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20200000003

第3章 曲礼下

【原文】

凡奉者当心,提者当带[1]。执天子之器则上衡[2],国君则平衡,大夫则绥[3]之,士则提之。凡执主器,执轻如不克。执主器,操币[4]、圭、璧,则尚左手,行不举足,车轮曳踵[5],立则磬折[6]垂佩。主佩依,则臣佩垂;主佩垂,则臣佩委[7]。执玉,其有藉者则裼,无藉者则袭[8]。

【注释】

[1]带:指古代贵族系于衣服外面的带子。

[2]上衡:比心脏高的地方。

[3]绥(tuǒ):比心脏低的地方。

[4]币:古代行礼时使用的束帛。

[5]车轮曳(yè)踵(zhǒng):好像车轮滚动一样低调。曳,拽、拉。踵,脚跟。

[6]磬折:弯下腰。

[7]佩委:指腰佩要垂到地上。

[8]有藉者则裼(xī),无藉者则袭:这句话是讲古代使臣与他国行聘礼时对执玉及礼服的规定,这个礼节由两部分组成,首先要代表己国国君向对方国君及夫人献上圭、璋,然后行享礼,需向国君及夫人献上琮、璧等礼物。进献圭、璋的时候无需用其他物品遮盖,所以叫“无藉”,进献琮、璧的时候要放在柬帛上,所以叫“有藉”。而所穿的礼服之外要穿一件罩衣,称为“裼”,裼之外再穿上朝服,叫作“袭”。在非重大礼仪上,贵族要解开正服的前襟,露出里面的裼衣,叫作“裼”[动作]。遇到重大礼仪,要掩藏衣服的前襟,叫作“袭”[动作]。

【译文】

凡是捧着东西的人应该捧在中心的地方,提着东西的人,手要向上弯曲到当带处。拿天子用的器物时要高过自己的心脏,拿国君用的器物时要与自己的心脏一般高,拿大夫用的器物时要比自己的心脏略低,拿士用的器物时只需用手提着即可。凡是为天子拿器物时,不管器物有多么轻,都要像拿不动似的。为国君拿器物,比如币、圭、璧等物,要将左手放在上面,抬脚走路的时候就像车轮滚过去似的拽着脚后跟行走,站着时要弯着腰以使佩巾始终悬垂。国君保持直立的时候佩巾贴合在自己身上,臣就应该将腰弯下来使佩巾悬垂;国君腰弯下来使佩巾悬垂,臣就要伏下身使佩巾垂到地上。行聘礼时要手中拿着玉器,倘若玉器下面有衬托物,就要将正服的前襟解开,将里面的裼衣露出来;倘若没有衬托物,就要将正服的前襟掩好。

【原文】

国君不名卿老[1]、世妇[2]。大夫不名世臣[3]、侄、娣[4]。士不名家相[5]、长妾[6]。君大夫[7]之子,不敢自称曰“余小子[8]”。大夫、士之子,不敢自称曰“嗣子[9]某”,不敢与世子[10]同名。

【注释】

[1]卿老:指上卿。

[2]世妇:指地位仅在夫人之下的陪嫁者,通常指夫人的侄女或者妹妹。

[3]世臣:父辈时期的老臣。

[4]侄(zhí)、娣(dì):指随夫人陪嫁过来的侄女或妹妹。

[5]家相:指统辖统领家臣的人。

[6]长妾:指最先生下儿子的妾。

[7]君大夫:指在天子那里得到封地的大夫。

[8]余小子:天子服丧期间的一种自称。

[9]嗣子:诸侯在丧的一种自称。

[10]世子:这里指的是太子。

【译文】

国君不可以直接叫上卿、世妇的名字。大夫不可以直接叫世臣和侄、娣的名字。士人不可以直接叫家相和长妾的名字。享有封地的大夫的孩子在居丧期间不可以自称“余小子”。大夫与士的孩子在居丧时不可以自称“嗣子某”,不敢与太子重名。

【原文】

君使士射[1],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2]。”

侍于君子,不顾望[3]而对,非礼也。

【注释】

[1]君使士射:这里说的是古人为耦而进行的一种射箭的礼仪。古人在举行射箭比赛之前,会安排参赛的人两两配对,然后再进行比赛,被称为“射耦”。

[2]负薪之忧:背柴累得病倒了,是古时候自称有病的一种谦辞。

[3]顾望:看看周围是不是有强于自己的人。

【译文】

国君命令士陪着客人比箭,倘若士对射箭一窍不通,就要以有病相托辞,说:“我有些累病了。”

