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1100000010

第10章 真理的乱坟岗(2)

我们轻易地改变了它的规矩。东来顺原先只用35到42斤的小尾巴羊,肉相当嫩。我们现在山羊也给它,老绵羊也给它,冻羊肉也给它,涮羊肉怎么能好吃?羊肉价钱原来一斤是一块两毛八,合营以后要它和一般铺子一样,统统减到一块零八,说是为人民服务,为消费者服务。这样它就把那些本来不该拿来做涮羊肉的也拿来用了,于是羊肉就老了。本来一个人一天切30斤羊肉,切得很薄,合营后要求提高劳动效率,规定每天切50斤,结果只好切得厚一些。羊肉老了厚了,当然就不如原来的好吃了。

陈云得出的结论是:"我看社会主义社会,长时期内还需要夫妻店。"可惜,毛泽东早就断定,私人资本主义与计划经济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七届六中全会上,他说:"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使资本主义绝种,要使它在地球上绝种,变成历史的东西。"一个资本家后来回忆道:

不合营,你也生存不下去。为什么?劳资纠纷不断,就是工人斗你,你也不能开除他,工人即使不干活也得发工资。企业原料不足,业务不足,国家把金融、原材料等全部控制好了,私营企业拿不到,给你的原材料,也是价格两样的。工人的组织--工会已经成立,税务机构也比较完善了。我们是走投无路了,不要说厂里,连家里的钱都拿到厂里开支,到最后家都破产了,资本家的风险和压力很大,也就没什么内在的积极性了。

热火朝天的1956年,东来顺的羊肉变得不好吃了。看上去这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问题,但敏感的人还是从中读到了隐患。

两位学者从制度层面开始了破冰式的反思。六月,孙冶方在《经济研究》上发表《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一文。

顾准紧随其后,惊世之作《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草就,也在《经济研究》上全文发表。

他以无与伦比的勇气写道: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已经形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的全部细节,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没有全部预见,也不可能全部预见的。为什么现在社会主义各国还存在着商品生产与货币经济呢?应该从这个体系的内部关系的分析中去找答案。

寻找的结论是:让全社会成为一个大核算单位是不可能的。

《试论》一文首次在中国提出"以市场价格的自由涨落来调节生产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如果当时便能得到重视,至少能够少走三十年的弯路。

可以说,顾准就是改革开放的预言家。

张劲夫对顾准没有占据领导岗位始终心怀不安。正巧周恩来指示中科院成立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由另一个副院长竺可桢(1890-1974)兼任主任,张劲夫便提名顾准当副主任(正厅级)。

问题是顾准早已"觉今是而昨非",准备大隐隐于市了,若再想把他拖回庙堂,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但张劲夫也不是吃素的,以善于做老顽固的工作著称。在他不厌其烦的劝说下,不忍一再拂人好意的顾准最终勉强答应,但有一个条件:必须保留他经济所研究员的位置。

政治风云变幻莫测,顾准不想再以身犯险。当时,中科院各部门的习惯是由党外科学家担任正职,突出专业性;党内干部任副职,强调政治性。顾准和竺可桢一见如故,配合默契。并深知肩头的担子不轻,且意义重大。

综考会要勘探全国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在顾准到来前已经初步制订了六个省十二年的考察计划。

第一项工作便是和竺可桢陪同一位著名的苏联植物学家视察海南的橡胶林。

竺可桢私下向顾准透露,他很早就反对在气候复杂、台风频繁、土质不适的海南岛大面积种植橡胶树,但因该项目由斯大林亲自监督,便强行上马。果然,在广阔的华南农场,放眼望去,除一小片区域种植成功外,大多已是满眼的枯黄。

竺可桢痛心疾首地告诉顾准,亏损后,苏方片面违约,拒绝按共同经营的原则承担经济损失。竺可桢无奈,只好邀请这位90岁高龄的苏联植物学权威来到海南,实事求是地发表意见,力争缩小摊子,降低损失。

顾准闻言,深感震惊。返京后,中科院召开常务会议,听取竺可桢海南之行的考察报告。

会后,顾准协助撰写了《要开发自然必须了解自然》,呈交给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引起高层的重视。

黑龙江上的斗争

1957年,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暴悄悄地向中国的知识分子袭来。"大鸣大放"开始了,全国各地的人们按照中央指示给政府提意见。

