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2500000007

第7章 第一次带女朋友回家(1)

1

大学的最后一个新年,我决定带林晓更回家,这也是我第一次带女孩回家。我爸妈一听说大儿子要带女朋友上门了,心中都说不出的高兴,老两口为此特意把白发染回了黑色,还把20寸的彩电换成了29寸的。

“你爸妈都爱吃什么啊?”林晓更问我。

“我妈爱吃火锅,我爸爱吃红烧肉。”

“那咱们多买点好吃的给你家里吧,我这有钱。”

“不用了,给我爸买两瓶酒就行了。咱现在都是花父母的钱,赶明儿毕业了自己赚钱了再买好的补上。”

“那好吧,听你的。哦对了,你说我去你家该穿什么衣服啊?那我脸上的小雀斑怎么办啊?我的眼睛不够大能行吗?你妈会喜欢我吗?”

“林晓更,你想那么多干吗啊?”

“人家害怕,没心理准备呀,你说你父母会不会嫌我不漂亮,嫌我不会说话什么的?”

“不会的,傻瓜,回家只是见个面而已,没那么严重。”

“那我也紧张啊,反正你以后不许不要我,反正以后你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

“你真粘人啊你,你干脆把我捏成一团塞进你口袋里得了。”

“反正我不管,你给我听好了,我一定要出现在你家的户口本上,做不成你老婆,我就当你后妈。就这么定了!哈哈!”

回家那天,下了大雪。火车一路奔驰在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中,我们靠在一起,望着车窗外面。雪实在太大了,窗外的景物都已经分辨不清了,连车站的建筑物也看不见了。林晓更在结冰的车窗上哈了一口气,然后用手指擦出了一小块玻璃,看得出来,此时的她既兴奋又紧张。

终于快到家了,火车晚点了十多分钟。

下了火车,大雪封道,寒风凛冽,站台的空气里充满了煤灰和机油的气味。从人行天桥望过去,前营镇各家各户张灯结彩,一群孩子伴着零星的鞭炮声在街角嬉闹。我和林晓更手牵着手,一步一步,像两个圆圆的火球一样走近了我日思夜想的家门。

母亲提前煮好了猪肉馅儿饺子,刚刚从锅里捞出来。在厨房的火炉上,父亲的宝贝酒壶正“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见我们进来,他俩都愣了一下。

“爸妈,我介绍一下,这是我女朋友。”我拉着林晓更的手说。

“阿姨好!我是晓更。”林晓更微笑着回答。

“照片上见过,真人比照片还好看呐。快快,快进屋吧,进屋说!”

母亲的话让林晓更有点不好意思,她拽着我的衣角,傻傻地笑着。

“外边挺冷的吧,瞧这小脸冻得。”母亲轻轻地拍了拍林晓更。

“没事儿阿姨,不冷不冷。”林晓更回应着。

绕过雾气弥漫的灶间,走进西屋,林晓更第一次坐到了炕上。炕面上,堆满了红纸、细铁丝和十来个已经扎好和几个待扎的灯笼骨架,父亲穿了一身新衣服,靠坐在炕头,边咳嗽边扎制着小灯笼。

“爸!这是我给你买的酒。”我脱下羽绒服抬手把两瓶酒放到了桌子上。

父亲这几年真的老了不少,比以前更寡言少语了。和以前家里来客人一样,父亲负责骑自行车到市场买肉,他一辈子只去一家店买肉,那家店的大爷在肉联厂上班,所以总能搞到新鲜的猪头,每到过年过节父亲常常会把整只猪头用自行车驮回来。

父亲看了看我说:“儿子,你看你又瘦了,今儿你妈做了好多吃的,赶紧好好补一补。”

晚饭的时候,看到父母和女朋友其乐融融坐在一起,我突然对家庭生活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向往。饭桌上,我妈一个劲儿地给林晓更夹螃蟹大腿儿,林晓更也不好意思不吃,晚饭我俩都吃得挺多的。其实想想不管在外面吃得多好,回到家还是觉得家里做的饭菜最香。

“妈,你别夹了,林晓更不能吃太多,她在减肥呢。”我喊了一声。

“这孩子,说啥话呢,这么瘦还减啥肥呀,大冬天的吃火锅热乎热乎多好啊,来来来,听阿姨的多吃点。”

“谢谢阿姨,我自己来就行了。”林晓更站起来不好意思地笑。

“你和彭锦处多久了啊,有一年了吧。”母亲微笑着看着林晓更。

“一年多了。”

“咋样?你爸妈身体都还好吧?”

