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0300000019

第19章 非洲现代作品(1)

日子

《日子》是埃及作家塔哈·侯赛因的一部传记体的长篇小说,在埃及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塔哈·侯赛因,生于1889年,卒于1973年,是埃及著名的作家、文艺批评家,也是一位学者、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阿拉伯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阿拉伯文学支柱”和“阿拉伯文学泰斗”。他不仅对文学,而且对哲学和历史也造诣极高。

《日子》通过作者对主人公阿里·阿兹哈尔3段经历的描绘,为读者展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埃及现实生活的动人画卷:一方面,埃及正处于内忧外患的灾难深重的悲惨生活之中,人们遭受着宗教、愚昧、贫困和疾病等痛苦的熬煎;另一方面,新旧思想在激烈的斗争,旧大学的改革、新大学的成立和新型知识分子的成长,使人感到:黑暗的日子即将过去,光明的日子就要到来。

《日子》中的主人公阿里·阿兹哈尔,是一个反对落后、追求进步、向往自由、渴望民主、提倡科学、要求改革、一直站在时代前列的埃及新型知识分子。

《日子》第1卷描写:他的童年是在悲惨的日子中度过的。自幼生长在愚昧无知、缺医少药的农村。3岁时,“起初他害的是眼炎,好些日子没人注意,后来请来一个理发匠给他治疗,终于把两只眼睛给治瞎了。”农村的陈规陋习、“残酷的哲学和罪恶的知识”,在摧残着孩子,甚至虐杀着孩子。

他被送进私塾,不到9岁,就学会背诵《古兰经》。他厌恶私塾的先生和学长,因为他认为:他们是“骗子和撒谎者”、偷走吃食的“贼”。他反对墨守成规的腐朽的教育方法。他从书贩手里买到《猫和老鼠的故事》和《电报和轮船的争辩》等,他拼命地“吸取这些书籍的精华来增进知识”。

《日子》第2卷反映:13岁,他走进渴望已久的开罗最高学府——爱兹哈尔大学。这里是新旧思想激烈斗争的中心,在教师和学生中,都有革新和保守两派。他深受革新派的影响,思想上有了明显的变化;突破了传统束缚,反对教师的保守观点,要求言论自由,表现了对爱资哈尔的深恶痛绝的态度。

《日子》第3卷表现了他进入新型大学以后的兴奋和愉快。受到具有进步思想的埃及学者和欧洲东方学家的影响,他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枷锁,成为一个追求民主和科学、竭力改革、站在时代潮流前列的知识分子——坚定的革新派。因为写了《纪念艾布·阿拉》学术论文,成为埃及大学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人。赴法留学后,接受了西方文明的影响,终于成为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新的思想和知识,使他征服了黑暗,迎来了光明的日子。

《日子》的艺术成就:首先,突破了古代的传统和近代的文体模式,创造了反映现实的传记体长篇小说;其次,带有听觉、嗅觉和触觉特点的描写多,视觉特点的描写少,反映了盲人创作的特色;再次,语言生动朴实,带有抒情性和哲理性。有许多话语,就是格言和警句,寓意深刻,富有教育意义。

小偷和狗

中篇小说《小偷与狗》是马哈福兹在20世纪60年代初发表的上乘之作,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的中心是描写小偷萨伊德与一群被斥之为狗的背叛者之间的矛盾冲突。主要情节是:出身贫寒的青年萨伊德初学偷窃就受到大学生拉乌弗的袒护,从而使他确信偷窃致富光荣合法。但不久被一群背叛者出卖,小偷于是被警方逮捕入狱,4年后获释。这时,拉乌弗一跃而为暴发户——上层社会的贵族;伊列什占有了萨伊德的妻子拉芭维娅,并将萨伊德家产攫为己有。萨伊德唯一的爱女由于年幼,不认亲父。这样,萨伊德成了无家可归的人,他悲愤交集,决心惩罚这些狗。但报仇未遂,两次错杀了无辜者,结果他在全力抵抗警方追捕后失败。

作品通过小偷与狗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写出了世态冷酷,对下层人民苦难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对背叛者的灵魂进行严厉鞭挞,表达了人民对埃及社会的不满情绪,但是,作品的批判只停留在道德范畴之内,没能从根本上触及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也未提出改变社会现实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强烈的愤怒和激烈的批判中,又带有些无可奈何的哀愁。

《小偷与狗》的故事平淡无奇。然而在这平淡之中却透露出深邃的思想和人生的真理。作者试图以这个故事来揭示埃及社会毒瘤,表达自己对人生、道德、法律和宗教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理解和思考。其思想意义极为深刻。