各家报纸,整版都是群众来信;机关大院,大字报连篇累牍。顾准也时不时在同事间发表各种议论。

七月的中苏联合考察是针对由苏方提出的共同开发利用黑龙江水能资源项目的实地勘察。临行前,分管科技的副总理聂荣臻(1899-1992)向顾准交代了任务:协助竺可桢带队,仔细研究在黑龙江干流的什么位置拦江截流、建造巨坝,并与苏方协商。

苏联这边的代表是涅姆钦诺夫(1894-1964,苏联经济学家、统计学家)院士。

七月七日,中苏联合考察队在海兰泡登上苏联的退役炮舰"拉佐"号,顺流而下,沿途探查。

海兰泡,屈辱之城。原名大黑河屯,和黑龙江省黑河市原本是一个城市。1858年,中俄签订《瑷珲条约》后,被帝俄割占。1900年,沙俄出动十万军队,以"护路"为名,大举入侵中国东北,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海兰泡惨案"。

勘测以此为起点,注定不会风平浪静。

"拉佐"号长30米,船舷上漆着苏联海军的徽记,十分威武。由于舰内的生活设施还没来得及改装,考察人员不得不挤在原来炮兵住的房间里,睡军用吊床,吃苏式饭菜。年届七十、身体瘦弱的竺可桢为此苦不堪言。

除了生理折磨,还有精神摧残。苏联专家一天到晚向中方人员炫耀他们优越的生活条件,而谈起中国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时,则一副不屑的表情。

涅姆钦诺夫更是不可一世,完全一副居高临下的指挥姿态,对比自己年长的竺可桢呼来喝去,还在众目睽睽下训斥、责骂他。

竺可桢涵养好,又自觉是个党外知识分子,哪敢同苏联老大哥派来的"钦差"顶撞,一直忍气吞声。顾准看不下去了--竺可桢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世界闻名,上下推重,不能听任苏方肆意侮辱。接下来的行程中,顾准不卑不亢地维护着竺可桢的尊严,并屡次提醒涅姆钦诺夫:你只是苏联科学院的主席团成员,而竺可桢是中国科学院的副院长、全国人大常委,应该尊卑有序。

涅姆钦诺夫气得暴跳如雷,并因此怀恨在心,指责顾准破坏了中苏友谊。

考察途中,顾准得到不少意外收获。首先,由于中苏汇率定得极不合理,以致中方对苏贸易吃亏极大;其次,当年抗美援朝,苏方所谓对中的"援助军火",其实都是以五折购买的;最后,在苏联境内的工厂里发现了大批镶有日文铭牌的机床,证实了苏军驻扎东北时大量拆迁日据时期工业设备的传言。

而此时,双方对巨坝的选址也产生了重大分歧。竺可桢的意见是,坝址应本着双赢原则,选在黑龙江中下游的太平沟一带,而涅姆钦诺夫则认为应选在上游靠近海兰泡的位置。

竺可桢私下告诉顾准:太平沟两岸地域辽阔,双方可开发的土地都多;而海兰泡附近,中方很难建成庞大的工业基地,水利电力资源都无法充分利用。兹事体大,他希望得到党内高层的有力支持。

顾准闻言,及时向聂荣臻通报了情况,在得到聂帅的支持后,以针锋相对的姿态,分毫必争地同苏方展开拉锯式的谈判。

怒不可遏的涅姆钦诺夫和受他影响的黑龙江省副省长陈剑飞激烈斥责顾准"反苏"。

这么大一顶帽子都扣上了,顾准索性坚持到底。

阿左狂欢日

不久,风向急转。农工民主党主席章伯钧、民盟副主席罗隆基、民建副主席章乃器、光明日报社总编辑储安平等著名人士都因给共产党提意见而被打成右派。

顾准感受不到首都的严峻形势,更不知前方已是万丈深渊,还在口无遮拦地发表各种"右派言论"。

这些话都被陈剑飞暗自记录在案,发往北京,又在中科院内部那些党性很强的"革命群众"间口耳相传。

再加上被指为资本主义"复辟"抬轿的《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顾准此番,插翅难逃。

果然,回京后,揭批顾准和一帮"反党右派"的大会便在天安门旁的中山公园召开。面对一千多名不明真相、情绪激昂的围观群众,顾准步履稳健,相当平静。他紧抿着嘴唇,带着几许嘲讽,以睥睨的目光扫视全场,以大无畏的姿态面对这出人类历史上最可笑的闹剧。

由柯庆施(1902-1965)主政的上海市委落井下石地转来顾准在上海期间的"罪状",最劲爆的当属那句"三年当市长,五年当总理",众口铄金之下,又被演绎成了"顾准想取周总理而代之"。

