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71800000002

第2章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曰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师叙,勿违背。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乐经亡,余可求。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舆图广,超前代。九十载,国祚废。

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籝。我教子,唯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本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译文】

人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注释】

初:开始的意思,这里说人刚出生的时候。

性:性质个性的意思,指人的本性(个人先天具有的素质和性情)。

善:善良。

习:指学习,也指受社会环境影响。

【感悟】

孩提之时,人人皆有一颗纯真善良的童心。而成人中丑恶之人的出现,乃是被成长中不良环境渐渐污浊心扉的结果。可见区分善恶、抵制诱惑的重要。

【本经】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译文】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致志地去教育孩子。

【注释】

苟:如果,假如。

乃:于是。

迁:变化。

道:方法,原则。

贵:最重要的。

【感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致志,时时不能放松。

【本经】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译文】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上的布来教育他。

【注释】

昔:从前,古代。

孟母:孟子的母亲,贤良有德。

择邻处:选择邻居住下来。

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后世尊为“亚圣”。

机杼:织机。这里指正在织的布。

【感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提供的良好成长环境以及严格教育分不开的。

【本经】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译文】

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都名扬四海。

【注释】

窦燕山:窦禹钧,五代后晋幽州人,他聘请名儒做儿子的老师,后来五个儿子都考中进士。

义方:教育孩子的方法。

扬:很有名气,大家都知道的意思。

【感悟】

教育要用好的方法。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本经】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译文】

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传授知识,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失职了。

【注释】

养:抚养。

过:过错。

严:周密。

惰:懒惰,这里指失职。

【感悟】

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严格要求是做父母和老师的责任和本分。

【本经】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译文】

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注释】

子:子女。

非:不是。

宜:应该。

幼:年纪小的时候。

何为:做什么。

【感悟】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明智的人都会抓紧时间学习和奋斗,以避免年老时对自己不学无术的后悔。

【本经】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译文】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注释】

琢:雕琢。

器:精美的器具。

义:道义,伦理。

【感悟】

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只有经过刻苦磨炼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本经】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译文】

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世的礼节和知识。

【注释】

少:年少。

亲:亲近,尊敬。

师:老师,长辈。

礼:礼貌。

【感悟】

在礼仪与文化知识的传承途径中,长辈之于晚辈的熏陶是最容易、高效的一种。所以年轻时不妨多亲近师长,定会受益匪浅。

【本经】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译文】

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冬天用自己的体温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注释】

香:黄香,东汉湖北安陆人,博通经典,官到尚书令。

九龄:九岁。

执:指应该做的事。

【感悟】

父母授我们以生命,予我们以教养。孝敬父母乃是做人的良心和准则。

【本经】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译文】

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注释】

融:指孔融,东汉鲁国人。

弟:即悌,弟弟敬爱哥哥,名词当动词用。

长:兄长。

知:明白。

【感悟】

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这样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人的温暖。

【本经】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译文】

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章。

【注释】

首:首先,最先。

孝:孝顺父母。

见:眼睛见到。

闻:耳朵听到。

数:数学,算术。

【感悟】

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能文会算是做人的本领。德才兼备的人,正是这两点都能做到的人。

【本经】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译文】

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注释】

一:数之始。

而:及、与(是承上启下的连接词)。

【感悟】

数学知识的深奥,远非从一数到十那么简单。然而对这简单的十进制的认识,却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做人与做事也一样,基础最重要。

【本经】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译文】

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注释】

三才:指天、地、人。

三光:太阳、月亮与星星都是地球上的光线来源,称为“三光”。

【感悟】

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世界如此之大,包含天空中的星辰以及雷、电、风、雨,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鱼虫百兽等万千方面。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改造世界。

【本经】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译文】

三纲是人与人之间相处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睦相处。

【注释】

纲:要点,法则。

君:国家的元首。

臣:政府官员。

亲:指父子之间慈孝相亲。

顺:和睦相处。

【感悟】

要使人与人之间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关系,每个人都要认清自己的地位。人人从我做起,才能天下安宁,永远和平。

【本经】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译文】

春、夏、秋、冬叫作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注释】

曰:这里是称为、叫作的意思,有表示列举的作用。

四时:四季。

运:运行,转动。

穷:穷尽,完了。

【感悟】

春、夏、秋、冬是因为地球在绕着太阳运转时,有时正向太阳、有时斜向太阳,因此有了温度不一样的四季变化。

【本经】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译文】

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注释】

四方: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应:相应,适应。

中:中央。

【感悟】

人类生活中,方向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使确定方位变得十分简便,尤其在航海中作用巨大。

【本经】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译文】

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五种常见物质,中国古代用来指代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注释】

五行:我国古代思想家认为水、火、木、金、土这五种物质构成万物不可缺少的元素。

本:根据,起源。

数:是术数的简称,以阴阳五行生、克、共、化的道理,推测人事吉凶,叫作术数,也叫数命、数理、命理等。

【感悟】

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反映了古人对万物联系与平衡的观念,透露着我国古人的智慧与哲思。

【本经】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译文】

“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计时的标记。

【注释】

十干:又称天干,是古代计算年、月、日的符号。

十二支:又称地支,是用来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天内,一支等于二小时。

【感悟】

和“五行”一样,天干、地支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但今天,人们除了十二地支的生肖纪年外,计时已不多用了。

【本经】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译文】

所谓黄道,是宇宙中地球环绕太阳运行的路线。黄道决定了太阳的位置,太阳是在黄道的中央。所谓赤道,是地球的中线,把赤道当作纵线的中央。

【注释】

躔:星球在宇宙中运行的路线。

中权:位于中央的要地。

【感悟】

地球在不断自转运动中,同时绕着太阳转动,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太阳系又绕着银河系转,而银河系只是宇宙的一个小点点,天地之大实在是不可想象的。

【本经】

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译文】

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方向,气温逐渐变低。我们国家地处地球的东北边。

【注释】

极:极致,指温度最高。

中华:指我们的国家。

东北:指地球的东北边。

【感悟】

我们国家所处的位置在整个地球的东北边,由于面积辽阔,热带、温带、寒带三个温度带都有。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

