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9900000007

第7章 两晋 南北朝时期(1)

三国志

《三国志》,断代纪传史,西晋陈寿撰,刘宋裴松之注。陈寿,生于公元233年,卒于公元297年,字承柞,西晋史学家,安汉(今四川南充)人。陈寿早年拜史学家谯周为师,攻习《尚书》、《春秋》三传,精读《史记》、《汉书》。在蜀汉时,曾为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他为人正直,因与宦官黄皓不和,而使仕途连遭挫折。蜀汉灭亡后,陈寿成为一介布衣。

《三国志》全书共65卷,其中《魏志》30卷,《蜀志》15卷,《吴志》20卷,记述了自黄巾起义至晋灭吴统一天下,从公元184年到公元280年近100年的历史。此书别具一格。它约成书于晋惠帝时,时人推崇作者“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后人把《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前四史”,在史学上有较高的地位。

作品写人叙事详实生动,取材审慎,文笔简洁,各传中选录的一些文章也颇有文学价值。据有关资料记载,《三国志》面世后,即有夏侯湛自毁《晋书》的故事。它对后世以三国故事为内容的小说、戏剧,特别是对《三国演义》的创作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它也是官方人士必须修读的“二十四史”之一。

三国,即东汉末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时期。对这个历史时期的划定,史学家们观点不一,一般有三种说法。第一种划分,以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其子曹丕废汉帝,建立魏国,为三国开始年份。到公元280年,司马炎打败吴国,建立西晋王朝,全国又恢复统一为止,共61年的时间。第二种划分,是以曹丕建立魏国开始,到公元265年司马炎废魏帝,建立晋朝共46年的时间。还有一种划分,即把三国上推到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至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魏国羽翼丰满,汉朝名存实亡、风雨飘摇之时算起,终于公元280年,晋灭吴为止,则整个三国时期,即达84岁高龄了。

东汉末年,中原大地狼烟滚滚,各地军阀割据称雄,连年征战,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经过一段漫长的相互攻战兼并过程,最后只剩下魏、蜀、吴三家势力强硬的对手,为中国统一奠定了基础。从这一点上来说,三国的出现较东汉末年的群雄争霸,是历史的一个伟大进步。陈寿为了纪念这段历史,于是修《三国志》。

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推崇备至,高度评价了诸葛亮一生的业绩和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但对失街亭及“将略非其所长”等也不讳言,既不以私情命笔,又能扬其善而不引起短缺。对于曹操的描写,挟汉献帝迁都许昌,他用史笔点出是董卓等人出的主意,记述了曹操受命为魏公、魏王的真实过程。但对司马懿受禅代魏的描写在《魏书》中只用“如汉魏故事”五字,足以令人深思。

由于陈寿在撰写《魏书》、《魏略》时,是秉承司马懿意旨所写的,所以书中在个别记述上也存在一些失实之处,如诬称曹爽有“无君之心”等等。《三国志》中还将三国的鼎立和蜀汉的失败,都归于大命,在一定程度上宣扬了皇权神授的观点。此外陈寿担任过巴郡的中正官,这种品评人物的习气对《三国志》中人物的价值观也多少受到了一些影响,如对历史人物偏重于他们的才华和胆识方面的描写。

搜神记

《搜神记》,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干宝所着。干宝笃信鬼神,他写《搜神记》的目的即是为了“发明神道之不诬”(《搜神记·自序》)。换言之,他搜神记异,是要给天命观提供例证,这就决定了本书不能不充斥宗教迷信观念。但是,由于所采故事有不少积极健康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因此本书也有不少积极健康的内容。

今本《搜神记》中464则故事,见于干宝以前的志怪书和其他书籍者约200则,其余则是“采访近世之事”。

《搜神记》的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1,神仙术士及其法术变化,主要集中在卷1到卷3;

第2,神灵感应,集中在第4、5卷,其中“董永”条记载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这就是着名“天仙配”故事的本源;

第3,卜梦,集中在第6至10卷;

第4,物怪变化及灵奇之事,集中在第12、13卷;

第5,鬼事及还魂事,集中在第15、16卷,其中有不少佳作,如吴王小女故事、卢充故事、王道平故事、河间郡男女故事等;

第6,精怪故事,载于17、18、19卷;

