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2900000037

第37章 生产管理课(3)

其实,哥伦布并不是无私地做这样的"壮举",8年的公关努力,在成功的那一刻,哥伦布为这一行动开出了"天价":他与西班牙国王订立了一份契约。该契约的内容是:国王对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拥有宗主权;哥伦布被封为贵族暨大西洋海军元帅,被准许担任未来所发现的岛屿和陆地的总督,而且这些头衔都是世袭;新发现土地上产品的10%归他所有;他也能参与新土地上所有的商业活动,投资和利润占总额的1/8;而他对前往新大陆经商的船只可以征收10%的税,对自己运往西班牙的货物则实行免税。

哥伦布这一行动可以说是一本万利!

成本是指为了达到某一种特定目的而耗用或放弃的资源,效益就是在做某一件事或生产某一产品的过程中扣除成本之后的收益。经济学中非常流行成本-效益分析法,也就是分析某个经济过程的付出与收获,加以对比看是否获利,并探究进一步提高收益的办法,如降低成本等途径。

哥伦布契约就是成本-效益分析的典型例子。哥伦布虽然"浪费"了8年的时间成本及其他所有成本,但他的收益远远大于他付出的成本,可以说是一本万利。在市场经济时代,任何经济行为的开展都必须符合这一原则。

生活中也处处离不开成本-效益分析。我们做人、做事的过程也是一个经济投入与产出的过程,如果你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搞定一件事情,那么你就是成本-效益分析的能手;如果你费了半天工夫却一无所获,那么无异与做亏本生意,成本-效益分析的结果就很差。做人低成本,收获大成功;做事低成本,收获新机遇。这个世界上处处都有低成本、高效益的事情,就看你是否能够开动脑筋让自己事半功倍,轻松获得成功!

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吃"?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一个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

……

大家对这个故事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人们有感于三个和尚的故事不只是因为它有趣,更在于其中蕴含着深远的哲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三个和尚的故事印证了一个规律--边际收益递减。

边际收益递减原理通俗的说法是:开始的时候,收益值很高,越到后来,收益值就越少。边际收益递减又称报酬递减,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每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减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以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保持不变为前提条件的。此外,只有当可变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边际产量才递减。

收益递减是一条极其重要的经济技术规律,适用于一切生产要素的投入选择决策,即任何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超过一定临界点之后,单位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必然会出现递减的趋势。在既定的固定投入量没有被充分利用时,增加一个可变的投入量,可能会先出现一个边际收益递增的阶段。在可变的投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才会生效。

收益递减思想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最早是由法国重农主义经济学家杜尔哥于1768年提出的,用来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对耕地的追加投入与相应的收益变动之间的关系。1777年,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安德森从级差地租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有条件的相对收益递减思想。19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在研究人口论问题时,提出了绝对收益递减理论。后来李嘉图、威斯特等人又把绝对收益递减理论纳入地租理论之中并广为传播。1836年,英国经济学家西尼尔为收益递减明确地加上了"农业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条件。1848年约·斯·穆勒在其《政治经济原理》一书中,强调了"生产技术不变"的前提条件。19世纪50年代,德国经济学家屠能把"收益递减"原理从土地扩大到一切生产要素的投入分析中,奠定了"边际生产"理论的主要基础。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和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等人的努力,原来的"土地收益递减"理论演变为适用于一切生产要素的"收益递减规律",并引入了边际分析方法和静态分析方法,把"收益递减"概念从农业中长期发展的宏观动态分析,转变为对经营单位短期微观的静态分析,标志着传统的"土地收益递减"理论向现代的"收益递减规律"过渡。

进入20世纪之后,美国经济学家布莱克把对"收益递减"问题的数理分析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明确区分了总产出、追加(边际)产出和平均产出这三个变量,并从成本的角度研究了收益递减规律,描绘了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曲线,使"收益递减规律"具备了现代形式。

收益递减思想在微观经济学中起着理论基石的作用。譬如,根据收益递减规律,产生出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边际成本U型曲线、总成本、平均成本曲线等概念体系,从而构成了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通过边际成本曲线的分析,说明了供给曲线的来源和根据,描绘出边际收益变动的曲线规律,并相应地得出了总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关系曲线,从而形成了生产阶段理论和厂商均衡理论。另外,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说明了生产要素需求的决定规律,建立起了科学的资源配置和分配理论。这些重要思想不仅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中,以及在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甚至行政管理理论、政治学研究中,也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

--厂商理论

真正研究厂商理论并做出重要贡献的是意大利经济学家斯拉法、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夫人、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斯拉法于1926年出版《竞争条件下的收益规律》一书是该理论产生的标志,该书对厂商理论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作用。罗宾逊夫人1933年出版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张伯伦1933年出版的《垄断竞争理论》,可以看做是厂商理论最主要的著作。