【本经】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译文】

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

【注释】

江河:长江、黄河。

淮济:淮河、济水。

渎:可直流大海的河水。

纪:有条理。

【感悟】

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全长六千多公里。我国最有名的河流是黄河,它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五千年文明的发源地。

【本经】

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译文】

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是中国大山的代表。

【注释】

岱:东岳岱山,现叫泰山,在山东。

华:西岳华山,又叫太华山,在陕西。

嵩:中岳嵩山,又叫嵩高山,在河南。

恒:北岳恒山,又叫太恒山,在山西。

衡:南岳衡山,又叫南山,在湖南。

【感悟】

除了风景美丽的五岳,我国还有世界最高的山脉喜玛拉雅山。同时,五千年的文明,也孕育了许多关于山的美丽神话和传说。

【本经】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译文】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注释】

士:知识分子。

工商:工人和商人。

良:优秀的、良好的。

【感悟】

由于社会的发展,今天社会上的职业已经不仅仅是这四种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只要对社会有贡献,就都是光荣的。

【本经】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译文】

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作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葆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注释】

仁:爱心。

义:公正言行。

礼:人类交往规则。

智:才智。

信:信用。

【感悟】

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中,仁、义、礼、智、信始终是人们所赞扬的美德,我们今天仍要遵循。

【本经】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译文】

除了人类,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

【注释】

草木:花草树木。

遍:到处都有。

水陆:水里和陆地上。

【感悟】

人类所食用的“五谷杂粮”就属于植物,生存同样有赖于大自然。了解、掌握自然知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本经】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译文】

虫、鱼、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陆地上奔跑,有的能在水里游。

【注释】

此:这些。

飞:在空中翱翔。

走:跑。

【感悟】

无论大自然中的植物还是动物,都是人类永恒的财产。保护周围的环境,人人有责。

【本经】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译文】

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米、豆类、小麦、黍米和高粱,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注释】

粱:粟谷,去皮后叫小米。

菽:豆的总称。

黍:黍米,有红、白、黄、黑四种,能酿酒。

稷:高粱。

【感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来源于辛勤的耕种,凝结着劳动者的汗水。珍惜粮食,就是尊重劳动。

【本经】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译文】

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饲养的动物。

【注释】

犬:狗。

豕:猪。

畜:受人类饲养的禽兽。

饲:喂养。

【感悟】

人类真不愧万物之灵,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把有些野生的动物,通过驯服和人工喂养成为人类的工具和食品。

【本经】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译文】

高兴叫作喜,悲伤叫作哀,害怕叫作惧,心里喜欢叫作爱,讨厌叫作恶,内心很贪恋叫作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

【注释】

哀:悲伤。

惧:害怕。

恶:憎恨。

欲:欲望,一种占有念头,轻则念念不忘,重则巧取豪夺。

【感悟】

七情是人生来就有的,谁也不可能抹杀它,但作为一个有志者,是决不能被感情牵着走的。人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要学会妥善处理自己的感情,才能活得安乐而有意义。

【本经】

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译文】

蓝色、黄色、红色、黑色和白色,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

【注释】

青:蓝色。

赤:红色。

目:眼睛。

识:看到,辨别。

【感悟】

用色彩学的标准解释,色彩由黄、红、蓝三个原色和橙、绿、紫三个间色组成。五色是我国传统的名称,如黄色已成为我们的民族色彩,据说太阳升起的第一道颜色是黄色,所以黄色代表东方。

【本经】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译文】

在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辨出来的有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

【注释】

甘:甜。

辛:辣。

含:包括。

【感悟】

嘴巴之所以能分辨出酸、甜、苦、辣、咸,是由于人的舌头上有许多叫味蕾的粒状组织。人身体的结构非常复杂,认清自我也不是容易的。

【本经】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译文】

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出东西的气味,气味主要有五种,即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

【注释】

膻:羊身上发出的怪气味。

朽:物质腐烂后发出的气味。

臭:通“嗅”,指气味。

嗅:用鼻子闻。

【感悟】

人类有视觉,可以分辨颜色、形状,有味觉可以分辨各种滋味,嗅觉可以辨别气味,触觉可以区分冷暖各种刺激。

【本经】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译文】

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黏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和竹子,称为“八音”。

【注释】

匏:匏瓠。古代用作乐器。

土:黏土,可做成埙,古代一种陶制的乐器。

革:皮革,这里指鼓一类的革制乐器。

金:金属制乐器,如钟、锣。

丝:琴、瑟、琵琶等丝弦乐器。

【感悟】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音乐也非常突出。好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怀,调剂身心,优美的东方音乐更具迷人的特色。

【本经】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译文】

我们的祖先把说话声音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

【注释】

平上去入:发音的四种声调。

调:声音和谐。

【感悟】

我国的古代诗词非常优美动人,读起来和谐顺口,这不仅是诗词本身的内容感人,而且是由于诗词运用了平、上、去、入四声的规律变化,所以使我们听起来感到更加优美动人。

【本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译文】

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注释】

高曾祖:高祖父、曾祖父、祖父。

身:自己。

子:儿子。

【感悟】

人类的繁衍,一代接着一代,生命的延续永无止境,我们每个人都担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和义务。

【本经】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译文】

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曾孙和玄孙。从高祖父到玄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注释】

九:九族由自己往上推四代,是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再由自己往下推四代,是儿子、孙子、曾孙、玄孙,连自己共为九代。

【感悟】

九族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血统的承续关系,更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家庭中,每个成员都认识到自己应负的责任和义务,家庭才能和睦。

【本经】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译文】

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注释】

恩:有情义。

从:夫对妇顺,妇对夫从。

友:友爱。

【感悟】

家庭成员之间要礼貌相待、和睦相处,这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我们中国人很注重家族观念,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都能和睦相处,社会也必然安定了。

【本经】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译文】

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注释】

长幼序:年长者和年幼者要有尊卑秩序。

友与朋:朋友。

敬:尊重。

忠:忠心,忠诚。

【感悟】

中国人从古到今,都十分重视礼义。这就是长幼的次序、朋友之间的信用。中国自古称为礼义之邦,像“桃园三结义”,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

