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1000000043

第43章 如实生活如是禅(4)

请衣服吃饭

一休禅师有一位将军弟子,有一天将军请师父吃斋,一休禅师到达时,守卫的人不准他进去,因为他穿着破烂的衣服。一休禅师没有办法,只好回去换了一件海青(大袍)袈裟,再去赴宴。

当用斋的时候,一休把菜一直往衣袖里装,将军看见了很诧异,就说道:“师父!是不是家中有老母?或寺里有大众?等一会儿我令人再煮菜送去,现在请您先用啊!”

一休禅师道:“你今天是请衣服吃饭,并不是请我吃饭,所以我就给衣服吃!”

将军听不懂禅师的话中之意,一休禅师只得解释道:“我第一次来的时候,因为穿了一件破旧法衣,你的守卫不准我进门,我只好回去换了这身新的袈裟,他才放我进来,既然以衣服的新旧作为宾客的标准,所以我以为你是请衣服吃饭,我就给衣服吃嘛!”

禅来缠去

古人云:“胸中不正,则眸子毛焉。”眼睛出了毛病的人,往往是胸中无正气,邪气往上升。那些长着“势利眼”的人,尽管说得天花乱坠,假装正经,骨子里还不是为了企求“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他们这种看人下菜,不看本质,以官职、衣冠、钱财取人,媚富贱贫、趋炎附势、见机行事的做法,是会被世人所唾弃的。

不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

有一次佛陀问弟子:“未曾受过佛理教化的人,会遭遇到快乐和痛苦的感受,也会遇到非苦非乐的感受;受过佛理熏陶的人,也同样会遇到这些感受,如此说来,听过佛理与未听过佛理的人,他们的差别何在呢?”

弟子们回答说:“我们所学习的皆是以佛陀为主,但愿佛陀能够做我们的眼目,给予我们正确的启示。”

佛陀就告诉弟子们说:“未曾受过佛理教化的人,遇到痛苦的感受,就好像中了一支箭,中箭以后,他心里就执著这一支箭,愈来愈迷惑,愈来愈恐怖,就好像中了一支箭之后,又中了第二支箭,感觉愈来愈痛苦。但是,受过佛理熏陶的人,他会平静观察痛苦,去消除它。他中了第一支箭之后,不会再中第二支箭,甚至可以拔掉第一支箭。”

对于遇到快乐的事情,佛陀也说了同样的话,如看到很美丽的花,受过佛陀教化的人,也和一般人一样,引起快乐的感受,但是绝不会因为快乐而迷失了自己,倘若在快乐中迷失了自己,则第二支箭就会带来痛苦,所以佛陀说:“不受第二支箭的苦”。

禅来缠去

生活中我们遭遇到令人悲伤、痛苦的事情时,就好像中了第一支箭,倘若我们再自寻烦恼,不停地抱怨、哀叹,如此则第二支箭、第三支箭乃至第四支箭、第五支箭,就会不断地射过来,使我们更加痛苦,使我们的身心更加混乱,使我们失去了光明和智慧,无法解决任何问题。所以,我们遇到痛苦的事,最好都能够学习佛陀的教化,使心情能够平静下来,不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一旦我们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那么第一支箭的痛苦,也就会很快地消失。

茶杯在上,茶壶在下

一个满怀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华寺,对住持释园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心满意的老师。”

释园笑笑问:“你走南闯北十几年,真没能找到一个自己的老师吗?”年轻人深深叹了口气说:“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啊,我见过他们的画帧,有的画技甚至还不如我呢!”释园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说着,便吩咐一个小和尚拿了笔墨砚和一沓宣纸。

释园说:“老僧最大的嗜好,就是爱品茗饮茶,尤其喜爱那些造型流畅的古朴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年轻人听了,说:“这还不容易?”于是调了一砚浓墨,铺开宣纸,寥寥数笔,就画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来,注入到了那茶杯中去。年轻人问释园:“这幅画您满意吗?”

