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9900000009

第9章 两晋 南北朝时期(3)

这是一部在魏晋以来已经出现的文学理论着作基础上总结性的巨着。内容精博,体系严密。共10卷,50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4个主要部分。

总论五篇,论“文之枢纽”,是全书理论的纲领。其核心是《原道》、《征圣》、《宗经》3篇,要求一切要本之于道,稽诸于圣,宗之于经。宗经即强调五经是一切文体的本源,例如赋、颂、歌、赞,都源于诗经。他还提出了宗经的具体要求:“故文能宗经,体有6义,一则精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直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这6条要求,就是贯穿在全书中的对文章肯定与否定的原则标准。如《辩骚篇》称赞屈原能“取熔经意,自铸伟辞”。

文体论20篇,每篇分论一种或两三种文体,对各种文体的源流及作家、作品逐一进行研究和评价。比之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要详细周密得多。

创作论19篇,分论创作过程、作家个性风格、文质关系、写作技巧、文辞声律等类问题。

批评论5篇,从不同角度对过去时代的文风、作家的成就提出批评,并对批评的态度、方法作了专门探讨。

最后一篇《序志》说明作者的创作目的和全书的部署意图。

全书虽贯穿了原道、宗经、征圣的儒家思想,造成一定局限性。但在具体的文学批评中,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

其一,初步建立了文学史观。他认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注意到时代和社会政治生活对文学盛衰变化的影响。如论建安文学“雅好慷慨”的风格出于“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现实环境。《通变篇》还系统地论述了历代义风的先后继承变革的关系。

其二,总结了文学创作的经验。他强调文学创作要“吟咏情性”、“为情而造文”,反对“为文而造情”(《情采》)。并重视情感在文学创作全过程中的作用。还对“情”与“景”的关系、风骨、艺术想象等问题作了阐述。

其三,专门探讨了文学批评的方法论。他认为批评家要有深广的学识修养,采取“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的态度,从多方面加以观察。

《文心雕龙》的许多精辟见解,对唐以后的作家、批评家有相当大的影响。

研究、注释《文心雕龙》的着述颇多。如范文澜:《文心雕龙注》、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等。

诗品

《诗品》,古代诗歌评论着作,南朝梁钟嵘撰。所论的范围主要是五言诗。书中将汉至梁代的诗人122人,区别等第,分为上、中、下三品,分别予以评论,故称为《诗品》。

钟嵘在书中批评了当时诗坛存在的堆垛典故和刻意追求声律的弊病。《诗品序》说:“至乎吟咏性情,亦何贵于用事?”而堆垛典故则使诗歌“殆同书抄”。又说沈约等人提出的四声八病的诗律,“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但他笼统地反对讲四声、讲格律,又有偏颇之处。

《诗品序》还提出了对诗歌的看法,即强调赋和比兴相济为用;内在的风力与外在的丹采相互配合。依此品评诗人和作品的风格,他说左思诗“得讽喻之致”;评曹植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都很准确。他还注意摘引和称许辞采华美、奇警秀拔的名句,如论谢灵运诗“名章迥句,处处间起”;论谢朓诗“奇章秀句,往往警遒”。

书中表现出一定的文学史观。如概括论述了五言诗的产生和发展。由于《诗经》主要是四言体,故有“四言正体”的传统看法。钟嵘则认为四言诗“每苦文繁而意少”,而五言诗“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从理论上为五言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又如他论每个诗人的风格,总是指出其“源出”某人,注意前人的影响,其中不乏精辟的见解,但也有牵强附会的地方。

钟嵘强调好诗要有“滋味”,使人“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文已尽而意有余”,这一点为后来许多人所接受和发挥,如司空图、苏轼以至王禛等,并成为以后对诗、文创作共同的审美要求。

《诗品》是第一部论诗的着作,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有很大影响。

别赋

《别赋》,南朝梁赋,江淹所着。《别赋》载于《文选》卷16,与《恨赋》是姐妹篇,《恨赋》以激昂胜,此篇则以柔婉胜。

作品把离别的痛苦和感伤,提高到人类情感最高最深的层次,并通过贵戚之别,侠客之别,从军之别,方外之别,夫妇之别,情侣之别的各种场面的描绘、渲染、烘托,把离别所引起的千种风情,万般无奈,写得丝丝入微,韵味悠长。如百感凄恻的游子,幌然有亡的居人,泣沥感奋的剑客等,至如“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之如何”等语,移情之力,不可阻挡!最后作者归结到“有别必怨,有怨必盈”的感慨,与篇首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相呼应。

