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1000000035

第35章 禅道悟人生(1)

对于人生,我们往往既盲又痴,活着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而活,死时也不知一生值什么。禅,就能使我们的天地豁然开朗,看见自己的清醒与迷失,醉生与梦死……禅的天地高旷无边,能容纳一切生活得失、生命喜乐,把从小到老的一切经历都转化、升华。禅,像一支点金棒,一点,什么顽石都成了宝。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唐代永嘉禅师从小接触佛教经典,尤其精通天台宗的法门,有一次他偶然读了《维摩诘经》,对里头阐述的禅理有深刻的体悟。这时正好遇上曹溪来的玄策,两人相谈甚欢,他发现佛理和禅学十分相近,希望找人印证一下所学,玄策建议他去找惠能,玄觉便决定到曹溪参拜惠能。

初见六祖慧能时,玄觉持锡杖携宝瓶,围绕慧能转了三圈儿而不行跪拜礼,慧能说:“作为一个出家人,要具备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您这位大德来自何方?怎么能生起傲慢态度呢?”

玄觉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言下之意,人的生死只在一瞬之间,万物变化太大了,我管不了那么多了。

惠能说:“为什么不体取无生,明了无速呢?”也就是说你为什么不寻求无生的道理,来解脱无常给你的烦恼呢?

玄觉回答说:“大道本来就是无生无灭的,了悟与否哪里又有什么速度可言呢?”

慧能抚掌大笑道:“说得太好了。”

周围的人都感到十分吃惊,这么一个傲慢无礼的人怎么有这么高深的见解呢?这时,玄觉才毕恭毕敬地按照礼仪参拜惠能,叩头完毕便要起身告辞。

惠能说道:“这么快就要走了?”

玄觉笑说:“我根本还没有动,哪来得快与不快呢?”

惠能说:“谁知道你没有动?”

玄觉说:“是你的分别心造成的。”

惠能称赞玄觉说:“你已经十分明了无生的意义了。”

玄觉说:“既然是无生,哪有意义可言?”

惠能:“如果没有意义,叫人如何认识、分别呢?”

玄觉说:“分别本来就是没有意义的。”

惠能说:“你说的没错。你就在这里住上一宿再走吧!”

于是玄觉就在曹溪住了一晚。当时人们就传说这是玄觉和惠能的机缘,因此称呼玄觉为“一宿觉”。

禅来缠去

看破生死,心得自在;不离生死,不向菩提。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其本身本无痛苦,痛苦乃缘于我们对死亡的恐惧。“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无常有一天一定会到来,因为这是生命的实相!面对死亡,就要有我必会死的认知,佛说:“生者必灭,会者必离,盛者必衰。”所以,不要害怕无常到来,因为“无常”是人生最好的启示,它让我们在变化多端的环境中,能升起智慧的观照。因此,学佛不只是对死亡的寄托,也不仅是死了以后能够升往西方极乐世界而已。听闻佛法的目的,也包含开启智慧,正确地去看待人生。

不曾生,何来死

有一天,元琏禅师正在打坐参禅,忽然间有位峨冠博带、奇伟非凡的人飘然而至,身后还跟了不少随从。来人虽很有排场,但禅师却并未把他放在眼里,自然也不会有什么特殊礼遇,只淡然地问了一句:“来此干什么?”

“哦,禅师难道不认识我?”来人不免诧异。

“在我眼中,一切众生平等,哪有什么认识不认识的分别?”禅师平静地说。

“我就是嵩岳的山神啊,我可以让人生,也能让人死,禅师你把我同常人一样看待,可要当心呀!”掌握着一方人等的生杀予夺大权,山神对禅师的不卑不亢不免有些不满,说话间也有露点颜色给禅师瞧瞧的意思。

不想禅师的回答不仅让他吃惊,更让他摸不着头脑了。禅师说:“我本来就不曾生,你怎么能让我死呢?僧人生死如一,不生不灭,你的生杀大权,可以吓住那些贪生怕死之人,对我又怎么起作用呢?”

禅师接着又说:“像我这样的人,自我这样的观念早已空掉了,物我同一,无我无物。我视自身如你身,你我无别,你能毁掉你自己吗?你不能毁掉你自己,自然也就不能毁掉我。即使你能毁掉自己,也无奈我何,因为我早就不生不灭了。你现在虽然尊为神灵,生杀独擅,但你并没有比凡人更多的智慧,你怎么能对我生死予夺呢?”

