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5000000008

第8章 生死关头的抉择——汉武帝遗嘱(3)

而在这之前,最有可能成为太子接班人的昌邑王刘(骨+傅去单人)也被清除出去。刘(骨+傅去单人)是本汉武帝晚年非常宠幸的李夫人的儿子。李夫人可是汉武帝的心肝宝贝,更是由于死得早,所以被汉武帝深深地记在心里。从历史上来看,李夫人这个人是最聪明的女人之一,当初,她得了很严重的病,马上要死掉时,汉武帝几次去看望她。可李夫人坚决不让汉武帝进来,汉武帝有几次坚决进来了,李夫人就用被子盖着脸不让汉武帝看她的脸。汉武帝非常遗憾,几次想看,李夫人不让他看。李夫人的侍从问他,为什么皇上来看你,你不让他看你的脸。这位聪明的夫人说,我现在正患病,脸色差得要死,如果皇上看到我这个脸,他对我的印象就全破坏了。但他如果不看到我的脸,那么,他就会永远记得我当年最美的样子,我的家族也会因为他的这点遗憾而足以得到好处。

这岂止是聪明,简直就是狡诈。

也正如她所预料到的那样,在她死后,由于非常怀念他,汉武帝对她的家族都很照顾,前97年,刘(骨+傅去单人)被封为昌邑王。刘(骨+傅去单人)的舅舅李广利被封为将军,其身份地位与当年的卫青、霍去病不相上下。而李广利又与当时的丞相,也就是率兵灭掉太子的刘屈髦结成了儿女亲家。

征和三年(前90年),匈奴进犯,汉武帝命令李广利率兵出征。李广利在出兵前找到了刘屈髦,两人谈了很久。大概谈话内容就是,李广利希望自己带兵出征的这段时间内,刘屈髦能想办法让让昌邑王继位做太子。因为昌邑王一继位做太子他就是未来皇上的舅舅。那么刘屈髦跟李广利是儿女亲家,也是个受益者。

可是,这两个人绝不就是做大事的人,两个人的谈话被人发现了,报告给汉武帝后,汉武帝险些提前驾崩。这倒不是因为昌邑王没有做太子的资格,而是在帝制时代,大臣们私下里议论立谁为君主可是谋逆之罪,要被诛三族的。另外,汉武帝此时的心情很复杂,太子刚死,他还不知该如何处理后事时,居然就有人为他打算上了。

所以,他立即把丞相刘屈髦扔进了监狱,抓了刘屈髦以后,经过严密审查,发现刘屈髦的妻子不是个东西,在她家里搜出了许多小木偶。“巫蛊”余波再次掀起,事情大了。

汉武帝一怒,丞相刘屈髦和他的妻子和她的全家人都被杀掉,同时,远在前线的李广利也被牵扯进来。结果李广利的妻子、孩子也全被杀。李广利在前线听自己的妻子、儿子被杀,大为慌张,他想急于立功来求得宠幸。可由于他的军事才能比不上他的急于立功之心高,又加上军队内部不合,在贸然进兵的情况下,李广利兵败,最后居然投降。

这件事情结束以后,昌邑王也不存在了,而汉武帝已经没有了任何选择,只能是最后一个儿子:少子刘弗陵。

6、精心的准备

就在汉武帝让人把一副《周公负成王朝诸侯》的画图送给霍光不久,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把晚年最宠爱的钩弋夫人以总违背他的意思而打入冷宫。这个钩弋夫人无论是在正史还是在野史中,脑袋都是顶着“传奇”二字出现的。据说,她一生下来,手指就握成拳伸不开。到了该出嫁的年龄,汉武帝到来,她的拳头马上伸展开了。汉武帝得到她后,宠爱的要死要活。后来,这位传奇人物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孩子就是刘弗陵。在汉武帝赐霍光画图时,这个孩子还不到十岁。

聪明的人早已经看出汉武帝这样做的目的,汉制,“皇太后至尊之号,天下一统”,权势极大。汉朝初年,吕后专权,把刘氏弄得灰头土脸,如果不是刘邦遗嘱的玄妙,恐怕刘氏天下早已改姓了。此时的汉武帝就快死了,他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考虑如何抑制这种情况的发生,只能采取最狠毒的计策:杀掉未来的皇太后,让汉初时的吕后乱政不再重演。

紧接着,他又实施第二步,对分封王的镇抚。汉武帝时期,各个诸侯王虽然没有景帝时那么大的权力,但仍不可小觑。刘旦在太子被杀后给汉武帝写信,希望能进京为父亲分忧,汉武帝马上疑心顿起,把来送信的使者杀掉,又削其三县之地,以示惩戒,同时也对其他诸侯王发出警告。后元二年(前87年)初,汉武帝病得已经走不动路了,但仍然在甘泉宫朝见各个诸侯。虽然,这次朝会并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也没有什么重要记录,但它绝对不会是一次普通的、礼仪性的活动,而是武帝为镇抚诸侯王、使之认可后来他要立的刘弗陵为皇帝的一次重要措施。要知道,在这一年之前,汉武帝已经连续九年不曾接受诸侯王的朝见了。