全篇情调深柔凄婉,又呈现一派秀色,不流于轻靡。清词丽语,音韵铿锵,成为六朝骈赋精工化进程上的一个新起点。

哀江南赋

《哀江南赋》,骈赋名篇,庾信所着。

庾信几代仕梁,梁因侯景之乱,都城失陷;迁都江陵后,又被西魏攻陷。庾信刚好出使西魏,家国覆亡,自己又被羁留而仕北朝。《北史·庾信传》载:“信虽位望通显,常作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楚辞·招魂》曰:“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梁武帝都建业,元帝都江陵,二都本楚国故地,故名《哀江南》。赋前有序,陈述了作赋的动机是悲慨身世,悼思家国。

赋以作者的家世生平、亲身经历为线索,对梁朝由兴盛到衰亡的全过程,做了痛定思痛的追述。其中,对梁朝君臣“以干戈为儿戏,以清谈为庙略”的腐败无能,以及互相内讧,骨肉相残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指责,赞颂了梁朝将士英勇牺牲的精神。对无辜的平民在战争中“城崩杞妇之哭”的惨相,给予深切的同情,并对自己沦落异邦,死生契阔的遭际,流露出日暮途穷、不可问天的沉痛。赋在一片故国乡关的思念中结束。

作者大量用典使事,引古类今,更浸入了一层历史兴亡的悲感。行文纡曲转折,声律严整,呈现出雄劲苍凉、毫不拘泥的自由气息;既富于骈语丽句,又具有散文精神,是六朝骈文中的优秀代表作。

续齐谐记

《续齐谐记》,志怪小说集,南朝梁吴均着。为续南朝宋东阳无疑《齐谐记》而作,取《庄子·逍遥游》中“齐谐者,志怪者也”命名。全书共1卷。现存传本只有17条。

书中所记多怪诞之事,但文辞优美,多有佳作。不少故事广为流传,如7月7日牛郎织女银河相会等。鲁迅辑录15条,收入《古小说钩沉》。

高僧传

《高僧传》,又名《梁高僧传》,僧人传记,南朝梁代僧人慧皎撰写。

作品记载了自东汉永平年间迄梁代天监年间着名僧人的传记。全书13卷,将诸位高僧按“译经”、“义解”、“神异”、“习禅”、“明律”、“忘身”、“诵经”、“兴福”、“经师”和“唱导”归入10类,详细记载了佛教传入中国的情况及佛经翻译情况,还研讨了文人和僧侣们的关系以及他们受佛教影响的情况,也涉及到一些僧侣们的文学创作活动。

此书对研究中国的佛教发展源流,探究文人们的思想轨迹有很大的史料价值,其中的一些典故,常被后代文学家所采用。

水经注

《水经注》,北魏时期地理着作、散文作品,郦道元所着。郦道元,生年不详,卒于527年,字善长,范阳涿鹿(今河北涿县)人。

此书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着《水经》所作的注释。但以《水经》为纲,博采汉魏以来许多山川风物、历史掌故的文献,并根据作者游宦时“访渎搜渠”的调查记录,叙述了1389条水道的源流经历,以及沿岸的山川景物和故事传说,实际上是一部别开生面的学术着作。

从文学上看,这部书形象地描绘了中国各地的山川景物,成为南北朝山水散文的佳作。如《江水注》中“巫峡”一节,描写巫峡两岸的山势、水流、四季景色变化,语言明快而清新,历来为人传诵。其他篇中也有许多形容真切的写景名句,如写水的清澈,便有“漏石分沙”、“渊无潜甲”、“俯视游鱼,类若乘空”等不同的形容。

行文以散体为主,也兼采骈文的修辞手法。唐代柳宗元,宋代苏轼的山水游记散文,都受到《水经注》的影响。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北朝散文着作,北魏杨衒之所着。杨衒之,北平(今河北遵化)人。东魏武定5年(547年),因行役重过洛阳,见“城郭崩毁,宫定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恐后世无闻,故撰斯记”。“伽蓝”是梵语“僧伽蓝摩”的省称,即佛寺的别名。

全书5卷,分叙城内、城东、城南、城西、城北各地70多处佛寺的建筑规模及兴废始末,也记录了有关的政治历史事件、社会经济情况,以及风俗人情、神话异闻、歌谣音乐等。如末卷叙宋云与僧惠生向西域取经170部事,历载所经各国风土人情。有的篇目也讽刺了北魏王侯穷奢极欲的生活。

全书善于用简短的文字叙事写人,条理清晰、生动形象。今人范祥雍有《洛阳伽蓝记校注》。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北朝散文着作,北齐颜之推所着。颜之推,约生于531年,卒于590年,字介,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

作品共20篇,主要是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训子弟,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其中往往穿插叙述作者的亲身见闻,反映出南朝、北朝士族风尚的不同。

