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70500000002

第2章 引言

范希衡

布封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个卓越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一向享有崇高的国际地位。他曾打倒神学的世界观,科学地解释了宇宙发展过程;他反对雕虫小技、言之无物的文学,曾建立以义理为中心的文学理论,并且以大自然的描写扩大了文学范畴[1]。他在科学上是拉马克、达尔文的前驱[2],在文学上与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并驾。像这样一个“兼有思想天才与文笔天才”[3]的大作家,中国直到现在似乎还没有人介绍过,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今年(1957)是他诞生的第二百五十周年,我们特选译他的一些散文,辑成这个小册子,使中国读者对他的进步思想和他的优美文笔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布封(Buffon),更正确地说,德·布封(De Buffon),原名乔治·路易·勒克来克(Georges-Louis Leclerc),1707年9月7日生于法国东部布尔高尼省(Bourgogne)的孟巴尔城(Montbard)。父亲是律师,曾充布尔高尼省法院推事。母亲是一个法院书记官的女儿。父亲曾以继承关系获得贵族的布封采地,这个采地于1732年又转到乔治·路易手里,自此乔治·路易就改姓德·布封,世称德·布封先生。到了他的晚年,国王路易十五为着表扬他在学术上的功绩,把他在孟巴尔的全部产业赐封为伯爵采地,所以后人又称他为德·布封伯爵。现在一般都简称布封。

布封家庭里的宗教气氛是十分浓厚的。他的两弟两妹都出家修道,他自己幼年进的也是天主教耶稣会办的中小学。他这样的家庭出身,后来居然能摆脱掉神学的束缚,我们更觉其难能可贵。

他在中小学时代很用功,特别爱好科学,在打球的时候衣袋里还带着一本欧几里得的《几何学原理》。中学毕业后,他先到本省省城狄庸(Dijon)大学学法律,1728年法律本科毕业,又到法国西部昂热尔城(Angers)去学医。这时期他很好玩耍,他到昂热尔是为了换个新鲜地方。在昂热尔学了两年,因为决斗伤人,不得已逃到西部的南特城(Nantes)。这是1730年的事。就在这年下半年,他在南特遇见了一位英国青年,金斯敦公爵(Duc de Kingston),这位公爵是由保傅辛克曼(Hinkmann)陪着到法国南方来游历的。布封和金斯敦两人都年轻,都好玩,所以一见就交上了朋友,相约一同游历。本年他们到了日内瓦,布封在那里遇到了几何学家克拉梅(Cramer)。据他自己说,他在数学上最早的、最踏实的知识是从克拉梅那里得来的。他们又去游意大利,先在法国南部游览,走一程,停一程,直到1732年初才到罗马。但是到罗马才三个星期,布封就因母丧奔回狄庸。

布封和金斯敦相处不过一年半光景,但是他所受到的影响却很大,他研究科学的志愿可能就是在这时期确定的。特别是金斯敦的那位保傅辛克曼,他是个德国学者,“爱博物学和爱烟斗一样”,顷刻不能离开,这也许就引起了布封对博物学的兴趣。布封虽和金斯敦、辛克曼二人匆匆分手,却并没有断绝联系。1736年金斯敦曾到巴黎与布封相见,自此布封不断地寄昆虫标本给辛克曼。1738年布封又到伦敦去看他的朋友,在英国住了一年,由金斯敦介绍,与英国贵族往还,同时直接吸取着英国的科学和文学。他崇拜牛顿(Newton),爱读弥尔顿(Milton)的诗和理查孙(Richardson)的小说,爱读后者的小说是因为后者具有“伟大的真实性,并且因为他对描写的一切事物都曾仔细观察”[4]。布封终身讲究仪表,文笔要求庄严、高贵,观察事物入微,可能都是或多或少地受了英国文化的熏陶。

1732年布封奔丧回狄庸后,不到几个月就到巴黎定居。他和当时的许多名流接触,交际繁忙,但是他并不因此而放松研究工作。“有时他赴宴会直到下半夜两点钟才回家,一到五点钟就有个萨伏亚[5]人来拖他的脚,直把他拖到地板上,并且预先约好,如果他发脾气,那萨伏亚人尽可以对他使用武力。他这样起床后一直工作到晚六时[6]。由于他这样苦学,再加上人缘关系,1734年,他才满二十六岁,就进了法兰西科学院,在力学系当助理研究员。

