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3500000023

第23章 华西列夫斯基(6)

此次作战,应该说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华西列夫斯基对这一点十分清楚。因此在准备实施战役计划时,他格外细心,也严格要求各方面军部队。9月11日,天公不作美,整个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忽然下起了暴风雪。虽然气温还没有明显变冷,但雪粒和8级以上的大风也给人们的行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尽管如此,华西列夫斯基还是坚持在进攻前逐个方面军和集团军地检查了一遍各部队。直到13日下午,他才风尘仆仆地从波罗的海沿岸第3方面军赶回他设在第1方面军的指挥所。

14日晨,整个波罗的海沿岸的3个方面军在暴风雪的呼啸里同时对德军发起了进攻。17日,列宁格勒方面军也转入了进攻。一开始,德军没有想到苏军会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实施突击。当猛烈的炮火倾泻过来以及随后的坦克群冲到防御前沿时,德军次要方向的阵地立时大乱,伤亡损失十分严重。但随后在第2天或第3天,就出现了有组织的抵抗。经过一周多的残酷战斗,苏军才推进了80公里,有些地段也就是60公里左右。

然而,在里加主要方向上,敌军在当天下午就稳住了战线。从第2天开始,德军曾数次组织反突击行动,战斗极为激烈。17日上午,敌军以两个坦克师和一个摩托化师的强大兵力,向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所属的近卫第6集团军正面实施了猛烈的反突击。近2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向该集团军的两个步兵师结合部猛冲。

由于反坦克武器的缺少和后援坦克部队没有到达,该部敌军曾一度突破苏军防线达四五公里。只是在晚上,华西列夫斯基派去的坦克第1和第19军赶到才制止住了敌人的前进。第2天,当敌人再度发起进攻时,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也插向了这个方向。

这样,敌人的反突击被击败了。然而,此后,德军凭借深沟堑壕和坚固的筑垒配系,仍在拼死抵抗,致使苏军在这一主要方向上只能一口一口地咬着敌人的防御缓慢地向前推进。

恰在这时,大本营给华西列夫斯基和巴格拉米扬送来了敌军的最新情报。稍后,方面军侦察部队也印证了这一情报的准确性。这些情报说,在克莱彼达州的德国坦克第3集团军地段上,敌人的兵力总数不超过8个师,其余的都被派往米塔瓦附近去营救那里的“北部”集团军群去了。而且,种种迹象表明,敌军力图用一切办法保住其“北部”集团军群与东普鲁士的联系通道,以便在必要时将其部队全部撤离波罗的海沿岸地区。

说什么也不能让这部分敌军跑了。否则,这旷日持久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作战岂不要功败垂成?这是当时华西列夫斯基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他与巴格拉米扬反复分析,权衡轻重,最后一致认定:宁可暂时放下里加附近的战役计划,也要先在南部海岸的麦麦尔首先堵住德军“北部”集团军群的退路。这样,还正可以利用该地区敌坦克第3集团军的暂时弱势。

9月22日,华西列夫斯基立即把这一想法用电话告诉了斯大林,并要求大本营给他一定的战役准备时间。没想到,斯大林听了立即很高兴地表示赞同。

9月24日,最高统帅部正式训令到达,要求把进行这一战役的任务全部交给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几天后,斯大林又打电话给华西列夫斯基和巴格拉米扬说,经他再三考虑,这一任务应以波罗的海沿岸第1和第2两个方面军来协力完成。

此外,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的第39集团军也应加入,它的任务是沿涅曼河进攻,以协助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的行动。电话中,斯大林还批准了华西列夫斯基和巴格拉米扬提出的于10月5日发起战役的日期。

10月1日,华西列夫斯基又收到大本营训令,让他只负责和协调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的行动。10月5日,麦麦尔战役打响了。