“都挺好的。”林晓更点点头。

“那给我们带个好啊。”

“好的,阿姨您别老给我夹菜啊,您也吃啊。”

“好好,那啥,晓更姑娘啊!我们这镇上不像大城市啥都有,不知道你适应不适应,你想吃啥就跟阿姨说,阿姨给你做。到这儿了你可千万别见外啊,就当是回自己家了。”

“妈!你赶紧吃吧,别唠叨啦,人家也没见外啊。”我小声说。

母亲瞪了我一眼,继续说:“我们家彭锦平时在沈阳也不爱回来,就剩我和他爸两口人,平时也挺节俭的,但家里啥都不缺,门口新开的小超市,想吃啥都有。”

“阿姨,您太客气了,是我给您添麻烦了,也没给您买什么,怪不好的。”林晓更的表情有点紧张。

“傻孩子,咋还说这话呢,这冰天雪地的,来一回多不容易,来了就多住几天吧。”

“妈,我过几天学校还有事呢,下回吧,有的是机会啊。”我插了一句。

“也是,学校的事不能耽误,反正这回你也认识门儿了,以后没事就来呗。等明儿你们放暑假啥的再过来,院儿里的李子树杏树都该熟了,咱一边摘一边吃。”母亲微笑着看着林晓更。

“好啊好啊,阿姨您放心吧,以后我会常来的,反正离得也不太远。”

“对了,回头让彭锦带你去他奶奶家看看吧,他奶奶一听大孙子带对象回来了,高兴得都睡不着觉。”

说完母亲叹了口气又继续说道:“人老了,活着不就为了有个盼头吗?明儿个我和你爸老了也一样。”

“赶明儿个你们老了,我养活你们,接你们去大城市过好日子,放心吧。”我说得斩钉截铁。

“得了吧,我们可不敢想,指望你养啊,我俩恐怕等不到那天了。”

“妈,你看你说的,咋对我一点信心都没有啊。”

“彭锦啊,你都这么大了,我们做家长的也管不了。现在我和你爸身体都还行,唯一担心的就是你毕业工作的事,你要是能找到稳定的工作,我和你爸也就省心了。”

“阿姨,您放心吧,彭锦挺有自己的想法,他肯定能找到工作,我爸爸那边有关系还能帮上他。”林晓更插了一句。

“不用帮,我不想靠别人,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这还没毕业呢,说那么远干啥。赶紧吃火锅吧,一会儿该凉了。”我边说边给母亲夹菜。

“你看这孩子,一说正经事就来脾气,就跟家里耍能耐。”母亲冲我摇了摇头。

“妈!赶紧吃饭吧,别叨叨了,一天到晚就知道唠叨。”

“我和你爸辛辛苦苦把你养大,怎么着?现在翅膀硬了?嫌我们烦了是不是?”

“我不是那意思,你看你老瞎琢磨啥啊。”

“反正啊,路是你自己选的,你自己愿意咋走就咋走吧,我现在也懒得说你。”

“懒得说你还说!妈,你说我不回家你没事老往学校打电话,我一回家你就说我这说我那的。”

“彭有长,你看见没,这就是你养的儿子。得了得了,我不说了,我看电视去。”母亲使劲瞪了我一眼。

在家的最后一天,我和父母单独谈了很长时间,我感觉到他们对林晓更的印象还挺好的。父亲虽然不太会说话,但从他的表情上能看得出他内心是很认同的,自己的儿子把沈阳的女朋友领回来了,或许以后就成准儿媳了,估计换了谁谁都会高兴的。

母亲摸着我的头说:“彭锦,林晓更这孩子不错,我和你爸觉得挺好的,大城市的孩子娇气点也是正常的。你要好好对人家。”

“妈!我知道,您别操心了,我自己心里有数。”

“你可别怪妈唠叨啊,我总觉得人家林晓更家庭条件挺好的,咱家是高攀了,俗话不是说门当户对吗,虽然现在时代不同了,但是人家家长那边怎么想,到底啥意思,咱也不知道。”