元琏禅师这番话说罢,岳神马上叩头谢罪,说:“我也是一位秉性正直的神,自视比别的神有更高的智慧,没想到禅师有如此广大的智慧,实在是胜我千万倍啊!恳请禅师授以正戒,令我度世。”

禅来缠去

与人生的智慧,与摆脱生死轮回,断除因缘烦恼的自性清净的生活相比,这些所谓的权利、威仪等也都不过是苦海孽障之物。没有自见本性,没有获得生命智慧的生活是无价值的生活,而权势、威赫等等都是与智慧无关的东西,生命的真理只有生死智慧。

不要说有来有去

嗣承百丈禅师之法的沩山灵佑禅师,将要示寂时,召集弟子们来到床前,徒弟们问师父:“老师百年之后,会到什么地方去呢?”

沩山禅师缓慢地说:“到山下人家去做一头水牯牛。”禅师语气平静,弟子们看到禅师内笃实而外和悦,生死如一,处惊不变,幽默如前,不觉愈加佩服师父的道行。

有个弟子问:“我能跟老师一起去吗?”

“你若跟我去,别忘了带一把草。”禅师说。

禅师临终时对弟子们说:“星一样地忽闪忽灭,灯一样地光影如幻,这样的年头不少了,不要说我有来有去呀!”说完,安然而逝。

禅来缠去

自然有寒暑冷热,人类有生老病死,生死之事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困惑。除了不愿意承认和不敢承认的人之外,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思考这个问题。佛教,就是来源于释迦牟尼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他经过不懈的探索,彻底悟到生死真相,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此,可以说,开悟,明心见性,就是看清人生的真面目,就是了生脱死。

佛经云:“须弥虽高广,终归于消灭;大海虽渊旷,时至还枯竭;日月虽明朗,不久则西没;大地虽坚固,能负荷一切;劫尽业火燃,亦复归无常。”这说明佛陀所看到的生命是无常变灭,无穷无尽的,如同江河之水滚滚不断,是刹那不停地变化着。旧的灭去,新的又来。生就会有死,死亦会再生,生就是死,死就是生。

射穿生死

石巩慧藏禅师悟道之后,以禅风刚猛著称,他经常以拉弓射箭来接引禅机。

义忠禅师刚刚参礼完,高踞上座的慧藏禅师便取出弓箭,张弓、搭箭,大喊一声:“看箭!”

堂下的几个弟子都在看热闹——每次只要有游方僧来参学,慧藏禅师就会用这一套张弓架箭的方式来接引契机渡化人,参学者往往猝不及防,不是吓得跌倒了,就是大惊失色,迷惘失措……种种反应都是世俗反应,竟没有一个能通透。

看不透生死来去的人,还学什么禅呢?如果连一支箭都承接不住,还学什么生死大法?

义忠禅师在一刹那间,但觉世间千万毒箭全部迎风射了过来——贪欢、痴爱、嫉心、嗔念、苦厄、悲情……人活着的苦,都是因为心里插满了毒箭,如果心里遍洒甘露,就不会有这么多痛苦了吧?

义忠禅师敞开胸脯厉声喝问:“这是杀人箭,算什么!活人箭呢?和尚把活人箭射来我瞧瞧!”

慧藏禅师仰头大笑,“空、空、空”连拨三下弓弦,一射色身,二射迷心,三射生死关……义忠禅师但觉箭箭穿心而去,把自己心里的尘垢烦恼都射空了,便敛眉、含笑、躬身礼拜……

“我张弓架箭三十年,”慧藏禅师折断弓箭,哈哈大笑,“只射着半个圣人。”

禅来缠去

对于俗人,慧藏禅师搭弓引箭,考验的是学人是否能过生死关,为的是把学人的生死之念射倒。而对于已经看透生死的义忠禅师,慧藏禅师只拾起一张空弓,射出的“箭”却是契入义忠禅师的妙心。

生命只在呼吸之间

一天,如来佛祖把弟子们叫道法堂前,问道:“你们说说,你们天天托钵乞食,究竟是为了什么?”

“世尊,这是为了滋养身体,保全生命啊。”弟子们几乎不假思索。

佛祖用清澈的目光环视着弟子们,沉静地问道:“那么,你们且说说肉体生命究竟有多长久?”