【本经】

此十义,人所同,当师叙,勿违背。

【译文】

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

【注释】

人所同:古时认为十义是人伦中的十条准则,都应遵守执行。

背:背离,疏忽。

【感悟】

社会是复杂的,每人有各种亲属关系和社会关系。古人提出“十义”,这是处理各种相互关系的准则,直至今日这些准则仍有参考意义。

【本经】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译文】

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

【注释】

御:驾驶车马。

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才能技艺。古人曾列为必学内容。

具:齐全。

【感悟】

时代的发展,教育模式的不同,使得今人不可能再去完全学习古人的六艺。但有一点是古今共通的,就是人才全面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

【本经】

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译文】

在六艺中,只有文字学现在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

【注释】

书学:研究文字的学问。

说文: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

【感悟】

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学科,已经成为各门类的基础学科。它是深入研究各门专业学科的工具课,所以一定要努力学好,打好基础。

【本经】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译文】

我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古象形文字、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这一定要认清楚,不可搞混乱了。

【注释】

古文、篆、隶、草:中国文字形体。

乱:搞混淆。

【感悟】

我们今天通行的是隶、楷、行、草四种体式,但对于先人留下的古籍也要有所了解。这对于我们学习和继承前人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本经】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

【译文】

假如你想广泛地学习知识,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做大体研究,还是能了解到许多基本的道理。

【注释】

若:假如。

繁:繁杂。

略说:大体掌握。

【感悟】

现在讲究的是一专多能,对于研究学问也必须做到从大处着眼,要理清思路,提纲挈领,才能抓住问题要害,掌握根本的道理。

【本经】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译文】

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注释】

训蒙: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

讲究:讲解字义,考究事实。

句读:句逗,指断句。

【感悟】

人们在开始读书的时候必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首先是讲读发音要正确,词义要清楚,要学会正确划分句子,这样才能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含义和观点。

【本经】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译文】

求学的人,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

【注释】

小学:研究字音、字形和意义,古代文人编写的儿童课本。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的合称。

【感悟】

为学必有初始阶段,任何一个大学问家,他的知识都是一点一滴积累的,只有扎扎实实打下良好基础,才能向更高深的知识进军。

【本经】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译文】

《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载有关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一部书。

【注释】

论语:书名,共二十篇,孔子学生所著。

善言:孔子和弟子们的高论。

【感悟】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论语》的核心是如何“做人”,以及“做人”的道理。

【本经】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译文】

《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注释】

孟子:书名,孟轲著。

仁义:孟子认为的人所具有的天性,包括恻隐、羞耻、憎恶等。

【感悟】

孟子,名轲,尊称孟子,也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儒家思想的代表。是孔子的四传弟子,也同样讲仁义道德。

【本经】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译文】

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伋,“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平常的意思。行事不走极端,坚持原则而不轻易改变。

【注释】

中庸:书名。

子思:即孔伋,孔子的孙子,字子思。

偏:偏差。

易:改变。

【感悟】

孔伋是孔子的孙子,《中庸》的作者。《中庸》是关于人生哲学的一本书,它对中国人的人生观影响很大。

【本经】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译文】

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注释】

大学:书名,孔子学生曾参著。

修:修身。

平治:治国平天下。

【感悟】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名曾参。《大学》是四书中的一部书,和《中庸》一样,也是一部修身养性的书。

【本经】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译文】

通晓孝经,读熟四书,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注释】

通:贯通。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书的合称。

六经:指儒家的六部经典《诗经》《尚书》《周礼》《易经》《乐经》《春秋》。

始:才。

【感悟】

书有深浅难易的区分,读书须从浅易的开始读起,奠定求知、做人、处世的基础,再进一步学习更深奥的知识。

【本经】

诗书易,礼春秋,乐经亡,余可求。

【译文】

《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经》称“六经”,其中《乐经》已失传,其余的都保存至今。

【注释】

亡:失传。

求:得到。

【感悟】

中国的古代文化是个非常丰富而伟大的知识宝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学者,从事着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作为一个中国人,爱护祖先留下的遗产,是一种责任。

【本经】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译文】

《连山易》《归藏易》《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

【注释】

连山:书名,伏羲氏作。

归藏:书名,黄帝作。

周易:书名,周文王、周公、孔子作。

【感悟】

《易经》虽是我国古代人占卜的书,但它阐述了极为深奥的哲学道理。像阴阳消长、物极必反的论述随处可见。

【本经】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译文】

《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

【注释】

典:凡是皇帝的政绩可作常法的记载,叫作典。

谟:大臣向皇帝陈述良谋善策的言辞。

训:劝诫帝王的言辞。

诰:晓谕帝王的言辞。

誓:出师告诫将士的言辞。

【感悟】

《书经》是一部十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从内容方面来看,类似我们现在国家的政府档案,对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情况很有帮助。

【本经】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译文】

周公著作了《周礼》,其中记载着当时六官的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

【注释】

周礼:书名,周公著。

著:著作。

【感悟】

周公是周文王的四子,在周文王的所有儿子中最有才干,也最有仁慈之心。武王死后,由周公帮助成王辅佐朝政,由于他的贤德,把国家治理得十分富强。

【本经】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译文】

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发扬了圣贤的著作,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

【注释】

大小戴:指西汉经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取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的论著编成《大戴礼记》八十五篇,后戴圣加以删减,编成《小戴礼记》四十九篇,即《礼记》。

备:齐全。

【感悟】

中国传统的礼义道德,其中很大部分到今天仍是有益的。应抱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去学习和继承。

【本经】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译文】

《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它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实在是值得我们去朗诵的。

【注释】

四诗:《诗》的内容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雅》又分为《大雅》《小雅》,所以合称《四诗》。

讽咏:背诵,熟读。

【感悟】

我国最古老的一本诗集叫《诗经》,共汇集了周代诗歌三百零五篇,所包含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反映复杂的社会形态,有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状况及一般百姓的思想和感情等。