“妈!你咋老想那么远呢,不就是来咱家看看认认门吗,以后的事你就别管啦。”

“我不管谁管啊,我管你还不听呢,你以后上班挣钱了也是,别老想着自己。俩人相处不是那么简单的,我和你爸都是过来人,我说太多你也不爱听,你都这么大了,自己的事自己多想着点啊。”

“妈,我都知道。”

“我看电视上说现在毕业找工作都挺难的,没钱没关系都不好找,但咱家里的条件什么样儿你也了解,找工作的事家里确实帮不上你什么。要是林晓更父亲那边能帮你说上话也挺好,你好好表现表现,不管咋样这也多条门路不是吗。不过说一千道一万还是那句话,到了社会上就得靠自己,塌塌实实的,做什么事机灵点,自己争点儿气。”

“好了好了,妈,道理我都明白,你自己儿子啥样你还不知道啊,我心里有数。”

林晓更在我家里一共待了三天,我觉得三天是正好的时间,少一天会觉得热乎劲还没过,多一天又会觉得乏味单调。林晓更虽然有时候挺倔强,但见谁都特亲近。我妈还把我小时候穿过的小毛衣翻出来给她看,她拿着就往我身上比量,然后使劲地大笑,一本正经地对我说,瞧瞧这孩子,长得也太快了。

2

我和林晓更一起坐三轮车去看奶奶。镇西的街道很干净,商店里在放东北二人转“小拜年”,散步的老人们在阳光下走走停停,交头接耳地说着什么,一些少先队员在街边欢快地扫着雪。我是奶奶一手带大的,小的时候她总是念叨着大孙子长大孙子短的。爷爷去世后奶奶就一直一个人住,我父亲和叔叔都想接她过去,但奶奶说老房子住习惯了,那里有爷爷的影子,要守着爷爷,不想走。

这几年,和奶奶关系好的几个老太太都走得差不多了,没走的也都躺床上出不了屋门了,现在再没什么人陪她聊天遛弯儿了。但奶奶一个人很知足,身体也很好,七十多岁了还自己洗衣服做饭,偶尔还做点针线活儿。

奶奶的衣柜里有一个铁箱子,箱子里装着她和爷爷年轻时候的相册,很多个夜晚奶奶伴着钟表空荡荡的回响,翻着自己和儿孙们的照片,安静地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中。

到了奶奶家,我一进门就喊了一声:“奶奶,奶奶,你大孙子来看你啦!”

“哎哟,是小锦吗?我的大孙子啊,你怎么才回来啊?”说完奶奶就哭了,她拉着我的手小声问我:“这姑娘是谁啊?”

“奶奶,这是您未来的孙媳妇啊。”

奶奶认真地看着林晓更,回过身又抹了一把眼泪。

进屋之后,奶奶招呼我俩盘腿坐在炕上:“炕头热乎,姑娘,来来,坐炕头来啊。”

林晓更不好意思地嘻嘻一笑,她从小到大从来没盘腿在炕上坐过,但还是硬盘着腿坐下了。我冲她傻傻地乐着,她细长的睫毛在搞怪地抖动,就像一尾刚出水的小金鱼。

坐了没一会儿,她趴在我耳边嘀咕了一句:“彭锦,我不行了。”

“怎么了?”

她看了看奶奶,红着脸小声跟我说:“这炕头也太热了,我的屁股都快烤麻了。”

“那你下地走动走动,跺跺脚就好了。”我把她的靴子拿到了炕沿下边。

奶奶疑惑地问我:“这孩子咋了啊?炕头不热乎吗?”

我笑着说:“奶奶,她腿麻了,下地走两步。”

“大城市的孩子来我们小地方不习惯吧?”奶奶看着林晓更问。

“还行,挺习惯的,就是……就是炕头有点热。”林晓更一边跺脚一边说。

“你们年轻人啊可能睡床睡习惯了,我就不行,床太软,我一去你们城里啊就睡不着。”

“奶奶,您那是在家睡惯了,您都睡一辈子了,这屋的炕都跟您有感情了。”

“可不是吗,金窝银窝也不如自己的狗窝啊,等你们俩成家以后就知道了。”