三部曲

《三部曲》马哈福兹的长篇巨著,是作家中期的压轴大作,也是使他获得世界声誉的代表作,完成于1952年。

小说发表之初,以《宫间街》为名,1956年出版时则分为《宫间街》、《思宫街》、《甘露街》三部曲,翌年获得国家文学奖。纳吉尔·马哈福兹全名为纳吉布·马哈福兹·阿卜杜·阿齐兹·易卜拉欣·萨比莱基。他被誉为当今阿拉伯小说世界的“金字塔”,并于198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三部曲》是反映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30年的埃及现代历史的社会生活。它以一个中等商人的家庭为核心,表现这个时代的历史风云、政治变化以及民情民俗,突出时代的两大使命:反殖的爱国运动和反封建的民主斗争。小说以商人艾哈迈德的妻子艾米娜深夜等候寻欢作乐的丈夫回家起笔,最后以家庭老一代人艾米娜病故的葬礼和第4代婴儿即将出世而结束,首尾照应,写出整个家庭生活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巨大的变化。

第1代艾哈迈德是典型的旧式商人,在外是一个具有好名声商人,慷慨善施,信奉真主,也为爱国运动所感动,并为此出资捐助;在家庭内部则是冷酷的家长,对妻子、儿女严加管制,有时还施以暴虐。他思想保守,反对孩子的科学、民主、进步思想,干涉儿女的婚姻幸福,禁止儿子积极投入爱国运动。在个人生活上,他每夜必出,与“情妇”度过良宵,沉湎于酒色,但是又保持一定节制,以不失体面、不损害名誉为限。他是一个多重性格的人物,其主导是保守、封建和维护个人、家庭的利益。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不仅身体衰老,而且家长的权威也江河日下,已无力约束家庭成员的行动。不久他因病而去世。他的死表明老一代的封建传统在民主、自由社会思潮的冲击下,已经瓦解、消亡。

第2代主要人物是幼子凯马勒。他不同于放荡、玩世的大哥亚辛,也不同于富有浪漫气质、为国捐躯的二哥法赫米。他自幼受到父命的压抑和宗教的影响,却也受到爱国思想的影响,立志做一个“爱国的思想家”。入大学之后,博览群书,追求科学,探索真理。这使他逐渐陷入传统与革新、宗教与科学、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深渊,使他出现了精神上的困惑与迷惘。再加上爱情追求的失败,加重了他的失落感。徘徊、犹豫、苦恼、伤感主宰了他的感情世界。他落入了精神危机之中。他的心路历程反映了埃及现代知识分子的探索精神。

第3代人是外孙哈麦德、蒙伊姆和孙子里德旺。他们因各自政见不同而走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哈麦德从一个坚定的爱国者成为一名革命战士,他信仰社会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做群众的启蒙工作,因而遭到王朝政府的镇压而被捕;其兄蒙伊姆则主张宗教救国,是“穆斯林兄弟会”的主要成员,由于热衷于自己的信仰,积极参加反政府活动,因而他也受到政府的镇压;里德旺是个自由派的政客,他手段灵活,见风使舵,因而官运亨通,年纪轻轻就成了政府机构的部员。

他们不同的人生道路反映当时政治生活的复杂性,但是他们也有共同特点:既没有老一代人保守的传统和旧的价值观念,也没有第二代人的精神上的忧郁、痛苦和危机。他们目标明确、行动果断,有新一代人的朝气与力量。

《三部曲》规模宏大,篇幅较长,但构思严谨、布局完整。整部作品把老一代的生活贯彻始终,但是每部作品又有侧重。《宫间街》以老家宅第的坐落街道而取名,以描写第1代人为重点;《思宫街》以一个孩子的宅院街道而命名,以描写第2代人为重点;《甘露街》又用另一个孩子的宅院街道而定名,以描写第3代人为重点。每部作品都由老家宅生活起笔,然后是以旧人亡故,新婴出生而结束,首尾照应,中心故事贯穿,内在联系紧密,层次分明、脉络清楚。浑然一体。

小说还善于多角度地塑造人物,揭示人物内在的人性复杂的底蕴。艾哈迈德、凯马勒是多重性格的人物,而其他次要人物,如艾米娜是一个温顺善良的受害者,但也有老一代的固执与保守;放荡的亚辛,虽沉湎酒色,玩世不恭,但也有强烈的亲情,渴望安宁、幸福的家庭生活。