第7,报应故事,集中在第20卷,主旨讲善恶报应;

第8,神话和其他怪异传说,集中在第14卷;

第9,历史传说,集中在第11卷,如韩凭夫妇、东海孝妇及干将莫邪等,其东海孝妇的故事则为后来关汉卿的《窦娥冤》所吸收。

《搜神记》虽然写的多是神灵怪异的荒诞故事,但也保存了不少优秀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如《韩凭夫妇》、《干将莫邪》、《三王墓》等篇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本质,歌颂反抗者的不屈精神,《李寄斩蛇》记述少女李寄不顾个人安危,机智勇敢为民除害的事迹。

《搜神记》内容庞杂,描写细致生动,对人物刻画也注意到鲜明的个性,初具小说的格局,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拾遗记

《拾遗记》,又名《拾遗录》、《王子年拾遗记》,志怪小说集,东晋王嘉所着。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今甘肃渭源)人。

《晋书》本传云:王嘉“滑稽好语笑,不食五谷,不衣美丽,清虚服气,不与世人交游。隐于东阳谷,凿崖穴居,弟子受业者数百人,……着《拾遗录》10卷,其记事多诡怪”。可知王嘉是当时颇有名望的方士,书中所记也多是诡怪神仙之事。

作品中有关古史部分多是荒诞怪异的神话,与史传不合;汉魏以下也有许多道听途说的传闻。末卷还记叙了昆仑等9个仙山。但文字绮丽,人物和结构都接近小说。

现传本约经过南朝梁宗室萧绮的整理,首有萧绮序。

神仙传

《神仙传》,志怪小说集,东晋葛洪所着,共10卷。葛洪,生于281年,卒于341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人,信奉道教。作者自序称,此书是为了回答其弟子滕升于仙人有无的问题而作的:“秦大夫阮仓所记有数百人,刘向所撰又70余人,然神仙幽隐,与世异流,世之所闻者,犹千不得一者也。……今复抄集古之仙者见于仙经、服食方及百家之书,先师所说,耆儒所论,以为十卷,以传知真识远之士。”

书中所记仙人除容成公、彭祖两人与刘向《列仙传》重出外,其余都是补《列仙传》所无的。所录84人,充满金丹道教的内容。但描写仙人神态也有生动之处,如王远、麻姑二条写蔡经见麻姑手爪似鸟,想到“背人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也”,很有情趣,后为李白游仙诗所化用。又如描绘仙人的种种神奇变化,想象生动,对后世神魔小说有一定影响。

思旧赋

《思旧赋》,属晋赋,向秀所着。赋前有序,说明是为了怀念亡友嵇康、吕安的。

向秀是“竹林七贤”之一,与稽、吕二人交谊最深,曾与嵇康一起打铁,又和吕安一起灌园。嵇、吕因反对司马昭而遭诬杀。向秀慑于司马氏的威势,不得已而赴洛阳应举。这篇赋便是他应郡举归来,经过嵇康的旧居有怀而作的。

作者因闻笛声,触景生情,追忆了往日朋友的志趣高雅、心胸旷达的音容行貌,以反衬今日人去楼空,笛声无主的悲凉。氛围极其惨淡萧瑟,让人感受到时代的黑暗,故友遭遇的惨痛和作者内心的苦闷彷徨。体小章短,刚开头却又煞尾,蘸满血泪,读之令人生悲。

三都赋

《三都赋》,属晋赋,左思所着,成文时间约在晋武帝泰始8年(272年)至太康3年(282年)间。

《三都》由《蜀都》、《吴都》、《魏都》3篇组成。前两篇分别由假想人物西蜀公子和东吴王孙盛称三国时蜀都、吴都的形势之重,物产之丰,宫室之丽,民俗之华,最后一篇则由魏国先生盛赞魏都之宏丽壮观与政治举措之修明,对曹操统一北方的功业多所颂扬。赋中指出了立国之根本在于政治之修明,不在于自然山川之形胜。

全赋采用一种纪实写真的笔法,辞采秀丽,气势宏博,虽模拟汉代张衡《西京赋》、班固《两都赋》,但后来居上,超越了前人。曾轰动一时“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晋书·左思传》)。

