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56400000125

第125章 吴伟是谁

很快,锦衣卫指挥是骆养性进入御书房跪在乾兴帝面前觐见。

崇祯道:“骆指挥,最近台州府有奏报说又查到了白莲教妖人,看来白莲教又要死灰复燃了,对了,朕让你查的那件事怎么样了?”

骆养性吓了一跳,头上冷汗都出来了,匍匐在地的道:“臣该死,臣无能,至今还没有查到。”

崇祯本想动怒,但过了一会,道:“算了,朕知道,这件事是有点困难,先帝曾经说过此人非常狡猾,先帝也一直在查找他的下落,但也一直没有他的消息,这也是先帝临终前的嘱托,先帝曾说过,此人非常危险,他的存在,对我们大明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你一定要加派人手,继续给我仔细的查探,朕一定要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你明白吗?”

骆养性已经紧张的汗水早就浸透了后背,听到乾兴帝并没有因此而责怪于他,终于松了一口气,重重的叩头道:“微臣明白,微臣定当不辜负陛下的重托,派人仔细的搜查,哪怕一根蛛丝马迹也绝不放过。”

崇祯又道:“如果查不到那就算了。也许他真的死了。还有一件事比刚才的事还要重要,朕要你立刻去做。”

“啊,比刚才的事还要重要?”骆养性很疑惑。

“对,朕要你注意台州府太平县平浦村一个名叫吴伟的人,一有他的什么消息,要第一时间汇报给朕,知道了吗。“

骆养性心里很疑惑,吴伟,这个名字还是第一次听说,为何皇上对此人如此感兴趣,甚至比刚才那件事还要重要,骆养性想不通,虽然想不通,但既然皇上对此人如此重视,说明此人非同一般。

虽然他不知道吴伟是谁,但作为掌握天下情报的最高头目,他却不敢问,只得道:“臣遵旨。”

一回到锦衣卫指挥衙门,骆养性立即召集了自己所有得力的手下紧急开会,众人都盯着他,不知道指挥使大人紧急召集他们是为何等要紧重要的事情。

但他们察觉到指挥使大人好像今天心情很不好,感觉不会有什么好事,果然,骆养性阴沉着脸,道:“今天,圣上突然召集我进宫,你们知道所谓何事吗?”

众人连大气也不敢出,没人敢问。

骆养性扫视了众人,看到众人的反应,点了点头,冷笑道:“你们知不知道,浙江台州府又发现了白莲妖人的踪影,圣上让我们查的那人,为何至今都没有消息?你们说,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众人这才明白指挥使大人为何要生气了。坐在旁边的副指挥大着胆子道:“大人,不是我们不出力,只是你也知道,那人非常的狡猾,至今还没有人看过他的真面目。而且,大人你也知道,这么多年来,我们锦衣卫就从来没有查到过任何线索。恕手下大胆猜测,他已经死了也不一定。”

骆养性火气稍微平息了一点,但突然想起另一件事,一想起这事,就更为生气,“啪”的一声,众人都吓了一跳。

原来是指挥使大人比刚开始更加生气,他狠狠的拍了桌子,大怒道:“这件事我就不追究了,但是今天皇上还要我办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我随时关注浙江省台州府太平县平浦村一个叫吴伟的人,你们有谁能告诉我,这吴伟到底是何人?”

也难怪骆养性生气,连皇上都这么重视关注的人,作为号称掌握天下情报的堂堂锦衣卫指挥使,居然不知道这个人,说出去那可是天大的失职啊。

众人都很疑惑,他们也是第一次听说有吴伟这么个人。顿时,现场陷入了一片死寂。这时,最底下的一个负责浙江方面情报的锦衣卫千户仿佛突然想起了前不久手下向自己递交的情报里,好像说到有个叫吴伟的这么个人,在楚门遭遇倭寇入侵的时候,主动出谋划策,解除了楚门的危机,原先他并没将此事放在心上,就算他有点本事,也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户。

但现在听到指挥使大人突然提到此人,于是上前的道:“启禀大人,属下刚想起来,在属下管辖的地方,是有一个叫吴伟的人,不知是不是皇上和大人所说的吴伟。”

“哦,”骆养性来了兴趣,道:“快,说说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人连忙将手下递交的有关吴伟的情报向他作了回报。

骆养性大喜,道:“很好,此人应该就是皇上要我们时刻关注的吴伟,你让你的手下继续给我时刻关注他,一有什么消息,你让他第一时间回报给我,明白了吗。这事要是给我办好了,我重重有赏!”