作者批评南朝士大夫浮华柔弱,不能“应世经务”,也对北朝士族不讲气节深为不满,如《教子》篇,讽刺北齐一个士大夫教子弟学鲜卑语,弹琵琶,以便事于公卿。《文章篇》记录了一些南北朝作家论文的见解,也发表了作者对文章的看法。作者反对南朝的“浮艳”文风,比刘勰更激烈。

全书以说理为主,但也引一些故事作证,不乏描写生动的笔墨。语言通俗平易,接近当时口语,在南北朝文学史上别具一格。今人王利器有《颜氏家训集解》。

木兰诗

《木兰诗》,是北朝长篇叙事民歌,梁朝时编入《鼓角横吹曲》。同题诗有二首。此诗约作于北魏末年,最早见于陈光大2年(568年)僧人陈智匠所编的《古今乐录》中。《文苑英华》和《古文苑》都误以为是“唐人诗”。

《木兰诗》歌咏了少女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12年,胜利归来的故事。塑造了木兰端庄从容的行貌和保家卫国的英姿,从而烘托出北方民族战争的背景和在这种背景中北国儿女的尚武精神。

全诗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花木兰显然是北国少女中一切美好品貌的集中代表,冲破了封建社会中重男轻女的观念。

《木兰诗》写得刚健浑朴,具有典型的北朝民歌特色,同时又显得柔情婉转,回环跌宕。从征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场面描写;从征途中“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的反复咏叹;以及胜利归来后“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装,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绘声绘色,把木兰这位女中豪杰的单纯真挚的情态神气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令人神往,并使中国民歌口语化的艺术,达到了峰顶。明胡应麟说:“五言之赡,极于焦仲卿妻;杂言于赡,极于木兰。”

《木兰诗》在民间流传极广,它和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被后世称为是中国诗歌史上异曲同工,先后辉映的“双璧”。

敕勒歌

《敕勒歌》,北朝民歌,是乐府杂歌篇名。

史载北齐高观为周军所败,曾使敕勒族人斛律金唱比歌以激励士气。歌词系从鲜卑语译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故其句长短不齐,诗歌描绘了北方草原苍茫辽阔、牛羊繁盛的景象,气象雄浑。

同类推荐
  • 汉诗英译的比较诗学研究

    汉诗英译的比较诗学研究

    本书主要从中西比较诗学的视角,对20世纪以来英美汉学家的汉诗英译文本作了点面结合的研究,探讨了汉学家的汉诗英译同他们的文化身份、审美主体性、翻译认知能力、重构能力和解释能力之间的关系。职业汉学家、翻译家大都注重翻译的忠实性,把翻译作为文学分析的一种手段,为文学研究服务。诗人翻译家则更注重汉诗译文的文学风味,因此,翻译呈现较大的变异性,有时近乎创作。两类翻译家的翻译批评也不能依据同一标准,要考虑各自的翻译目的和翻译特征。总结他们的翻译思想、策略、传播和接受,对中国文学“走出去”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七位国家主席首访故事

    七位国家主席首访故事

    2013年3月22日,习近平开始了他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访,引起世界广泛关注。紧凑的行程,一系列的外交活动,展示了他的外交思路和风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直以来,相比一般外交出访,领导人的首访总是被赋予更深层次的内涵,也能收获更好的外交效果。国家主席的首访,虽不能完全决定中国外交的走向,但读懂这其中的点滴故事,有益于了解新中国的外交发展脉络。习近平,一次春天的访问文/许陈静“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早春三月,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一个新的播种时刻。
  • 趣味罪行揭露(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罪行揭露(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这些作品集探案和趣味性于一体,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疑案、迷案、奇案、悬案、冤案等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探案英雄大智大勇。阅读这些侦破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了解社会、增长知识,还可以学到自我保卫、推理破案的常识,防范日常生活的不测。
  • 给人生一个惊艳的假设

    给人生一个惊艳的假设

    本书在一篇篇启人心智的文章里,把探索的触角伸向历史和现实的方方面面,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幅五颜六色的生活画卷。写历史,或曲折离奇或活色生香,以穿越的方式,和那些耳熟能详的人物面对面,在看似漫不经心的细节里展现历史人物性格色彩的丰富性。写现实,或直面生活或针砭时弊,让读者在短小的篇幅里看见人性的暖和冷,悟出生活的爱和恨。一篇篇文字,不但以自身的内涵充盈着你的思考,也为你的繁忙生活洒下了轻松点缀。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西欧现代文学大作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西欧现代文学大作

    内容全面具体,具有很强的资料性和系统性,是广大读者学习了解世界文学的良好读物。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热门推荐
  • Realm of the Pagans

