能奢望自己走多远?人生之帆,不论顺风或逆风都要前进。宽恕自己,才能把犯错与自责的逆风,化为成功的推力。

要学会尊重自己,其中一个方法就是接受自己——不仅接受自己的优点,也接受自己的缺点。我们绝大部分人对自己都持有双重的看法,在他们的想像中,在两个不同的房间里挂着自己不同的肖像画。一个房间的画像全是用浓墨重彩画成,全部表现优秀品质,没有任何阴影。另外一个房间里挂的是帆布画,画像稀奇古怪,就像达利安人所做的涂鸦之作,画面阴暗沉重,令人窒息。我们不能将这两幅画像隔离开来,片面地看待自己,而是需要将其放到一起综合考察,最后合二为一。

我们在踌躇满志时,往往不敢正视自己内心的愧疚、仇恨和羞辱;在垂头丧气时,却又不敢相信自己拥有的优点和取得的成就。我们应该画出自己的新画像,更应该实事求是地接受自己、了解自己,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很多人常常会过分严格地要求自己,凡事都希望完美无缺,这是不理智的想法。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综合体,在我们身上都有例如暴君、批评家和勇士等等的某些性格特征。有时候我们希望支配他人、算计别人,快意于别人的苦痛,但这些恶劣品性是能够也必须服从于人格中的善的一面的。

有些人因为自己有时候具有消极的破坏性感情,就以为自己是邪恶的,于是一蹶不振,自暴自弃,这很让人惋惜。我们应该明白,少许的性格缺点并不能说明我们就是不受欢迎的人。恩莫德·巴尔克曾警告人类说,以少数几个不受欢迎的人为例来看待一个种族,这种以偏概全的做法是极其危险的。在今天,对人的个性采取以偏概全的做法,同样也是极其危险的,我们应该避免这种做法。我们对自己、对别人具有攻击性、怀有仇恨,这些感情是人性的一部分,我们不必因此就厌恶自己,觉得自己就像社会的弃儿一样。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在精神上获得超脱和自由。如果我们能坦然接受自己的这些缺点,我们就不必戴着面具去生活。我们就会真正成为自己本身!道德上过于自负及苛刻的自我要求,都是内心世界的最大敌人。我们要学会适当地宽容自己,要知道我们不可能像天使那样纯洁无瑕,能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

在现实生活中,人会有各种各样的心境、冲动、品性、情感,我们应该为之高兴才是。史蒂文森曾经说过:“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多彩,我们就像国王般幸福快乐。”这句话虽然带着孩子般的天真烂漫,但如果采取前述的态度理解这句话,我们便可以充分领会到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可是要想形成这种面对生活的态度,一蹴而就是不大可能的。我们的进步是缓慢的、渐进的,有时甚至让人灰心丧气。纽约的一位精神病医生遇到一个病人,这个病人酒精中毒,已经为此治疗了两年。有一次,病人来看医生,要进行心理治疗。病人告诉医生说,前两天,他被解雇了。当心理治疗完毕后,病人说:“大夫,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一年前,我是承受不住的。我想自己本来可以做得更好,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但却未能做到,为此我会去酗酒。说实话,昨天晚上我还这么想呢。但我现在明白了,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就该正视它,坦然地接受它。失败就像成功一样,是人生中难得的经历,它是我们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医生认为,病人对自己如此宽宏大度,这是一个显著的进步。正像医生所预测的那样,此后,在另外一个工作领域,这个前来求医的患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果人们能坦然接受生活的全部,那么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不可能使他为之所动。

如果我们对自己采取一种多元主义的态度,我们就会正确看待各种不良心境。沮丧、残酷、执拗,这些都只是暂时的现象,是人的多种情感之一。要求自己完美无缺,怀有这种想法的人往往极其脆弱,他们常常会因为对自己过分苛刻而感到绝望。作为多元主义者,我们有时候可以将自己想像得更好一些,有时候把自己想像得差一点也无妨,我们不再要求自己完美无缺。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引起失败的因素,也有导致成功的因素。我们应有自知之明,把这两个方面都看作是人性的固有成分,接受它们,进而努力发挥人性中的优点。人类要学会正确的自爱,只要人类对自身的态度是错误的,他们就不可能正确地对待他人。如果人都不爱自己,那么要求他们像爱自己一样去爱邻人,又从何谈起呢?

塑造自己的人格

心灵澄澈才会灵动,因灵动而产生轻松而美妙的韵律,这是一种奇特的透射能量,能穿越光怪陆离的霓虹与灯红酒绿。

很多时候,人总是面临两种期待:自己对自己的和别人对自己的。两种期待都在塑造我们的人格,尤其是后一种。当我们在他人特别是互动的另一方的期待下如此这般地创造和扮演自己所选择的角色时,他人的期待就成为我们人格的一部分:有人必须做出忍气吞声的样子以完成下属的角色;有人必须时刻气宇轩昂以维护偶像的气质。

小文在朋友担任老总的公司里供职,为了朋友的信任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几次大的业务活动中表现出色,深为老总赏识。但是后来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她和老总在很多公司的企划和问题的处理上看法不一,甚至分歧很大。小文不愿因为彼此的意见不合而伤了她们多年来的友情,但也不愿违背自己的意愿做事。她向别人诉说,那段日子她像钻进了一个没有门的围城,很困惑,她不停地问自己该怎么办。

