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1200000019

第19章 电子装备(2)

你知道敌方导弹的发射井都设在哪里吗?你知道敌方部队在何时何地集结吗?你知道敌方的飞机、坦克都藏在什么地方又已经运到哪里去了?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可以去人,也没有那么多特务间谍可派。中国通俗的有点儿荒诞的小说《封神榜》中写了一个“千里眼”,观看千里之外发生的事情如在眼前一般。还写了一个“土行孙”,可以从这里钻进土里,又从那里钻出土来。如果有这么一双千里眼和钻地的本事,要看哪里就看哪里,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该有多好啊!

当代的军事侦察卫星,可以称得上是一双真正的千里眼。

①它速度快。快到什么程度呢?如果是近地轨道上的侦察卫星,每秒钟大约飞七八公里,一个半小时左右就可以绕地球一圈。这种侦察卫星速度比火车、汽车快几百倍,比起超音速飞机也得快十几倍或二十几倍。打个比方。从北京出发,到天津只要半分钟,到上海三分钟,到拉萨五分钟也就够了。不但侦察及时,而且保证有连续性。一般长寿的侦察卫星,在空中可以停留两年以上,在这段时间内可以侦察到目标连续不断的变化情况。

②范围广阔。飞机和卫星作比较,同样都是20°的视角,从3000米高度的飞机上能看到地面1平方公里的范围,从300公里高空的卫星上看地面,就可以看到1万平方公里,看到的范围相差万倍以上。有人作过计算,说在高空飞机上把我国拍摄一遍,需要拍100万张照片,用10年的时间;如果用卫星拍摄,只需拍800多张照片,花不了几天的时间。

③受限制少。要是在对方地面上拍军事目标的照片,对方一定会把你抓起来问罪。你到我空中来照相也不行,侵犯领空主权,飞机也会被打掉。天上卫星谁能管得着它呢?它有超越国境的自由,而无侵犯领空的麻烦。高山、大海、荒漠戈壁、茂密森林,人无法到达的地方,都阻挡不了卫星去侦察。

照这样说,军用侦察卫星就没有缺陷和不足的地方了吗?当然不是。世上没有哪一样事物会是十全十美的,卫星也一样。

“太空千里眼”

军用侦察卫星因为高度不同,运行轨道不同,从地球上看去,就好像有动的和不动的两种状态。大多数侦察卫星,是处在120~200公里高空的低轨道和350~1500公里高空的中轨道上,它们绕地球运行的同时,地球自己也在不停地自转,所以不会老停留在一个点上。这些卫星绕地球一圈,就像用一道宽带子把地球绑了一道,但是下一圈不在同一个地球纬度上,两圈之间就会留下一个没有观察过的空白地带,人称之为“盲区”。

弥补的办法是有的。一个是在设计卫星轨道时,有意让卫星绕行周期同地球自转周期的关系不等,或者稍多一点,或者稍少一点。错开的结果就可以把要侦察的地方全部不漏地侦察到。另一个办法是在同一个轨道内多放几颗卫星,并网,联网。就像电视转播用的差转台一样,隔一定距离就设一个,这样就不怕有遗漏的地方了。

如果把侦察卫星发射到离地球表面35800公里的高空,这时候,它绕地球一圈的时间恰好同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同,从地面上看去,就好像是静止不动的了。这种卫星叫做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又叫做静止卫星。它站得高,看得广,停留的时间长,能24小时连续工作。有3颗这样的卫星,整个地球就全都在它的监视之下。

军用侦察卫星从性能上分有四种。

①照相侦察卫星。它的设备主要是可见光照相机,其中有用来作普查的全景扫描相机和用来作详查的画幅式相机。卫星拍摄的照片有的密封装人回收舱,直接送回地面冲洗判读,世界上掌握这种技术的国家只有3个。为了防止回收舱落到别人手里,上面会装上自爆装置,规定时间一过就自行炸毁。另外的一个办法是无线电传输,就是先在卫星上把拍摄的照片自动冲洗出来,然后把目标图像转换成电信号,用无线电波形式发给地面,再还原为目标图像。有的照相侦察卫星上装有电视摄像机,一边对地面目标进行侦察,一边就把信息发送给了地面指挥中心,这就更快更简便了。