批斗会由张劲夫主持。他非常难过,极力维护,不断向批斗大军摆手道:"这一点顾准已经说过,并无其事,并无其事。"然而,群情汹涌下,顾准虽没有戴上更严重的"篡党夺权"的帽子,还是因黑龙江坝址选择的问题上严重"反苏"被打为中科院最大的"反党反社会主义右派"。

竺可桢获知后,心情异常沉重--顾准是替他受过。高层为了保他这个国宝,不惜抛弃了顾准。心如刀绞的他想施出援手,却发现自己什么也做不了。

潘序伦、林里夫、钱伟长、费孝通以及竺可桢的儿子竺希文相继被戴上右派的帽子。而顾准被批斗后,也不能再去综考会上班了。

他非常淡定,于专家楼前开垦了一片种植地,每天除了翻地浇菜,就是躲在家里读书。

之所以没有"三反"后的愤怒、颓废、迷惘,皆因他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此番所受的打击,已非他一己之荣辱,而是关系到革命胜利后的中国将往何处去的重大问题。

他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

1958年春节,对顾准家而言可谓愁云惨淡。专家楼里,一片欢声笑语,只有顾家门庭冷落,无人拜年。

当邻居的小孩下楼放炮时,顾准的几个孩子也拿着爆竹想跟下去,却被顾庆莲阻止了。

林里夫前来探望时,顾准终于爆发。他指着建工部的《简报》,勃然大怒,肆意地发泄着心中的委屈。在老友耐心的宽慰下,方才逐渐平复。

1958年5月,中科院公布对顾准的处理决定:开除党籍,下放至河北省赞皇县进行劳动改造。

顾准在楼门口和送行的家人拍了一张合影,穿着汪璧为他准备的篮球鞋,踏上了通往广阔天地的旅程。

同类推荐
  • 旅店大王希尔顿

    旅店大王希尔顿

    人,都在奋斗,奋斗的目标则是成功。这一点上,不分职业所属、地位所处、性格所向,只要是人,都是这样。每个人都要树立一个理想,以它作为前进的动力,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走向成功。然而,成功又是什么呢?这本书从心怀梦想、苦涩的成长、踏入政界、危机四伏、永无止境、空活的艺术等几个方面讲了旅店大王希尔顿走向成功的几个人生经历。
  • 中华女杰(古代卷)

    中华女杰(古代卷)

    妇女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从夏商开始至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和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中国妇女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杨建、张侃侃编著的《中华女杰(古代卷)》选取了中国古代(远古至淸朝)20位女英雄(女豪杰),讲述她们的故事,宣扬她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女性特有的优秀品质和风范。《中华女杰(古代卷)》遴选人物有妇好、孟母、王昭君、蔡文姬、文成公主、佘赛花、梁红玉、秦良玉等。
  • 刘备发迹史

    刘备发迹史

    三国是个战国纷飞,群雄并起的时代,就像《三国演义》片尾曲中所唱“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可是时空变化,岁月流逝,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却不曾被带走,那些在历史的天地中纵横驰骋的鲜活面孔,跨越前年,依然在眼前飞扬,在我们心中永恒……谨以《刘备发迹史》献给不向命运屈服的英雄刘备,向非一般的刘玄德致敬!
  •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后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是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妻妾,是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她们的命运轨迹,兴衰荣辱、坎坷沉浮无不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由于她们的特殊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既有英明辅弼帝王甚或亲自临朝,推动历史发展者;也有助纣为虐,阻碍了历史进程者;更有甚者,则扮演了祸国殃民、使历史的车轮逆转的角色;而为数更多的则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后宫中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 告诉你一个甘地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甘地的故事

    精选了甘地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甘地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热门推荐
  • 狐狸攀大象

    狐狸攀大象

    狐狸想来想去,觉得只有大象还没有上过他的当,如果巴结上大象,今后自己才有人撑腰,才有好日子过。狐狸决定去偷一袋红薯来贿赂大象。因为红薯又甜又脆,特别好吃,他估摸着大象一定会特别喜欢吃红薯……
  • 始于僵尸道长