【本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译文】

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辨。

【注释】

寓:寄托。

褒贬:批评好坏。

别:辨别。

【感悟】

读《春秋》,除了能够了解当时一般政治和人民生活情况,更重要的是累积前人的经验,作为自己做人处事的借鉴。

【本经】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译文】

三传就是公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它们都是解释《春秋》的书。

【注释】

传:解说经书的注释文字。

公羊:公羊高,作春秋传一册,称为《公羊传》。

左氏:左丘明,作春秋传一册,称为《左传》。

谷梁:谷梁赤,作春秋传一册,称为《谷梁传》。

【感悟】

《春秋》是鲁国的史书,内容十分精彩,但文字记事都非常简洁。加之年代久远。所以必须详读三传,才能研读明白。

【本经】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译文】

经传都读熟了然后读子书。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

【注释】

方:才,当。

子:指子书,我国古代图书按经、史、子、集分为四类,凡能自成一家的著作叫子书。

【感悟】

学习和掌握各门类的知识都要牢记一条原则,学习历史更是如此,这就是提纲挈领,掌握主要脉络。对于重点历史事件要记住它的起因和结局,才能很好地掌握这门学问。

【本经】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译文】

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他们所写的书,便称为子书。

【注释】

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有《荀子》上下篇。

扬子:扬雄,汉成都人,有《太玄经》《法言》二书。

文中子:王通,隋代人,有《元经》《礼经》等书。

老子:李耳,有《道德经》。

庄子:名周,宋国蒙城人,作《庄子》。

【感悟】

五子当中,大多数人比较熟悉的,恐怕只有老子和庄子。他们博学广闻,像老子,就连孔子都曾向他请教过礼的问题。庄子则经常用寓言的形式表达思想,是非常有趣的。

【本经】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译文】

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再读史书,读史时必须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系,明白它们盛衰的原因,才能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注释】

经子:经书和子书。

史:史书。

世系:一姓相承的脉系叫世系。

【感悟】

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是各种哲学思想百家争鸣的时代。像荀子的“人性本恶说”、扬子的“自利说”、老庄的“顺其自然说”等,都是我们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本经】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译文】

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

【注释】

羲:伏羲氏,古代帝王。

农:神农氏,古代帝王。

黄帝:轩辕氏,古代帝王。

【感悟】

现代历史学家大体把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即上古、中古、近代。中国历史从商代以后才有了较可靠的记载,这以前的历史是神话和传说的时代,即上古。

【本经】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译文】

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肖,把帝位传给了才德兼备的舜,在两位帝王治理下,天下太平,人人称颂。

【注释】

唐:唐尧,是古代的帝王。

有虞:虞舜,是古代的帝王。

揖逊:禅位,不由自己的后裔承继帝位而让给他人叫禅让。

【感悟】

尧是位很贤德的帝王,他把帝位禅让给有贤能的舜做继承人。当然舜也不负众望。他们所处的这段历史时期,是中国上古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本经】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译文】

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注释】

夏:国号。

禹:禹王,国号夏,称夏禹王。

商:国号。

汤:汤王,国号商,称商汤王。

周:国号。

【感悟】

夏商周,在中国历史上合称三代,每一代的时间都很长。夏朝统治四百年,商朝统治六百年,周朝统治八百年。这一时期的历史仍然掺杂了许多神话和传说。

【本经】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译文】

禹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从此天下就成为一个家族所有的了。经过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它的统治。

【注释】

家天下: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载:年。

社:指社稷,是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祀的土地神和谷神,后来用作国家的代称。

【感悟】

从禹把帝位传给儿子启之后,一个家族统治国家的历史持续了几千年,一直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最后一位满族皇帝,家天下的统治才最后真正结束了。

【本经】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译文】

夏桀在位时因为暴虐无道,成汤起而讨伐,建立了新王朝,国号商。传了六百多年,到纣王时就灭亡了。

【注释】

汤:成汤王,商朝的开国君主。

夏:夏桀王,夏朝末代君主。

纣:商纣王,商朝末代君主。

伐:讨伐。

【感悟】

夏朝灭亡的原因在于统治者的暴政。

【本经】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译文】

周武王起兵灭掉商朝,杀死纣王,建立周朝,周朝的历史最长,前后延续了八百多年。

【注释】

诛:诛伐,杀死。

八百载:周朝分西周和东周,西周传11代,历12王,二百九十多年。东周传25王,历五百余年。西周、东周共约八百余年。

【感悟】

周朝的历史分为两部分:幽王被杀以前是西周,平王东迁以后是东周。从各朝各代的兴衰中我们可以看出“仁政必兴,暴政必亡”的道理。

【本经】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译文】

自从周平王东迁国都后,对诸侯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弱了。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而游说之士也开始大行其道。

【注释】

逞:显示,夸耀。

干戈:军事力量。

游说:政客以口才向掌权人提供计划。

【感悟】

周王室衰落,使各诸侯失去了控制,都想要称王、称霸,战争连年不绝,使老百姓饱受了战争的苦难。

【本经】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译文】

东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春秋时期,一是战国时期。春秋时的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号称五霸。战国的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

【注释】

春秋:指前770年到前476年这一时期。

战国:指前475年到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止。

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七雄:齐、楚、燕、赵、韩、魏、秦。

【感悟】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前后出现五个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战国时期有七个诸侯国实力最强,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本经】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译文】

战国末年,秦国的势力日渐强大,把其他诸侯国都灭掉了,建立了统一的秦朝。秦传到二世胡亥,天下又开始大乱,最后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

【注释】

嬴秦氏:秦国君姓嬴,所以秦也称为嬴秦,这里指秦始皇嬴政。

二世:名胡亥,秦始皇儿子。

楚:楚霸王,项羽。

汉:汉高祖,刘邦。

【感悟】

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专治国家。秦朝统一的时间只有十五年,其苛政却是其他朝代所不能及的。然而其统一中国、车同轨、书同文以及统一度量衡等方面仍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经】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译文】

汉高祖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汉朝的帝位传了两百多年,到了孝平帝时,就被王莽篡夺了。

【注释】

孝平:孝平帝,在位六年被王莽杀害。

王莽:汉朝大司马,杀害孝平帝,自立为皇帝。

篡:夺取。

【感悟】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个人的行为准则要符合于社会发展的法则。否则即便得利于一时,但终究会以失败而告终。