可见光照相机分辨力高,但是受天气影响大,阴雨、云雾和夜间都不适宜。白天也只有上午8~9点和下午2~3点工作最佳。所以人们又研究出了用红外线照相、多光谱照相和微波照相等设备。

但是,这些照相设备也都各有长处和短处。红外线照相的长处是可以揭露地表面的一些伪装,多光谱照相的长处是便于识别更多目标,可它们依然要受到云雾雨雪天气的影响。微波照相的长处是不受天气影响,还可昼夜工作,有穿透地表层和冰块、森林的能力,所以一般的隐蔽和伪装逃不过它的眼睛,它的短处是一遇到无线电干扰,所有可以发挥的作用就统统都失效了。要是这些照相方式配合起来使用,取长补短,不是更好吗?然而这样一来,卫星的负担就加重了。

对卫星拍的照片的分辨、判读是又一个关键技术。卫星到底能看到什么?照的照片同照相馆照的人像,或者同我们用的傻瓜机照出来的风景、山水照片一样吗?过去有一种传说,说北京军事博物馆广场上停的汽车,卫星照片上都能看出它牌照上的号码来,真是这样的吗?可以肯定地说,现代的高新技术还做不到使卫星上拍的照片同我们日常拍的照片一样,看出有鼻有眼的人、有砖有瓦的房子。

最先进的照相侦察卫星,在160公里高空,用焦距2.44的相机拍的照片,可以分辨出地面上长、宽都是0.3米的物体。但是这个物体在照片上依然不过是很小的小点,还要结合周围环境中其他目标信息,经过判读才能识别出这个小点究竟是什么。如果目标大到长、宽都有1.5~2米以上时,照片上有可能看清楚一些细部特征,比如兵舰的舰首、舰尾之类。

②电子侦察卫星。装备有侦察接收器和磁带记录器,主要用来侦察雷达和军用电台的位置、使用的频率,有时也截取导弹试验时发出的遥测信号,掌握对方战略武器发展情况。电子侦察卫星比其他电子侦察手段优越和安全,弱点是当地面雷达或电台过多、信号过密过杂,就难以筛选出真正有用的信息,而且容易受假信号的欺骗和干扰。如果地面雷达和电台临时关机,也可以躲过它的侦察。

③导弹预警卫星。用来戒备导弹袭击。洲际导弹飞得快,弹道高,射程远,发射后30分钟左右便可打到8000~13000公里的目标。

因为地球表面是椭圆形而不是平面,所以最先进的警戒雷达也只能在导弹飞过一半路程以后发现它。预警卫星在导弹离开发射架1分多钟就能发现它,从发现到自动把信息传给地面站,再从地面站传给指挥中心,全部过程也就三四分钟时间。对付从陆地发射的洲际导弹,有25分钟预警时间,对付从潜艇上发射的洲际导弹,也至少有15分钟的预警时间。这种导弹预警卫星存在的问题是,无法跟踪导弹在关机以后的惯性飞行,是真的发射导弹还是发的假导弹,卫星辨别不出来。

④海洋监视卫星。专门用来监视水面舰艇和水下潜艇的活动。装有电子侦察设备的这种卫星同电子侦察卫星没有什么区别;装有雷达设备的,可以主动搜索目标,不靠对方发射信号来发现目标。国外正在实验装备红外探测器的海洋监视卫星,设想从几百里高空能侦察到水下60米深的核潜艇。

侦察系统

从空中、海上回到地面,我们看到许多的兵器器材,还依然是用来作侦察的。太空的侦察卫星,低空、高空的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的侦察飞机,地上的传感器,高倍率望远镜,炮射电视,尤其是众多的遍布陆海空军中的雷达,等等,真像是在编织一张张天罗地网,拼命地捕捉每一个可以捕捉到的信息。

侦察技术在今天已经发展成一个复杂的技术系统。

从军事目的上说,可以分战略侦察和战术侦察。或者可以分作为长远目标作准备的,就像积累材料,一点一点地收集;以及为近期的当前的特定目标的情报收集。

如果从空间地域分,那就有地面侦察,航空侦察,空间侦察,水下侦察。

要是从技术手段上分,大体有电磁波侦察,声学侦察,力学侦察等。细分起来,仅电磁波侦察一项,又有光学照相侦察,多光谱侦察,夜间侦察,雷达侦察,传感器侦察。

全世界军队中究竟有多少兵力用在侦察方面,不会是一个小数目。

每天收集有多少信息,更是一个很大的数目。有人写文章说,一架飞机飞到重要战区上空300米以上高度,可能会有1000部雷达跟踪监视。这话也许说得过了,但是有许多部并且性能不一的雷达监测,是肯定无疑的。这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世界上侦察器材真多呀!