    Realm of the Pagans

    Martine is happily engaged to Kelvin until he unceremoniously dumps her in Greece. When handsome, arrogant Luke Leoros proposes instead, Martine is happy to accept--only to prove to Kelvin that she's over him.But Luke is also no stranger to heartbreak--and after his own painful breakup, he no longer believes in love. Still, Martine finds herself irresistibly drawn to him--and his caresses set her blood on fire. When Kelvin returns and begs her to take him back, will Martine agree or stay with the man who stirs her passion and her heart?
  • The Garden Of Allah

    The Garden Of Alla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倾唐厨娘

    倾唐厨娘

    穿越隋末唐初,兵荒马乱的年代真是好危险哦。但是这关我唐青青什么事儿呢?开个大酒楼,做个小厨娘,搬张小板凳算算账。“李世民还欠我五两银子。”“李元霸撒酒疯砸了桌子还没赔。”“隔壁的美男子晚上预定了红烧肘子。”小厨娘眉头一皱。“程咬金!你又偷酒喝!”
  • 我就喜欢不那么好的你

    我就喜欢不那么好的你

    本书独家收录了周宏翔引爆朋友圈的深度好文《所有的不开心都是要收费的》《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陪你从校服穿到婚纱》《不要在城市留下了青春,却留不下自己》等,他以独特的视角、精准的定位,迅速戳中人心,引发共鸣,每一个阅读者都是传播者,每一个传播者都是共鸣者。
  • 我连未来都想好了

    我连未来都想好了

    林萧慕要对窦清和求两次婚,第一次是求婚想知道她的想法。第二次是求婚要昭告全世界,他娶了他心爱的女孩为妻。……一刀见血高冷女医生vs傲娇舔狗假霸道总裁……凛冬散尽星河长明我喜欢你,在我见到你的第一眼。
  • 捡个萌宠当保镖

    捡个萌宠当保镖

    (甜宠+青春+暗恋+多宠+玄幻+白莲花+绿茶+虐恋)又名:《雨念恋》“相传在古老的上古时代,生活着一群奇异而艳丽的上古神兽,守护它们的是一位长相柔美,声音甜美,穿着华丽的孤僻女王,此女可仙可野,即柔情似水又冷艳覇气,堪称仙界一绝无人能敌”故事回到21世纪现实世界的今天,赵浅紫做为星星高校的一名新生,在开学的第一天就捡到了,一只特殊的笛子,不仅是个呆萌可爱的萌宠之王,还是一个集才华与财富于一身的超级大美男,这也就算了前提是骂也骂不走,打也打不走非得死皮赖脸的要当她的保镖,要抱抱,更气人的是好巧不巧的,下起了蒙蒙烟雨,没带伞的赵浅紫遇到了,至尊男神黎星辰,从此芳心暗许,念念不忘,开启了一段“黎星辰!黎星辰!远如星辰!离得像星辰一样遥不可及!”的暗恋之旅,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不,赵浅紫捡到的萌宠真的只是巧合吗?赵浅紫与黎星辰的相遇是偶然,还是命中注定【赵浅紫捡到的萌宠与黎星辰又有着怎样的纠葛?】【赵浅紫的人生在遇到黎星辰后又会有怎样的命运?】【萌宠保镖的到来又有着怎样的隐情?】男主和女主都不是普通人
  • 老子与道家学派

    老子与道家学派

    本书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概说,并介绍了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和道家思想的精髓及历史上的显现。
  • 孔祥熙全传(上)

    孔祥熙全传(上)

    自称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裔孙的孔祥熙,青年时期经贸有术,在家乡山西太谷拥有一定资财。1927年4月投靠蒋介石集团,并促成蒋介石宋美龄联姻,从此官运亨通,历任工商、实业、财政等部部长和行政院副院长、院长等要职。孔主管财政达11年之久,对币制改革、支持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及支撑抗战财政,有过一定的贡献。但孔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一再受到舆论的指摘,1944年11月即被迫去职,从此离开政坛。
  • 全民妖师

    全民妖师

    一辆吉普车,一头熊,一只豪猪,两个少年……就这样,翻山越岭面对各类妖魔鬼怪的旅程开始了。(本文内会有非故意加入的英雄联盟各位英雄,与它们的背景故事相融合的情节,真实还原每一位英雄的性格,特征,例如将杀戮当做艺术的戏命师,例如锻造世界顶尖神器的熔铸之神奥恩,以及泰达米尔,翠神艾翁等等,完美与小说结合到一起,除了亚索,敬请期待!)
  • 若是故时还能归

    若是故时还能归

    她是他心里的白月光。她所有的所以他都记得。他也从不曾放过手。她的手,一牵就是一生。待她重见光明,他就娶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