听了奶奶的话,我和林晓更甜蜜地对视了一眼。

“彭锦,这张照片奶奶照得真好看啊,旁边的是你爷爷吗?”林晓更指着墙上的一个相框说。

同类推荐
  • 天津卫双烈女案

    天津卫双烈女案

    公元1916年3月,直隶省天津卫发生了一桩轰动津门的惨案:南皮县张氏族人张春姑、张立姑,二位烈女,为反抗直隶省高等审判厅的无理判决,以死抗争,被逼殉节。消息传出,津门哗然,知情者无不为之动容!在津的南皮张氏族人,认为这是张氏家族的奇耻大辱,遂联络天津的各界名绅,出面报打不平。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省高等审判厅不得不推翻原判,发拘票辑拿肇事凶手,为双烈女出殡建祠,以示抚恤昭雪。演出了中国现代史上绝无仅有的官为民“赔情”的闹剧。
  • 声名飞扬

    声名飞扬

    吴繁繁从考场里出来。中学门外拉着一道隔离线,隔离线外面的那棵老槐树下已经站满了一堆先答完试卷出来的学生。班主任和几个代课老师被他们围在中间,正在询问各人考得如何。大家纷纷攘攘地核对答案,惊喜的叫声意味着答对了的庆幸,唉声叹气捶头顿足则分明是在表示答错了的遗憾。吴繁繁没有凑过去加入他们,她低着头加快了脚步,不声不响地走开了。吴繁繁知道,围在老师周围被老师关心的那一帮子同学,平常都是年级里成绩排在前面的好学生,考上大学不存在问题,有的肯定还会考入名牌重点院校。
  • 蓝眼孛端察儿

    蓝眼孛端察儿

    十三世纪是蒙古人的世纪。辉煌,霸权,横冲直撞,蒙古汗王和蒙古将士出足风头。凡读过蒙古历史的人都知道,大元王朝的创建人是忽必烈汗,伊儿汗王朝的创建人是旭烈兀汗,金帐汗王朝的创建人是拔都汗,而他们三人共同的祖父,正是蒙古帝国的开国汗王成吉思汗。这是一本描述成吉思汗家族的中短篇小说集。其中两个中篇“蓝眼孛端察儿”和“扎兰丁算端”,为《江南》杂志刊用。我国的文学杂志极少刊发古代题材的短篇小说,而本书的短篇“生死之间”、“帖木儿的最后结局”、“术赤之死”等,出现于《长江文艺》、《作品》、《当代小说》等杂志上,这在文坛上被视为罕见的事。
  • 江先生,你心动了

    江先生,你心动了

    又名《婚后追妻的100种方法》,金牌精英律师VS海上救助飞行员,一段日久生情的婚后暖心甜蜜故事。顾温柔从懵懂的少女时期就暗恋江知行,但一直不敢说出来。后来顾温柔如愿嫁给江知行,婚后的她却冷漠寡言。江知行则因被迫联姻,对顾温柔也有所疏离。可是,有些东西在悄然发芽,江知行不知何时开始,对她心动,爱上了她……而顾温柔婚后变得冷淡寡言的真相也悄然解开……面对妻子的渐渐疏离,江先生的婚后追妻行动正式提上日程了: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日久生情,日久生情那是因为我第一次见你时,就喜欢你。嫁给一个会撩的男人的最大感受就是每天都会过得很甜,现在,她倒是彻彻底底地体验了一次被撩是什么感受。傲娇一时爽,追妻路漫漫!
  • 老人与树

    老人与树

    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是两个明晰的概念。但是在具体界说的时候,又往往缠夹不清。对于主要依赖虚构而创作的小说而言,能不能臻于艺术的真实,至关重要。读者明知小说是作家编造的,阅读的过程却需要审美层面的共时性真实。读者觉得虚假了,小说家无疑就失败了。近年,文坛出现了“纪实小说”这样一个新品种。我的这部《攻城》,创写于十多年前,有真实的人物原型、以人物原型的传奇经历为故事主干,但我认为它不属于纪实小说。我的创作,从来不受什么理论潮流的影响左右。具体的写作过程,是虚构多一点?还是依托真实多一点?也没有什么预先设定。
热门推荐
  • 超脱于诸天

    超脱于诸天

    失意少年古恒偶得永恒道盘穿越到元界下界玄武界,行走混沌诸天,国武世界里追寻极限,巩固道基...在魔改三国世界里屠天建神国,成就仙神....穿梭于诸天万界,成道永恒,超脱而去。(可能世界:国武世界,高武三国,修真世界,万古神帝,红尘九世,大主宰,完美,遮天,......(魔改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二十几岁女孩要懂得的88条人生经验

