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89200000071

第71章

日子恢复平静,大家该干嘛还干嘛。

张嘉他们收拾好了去医馆,老乞丐跟着去,美其名曰要见识一下小郎中的医术。

到了医馆各人忙各人的,老乞丐在前堂靠墙边,面冲里,给自己设了一个座位。

杏儿忙完手里的活,还得端茶倒水,伺候这位大爷。

一晃上午过去了,中午老乞丐亲自去后面厨房指导师娘做饭。

总而言之是各种的挑毛病,各种捣乱。

吃了饭,师娘把张嘉拉到一边,“你快把他打发走吧,不够他捣乱的。”

张嘉也是没办法,这位属狗皮膏药的,贴上下不来。

“娘,您别搭理他,他爱干什么干什么去,您就当没这么个人。”

恰巧下午来了一位外伤患者,后背长了个大脓包疮,化脓感染了。

带着患者去处治,老乞丐分开众人,站在最佳位置看他们是怎么样处置。

全贵主刀引流,杏儿处置缝合。小手术,缝了一针。

老乞丐生性爱玩,看着缝肉皮子觉得好玩极了,没看过瘾。

对全贵说道:“再缝几针,诊费爷出。”

张嘉推着他往门外走

“您是该出,出来的出,您当是纳鞋底子呢,还多缝几针,前面喝茶歇着去吧。”

“熊孩子,爷去前面瞧瞧还没有动刀的。”

老乞丐看的正起劲,被推出来心急的难受。

回到前厅,把椅子搬到郎中边上看着,不管患者来瞧什么病,都劝人家开刀。

三下两下把郎中逼急了,“我说这位爷们,您要再捣乱我可不让着您了。”

老乞丐刚要瞪眼,想了想,算了,还得在这混吃喝呢,搬着椅子去墙边打瞌睡去。

正月十四一大早,四爷府跟十四阿哥府都来邀请张嘉去府里过十五。

佛了谁的面子都不好,正犯愁呢,宫里来人请小郎中去圆明园过十五。

这下好了,谁都不得罪。

想着见皇上带点儿什么礼物呢,空着手去也不好,复杂的这一时半会儿又做不出来。

张嘉冥思苦想,突然想起皇上会不会再找自己聊天,聊什么心得呀。

政治我可不懂,背的课文也有限,能记住的更是不多,这可怎么办,郁闷了。

老乞丐旁敲侧击的打听宫里怎么会来请张嘉。

张嘉努着嘴说,“郎中吗,当然是给宫里的人瞧过病,宫里才请的。”

“也对,那你还不高兴,愁眉苦脸的给皇上看啊。”

说起皇上张嘉一脸的怂样。

“我怕皇上啊。”

老乞丐被小丫头的表情逗笑了。

“哈哈哈,怕什么,能来请你去,自然是喜欢你,你是怕他收你做妃子?”

张嘉腾地站起来,”你个老不羞,吃你的酸菜去。”

老乞丐一点头,“嗯,爷还就爱这一口,这京里没几个会汲酸菜的,这是东北关外的做法。”

“乞丐爷,您吃过酸菜馅饺子吗?”

“你会做?”老乞丐的馋虫引出来一半了。

张嘉眯着弯弯的笑眼提条件:“您答应别总跟着我,我就给您做。”

老乞丐瞧着丫头说了实话:“就你这丫头还有趣,不跟着你又不能出去,爷太闷了。”

张嘉听着也是这个理,外面还有人要抓他呢,瞧着老乞丐的可怜样也不难为他了。

“好吧,跟就跟着吧,今晚给你吃酸菜饺子,你可别吃太多,小心压炕头。”

老乞丐小孩心,有的吃就开心了,跟着张嘉去厨房参观包饺子。

酸菜洗净,泡去大半酸味,新鲜的梅肉剁馅,两颗大葱,一块生姜,少许十三香,调馅的时候多放两勺子油。

四个女人一起包,大锅煮。

捣蒜倒醋点香油,不用吃,这蘸料打鼻子的香。

馋的老乞丐直吆喝快点。

白胖的饺子一上桌,趁热吃,满桌子呼呼的烫嘴声,热闹高兴。

人多吃饭就是香,想起自己在家吃饭,一桌子菜就自己一个人,两边站满了伺候的下人,吃什么都没味,吃什么都不香,还是这好,热闹有人气,老乞丐打算在这养老。

正月十五,一早宫里来接张嘉去赏花灯。

现成的翻出一副手套几双袜子,一针一线的功夫,礼轻情意重,用新帕子包了带去。

随车伺候的是宫里派来的两位麽麽。

张嘉对待比自己年纪大的麽麽恭敬有理。

麽麽见小郎中一点架子都没有,还这样亲切随和,心里也高兴。

一路上聊天过的也快些。

“姑姑,皇上不在宫里过元宵节吗?”