归去来辞

《归去来辞》,东晋辞赋名篇,陶渊明所着。原题《归去来兮》,萧统《陶渊明传》及《文选》删去“兮”字,称《归去来》,后加文体“辞”,合称《归去来辞》。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41岁,因家贫子多,迫于生计,出任彭泽令。不久产生厌倦情绪,80余天之后,挂冠而去,赋《归去来辞》。史传皆载:渊明为彭泽令,上级郡督邮来县,县吏要他“束带见之”,他甚感屈辱,表示不肯为了五斗米的薄禄向乡里小人折腰,当天即解印归田,赋《归去来辞》。但作者在序文中不说此事,只说“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因此有些学者对渊明去职之事的原因多有争论。

赋中作者以任运委化、乐天知命的思想,在田园故庐的闲静生活中,体会到欣愉的人生趣味和高洁自足的人生境界,从而冲淡了一生仕途的失意和现实贫困的生活。

文章写得既深沉又恬美,字里行间饱含着诗情画意,神态旷远,辞意畅达。宋代欧阳修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东晋散文名篇,陶渊明所着。约写于宋武帝永初2年(421年),是作者晚年之作。大概受当时战乱中人民被迫“逃亡去就,不避幽险”的历史真实和北方坞堡组织的启发,结合前人记载的有关传说,幻想成篇的。

文中通过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之事,展现了一幅没有世网羁绊的人间乐园的图景。在那里,一切都那么单纯,那么美好,人人劳动,怡然自足,“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没有君王,没有剥削,一切都与现实社会的战争动乱、污浊虚伪形成相反的对照。文章形象自然、逼真,引人入胜。

《桃花源记》给后世文学以极大的影响。王维有《桃源行》诗,韩愈有《桃源图》诗,刘禹锡、王安石有《桃源行》诗,苏轼有《和桃源诗序》等,在历代的诗文中,更是常被作为咏叹的一种境界。

博物志

《博物志》,志怪小说集,晋代张华撰。共10卷,因原书早已散佚,现在的版本多从《艺文类聚》、《太平御览》中摘录,且有增加,因此这本书不只是张华原文。

书中内容庞杂,分类记载了山川地理知识以及一些异境奇闻、神仙方术的传说,其中对于中国西北地区天然气、石油的记载,对地质勘探有参考意义;对一些传说的记录,也对人们研究古代文学、历史人物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宋代李石有《续博物志》10卷,补张华之不足。

西京杂记

《西京杂记》,历史小说集,旧托为西汉刘歆撰,实为东晋葛洪所着。全书原为2卷,后宋人又分为6卷,共计129条。“西京”即西汉都城长安。

书中所载多是西汉统治阶级和文人的遗闻轶事,有一定思想内容,但也时有怪诞之语。其中的故事、文学形象常被历代文学家所采用。

文赋

《文赋》,古代文论专着,西晋陆机所着。用赋体形式写成,文前有序。

在《序》中,陆机具体阐述了写作此书的目的,也提出了文学批评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即“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故写此专论“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在正文中,陆机将文学创作分为准备阶段、构思阶段和具体创作阶段来探讨文学的本质问题。

作品在创作的准备阶段,注意到了作家本人的修养及自然和社会生活对创作的影响;在构思阶段,提出了“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的作用,还强调了文学创作中的形象化,即“虽离方而遁圆,期穷形而尽相”;在创作阶段,主张文学作品要内容、形式兼重,所谓“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的“文质统一”说。《文赋》还特别提到了创作中的灵感问题。

《文赋》在中国文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代章学诚认为“刘勰氏出,本陆机氏说,而昌论文心”,对后世影响极大。

恨赋

《恨赋》,抒情小赋,江淹所着,载于《文选》卷10。

小赋抒写了“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的主题,把由死亡而带来的夙愿难酬,遗憾怨恨当成一个普遍永恒的存在来表现。

赋中写了帝王之恨,列侯之恨,名将之恨,美人之恨,才士之恨,高人之恨,困穷之恨,荣华之恨,虽然各有特点,但饮恨而终却是一样的。典型地体现了作者的生死观,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此赋虽然专写悲哀惨淡的景象,但因写了一些豪杰高士的遭际,如李陵、嵇康等,因而显出一股悲愤、激昂之气。清许梿在《六朝文絜》中说:“慷慨激昂,读之英雄雪涕。”加上文辞清丽,历代传诵不衰。