释园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释园说:“你画得确实不错,只是把茶壶和茶杯放错了位置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年轻人听了,笑道:“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壶往杯中里注水,而茶杯在上,茶壶在下的?”

释园听了,又微微一笑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里呢?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

年轻人思忖良久,终于恍然大悟。

禅来缠去

美国作家考门夫说:“人们以为上帝最好的礼物一定放在柜子最上边的格子里,人们越是抬起头,踮起脚尖,就越能得到最好的礼物。其实上帝最好的礼物放在最下边的格子里,人们越是蹲下,越是用谦卑的心情,就越是能得到上帝最好的礼物。”低姿态为生存之态,当为人生常态。把自己看低一点,并不是刻意贬低,也不是妄自菲薄,更不是自卑,而是要谦虚谨慎。“低头的稻穗,昂头的稗子。”越成熟、越饱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只有那些果实空空如也的稗子,才会显得招摇,始终把头抬得老高。老子说,当坚硬的牙齿脱落时,你柔软的舌头却完好无损。柔弱胜过坚硬,无为胜过有为。在适当的时候,保持适当的低姿态,绝不是懦弱和畏缩,而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

缘来缘去皆是福

龙山的善国寺有两个和尚:悟空和悟了。一开始他们每天都出去化缘,后来就只有悟空天天出去化缘了。原来,悟了发现龙山下的缘十分好化,随便到山下走走,就能化到很多,悟了就把化来的钱买很多米、面等生活必需品存放着,其余的时候就在寺庙里睡懒觉。悟空就劝悟了,让他不要虚度时光,要出去化缘。

悟了听了很烦,说:“出家人岂可太贪?有吃的就行。你看我有这么多的粮食,足可以让我吃上半月,何必出去奔波劳累?”

悟空念了声阿弥陀佛,说:“师弟,你化了这么多年缘,还没有参悟到化缘的妙处和真谛啊?”

悟了听了,就讽刺悟空,说:“师兄,你倒是日出而出,日落而归,可你空手而去,空手而回,你化的缘呢?”

悟空说:“我化的缘在心里。缘自心来,缘也要由心去。”

悟了听得一头雾水,说:“不明白不明白。”

后来,悟了化的钱物越来越少了。这让悟了很苦恼,原来化一次缘可以吃上半月,现在只可吃上几天。但悟空依旧天天日出而出,日落而归,空手而去,空手而回,但悟空天天都面带微笑。悟了想挖苦师兄,说:“师兄,你今天收获如何?”

悟空说:“收获多多。”

悟了说:“收获在哪里?”

悟空说:“在人间,在人心里。”

悟了感觉自己一时很难参悟师兄的话,决定明天一起跟悟空去化缘。悟了说:“师兄,我悟性太差,我想明天跟你去化一次缘。”

悟空点头同意。

次日,悟了要跟悟空去化缘了,悟了又拿了那个他出去化缘用的布袋。悟空说:“师弟,放下布袋吧。”悟了说:“为何?”悟空说:“你这布袋里装满私欲贪婪,拿出去,是化不来最好的缘的。”

悟了说:“那我们把化来的东西装哪儿?”

悟空说:“人心里。人心无所不容。”

就这样,悟空和悟了就上路了。悟了跟悟空每到一处,就会有很多人认出悟空。悟空还没来得及说话,他们就主动拿出东西给悟空。有的还说,幸亏悟空大师上次施舍,才使我们渡过难关。悟空大师的大恩大德,我们没齿难忘啊!悟了在心里想:“不让我拿布袋,看你一会把东西往哪里搁。”他们继续往前走,他们化的缘也越来越多。悟了看到今天收获不少,满怀欣喜。恰在这时候,从远处走来一个农夫,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边走边哭。原来农夫的孩子得了重病,他拿不出钱来给孩子看病。悟空就走过去,把化来的财物全部给了农夫。他们继续前行,除了温饱外,他们一路化了就舍,舍了再化。悟空问悟了:“师弟,跟我出来你化到了什么?”

