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3600000006

第6章 京师城市功能的(2)

新兴商业圈的勃兴,对于北京的近代化也有着重要的物质刺激作用。清朝后期,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的领域日益广泛。原先商业区主要集中于外城前门一带的格局,已难以适应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求。1903年,清廷成立商部,制订商律,提出《奖励公司章程》,力图突破传统上官吏耻言经商获利的积习,鼓励官商不分畛域,合力推进工商业发展。商贩趋利经商,不断开辟新的集贸市场,在内外城逐渐形成新的商业中心,内城不得经商的禁令无形被打破。清末民初,前门、王府井、西单先后成为北京城市的三大商业中心。外城前门商业区是传统商业区,在清末民初凭其悠久的历史,继续发挥着商业中心的作用,前门火车站建成后,这里更成为南来北往的货物集散地,从而促进了前门商业区的兴旺发达。王府井商业区肇始于1903年东安市场的兴建,建成后成为是集日用百货、餐饮小吃、娱乐杂耍为一体的综合性商场,随后,吉祥茶园、东安电影院相继建成。民国初年,许多外商纷纷投资开店,王府井大街店铺、洋行日益增多。由于王府井大街毗邻使馆区,外交使节、来京的侨民众多,其附近又是达官显贵的住宅区,这里日益成为高档化、西洋化商品的交流中心,外国著名商行如利威洋行、力吉洋行、吴鲁生洋行等经营钟表、钻石、西服、礼服,中国商行如中原百货公司、同升和鞋帽店、仁立地毯公司等,也经营各具特色的高档商品,王府井成为京城著名的繁华商业街区。西单商业区的形成稍晚一些。民国初年,北京政府的许多机构设立在西单附近。为适应新贵的需求,西单大街的店铺日益增多。1913年,六家小商店组成西单商场,此后,三友实业社、洋货庄等纷纷开业,西单大街逐渐繁盛,成为新兴的商业中心。

随着北京近代化进程的发展,北京的社会阶层结构开始发生重要变化。首先表现为王公贵族和旗人地位的下降。满族贵族与旗人群体,在进入民国后,丧失了原来养尊处优的地位,新政府明确表示“不可能以有用之饷养无用之人”,所有国民都应自食其力,这些昔日的贵胄被迫加入社会城市空间,自谋出路。其中,一些王公贵族虽占有深宅大院,享受丰厚的俸禄,但“世家自减俸以来,日见贫窘,多至赁屋,能依旧宇者极少。”长期寄生生活,令旗人群体步入社会城市空间极度不适,进入民初已呈破落之相。其次是传统士农工商四民阶层结构解体,产生出新兴市民阶层和新兴职业,形成以新兴职业地位为基础的社会分化和竞争空间。再次是北京逐渐放松了对外来人口的限制。有清一代,京师实行“满、汉分城居住”。身份高贵如官吏士人者,如为汉族,也需依据定制,“在京汉员皆侨寓南城外。”因此汉族官吏及士人大多都居住在城南的宣武门外一带,他们或居住在自己的私人宅第内,或是赁屋而居,还有更多的是居住在会馆内。至于那些住在外城为北京提供各种服务的从业人员,如各业商人、手工业者、工匠、帮工、仆役等,比起士人来,他们要接受极为严格的身份核查和定期的住址登记,包括:租住民房的客民,必须有切实可靠保人;凡租住客店寓所、庵观寺院者,需登记姓名、籍贯,编入保甲;官府要按月点卯,逐一盘查来历不明之人等等。同光时期,对外城外来人口的管理逐渐放松。“新政”时期,随着近代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汉人居住内城终于合法化。而到1912年清帝退位时,旗人也不必再固定在八旗地方,可以自由择地而居。这就出现了汉人与旗人双向自由流动的动态居住格局,原有的分片各自居住的封闭格局逐渐被打破。

在北京城市近代化的过程中,宣南地区发挥了引领社会潮流的作用。清末民初,北京地区的报刊,以内外城为界,官报、旗人所办报刊和外国人的报刊,集中在内城,而最有活力或社会影响力的民办报刊的报馆、发行所和印刷所大多集中在宣南区域之内,其中尤以琉璃厂一带最为集中。这与宣南是北京汉族士人的聚居区有直接关系。宣南地区除了在京任职的官员、幕僚多居住于此外,每三年一次的乡试、会试也吸引来大量士人,在此做短期生活和活动,宣南一带于是成为士人会馆最为集中的地方,会馆房产多达400余处。1895年,康有为及其弟子们就是在宣南地区发动了公车上书,创办了《万国公报》、《中外纪闻》等舆论界的翘楚。进入民国,北京的新闻记者在总体上仍以宣南所在的外右1—5区为最多。宣南地区还是清代《京报》的发行中心,有多家有名的报房具备印刷和发行报刊的能力,从业人员多达200人左右。同时,宣南还是外埠报刊的发行地。《时务报》是最早在京发行的外埠报纸之一,发行所即设在宣南。清末民初,由这里印刷并发往全市的报刊,起到了非常积极的开启民智、推动北京加速近代化的作用。