就在这段时间里,华西列夫斯基再次在行车途中受到了意外的伤害。当然,这次不是碰到了地雷,而是一个冒失鬼司机迎面撞的。

那天,华西列夫斯基清晨从叶廖缅科的司令部到巴格拉米扬的指挥所去。当他的车子正常地在路面上奔驰时,突然前面飞驰过来一辆越野吉普车。驾车的是一个年轻的军官,不知怎么回事儿,只见这辆车子直直地朝华西列夫斯基的小车迎面冲来,司机根本来不及拐弯或刹车。结果,华西列夫斯基甩出了车外。

原来,这名肇事的年轻上尉是一个前线的侦察连长。那天夜里,他刚刚出色地完成了一次责任重大的任务。他是要急着赶回部队去向上级首长报告。

华西列夫斯基原谅了他,并要求有关部门不能处分他。不多久,这名上尉光荣地获得了“苏联英雄”的称号。

4.担任方面军司令

在整个苏德战争期间,东普鲁士对***德国有着极为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战略意义。

它是牢靠地掩护从波兰北部和立陶宛进入德国并由此通向德国中心地区的要冲。因此,在普鲁士境内和与它毗邻的波兰北部地区,***在旧有的地堡基础上又构筑了一系列现代化的工事。

早在1944年11月间,苏军最高统帅部和总参谋部就开始酝酿东普鲁士战役计划,并曾试图以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先行突入东普鲁士境内。为此,华西列夫斯基被斯大林由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前线召回了莫斯科。但这次行动没有能够成功。

后来,大本营只好另行重新策划,华西列夫斯基因战事紧急没有再回莫斯科,只是征求了他的意见。当时,大本营和总参谋部考虑到,只有及早地粉碎这里的敌军集团,才能空出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去增援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正在准备中的柏林方向作战,而且,这也是事先消除该部敌军集团可能对柏林方向作战的苏军实施侧翼突击威胁的需要。

因此,还在华西列夫斯基没有完全脱离开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前线事务时,东普鲁士战役便于1945年1月13日开始了它第一阶段的作战。在这一阶段中,华西列夫斯基的主要精力仍旧放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围歼敌“库尔兰圈”的作战上。到2月初,由于斯大林和安东诺夫要去克里米亚半岛参加雅尔塔三国首脑会议,根据最高统帅部的命令,他被召回莫斯科以履行总参谋长和副国防人民委员的职责,即代行大本营统筹全局,领导各个方向战场上对德军的进攻。

此后,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苏军行动转入防御,具体协调工作转给了当时的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戈沃洛夫上将负责。

2月6日起,华西列夫斯基开始了东普鲁士战役第2阶段的实际部署工作。

2月10日,东普鲁士战役第2阶段作战开始。

此间,东普鲁士的敌军各集团已接到德国统帅部的命令,必须拼全力固守其现有防御地域,似便尽可能长久地把苏军牵制在这一地区,不使其转到柏林方向参加作战。此外,德国统帅还答应给在哥尼斯堡、皮拉乌海军基地及海尔斯贝格地域的敌人以预备队补充。

鉴于此种严重情况,刚刚从克里米亚返回莫斯科的斯大林派华西列夫斯基去前线之前,他便直接向斯大林提出了解除自己苏军参谋长职务的请求。

斯大林最后说:“让我再考虑一下吧,这也需要征求政治局和其他有关领导的意见。”随后,他指示安东诺夫为华西列夫斯基起草了一份训令,即派他去领导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和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作战行动的命令。见他收好了训令,斯大林又问道:

1943年11月,苏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强渡第聂伯河。“您什么时候赴前线呢?”

“明天吧!”