“佛陀,有情众生的生命平均起来有几十年吧。”一个弟子迫不及待地回答。

佛陀摇了摇头说:“你并不了解生命的真谛。”

另一个徒弟见状,充满肃穆地说道:“人类的生命如花草,春天萌芽发枝,灿烂似锦,冬天枯萎凋零,化为尘土。”

佛陀露出了赞许的微笑,“你能够体察到生命的短暂迅速,但是对佛法的了解,仍然限于表面。”

又听得一个无限悲怆的声音说道:“佛陀,我觉得生命就像浮游虫一样,早上才出生,晚上就死亡了,充其量只不过是一昼夜的时间!”

“喔!你对生命朝生暮死的现象能够观察入微,对佛法已经有了进入肌肉的认识,但还是不够透彻。”

弟子们面面相觑,一脸茫然。这时,一个烧火的小弟子怯生生地说:“佛陀,依弟子看来,人的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

语音一出,四座愕然。大家都凝神地看着佛陀,期待着佛陀的开示。

“嗯,说得好!人的生命,就是一呼一吸之间。只有这样认识生命,才能真正体味生命的精髓。徒弟们,你们切不要懈怠放逸,以为生命很长,明日复明日地活下去,像露水有一瞬,像浮游有一昼夜,像花草有一季,像凡人有几十年。其实生命只有一呼一吸这样的短暂呀!你们应该好好地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每一时刻,勤奋不已,自强不息。”

禅来缠去

生命在于一呼一吸之间,在于一分一秒之中,它如流水般消失,永远不会复回。而在如此短暂的宝贵生命中,我们却被种种痛苦围绕着。痛苦是由于我们的无明造成的,因为不能看清生命的实相是无常、无我的,所以我们执著于生命,并相信生命是恒常的。由此,烦恼便产生了。若我们明智地认识到,生命本无常,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东西,那么,便更能体会生命之美。正如***所说:无限的“过去”都已“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未来”的中间全仗有“现在”以成其连续,以成其永远,以成其无始无终的大实在。

佛陀不执著于任何事物,所以他总是生活在安详、喜悦和自在之中。他的唇间总是带着微笑,他的存在为周围营造出了一种清静的气氛。佛陀不害怕美好的事物,因为无论是美丽的事物还是丑陋的事物,他都能看清它们的无常性。他不追逐事物,同时也不逃避它们。但是,禅宗的“诸行无常”并不意味着我们该用消极懒惰的态度来对待人生。以无常、无我的眼光来看待人生的真相,是为了让我们获得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从对具体琐事和目标的执迷中超脱出来,从而以放松的心态和变通的方法去做每一件事。

生死由他

后唐保福禅师将要辞世示寂时,向大众说道:“我近来气力不继,想大概世缘时限已快到了。”

门徒弟子们听后,纷纷说道:“师父法体仍很健康”,“弟子们仍需师父指导”,“要求师父常住世间为众生说法”,种种议论不一。

其中有一位弟子问道:“时限若已到时,禅师是去好呢?还是留住好?”

保福禅师表情非常安详,用亲切的口吻反问道:“你说是怎么样才好呢?”

这个弟子毫不考虑地答道:“生也好,死也好,一切随缘任它去好了。”

禅师哈哈一笑说道:“我心里要讲的话,不知什么时候都被你偷听去了。”

说完,跏趺示寂。

禅来缠去

说到生死,在一般世人看来,生之可喜,死之可悲,但在悟道者的眼中,生固非可喜,死亦非可悲。生死是一体两面,生死循环,本是自然之理。不少禅者都说生死两者与他们都不相干。如宗衍禅师曰:“人之生灭,如水一滴,沤生沤灭,复归于水。”道楷禅师示寂时更说得好:“吾年七十六,世缘今已足,生不爱天堂,死不怕地狱;撒手横身三界外,腾腾任运何拘束?”禅者生死,有先祭而灭,有坐立而亡,有入水唱歌而去,有上山掘地自埋。总之,生不贪求,死不畏惧,禅者视生死均为解脱也。殊不知,也正是因为有了死亡,生才显得更有意义。试想,如果生命是无限的,我们还会觉得她可贵吗?

没有时间老

佛光禅师门下弟子大智,出外参学20年后归来,正在法堂里向佛光禅师述说此次在外参学的种种见闻,佛光禅师总以慰勉的笑容倾听着,最后大智问道:“老师!这些年来,您老一个人还好吧?”

佛光禅师道:“很好!很好!讲学、说法、著作、写经,每天在法海里泛游,世上没有比这种更欣悦的生活,每天,我忙得好快乐。”

大智关心地说道:“老师!应该多一些时间休息!”