十洲记

《十洲记》,志怪小说集,1卷,全称《海内十洲记》。旧本题汉东方朔撰。实为六朝人依托成书。

作品记述汉武帝听西王母说海外十洲,亲问东方朔,东方朔依次回答十洲上神仙所居及怪异之物,颇多虚诞杜撰之言。又附有沧海岛、人丈洲、扶桑、蓬邱、昆仑五条。此书保存了不少神话及仙话材料。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此书“盛称武帝不能尽朔之术,故不得长生,则似道家夸大之语”,这也是方士托言于汉武帝和东方朔来宣扬方术的小说。

南北朝民歌

《南北朝民歌》,从晋室南渡到隋代统一,270余年,南北形成对峙局面。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由于生产条件的悬殊,政治环境的差异,以及地理、风俗等各方面的不同,在文学上,也形成南北不同的色彩,这在民歌中反映得尤为明显。

首先从诗歌的题材方面来看,南朝民歌尽管数量多,但题材比较狭窄;北朝民歌虽然数量少,但题材相当广泛。现存南歌约有400多首,主要分为“吴声”和“西曲”两大类。在内容上几乎是清一色的情歌。而且所写的大多是以女子为第一人称。其中的男女私情,往往是“非礼”的关系,或是私相爱慕,或是萍水相逢,充满了对感情热烈而执着的追求。这些现象的出现,应是有其社会根源的。

江南自“永嘉之乱”后,中原人民大量南移,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沿江的许多城市,如建康、江陵、襄阳等,空前繁荣。而这些都市中,又聚集着大量的中小商人、手工业者、无业游民。他们家庭中的妇女,因生活的环境和社会地位,对于礼教的观念较为淡薄,在男女爱情问题上也更为热烈、恣肆。而民歌中对此的表现,又恰恰迎合了当时腐败了的上层阶级的胃口,故得以广为流传并被大量保存。

现存的北朝民歌,只有60多首,内容却相当广泛,战争的频繁、生活的艰苦、民风土俗、北国的风光景物等等都有涉及。如那首着名的《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寥寥几笔,勾勒出北方草原雄浑苍茫的壮丽景象,这在南歌中是没有的。当然,最突出的是,北歌中出现了《木兰诗》这样一首堪与“汉乐府”中的《孔雀东南飞》相提并论的优秀长篇叙事诗。

其次,从语声方面来看,南歌婉转清丽,北歌质朴明快。尤其是南歌中大量使用了双关隐话,使诗歌更显缠绵含蓄。双关隐语的构成,主要是利用谐音字和一字多义,故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同音同字:“合散无黄连,此事复何苦?”“散”既是药名,亦喻聚散之“散”;黄连之味“苦”又喻相思之“苦”。第二种情形是同音异字:如“莲”双关“怜”,“丝”双关“思”等等,如“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这些手法的大量运用既是南方民间习俗在诗中的渗透,也给诗歌添上了几分活泼与生动。北歌的语言,却以质朴明快、刚健有力见长。没有南歌的精巧文辞,更不用双关隐语的技巧。

同类推荐
  • 垃圾筐电影院

    垃圾筐电影院

    我们在看着,我们在听着,我们在感受着;我们在嬉笑,我们在苦恼;偶尔也有想留在心间、难以替换的日子。也许都是什么事都没有的日子;可是,我们依然等待着。我们等待着有什么来临,或回忆年少时的光影趣事,或以独特方式解读通俗影片,或记录片场拍摄花絮。《垃圾筐电影院》,或许就是岩井俊二心中的电影理想国。
  • 总有一种柔软,让人生坚定从容

    总有一种柔软,让人生坚定从容

    这是梁晓声先生的一部温情主题的作品。本书中,梁晓声先生怀着一贯的良知与责任感,用最朴素真挚的笔触记录人世间的最柔软动人的片段。文字依然率性真诚,字里行间饱含理想主义的光芒和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从芸芸众生的酸甜苦辣中体悟人生哲理,守护好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情感和回忆,我们终将学会如何在漫漫人生路上走得更加坚定从容。值得一说的是,梁晓声先生在“朗读者”节目上朗读的《慈母情深》,正是本书所收录的《母亲》的一个片段。本书进行了完整呈现,让读者感知这些动人心弦的文字里所饱含的绵绵不绝的力量。
  • 我给总统当御医