“噢,照我看,您不必这么急。我建议您在家呆两天,也去看看戏,休息休息。对了,在您离开前,也就是19日晚上,请再到我这儿来一趟。”

“好,我将按您的建议去做。”说完,华西列夫斯基走了。在他的印象中,这是斯大林第一次没有急急地催他奔赴前线。

然而,到了第2天,情况又发生了变化。当他真的来到莫斯科大剧院看戏时,正在演出过程中,他的副官说最高统帅要他立即去听电话。在电话中,斯大林告诉了他一个不幸的消息: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司令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大将在梅尔扎克城地区因负重伤而牺牲了。听到这个噩耗,华西列夫斯基特别感到震惊。

在电话中,斯大林还说,大本营准备派他去担任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司令,问他有什么意见。华西列夫斯基当即表示愿意服从大本营的新的安排。

2月19日,华西列夫斯基成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

20日,华西列夫斯基来到了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司令部。第2天,他便开始着手对该方面军的全部领导工作。好在他与方面军军事委员及集团军一级的首长们早就十分熟悉。很快,他们便建立起良好的新型合作关系。

1945年2月24日,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划归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领导。这样一来,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兵力十分强大,但是,它的突击力量是有限的。

鉴此,华西列夫斯基认为,只有先暂时停止对敌泽姆兰德集团的11个师的主动战斗,而把主力用在消灭更大的敌19个师组成的海尔斯贝格集团上面。除此,方面军没有任何其他良策可行。经最高统帅部同意,粉碎敌海尔斯贝格集团的战役准备必须在20天之内完成。

3月15日,分割聚歼敌海尔斯贝格集团的作战行动开始了。

一直在企图向南运动以突击向柏林方向前进的苏军侧翼的敌海尔斯贝格集团终于被彻底就地解决。

在消灭敌海尔斯贝格集团的同时,华西列夫斯基便指示巴格拉米扬展开了强攻哥尼斯堡敌军的准备工作。

3月17日夜间,华西列夫斯基专门为战役开始时间问题与斯大林通了话。原来大本营给他们规定的攻城时间为不迟于3月28日,但那时南面的敌海尔斯贝格集团才刚刚被消灭,部队部署根本来不及。

因此,他建议改为4月初,至迟不超过4月8日。后来,斯大林同意了,并答应派新任空军主帅诺维科夫空军上将前去充当他的助手。

4月2日,苏军炮兵和航空兵的强大火力准备开始了。整个4天之内,“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它们都没有过瞬息的停止,当时很难想象世界上还有‘安静’二字的存在”。城内的许多坚固建筑全被夷为废墟,各主要雷区也被炮击引爆了。

4月6日,经过4昼夜的毁灭性炮火轰炸,攻城部队的坦克和步兵向敌人发起了冲击。在冲击推进的过程中,方面军本身的徐进弹幕射击也给了突击集群以有力的掩护。攻击开始以后,华西列夫斯基再也坐不住了,他离开了自己的指挥所,不间断地到第39、第43和近卫第11集团军的指挥所去巡视和实地观察。当他发现第39集团军由北向南的突击不够有力时,立即调来了第5集团军到西北方向。很快,两支部队便切断了哥尼斯堡和泽姆兰德半岛的敌军的有效联系。

随后,第50集团军封锁了从东面入城的道路,近卫第11集团军从城南方向的突击取得了相当的进展,第43集团军也从西北方向突入城郊地区。第1天下来,敌人的指挥系统被打乱,但各堡垒和永备地下发射点内的敌军守备队仍在拼死抵抗。

7日是攻城战斗的决定性一天。仅在这一天中,方面军就出动了作战飞机4700架次,向敌军阵地和堡垒投掷炸弹多达1500多吨。晚上又出动轰炸机1800架次,敌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被炸塌了无数个缺口。

但即使这样,奉命不得撤退半步的敌军仍没有放弃垂死前的挣扎。最先从西面和南面突击要塞内层的苏军第43集团军和近卫第11集团军部分部队,与敌军展开了空前的肉搏。晚上,城内的合围圈终于在城区的西面合拢了。到第3天上午,要塞内已有300多道街区为苏军所占领。