在君子身边侍奉,君子提出问题后,如果不看着周围是否有强于自己的人而贸然回答,是不符合礼的。

【原文】

君子行礼,不求变俗。祭祀之礼,居丧之服,哭泣之位,皆如其国之故[1]。谨修其法,而审行之。去国三世,爵禄有列于朝,出入有诏于国。若兄弟宗族犹存,则反告于宗后[2]。去国三世,爵禄无列于朝,出入无诏于国,唯兴[3]之日,从新国之法。

【注释】

[1]皆如其国之故:都与在自己国家时一样。

[2]宗后:指宗族的后裔。

[3]兴:指做了卿大夫。

【译文】

君子在别的国家不要放弃本国的礼仪习俗。祭祀时的礼仪,居丧时的服制,在什么位置哭泣死者,都应该像在自己国家时一样,小心地遵循本国的礼法而谨慎执行。如果从自己国家离开已经有三代,家族中还有在朝廷担任官职的人,与国内来往的宗族亲属仍然待在国内,那么遇到丧事与喜事,就应该派人向族长报告。如果从自己国家离开已经有三代,家族中没有在朝廷担任官职的,出入往来他国的时候,就不需向本国国君报告了,只有在担任他国官职时,才要去遵守他国的法令制度。

【原文】

君子已孤[1]不更名,已孤暴贵[2],不为父作[3]谥。

【注释】

[1]孤:指父母双亡的人。

[2]暴贵:大富大贵的意思。

[3]作:拟定。

【译文】

君子在父亲死后就不会再改动自己的名字。即使在父亲死后自己突然发达富贵,也不会再为死去的父亲拟定谥号了。

【原文】

君子将营[1]宫室。宗庙为先,厩库[2]为次,居室为后。凡家造[3],祭器为先,牺赋[4]为次,养器[5]为后。无田禄者,不设祭器,有田禄者,先为祭服。君子虽贫,不粥[6]祭器;虽寒,不衣祭服。为,宫室,不斩于丘木[7]。

【注释】

[1]营:修建的意思。

[2]厩库:指马厩、仓库。

[3]家造:专指古代大夫置办家中所用的器物与用品。

[4]牺赋:大夫拥有采邑,可以向老百姓征收祭祀时使用的牲畜抵为赋税。

[5]养器:指是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器具。

[6]粥(yù):通“鬻”,变卖的意思。

[7]丘木:坟地上的树木。

【译文】

君子打算建造宫室的时候,首先要建宗庙祠堂,其次是建马厩与仓库,最后才修建自己居住的房间。大夫打算制作器物用具,首先应当先制造祭祀用的器皿,其次是向老百姓征收祭祀用的贡品,最后才是制作日常所用的器具。没有田地产业俸禄收入的人,不需要置办祭祀用的器具;拥有田地产业俸禄收入的人,应该先制作祭服。即便君子再贫穷,也不会卖掉祭器;即便天气再寒冷,也不会穿祭服御寒。修建宫室的时候,不会砍伐坟地上的树木。

【原文】

大夫、士去国[1],祭器不逾竟。大夫寓祭器于大夫,士寓祭器于士。大夫、士去国,逾竟为坛位,乡国而哭,素衣,素裳,素冠,彻缘,鞮屦[2],素簚[3],乘髦马,不蚤鬋[4],不祭食,不说人以无罪,妇人不当御[5],三月而复服[6]。

【注释】

[1]大夫、士去国:这里指多次向国君进谏都失败而离开国家的大夫、士人。

[2]鞮(dī)屦:革屦的意思。

[3]素簚(mì):用白色的狗皮盖在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上。

[4]蚤鬋(jiǎn):通“爪剪”,剪指甲、理发的意思。

[5]御:接近、服侍的意思。

[6]复服:恢复成本来的样子。

【译文】

大夫、士人从自己的国家离开时,不可以将祭器带出国境。大夫要将祭器寄存在大夫的家中,士人要将祭器寄存在士人的家里。大夫与士人一出了国境,就要设置土坛,朝着国家的方向哭泣,衣与裳都要白色的,帽子也要戴白色的,要拆掉衣裳与帽子上的镶边,穿上没有装饰的鞋子,把所乘车子的扶手用白狗皮蒙上,乘没有修剪过鬃毛的马,不去修整自己的手脚指甲和须发,吃饭之前不再有祭食的礼仪,不向别人诉说自己的冤屈,不与妇人同房,三个月后就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了。