微型窃听器

有一个传说:某国大使馆一项重要情报失密,他们断定是被用窃听方式弄走的,于是就用专门的仪器检查房间,但毫无眉目。忽然一只苍蝇嗡嗡飞到检查人员的脸上,用手一挥,苍蝇被赶走的同时,检查仪器发出了蜂鸣声。

再查,周围依然查不出窃听器,只有那只苍蝇还在飞。检查人员把那只苍蝇打死,这时蜂鸣信号增大,从死掉的苍蝇身上掉出了一颗金属砂粒。原来这就是窃听器,小到可以植入苍蝇体内。这个传说可能真,也可能假。不过,这种窃听装置,现代科学技术是完全可以制造出来的。

1995年底,报界披露了美国人在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里安装窃听装置。中国大使馆新馆是在1990年8月落成的。在建筑过程中,30名美国特工人员干了好几个月,在新使馆的每间办公室的混凝土墙里,埋设了光纤窃听装置。这种细细的玻璃丝一样的东西,很难发现。

早在60年代,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就广泛使用了传感器。窃听器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相似。

越南南北方之间,有一个运送武器弹药的通道,叫胡志明小道,美国人早就注意到它。

但是,如何晓得这小道上何时何刻有人运送物资呢?美军飞机向胡志明小道两侧丢了许多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就像一棵棵热带植物,短短的圆圆的树干插进土地,露出没有树叶的几根枝条。每当越南人员、车队经过时,只几分钟,美军飞机就会出现在上空,追踪轰炸。

这种传感器,外号叫热带树,传感元件是拾震器,露出地面的树枝一样的东西是天线,只要有振动,它就把收到的信号用无线电波经过中继器传给20公里外的监测点,再经过记录、整理、显示,判断是不是人员、车辆,如果是,便立即通知地面部队和空军去袭击。这种探测振动的传感器,30米内的行人和300米远近的车辆很难不被它发现。中继器和监控、记录设备,也可以是自动的,由飞机投放,不回收。

传感器大都由探测器、信号处理电路、发射机和电源几部分组成,可以用火炮发射,飞机投掷,也可以用人工埋设。

现在已经发展有振动、压力、音响、电磁、红外等许多种,根据振动频率、压力大小、音响强弱、磁场变化、受光情况,发现不同的目标。可以单独一种或几种混合使用。有一种远距离监视的战场传感器,可以遥控,自动成像,不怕电子干扰。还有一种窃听装置,只要有人能把微型话筒藏在花瓶、烟灰缸或别的什么用品里,带进大楼房间,在大楼外面的人就能通过窗户反射一种激光,再从玻璃的微弱振动中接收房间里的谈话。更新的品种还在研究制造中。

侦察炮弹

一些战争电影片中,常看到在一个工事里,透过枪眼,一位指挥员举着望远镜观察前方。用望远镜侦察对方动静,这种方式,现在还在用。

特别在边防线上,相对静止的战场上,还经常地运用。和这类似的,还有炮兵观察射击目标的炮队镜,潜艇使用的潜望镜等。不过这些望远镜已经有了很大改进。有的高倍率,更清晰。有的有红外装置,夜间也能观察。

有一则报道说,俄罗斯军队用远距离照相机,拍摄5公里外的目标,照片上可以识别发射工事的射孔和房间的门窗。这种照相机如果利用红外胶卷,可以发现部分伪装的目标。另外一则报道说,美国已制造出用电于芯片代替胶卷的照相机。一张电子芯片可储存100万个像素,使得照出来的相片清晰度极高,相片摄成后几秒钟内便可输进计算机,立刻传送到几千公里以外的地方。

能不能有一种设备放在敌方那边,我们在远离它的地方,像看电视一样,看到那边活动着的人和坦克、大炮、车辆等等呢?