那人大喜,赶紧跪下道:“属下明白,谢大人!属下这就去办。”

……………………

吴伟当了官,除了在家里大摆了三天酒席,还单独宴请了五个乞丐和老道,吴伟也不忘邀请了玉秀来。

五个乞丐向他道贺,扁头奉承道:“我早就说吗,大哥不是池中之物,总有一天会一步升天的。”

“喂,说什么呢,一步升天,是一步登天好吗。”瘦猴纠正道。

“扁头,你这是想咒大哥死啊。”弹眼道。

“没有,我没有,大哥,我们没文化,您千万别介意。”扁头尴尬的挠了挠自己的扁扁的脑袋道。

吴伟无语,只得道:“我明白众兄弟的意思,你们的心意我了解,谢谢!”

玉秀却不屑道:“去,说到底不就是个军户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你说呢,师傅。”

老道此刻正忙着一边夹着一大块的肉的往嘴里塞,一边往嘴里灌一大口的美酒,无暇顾及其他,只是随口附和道:“对,对。”

吴伟懒得理她,吴伟想到自己现在成了百户,不能手下没有自己的信得过的人,于是对瘦猴他们道:“我现在做了清港的百户,你们想不想做我的手下啊。”

“大哥当了官,还不忘带我们发达,太好了,我愿意!”除了瘦猴,其余四个乞丐都很高兴,表示愿意成为吴伟的手下。

唯有瘦猴比较理智,他沉思了片刻,道:“军户有什么好的,据我所知,军户连饭都吃不饱,而且还要时刻受上司的盘剥,因为实在活不下去了,好多军户都逃走了,当军户还不如我们乞丐呢。而且,军户就是当兵,当兵就是要打仗的,打仗是要死人的,我可不想去送死。”

众乞丐听了瘦猴的话,无疑是刚刚烧旺的火堆被泼了一盘冷水,大家纷纷沉默了。

吴伟听了瘦猴的话,也觉得瘦猴说的可能是对的,他前世看过史料,知道大明的军户确实是如瘦猴所说的,过的非常凄惨,甚至是乞丐都不如。

吴伟道:“瘦猴可能说的是对的,所以我绝不会勉强你们,你们如果愿意加入我欢迎,不愿意我也不会怪你们。不过有一点我可以向你们保证,你们如果跟着我干,只要我有一口吃的,绝不会少了兄弟们的。”

众人都犹豫了,过了半刹,扁头带头道:“我别的道理不懂,只知道要不是大哥,我可能早就饿死在街上了,所以我愿意跟着大哥干。”

吴伟感激的看了看扁头。其余人听了扁头的话,也纷纷道:“扁头说的对,因为跟了吴伟大哥,所以我们今天才能在这里吃香喝辣的,将来跟着大哥,肯定也差不了,我们愿意跟着大哥干。”

吴伟很感动,道:“谢谢大家对我的信任。”

众人都看着瘦猴,瘦猴怒道:“你们干嘛都看着我?”

众人道:“瘦猴,你说句话啊,愿不愿意跟着大哥干?”

瘦猴拍拍胸脯道:“你们真以为我瘦猴是个忘恩负义贪生怕死的人吗,既然连你们都愿意跟着大哥干,我当然也愿意跟着大哥干,大哥你放心,哪怕你让我瘦猴上刀山下油锅,我也绝不眨一下眼睛。”

吴伟激动的拍了拍瘦猴的肩膀,然后看了看众人,眼角不禁泛出了泪花,道:“好兄弟,你们放心,我绝对不会亏待了各位兄弟,我们今后一起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吴伟伸出了双手,众人也纷纷将双手伸出,然后紧紧的拽在一起,激动的说道:“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好兄弟!”“好兄弟!”