在经济学说史中,厂商理论的代表作一般以张伯伦的著作为标志。自此以后,在西方经济学中出现了厂商均衡理论,并以此作为对均衡价格理论的发展,使其得到完善。

"厂商理论"是一种研究厂商行为规律的理论,亦称"市场理论"或"生产理论"。它通过成本-收益分析,说明厂商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其产量和价格如何决定。厂商理论的研究包括四个方面。

(1)成本理论。厂商为进行生产购买生产要素而支付的代价是厂商的成本。成本按投入是否全部可变而分为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或者按是否随产量变化而分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并再细分为总成本、总平均成本、边际成本、总不变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不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等。这些成本可用图形表现为相应的成本曲线。

(2)市场或厂商的分类。市场是指从事某一特定商品买卖的场所或接触点。厂商为市场生产产品,不同种类的市场决定了厂商的性质和类型。按竞争程度,根据厂商数目、产品差别程度、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以及厂商对产量和价格的控制程度,市场或厂商一般可分为四类: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

(3)厂商均衡。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分别分析四种厂商在短期和长期中如何决定价格和产量。分析四种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同需求曲线的关系,从而区别四种厂商均衡的各自特点。并得出结论:完全竞争厂商或市场是经济效率最高的,成本最小、价格最低,各种资源或生产要素的利用达到最优状态。

(4)非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理论。研究厂商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时的厂商理论。例如,H.西蒙提出令人满意原则,认为厂商的目标在不确定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应该追求利润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而不是最大化。

厂商是市场经济中生产组织的基本单位,它主要是指个体工商户、合伙公司、股份公司等。研究影响资源配置和分配的厂商行为的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组成部分。

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论

生产费用论是认为商品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生产费用的一种价值理论。

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种庸俗价值理论认为,价值是由生产费用决定的。它最初源于亚当·斯密价值论中的一种庸俗观点,即认为在土地私有和资本积累时代,商品价值不再由生产者所独有,而是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等三种收入,于是商品价值也就由这三种收入所构成,这三种收入也是商品的生产费用,它决定商品价值。

萨伊和马尔萨斯把斯密的上述庸俗观点分离出来,明确提出生产费用价值论,但两人的说法又有所不同。萨伊认为劳动、资本、土地这三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各自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分别创造了相应的工资、利息、地租三种收入,作为自身耗费的补偿,这些收入构成生产费用,它决定了商品的价值。马尔萨斯认为,商品价值由购得的劳动量决定,购得的劳动量等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加预付资本的利润,即生产费用。

西尼尔则把生产费用归结为"劳动和节欲"。劳动的报酬是工资,节欲的报酬是利润,工资加利润构成生产费用,决定商品价值;价值是由工资和利润即生产费用决定的;工资是对劳动的报酬,而利润是对资本家"节欲"的报酬。

以上各种说法都把利润包括在生产费用之内,表明这种理论含有明显地为资本的剥削收入辩解的意图,也有的生产费用论者对此持不同观点。

托伦斯认为生产费用只应指资本支出,而不包含利润。但他把利润归结为流通领域的产物,认为是消费者高于价值(生产费用)支付的结果,这是一种"让渡利润"的观点。

约翰·穆勒则认为生产费用等于工资,而商品价值除工资以外,还应加上平均利润,而利润又被看作是资本家"节欲"的报酬。他的价值论是生产费用加平均利润决定价值论,而就其实际内容来说,仍不外乎是以三种收入来决定价值。

各种生产费用论的共同缺点和错误在于以价值来说明价值的循环论证。各种收入不过是对已经创造出来的价值的分割,而不是价值的创造,收入多少不决定价值,收入的来源及水平反而应以价值的源泉和大小来说明。

同类推荐
  • 旅游经济学

    旅游经济学

    旅游经济学是研究旅游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经济科学。 研究旅游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和旅游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它和农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物资经济学一样,是研究国民经济中某一部门的经济学科。旅游经济学区别于旅游饭店管理学、旅游市场学、旅行社管理、旅游地理学等学科。这些学科是以旅游业中某一具体业务做为研究对象,而旅游经济学是从整个旅游经济活动全过程进行研究的。有诸多该学科教材及论著。
  • 赚钱的逻辑