【本经】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译文】

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天下大乱,刘秀推翻更始帝,恢复国号为汉,史称东汉光武帝,汉朝延续四百年,到汉献帝的时候灭亡。

【注释】

光武:光武帝,刘秀。

东汉:光武中兴之后为东汉,以前为西汉。

献:汉献帝,汉朝末代皇帝。

【感悟】

汉朝经过四百多年的时间,到了末期,由于外戚、宦官互相攻击,王室无能,到汉献帝时就灭亡了。

【本经】

蜀魏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译文】

东汉末年,魏国、蜀国、吴国争夺天下,形成三国相争的局面。后来魏灭了蜀国,但被司马炎篡夺了帝位,建立了晋朝,又把吴国灭了。晋又分为东晋和西晋两个时期。

【注释】

魏:曹操的国号。

蜀:刘备的国号。

吴:孙权的国号。

鼎:传国的宝物,象征王位。

迄:到。

【感悟】

《三国演义》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部古典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宝库的一部分,阅读这部小说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了解到古代战争的动人画面。

【本经】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译文】

晋朝王室南迁以后,不久就衰亡了,继之而起的是南北朝时代。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国都建在金陵。

【注释】

宋:宋武帝刘裕。

齐:齐高帝萧道成。

梁:梁武帝萧衍。

南朝:宋、齐、梁、陈都建都金陵,历史上称为南朝。

【感悟】

南北朝时的南朝包括宋、齐、梁、陈。这里所指的宋与后来赵匡胤建立的宋不可混淆在一起,这里的宋的开国皇帝是刘裕,所以也称为刘宋,刘宋统治的时间只有五十九年。

【本经】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译文】

北朝则指的是元魏。元魏后来也分裂成东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觉篡了位,建立了北周;东魏被高洋篡了位,建立了北齐。

【注释】

北元魏:北朝魏是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政权,后拓跋氏改姓元,称为元魏。

宇文周:北周闵帝宇文觉。

高齐:北齐文宣帝高洋。

【感悟】

世界上最伟大的帝王,都是那些开创天下的帝王。至于那些继承祖业的皇帝,除了少数几个能在文治武功方面有特殊成就,大多数都是平平凡凡。

【本经】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译文】

杨坚重新统一了中国,建立了隋朝,历史上称为隋文帝。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荒淫无道,隋朝很快就灭亡了。

【注释】

迨:及,等到。

隋:朝代名。

一土宇:南北结合,天下统一。

失统绪:失去了帝业。

【感悟】

杨坚起兵东征西杀,结束了南北朝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中国,建立的隋朝仅两代就灭亡了。其原因是隋炀帝的荒淫无道,使得他众叛亲离。由此可见人心向背是非常重要的。

【本经】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译文】

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最后隋朝灭亡,他战胜了各路的反隋义军,取得了天下,建立起唐朝。

【注释】

唐高祖:李渊,本为太原留守,封唐王。

义师:伸张正义的军队。

创:开创,开始建立国家的基础。

【感悟】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从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到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都是赫赫有名的。但唐朝的天下其实是李渊的二儿子唐太宗李世民打出来的。

【本经】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译文】

唐朝的统治近三百年,总共传了二十位皇帝。到唐哀帝时被朱全忠篡位,建立了梁朝,唐朝从此灭亡。为和南北朝时期的梁相区别,历史上称为后梁。

【注释】

二十传:唐朝共传了二十位皇帝。

梁:后梁,国号。

【感悟】

唐玄宗统治的前期人称“开元盛世”,但后期却发生了“安史之乱”,唐朝从此开始衰落。对于唐朝从强盛转向衰落,人们常把罪责归到杨贵妃和安禄山两人身上,其实唐朝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本经】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译文】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的更替时期,历史上称作五代,这五个朝代的更替都有着一定的原因。

【注释】

五代:五个朝代,说法不一。通常指唐朝以后梁、唐、晋、汉、周五代。

【感悟】

五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纷乱割据的时期,由唐末的藩镇割据演变而来。这些朝代名都是以前有过的,所以各冠一个“后”字来区别。这是五个很短的朝代,一共只有五十三年。

【本经】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译文】

赵匡胤接受了后周“禅让”的帝位,建立宋朝。宋朝相传了十八个皇帝之后,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侵扰,结果又成了南北混战的局面。

【注释】

炎宋:宋太祖赵匡胤,原为周节度使,篡位称帝,国号为宋。以火德为正,故称炎宋。

【感悟】

宋朝的专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尽管消除了唐后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的弊端,但它过分削弱地方力量,使州县日益困弱,无力抵抗外侵,成了一个积贫积弱、苟且偷安的朝代。

【本经】

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译文】

北方的辽、金和蒙古都建立了国家,自称皇帝,最后蒙古人灭了金朝和宋朝,建立了元朝,重又统一了中国。

【注释】

辽:契丹人的国号,初号契丹后改为辽。

金:女真族的国号。

元:朝代名,蒙古人在中国建立元朝。

【感悟】

成吉思汗在位时蒙古人曾联合宋朝合攻金国。窝阔台在位时把金国消灭后,把矛头指向南宋,忽必烈在位时改国号为元,起兵把宋灭掉,宋朝就此结束。

【本经】

舆图广,超前代,九十载,国祚废。

【译文】

元朝的疆域很广大,所统治的领土,超过了以前的每一个朝代。然而它只维持了短短九十余年,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注释】

舆图:指疆域。

祚:帝位,王位。

【感悟】

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在于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它使历来由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统治的地区统一归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更加强了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的联系及各民族间的联系。

【本经】

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译文】

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起义,最后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建立大明,他自己当上了皇帝,号洪武,定都在金陵。

【注释】

太祖:朱元璋,早年为僧。

大明:国号。

号洪武:年号为洪武。

金陵:南京。

【感悟】

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出身贫苦,幼时曾入皇觉寺为僧,是中国历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但他当上皇帝后肆意诛杀功臣,曾进行了三次大屠杀,被杀者达数万之多。

