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62000000034

第34章 丹书铁券不免死(5)

康熙杀鳌拜,被金庸老先生一渲染,那简直就是异彩纷呈。其实,还不就是因为鳌拜同志落了单,被几个小太监开玩笑一样,下了套。

尤其那个假太监韦小宝,更是连下毒药再用利刃,虽然情节是虚构,但事实摆在那里,满洲国第一勇士落了单,还是被年幼的康熙给宰了。

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想除宦官之害。这个杀羊的屠夫,计划虽好,就是目光太短浅。本来你杀几个宦官,用曹操,袁绍,带几千兵士,那还不是罐子里摸王八——手到擒来。可是他偏偏调董卓的西凉兵进洛阳。搞这个大动静,事情能安排周密吗,很快露了底。

那十常侍为首的太监们,知道只要董卓进了洛阳。自己一伙那就会死无葬身之地。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想办法宰了何进,既然不让活,那大家都不活。

于是,太监们假传何太后的密旨,招何进进宫,有要事相商。何进见自己亲妹妹相邀,哪里还有怀疑,大摇大摆的进了皇宫。

进了皇宫朱漆大门,四周鸦雀无声。何进觉得不对头。想抽身回去,哪里还来得及,十常侍带着小太监们拿着刀,杀了过来。

何进落了单,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十常侍哪里再给他机会,一刀下去,何进硕大的头颅,咕噜噜,滚到地上。

何进落了单被杀,一大帮子亲军护卫还有何用,只有傻眼的份了。

何进被杀的情形,几百年后,在天府之国,四川的成都,又上演了一次。

郭崇韬七十天灭了王衍,为后唐又增加了一大片领土。王衍虽然投降了,但一大堆事物,急需处理,老郭自然忙的不可开交。

官吏的封赏,部队的调动,各个地方的招抚,和唐中央政府的书信往来,这一切都要老郭亲自动手和监督。

相比之下,魏王李继岌倒成了闲人了。其实李纪岌现在乐的清闲。反正老郭忙里忙外,都是为了他老李家。本来攻城掠地这些事和他没有关系,他呢!只不过是部队里的一个精神支柱。

但是他身边的宦官们可坐不住了。这是典型的李云龙埋怨赵刚说的:“人家吃肉喝酒,咱看着咽唾沫啊!”,这些宦官们因身体有缺陷而成变态,似乎表现的对金钱超级喜欢。

看着老郭办公室门前天天车水马龙,人流不断,能不红眼吗?不知道老郭弄了多少好处。

老郭确实得了不少好处。降将王宗弼把蜀宫里的金银珠宝,还有王衍的妃子歌姬们都弄到自己家里,这些东西他到是不敢独自享用。为啥?他还有更高的追求,这些东西正好有用处。

郭崇韬被王宗弼请到家里。看看王宗弼给他预备好的房间院舍,那自然是金碧辉煌,典雅华丽,老郭呢,就答应了王宗弼的邀请,住在他的家里。蜀王的那些姬妾,也正好用来享受。

宦官们听说老郭如此享受。自然是羡慕的不得了。但是,老郭从来都不正眼瞧这伙阉党一眼根本不可能通过老郭捞到好处,只好撺掇李继即问王衍要给养,王衍推脱不给,其实这家伙手里也没有啥东西了,好东西都让王宗弼弄走了。

王衍不给魏王东西,惹怒了这个毛头小伙子,后来,找了个借口,把王衍一家子全杀了。事后,老郭知道了这件事,把魏王埋怨一顿,魏王嘴上不说,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王宗弼费了这样大的心思,除了保命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想要郭崇韬保举他做蜀国的一把手。郭崇韬认为蜀国刚刚打下来,还需要用这种人来稳定局势。虽然,他早就保举了孟知祥做蜀地的一把手。对于王宗弼,先来个缓兵之计,用不着了,再来个兔死狗烹。

王宗弼还真以为郭大人说的是真的。就想来个双保险。于是,联合蜀国投降的官员联名投书给魏王,让郭崇韬做蜀地最高长官。

这一下,王宗弼算是捅了马蜂窝。无论是魏王,还是李存勖都怕郭崇韬在蜀地佣兵自重,这算是把郭崇韬架在火上开烤。

李继岌拿着王宗弼的联名信对郭崇韬说:“郭师傅,你是朝廷的重臣,我老爸得让你去洛阳陪王伴驾,怎可能让你在这蛮荒之地受苦受累呢,他们上书给我,我可没有权利做主”