4月8日,为了避免更多的无谓牺牲,华西列夫斯基以方面军司令的身份向哥尼斯堡守敌发出了劝降最后通牒。然而,守敌仍然决心抵抗到底。这样,更加激烈的街区战斗在全城四面八方展开了。

由于苏军伤亡严重,华西列夫斯基决定,暂时放弃争夺所有市区的敌人筑垒,各步兵团队撤到指定街垒位置,以便明天实施加强轰击炮火与地毯式飞机轰炸。9日清晨,5000门各种口径的大炮,1500架轰炸机几乎同时对有限的敌军固守区域进行了毁灭性打击!不到一个小时,敌军的堡垒和建筑物内便越来越多地挂出了投降的白旗,待到轰击停止后,德军成队成队地从筑垒工事里走了出来。

同类推荐
  • Swords of a Rising Power 大国长剑

    Swords of a Rising Power 大国长剑

    1966年7月1日,第二炮兵正式成立,它的名字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后来被世人称作中国战略导弹部队。1984年国庆大阅兵时,第二炮兵为整个世界所震惊,然而一支强大的军队背后必然有千万个无私奉献的幕后英雄。许多官兵家属舍弃城里的工作,跟随丈夫上高原、进戈壁、钻山沟,一住就是一辈子……本书作者带我们走进那段峥嵘岁月,全景式地展示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初创时期,第一代导弹人在接近原始的状态下的山坳里,献身导弹事业的战斗历程。讲述导弹部队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感人事迹,呼吁世界珍爱和平!
  • 地月启示录

    地月启示录

    2339年4月,月球宣布独立并向联合国宣战,地月大战爆发。(作者龟速码字、随缘更新、勿催勿催。)
  • 湘江之战

    湘江之战

    红军长征途中的湘江之战,红军牺牲3万人,被俘6千人,红八军团、红三军团六师18团、红五军团34师几乎全军覆没,中央红军总兵力锐减为3万人。《湘江之战》以长征途中最惨烈的湘江之战为主线,真实再现中央红军突围以来的军事、政治现实。不仅真实再现了当时的历史状况,更站在历史发展和历史思辫的立场上,反思战争决策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 抗战之重生周卫国

    抗战之重生周卫国

    新书《我真不想管这些啊》求各位移步。======周文穿越重生了。恩,重生成了周卫国,原名周文。哟,还带个系统。哎哟厉害了我的哥。萧雅也救了,也没成杨过~读者群:707493786或者直接搜索小太阳的读者群~欢迎小伙伴加入~新书《抗战之小军医》已经上传,求各种支持!
  • 赤色北欧

    赤色北欧

    北欧,维京的故乡,传说中的北欧海盗,是无情,残暴的代表,但是现在嘛……“谁敢说这是占领?解放,这叫解放!懂吗?谁敢反对把他挂旗杆上!”弗拉基米尔如是说PS:作者还是高中生,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请留言,l拜谢
热门推荐
  • 少年棒客张十一

    少年棒客张十一

    少年误打误撞入职了朝廷里一个没有名字的机构,后来发现这竟是一个不受律法约束的官方杀手组织。在这里他将遇见各种各样有着奇怪性格的同僚,在一起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命运开始和整个梁国的命运息息相关…
  • 充闾文集:文在兹

    充闾文集:文在兹

    充闾先生是一个有良好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他曾读过私塾,也接受过现代学院教育。他对古代经典作品的熟知程度,给每一个接触过他或读过他作品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更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所具有的“现代意识”才有可能使他对熟知的传统文化和自身的存在有反省、检讨、坚持和发扬的愿望与能力。在“进与退”、“居与处”、“兼善天下”和“独善其身”的问题上,这个阶层的矛盾心态仍然在持久地延宕着。但在充闾先生的散文中,他不是以价值的尺度评价从政或为文。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不同的对象做出了拒绝或认同。就个人兴趣而言,充闾先生似乎更钟情于淡泊宁静的精神生活,这使他的创作更为纯净。
  • 幽灵旗·把你的命交给我