小说运用现代小说的心理描写手法,开掘了人物内心世界,深化人物性格。独白、对白交织的心理活动,潜意识、前意识的心理表现,多层次地披露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深刻的思想冲突。时而在情节中插入心理表现,时而又用整章整节记叙心理活动,灵活多变的艺术手法,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三部曲》没有直接描写埃及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场面,也没有编制悬案众多、勾人臆想的传奇情节,只写了日常生活的流程,却融会当代的政治、文化、宗教、思潮和风俗为一体,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深刻的思想性以及浓郁的生活气息,是作家的不朽之作。

弃婴

《弃婴》是埃及作家穆罕默德·阿卜杜·哈里姆·阿卜杜拉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于1947年。作品是作者的成名作,并获1947年阿拉伯语言科学院奖。

主人公莱拉是个弃婴,乳娘收养了她,并上了学。长大后她到K大夫的医院当护士,莱拉真诚、善良、勤奋,受到病人们的喜爱,但K大夫的妻子嫉妒她的美丽,最终K大夫把她赶走了。后莱拉在另一所大医院工作,与年轻的吉马尔大夫相爱,但由于莱拉是弃婴,吉马尔的父亲反对他们结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莱拉找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知道了自己是私生子的身世,她决心与吉马尔分手。莱拉在一次手术时不慎划破手指,感染病毒,临死前,她把自己的出生秘密告诉了吉马尔。

整篇小说充满着对不幸者的深切同情,洋溢着人道主义精神。作品风格优雅细腻,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的情感和感伤色彩,具有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

迁往北方的季节

《迁往北方的季节》是苏丹著名作家萨里哈的一部长篇小说,写于1967年。

小说主要写我在欧洲学习7年以后,回到家乡——尼罗河拐弯处的一个小村庄。村里住着一个陌生人,名叫穆斯塔法·赛义德,50多岁。从祖父口中得知,他原是喀土穆人,北迁到这里已有5年,买了土地,娶马哈茂德的女儿哈赛娜为妻,按时做礼拜。他沉默寡言,但一旦说出话来,颇有见地。他询问我在英国学习诗歌的情况,指出目前苏丹需要的是农业、工业和医学,而不是诗歌,他希望祖国繁荣昌盛。

从儿时的挚友、现任村长马哈祖卜口中,我了解到赛义德在村中农业计划委员会里发表意见时,无人不佩服,只因为他不是本地人,所以不能担任委员会主任。有一次我和赛义德一起喝酒,他喝醉了,用英语朗诵抒情诗,使我十分惊讶。第2天,我用英语和他交谈,他却佯装不懂。后来我发誓不泄露秘密,他才告诉我:他于1898年生于喀土穆,出生前父亲就已逝世,在英国督学的鼓励下去开罗上中学,受到罗伯逊夫妇的关照。20年代在英国留学,去过法国、德国、丹麦和中国。在英国期间,先后与几个女人同居,其中有的自杀,他因此受到指控,幸亏有一位教授为他开脱。

在尼罗河20、30年一次的大泛滥中,赛义德失踪了。有人说他淹死了,也有人说他自杀了。这以后两年,我在喀土穆教育部听到有人谈论他,说他是个出类拔萃的人,是苏丹第一个留学生;还有人说他是第一个与英国妇女结婚的苏丹人,著有《殖民主义经济问题》等书。我对赛义德的兴趣越来越浓,经常思索他为什么要到这个小村庄来?是为了求得安宁吗?我发现他用红笔给我写的信,要求我照顾他的妻子、孩子和财产,他说他害怕村民们知道他的过去,从而阻止他到更遥远的地方去。

年已70的有钱人沃都·里斯,想娶比他小40岁的哈赛娜为妻,还要我为他说情,我非常生气。我到赛义德家,见到他的两个孩子,女孩8岁,男孩7岁。他的妻子哈赛娜告诉我,赛义德生前经常呆在一个黑屋子里,晚上自言自语。死前一周,他料理好所有的事务,一切作了交代,还嘱咐了孩子。我劝哈赛娜嫁人,并告诉她沃都·里斯要娶她。她表示如果沃都·里斯强迫她,她就要杀掉他,然后自尽。我又找到村长马哈祖卜,他认为赛义德之死是一个大损失:他帮助管账,村里赚了钱,盖起了磨坊;他开阔了村里人的眼界,但受到族长和商人的嫉恨。马哈祖卜认为,如果世界上还有公正的话,赛义德是应该任部长的。他还劝我娶哈赛娜。我承认我爱她。我离开村子去喀土穆。