    赚钱的逻辑

    《赚钱的逻辑》从“为什么总是这么穷”的发问开始,引导读者正确审视自己存在的、阻碍致富的穷人思维。《赚钱的逻辑》一书从自我认知、自我驱动、职场、消费心态、人际交往等方面入手,层层抽丝剥茧,列举了大量穷人思维的案例,阐述了穷人思维带来的危害,同时还提供了改变思维方式的实用方法,使读者阅读时,不仅能有理论上的感知,更能有实践上的指导。《赚钱的逻辑》揭示了,要想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必须具备一颗富有的头脑,摒弃有害的错误的知识,更新财富知识系统结构。
  • 你的工资和奖金从哪里来

    你的工资和奖金从哪里来

    本书客观实际出发,引用大量鲜活的事例,为逐步揭开工资和奖金来源的同时,更多地给出提升自身价值的思路与行动方略。
  • 万科真相

    万科真相

    “空手套白狼”,一个原本下海的“小官员”,如何能在20年间打造出中国最大房企帝国…… “做空卖空”,一个本是作坊式的贸易公司,如何能在30年间成长为全球最大住宅企业…… “资本滚雪球”,一个曾经在菜市场兜售股票的企业,如何能在18年间滚出超过美国前四大房产公司之和的市值……
  • 中国酒业经济观察

    中国酒业经济观察

    该书共分为“产业观察”、“产业评论”、“产业分析”和“产业纪实”等四个篇章,全面细致地剖析了我国酒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深入解读了中国酒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人们解惑释疑,指点迷津,更有企业经营运作的实战分析,为中国酒业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永恒的影子

    永恒的影子

    鲁文基教授和助手梅丽将鸟巢号重新改造一番,便开启了两个人银河旅行。两人驾着新生的鸟巢号走到仙女座大星云附近发现了X射线光,鲁文基教授让梅丽赶紧调头往回走,正当梅丽疑惑的时候,教授告诉梅丽他们遇到了黑洞。此时,鸟巢号里的求救信号响了起来,鲁文基打开求救信号,发现了一对被困在黑洞里的夫妇,随即展开救援,却最终却敌不过宇宙的残酷,看着夫妇俩消失在黑洞中,成为永恒的影子。
  • 琴堂谕俗编

    琴堂谕俗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凤倾九歌:魔帝的妖娆宠妃

    凤倾九歌:魔帝的妖娆宠妃

    前世,她是天域神秘部落的灵族公主,为挚爱之人熄灭战火,为救族人和妹妹,落入神魔两族的陷阱之中,受尽折磨而死,她曾说:若归来之时,便弑神灭魔。今生,她是修灵一族的族长,因识人不精,耗尽全身灵力被逼跳崖,灵魂重合前世,前尘往事便寻迹塌来。即是重生,手持嗜血白玉琴站在强者的巅峰,她便要将曾经欺辱陷害过她的那些人亲手送入地狱。他,来自神秘的大洪荒时代,身份尊贵无比,高冷腹黑,唯一的目的却是千里寻她,弥补她欠他的两次大婚。当千帆过尽,他终是给了她一场天地与共,万人共赏的盛世大婚。
  • 给人生每日的心灵感悟

    给人生每日的心灵感悟

    本书将人生的哲理、感悟与生动的故事集于一体,从小文章里体会大智慧,从中我们可以读到智者的睿智、学者的思考、长者的经验。短小精悍的文章教我们用一种简单的思维化解生活中的问题,用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复杂的人生,此时你的人生会豁然开朗,生命的追求、人生的感悟就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
  • 谍海猎影

    谍海猎影

    方不为穿越到了民国。方不为以为,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还有对大局的先知,就算不能大杀四方,威名赫赫,至少也能杀的日谍和汉奸魂飞魄散,屁滚尿流。
  • 太后有疾

    太后有疾

    天降大任必先苦心志,可是洞房没入,皇帝老夫君死了怎么破;俗话还说:母慈子孝,哀家这么和善,怎么就招来披着羊皮的小皇帝一只;俗话又说:披着羊皮的不仅是狼,还可能是狐狸,于是哀家就这么被坑了;总结,且看黑心帝王与被坑小后娘互捅刀子的欢脱故事。
  • Berlin Diary

    Berlin Diary

    A radio broadcaster and journalist for Edward R. Murrow at CBS, William Shirer was new to the world of broadcast journalism when he began keeping a diary while in Europe during the 1930s. It was in 1940, still a virtual unknown, that Shirer wondered whether his reminiscences of the collapse of the world around Nazi Germany could be of any interest or value as a book.
  • 江门归

    江门归

    新书《掌巫》正在连载,请多多支持。她本是一个胸无大志,只想嫁人生子的小女子,却偏偏走上一条振兴家族,传承医术的不归路。儿女情长,家族仇恨,朝堂之争。看她纤纤弱质女子,如何保全江氏一族,凭着一手医术驰骋一生。
  • James Mill

    James Mil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