悟了苦笑。

悟空说:“师弟,你只知道缘来之福,而不懂得缘去之福。看天地间,自然万物为何如此美丽,天地万物都在循环啊。师弟,风水、日夜、四季,哪一样不是在循环?光知道缘来之福的人,那只是片刻的欢愉,时间久了,就是一池死水。我们之间的区别就是,你把化来之物放在了充满私欲贪婪的布袋里,我则把化来之物放在人心里循环,让善良和爱在人间、在人们的心里循环。”

悟了听到这里,低下了头。悟空念了声,阿弥陀佛。

禅来缠去

大乘佛教有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发这四弘誓愿,就是要时时刻刻、兢兢业业地督促自己用功。不只是为自己。六度万行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第一个就是布施。为什么要修布施呢?就是要断掉我们的吝啬心,执著心。我们都执著吝啬得很,不肯舍。肯舍心量就大了。

布施,表面是“舍”,其实是“得”。没有舍去我们内在的悭贪,怎么得到无有恐惧的自在?无求的布施,令我们所行纯净,端严高贵;无悔的布施,令我们鄙陋俱除,身心福乐光明。

同类推荐
  • 人的宗教

    人的宗教

    本书介绍了世界七大宗教传统,包括印度教、佛教、儒家、道家、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以及各种原初宗教。作者透过个人的观察,以理性与感性、传统与现实的态度,以及深入浅出的语言,把世界宗教的智慧传达给大众。书中汇集了作者三十余年教学与研究的新成果,特别是在对两性观点与语言的运用、各宗教的内在层面分析,以及藏传佛教、苏菲教派与历史上的耶稣等方面做了详细述说。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字字珠玑,启悟世人的大德讲演录——他是个才气横溢的艺术家,更是一代名僧。在人们心目中,他就像一个“谜”,一个难以琢磨的谜。
  • 禅话禅画

    禅话禅画

    一部哲学通俗读物。书中通俗易懂的禅话里孕育着机锋莫测的禅机,同时辅以精致的插图,充满了人生哲理,读者可以从这些生动的禅话里悟出生活的意义。
  •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唐僧玄奘,年少时跟随兄长出家,于藏经楼专职抄写佛经,过目不忘。28岁时,不顾朝廷禁令,冒死偷渡玉门关,独自一个人踏上漫漫西行取经之路。沙漠中迷路,高山遇雪崩,六次遭强盗,甚至被异教徒当成活人祭品……沿途艰险不断、诱惑不断,玄奘未曾动摇。4年时间,1400多天,玄奘终于穿过西域二十四国,于公元631年到达西行目的地——印度那烂陀寺。此后十余年,玄奘游遍印度,虚心求学,吸取各宗各派之精华。在曲女城辩法大会上,玄奘与大乘佛教斗法、与小乘佛教斗法、与婆罗门教斗法、与各派智者斗法,18天无一人挑战成功,一举成为全印度第一高僧,征服全印度,修得正果。
  • 《神圣家族》导读

    《神圣家族》导读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丛书第二辑的一种,主首先介绍了《神圣家族》的写作缘由及其成书过程,然后分析该书的文本结构及其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理论要旨,随后依照原著结构逐节进行解读。书稿主要阐发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变化脉络和理论发展逻辑,描绘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初始形态,进而指出《神圣家族》的理论意义及现实影响,提倡真正理解和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热门推荐
  • 世界首富卡洛斯的赚钱奇谋

    世界首富卡洛斯的赚钱奇谋

    墨西哥的财富何故如此钟情于卡洛斯?他凭着什么能够如此自如地操纵财富,以至于让自己的腰包比比尔·盖兹的还鼓?本书将向你展示卡洛斯富有传奇色彩的理财和投资人生,带你追寻他问鼎财富的足迹,让你从中获得致富的启示。
  • 致姗姗来迟的你(上)

    致姗姗来迟的你(上)

