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3400000003

第3章 孤独是场噩梦吗——正确认识孤独(2)

当你经过了骆驼和狮子这两个阶段后,就要到达第三个阶段,即婴儿阶段。

当人刚刚出生还是一个小婴儿时,本性是纯良、天真的,对人毫无心机,坦诚相见。这是一种心灵上的单纯,也是孤独过后的升华。

其实我们刚刚出生时都是婴儿,随着不断地长大,学到的知识多了,看到的多了,听到的多了,心机也深了,心灵就渐渐地繁杂了,总不如婴儿时期的纯净。

但是,当我们经历过种种以后,最终都要走到一个返璞归真的阶段,要重新回到婴儿的时代。

婴儿阶段的单纯是繁华过后的沉静,是绚丽褪去后的晶莹剔透。这其实也是一种孤独,但并不是让人痛苦、忧郁的孤独,而是美好的,令人快乐、愉悦的孤独。

当我们把沃尔夫提出的孤独的三个阶段与尼采的人生三象放在一起比较,便会发现虽然都与孤独有关,但本质上却有很大的差别。

沃尔夫的孤独像一条通往地狱的深渊,每一个阶段都离地狱更近一步。所以在他看来,孤独是必须要克服的。

而尼采的孤独却是一条通往天堂的阳光大道,虽然每一个阶段都包含着孤独,但却是在一步步升华、凝练,最终回归简单、纯粹。所以这种孤独是美好的,非但无须克服,反而是人人都应该追求的。

为什么沃尔夫与尼采所认识的孤独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如果仔细分析便不难发现,沃尔夫在划分孤独的三个阶段时,是以人类心理阴暗、消极的一面为基础,也就是说,当你感到孤独时,若以悲观、自暴自弃的态度面对,那么孤独便会成为一杯烈性毒药,穿肠蚀骨。

而尼采的人生三象却是以坚忍的、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孤独,所以它非但不能令我们痛苦,反而成为了人生的至高境界。

由此可见,孤独本身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用何种心态去面对它。愚蠢的人只会沿着愈演愈烈的三个阶段沉沦下去,而聪明的人会不断地超越自己、凝练自己,最终拥有人生的大智慧!

让孤独升华为婴儿般的单纯

用婴儿般纯净的心面对世界。

孩子的心灵是简单而纯粹的,在他们心中没有贫富之别,没有贵贱之分,会不问缘由地喜欢一个人,全心全意相待,而不会考虑这个人对他是否有利。当他们做事情时,不会分轻重缓急,更不会分哪件事会给自己带来最大的利益,尽管有些不成熟,但却拥有一份成年人学不来的认真。

这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孩子如给你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失手打碎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母亲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他受了你盛怒下的鞭打,连在梦里也会有被法西斯追打的恐怖;他写字没有得到双圈,仿佛是候选总统落选一样的失意。”

请学会像孩子一样用单纯的心灵待人接物,不要有过多的算计,更不要把事情弄得复杂。当心灵变得单纯时,便会发现身边美好的事物多了许多,你也会被幸福的感觉所包围。

磨平心中的那根针。

像婴儿般单纯并不代表傻,更不代表肤浅、无知,相反,单纯是成熟之后的返璞归真,是洞透世情之后的海纳百川。你可以拥有一双将一切看得透彻的火眼金睛,但绝不要斤斤计较,更不要与他人针锋相对。

只有磨平你心中的那根针,才能圆融地待人接物,既不会受到伤害,又不会给人一种尖酸刻薄的感觉。

若是发现某个人对你心存不轨,不要拆穿他,更不要不留半分余地,得理不饶人。

用简单的方法做事。

在所有武侠片中,大凡武功绝学其实都是非常简单的,往往一招就能制胜。这正是简单的力量,没有复杂的牵绊,减少不必要的枝节,只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可以将一切掌握在股掌之中。

做事也应如此,越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越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

4.不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才会备感孤独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做什么事都不顺手,感觉人生没有方向;

空有一腔抱负却总是怀才不遇,难以一展长才;

总觉得别人都不理解自己,备感孤独……

如果你有这些感受,说明你很可能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所以才会觉得孤独,茫然无措。

在一个寓言故事中记录了一只孤独的老鼠的故事。有一只老鼠觉得自己很没用,既不讨人喜欢又什么也不会做,它看不到自己的任何优点,终日待在老鼠洞里,任凭孤寂侵袭。

有一天,老鼠偷偷地从洞中探出头来,看到太阳发出耀眼的光芒,它很羡慕地对太阳说:“你真伟大啊,把整个大地照得这么明亮!”

太阳说:“不,我不伟大,乌云一来就会把我遮住,你就看不见我了。”

过了一会儿,一朵乌云飘了过来,果然把阳光都遮住了。老鼠看到了又说:“乌云你真了不起,连太阳都能遮住!”

乌云笑笑说:“我哪有什么了不起呢?一会儿风来了就会把我吹散的。”

乌云正说着,刮起了一阵大风,一下子就把乌云吹散了。

老鼠看了又羡慕地说:“风你真能干,轻轻一吹就把乌云吹散了。”

风说:“我哪算能干的,遇到墙就把我挡住了。”

于是老鼠又对墙说:“你真有本事,可以阻挡住风的去路。”

而墙说:“你和你的兄弟们才算有本事呢,只消几分钟就可以把我钻出一个大洞。”正说着,从墙脚钻出了一只老鼠。

看到此情此景,那只总是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孤独无比的老鼠猛然一震,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之所以总感到孤独,是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