从前没有,现在有了。大约在十多年前制造出来的小型化、固态化的全能电视摄像机,它不需要偏转线圈等元件,不用电子束扫描,而且能够经受住剧烈的冲击和震动。它的名字叫“炮射电视”,正规的叫法是侦察炮弹。

炮射电视,由电视摄像机、镜头、电池、无线电发射机和无线等组成,先装在一个圆柱状的箱子里,再把箱子装进炮弹壳里,然后用大炮发射出去。最新的这种摄像机不过火柴盒大小,重量不到100克。镜头已经做到像普通衣服上的纽扣一般大。摄像机内部器件,精细到在指甲盖大的面积布满40万个电路元件。

发射用的炮弹,一般借用原来的照明炮弹改装,去掉照明部分,保留弹壳、降落伞、消旋装置和开伞结构。整个重量不过三五公斤,可以承受大炮发射一瞬间的5万公斤的轴向冲击力,高压不碎。

发射炮射电视,就像发射出一个小小的电视发射台。它先是带着减速伞与弹壳分离,然后抛掉圆箱一样的外筒和减速伞,张开主降落伞,用每秒5米的速度缓缓下降。这时,它开始工作,就像电视台的实况转播,把地面上长宽各二三百米的一片地方,一边拍摄,一边把图像发射回来。坐在接收站里,在荧光屏幕上观察,敌方的阵地、地形地貌、坦克大炮,一切的一切,真像在看电视一样清清楚楚。

用155毫米口径的大炮,可以把侦察炮弹打到20公里远的地方。如果改用更大射程的火炮发射,自然还可以打得更远。

雷达

各种现代侦察手段中,用得最多的是雷达侦察。天上、地上、海上,陆海空军中到处都有雷达。雷达是外来语,英文的缩写音译,意思是无线电定位。

同类推荐
  • 解放武汉

    解放武汉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武汉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异界烽火录贰烽云再起

    异界烽火录贰烽云再起

    历经数百年的大周王朝已有亡国景象,在歌舞升平的背后,是一道升腾的巨浪,随时会将已经千疮百孔的大厦掀成碎片。一路从弃卒爬到远东边军主帅位置的刘策,在经历抵御胡奴、平定内患、收复冀州、威慑塞外之后,再次开始了他新的征程……
  • 先秦诸子军事思想

    先秦诸子军事思想

    分六章介绍孟子、孙武、孙膑、吴起、尉缭、墨子等先秦诸子的军事思想,重点在军事理论、战略谋略方面的研究。并对诸子军事思想的异同和特点作出了分析研究。观点与材料结合,史论结合,内容有所创新。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谋略全本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谋略全本

    政治家、军事家、商界领袖最推崇的传世之作!超越军事理论,原来兵法是最生猛的处世教科书。权威原文:以历史上最权威的版本为底本,准确可靠;经典重现:放大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还原原文诞生的史实真相;白话译文:精致、流畅,严格忠实于原著;案例解读:揭示原著思想精髓,解析古人千年智慧对现代职场、官场、商场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 一抹残阳映青山

    一抹残阳映青山

    在烽火岁月中,一个富家子弟,在国难当头之时,决定投身于抗战救国的洪流中去,无论是在青山绿水的千年羊城,还是在龙蛇混杂的十里洋场,他依靠着信念,勇气和才智闯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关口,挫败了敌人一个又一个的阴谋,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功勋。
热门推荐
  • 绝色宠妃:爷,你越界了!

    绝色宠妃:爷,你越界了!

    【穿越+女强】沈清晨,特种部队里的兵王、现代修真界的唯一传人。一朝穿越成废柴三小姐?笑话!我堂堂兵王还能任人欺凌?!待看本小姐掐白莲,虐未婚夫。修炼、魔宠、丹药?很难吗?对本小姐来说,小菜一碟!!只是这妖孽男是怎么回事?不是说本小姐心机不纯?不是要逃婚?要休妻吗?你这宠我上天的节奏是闹哪样?!!“夫人,我错了!求原谅!”
  • 清朝穿越记

    清朝穿越记

    【起点女生网一组B班签约作品】看了太多的清穿文,自己也想写一篇,就当圆自己一个穿越梦。齐珞和父母一起穿到清朝只想和自己父母平淡幸福生活的齐珞该怎么办?是努力摆脱命运的轨迹还是顺其自然?平凡低调却因父亲的升官封爵备受关注蝴蝶翅膀闪动,既然已经来到这了,那么我的人生我做主读者群101581278(已满)安琪亲所建104063495(已满)最初梦想亲所建114076474(已满)最初梦想亲所建72374289(新建的超级群,招人中)感谢瑶提供以上四个群敲门砖皆为故事中的人名,很简单的问题。另外推荐我的新书《海月明珠》
  • 天鹅