在科学院期间,他陆续在他的孟巴尔苗圃里做了许多实验,发表了一些有关森林学的报告;1735年,他将英国植物学家赫尔斯(Hales)著的《植物生理与空气分析》译成法文出版,1740年,他又出版了牛顿的《微积分术》法译本,两部书前面都有一篇很有价值的序文。

在这前一年,即1739年,他已经转到科学院的植物学系当副研究员了。同年7月,他又被任命为“法王御花园与御书房总管”[7]。这是决定他终身事业的一件大事。

他经营御花园,除了物质方面的扩建外,还请政府设置了“法国御花园及博物研究室通讯员”的组织,借此网罗着国内外许许多多著名的旅行家、医师和有关博物学的专家、学者,使全世界的动物、植物、矿物的样品、标本和记录都源源而来。他又充实了博物学讲座,担任这些讲座的都是当代的第一流学者。这些大科学家有许多都是布封的后辈,经布封培植出来的,如拉马克(Lamarck,1744—1829)、拉色拜德(Lacépéde,1756—1825),都是布封学说的继承人;拉马克曾创生物自生论和种族变化论,直接启发了达尔文;拉色拜德整理了布封遗著,续成了他的《自然史》。

法国御花园既有了这样丰富的研究资料和这样多的研究人才,自然是名闻世界了,外邦君主如普鲁士的腓特烈二世,俄国的卡德琳女皇都曾自动地赞助这博物学的权威机构,赠送许多样品和标本。美国独立战争时,美方俘获英国船舶,没收一切货物,唯独寄给法国御花园的动物标本、贵重皮毛和珍奇矿石都原封不动,送还给“布封先生”。布封当时的声望可以想见。

但是就布封个人来说,御花园的经营正好为他的另一工作准备条件:他是决心写一部完整的《自然史》[8]的。御花园的庋藏都是他的研究资料,御花园的人才都是他的合作者或助手。同时,他在孟巴尔还有他私人的苗圃、熔炉和铁厂,可以供他做种种实验,还有一批学者如孟拜拉(Guéneau de Montbellard,1720—1785)等,可以替他帮忙起草稿。所以他每年只住巴黎四个月,主持园务,其余时间都住在孟巴尔私宅里埋头著述。他每天五点钟起床,六点钟开始写作,一直写到下午一两点钟,然后吃午饭,睡午觉;五点到七点还是写作;晚上,叫人家读他的作品,他听了,或加解释,或加欣赏,或者准备修改;别人替他起草的也在这时读给他听,他改得很多。这样的生活,四十年如一日[9]。

1748年,他在《学者日报》(Journal des Savants)上发表了他的《自然史》计划,预计全书为四开本十五册:动物九册,植物三册,矿物三册。但是这范围实在太广了,他后来没有时间写贝类、鱼类、昆虫和微生物。就是经过这样的紧缩,全书还包含三十六巨册,超出原定计划一倍以上。

次年,《自然史》的头三册出版了。第一册是“自然史方法论”和“地球形成概论”,第二册包括“动物通史”和“人类史”,第三册包括“人种演变史”。这三本书一出版就轰动了全欧洲的学术界,很快地各国都有了翻译本。不但科学界注意,连文学界也注意,因为《自然史》的艺术性更高;特别是哲学界,因为“地球形成概论”等于一部科学的“创世记”,当时作为神学堡垒的巴黎大学神学院的教授们很愤激,认为这部书“离经叛道”,要求制裁。布封当然不会忘记一百年前伽利略的故事。伽利略因为发表了地动说被宗教裁判所逼着公开认罪,但是一出裁判所大门就叫道:“然而地球究竟是动的呀!”布封也和伽利略一样,坚持着真理,不过他比伽利略做得更聪明些。他恭恭敬敬地写了一封信给神学院诸公,申明他“无意反驳《圣经》”,并且保证将来出版《自然史》第四册时把这封申明书刊在卷首。神学院诸公的怒气平息了,他依然静悄悄地写他的那部反神学的大著。