不久后,汉武帝觉得自己真的要去寻找仙人或是鬼了,就命侍臣起草诏书,立刘弗陵为太子,迁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第二天,下诏书命霍光为辅臣,同时命令金日碑、田千秋、桑弘羊和上官桀帮助霍光共同辅佐刘弗陵。

几个人奉诏入见汉武帝,他们到御榻前下拜,汉武帝已经神智不清了。他不能太多的说话,而且说的话前言不搭后语。一代英雄生前曾征服了万里江山,临死前,却只占了一张床的面积,一动不动,想来让人伤心难过。

几天后,汉武帝与世长辞,终年69岁。

托孤大臣虽然有五位,但真正的一把手却是霍光。在后来的日子里,五个人时常发生矛盾,最终引起燕王刘旦与上官桀、桑弘羊的叛乱。整个辅臣班底垮掉,还好,汉武帝的精明选择的第一辅臣是霍光,而不是其他几位。

后人谈到这段历史时,说汉武帝是“晚而改过,顾托得人”,并且说,这一举措的正确性与长远性都被历史证明。这些人认为,汉武帝没有走上秦始皇的老路,全在此。

托孤之事,古已有之,但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没有发生过。这里的原因大概有如下几个:第一,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皇帝很少,还没有皇帝可以碰到托孤所具备的一些条件和背景;第二,从意识形态上来讲,“托孤”只有在儒家“人性本善”的基础上才能做得,才可做得。汉朝在汉武帝前不过是秦朝的延续,儒家思想并不占主流。先期是发家,后来是道家。一直到了董仲舒提倡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后,汉朝才真正地有了儒家思想。第三,汉武帝是逼不得以。

但是,汉武帝的这种“死马当成活马医”确实成功了。这从后来的历史可以得到答案,另外,当时的汉朝也有了这样的氛围。托孤最为着名的大概就是西周初年的武王托孤于周公旦。儒家的经典对周公辅政之事深信不疑又津津乐道,西周政权的巩固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被归功于周公的辅政,周公因此而成为儒家最为敬服的古代圣人之一,成为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化身。

所以,汉武帝托孤霍光时,先是赐给他《周公负成王朝诸侯》图,后来又在临终前明确嘱咐他“行周公之事”,可知此事既为现实所需要,又是援引古例。而这种情况若是发生在秦朝是绝对不可的,或者说,就是发生在刘邦时代也不可。可发生在以独尊儒术为基本国策的汉武帝的身上,应当说有其思想上的必然性。它除了说明汉武帝本人深受儒家文化教化以外,还反映出当时西汉朝廷的政治及其社会生活深受儒家的影响。如果不是这样,汉武帝不可能想到了这个托孤方式,即使他能提出,在他死后,当时的人们也不会认可这种方式。

回过头来,我们再来论述一下中国自有皇帝以来的第一位皇帝和第八位皇帝的相通之处。第一位皇帝自然是秦始皇嬴政,而第八位就是汉武帝刘彻,同时,他也是西汉王朝的第六位皇帝。历史上经常把“秦皇汉武”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汉武帝的所作所为在许多方面很像秦始皇:秦始皇招神弄鬼,汉武帝也招神弄鬼;秦始皇想把匈奴灭绝,遣大将蒙恬发兵30万打匈奴,长驱匈奴700里;汉武帝也与匈奴势不两立,曾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等3次发动对匈奴大规模战争,使匈奴退却1000多公里;秦始皇废藩置县,立严刑峻法,以残酷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则以“推恩令”削藩,任用酷吏抑制豪强和镇压反抗,动辄诛杀夷族,血流成河;秦始皇穷奢极欲,建阿房宫,筑郦山墓,耗费无数,汉武帝也是荒淫享乐,劳民伤财,他在秦代皇家园林上林苑的基础上大肆扩建,占地达300余里,内有连绵的亭台楼阁和人工湖泊,蓄养着大批宫女歌优,直至武帝晚年,上林苑的土木工程都没有间断过;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强权控制思想文化,汉武帝则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有破有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形成延续数千年的文化专制主义;

两个皇帝所面临的形势竟然也惊人的相似。秦朝通过多年战争,实现统一,接着秦始皇继续他的大作为,国力已是强弩之末。汉朝到了武帝晚期时,也是国库空虚,乱民四起。

但是,秦朝自秦始皇后二世而亡,汉朝自汉武帝后却又有中兴之气。关键就在于:秦始皇非但不懂得如何看清时事,更没有把遗嘱问题搞明白,汉武帝恰好相反。

汉武帝应该庆幸,多亏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刘邦从他那里汲取到经验教训,为汉朝的强盛做出了正确选择;汉武帝晚年虽然邯郸学步,但关键时刻,还是改弦更张,没有重复秦始皇的宿命。