我接到马哈祖卜的电报,匆匆赶回村里。他只告诉我赛义德的两个孩子在他那里。他问起我喀土穆的情况,知道那里的部长们过着腐化生活,而这里乡下没有学校,缺医少药。我告诉他,有人提到赛义德是解放非洲战斗协会的主席。我们到哈赛娜的墓地凭吊。但是,所有的人都不愿告诉我她是怎么死的。我后来终于探明真情:哈赛娜被迫嫁到沃都·里斯家,但坚决不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死里斯,然后自尽。

我来到赛义德的黑屋子,房内有很多书和照片,有坚信未来属于工人的女侍西拉伽丽努德、外科医生的妻子伊萨贝尔、青年姑娘安娜·汉姆内特等人的照片,她们全都爱他,但又都自杀。还有罗伯逊太太的照片。赛义德还是一个高超的画家,并积累了大量小说素材,写了若干首诗。他记录了追求舞女金·莫里斯以及最后把她杀死的经过。

我把小屋的钥匙扔掉,跃身尼罗河,向上游即北方奋力游去,但河水却把我冲向下游,我高呼救命!

祖国,我可爱的人民

《祖国,我可爱的人民》发表于1957年,它是乌斯曼的成名作,是反映农民如何觉悟起来并开始同殖民主义者进行斗争的长篇小说。

桑贝内·乌斯曼,生于1923年,塞内加尔作家,具有世界声誉,在当代黑非洲文坛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主人公乌马尔·法伊是一个勇敢、坚毅而富有智慧的青年黑人。他出生在卡扎曼斯河畔一个渔民的家庭,他自己也是一个出色的渔民。但是,殖民主义统治改变了他的命运。

同类推荐
  • 印象乡村

    印象乡村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大多数国人都是踏着唐诗宋词的韵律走上社会的,我也不例外,小时候,一手被李白的浪漫主义牵着,一手由杜甫的现实主义拉着,开始咿呀学语,习字诵诗。读初中的时候,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候学生中涌动着一股强劲的读诗写诗的热潮,大家都跟着舒婷北岛疯狂,我因生命的底蕴而好诗喜文,就糊糊涂涂地跟着感觉走,渐渐地就走进了诗里。
  • 红骨:黄励烈士传

    红骨:黄励烈士传

    黄励(1905-1933),化名张秀兰,湖南益阳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随瞿秋白到柏林出席世界反帝大同盟会议。1929年到海参崴参加太平洋地区职工代表会议,并留会议书记处工作。1931年秋回国,任全国互济总会主任兼党团书记。1932年7月任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长。1933年4月在上海被捕,解来南京,7月牺牲于雨花台。
  • 青春在这里延伸

    青春在这里延伸

    本书共分15章,内容有:一个不愿接受采访的人;当兵的历史;点燃余热;白手起家;学者有其校;走出老年等。
  • 契诃夫独幕剧集

    契诃夫独幕剧集

    本书为契诃夫戏剧全集中的一卷,收录《大路上》、《论烟草有害》、《天鹅之歌》、《熊》等独幕剧共九种,均短小而富意趣,部分作品有实验色彩,体现契诃夫在独幕剧上的特殊风格探索,是契诃夫戏剧创作光谱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 故宫盗宝实录

    故宫盗宝实录

    故宫第一次对外开放是1914年(民国三年),因为当时清逊帝溥仪还住在内宫里,所以开放范围很小,仅限于外朝区,而且票价非常昂贵,参观的人很少。溥仪被逐出皇宫后,故宫归国家所有,成立了故宫博物院,1925年10月10日,故宫走下神坛,正式对外开放。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接收了故宫博物院,1958年7月1日重新对社会开放,普通民众花上几角钱就能亲身走进昔日神秘的皇家宫殿。故宫对外开放的陈列主要为两大体系:一是以故宫宫殿建筑为主体的宫廷史迹陈列;一是以故宫藏品为主的历代艺术品的专馆陈列。盗贼们盯上的就是故宫的藏品,特别是位于故宫博物院东部的珍宝馆养心殿内的无价国宝,建国后五个盗宝飞贼无一例外是在养心殿折断了翅膀。
热门推荐
  • 逆袭娇妻,高冷总裁轻轻宠

    逆袭娇妻,高冷总裁轻轻宠

    上一世苏楠眼瞎,选择了渣男,罗泽。曾经以为的好姐姐,苏露,也背叛自己,同渣男合伙对付自己。被人骗走了房子,又被人拐卖到山沟沟,受尽屈辱,最终不堪折磨而死。这一世,手撕那对渣男贱女。更要弥补前世辜负的那个残废男人,林轩。苏楠发现了一个问题,爷爷遗嘱上为何只有自己才是房子的继承人?随着时间的进展,苏楠傻眼了,何止这一套大洋房是自己的,自己很有钱很有钱!心中的谜团也越来越多,原来……是这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嚣张皇妃