“小郎中不知,宫里不叫元宵节,叫上元节,每年十五之前,宫里的主子都要搬到圆明园的,俗称大搬家。”

还有这个习俗,以为皇上只有夏天才去逛园子呢。

“嘿嘿,让姑姑见笑了,我是只记得吃元宵,就叫元宵节了。”

两位麽麽掩着嘴笑了笑,其中一位给张嘉讲解上元节的出处,是从道教的三元而来。

张嘉知道元宵的故事,心说这次皇上要是聊天就给他讲元宵的故事。

此时的圆明园还没有后来那么大的规模。

张嘉被送去皇上居住的九州清堰。

皇上歇了晌,正在亲自写一张迷条。

见张嘉来了,招手叫到跟前。

“朕的迷条设了彩头,今儿你要多猜几个哦。”

“皇上我给您带了礼物,现在我也当做彩头,我出个迷您猜猜,猜对了有奖哦。”

皇上笑眯眯看着小丫头,看你能出什么幺蛾子。

“好,你说,朕来猜。”

“仔细听啊,远看是纸灯笼,近看是纸灯笼,点着了纸灯笼,为什么手里没灯笼。”

皇上看着张嘉一脸此迷无解的样子,忍着笑逗她。

“还真是个难猜的迷,不如你先把彩头拿出来给朕瞧瞧,彩头厚,朕猜的时候多下些功夫。”

张嘉打开帕子,“您瞧,这是手套,这个是手指短的,天冷您写字戴着,还可治织成全指的出门戴,这是袜子有弹力,您试试,比布袜子合脚舒服的多。”

皇上戴上手套拿起笔试了试。

“好,这个好啊,这些是你织的?”

“里面有我织的,也有我丫鬟织的,这些是棉线的,要是能弄到好的羊绒线,驼绒线,还可以织成衣服裤子,很暖和。”

皇帝拍了拍左腿膝盖,“朕这条腿不耐凉,变天会疼。”

“皇上,等着回去,我淘换好线给您织条裤子,再织一个护膝,天刚冷的时候您带着护膝保暖,这个有弹力,行动起来比棉的方便。”

“线让内务府去办,你出手工。”

张嘉开心,您老人家要什么样的线弄不到啊,别说羊毛,就是孔雀毛的也有啊。

“皇上,您叫他们多纺些线,我好好给您织几件。”

”嗯,你这小丫头每次都能给朕带来惊喜,这谜底。”

说着话看了看张嘉,“你把纸灯笼点着了,手上自然没了灯笼。”

张嘉不错过任何一个拍马屁的机会,立刻竖起大拇指。

“皇上您真是太聪明了,大智慧。”

“你这个朕小时候就玩过了。”

“嘿嘿,我好像也是听卖艺说的。”

这段子是在现代的相声里听到的,没想到清朝就有了。

同类推荐
  • 凤策天下:腹黑公主养成路

    凤策天下:腹黑公主养成路

    本是郡主的她却因为相貌和舞姿与先王后相似,被接进王宫当公主,却偶尔闯进了静宇轩,揭开了寻找身世之谜的道路,得知身份后走上了复仇之路,最终与自己的王兄恢复了身份。
  • 奇灵公主

    奇灵公主

    仙术,仙友,仙情,你想拥有哪一样?抑或是,你不想失去哪一样?答案是能够选择的吗?对于杳一,答案是无法选择的。因为她是奇国公主。
  • 风华无双:至尊召唤师

    风华无双:至尊召唤师

    啼笑皆非穿成狗,从此节操是路人。当一人一狗成为小伙伴,面对险恶人心,只能见招拆招!温柔王爷深情款款?她却只能捂脸而逃;自恋少年颐指气使?她偏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因为遇强则强才是她的本能!密探、毒医、术士、赏金猎人,江湖各路奇葩集结,让她和萌宠应接不暇。阴差阳错踏上召唤师的不归途,开了第三只眼后,人生从此逆转,直到她步步走上至尊宝座!风月无边,只见她媚眼如丝地调戏着某男:你可曾想过你也会有今天?【本书每天六更,不定时加更或爆更】
  • 牡丹无误倾城色

    牡丹无误倾城色

    【标题无能,请看简介】南宫镜汐,性别女,爱好男,忘忧谷谷主,人称“天价牡丹”。人前高贵冷艳,不可侵犯,人后调皮捣蛋,样样都犯。甘子翎,性别男,爱好女,南幽阁的某位大佬。据说心狠手辣,毫不手软,面具后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镜汐与这位见面的第一天,大佬撕了她的面具,镜汐:誓把这货脑袋拧下来当球踢!!第二天,镜汐给这位的兄弟灌了毒,逼问大佬下落。兄弟瑟瑟发抖:我不知我不知!不过推荐一个商家,买卖人头,货到付款。第三天,镜汐去了南幽阁,结果甘子翎饶有兴趣地看着她,挑眉道:“听说你要买我的人头??”南宫镜汐:………我不慌我真的不慌!(想看正文的往里走!)
  • 重生农家之悍妻来报到