大汉王朝继续前行,但经过汉武帝的折腾,离灭亡已经不远了。

同类推荐
  •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戊戌前后的痛与梦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戊戌前后的痛与梦

    本书记录了光绪二十一年(1895)春,因甲午战败,清政府派遣大臣李鸿章与日本全权大臣伊藤博文在马关议和时的五次往复辩难。
  •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上)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上)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上)》主要内容包括:传说与考古中的“人之初”;从部落到国家的转变——夏、商、西周;春秋列国风云变幻,战国七雄走向统一;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等五部分。本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
  • 逍遥侯

    逍遥侯

    李中易,本是最牛的中医,因车祸到了五代十国,附体在一个文不能科举、武不能提刀的废柴身上!这时候,儿皇帝石敬塘刚刚卖掉燕云十六州不久。后蜀国主孟昶,正在与花蕊夫人嬉戏。南唐后主李煜,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周世宗柴荣,做梦都惦记着北伐。北宋太祖赵匡胤,正琢磨着黄袍加身。这是混乱的时代,却也是李中易的时代!逍遥侯书友一群:75206776,欢迎兄弟们进群讨论!
  • 微观历史:1957-1965

    微观历史:1957-1965

    本书汇集了作者于20世纪50年代在天津、北京上大学时,和60年代前期刚参加工作时的几本日记,记述了当时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一个热爱党热爱新中国的大学青年教师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热火朝天的时代风貌,集中反映了当时大多数的普通高校老师和学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 大明寺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大明寺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刘宋大明元年,以“大明”年号命名,至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走进大明寺,我们仿佛走进千年悠悠历史。盘桓寺内,寻古探幽,香烛祈祷,追思前贤,浮想联翩。远古的高冈,南朝的古寺,隋朝的宝刹,唐朝的高僧,宋朝的名堂,明朝的老树,清朝的御碑,当代的玉佛……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有着深厚的佛学渊源与文化底蕴。一座大明寺,一座丰厚的历史宝库。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巳疟编

    巳疟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溪昭录

    溪昭录

    神经大条的捉鬼师泠溪,平时喜欢女扮男装招摇撞骗;拜师王仙人门下,深得师兄师姐宠爱,除了师叔陆昭。陆昭表面是温润如玉少公子,实则腹黑傲娇大灰狼。总是一副纨绔子弟的样子出现,喜欢与泠溪斗嘴,却又每每在泠溪闯祸后护她周全。泠溪接到第一个捉鬼的悬赏令居然是韩家,而这个鬼居然会和前朝旧事牵扯,热心同学泠溪决定插手管一管这件事!于是,一段段啼笑皆非的故事由此展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斗罗之位面之旅

    斗罗之位面之旅

    一名少年死后成为了位面之神的传承者为了成为位面之神少年开始了他的位面之旅
  • 凤泣血:倾城颜

    凤泣血:倾城颜

    她只是和亲公主的小跟班,除了把晟王府那些女人斗得鸡飞狗跳外,真的没其他本事了。可是,那个臭王爷为什么让她出谋划策?好吧,如果非要承认,她还是有那么点小小的医术啦,只不过,来到古代后英雄无用武之地,最多就是纸上谈兵而已,谁让人家曾经学的是西医呢!原本很欢声的生活,在公主意外死亡后变得不一样,臭王爷怀疑她,为了洗刷冤屈,查找真相,她历经千辛万苦。然而,真相却是更大的阴谋……
  • 萌宝直播:全能妈咪,超给力!

    萌宝直播:全能妈咪,超给力!

    “嫁给我,我宠你上天!”他在她耳边深情地说道。从此以后,他宠她上天,疼入骨髓。可是,她,凭空冒出个5岁大的儿子是怎么回事?小包子为了供妈咪上学,开直播赚钱累死累活。“快快快,礼物刷起来,第一名私发我妈咪超级性感的美照哦~”陆爷刚进入直播间,俊脸一黑,立马疯狂刷礼物,迅速冲上礼物榜第一名。小包子暗戳戳地偷拍了一张妈咪的睡美人照,发过去给他爸。“……”容殊表示,这儿子是假的!假的!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乌合之众》120年来研究、剖析社会心理学最为深刻的经典之作,作者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是研究社会心理学必读佳作。
  • 蝴蝶效应(经典收藏版)

    蝴蝶效应(经典收藏版)

    本书剖析了以“蝴蝶效应”为代表的诸多心理学规律、法则在人们生活、工作等方面运行的心理机制: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本书语言生动流畅,案例与理论鲜明而不枯燥,能帮助读者从容应对种种不可控却对生活影响至深的事件……
  • 梦幻1984

    梦幻1984

    重生到了1984年,杨宇将会如何开启新的人生?新书《恶魔宿主》,已经发表,求支持。书友群:731352635
  • 上层心机

    上层心机

    生存就是不择手段地活着,为了生存,有时候必须用些非常的手段,因为世界从来都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土,作为底层的泥土,很难洞察到上层的心机,往往只有被吃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