【原文】

国君春田不围泽[1],大夫不掩群[2],士不取麛卵[3]。岁凶,年谷不登,君膳不祭肺[4],马不食谷,驰道不除,祭事不县[5],大夫不食粱,士饮酒不乐[6]。君无故玉[7]不去身。大夫无故不彻县。士无故不彻琴瑟。

【注释】

[1]泽:水草杂生的地方,这里指行猎的围场。

[2]掩群:追捕成群的野兽。

[3]麛(mí)卵:是指鸟类动物的卵和幼兽。

[4]不祭肺:不杀生祭祀的意思。

[5]县:通“悬”,指悬挂挂钟一类的东西。

[6]乐:演奏乐曲。

[7]玉:指贴身戴着的玉质配饰。

【译文】

国君在春季行猎的时候,不会将整个猎场都包围起来,大夫不会追捕成群的野兽,士人不会猎杀幼兽掏取鸟卵。遇到旱涝的灾荒年,庄稼几乎没有收成,国君就不能再杀生祭祀了,喂马时不要再喂谷类了,驰道不要修整了,祭祀时也不再演奏乐曲了。大夫们不会再吃稻粱了,士人喝酒时也不再演奏乐曲了。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国君的佩玉也不会离身了。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大夫们也不会撤除家中悬挂的钟磬了。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士人也不会撤去家中摆设的琴瑟乐器了。

【原文】

士有献于国君,他日君问之曰:“安[1]取彼?”再拜稽首而后对。大夫私行[2]出疆,必请,反必有献。士私行出疆,必请,反必告。君劳之则拜。问其行,拜而后对。

国君去其国,止[3]之曰:“奈何去社稷也?”大夫曰:“奈何去宗庙也?”士曰:“奈何去坟墓也?”国君死[4]社稷,大夫死众[5],士死制[6]。

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践阼[7],临祭祀,内事[8]曰“孝王某”,外事[9]曰“嗣王某”。临诸侯,畛[10]于鬼神,曰“有天王某甫[11]”。崩,曰“天王崩”。复,曰“天子复矣”。告丧,曰“天王登假[12]”。措之庙,立之主,曰“帝”。天子未除丧,曰“予小子”。生名之,死亦名之。

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天子建天官,先六“大”[13],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14]。天子之六府,曰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典司六职[15]。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16]。

五官[17]致贡曰享。五官之长曰伯,是职方。其摈[18]于天子也,曰“天子之吏”。天子同姓谓之“伯父”,异姓谓之“伯舅”。自称于诸侯曰“天子之老”,于外[19]曰“公”,于其国曰“君”。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20]”。天子同姓谓之“叔父”,异姓谓之“叔舅”,于外曰“侯”,于其国曰“君”。其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于内自称曰“不穀”,于外自称曰“王老”。庶方小侯入天子之国曰“某人”,于外曰“子”,自称曰“孤”。

【注释】

[1]安:怎么。

[2]私行:为了私事而出行。

[3]止:制止、劝告。

[4]死:为……而死。

[5]众:指军事行动,军事作战。

[6]制:按君主的命令行事。

[7]践阼(zuò):这里特指天子、君王、皇帝登临皇位。

[8]内事:指在宗庙举行祭祀。

[9]外事:指在郊坛举行祭祀。

[10]畛(zhěn):告诉,告知。

[11]甫:古代加在男子的名字之下,表示一种美称。

[12]登假(xiá):升天的意思。

[13]大:通“太”。

[14]众:指各自的下属官员。

[15]职:事情、内务。

[16]材:这里指器材。

[17]五官:这里是指公、侯、伯、子、男五等。

[18]摈(bìn):通“傧”,引导宾客。

[19]于外:指封地之外的地方。

[20]牧:指州的最高长官。

【译文】

士人进献给国君东西,后来,国君向士人询问道:“这些东西是从哪里得到的?”士人必须再次叩头后才能回答。大夫因私事需要出境,必须先向国君提出申请,回来后一定要向国君进献礼物。士人因私事需要出境,必须先向国君提出申请,回来后一定向要国君报告。倘若国君对归来的大夫、士人加以慰劳,大夫、士人就要拜谢。如果问到路上的事情,大夫、士人就要先拜礼然后再回答。