夜深了,佛光禅师对大智说道:“你休息吧!有话我们以后慢慢谈。”

清晨,大智听到佛光禅师禅房传出阵阵诵经的木鱼声,白天佛光禅师总不厌其烦地对一批批来礼佛的信众讲说佛法,一回禅堂依然忙碌不止,每天仿佛有做不完的事。看到佛光禅师刚与信徒谈话告一段落,大智抢着问佛光禅师道:“老师!分别这些年来,您每天的生活仍然这么忙着,怎么都不觉得您老了呢?”

佛光禅师道:“我没有时间觉得老呀!”

“没有时间老”,这句话后来一直在大智的耳边响着。

禅来缠去

“没有时间老”,其实就是心里没有老的观念,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如孔子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而世人中,有的虽然还很年轻,但心力衰退,他就觉得老了;有的虽然年寿已高,但心力旺盛,仍感到精神饱满,老当益壮。所以说,人活得更重要的是一种心态,心灵不老,才能永葆青春。

“一休”禅

古时,有一位聪明的禅师,法名“一休”。一次,他的朋友问他:“什么法号不好叫,为什么您偏要叫‘一休’呢?”

“一休万事休,有什么不好?”一休禅师反问道。

朋友想了想,说:“对啊,这个法号可以涵盖万事,这么说来倒真是个好名字啊。”

“那也不一定,或许二休好呢。”

“咦,你不是说一休好的吗?怎么又说二休好呢?我不懂。”朋友有些莫名其妙。

“人生有生死二事,活时痛苦,死时痛苦,若把两者一齐休,你看该多好!”一休禅师解释说。

“不错,不错,二休才好!”朋友附和。

“不过,二休以后,要三休才好!”

“三休怎么个好法?”朋友追问。

“怎么个好法?你想想看啊,妻子太厉害,天天和你吵架,最好是休妻;做官怕上司,也很辛苦,最好是休官;做人处事有争执,所以要休争。能够休妻、休官、休争,这三休最快乐,三者一齐休!多痛快!”

朋友又认真思考了一番,认同了一休禅师的说法,“不错,还是三休好。”

谁知一休禅师又说:“不一定,四休才是最好。酒、色、财、气四者一齐休,那才无忧无虑。”

朋友抓了抓头皮,还是觉得有道理,就只好说:“是,四休也好!”

一休禅师又道:“四休不够,五休才好。人生最苦的,就是我们有五脏庙,这个肚子要吃饭,所以才有种种辛苦。假如把这个五脏庙一起休掉,统统都没事了!”

这时,朋友才恍然大悟,原来一休禅师是在借他的法名兜圈子,点“一休”禅:千休万休总不如一休;一休万事休,更莫造怨仇,这就是一休的禅了。

禅来缠去

一休万修,把人生的万千杂念“一休”了之,人生才能真正地解脱重负。

一休禅师到最后就有点近于笑谈了,五脏庙都休掉,还怎么活呀?不过说到禅悟,五休就不是不吃不喝了,而是不执著于生命自身带来的种种烦恼。以有生求无生的境界,那便是解脱的终极法门了。

禅说苦乐

昙照禅师每日与信徒开示:“快乐呀!快乐呀!人生好快乐呀!”

可是有一次他得病了,在生病中不时地叫:“痛苦呀!痛苦呀!好痛苦呀!”

住持大和尚听到了,就来责备他:“喂!一个出家人有病,老是喊苦呀,苦呀,不应该呀!”

昙照禅师说:“健康快乐,生病痛苦,这是当然的事,为什么不能叫苦呢?”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鬼谷子

    每天读点鬼谷子

    本书以从先贤的思想中吸取营养,在创业时从实际出发、思虑周详,在事业发展过程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职场竞争中认清形势、胜券在握,从而使我们能够在生活工作中捭阖纵横、潇洒自如,逐步达到人生的顶峰。
  •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内容简介:黄檗无念禅师,法名深有,号无念,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李卓吾、袁宏道、瞿汝稷诸人之推崇。《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原收录于《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共分四卷,第一卷法语,涉及的是黄檗无念禅师参悟、觉解的“缘起性空”之论,不离法藏,融汇了儒家与道家的思想精随。第二卷酬问,谓之酬问,实是解经是也。第三卷复问,乃是黄檗无念禅师针对其所生活之时,明末社会变革带来的思潮动荡,在文化观念需要重建之时,而从禅宗角度给出的仁学机缘解答。
  •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从淡泊、立身、烦恼、随缘、平常、 包容、谦逊、信念、精进、学问、交友、生活等方面 ,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地阐 述了佛家和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揭示生活妙理,点 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是滋润心田的一泓清泉,是治 疗苦病的一剂良方。
  • 修行诸法:洗心禅3