【本经】

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译文】

到明成祖即位后,把国都由金陵迁到北方的燕京。明朝共传了十六个皇帝,到崇祯皇帝时,明朝就灭亡了。

【注释】

成祖:即明成祖朱棣。

燕京:今北京。

崇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思宗)的年号。

【感悟】

明成祖迁都北京对于防御蒙古和经营东北,也就是巩固边防和维护统一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经】

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译文】

明朝末年,宦官专权,天下大乱,老百姓纷纷起义。以闯王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军攻破北京,迫使崇祯皇帝自杀,明朝最后灭亡。

【注释】

阉:太监。

肆:任意,放肆。

李闯:李自成。

神器:喻帝位。

【感悟】

明末宦官专权,带来了政治的腐败和贪污成风。这不仅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给女真族崛起以可乘之机。

【本经】

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译文】

清军入关后,顺治皇帝定都北京,平定了各地的混乱局面,使得老百姓可以重新安定地生活。

【注释】

世祖:福临,顺治帝,清朝入关后第一代皇帝。

膺:受命。

景命:天命。景,日光。

靖:安定,平定。

【感悟】

清朝初年虽然存在着高压政策,如为了控制汉族人民的思想大兴文字狱,但到嘉庆皇帝为止,人民生活也比较安定。

【本经】

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译文】

中国的历史书虽然纷繁、复杂,但在读的时候应该有次序:先读《史记》,然后读《汉书》。

【注释】

繁:多。

次:顺序。

【感悟】

《史记》是我国汉代大思想家司马迁所写,从传说中的黄帝一直到汉武帝时代共几千年的历史。《汉书》是东汉时期思想家班固所著,它记载的只是西汉这一时代的历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断代史”。

【本经】

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译文】

第三读《后汉书》,第四读《三国志》,读的同时,还要参照经书,参考《资治通鉴》,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的治乱兴衰了。

【注释】

后汉:《后汉书》的简称。

国志:《三国志》的简称。

通鉴:《资治通鉴》的简称。

【感悟】

《后汉书》讲述东汉时期的历史;《三国志》写的是东汉灭亡后,魏、蜀、吴三国形成鼎立局面,直到被晋统一;《资治通鉴》叙述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多年的历史,有“以史为鉴”的思想,所以叫《资治通鉴》。

【本经】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译文】

读历史的人应该更进一步地去翻阅历史资料,了解古往今来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好像是自己亲眼所见一样。

【注释】

实录:真实的记录。

若亲目:好像自己亲眼目睹一样。

【感悟】

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前面提到的不过是一个简单轮廓,要想真正掌握必须翻阅各朝各代的历史资料,深入进行了解和研究。历史是面镜子,我们可以从这面镜子中吸取许多宝贵的历史教训。

【本经】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译文】

我们读书学习,要有恒心,要一边读,一边用心去思考。只有早早晚晚都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才能真正学好。

【注释】

诵:诵读。

惟:思考。

斯:这,这里。

【感悟】

知识的领域是无穷无尽的,知识是财富、是力量、是智慧。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只有刻苦地、不间断地学习的人才能掌握和运用它。

【本经】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译文】

从前,孔子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鲁国有一位神童名叫项橐,孔子就曾向他学习。像孔子这样伟大的圣贤尚不忘勤学,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注释】

仲尼:孔子,姓孔名丘,春秋时代鲁国人。在六十八岁的时候删定六经。

项橐:春秋时期鲁国人,七岁的时候成为孔子的老师,十一岁死亡,人称小儿神。

【感悟】

孔子曾经拜郯子学官制,拜苌弘和师襄学乐曲,拜老子学礼仪。孔子曾说过:“三个人一起同行,其中一定有一个人值得我向他学习。”

【本经】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译文】

宋朝时赵中令——赵普,他官已经做到中书令了,天天还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不因为自己已经当了高官,而忘记勤奋学习。

【注释】

赵中令:赵普,宋朝中书令。

鲁论:书名,《论语》有三种本子,是《鲁论》《齐论》《古论》,现在我们通常读的论语是《鲁论》。

仕:做官。

【感悟】

人的学问是永无止境的,一个人的努力和奋斗是不可中途终止的。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应该好学不倦,直到死为止。

【本经】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译文】

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公孙弘将《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们两人都很穷,买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学习。

【注释】

披:披开。

蒲:草名,又叫草蒲,蒲编指用蒲草做的书。传说汉代路温舒,年幼时无钱买书,用蒲草做成书页,向人借来《尚书》抄了读。

竹简:用竹削成竹片,在竹简上写字。传说汉代公孙弘,在竹林中放猪时,把青竹削成竹片,向人借来《春秋》抄了读。

【感悟】

古人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能刻书、抄书以阅读。如今,在书、笔、本以及环境样样不缺的条件下,不好好读书的人真应该感到惭愧。

【本经】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译文】

汉朝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拴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战国时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他们不用别人督促而自觉勤奋苦读。

【注释】

梁:架于柱上端的屋梁。传说汉朝孙敬常读书到深夜,唯恐打瞌睡,把头发用绳子系住,挂在屋梁上。

锥:钻孔用的锐器。战国时人苏秦日夜苦读,要打瞌睡时,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痛醒了再继续。

股:大腿。

【感悟】

要想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必须自觉地刻苦读书。因为求知这件事任何人也代替不了,只有通过自己努力才能学到。

【本经】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译文】

晋朝人车胤,把萤火虫放在纱袋里照明读书,孙康则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书。他们两人家境贫苦,却能在艰苦条件下继续求学。

【注释】

囊:装在袋子里,名词作动词用。

辍:中止,停顿。

【感悟】

古人在那样恶劣、贫困的情况下,能够克服困难,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努力学习,这种求学的精神是多么令人钦佩!今天我们有舒适的环境,如果不知道珍惜,那真是惭愧!

