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5600000003

第3章 杨度:从“帝制祸首”到中共党员的传奇人生(3)

“一定要阻止吴佩孚的部队南下,否则后果不可设想!”刘成禺把情况介绍清楚之后,没有逗留多久,赶快启程去了北京,设法通过北京政府疏通斡旋。而杨度和薛大可则于次日清晨来到保定,直奔曹锟督府衙门,找到了旧友夏寿田。知道二人来意后,夏寿田颇为踌躇了一番,终于毅然决定倾力相助。

当时直系军阀的头头是曹锟,吴佩孚是仅次于曹锟的第二号人物。曹锟十分看重吴佩孚,但吴佩孚仗着自己是秀才出身,颇有几分不把曹锟当回事,至于曹锟所器重的部下三师师长王承斌和参谋长熊秉琦,当然就更看不上眼。三人商议了一番,决定就从直系军阀的这一内部矛盾入手解决问题。

计议已定,就由夏寿田向曹锟报告杨度来访的消息。杨度当年是袁世凯的得力干将,而曹锟生平最佩服的就是袁世凯,所以杨、薛二人受到了曹锟的盛情接待,曹的得力干将王承斌和熊秉琦也同为座上之宾。杨度鼓动三寸不烂之舌,一会儿把曹锟比作袁世凯,一会把曹锟比作曹操,把曹锟乐得晕头转向。酒酣耳热之际,杨度渐渐转入正题,仿佛不经意的样子提到了陈炯明。曹锟随着表示正打算与陈合力消灭孙中山的北伐军,随口就问杨度对此事有什么高见。

杨度一听,正中下怀,赶紧答道:“大帅请听我一言。大帅想出兵南下,若能消灭北伐军,当然是一大奇功,只是其中如果另生他变,后果如何恐怕难以预料。”

曹锟好奇地瞪大了眼:“此话怎讲?”

杨度循循善诱:“方今天下,南有孙中山,北有段祺瑞张作霖,大帅虽然把持着北京政府,一旁虎视眈眈的人可多着呢,大帅恐怕没有一日不战战兢兢如临深履薄吧?依我的看法,孙中山本不足虑,何况现在又闹出陈炯明的事情?要小心的是北方的段祺瑞、张作霖。如果大帅贸然出兵南下攻打孙中山,如果段、张趁虚而入,大帅有把握挡得住他们么?”

曹锟的眉头微微皱起。

杨度趁热打铁:“况且,我素来听说大帅您以仁义治军,这一点袁慰亭袁大人在时就曾极力赞赏。如今陈炯明以下犯上,以怨报德,大帅您还出兵支持,那岂不是公开鼓励此等无耻兽行了?如此,大人今后如何约束部下,如何确保他们不效法陈炯明对大帅恩将仇报?更何况……”话说到一半,杨度忽然住了口。

曹锟正在频频点头,这时不由一愣,急忙催促道:“怎么停下了?往下说往下说!”

“说错话得罪了人,我可担当不起!”杨度知道曹锟已经上了套,不怕他跑了,干脆再吊一吊他的胃口。

“但说无妨。这里都是自己人,有事我担着。今天这里讲到的事情,谁都不许说出去!”曹锟给杨度吃了一颗定心丸。

杨度做足欲说还休的姿态,缓缓说了下去:“更何况,玉帅(吴佩孚字子玉,人称玉帅)如今拥兵洛阳,请日本人训练新军,军事政治力量都在不断增强,其在军中的威望,亦不在大帅之下。洛阳以南,知有玉帅而不知有大帅者,窃以为恐怕不在少数。此次南方内乱,玉帅趁机南下,他日南方平定,玉帅如果甘心臣服大帅,当然是天大的好事,但如果玉帅别有所图,效法陈炯明拥兵自重,后果如何,可想而知!大帅是个明白人,此中利害,也不必我赘言……”

杨度越往下说,曹锟脸上的神情就越发凝重了。良久,曹锟都没有说一句话。

王承斌和熊秉琦平日里早就看不惯吴佩孚飞扬跋扈的劲头,这时眼见曹锟神色如此,赶紧各自表态,声明自己一定反对吴佩孚出兵南下。曹锟听了,眉头这才渐渐舒开。

杨度知道自己这趟算是没白来,形势既定,就把话题引到别处去了。

在第二天举行的秘密军事会议上,曹锟、王承斌、熊秉琦三人果然极力反对吴佩孚出兵支援陈炯明。吴佩孚虽然惊怪恼怒,却也无法可想。而陈炯明失去吴佩孚的支援,孤军作战,没多久就被北伐军击败了。