    重生农家之悍妻来报到

    前世,她,唐沫,世纪乖乖女,听父言,从母命,能背书,会歌赋,出嫁从夫,夫吃三餐,她擦盘,夫约小三,她打伞!活得那叫一个苦逼!今生,她,唐沫,农家小悍媳,违父言,背母命,能上山,会下田,侦奇案,破鬼阵,娶妖夫,斗小三,过得那叫一个爽歪!穷,咱不怕,种庄稼,卖豆花,银钱滚进家,存到白了发。只是,那长得妖孽的男子是谁?——对,就是你,别看了,就你?——你男人!.......你嫁我!——男人笑得妖孽妩媚、风华绝代。不嫁!——女人说得干净利落、斩钉截铁。有肉!嫁否?——男人眼里诱惑之色明显。当然嫁!——女人眼睛明晃晃。这是一个励志成为百万富翁女人的奋斗史;还是一个被肉坑了一生的女人的成长史。
热门推荐
  • 重庆谈判(下)

    重庆谈判(下)

    王若飞陪着毛泽东从桂园返回红岩村的时候,但见月白风清,银光如泻。毛泽东一拍脑门,“糟糕,今天是中秋节,我答应了要带月饼回去哩!”王若飞笑起来,“大家已吃了月饼,但没有人离开小礼堂。他们就是等到天亮,也要等到主席回来……”张治中带领全家,从桂园返回复兴关中训团那座破旧狭小的院子之际,已是夜深人静时分了。两个女儿原本是在沙坪坝南开中学住读的,听说毛泽东提出来要拜望她们全家,以后父亲决定全家去拜望毛泽东的时候。她们便早早地从学校赶回来了。此刻,在家中,她们却迟迟不愿意入睡,围在父亲身旁,问长问短,没完没了。
  • 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

    公元七世纪初,唐太宗贞观年间倡导偃武修文、轻刑薄赋,交往友邦。吐蕃松赞干布意欲与唐联姻,派使臣向唐请婚。松赞干布武力请婚再次遭到唐太宗拒绝,他便遣心腹大相禄东赞再往长安谢罪请婚,大唐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之女李雪雁是个伶俐活泼、聪颖过人的大家闺秀,唐太宗在众多的宗室之女中遴选公主,一眼看中雪雁,册封为“文成公主”下嫁吐蕃。文成公主一行历经千难万险,车队满载丰厚嫁妆及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佛像,向吐蕃进发。
  • 十三座海洋(e族馆丛书)

    十三座海洋(e族馆丛书)

    本书由三十一篇成人式的寓言故事,构成一完整的长篇小说。当个别看每一篇时,其内容氛围是独立的,但每篇与每篇之间,却由一组相同的主角,串连起整本书的叙诉精神。作者王信以深具新世代风格的笔锋,写出人际的疏离、童稚与成人价值观的落差、爱情生灭的难以言喻、人性的不安、成长过程中的失与得……主题看似沉重,作者却将主角们拟卡通化,使故事情境有一种荒谬的趣味。
  • 必懂的军事知识

    必懂的军事知识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选辑

    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选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文化苦旅(修订本)

    文化苦旅(修订本)

    《文化苦旅》一书于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在1989年起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历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为回忆散文。他的散文别具一格,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善于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将读者带入历史文化长河,启迪哲思,引发情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史学、文化价值。但由于此书的重大影响,在为余秋雨先生带来无数光环和拥趸的同时,也带来了数之不尽的麻烦和盗版。誉满天下,“谤”亦随身。余秋雨先生在身心俱疲之下,决定亲自修订、重编此书。《文化苦旅(修订本)》作为余秋雨先生30年历史文化散文修订自选集,新增文章18篇,其中入选教材的《道士塔》《莫高窟》《都江堰》等经典篇目全部经过改写、修订。新版内容与旧版相比,全新和改写的篇目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对新老读者都是一场全新的阅读体验和人文享受。堪称余秋雨30年来不懈的文化考察和人生思索的完美结晶。
  • 成长三书

    成长三书

    成长必备的传世典籍,青春必读的启悟佳作。师学孔夫子:半部《论语》治天下;问道孙武子:兵学盛典,人生锦囊;性定菜根香:厚培其根,其味乃厚。本书精心选取了《论语》、《孙子兵法》、《菜根谭》三本书中适合青年人学习的精要词句,用平易流畅的语言加以注释延展。生动但不浮浅,深刻却不晦涩。
  • 一品弃妃:王妃要休夫

    一品弃妃:王妃要休夫

    她是21世纪的跆拳道教练,身手了得,一朝穿越到了不受宠的平南王妃身上。斗侧妃,斗姨娘,斗王爷。可这便宜王爷,却好像拽的很!可惜她她遇神杀神谁能阻挡?她怕过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岐夜

    岐夜

    黄昏将熄,夜幕渐浓;星光摇曳,黎明未知。嘘……在一切开始之前,我们还来得及做一点小小的改变。太阳落下,夜色或许还有不同。
  • 逍遥潋尽

    逍遥潋尽

    那人青色的衣袂上似是流淌着温润的月光,墨色的发在夹杂着荷露幽香的风里飘摇着,剑眉入鬓,悠悠舒展,眼眸明亮,灿若星河,我瞧着他眉目如画的模样,一瞬间便动了心,不晓得该说些什么,只勉强挤出一句话:初尘,我越是喜欢你,就越是讨厌你,越是讨厌你,就越是放不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