    修行诸法:洗心禅3

    眼睛所见受物质世界限制,如何达到心所见而无所不及?何又为佛家“五”眼?如何禅坐,才能由身体的平静达到心灵的静谧?贤宗法师尽毕生修行所悟,引据佛家典籍,为读者们讲述如何看透尘世苦难,开阔心境,收获快乐人生。
  • “去极端化”理论读本

    “去极端化”理论读本

    本书不仅通过梳理人类文明和宗教特别是新疆伊斯兰教的历史演变,向广大读者普及正确的宗教知识,树立正确的宗教观,还通过分析国际宗教极端主义、新疆宗教极端主义的根源、特点和影响,帮助广大读者认清宗教极端主义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因而对于进一步加强新疆地区思想文化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繁花一路枯骨泪

    繁花一路枯骨泪

    云墨,我一身黑暗,你一身光芒,却是我可望不可及,但为你,我愿飞蛾扑火,褪去一切。
  • 快穿:总有男人想追我!

    快穿:总有男人想追我!

    【梦主,你好!我是你的梦中仙。接下来请选择你的梦境。】
  • 圣凰诀

    圣凰诀

    彼时,凤族遭遇巨变,圣女青鸾身陨异界。那时,他站在观星台前,算准她之劫难,刹然出手。她不念前尘不求来世,恣意时鞭九天之月何惧?失意时蜗沟渠之侧何愁?他以天地为棋,占尽先手,因她,一念之差,满盘皆输……
  • 臻爱阁

    臻爱阁

    守着一家珠宝店千金不换,只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不要贪图小便宜哦,也许,里面藏着你的今生往事
  • 末世之重返饥荒

    末世之重返饥荒

    新书《觉醒吧!纹星师大人》超爽星际女强升级流,稳定更新中,欢迎收藏推荐~——上一世,唐末在末世开启时不小心弄丢了自己的空间玉坠,失去了最大的金手指,其后又练废异能,失去亲人,受尽排挤,生生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最终命丧异兽之口。再次睁开双眼,唐末重生回到了末世开始的前一个礼拜,一切悲剧都还没有发生!她又会如何把握好机会,走出自己的末世强者之路?书友群:399816294
  • 唯对你情深

    唯对你情深

    暗恋他六年喜欢他六年被妹妹一次次陷害导致被他厌恶,甚至恨恶!可她唯独对他情深即使被陷害,被伤害她依然想要坚持下去奈何情深深,唯对他情深……(缘心保证,过程虽是虐!结局一定甜!请多多支持呐。)
  • 永恒契约之灵

    永恒契约之灵

    一场流星雨降临,尘封已久的契约再度激活。古老的金字塔,神秘的亚特兰蒂斯,那些匪夷所思的遗迹都将复苏。神话和传说都慢慢揭开,现代科技与原始力量的撞击,这是崭新的时代,也是混乱的时代。那些背负重任的人能否在这一世平定黑暗?觉醒吧,永恒契约之灵!
  • 有钱真的了不起

    有钱真的了不起

    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在家里睡觉的楚风莫名其妙的就穿越了……穿越就穿越吧,可是楚风原本仅仅单纯的想养家糊口而已,却又莫名其妙的就成为了富豪。成为富豪其实还挺好的吧,可以会所嫩模,可以奢侈无度,但是……为什么有一个老是把我往邪恶的道路上越引越远的系统呢???尼玛,我可是翩翩风度美少年,诚实可靠小郎君好吧?靠,我就算是饿死,死在外边,从天台上跳下去,我也绝对不会去完成系统发布的那些邪恶任务的!
  • 男神与我皆微甜

    男神与我皆微甜

    【写完一个位面一起发,已进入收尾阶段,不弃坑】#我家宿主有毒怎么办,在线等!急!#打从开始做第一个任务,系统的心情就一直很复杂。别人家的宿主刷个好感度都千难万难,怎么到了它家宿主这里好感度就蹭蹭的往上涨?折苏觉得她好像get到了一个新的点。“系统系统,你家大人总想撩我怎么办?”“宿主不要怂啊,勇敢的撩回去,我相信你终有一日会成功的!”[入坑请先排雷,全文1v1,甜宠苏苏苏]
  • 青春无泯(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青春无泯(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