由于杨度巧妙斡旋,北伐军这才有惊无险地渡过了内乱的难关。对此,孙中山自然感念于心。8月,孙中山赴上海,邀请杨度到上海相见,孙中山一番感谢之后,杨度对自己过去的政治生涯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和检讨,他对自己曾经虔诚信奉过的君主立宪制产生了怀疑,并表示愿意跟随孙中山加入革命者的行列。孙中山顺势邀请杨度加入国民党,他有意给杨度安排一个重要职务,但同时又希望杨度发表一个公开声明检讨过去的政治错误,以便使党内的人心服口服。可是这时候,杨度的自尊心却忽然作怪,结果就没有答应。

孙中山不便勉强,杨度入党的事只好缓行。

1924年10月的一天,刘成禺突然来到杨度家里,对杨度说,孙中山要在南方政府中给杨度安排一个极其重要的职位,孙中山不久就会来京,与杨度具体商谈此事。11月10日,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不日即从广州启程,取道上海,迂回至日本长崎、神户,12月4日抵达天津,沿途四处发表演说,宣传革命主张。此时孙中山年事已高,由于不堪旅途劳顿,加上沿路事务繁多,抵津当晚即因肝病发作卧床不起。18日,孙中山在病床上得知段祺瑞为了一己私利,竟然承认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一气之下,病情愈加恶化。31日,孙中山强撑病体进入北京,受到京城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孙中山仍然忧心国事,日理万机,全不为个人健康着想,终于在次年3月12日因肝癌去世,享年59岁。

听到孙中山逝世的消息,杨度不禁痛哭失声。一代革命先驱就这样离去了,而中国革命的道路,又在哪里,通向何处?孙中山说要给杨度安排一个极其重要的职位,究竟是什么职位?可怜杨度这一生,竟然一次好运气也不曾撞上过!命运的喜怒无常和变幻无端竟然每次都以同一种方式折磨这个可怜人。如果孙中山不是恰在此时辞世,展现在杨度眼前的是不是就会是一道别样的风景,一条迥异于往常的路径?以杨度早年的独特经历,孙中山在世之时尚且不能令国民党内没有芥蒂地加以接受,孙中山既死,杨度要想在国民党内再有一番作为,也就再无可能。

在光明中飞升

杨度因为不同意孙中山要他写政治检讨的要求,没能加入国民党,但那时国共两党正在进行第一次友好合作,孙中山顺道就向杨度介绍给了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李大钊。杨度早闻李大钊之名,未见其人,心中也颇为思慕,听说李大钊与自己的同乡兼密友章士钊相熟,就没有麻烦孙中山,而是直接跑到章士钊家里,让章士钊把李大钊约了出来。

杨度向李大钊表达了自己对革命对中国前途的迷惘和担忧:旧有的封建制度已经在极度腐朽没落中遭到毁灭,他所信奉的宪政又屡次三番地行不通,而共和制度施行以来,国内局势也未见多少起色,那么,中国的出路究竟何在?

李大钊指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革命虽然成就斐然,但却忽视了极其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唤起民众、发动民众,让广大民众亲身参与到革命实践中来,建立起一支人民的军队,让人民自己解放自己,推翻旧社会,走向新生活。当然,社会上层工作也必不可少,军阀政府那里也必须有人,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更快更稳更远。

由于李大钊临时有要事需要办理,这一次的谈话并没有持续很久,但李大钊的思想已经在杨度心里激起了别样的火花。在李大钊的引导下,杨度开始阅读《向导》、《每周评论》等进步书刊。他像一个在暗夜里摸爬滚打了许久的行路者,在漫长的期盼之后,终于看到了一颗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的星辰,万水千山的辛苦跋涉顿时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同类推荐
  • 庶子定国

    庶子定国

    大济六年,济国连年风调雨顺,国富民强,引万邦来朝。济国皇帝居安思危,本想亲游天下体察民情,但碍于百官劝阻只得作罢,指派唯一的亲弟弟庄王,代天巡守。庄王领旨,率领队伍自南向北遍走济国一十二州,历时一年而回……
  • 大宋第一枪

    大宋第一枪

    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重生的高宠握紧手中的大枪,发誓要刺破靖康的黑暗,杀出一个新的黎明!
  • 两千年不死