国君从自己的国家离开,要对他进行劝阻,就说:“为什么要丢弃自己的江山社稷呢?”大夫要离开自己的国家,就说:“为何要抛弃自己的宗庙呢?”士人要离开自己的国家,就说:“为何要抛弃自己祖宗的坟墓呢?”国君应当为自己的国家而死,大夫应当为老百姓而死,士人应当为自己君主所赋予的使命而死。

统领天下的人被称为“天子”。在朝见诸侯、分派官阶职务、分摊政事、任命政功的时候,自称“予一人”。君主祭祖的时候称“孝王某”,郊外祭祀的时候,称“嗣王某”。对诸侯国进行巡视或者祭祀鬼神的时候,称“天王某(字)”。天子死去,称“天王崩”。为天子招魂的时候,称呼“天子归来吧”。公布天子死讯的时候,称“天王升天了”。将灵位放进宗庙里,设立牌位,称“帝”。新天子守丧期还没过的时候,称“予小子”。进入守丧期时还活着的王子,称“小子王”,如果守丧期还没有结束就死掉了的王子,也要称“小子王”。

天子的内宫中有很多女性,其职位各不相同,包括王后、夫人、世妇、嫔、妻、妾等。天子建立官位的时候,先设置六“大”,分别为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和大卜,负责对六类法典进行管理。天子又设立了五官,分别为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负责对所属的官员进行统辖和管理。天子又建立了六个府库,分别为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负责管理各自所涉及的方面。天子还创建了六工,分别为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负责管理各方面的器物和制作。

五种诸侯向天子进贡献纳贡品叫作“享”。他们的头目称为“伯”,管理一方事务。他在天子身边负责通报者的带领下入宫朝见时,被称为“天子之吏”。如果伯与天子同姓,那么就会被叫作“伯父”,如果是异姓,就会被叫作“伯舅”,伯在其他诸侯面前自称“天子之老”,在封国之外的人称为“公”,在封国之内的人称为“君”。九州诸侯的首领到天子的领地内,被称作“牧”。如果“牧”与天子同姓,那么天子就称其为“叔父”,如果是异姓,那么天子就称其为“叔舅”。封国之外的人将其称为“侯”,封国之内的人将其称为“君”。某些地方的诸侯,比如东夷诸侯、北狄诸侯、西戎诸侯以及南蛮诸侯等,即便拥有再广阔的土地,也仍然称为“子”。他们在封国内自称“不榖”,在封国之外自称“王老”。更偏远地区的诸侯到了天子的领地内就自称为“某国之人”,他们在属国之外就自称“子”,在属国之内就自称“孤”。

同类推荐
  •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是作者花费近十年心血,在有关资料及工具书上选取六千余个韵单字,搜集古今汉语词典、词组约二十六万个汇编而成,为广大爱好作诗填词的读者及苦于汉语词组搭配检索的读者提供了方便。
  •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桐城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
  • 俗语

    俗语

    本书收入的是从传世的文史典籍中搜集整理的俗语,并加以必要的注释和例句。所收俗语包括:拔出萝卜带出泥、白日做梦、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 楚辞(精装典藏本)

    楚辞(精装典藏本)

    《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 菜根谭(感动中国学生的国学经典)

    菜根谭(感动中国学生的国学经典)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本书主要介绍了感动中国学生的国学经典。
热门推荐
  • 民国饮食之女招待记

    民国饮食之女招待记

    从店小二到女招待谈论民国饮食。最大的时代变迁之一,是从店小二到女招待的转换。这方面,老板表现最积极,文人笔触最敏感。中国传统,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女人不抛头露面到外面干活,否则就是沦落风尘了;当时一些作者在报章上撰文,谈论历史上的所谓的女招待,实际上也就是妓女,或皮肉之倡,或歌舞之伎。像《玲珑》1936年第11期的《女招待诗》说:“女子当垆应以卓文君为始,至今则称为女招待矣。”这卓文君,只是特例,而且是卓文君的故意之作,以使祖父引以为羞,乖乖拿出钱来,供养她与司马相如这一对私奔男女,达到“啃老”的目的。
  • 重楼玉钥