场上好不容易出现这么感人的一幕,却有人非要破坏这样的气氛,只听有人道:“咦,犯不着搞得这么煽情吧,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众人仿佛如梦初醒,这才放开了手。

吴伟对于有人破坏气氛,非常气恼:“玉秀,你该吃吃该喝喝,我们在这里增进兄弟之间的感情,有你啥事啊。”

玉秀一看吴伟居然责怪她,情急之中道:“我,我怎么了,吴伟,你这样说就不对了,怎么会跟我没关系呢,再说了,你都把他们当做你的兄弟了,那我呢?怎么不和我增进增进感情啊。”

众乞丐听了玉秀的话,都纷纷大笑起来,都意味深长的看着吴伟。

吴伟很尴尬:“喂,你们看着我干嘛?”

众乞丐好像都达成了默契,都不约而同的以有事为由告辞了,老道已经喝的有点酩酊大醉了,看他们居然要走,奇怪道:“喂,酒菜还没吃完呢,你们怎么就走了。”

瘦猴道:“好了,时间不早了,师傅,我们改天再吃吧。”

看到老道还赖着不走,为了不留下老道碍事,瘦猴他们干脆将老道也拉走了,老道临走之前不忘带走了一碗五花肉和一坛酒。

房间内现在只剩下下吴伟和玉秀两个人。吴伟骂道:“你们这些王八蛋,这算什么意思吗,真不够意思。”

玉秀噘嘴道:“怎么,你如果想走,那就干脆和他们一起走啊。”

吴伟实在怕和玉秀单独呆着,既然玉秀这么说,于是心里一喜,顺势道:“那好啊,我也正好有事先走了。”

说完,吴伟就要走。玉秀看吴伟居然真的走了,慌了,大喊道:“喂,你给我站住。”

吴伟假装没听见,飞一般跑出了房间。玉秀非常生气,狠狠的跺了跺脚,道:“好你个吴伟,你有种一辈子都不要再回来。”

同类推荐
  • 大明秦国公

    大明秦国公

    秦为极爵,鳯出北崖。是义不容辞的热血,是百战余生的无悔。用一本书勾画一个烈烈雄风,慷慨义烈的大明帝国。
  • 男儿行

    男儿行

    这是一本以元末农民起义为背景,讲述群原本庸庸碌碌的汉子奋起反抗,在废墟之上重新建立华夏民族的故事。这个故事并非为了追究指摘哪个民族过去的是非,而是为了记录当年华夏百姓为了不受奴役而进行的抗争。
  •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5部)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5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 革宋

    革宋

    天下非赵氏天下,乃华夏之天下。吾起兵,也非夺回赵氏江山,而是要光复华夏江山。
  • 卑鄙的圣人:曹操(全集)

    卑鄙的圣人:曹操(全集)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翻开本书,您将了解中国历史上这个独一无二的家伙,进入曹操尘封了两千年的精彩内心世界。
热门推荐
  • 酒暖回忆思念瘦

    酒暖回忆思念瘦

    本书是根据著名作家陈清华在部分大专院校和各种读书会讲座的讲义整理而成。作者以唐宋词人的风花雪月和经典词作为线索,通过对唐宋词人及其脍炙人口的名篇的趣味化解读,讲述了著名词人与词背后那不为人知的故事,常有知人论世之语。同时,作者结合温庭筠、李璟、李煜、柳永、范仲淹、张先、晏殊、宋祁、欧阳修、王安石、晏几道、苏轼、秦观、周邦彦、李清照、蒋捷等词人的身世背景、性格学养、情感经历等方面,来探寻唐宋词艺术的发展与演变及词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 悍妾:锦绣田园来发家

    悍妾:锦绣田园来发家

    穿越到古代。倒霉做人妾。还是一户农户家的小妾。家有公婆,外加一个生病的正妻。奋斗。她要奋斗。“喂,家里没米了,纳你进门的珠钗当掉一只,贴补一下……”轻飘飘的话是她男人说的。“妹子,我的药没了,你能帮我去买点来吧,银子你自己看着办。”正妻一脸孱弱躺在床上,双眼却直盯着她手上剩下唯一的一定银子。“你当我傻,你药吃完了,干嘛不找你男人去要!”她不是吃素的,可不愿意为这个家无私奉献。所有的一切,对她来说都是一场噩梦,想要摆脱,可还有两个拖油瓶。“娘亲你要去哪?”“去找你那个不负责任的爹!你不要拦着我!我想去死……”她怒吼。“可,我们没拦你呀!”两个小包子奸笑地在说。“啊……啊啊……”她快要疯掉了啦!
  • 珠玉之名