【本经】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译文】

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维持生活,每天边担柴边读书。隋朝李密放牛把书挂在牛角上,有时间就读。他们在艰苦的环境里仍坚持读书。

【注释】

负:背。

挂角:传说隋代李密曾替人放牛,把一捆书挂在牛角上一边走,一边读书。

【感悟】

朱买臣和李密,一个打柴一个放牛,生活都非常贫苦,但能自己发奋读书,后来都成为很出色的人。可见刻苦读书的重要性。

【本经】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译文】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号老泉,小时候不想念书,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

【注释】

苏老泉:苏洵,宋朝人,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的父亲。

始发愤:始,开始。才开始发愤学习。

【感悟】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和他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是我国文学史上十分有名的人物。他们的学问都很高,文章也都写得很好,被后人合称为“三苏”。他们也是唐宋散文八大家里的三位。

【本经】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译文】

苏老泉年纪较大时,才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而我们年纪轻轻,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发愤读书,才不至于将来后悔。

【注释】

既老:已经大了。老,指年龄已大。

犹:尚且。

【感悟】

苏洵到了二十七岁才省悟到读书的重要性,后来仍然成名。可见,年纪轻轻时开始用功是绝对来得及的。

【本经】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译文】

宋朝有个梁灏,在八十二岁时才考中状元,在金殿上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不如他。

【注释】

梁灏:宋朝人,好读书。

魁:为首。

【感悟】

有志者事竟成,凡是立定的志愿,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去做,是一定会成功的。做事先立下志愿,失败了不气馁,坚持努力、百折不回就一定会成功的。

【本经】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译文】

梁灏这么大年纪,尚能获得成功,不能不使大家感到惊异,钦佩他的好学不倦。而我们应该趁着年轻的时候,立定志向,努力用功就一定前途无量。

【注释】

既成:已经获得成功。

异:惊讶,惊叹。

宜立志:应该早早立下大志,用功读书。

【感悟】

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为强大。要想使自己变为一个强者,必须先立定志向努力学习,只有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才是不可战胜的。

【本经】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译文】

北魏有个叫祖莹的人,八岁就能吟诗,后来当了太学博士。唐朝有个叫李泌的人,七岁时就能以下棋为题而作出诗赋。

【注释】

莹:祖莹,八岁能作诗。

咏:吟唱。

泌:李泌,从小爱读书,七岁能作诗赋。

【感悟】

祖莹和李泌两人从小就显示出惊人的才华,这和他们的智慧是分不开的。但只是聪明而不学习终究还成不了才。祖莹和李泌学习非常刻苦,每天几乎是手不释卷,已经把读书看成是生活中的最大乐趣。

【本经】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译文】

他们两个人的聪明和才智,在当时很受人们的赞赏和称道,现在我们正是求学的开始,应该效法他们,努力用功读书。

【注释】

人称奇:众人称他们为奇才。

效:仿效,学习。

【感悟】

虽然祖莹和李泌从小就特别聪明,但是如果不知努力,聪明反而会被聪明误的。所以求学之人,也应该效法他们,除了运用聪明才智外,更要努力用功求进步,才能有所作为。

【本经】

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译文】

在古代有许多出色的女能人,像东汉末年的蔡文姬能分辨琴声好坏,晋朝的才女谢道韫则能出口成诗。

【注释】

蔡文姬:女,姓蔡,名琰,字文姬,东汉末年人。从小喜爱读书,精于音律。

谢道韫:晋朝女文学家,诗才敏捷,是当时著名才女。

【感悟】

在封建社会,女人没有地位,人们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一个女孩子要读书学艺是非常困难的。蔡文姬和谢道韫两人都是女子,可以想见她们在当时学习是多么不容易。

【本经】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译文】

像这样的两个女孩子,一个懂音乐,一个会作诗,天资如此聪慧;身为一个男子汉,更要时时警惕,充实自己才对。

【注释】

尔:你们。

当自警:应当自己有所警觉。

【感悟】

当然,现在男女平等了,女孩子也能上学读书,这是社会的进步。其实,不论男女,都需要充实自己的知识与修养,才能在社会中立足。

【本经】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译文】

唐玄宗时,有一个名叫刘晏的小孩子,才七岁,被公认为神童,并且做了负责刊正文字的官。

【注释】

刘晏:七岁能作诗写文章,大家公认他是神童。

神童:聪明小孩子。

正字:官名,主管校正书籍。

【感悟】

刘晏有一次回答唐玄宗提出的问题时,曾说凡《四书》《五经》都能正,只一个“朋”字正不了。后来玄宗一查证才知道,原来当时朝廷里很多人朋比为奸,所以刘晏说无法正“朋”字,就是这个道理。

【本经】

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译文】

刘晏虽然年纪这么小,但却已经做官了,担当国家赋予他的重任。要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只要勤奋好学,也可以和刘晏一样名扬后世。

【注释】

身已仕:自己已经做了官。

有为者:有作为的人。

【感悟】

刘晏长大以后,他当了唐代宗的宰相。在他任职期间,非常爱民,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成为一代名士。这和他从小立下的远大志向是分不开的。

【本经】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译文】

狗在夜间会替人看守家门,鸡在每天早晨天亮时报晓,人如果不能用心学习、迷迷糊糊过日子,有什么资格称为人呢?

【注释】

司:管理。

曷:何,怎么。

【感悟】

万事万物都有自然界所赋予的特质,如狗能看门、鸡会报晓。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又该如何呢?人类是有思维能力的,自然赋予人的使命当然是掌握各门知识去认识自然。

【本经】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译文】

蚕吐丝以供我们做衣料,蜜蜂可以酿制蜂蜜,供人们食用。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真不如小动物。

【注释】

酿:酿造。

【感悟】

人类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掌握前人留下来的知识,并以此来开拓更深、更广泛的知识领域,不断地改善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生活环境。动物的活动不过是一种本能的表现,是无法与人类有意识的活动相比的。

【本经】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译文】

我们要在幼年时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长大后能够学以致用,替国家效力,为人民谋福利。

【注释】

壮而行:长大后把所学用在实践中。

致君:报效君主、国家。

泽:泽被。

【感悟】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如何用学到的知识为大众服务,首要的问题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用所学习的知识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本经】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译文】

如果你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人民就会赞扬你,而且父母也可以得到你的荣耀,给祖先增添了光彩,也给下代留下了好的榜样。