布封到四十五岁才结婚。妻是一个年轻的孤儿,性情非常和婉,毕生只知道崇拜丈夫的天才,照顾他的生活。这对于布封的学术研究也间接帮忙不少。

结婚的第二年,即1753年,他当选为法兰西研究院院士,这也是他平生的一件大事。

法兰西研究院院士的称号是法国文学家的最高荣誉。院士额定四十人,都是终身职,死一个,补一个,由现存的三十九名院士票选。历来惯例,候选人先要提出申请书,然后一个个地拜访各院士,请求支持。这一年死的院士是桑思总主教(Archevêque de Sens),竞选最烈同时也最有希望的是一位风流自赏的诗人皮隆(Piron,1689—1773)。不料国王路易十五嫌皮隆轻薄,表示不满。学院便临时决定选布封补缺,并且破例地免除他提申请书、拉选举票等手续,这对于布封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光荣。学院还有一个规矩,凡是新院士入院都要做一篇演说,演说内容通常都是歌颂创办研究院的“圣君贤相”和当朝的君主,并且赞美他所补缺的那位已故院士。布封觉得这种俗套太无谓了,尤其是他所递补的那位总主教是一个迂腐的宗教作家,他又怎么能以科学家的身份加以赞扬呢?因而他临时决定赋予他这篇入院演说以一个崭新的内容:他借着研究院的讲坛,堂皇地提出他对于写作方法的主张,大声疾呼地反对当时文坛上一种“绮丽不足珍”的风尚,连在座的许多老资格的院士如孟德斯鸠、玛利佛都受到了指责,新进作家如狄德罗也受到了警告。他说得义正辞严,所以任何人都无法辩驳,在他说话的过程中,有三四次被掌声间断了,这在研究院也很少先例。自此,布封在文学理论上的权威完全确立了。

布封当选院士后。曾于1760年至1761年和1775年两度主持研究院院务,送往迎来,不免费掉他若干时间,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他的《自然史》撰写工作。1769年他的妻死了,1771年自己卧病,工作中断了两次,但是时间都不长。所以,一般说来,《自然史》的撰写进度是很规则的。

自1749年至1767年,《自然史》共出了十五册,除前三册内容已见上述外,其余都是写胎生兽类的;自1770年至1783年又出了九册,是鸟类史;自1783年至1788年又出了五册,是矿物史。此外,自1774年至1789年还出了七册补编,其中第二册是他的思想结晶“大自然的各时代”,第七册是他死后由拉色拜德替他整理出版的。

他的著作陆续不断地出版,光荣也陆续不断地增高。各国名流学者都希望一见他的风采,各国君主都以有他的塑像为荣。1777年,法国政府和人民替他在御花园里建起一座铜像,座上用拉丁文写道:“献给和大自然一样伟大的天才。”正如法国人所说,布封已经“生入不朽之宫”了。1778年,当他的“大自然的各时代”出版的时候,巴黎大学神学院的大师们看见他变本加厉地“离经叛道”,个个都咬牙切齿,群起而攻;但是他们也知道蚍蜉撼树是无用的,所以都不谈宗教制裁了。

布封1788年4月16日卒于巴黎,活了八十一岁。临死之前还叫人扶着他在御花园里走了一趟,向他那五十年来心血的结晶告别。

布封对于现代学术的第一个大贡献就是把上帝从宇宙的解释中赶了出去。在人们还用“创世记”解释宇宙起源的时代,他“第一个搜罗并解释无数的事实,拿自己的假定补充着事实的不足;第一个把宇宙的历史正确地、详细地、科学地给我们描绘出来”[10]。他把人也放到自然里去研究,他说:“从切实考察大自然而来的第一个真理,也许是要使人难为情的,这真理就是他应该把自己放到其他动物一块,他的整个物质方面都像其他动物,也许动物的本能比人的理智还要准确些哩,动物的技巧比人的艺术还要可佩些哩。”[11]他不拉扯任何科学外的影响来解释自然,“首先,没有宗教影响:上帝在他的著作里是不存在的;他不需要上帝[12]。”这并不是说在他的著作里没有“上帝”字样。相反地,为着掩蔽神学家的耳目,他不断地提到造物主。“我老是把造物主的名字抬出来,但是,你只要把这名字换掉,摆上自然力就成了”,他曾这样对人说[13]。

惟其如此,所以他才有许多科学的创见。他指出地球、各行星与太阳的许多相似点,说地球和行星都是冷却的小太阳,这一点,长久没有人否认过。他追求地面变迁的根源,分析地层,拿解释现今地面现象的原因去解释地球初期的现象,这就开了地质学的先河。他研究大地,研究山脉、火山、海流、河川,把观察和解释都建筑在地质学的许多事实上面,从这一点看,现代地理学者也可以把他列为开山祖师之一。