    两千年不死

    江晓活了两千年。第一世,她走过先秦的风土;第二世,她随着项羽逐鹿天下;第三世,她和汉武帝一起征战塞北;第四世,她成为枭雄曹操一生的挚友;第五世,她选择站在女帝武曌的身后;第六世,她……对于一个不会死的人,这又会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如今,当江晓再次睁开眼的时候,已经是她的第三世。好吧,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睡了几十年了,江晓的肚子现在有点饿……ps:看了NPC大佬的上下两千年,感慨颇多,于是准备动笔……有着不算低也不算高的历史水平,文风较为欢乐。为了贴合剧情,会对一些无关痛痒的历史做出修改。另外,这是变身不嫁的……新书《江羽有个师父》已开
  • 南明悲歌汉服的最后二十年

    南明悲歌汉服的最后二十年

    明末乱世,群雄并起的年代,一位青楼出身的侠女张玉乔,作为明末特务组织青衿会的成员,与各方势力周旋,最终说服著名军阀李成栋反清归明,也令自己史书留名。张玉乔幼时青梅竹马的张焜言揭竿起义,在明末乱世成为一方诸侯,张玉乔受命说服其归顺南明政府,在山河动荡,江湖奔波之际演绎了一出跌宕起伏、儿女情长的人间悲喜剧。
  • 冒牌王爷运动员

    冒牌王爷运动员

    大学生李从度穿越南唐,被错认成了王爷,热爱运动,成为一名特殊的运动员。
热门推荐
  • 青春修改日记

    青春修改日记

    她笑起来眼中有着银色星辰,他喜欢了她许多年,没有什么轰轰烈烈,他明白只是当初自己不合适罢了,他的青春遗憾不已,遇见了对的人却没有能力,这就是现实。以为这辈子就这样的他忽然发现那本被缠上胶带写满了关于她的故事的日记发生了改变。
  • Memoirs of Carwin the Biloquist

    Memoirs of Carwin the Biloqui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晚清民国大学之旅

    晚清民国大学之旅

    本书回忆中国大学在晚清民国时期的整个进程,包括那时的大学、大学教师、大学生们,包括那些可歌可泣的人物,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那些流芳青史的运动,那些意义非凡的事件,那些艰难、曲折、复杂、漫长的办学历程,那些或快乐有趣或感人肺腑的校园小插曲,那些振聋发聩、空谷足音的思想和言语,那些山水秀丽、楼宇精致、书声朗朗的校园。你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部关于1949年以前中国大学的百科全书;是中国近、现代大学发展史的“民间版”、“通俗版”、“故事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朝圣之路。因为,那正是我们的魂,我们的根啊!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至高选择

    至高选择

    这是一个魔法与科技相融交错的时代,神秘系统突然植入,地球存亡分秒必争!陈凡沉却毅然的选择了“狗带”。
  • 巨兽统治

    巨兽统治

    巨兽降临的那一天,整个世界就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于生活在这时的人来说,这是末世的开启,可对于未来的人来说,这却是变革的钟声——偏黑暗向,主角是反派(至少行为上来看是这样)
  • 荒诞故事

    荒诞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惊世医妃

    惊世医妃

    【大结局】她,雪凡心,二十一世纪赫赫有名的医学天才,却穿越到镇国公呆呆傻傻的废材小姐身上。当丑颜褪去,她的绝色容姿,她的万丈光芒,凤惊天下。他,夜九觞,神秘莫测的九皇叔,够冷酷够霸道够腹黑,某个无聊日,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小东西,从此开始他天上地下的漫漫追妻之路。世人都瞎了吗?难道没看见这只贪吃的小狐狸才是真正的明珠?管他世人瞎不瞎,总之这只贪吃的小狐狸必定是他的囊中之物,先养肥点,以后的肉才好吃。
  • 通人情懂世故让你人见你爱

    通人情懂世故让你人见你爱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通人情、懂世故,别人就容易接纳你、尊重你、帮助你、满足你,你的愿望就容易实现。《通人情懂世故让你人见人爱》以生动真实的事例及故事深入浅出地向读者展示了社会生活中直接、便利、有效的社交技巧,希望《通人情懂世故让你人见人爱》能带给你一个全新的做人、做事理念,帮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好人情世故的尺度,从而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让你心想事成,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风雨无阻。
  • 温故(十五)

    温故(十五)

    本书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它以记述一个小人物生死与档案的文字,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我们需要温故,是因为我们的健忘,从温故中而知新则是我们温故的目的。从《温故》中,细心的读者都能感悟到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温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