    天鹅

    纪念那些死在海上和将要死在海上的人。上个世纪70年代的最后一天,上海是个阴雨天。这要记性特别好或者那天刚好写了日记的人才知道。梅子和于葵葵则出于某种例外而一生都不能忘记那个上海淮海路的阴雨天。她俩共打着一把伞,站在老大昌蛋糕房的屋檐下面,激情磅礴地讨论着关乎一个女孩子人生中最大最关键的问题——当然就是爱情这件事了。梅子和于葵葵都是1976年兵,一起考取了新疆驻南疆一个野战部队的文工团,现在又一起来上海进修,所以两人无话不谈。她俩是从南京路一路谈过来的,到了淮海路还没谈尽兴。
  • 婚然心动,首席刻骨爱

    婚然心动,首席刻骨爱

    【新文《男神挚爱,天后很迷人》求收藏,已经更新了哦!】陆宸修,B市名媛争相追逐的黄金单身汉,外界盛传他还是处/男,只爱江山和男人!夏昕,时尚杂志社编辑,追求者无数,可她都视若无睹,直到意外再次遇见了陆宸修!而一场有预谋的车祸却将他们硬生生分离!再见面,她和别的男人正在举行订婚,他上前夺过钻石戒指并将它踩在脚下,笑得一脸冰冷,“夏昕,你别忘了,我们还没离婚呢!你这是想犯重婚罪?!”“陆总,你在说什么?难道我们之前认识?”他步步为营,只为帮她恢复记忆!当她记忆恢复后,却意外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之谜!原来她的亲生父亲居然是…——————————————————————————陆宸修,“时间真的是一场很美丽的轮回,它让我更加看清楚了自己的心!”夏昕,“我对你的爱,只会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发浓烈!”PS:这是一篇腹黑暖男陆宸修VS夏昕的甜蜜暖心爱情故事…
  • 民富论:创造企业的基本规律(修订版)

    民富论:创造企业的基本规律(修订版)

    《民富论:创造企业的基本规律(修订版)》主要内容包括:用法律来保护私人财产的权利,会在中国成为现实、对民营企业投资的资金壁垒,将在金融改革中打破、外资本土化过程,给中国中小企业产生提供了机遇、投资领域的开放,使平等的创业投资环境开始形成、证券投资引力的减弱,将把民间资金引向产业方向、巨大的中国市场,给创业投资提供了无限发展空间等。
  • 绝品透视赘婿

    绝品透视赘婿

    老婆是本市第一美女,小姨子是校花。入赘三年,他却受尽了白眼,受尽了嘲讽。面对眼前种种,他不怒,只因火毒缠身。如今,期限已过,火毒尽消。他将搅动这一方风云。
  • 礼佛仪式

    礼佛仪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超级女婿(又名:豪婿)

    超级女婿(又名:豪婿)

    入赘三年,所有人都以为可以骑在我头上。而我,只等她牵起我的手,便可以给她整个世界。(又名:豪婿)
  • 诸天佣兵系统

    诸天佣兵系统

    刚是不可能刚的,这辈子都不会刚,武功稀松平常,装备也不行,系统还是个半残,只能先怂一波,然后苟到任务结束了。然而……系统的名字叫诸天佣兵系统,总会从雇主那里接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任务。“叮!接到某游戏玩家的雇佣任务,保护亚特拉斯的CEO乔纳森·艾恩斯不被杀死。”“叮!接到某宅男的雇佣任务,拿到娜塔莎的……”“叮!接到某研究狂人的雇佣任务,拿到浩克的不磨伸缩裤。”“叮……”摊上这么个系统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 广播经营战略研究正文

    广播经营战略研究正文

    本书从经营战略理论入手,深入分析了当代中国广播媒介经营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符合我国广播发展实践的经营战略。同时,对我国广播经营实践中出现的伦理冲突和道德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广播经营的伦理规范。本书对我国广播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既适用于高校传媒专业师生,也可为传媒业从业人员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