    嚣张皇妃

    一觉醒来,她落入陌生时代,无处走可只好依靠纳兰老爷,谁知道她竟然莫名其妙成了皇子妃,又莫名其妙的乾隆的儿媳妇,又莫名其妙的怀上了孩子!天哪谁能告诉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 生命中的璀璨之星

    生命中的璀璨之星

    自从叶爱笑遇上蓝一笙。一开始蓝一笙想拦下叶爱笑的一笙。在后来蓝一笙想为叶爱笑“奉”上自己的一生。
  • 超能力之第三类接触

    超能力之第三类接触

    天生就拥有神奇能力的人,在生活中有很多,但他们是一群不被人们熟知的群体,在央视的一次综艺节目中便集结了四位这样的人,一次飞碟的目击事件,开启了改变命运的冒险之旅。
  • 媚乱六宫(全集)

    媚乱六宫(全集)

    王翩翩而至,俊魅的面容是她绝望中的救赎。从此她为了他,踏入深深宫;从此她为了他的江山,誓死守护;一位阴冷深沉,智计无双的赤灼皇子,离国千里,忍辱负重,只为复兴故国,一统破碎河山。一位阴柔俊美,霸道多情的傀儡皇帝,蛰伏十载,风流倜傥,只为荡平朝宇,成就盛世江山。家仇国恨,恩怨情仇,她在深宫中一步一血,步步为营,一颗心千疮百孔却仍执着。天下乱,战事起,两位雄才伟略的帝王,两份难舍的如海情深,她将如何抉择。
  • 泛出江湖

    泛出江湖

    白衣怒马声名扬,青衣快剑随身旁。轻舟泛去武林梦,来世不做江湖人。江湖何为?有人即有江湖,有人即有善,即有恶。即有恩,即有仇。可这善恶,江湖分得晓?这恩仇,武林还得清?习武之士聚身之所即为武林江湖中人所在之处便是江湖。刀光剑影无处去,避无可避是非恩怨绑英豪,逃不能逃你我又何尝不是江湖儿女?有你有我,便有江湖!
  • 20-30岁,我拿十年做什么?

    20-30岁,我拿十年做什么?

    对每个人来说,20~30岁这十年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十年。以至于人们常常会说:“你20多岁时的选择,会写在你40岁的脸上和你脱口而出的每一句话上。”20多岁时你选择了怎样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历程,会决定你以后的气质容貌,会决定你这一生是个怎样的人。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20~30岁,我拿这十年做什么?”本书的作者通过自身丰富的阅历,帮助读者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告诉读者在20~30岁这十年内,从哪些方面着手完善自己,其中包括:人生方向、心态调整、人脉积累、口才提升、工作技能、处世心计、投资理财等等。
  • 揣着空间好修闲

    揣着空间好修闲

    文星死了,又活了,这是重生了?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咱就等着享福然后发现是穿越了,还是胎穿,虽然要娃娃养起,说起来有那咪咪心酸,但不用占着别人的身体,好哇!接着又发现了架空?咱喜欢。农村?这好啊,没有高门大院所谓的宅斗,终于可以不用为上班找工作着急了。但...被亲妈厌弃这是咋回事儿?什么她之前已经卖掉了三个姐姐,太狠!哎哟,爹妈丢下亲娘亲闺女溜了?还把家里房屋地契田产,鸡鸭猪狗、锅碗茶罐都卖了,这让祖孙,老的老小的小咋活?好在还有一处旧房子起身,奶奶撑着个把力气养气了家,等着,咱还有无敌种田孔家,等咱长大些,就把空间里面丰富的物资拿出来,也让奶奶享享福,跟着咱一起宅着养老!
  • 首席女神太强势

    首席女神太强势

    白落瑶表示,作为一个资深没皮没脸的吹捧玩家,对自己眼前的这个风流倜傥,英俊潇洒的男人可算是吹尽了彩虹屁。“咳咳,爷,你今天有点怪怪的。”某总裁抬眸端倪了一眼女孩。“哪里怪?”白落瑶忍着内心的害怕扯出了一个笑容。“怪惹我喜欢的。”以前白落瑶总是小心翼翼的,要看欧彦洛的脸色说话,因为说错一句话,他就会瞬间制冷。俗称“中央空调”。现在呢?白落瑶每天怼天怼地怼空气,没事虐虐欧彦洛,可谓是“飘”了。欧彦洛对此不以为然。每次都黑着脸说道:“我女人,我宠着。”
  • 海明威(走近世界文豪)

    海明威(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