    始于僵尸道长

    这里是英叔的影视融合世界,南有僵尸道长毛小方,北有驱魔龙族马家,茅山有灵幻先生九叔,散修一眉道长,奇幻豪侠敖天龙……
  • 绝颠召唤

    绝颠召唤

    当莫名死亡的宅男碰上新奇的系统??当刺激的抽奖和奇幻的世界发生碰撞!主战职业的蒸蒸日上,辅助职业的日渐衰落。当一个疯狗一样的热门战士人选被所有人看好~他却选择了弱不经风的冷门召唤师:看什么?你这小盾战能抗住我一拳头吗?
  • 我的轮回眼没问题

    我的轮回眼没问题

    本作品不用看了,因为创世整改原因,我这书被禁了好多章,我也没有办法,只能开新书了哎,还是老样子。直接点击我头像就好了。也别找下一本书了因为h情原因直接被封.....本作者,要开新马甲去了。对不起各位。
  • 约翰的预言

    约翰的预言

    “现代惊悚小说大师”斯蒂芬·金探究勇气与责任之作,讲述一个平凡好人的悲情一生。一个平凡的中学教师约翰,因为一场车祸意外昏迷了四年半之久。当他醒来时,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他获得了一种奇异的能力,通过触碰别人的身体,便可以了解此人的过去并预见未来。
  • 琉璃心经——凝雪融冰

    琉璃心经——凝雪融冰

    本书共计42章,以男女主角的交错命运为主线,带出江湖各大门派的纷争和众多名家大师的爱恨情仇。本书中,江湖上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各路门派,但主导江湖风云的却是士人、农家、工匠、商贾四大门派,其中士人派下又分为琴棋书画四个门派。所以江湖绝技不再只是拳脚刀剑的功夫,还有琴棋书画的切磋,也有工匠农家的劳作。世间万事,莫不为功夫;人间百业,无不是修行。在男人主宰的江湖,还有一个孤绝世外的门派,江湖称为珈灵派,弟子世代为女子,以治病救人为业,虽修得高深功力,但只为养生自卫。尽管从不介入江湖纷争,但因弟子无不美貌非凡,引得无数江湖豪杰折腰断肠,故有“珈灵现身,江湖不宁”的传言。绝迹江湖近百年已成传说的珈灵派,却有一位女弟子横空出世,以绝世容颜和绝世医术惊艳了江湖。而她现身前后江湖上一连串的惨案,似乎再次验证了那一恐怖传言。她是如琉璃内外澄澈的药师佛,还是嗜血凶残的药叉?当江潮退却,才发现所有的惨痛结局,起因竟然是多年前一场棋局。江湖的凶险如同千年积雪难以融化,真情却似夏日繁花,在冰川下盛开。我眼眸最后看到的,是你的万般不舍的目光。我耳边最后回响的是你百转千回的呼唤,这就是残酷命运给我最大的恩赐。
  • 史蓝玉是谁

    史蓝玉是谁

    潜伏的国民党特务蔺子祥被杀之后,爱和失落成为史蓝玉的失忆诱因,而揭开史蓝玉的身世之谜,也一再影响到陈晓,致使历史让现实脱轨,陈晓的生活也迷失在“蝴蝶效应”中,以致婚期推延,最终离开杂志社,考入历史系,连同自己也身陷谜团之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蛇吻谜案

    蛇吻谜案

    煮剑山庄位于大别山脉的某处,依山循势而建,气势甚是恢宏。庄主上官九雄,曾凭借手中七尺青锋,会遍了大江南北的无数成名耄宿,竟是全无败绩。正当上官九雄声誉如日中天之时,他却出人意料地在大别山择地修建煮剑山庄,过起了隐士般的生活。不过上官九雄虽然退隐,却非不过问江湖中事,每年秋末之时,这位煮剑山庄的庄主都会发帖邀请武林中的一些成名人物前来山庄做客,煮剑论道。这一日,煮剑山庄的会客厅内,便有两名客人,坐在紫檀木椅里,一个是年约二十许的年轻捕快,另一个是一名三十开外的佩剑汉子。在他们的对面,庄主上官九雄正襟危坐,他年约五十余岁,红面长髯,目光炯炯,依稀可见昔年叱咤风云的气度。
  • 开店盈利300问

    开店盈利300问

    开店之前,首先必须确定并做好心理上的准备。第一,在心理上要做好迎接改变的准备。要时刻提醒自己:我的店马上要开张了。这是属于我自己的事业。第二,心理上要对风险有一定的认识。做生意的出发点是为了赚钱,但却是有风险的。风险并不可怕,只要心态保持冷静,做事有依据,未雨绸缪,就可以将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第三,要有积极的态度。有一句格言说:“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态度是一种重要的影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