    幽灵旗·把你的命交给我

    四幢经过日军轰炸而奇迹般保存下来的“三层楼”正面临拆除的窘境,记者那多受命对其进行深度报道。那多试图通过新闻舆论将“三层楼”作为历史见证保存下来。上海图书馆一张当年轰炸后的照片使那多疑窦丛生:“三层楼”究竟为何幸免于炮火而完好保留?是得益于传说中其楼顶飘扬的外国旗的庇护,还是当年“三层楼”的主人孙氏兄弟扛出的大旗震慑了日本鬼子的嚣张,还是……知名历史学家,在人生和事业的巅峰,忽然匪夷所思的自杀了。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晨星报》记者那多,开始对事件进行秘密调查。经过艰苦的调查探索之后,发现这一切都和十几年前的一所精神病院有关。而那个精神病院的所有患者和医生……
  • 死亡之森

    死亡之森

    潘孓然是那种不会在我生活中重复出现的人,当然,如果他也出现在了你的生活中,那么,或许你会如我一样感叹,世上怎会有如此完美的混蛋。我没有任何恶意,特别是对像潘孓然这种无与伦比又谦恭有礼的混蛋。他个头一米八上下,样貌……怎么说呢,多数女性见了他,不免会怦然心动——但谁知道呢?毕竟我又不是女人。他的气质总是让我想到黑色骏马一类的动物,行为从不拖泥带水。微笑时,右额轻轻耸起,带着点儿青春偶像那般的轻松俏皮,自然也遮住了眉角一块子弹头大小的瘢痕。
  • The Woman in White

    The Woman in Whit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剑奇侠传三之六界轮回

    仙剑奇侠传三之六界轮回

    龙葵终於已到了尽头即使我不想打仗上战场作最有一战也是在所难免我希望你能好好地活著不管发生了什麽事不管在哪儿你都要坚强你要把这一袋代表光辉与朝气的葵花种子带到你将要生活的地方答应我当我找到你的时候那里长满了向日葵
  • 神奇的地球家园

    神奇的地球家园

    本套书不仅注重兴趣爱好的开发,还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还特别注重内涵的深化和外延的扩充,可以说版面有限,知识无限,尽量让我们青少年在有限的时间获得更多的兴趣与知识。同时,我们根据知识内容的特点,还配有精美的图片,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非常易于阅读和欣赏,是我们广大青少年开发兴趣和增长知识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大家阅读,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隋珠锦玉

    隋珠锦玉

    隋朝初年,一则神秘的预言将三个截然不同的人生牵绊到了一起。她风华绝代、智计过人,曾是高高在上的五公主,却不得不背负起家族兴衰,与悲剧的时代抗争;他一辈子至情至性,终究逃不开宿命的羁绊,沦为皇权的俘虏;他身世离奇,喝着狼奶长大,总是游走于狼性与人性的边缘~~~~~~一群被迫陷溺于历史洪流中的少男少女,在那个铁与火的英雄时代,用血泪和情义书写出一首首最动情的草原赞歌!
  • 35岁前一定要作的88个选择

    35岁前一定要作的88个选择

    在人生的长河中,35岁前是人生最具激情、最有创造力和最容易成功的时期。可以说,35岁前是人生中的黄金时期,也是走向成功最关键的阶段。本书以发展的眼光立足于当前社会,充分结合人们在35岁以前的特质,总结了这一阶段必须要作的88个选择,帮助读者设定人生目标、规划职业生涯、掌握高效学习和工作的方法、熟悉为人处世的艺术。35岁以前,有了这88个选择,会让渴望成功的人少走很多弯路,能让人活得更轻松、更幸福,拥有更精彩的人生。
  • 招魔

    招魔

    我曾与世人为善,世人不曾为我怜,万般因果如山峦;心比冰寒,我要拿起那三尺长剑,劈开这千重山,我要这路上,伏尸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