【注释】

扬名声:对自己来说,可以扬名于世。

显父母:对父母来说,可以使他们感到荣耀。

裕于后:给后人留下好榜样。

【感悟】

社会需要一种奉献的精神,对祖国、对人民、对他人的奉献精神。谁的奉献越大,人民就会把更多的荣誉献给他。

【本经】

人遗子,金满籝,我教子,唯一经。

【译文】

有的人遗留给子孙后代的是金银钱财,而我并不这样,我只希望他们能精于读书学习,长大后做个有所作为的人。

【注释】

遗:留下。

籝:竹子编的箱子。

唯:只有。

经:四书五经的总称。

【感悟】

知识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做父母的再有钱,如果子孙不求长进,又有什么用呢?钱总有用完的一天,到那时,一无所长什么也不会干,反而害了他们。而书中自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这才是取之不竭的财富。

【本经】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译文】

反复讲了许多道理,只是告诉孩子们,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而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是一定会后悔的。

【注释】

戏:玩乐。

戒:防备。

【感悟】

要想使自己的人生不被荒废,必须时刻警醒自己:勤学上进,不贪玩乐。

同类推荐
  • 荀子(中华国学经典)

    荀子(中华国学经典)

    《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荀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此外,荀子还是阴阳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 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要求学习和阅读中医古籍,领会和参悟医道原理,以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广大中医工作者,也包括具备一定古汉语水平的中华文化热爱者和中医爱好者。本书的目的是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系统、准确的中医古籍原文及现代汉语译注本,并进一步提供各种外国语译注本。以期正本清源,弘扬医道,泽被圜州,造福桑梓。
  • 一生要读的国学经典

    一生要读的国学经典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那些传承下来的古书,凝聚着众多大家的智慧和心得,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本书推荐的古书,时间跨度从先秦一直延续到清末,类型多样,有《史记》《资治通鉴》等史学巨著;《诗经》《漱玉词》等诗词集;《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小说;《窦娥冤》《西厢记》等戏剧作品;《文心雕龙》《艺概》等文艺理论著作;也有《水经注》《齐民要术》等科学巨著。读者在了解其思想精髓的同时,也可以选取一些适合自己或者感兴趣的书来细细品读,相信定会受益匪浅。
  • 智囊(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智囊(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以通俗文学创作著称于世的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留给后人的不仅有“三言”,还有不少用浅近文言文写成的名篇佳构。《智囊》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智囊》是冯梦龙搜集的子史经传与笔记丛谈中有关智慧的故事集,是一部帮助人们排忧解难和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全书共分为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杂智十部共计二十八个小类。全书既有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大谋略,也有士卒、漂妇、仆奴、僧道、农夫、画工等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聪明才智。这些故事汇成了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海洋。
  •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本书介绍了选题缘由、《后汉书》的研究概况、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热门推荐
  • 宽容:真善美的修心课

    宽容:真善美的修心课

    《宽容:真善美的修心课》是一堂关于真善美的修心课,星云大师、净空老法师、南怀瑾大师、若贝尔得主莫言等最推崇的人生境界!看得透,想得开,放得下,受得了,耐得住!宽容不仅是一门修身养性的学问,更是一种人生境界。人与人相处时,只有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人,才会使人生之路越走越宽。同时,宽容能帮我们戒除忧烦急躁,抑制悔憎恨怨,平息对峙纠争,避免嫉妒猜疑;解疑去惑,达到工作、生活的圆满境界。
  • 人生旅途

    人生旅途

    以诗为经,是我们先祖的精神起点。远在春秋战国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马车牛背上唱诵《诗经》了。中华民族经历史长河的淘洗,历尽繁华与沧桑,希望“以诗为经”依然是现在的我们挣脱物欲束缚的起点,更是我们追求心灵栖居地的目标。
  • 萌宝辣妈闯天下

    萌宝辣妈闯天下

    不幸遇到陈世美,带着萌宝创世纪,辣妈手巧心又灵,萌宝聪明更出众,母子携手,天下无敌。
  • 论宠夫之道

    论宠夫之道

    第一招:杜绝一切外来吸引,实现夫君至上主义;第二招:日常互怼,促进夫妻关系的甜蜜发展;第三招:秉持着“贤妻良母”的信念,与夫君步入养生之道;第四招:生活服软,时常撒娇,直接进军夫君的小心脏!且看小娇妻如何攻略夫君,步入宠夫之道(本文属于女尊文,不喜勿喷)
  • 末世种田:女配要逆袭

    末世种田:女配要逆袭

    到死才发现自己和爱人生活在一本末世宠文里还是早死的十八线配角重活一世夏暖不想成就霸业只想远离男女主,改变爱人的命运,在末世好好活下去
  • 通灵格格

    通灵格格

    段灵儿,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新新人类,一个意外,让她灵魂穿越来到古代,并附身在一个婴儿的身上,真让她悔恨呀,本来马上就抱得美男归的,谁知,唉,一切都是天意弄人……她只因为拥有着琥珀色的眼瞳,被外人排挤,跟着自己的父亲生活在一起。天生有跟灵体沟通的本事,还是一个可以漂浮在半空中的女生。一个江湖第一高手,他带她离开那个让她心痛的男人,两人一直以好朋友的身份相处,可是在他娶妻时,他却发现,他喜欢的人一直在身边……在此感谢勤勤师傅~!为花花的文打下广告:新坑:《暴君的绝色人鱼妾》《笨笨之越》(已完结)这是一本松轻的文,喜欢的亲可以去看一下~!推荐我觉得不错的文端木勤勤《危情》花花的群号是38738351,喜欢《通灵格格》的亲请收藏和投票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三天读懂管理学

    三天读懂管理学

    管理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其核心是人。任何企业的经营运作都离不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
  • 你是渣男,我不是白莲花

    你是渣男,我不是白莲花

    丈夫出轨闺蜜,却故意让我捉奸在床,为了逼我离婚,闺蜜居然给我下药。一怒之下,我睡了公司最大的客户老板,却怎么也没想到,老公会因此威胁我,非但不准我离婚,还意图逼我利用大老板给他升职。一场官司,一纸离婚协议。就在我以为事情结束的时候,没想到等待我的却是更大的阴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忍者少女在柯南世界

    忍者少女在柯南世界

    一位穿越忍界的少女又穿越柯南世界的故事琴酒贝尔摩德柯南又会和他擦出怎样的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