    二十几岁女孩要懂得的88条人生经验

    20几岁以前,你还是个小女孩,你可以不问世事,可以纵容放肆,可以毫无顾忌地大哭大闹,用撒娇来摆平一切困难,但20几岁以后可没人买你账了。进入社会,你就要去接触很多你以前没见过甚至没想过的事情,去经历很多以前你没有感受过的情感。你要经历美好的、丑陋的、好的、坏的,你躲不开,也逃不掉。20几岁将是你的一生中最精彩的时候,也是你最该珍惜的年龄段,因为在这个年龄段里,你将经历人生最精彩的生活——工作,恋爱,甚至于结婚生子。但20几岁的你,还有些青春年少,还缺乏人生经验。这时候,有的女孩就容易误入歧途,走许多弯路,甚至钻进死胡同,自误一生。当猛然醒悟时,人生格局已定,且年华已逝,过去的,已经无法追回。
  •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系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科研规划重点项目,该研究课题的立项,得到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领导和有关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本书具体包括了:蒙文通的生平与著述、关于清代经学、蒙文通经学之特色、蒙文通理学范畴探讨等方面的内容。
  • 学霸的女票又抓妖了

    学霸的女票又抓妖了

    他能听见奇怪的声音,她能看见奇怪的东西。叶嘉莹觉得,任西顾就是专门克她的存在。第一次见面,她就因为从妖怪手中救了他而被年级主任当着全校新生的面强制退离开学典礼。再见,阴差阳错的她就成为了任西顾的舍友。从此一入宿舍深似海,叶嘉莹开始了撩妖与被撩的高中生活。原以为考上大学后就能避开任西顾,谁知那块牛皮糖一旦沾上就再也甩不开了。任西顾,燕城任家二少,淡漠凉薄,桀骜嚣张,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物。谁能想到,他在年少时期就开始步步算计着某少女的一颗心。白天陪上课,晚上陪捉妖,还要防着时不时冒出来的各种情敌(人类、妖怪)。七年等待,在大学毕业的那一天,任西顾给了叶嘉雯一场举世无双的盛大婚礼。本文一对一,宠文,爽文。从校园走到职场,校服到婚纱,甜宠暖虐应有尽有,就是没有小三误会。一对一双处,法医VS大总裁,结局HE,欢迎入坑!
  • 唯旗必夺的劲旅

    唯旗必夺的劲旅

    市场是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在这里没有永久的胜者,也没有不变的败者。成败的要素在于企业领导者的市场意识——对市场需求的感知力和洞察力;参与市场竞争的胆识和气魄;驾驭市场交易的技巧和艺术。总部设在安徽省合肥市的中铁四局集团公司和它旗下的4万余名建筑大军,之所以一直雄踞全国建筑业500强前10名,成为一支唯旗必夺的劲旅,关键取决于企业领导层的强烈市场意识,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未雨绸缪地前瞻性决策。打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四局在勇占筑路市场的同时,转型拓展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城市轨道建设市场,便是这种高瞻远瞩决策的产物。
  • 婆婆凶猛

    婆婆凶猛

    一个女人和男人的爱情,一个女人和男人的婚姻生活。柔弱的晓柔与像狼一样的男人同床共枕,像恶狼一样的婆家人对她虎视眈眈。婚宴,婆家人不但没有准备付酒席的钱,而且在婚宴进行的前一刻还在小市场忙自己的生意。看上去,这个婚礼好像和这家人一点关系也没有。晓柔小产,病房里除了娘家妈妈之外,婆家人几乎不闻不问,而狼一样的老公却一改从前的温柔在外面和别的女人调情,演绎他的风花雪月。
  • 林彬

    林彬

    天神已死,鬼神皆亡。恶鬼从地府而出,企图占领人间,而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妖灾和鬼患,而是一个个人祸。就在这时,一个戴着黑白面具的男人破土而出……
  • 一世阳谋

    一世阳谋

    本书营造了一个奇妙宏大的奇幻世界,魔法,贵族,王国,帝国,龙族,精灵。所有的设定就像一幅缓缓打开的巨大图卷,期待着你来探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