特别在物种起源方面,他“是现代以科学眼光对待这个问题的第一人”[14]。他曾经看出物种是变动的,古代物种没有现代多;他曾经看出弱者被强者淘汰,而生存的物种又由环境、气候、营养的影响而逐渐改良;或者变质,或者变形;他曾经看出有新的物种来代替旧的物种。总之,在那“不断的消灭和更新的永恒过程中”,他已经隐约地猜到了“物竞天择”的许多规律,只待拉马克、达尔文诸人来进一步研究,加以发扬。同时他还认为人类之高出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他有智慧,有理性;各种人尽可以有形体肤色上的细微差别,文化程度上的不同,然而却都是人类,凡是人类,都应该发挥理性,改良自己,致力于和平建设,改造自然,不应该互相残杀,自取灭亡;所以他反对战争,反对侵略,反对殖民主义。

现代科学的进步是一日千里的。布封在科学上的创见早已被后人超过了。他现在之所以还这样活跃在人们的心里,主要是凭着他在文学方面的贡献。

首先是那篇论文笔的演说。这篇演说在当时曾起“振衰起敝”的作用,现在还是法国文艺理论方面著名的经典著作之一。我们现在读着这篇演说,不免感到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比方,他说文笔只是层次和气势,而全篇内容却只谈层次,很少谈到气势;这可能是因为作者把层次和气势二者合而为一。我们知道,层次是理智的事,气势是情感的事,而布封则认为层次、气势乃至文笔的自然、明畅、热力,都应该从义理里发出来,这就把文学的其他要素如情感、想象力等等都完全忽视了。我们追求这种忽视的原因,应该说,布封是思想文学的作家,平生不写诗[15]和小说,而启蒙运动时代也是以思想文学为主流。“这个世纪需要极度的明畅有过于需要爱情,因为只有文笔明畅才能使真理成为大众都能通晓的东西,而向全世界传播真理,正是18世纪所自动负起来的使命”[16],布封的文艺理论正代表着时代的精神,惟其代表着时代的精神,所以也就受到了时代的限制。然而,尽管有这种限制,布封给作家的许多忠告还是有永恒的价值的。比方他说,作文要言之有物,要自己深信才能使人深信;又说,作文要先订计划,讲层次,讲气势;要鞭辟入里,平易近人,等等;这一切都是不勘之论。所以福罗拜尔说:“我曾经很惊讶,我在布封先生‘论文笔’的箴言里发现了我们的不折不扣的艺术理论。”可见这位写实派大师对这篇演说的推崇。

其次是《自然史》里的许多动物肖像。布封研究每一个动物都分两部分:现状的描写与史的叙述。描写又分外形的与解剖的两种;史的叙述就是种类的发展和演变,包括生殖、教育、习惯、本能以及“我们所能获得的用处与便利”;为了避免单调,他经常变换描写的方式与叙述的线索。正如他自己所说:对于“有生物类……作家不仅要给它们造成静态的肖像,还要造成活动的画图”。他这些活动的画图都是以科学的观察为基础,透过人生写出来的,往往借物讽世,滋味愈为隽永,所以读者不觉其为科学,只觉得是绝妙的美文。他自己又说:文章里所含的知识、事实与发现“都是身外物,文笔却是人的本身。……如果它是高超的,典雅的,壮丽的,则作者在任何时代都将被赞美”。布封的动物肖像之永远被人赞美,就是因为他有那支高超的、典雅的、壮丽的笔。

再次就是那本《大自然的各时代》。布封对这本书想了五十年,写了十八次,可见这是他的精心结构之作。法国文学批评家法盖(Emile Faguet,1847—1916)说布封和卢梭是18世纪的两个最伟大的诗人。文学史家朗松更认为,“在某一意义上,他比卢梭更伟大,更崇高。……别人能描写大自然的一些外表……只有布封才赋予自然感以其应有的全部深度;他把自然感变为一种哲学的感动,在这种哲学的感动里,人们一面由外表获得印象,一面还引起一种直觉,觉得有一种不可见的、永恒的力量在大自然中依不变的法则表现着,在这种哲学感动里,人们看着眼前景象就不免凄然地回想到往古,回想到那些辽远时代里许多模糊而惊心动魄的场面,而我们的生存条件只是那些伟大场面寂灭后的残余。大自然的描写在过去只是提供一些绘画的主题,经过布封,就可以变成抒情诗的主题了”[17]。法盖和朗松的批评主要都是针对着《大自然的各时代》而言的。我们很同意他们的看法。不过我们觉得布封给我们提供的抒情诗的主题不仅在于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的描写,而还在于有关人类征服自然的那些辉煌的叙述,不仅在于使我们缅怀往昔,而还在于使我们憧憬将来,我们劳动人民在这书里感受到的倒是乐观的情绪多而悲观的情绪少。