    我给总统当御医

    李计留先生——一位中非友谊使者,获得总统嘉奖颁发“骑士勋章”的中国援非医疗队员——声名远播的非洲总统“御医”,在当代中国援非医疗史上颇具传奇和冒险色彩:他以精湛绝妙的中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先后“迷倒了”三任总统,对他赞不绝口;他和总统的关系极其微妙,有时亲密无间,有时伴君如伴虎,曾跟随总统到处出访,一享尊贵,有幸列席联合国大会,亦亲眼目睹了总统的婚姻和爱情复杂关系的内幕……
  • 好说歹说

    好说歹说

    文坛怪才阿城、陈村担任主持人,与文艺圈各路高手共同打造十二场谐趣对话。神侃对手包括姜文、洪晃、朱德庸、史铁生等人。话题不拘一格,既有关于生命的哲理性体认、对爱和快乐等人类情感的溯源;也有对语言文字和音乐影像的生动考察;抑或闲聊惬意的旧时光、身边的新动向。看似庞杂随意,但在话语的交锋处时有火花闪现。
  • 卡夫卡谜题(1—15)

    卡夫卡谜题(1—15)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转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秋天。山间的树叶停止了光合作用,并将自己残余的养分重新退回到自己的母本。一个光彩夺目的色彩盛宴开始了。各种树木争相露出自己最后的灿烂之光,将要脱离树枝的叶片显出了五彩缤纷的一幕,这是最后的一幕,辉煌绝伦的一幕。为什么它们用夏季只有花朵才能说出的语言来留下未来的预言?它们究竟是想表达什么?是一个年度轮回的感叹?还是对自己命运的酬谢?
热门推荐
  • 多元函数

    多元函数

    相传大唐剑圣裴旻剑术高超,武艺非凡。话说画家吴道子因见裴剑舞,“出没神怪既毕,乃“挥毫益进”。诗仙李白曾从其学剑,仗剑走天涯,任侠四方。天下有三绝,太白的诗,张旭的书,裴旻的剑。剑圣裴旻视剑如命,找寻天下宝剑未果,旻此生憾也。遂遍寻天下玄铁铸剑,以弥补此生遗憾。旻锻有三剑(将军剑,龙泉剑,碧渊剑),著有一书(裴氏族剑谱)。江湖中都道,裴旻的剑,所向无敌,能得者,定国安邦,开宗立派。裴旻的书,旷世绝学,若是能馈看几眼,定能形成一学,换得江湖一席位。而拙作勾勒的便是几百年后的江湖世界,一场由盗剑掀起的江湖风雨。江湖恩怨,儿女情长,家国情怀,交织着江湖的雨,定能散发江湖的魅力。望君且看且留步,多多关照,让我们一起窥探这尘封的江湖,揭开这其中的秘密。
  • 先婚后爱,独占落跑娇妻

    先婚后爱,独占落跑娇妻

    一别三年,当洛西再次回到这个城市,她霍然发现,一起都变了。而这一切的源头却是因为自己错估了男人的“第一次”也是很重要的……女主:“不就是第一次嘛,男人的第一次有什么好傲娇的!”男主:“那你说,让身家百亿的我‘辛苦’一个晚上,这个账应该怎么算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系作者以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反映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年参与建立和巩固苏维埃政权、参与重建国民经济火热斗争的长篇小说。主人公帕维尔科尔恰金在战争中身负重伤,后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为重返建设国家的岗位,他刻苦自学,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逐步提高写作水平,最终写出感人至深的长篇小说,继续为人民作出卓越贡献。
  • 嫡女三嫁鬼王爷