郭崇韬虽然是谋略过人,但这一下似乎说不清了,脑门子上冷汗直流,心说:“你个王宗弼啊,咋把我后半辈子的打算给泄露了啊”。郭崇韬死的突然,没有留下遗言,后人不知道他有没有这种想法。

监军李从袭那是干嘛的!专门找老郭麻烦的,正好利用这件事大作文章。用来挑拨魏王和老郭的关系,这个借口,那真是令人信服。

李从袭仔细给魏王分析:“他郭崇韬是在收拢蜀地人心,大王要时刻防备着这个老郭图谋不轨”,要是郭崇韬和李从袭关系好,李从袭美言几句,换个说法,魏王毕竟年轻,那历史的发展或许就不是这个样子了。经过李从袭这一挑拨,魏王对老郭意见越来越大。

老郭见魏王对他意见越来越大,赶紧想办法补救,你不是认为我在拉拢蜀国旧臣吗!我让你们看看我做的对不对,一声令下,王宗弼一家人的脑袋搬家,可怜的王宗弼投降最积极,可是官职没有得到,先做了政治牺牲品。

李存勖听说郭崇韬只用七十天就灭了蜀国。心里自然高兴,又不想让郭崇韬在那里久待。就派官官向延嗣带诏书到四川,让郭崇韬班师回朝。

其实,很多人都琢磨不透了,难道李存勖没有人可以派了吗?又派一个变态的太监去办大事。清朝皇帝都不准太监离开北京城,要不然丁宝桢咋能杀了安德海。这也说明,看来李存勖只信宦官,不信文武了。

向延嗣到了成都,皇上派来的特使嘛!自然是趾高气扬。满以为到了成都,郭崇韬会锦幛十里,迎出三十里之外。

但是他太高估自己了,郭崇韬压根就不理他这一壶,别说迎接,连个面都没有露,根本就看不起他这个变态男。

一肚子委屈的向延嗣见了监军李从袭,那是尖着嗓子连骂带损。李从袭知道向严嗣回去就能向李存勖反映问题,那就不怀好意的把问题夸大几百倍再说。

“魏王其实是我们的大统领,但老郭独掌大权,根本就不拿魏王当颗葱,前些天还让人联名举荐他做蜀地之主,部队里都是他的人马,魏王根本制约不了老郭。他班师回去,功劳大,皇上肯定会继续重用,我们这伙怕是兔子尾巴——长不了了,要是不班师回去。他想拥兵自重,那我和魏王就成了他和皇上讨价还价的砝码了”,李从袭越说,向延嗣越想越后怕,最后,二人竟然抱头痛哭,流泪不止。

向严嗣回到洛阳以后,立即鼓动如簧之舌,添油加醋的大说特说一番。

刘皇后一下子吓破了胆,那个李继岌可是她最后的希望和荣华富贵的保障啊!痛哭流涕的让李存勖一定保住李继岌的性命。

李存勖知道老郭为人,并不太相信向延嗣的话。但看到老郭送来的财务报表,马上来气了,对向延嗣说:“都说蜀地财宝无数,为啥送到洛阳的就这么一点点。”

向延嗣见李存勖说起财宝的事,心说:“你不相信老郭会造反,但我知道你个老小子爱财,财物少,我编个原因,让你心里想弄死老郭。”

向延嗣接着说:“我在蜀地做过实地考察,据他们说老郭家里珍宝无数,黄金,白银盛满了大屋小屋,还有王衍的七十多个妃妾都在老郭家里,老郭儿子小郭也弄了几万两黄金,出入比你皇帝都排场。而魏王,连点犒军的钱都捞不着,只弄了几匹老马。”

李存勖听了关于金钱美女的事。这个小气鬼一下子就气蒙了,他能想象到老郭父子豪华富贵的样子。

李存勖马上命宦官马彦圭去成都催郭崇韬班师回来,老郭要是不同意,就让魏王把他立即正法,这时候看来,免十死的丹书铁券也无用了,只不过皇帝做做样子。

马彦圭本来就是宦官阵营的,和老郭不但势不两立,简直是不共戴天。他知道,要想除去老郭,非得有李存勖的点头不可。但要想李存勖下圣旨,还得皇后出面,现在皇后是救子心切,就怕耽误了时间,魏王被郭崇韬油炸了。

马彦圭见了皇后,一顿添油加醋的乱吓唬,刘皇后慌了神,又去找李存勖下旨杀老郭。李存勖此时还稍微清醒点,没有完全糊涂,对皇后说:“没有真凭实据,就凭这些男不男,女不女的回来说说,咋就得把老郭杀了!”