同类推荐
  •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是弗洛伊德的代表作,被认为是标准的精神分析学的入门教材。精神分析是一种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也是研究心理功能的技术,后来形成一种心理学的理论,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个重要学派,对心理学、医学、人类学乃至历史学、文学艺术和哲学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书是弗洛伊德在1915—1917年的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理论的三部分讲稿,因而全书也分为过失心理学、梦和精神病症通论三篇。在前两部分,他假定听者对精神分析学的知识毫无所知,所以从入门讲起。第三部分讨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也就是神经病的精神分析和治疗。
  • 心理奇境

    心理奇境

    屠格涅夫说:“人的心灵是一座幽暗的森林。”本书的这些小故事,带领您走进神奇的心灵小径,让您轻松认识种种心理现象,从这些哲思般的故事中得到精彩且经典的启示,跟着本书的内容走进您的内心深处,让您更清晰地认识自己。请在一个个故事中涤荡您的心灵,保持心理的健康,发掘内心的潜能,为成功做好充分的准备。
  • 弗洛伊德9:自我与本我

    弗洛伊德9:自我与本我

    此卷收录四部分内容。《超越快乐原则》修正了弗洛伊德早期的本能学说,第一次提出人存在着死的本能与生的本能,并把这两种作用相反、同时并存的力量的斗争视为整个生命运动历程的决定者。《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系统论述了关于“群体的本质就在于它自身存在的力比多联系”的理论。《自我与本我》谈及意识、前意识、潜意识,阐述了自我从本我、超我从自我分化的过程。《抑制、症状与焦虑》是弗洛伊德对压抑与焦虑及心理防御机制关系理论进行修正与补充的主要论著。
  •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

    本书是一部社科类图书。心理策略是一门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用技术,人际关系中的强者可以借助各种情绪、言行等心理策略和技巧来影响对方,以达到预设的目的。高超的心理策略能让人赢得成功的人生。洞察人性的心理弱点,利用人性的心理弱点,在人际交往中会说话、会办事,用小策略解决大问题,正是心理策略的意义所在。本书从三大方面入手,使读者可以“巧用心理策略,赢得认同和支持”“洞悉人性,掌握人际关系”“见微知著,掌握心里密码”。本书从现实出发,最终又回到现实,读者能够从本书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心理策略,将人生的主动权握在手中,使人生之路越走越通畅。
  • 放飞心灵的蓝天:如何面对压力和抑郁

    放飞心灵的蓝天:如何面对压力和抑郁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
热门推荐
  • 芸汐传奇:天才小毒妃(《芸汐传》原著)

    芸汐传奇:天才小毒妃(《芸汐传》原著)

    鞠婧祎、张哲瀚主演年度大剧《芸汐传》原著,原名《天才小毒妃》。她是医学世家最卑微的废材,人人可欺;他是天宁国最尊贵的王上,权倾天下。他是她指腹为婚的未婚夫;她是他望而却步的拖油瓶。她的才学、毒术、胆识让他惊艳,也引发他的怀疑与提防,只不知早已情根深种。皇宫家宴,公主中毒身亡,她被污蔑而入狱。面对油锅极刑,她死命苦撑,盼他出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铸灵传奇

    铸灵传奇

    远古时期,创世之神相继陨世,以昊天皇族、神女族、玄灵族为首的三大神族凭借各自得天独厚的优势独霸九天内外。玄灵神族在经历一场阴谋叛变后,重归黑暗。神族守护掌君慕南辰为了神都的光明,也为了心爱之人,忍辱负重,一路披荆斩棘,历经重重磨难,开启了他的光复灵族大业.......情,只取一片丹心;道,只为吾生所向。
  •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能原谅的人。——证严法师真善美,是人类的福音,也是你的福音。用一个什么样的姿态,活在这个世上,许多人可能都没有仔细想过吧,看看这本书。 如何活得快乐,如何活得幸福,如何活得有尊严,如何活得心安理得,上人证严法师都和你娓娓道来。这本书教你另一种生活方式:散钱得钱,散福得福,给人快乐自己快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玉辰文集

    玉辰文集

    文化如偕日月绍,书香自与山河归。中华万里长风在,陋室千秋敝聿挥。
  • 招远县续志

    招远县续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很高兴,没错过你

    很高兴,没错过你

    她一意孤行,不顾家人的反对嫁个那个不爱她的男人。后来,她渐渐开始后悔,等她对男人彻底死心的时候,男人却又冒出来抱住她。在她耳边轻轻的说到:“别走,我爱你.....”(先虐后甜)
  • 仙梦归途

    仙梦归途

    “孟婆婆,师傅说你一直一直都在奈何桥,你怎么不去其他地方看看?”“其他地方,我也想着去其他地方看看,可是……这十万年来我每次想去外面看看,你师父都让我喝一碗孟婆汤才答应我。”“婆婆真傻,喝了你是不是忘了自己想去其他地方看看这事。”“火染丫头真聪明,不过,你出了十八炼狱,马上要入世了”孟婆抬手唤出一朵彼岸花“这花就在你左肩,如有性命之忧,用婆婆教你的彼岸咒,婆婆说不定真的去世上走一走,去吧”
  • 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共9章,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研究目的和意义等,包括第一章“导论”。第二部分论述以人为本的金融,包括第二章“以人为本的金融”。第三部分论述全面协调发展的金融,包括第三章“全面协调发展的金融”。第四部分论述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包括第四章“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和第五章“金融监管与金融安全是中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第五部分论述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三个重要内容,包括第六章“完善金融运行机制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