    珠玉之名

    她,只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小教师;他,是一个光芒万丈的世纪总裁。他,手上逃跑;她,巧遇救助。当两个完全没有交集的两人相遇,是火花万丈,携手对外?还是行同陌路,各奔东西?
  • 穿越之田园蜜如糖

    穿越之田园蜜如糖

    “啊,啊...."女孩子尖叫着...“你不是说想想玩海盗船?还想飞到楼顶?”他白衣飘飘,怀里抱着小胖妞。小胖妞冷得滴下一滴冷汗,她只是随口一说,谁要上楼顶了,北方的冬天啊,这风吹得啊,吹得美男白衣飘飘,飘飘欲仙。“还不快送我下去,冻死我了.”嘻嘻。作者特别爱吃,爱星座,爱茶杯犬会点中药,会点绣花,会点茶艺大家撒花追捧喔!嚒嚒哒
  • 佛说四愿经

    佛说四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婚情荡漾:陆先生,追妻请排队

    婚情荡漾:陆先生,追妻请排队

    乔溪做过最疯狂的事情就是去主动去找陆家三叔。一脚被踹下,她狼狈逃走,心里后怕不已。本以为那晚上只当意外,乔溪居然主动把视频曝光,这个女人在作死路上越战越勇,敢这么算计他陆厉漾,她还是第一个!“说,为了做陆家三太太,你预谋了多久?”他捏着她的下颚冷冷质问。“从你自愿那一刻起!”“乔溪,我要你付出算计我的代价!”“陆先生,请你先搞清楚,是谁一而再再而三的来我房间?”
  • 好名字好前程大全集(超值金版)

    好名字好前程大全集(超值金版)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姓名,由此可见,姓名对人们来说,是何等的重要。姓名,由姓和名组成,也称名字。人的姓名,是人类为区分个体,给每个个体给定的特定名称符号,是通过语言文字信息区别人群个体差异的标志。由于有了姓名,人类才能正常有序的交往,因此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人名是在语言产生以后才出现的。各个民族对人的命名都有很多习惯。这种习惯受到历史、社会、民族等很多文化因素的制约,一个人的名字通常都有一定的含义。
  • 荧然录

    荧然录

    大鄴三年,姬夜羽为人所害,立誓曰:我子转世当生于尔大鄴,毁城国,杀尽天下人。大鄴二十一年,陆澜复到达南淮城,招揽术士遥奚安,前往云水逢。“陆七公子陆澜复……相传,是个野种。”“师父说,习得术法如我,富贵荣华都是应有之义,唯有一安字难得。”我是你养的一条狗,但有了想守护的东西,也只得站起来做一个人。”血少年组升级流。
  • 鸾凤归朝

    鸾凤归朝

    为了报仇她待在仇人身边蓄谋十年,一朝报仇她却选择与以往的所有同归于尽。再次醒来却成为了人人耻笑的废物表小姐!被人追杀却被兄长所救,莫名其妙成为了蓝尚大陆的郡主!通筋骨塑灵力,一根银针脚踩白骨!一把神器杀遍天下!请叫我天下第一的“女杀神”!炼神丹,收灵宠,天下第一横着走!却不想哪里招惹了这逆天的妖孽国师,从那以后,挪一尺他移一尺,移一尺他挪一丈!“国师大人可否要些脸?”看着周围那喜庆异常的场景,她咬牙说到。“讨媳妇不需要脸!”
  • 燕京法学:法律与教育

    燕京法学:法律与教育

    本书是有关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问题的一部观点汇总。教育法制化是法学界和教育界共同关心的话题,也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意。本书就是研究如何将教育改革纳入法治轨道,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教育改革顺利进行的理论结合实践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