我们这本小册子是把布封作为文学家来介绍的,因此把他的文章分为三类,希望每一类都能对中国读者有些实际的帮助。

第一类是文艺理论,包含《论文笔》和《写作艺术》两篇。解放以来中国文坛固然已经有了一些炫赫的成就,但是伟大的时代还要求更伟大的作品,这两篇文字可以帮助更伟大的作品的产生。

第二类是动物肖像,我们每篇都是节译最美妙而又最平易的部分。最近中国报纸上已经有不少的动物肖像发表出来,可见读者很需要这一类文字。布封的这些短文不但可以供大众欣赏,还可以给这一类文章的作者以及一般从事科学普及工作者树立楷模。

第三类是科学论文,我们选译的目的在开拓我们文艺工作者的眼界。《论自然史研究法》两篇不仅对科学工作者指示着创造的门径,也是告诉文艺工作者怎样避开前人窠臼,怎样去观察和想象,怎样去扩大胸襟。“洪荒时代”以下各篇就是布封观察和想象的实例。至于最后“人类真正的光荣是科学,真正的幸福是和平”和“人力胜天工”两篇,布封把研究宇宙万物的心得归结到社会人生上来,以充分的科学理由,热烈的救人怀抱,反对战争,呼吁和平,在我们的保卫世界和平运动中,更有其特殊价值。

我们没有找到布封全集,手边只有两个选本[18]和《论文笔》两个单行本[19]。这二十一篇文章都是从这四本书里选来的,大部分注解也都是参照这四本书的注解而加以比较增损的。我们根据的范围既狭,个人的学力又有限,挂漏谬误在所难免,尚待读者和专家指正。

1957年3月,于南京

同类推荐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哲学之所以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在于它能够给人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我们的前进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态度,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 道德情操论(经典超译本)

    道德情操论(经典超译本)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出版的第一本主要着作,他一生中共修订过六次。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秘密。《道德情操论》对于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 荣耀之重:暨其他演讲

    荣耀之重:暨其他演讲

    该书收录C.S.路易斯1939至1956年间的9篇著名演讲稿。这些演讲稿之论题,与现代中国思想密切相关。如,《荣耀之重》谈德性伦理的古今之别:今人以为最高德性乃“无私”,古人以为最高德性乃仁爱;《战时求学》一文谈的则是,保家卫国与大学求学两不相妨;《我为何不是和平主义者》谈和平主义之纰缪;《高下转换》一文则针对现代哲学之主流:还原主义(reductionism),等等。
  • 《哲学的贫困》导读

    《哲学的贫困》导读

    《<哲学的贫困>导读》共四章,分别为“《哲学的贫困》的写作背景”、“批判蒲鲁东的政治经济学:《哲学的贫困》第一章导读”、“批判蒲鲁东的哲学:《哲学的贫困》第二章导读”、“《哲学的贫困》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哲学的贫困>导读》以《哲学的贫困》写作背景和内容结构为切入点,引领读者对《哲学的贫困》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研读,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也有助于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缺陷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在。
  • 幸福,一次哲学之旅

    幸福,一次哲学之旅

    法国三位总统密特朗、希拉克、萨科齐推荐——人总是在听到幸福离开的声音时,才发现它曾经来过身边。幸福到底意味着什么:欧洲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宗教史家弗雷德里克·勒诺瓦先生,捕捉到人类思想长河中关于幸福的耀眼火花,将东西方哲学融为一炉:当西方遇见东方,当佛祖与埃彼克泰特会心微笑,蒙田与庄子隔空神交,幸福的真谛,就在哪里。
热门推荐
  • 经验丹方汇编