经济、政治、文化等相关因素交织在一起,推动了北京城市社会结构由封闭逐步转向开放与流动。有清一带,北京内城以紫禁城、皇城为中心,体现封建专制对社会秩序的安排。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使原先那些不可一世的皇家建筑失去了神圣性,同时民国首都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又使得拓展城市空间不得不触及对这些皇家建筑的改造。曾主持民初京城公共设施改造的内务部长朱启钤客观地指出:“京师为首善之区,中外人士观瞻所系,凡百设施必须整齐宏肃,庶几不惮为全国模范。正阳、崇文、宣武三门地方,阕阅繁密,毂击肩摩,益以正阳城外京奉、京汉两干路贯达于斯,愈形逼窄,循是不变,于市政交通增多窒碍。”1913年,在市政公所的主持下,首先打通天安门前的东西大道,继而开辟南北池子和南长街两条贯通南北的大道,拆除大清门内的千步廊以及东西三座门两侧的月墙,先后开辟南池子、南河沿、南长街等处的皇城便门。这样天安门前形成了交通便利的中央广场。1914年,故宫前半部的武英殿先行开放。翌年,文华殿和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开放,并辟为北京古物陈列所。同年,朱启钤发动旅京绅商捐款,将社稷坛被改为中央公园,向公众开放。这是北京第一个近代公园。此后,太庙、天坛、地坛、先农坛、北海、中南海,以及西郊的颐和园等皇家禁苑相继开放,被开辟为市民文化、游艺和体育的活动场所。1924年,废帝溥仪被逐出宫,故宫被政府接管,翌年,故宫博物院正式开放,成为东方最大的遗址性艺术博物馆。这些公共空间不仅为国人提供文化娱乐场所,而且成为市民开展政治活动的场所,国人以群众集会的方式,表达对民主政治理念的执著追求,成为社会公共生活的常态。例如,1915年4月11日、5月23日,北京商会等民众团体在中央公园连续发起集会,30多万市民踊跃参加,宣传爱国,提倡国货,抗议日本扩大侵华权益的“二十一条”秘密条约。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大专院校学生3000多人,赴天安门广场集会,点燃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的烈火。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天安门广场成为北京爱国民众声援上海工人的政治舞台,北京市157个民众团体发起集会,20多万各界民众汇集天安门,大会通过《北京国民大会宣言》,宣告中国国民绝不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决议开展抵制英、日货物运动。可见,天安门广场和中央公园等社会公共领域的开放,为民众参与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提供了公共空间,成为群众参与政治运动的场所,推动了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进程。

三、北京城市管理体制的专业化进程

清末民初,随着政治体制由帝政向宪政的转型,政府的宗旨由完全为皇权服务,逐步调整为以宪政为基础,政府的职能日益凸显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专业化特征。不过,这是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进程,其间经历了非常复杂的权力运作、观念磨合及体制变革。

同类推荐
  • 宁夏文化蓝皮书:2010

    宁夏文化蓝皮书:2010

    《宁夏文化蓝皮书》是宁夏第一本文化发展的研究报告。以加快宁夏文化发展为研究主题,通过理论与实际、宏观与微观、战略与策略的结合,对五年来宁夏的文化建设作一总结、分析和概括;对任重道远的文化体制改革,以专家的视角,对实践进行理性的思考,对探索进行理论的指导;对今后我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探索,积极提出思路、途径、对策和建议。
  • 少时读书:废名讲中国诗文

    少时读书:废名讲中国诗文

    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废名追记自己小时阅读中国古书的心路历程。《少时读书》收录的都是废名先生关于如何阅读中国古代神话、文章、诗词、经卷的随笔。分为三个部分:“中国文章”:阅读《论语》《水浒》等中国名著经典的感受以及少时读书的经验之谈;“灼灼其华”:关于《诗经》的讲稿以及杜甫诗歌的研究心得;“格义致知”:传达佛经中多个基本概念,比如“理智”“阿赖耶识”的见解。
  •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对我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坏处:首先,会大大妨碍我们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其次,会使我们对生活中许多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感到费,解。此外,不懂文化常识,还可能使我们在许多场合“出糗”。为了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文化常识,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每天读点文化常识(插图典藏本)》选取了读者感兴趣又实用的文化常识,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涵盖了在生活中及与人交往谈话中所能涉及到的几乎所有领域,如天文历法,民族地理,王朝皇族,官制法律,礼仪宗法,军事兵器,宗教风俗,饮食器用,建筑交通,文化艺术,医药科技等。
  • 中国青年100种生存状态