    嫡女三嫁鬼王爷

    一对一洛紫风知道自己现在唯一的解药就是‘男人’,虽然眼前这个男人可恶了点、阴险了点、还有那么一点点让自己害怕,可是此刻也管不了那么多了。“那个谁——,你过来!”某女开始上下齐手。某男很淡定的看着这双在自己身上游弋的小手:“你不是打探过我吗,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我——‘不能行人事’,你不知道吗?”“这你就不用操心了!”银针在某个穴道上一扎.吃干抹净——,某女要走人前抛下一句:“估计你也是个‘处’,咱俩算是扯平了,以后别说认识我!”某男看着远去的背影——“你想的美——!”【片段一】洛紫风看着脚下中了‘媚毒’的女子,冷笑一声:“还想给我下毒?仗着和我那‘夫君’是青梅竹马,又有公公婆婆当你是亲闺女,就处处和我作对,企图‘亲近’我那夫君,好——!我成全你!”候在一旁的九月一愣,什么时候自家小姐这么——好说话了!“去——,等她媚毒发作,就送到我‘公公’书房去,‘母子关系’,够亲近了吧!不——用——谢——我!”看着九月背着那个女子一跃而去。洛紫风不禁期待明天的太阳快点升起,想着明个一早的靖王府——,该是个如何‘振奋人心’的早晨呀——!【片段二】“这个给你!”如花郡主将手中的《仇人录》低了过去:“所有曾欺负过我的人,我都记录在上面了,你既然已经决定冒充我的身份了,就得替我讨回来!”“不是吧?洒你身上一杯茶水——你也记!”“你看清楚了!那是101杯,她丫的——是间歇性‘帕金森综合症’,见到我就犯病!”一群男子自‘如花郡主’身后讥笑的嚷嚷道:“‘花痴’郡主——!灵王世子在这呢!”正在熟读《仇人录》的某女回头。众男子诧异,原来那一直涂的五彩缤纷,看不出眉眼的脸下,竟然也是一副如花美貌!某女冷眼相对,朱唇轻启:“皇上已经解除了我与灵王世子的婚约,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今儿个起——,本郡主不陪你们玩了!谢谢各位前些日子的配合!”看着某女远去的背影,众男子齐呆!某男一愣!【片段三】某男暴怒:“我该叫你什么?洛紫风、还是如花郡主、还是其他什么我不知道的,你究竟是谁?是不是我娘子?”“我是谁关你什么事?”“好!好!好!”某男怒极反笑,片刻功夫将某女绑在了床上:“你什么时候确定我们有关系了,我什么时候放你下床!”随后,某男开始解开自己的衣结.无论你嫁几次人,新郎只能是我!
  • 落雨剑殇

    落雨剑殇

    有谁能知道有着崇高地位,被武林尊敬的大侠,竟然是一个心狠手辣,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当面具被揭开的那一刻更是显示出狰狞的一面……
  • 追溯游

    追溯游

    突然从空中驶过的列车,完全颠沛记忆的小家伙,值得注意的是这ta头上竟然顶着一对类似喵星人的软耳朵。深夜时,睡梦中追溯身世,天亮后作为这个世界上最佛系的“杀手”,开始撩野兽撩怪物。
  • 豪门盛宠:首席的天价妻

    豪门盛宠:首席的天价妻

    十年前十八岁的他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高材生十六岁的她是哈佛大学计算机系的小罗罗一个他们相识、相恋四年后,二十二岁的他问她:“和我一起回国嫁给我。”她笑着抬起头看着他:“你可以为我留在美国吗?”他说:“要么和我回国,要么分手。”她沉默了,只是轻轻的拥住了他,主动亲吻了他第二天醒来以后,空空的身边已经没有她的身影然后他一个人回国了二十八岁的他是商界奇才身边有着一位众人眼中门当户对的妻子只是他的心底眼底依旧只有十年前的那个小女人二十六岁的她只是一家小小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员外加一个五岁孩子的妈咪再次相遇他发誓要让她再回到自己身边而她只是摇摇头对其说道:“我才不要。”......
  • 重生狂妃:凤逆九天

    重生狂妃:凤逆九天

    前一世,她是软弱可欺的正牌王妃,却遭受剜目割舌,遭受百般凌虐。甚至最终被毒杀身亡。第二世,她再世重生,强势回归。却不料父亲被杀,仇人正是前世的丈夫。和亲是么?好!她第一巴掌打了毒妇侧妃,第二巴掌打了渣男王爷!第三巴掌打了昏庸皇帝!浴火涅磐,凤逆九天,且看第一狂妃如何扶摇直上,傲倾天下。
  • 三国传奇谋士

    三国传奇谋士

    当代大学生袁歌意外穿越到了三国世界,只是这三国却让他有些陌生。没有天生神力?不怕!不会呼风唤雨?也不怕!传奇谋士系统为您服务!群号:721712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