    经验丹方汇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头号锦鲤玩家

    头号锦鲤玩家

    俞沁意外得到了一个未来世界的游戏内测名额,从矮胖丑逆袭成了白富美,过着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幸福生活。一次意外她认识了传说中冷面冷心的陈氏总裁陈嘉昱,说好的冷面冷心呢,那个一见到她就两眼放光的人是谁?说好的禁欲冷淡呢,那个让她下不了床的人又是谁?还有此时蹲在床头对她撒娇的又是谁?你们怕不是对冷面冷心禁欲冷淡有什么误解。陈嘉昱的脸上挂着一抹委屈:“老婆,我给你的黑卡今天怎么没有刷够500万,一定是不爱我了。”每当有人询问陈嘉昱为何总是为俞沁一掷千的时候,陈嘉昱的脸上总会挂上一抹幸福的弧度,声音低沉而又性感。“我的阿沁那么好,有那么多人喜欢,我只有尽自己所能的对她好,她才会比昨天更喜欢我”
  • 非常爱情

    非常爱情

    我是与妻子赵美茹同去北京时认识寂寞嫦娥的,这之前我正与一个叫绿叶轻风的网上恋人爱得死去活来。我与妻子去北京,是送我们的儿子冯小东,他在这年的高考中,一举以全县第一的高分被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所录取。他是这一年我们这个山区小县惟一一个踏进清华园的大学生。我们是坐公共汽车去省城,再从省城坐特快列车到达北京的。当一家三口携带着一大堆行囊走出北京站,就看见妻子的同学谭美婷。她是前来接站的,穿着一条紧身筒裙,头发高高地挽着,看上去十分有贵族气质。她是开着一辆宝马小轿车来的,看见我们后从车里钻出来,一下子就与妻子亲热在一起了。
  • 我从十岁就开挂

    我从十岁就开挂

    【新书发布,《极品天骄太子爷》请大家多多支持】我叫段牙,生在西南小山村里,本来以为会像父辈那样一辈子浑浑噩噩就过了。可是……我到底是谁?
  • 渡江湖之欺骗江湖

    渡江湖之欺骗江湖

    是谁的胡言乱语,叫人胆战心惊。是谁拔的谁的剑,杀了自己的仇人。是谁忘了自己是谁,被什么所牵绊。你说三分真与七分假,可又说真的是假,假的是真。什么是欺诈,什么是局?你搅弄着生死,还洒泪问天。假若梦里的都是真的,假若一切都是假的,假若一切都不能从头来活,假若你我都是一颗棋子,假若这个局不是为你而设。那这就是个笑话。不对,这是个弥天大谎。站在真相面前的你,要回答一个问题:你要为了真死,还是为了假活?你拉着宿命的索,说,这必定有诈!死在真相的剑端,你还说,苍天有眼。
  • 异世霸王

    异世霸王

    前世吴德做坏事,重生来到修真大陆,后来渐渐发现自己竟然是万年前的战神:霸王!他的记忆被封印,为了解开封存的记忆,为了找到前世的神射手和转世的霸王侍卫,为了找到万年前的挚爱紫雪羽,吴德一步步走向强大,解开了封印,得到了霸王不灭金身,成为了新一代战神。但,命运的轮回总会回到原点,最终,他还是要面对自己命运中的宿敌‘不败战神’冥王!
  • A Tale of Three Lions

    A Tale of Three Lio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路芳华

    仙路芳华

    侍女:小主,姑爷靠不住,怎么办?含笑:把他甩了!侍卫:主子,隔壁那山头欺负上门了,怎么办?含笑:给我欺压回去!水瑄:娘,那个男人还在找我们,怎么办?含笑:把他灭了!想好好嫁人过日子,结果老公发疯杀子;想带儿女自己过自己的,结果邻居瞧不起孤儿寡母;想发展二度桃花,结果前夫又来纠缠搞破坏;丫的,姑奶奶不发威,你们就当姑奶奶是兔子;星光,给我斩!!!且看世俗名门贵女如何斩断荆棘,踏上问道修仙路;遨游各界,一路风华;---------------------------恍恍这是第一次写文,亲们有意见的尽管提;不过亲们喜欢什么类型的男主主啊?
  • 随机伪装

    随机伪装

    灵气复苏,强者辈出。叶城靠着随机伪装系统探修真大道,只是这玩意儿随机性太强,不好控制,叶城很头大!正向伪装:伪装成目标亲近之人。反向伪装:伪装成目标仇恨之人。别名:《我有一座灵兽宫》
  • 玄门修真天帝

    玄门修真天帝

    有一种世界,叫做乱世,有一种无敌,叫做强者,所谓遇强则强,作为这个乱世中的一粒尘埃,苏临成为了引领和平头号的人物,为了变强,征服三界,他不得不走上了玄门修真之路,且看他如何修真为天,走向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