刘皇后见李存勖不同意,只好自己想办法。偷偷的给儿子写一封密信,让他想办法杀了郭崇韬。马彦圭心说:“有你皇后的指示也行,反正你们是一家人。”

马彦圭随身带好刘皇后得密信,来成都催促老郭班师回朝。

其实郭崇韬不班师的原因,并非有异心。一个是孟知祥还没有到任,得到孟知祥来了之后,他把一切交代好,才可以安心回去。再一个是蜀地山多水多,土匪多,还要来个蜀地剿匪记,怕一撤兵,土匪横行,又乱套。

可这些正好成了马彦圭杀老郭的借口。这些宦官们心里请清楚楚,不杀老郭,肯定没有他们的好果子吃。要想杀老郭,这就是最好的机会,等到班师回朝,那就是和他们算总帐的时候了。

马彦圭把皇后得密信给魏王看了。仔细分析当前的形式,让魏王想法杀了郭崇韬,魏王却说:“部队这就班师,老郭又没有错,单凭我妈妈的一封信就杀了他,你们觉得能说的过去吗?又不是我老爹亲自下的命令。”

李从袭和马彦圭见魏王不上当。知道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是鱼死就是网破。太监们开始对着李继岌熬鹰,一个个的轮番劝说。

也该着老郭倒霉,关键时候,老郭又得罪李继岌一次。这个小小的矛盾,老郭想不到会把自己送上断头台。

李继岌的神经系统让李从袭和马彦圭精神轰炸法,轰炸的溃不成军。那就同意吧,反正老郭福也享了,官也做了,死也值了。

在李从袭安排下,由李继岌亲自找人下通知给老郭,让老郭来参加蜀地最高军事会议。老郭以为这只是平常的一次例会,根本没有想到有危险。

进了魏王府邸以后。大门也像当年何进进皇宫之时,“吱吜”一声关上了。院子里鸦雀无声。李继岌呢,怕看到血腥场面,早早躲了。

老郭正往军事作战厅里走,虽然一切静悄悄,但是他也没有发觉有啥异样。因为他知道,皇上临时还不会让他死,魏王不敢让他死,至于宦官们,都是些假男人,不必放在心上。

突然,老郭觉得黑影一闪。一闷棍重重的打在他那睿智的脑袋上,那真是磬儿,铙钹一齐响。老郭虽然知道受了暗算,但身边没有一个卫士。接着又是一棍还是打在脑袋上,这就是直接要命啊!郭崇韬带着他对李存勖的忠诚和对自己事业的眷恋,无奈而去。

人倒下了,接着是乱棍如雨,老郭万万想不到自己一个疏忽竟然送了命。

李从袭和马彦圭看看被砸的血肉模糊的郭崇韬,嘴角略过一丝阴狠的笑容,既然做了,那就一不做,二不休,来个斩草除根,他的五个儿子一个不留,统统杀了,本来想到西蜀避祸,最终还是没有躲过去……

同类推荐
  • 掌上帝国之南朝烟雨

    掌上帝国之南朝烟雨

    南北朝时期应该从北魏和刘宋的南北对峙开始说起。实际上当刘裕刚死的时候南北朝时期并没有开始,因为北魏还没有统一北方,南北对峙并没有形成!乱世之时,唯有抢占先机,才有活下去的机会。
  • 古代女权

    古代女权

    这里是以女人为主的世界,而男人则是女人的附庸品,主角能不能逃脱宿命的枷锁呢?请大家观看(古代女权)。
  • 战国魏武卒

    战国魏武卒

    《战国齐士》我的新书,狐狸的人品还是有保证的,兄弟们收藏了先。兄弟群号:942375467
  • 大和四年伊始

    大和四年伊始

    岳齐问,如何能让一潭死水活过来?李在答,给它挖个更深的坑!一个小小的意外,李在回到了大和四年!贞观之治过去了,开元盛世过去了,安史之乱都过去了?那我来干嘛?挖坑吗?南有佛母泪不老泉,西有亡灵书圣约柜,北有世界树,东边蓬莱仙山琼阁缥缈无踪,却有太阳神国,黄金圣殿!李在如何在这个瑰丽的世界里求证真我?
  • 成吉思汗:比武力更强大的是凝聚力