    人气小天后蓝白色都市暖爱时尚力作。“恐男症”患者连笑平日有多正经,喝醉后就有多放荡不羁,不是逮着陌生人又亲又抱,就是失去理智地狂揍对方。与方迟的交集,便始于她酒后闯入男厕对他上下其手……得罪冰山脸的后果可想而知——连笑被方迟极尽差使之能事,废材的她莫名其妙地成了二十四孝邻居。更意想不到的是,她把他当作“男闺蜜”,却被他一而再地以吻封唇,美其名曰治疗她的“恐男症”:“我会亲到你不打嗝为止。”她曾是他无望中的救赎,如今该由他,带她走出封闭的自我。连笑终于恍悟,原来这个男人,一直在替她遮风避雨,帮她力挽狂澜,为她保驾护航……茫茫人海中,唯有独一无二的方迟,让她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何谓悸动。原来姗姗来迟的不是他,而是她遗失已久的怦然心动。
  • 余生漫漫不相离

    余生漫漫不相离

    重生前,他另有所爱,只将她当做最得力的助手和可利用的工具。重生后,他心有所属,目标明确的想要将她培养成一株和自己并肩而立的“橡树”,谁知道用力过度,老婆太强大,自己成了软饭王……龙清绝:“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づ ̄3 ̄)づ穆悠然:“案子破了,竞争对手的网站黑掉了,渣爹公司顺利收购了……”(求表扬(#^.^#))完结文《废材全能大小姐》《你的仙厨系统已上线》粉丝群:231068628(加群请验证小说里任意人物姓名)
  • 中华美德:孝敬父母

    中华美德:孝敬父母

    孝,是人类自身的一种美好的情感。孝,又是一种生存需要。一个正常人如果缺少这一“报恩”之情,就会孤独于表,失落于群,负疚于内。“孝顺”自古以来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孝敬长辈,尊师重道,而孝敬父母更是最基本的品德。本书精选古今中外的孝敬父母长辈的故事,旨在将这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让这个日益冰冷的社会慢慢温暖,人性之间再多些尊重与信任。
  • 三辅黄图

    三辅黄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宿主天天都在撒福气

    宿主天天都在撒福气

    作为史上第一个摔进瑶池被淹死的福神,姜绵绵严重怀疑自己被衰神附了体,一醒来,号称超级无敌福运系统的东西绑定了她的灵魂。系统:老大!用你独一无二的气质造福人类吧!姜绵绵麻溜儿的扶着老奶奶过马路。系统:老大!快来扭转男主悲催的命运吧!姜绵绵活动手脚扛起某人就跑。系统:老大!好萌一只狗啊!姜绵绵蹭蹭蹭躲在了某人身后。某人:绵绵,爱我和被狗咬你选哪一个?姜绵绵:爱你爱你爱你!你快赶它走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抹桃花灼其华

    一抹桃花灼其华

    一场穿越,一场与你的邂逅。只愿与你携手走天涯,只羡鸳鸯不羡仙。当代小说家因写作穿越到了异世大陆,成为富商之女,后机缘巧合之下女扮男装混进军队。邂逅敌国太子……一抹桃花,春秋冬夏。看那一世芳华枯萎了枝芽,谁的天下,谁赢了她身边的他,看岁月年华那一句苦话。
  • 回望两河

    回望两河

    本书是余秋雨作品的精选集。分别从余秋雨名作《千年一叹》、《行者无疆》中遴选了五十八篇文章,按文章主题归为以下几卷:尼罗河畔、恒河浩叹、所罗门石柱、巴比伦悲怆、西风夕阳、神殿铭言、兴亡象牙白、小巷老门、追寻德国、牛津童话、砰然关门。本书几乎集合了余秋雨国外题材历史大散文的精华,堪称文集之佳作。
  • 处世感悟

    处世感悟

    为人处世要讲究方圆之道。“方”是原则,“圆”是变通。只知“方”,少权变常碰壁,一事难成;只知“圆”,多机巧却是没有主见的墙头草;“方圆有致”才是智慧与通达的成功之道。“天圆地方”意指天地自然之形态;“外圆内方”总括修身处世之要义。“方”是原则,是目标,也是本质;“圆”是策略,是途径,也是手段。总之,万变不离其宗,“圆”是万变“方”是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