    中国青年100种生存状态

    阳光是上天的礼物,无论春夏秋冬,阳光的品格就是普照大地万物,不会给你多照一点,给他少照一点。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在享受阳光,可谁又会在意阳光?无论人们是否在意,阳光总是一种最朴实最可贵的存在。再说,我们什么时候会想起来感谢阳光?生活中,除自己之外,都是他人。他人即阳光。我需要他人,他人也需要我,我们相互都应该是各自的阳光。
热门推荐
  • 与你共至光年

    与你共至光年

    肖子玥——是观众眼中的天使,亦或是欧洲芭蕾舞团的一颗新星,光环陨落,就剩下没有自我的自我。“我不喜欢像子玥这样的,我只喜欢子玥,任何人可以像她,却不会是她。”年少一诺,便义无反顾守护的谌裴轩,似乎在时间与距离之间渐行渐远。失去梦想,失去爱情,失去亲情,她的世界都要坍塌。朝暮与年岁并往,与你共至光年,抉择,是不是也要勇气?因为是肖子玥,便无条件维护的池以俊,在他追着别人跑的时候,也有人习惯看着他的背影,邓沙,温婉气质,在各方面都拎的清楚,活的明白,池以俊大概就是个特例。“我要有能力担得起她的任性。”欧辰杰曾经慢半拍错过刘婷,两年后好不容易找回彼此,却因事业走向产生分歧,将爱情转正不容易啊!“要是肖子玥没有出现过,我一直都会是骄傲的钟思瑶,从晓晓出事的时候起,我就已经回不去了,我们也已经回不去了!”在象牙塔顶端成长的少女,因为愧疚和自责变得仇恨,该如何领悟爱的真谛?他们的故事,在鼎正高中开始,所有的爱与恨,都在慢慢萌芽;而上一辈的故事,一直在延续。
  • 谈温水煮青蛙的恋爱吗

    谈温水煮青蛙的恋爱吗

    “你会孤注一掷的去喜欢一个人吗?”我问陈默。陈默望着我,目光似水温柔,“不会,我比较倾向于细水长流的爱情,就像温水煮青蛙,等到她察觉时,便会发现原来她早已离不开我了。”此文轻松活泼,偶尔煽情,HE。谨以此文致敬90后的青春。或许会很平凡但一定独一无二;或许会经历很多离别,但总有重逢的日子;或许会有矛盾冲突,但总会冰释前嫌;或许会走一些弯路,但兜兜转转许多年,总有一个人还在原地等你。
  • 第三个女郎

    第三个女郎

    三个妙龄女郎合租伦敦的一套公寓。第一个是一位冷静干练的秘书;第二个是一位艺术家;第三个女郎打扰了赫尔克里·波洛的早餐,供认自己是个谋杀犯,之后迅速消失。波洛渐渐了解了围绕在这位神秘的第三个女郎身边的各种传言,她的家庭,还有她的离奇失踪。然而无论伟大的侦探判定她有罪、无罪或是精神失常,都需要确凿的证据……
  • 噬血剑灵

    噬血剑灵

    地球上一个普通的少年梁雄,无意中得到了噬血剑,神剑带着他穿越到了武者大陆,传授了他绝世的武功,从此,平凡的少年在异界,除暴安良,推翻外族的统治,逆天崛起,成就无上传奇。
  • 如来师子吼经

    如来师子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红线打个桃花结

    红线打个桃花结

    遇到他之前,卜椴没觉做个神仙有什么不一样。而遇到了他,让卜椴开始庆幸自己是个神仙,因为和他在一起的时间,还有那么长……遇到她之前,凌显天君冷漠到视天地间法度之外再无它物。而遇到了她,让凌显天君的目光开始变得柔和……她不过是到人间旅游度假,却意外地,因为一条红线,系出了此生盛开的桃花。
  • 血降
  • 东元大帝

    东元大帝

    星辰大陆,强者为尊。少年东元从底层杀到最高层。灭星辰,杀大帝,唯我独尊。(不喜勿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