    成吉思汗:比武力更强大的是凝聚力

    征服世界的核心秘密!军事征服只是成吉思汗征服世界的头一步,将横跨欧亚大陆的不同民族、宗教和文化的人凝聚在一起才是关键一步! “超会说故事的人类学家”杰克·威泽弗德全新力作,曾用整整18年时间游历昔日蒙古帝国的疆土,只为尽可能真实复原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国的历史。其作品曾连续13年稳居亚洲历史人物传记畅销榜的桂冠!2007年,蒙古政府将代表蒙古国至高荣誉的“北极星勋章”授予杰克·威泽弗德,表彰其杰出的贡献。翻开本书,领略成吉思汗洞悉人性,凝聚人心的不朽智慧与魅力!
热门推荐
  • 相信自己:你比自己想的更勇敢

    相信自己:你比自己想的更勇敢

    人生中有很多艰难困苦,这往往是人生很大的障碍,很多人为此在等待老天开眼,希望能得到他人的援助,可是,更多人在这种等待中垂垂老矣,一事无成。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付出,他的人生才会有什么样的收获。人地位的高低,身份的尊卑,乃至事业的成败,往往源于他自身努力的程度。成功靠自己,自己的事必须自己做。《相信自己:你比自己想的更勇敢》告诉你,世界上没有什么救世主,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凡事靠自己,那么你就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 青龙偃月刀

    青龙偃月刀

    本故事发生在宋朝咸平、景德年间,以宋辽战争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一代大侠杨承英之子杨铭的江湖经历。家仇国恨、悲欢离合、侠义豪情、世事人心。在故事的最后,杨铭与杨延昭(杨六郎)一起抗辽,大败辽军,最后使辽宋和谈,双方罢兵,结束了两国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史称“澶渊之盟”。
  • 快乐故事

    快乐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马恩列斯诗文选(孙更俊译丛)

    马恩列斯诗文选(孙更俊译丛)

    收集了马克思、恩克斯、列宁、斯大林的全集及选集等。主要有《我》、《绝望》、《夜行》、《智慧》、《答列宁之抗议》等。
  • 斗龙

    斗龙

    炎黄龙城,统领中州,传承久远的没落豪门。直到一条霸道之龙破空而来,斗万龙于天际,灭天下之苍生。当代龙头血祭苍天,降龙封印于其子体内。十八年后,蛇年新年大典,注定要与斗龙同生共死的少年,发出了一声绝望非人的龙吼,九州大地开始颤抖……
  • 修行师

    修行师

    百年结界被毁,无名村全村被屠,还来不及看清仇人模样,云隐就被杀了。可是没想到他竟然重生了,重生回了结界被破之前。这一回,他要改变命运。且看他如何激发体内潜藏的苍龙之火,击退仇敌,走出山头,开启他的纵横之路!
  • 魔主的一生

    魔主的一生

    人生总会变化无常,本该种田隐居的强者,再次被迫踏上征途,他的传奇一生又要开始了。
  • 太虚化龙篇

    太虚化龙篇

    有朝一日,龙升九天,遨游万界。龙即是我,我即为龙——庄冥。
  • 盛世婚宠:宋小姐,你乖

    盛世婚宠:宋小姐,你乖

    花痴不可怕,可怕的是花痴不但有文化还会撩!俗话说,男怕缠,宋淮叶可是学到了这话的精髓,硬生生的把傅云霆一个七尺男儿拆骨入腹,吃的服服帖帖的。宋淮叶第一次见傅云霆就定下目标,有生之年,一定要让我宋淮叶的名字出现在你傅家的户口本上。第二次见傅云霆,直接一包药放到人家的汤里……至于第三次,那就是洞房花烛夜啦,瞬间就到达了人生的巅峰!这就是一个前期女主撩男主,后期被宠爆的小甜文(暗戳戳的说一句,估计作者逻辑已经喂狗),人老了,就喜欢这种酸酸甜甜的感觉,唉……
  • 关于“子孙违犯教令”的历史考察:一个微观法史学的尝试

    关于“子孙违犯教令”的历史考察:一个微观法史学的尝试

    在晚清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华法律艰难开启了法律现代化的进程。随着法律改革逐渐深入,在起草制定新刑律过程中,围绕“子孙违犯教令”等条款的存废问题,引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法律讨论。百余年后,回眸视之,其间成败利钝,颇值玩味。本书尝试以“微观法史学”的崭新视角,围绕“子孙违犯教令”条款及其所涉权利义务关系、立法司法实践,进行全方位解读,追溯其文本沿革,探究其司法观念,深度分析该条款在中华旧律体系下的丰富表现,希望能对传统中华法系多一份同情之理解,为未来中国相关法律问题之解决提供历史鉴戒,并从学科方法论上进行反省,但愿能为中国法史学研究开辟一条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