    重楼玉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极品神医:逆天三小姐

    极品神医:逆天三小姐

    【新书,快穿攻略:我的系统是跟班】21世纪的医毒奇迹,一场阴谋,意外坠海,穿越丑颜废柴身上。废柴又如何,废柴+奇迹=天才。丑颜也没关系,丑颜+神医=倾城美貌。她搅弄风云,把那些曾经欺凌过她的都打压在脚下。丹药?医学奇迹最不怕这个,随手一炉!空间?拜了个师,随便拿!神兽、绝世鼎魂、稀有灵兽一样不差!月倾烟最怕麻烦找上门,所以我们先低调~低调!她只为站在世界的颠覆,不再被人唾弃,没想到却被绝色冰山美男缠身。他是杀伐果断、狠辣阴戾的帝君,却只对她宠溺无双。第一次见面,他就霸道放言:“我将会是你生命中唯一的男人。”
  • 玄灵大陆

    玄灵大陆

    修行者——以身为炉,气海造九府;以魂为梯,登峰万重天!这是乾坤聚于两气的世界,其天地通灵,万物化玄!始有八方灵动,十面玄通!竟是得阴阳造化,一步登天!还是低落众生,泯为尘埃?
  • 360度女性私人健康管理手册

    360度女性私人健康管理手册

    本书介绍关于女性营养健康方面的1001个问题,经精心挑选,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普遍参考价值。作者通过将问题细致分类,划分为五大部分,分别为:平衡膳食、身体防护、合理营养、特殊人群与女性营养、四季交替与女性营养。每个部分选取紧密贴近生活和女性实际需要的问题逐一进行解答。为方便读者阅读,本书以每个章节内容为依据,分别列举出相应的关键词作为主题,更使得全书具有清晰的脉络和主线,读者查找和阅读更轻松。
  • 365夜深度索吻:恶魔,请接招

    365夜深度索吻:恶魔,请接招

    【全文免费】恶魔!绝对是恶魔!!“狗毛,你往哪跑?”某男双手环胸,嘴角一挑。“花彦泽!你到底想怎样?!”某女已气急败坏。“知不知道,如此让我费心的女人,你当真是第一个。”“so?”“呵…”某男狡黠一笑,直接擒住她的小嘴。不料,一阵疼痛感传来:“离春草,你竟敢咬我?你属狗的?”“我属兔子!”离春草撒腿就跑。
  • 冷王的腹黑医妃

    冷王的腹黑医妃

    他是尊南国神秘莫测的皇家恶魔冷王,却对她情有独钟,一心一意;她是尊南国人人可欺的叶府弱小嫡女。现代神医杀手戏剧般穿越而来,从此强势逆袭:欺她者死、负她者亡、辱她者灭...却唯独对他毫无办法..
  • 深渊猎手集团

    深渊猎手集团

    意外收到奇怪邀请函,自信满满去公司应聘的毕业生,却发现自己似乎卷入了一场毁灭世界的阴谋之中。附身的元素领主,邪恶聚集的深渊,来自远古的神明……一切,在十多年前的一场车祸时就已经书写完成?“这局棋下了快有百年了,是时候将军了。”少年站在屋顶望着远方的教堂,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笔记本,撕下了其中一页,“计划早就开始了,没有人能逃脱。”
  • 网王之越前果果

    网王之越前果果

    初见得时候他无缘无故听见她吐槽青学校服难看而且还说小不点得队长不讲人情味
  • 背包为家

    背包为家

    《背包为家》是儿童文学作家张国龙创作的一本随笔美文集,分为背包回家、遥想他乡、天涯情旅三卷,其中所选文章或抒发少小离家的乡愁客思,或描写各地行旅的风土人情,或追忆梦里故乡的山水人事,无不充满了浓浓的人文情怀,对于青少年读者开阔眼界,感悟生活及文学极有助益。书中,作者用徐缓的笔触讲述自己在各种各样人生旅途中的见闻感想。作者看来,走过了东西南北,经历了初夏秋冬,作为匆匆过客的我们,如果没有真挚和全情的投入,再好的风景都似一夜昙花,转眼便是云烟。故而,作者将对大自然及自由思想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倾注到笔下的文字中,青少年读者可以跟随这些清新优美的文字对生命有更加深刻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