我们有时就像这只老鼠一样,总觉得被隔离在人群之外,不被人了解,也无法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才会与周围的环境、人群格格不入。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另一个和老鼠有关的故事,那是一部迪斯尼的卡通片《美食总动员》,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叫小米的老鼠,它从小就与众不同,因为它热爱美食。小米对美食的热爱不等同于人们传统观念中的老鼠偷吃食物,而是热爱烹饪,在烹饪中创新,全身心地投入到烹饪中,对食物的搭配也很有讲究。

对于老鼠家族中的其他成员来说,吃东西无非是填饱肚子,只要一见到食物就会狼吞虎咽地吞下去。而小米则认为不应该这样享用食物,而应该慢慢地品尝,将不同的东西搭配着吃,细细感受美妙的滋味爬上舌尖。

不仅如此,小米还特别反对偷窃,看着家族成员每天东偷西盗,它很不高兴,就告诉它们不要这样。

小米的举动让其他老鼠都感到不可思议,觉得它是一个怪物,一点也不理解它。

小米没有一个知心朋友,也得不到来自家人的支持,觉得孤独极了,整天都很失落。

因为一次意外,小米和家人失散,它误打误撞地闯入一家高级餐厅。当它躲在餐厅的厨房中看着大师傅们忙而有序的工作时,像是发现了天堂一般,再也不愿意离去。

当然,人类的厨房是不可以让老鼠出现的,当人们发现小米时,便追逐它,想要置它于死地。

所幸,小米碰到了一个善良的扫垃圾的男孩。男孩把小米救了下来,偷偷地带回了家。

从那以后,小米就躲在男孩的帽子里教他掌勺,男孩也因此做出了令客人们称赞的美食,并受到大家的喜爱。

在人类的厨房工作的这段日子,小米发现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它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就是烹饪,以前之所以感到孤独是因为没有发挥自己的优势,没有做成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两则关于老鼠的故事虽然是寓言、童话,但却很值得人玩味。

有时候我们会感到茫然无助,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也不知道能做些什么,孤独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每当此时,我们应该认真地审视自己,看看对自己现在的定位是否准确,是否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所从事的工作是否适合自己等。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在孤独中浪费人生的大好光阴。

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分清兴之所致与真实的想法。

有时我们会有一些突如其来的想法,想要做这个或是打算做那个。这并不是真实的自己,只是兴之所致。如果你不能分清这些想法,很容易做出一些与心灵意愿相反的事。

每当你心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时,一定要格外引起注意,千万不要让一时的心血来潮蒙蔽了你的真实想法。

时常给自己留一些孤独的机会。

同类推荐
  • 鲁豫给女人的24堂智慧课

    鲁豫给女人的24堂智慧课

    她在新闻主播台上从容镇定,在灯光绚烂的演播厅理侃侃而谈,在各种突发事情的现场临危不惧,精彩的事业让她如此夺目。镜头转场,她就成了丈夫身边娇小的妻子,与爱人一起演绎两小无猜的爱情。这就是鲁豫,事业与家庭都要兼顾的“贪心女人”。她的成功绝非偶然,鲁豫以及她一样成功的精英女性告诉大家---智慧用不退色,成功也可复制。
  • 中学生最喜欢的99个情商故事

    中学生最喜欢的99个情商故事

    用最美的故事培养中学生的健全人格。全书通过丰富多彩的惰商故事,让学生体会团队合作力量的伟大,品味探索发现的快乐趣味,珍惜朋友时的友谊真情,培养日常生活中的公平正义感,奠定孩子一生成长的基础。性格决定命运,也影响未来。
  • 有一种笑容叫无邪

    有一种笑容叫无邪

    我再也不为绿萝从阳光充足的阳台上走下来而惋惜,再也不为自己三年住校的寂寞艰难而懊悔。我开始庆幸,正因为这些“不幸”的变化,不管是绿萝还是我,都学会了适应环境,学会了从困境中走向新生。一扇门关闭了,还有扇窗向你打开。现在,无论遇到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我总会对自己说,别在意,也许还有一扇窗开着。没有爱好的生活是一杯淡水,没有追求的人生是一个昏梦,人生的哲学,深邃的智慧,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承载。夜阑人静,在柔和的灯下,伴着月光的铅华,独坐窗前,用心聆听,方可感觉在这穿越千年、亘古不变的夜中,智慧才能得到更完美的释放,然后沉淀……
  • 有魅力不是我的错

    有魅力不是我的错

    体会她们整体魅力的过程,本身懿充满魅力。如果说中拉女足是铿锵玫瑰。直销女性懿是当代生意场上的花木兰。如果说中拉女足使的是武当拳,直销女……
  • 照着做,你就能掌控情绪

    照着做,你就能掌控情绪

    情绪是对事物的一种最浅显、最直观、最不动脑筋的情感反应,它往往只从维护情感主体的自尊和利益出发,不对事物作智谋上的考虑,这样会使自己处在很不利的位置,为他人所利用。本来,情感离智谋距离就已很远了,情绪更是情感的最表面、最浮躁部分。《照着做,你就能掌控情绪》一书从实用角度介绍掌控情绪的基本方法,告诉读者如何修身养性,如何面对挫折,如何表现自我,如何平衡生活,如何获得重视,可读性强。
热门推荐
  • 逍遥小农女

    逍遥小农女

    不是公主就是侯门嫡女,貌美多金,俊男环绕,金手指一开,天下我有。唉,醒醒吧,那是别人家的穿越。许乐也穿越了,却成为了一个家徒四壁,连窗户纸都没有的农家贫女。父亲离家另娶,二婶跋扈欺侮,还有表面良善美丽偏又心思恶毒的继母暗中使坏,眼看母亲与弟妹受尽恶人磋磨,许乐决心奋起反击。谁料半路跳出来一个神助攻,他说:“你田里种什么我全买,你的仇我和你一起报。”只为等伊人长大,送上最美的红妆。
  • 穿越一世繁华

    穿越一世繁华

    穿越就穿越了,人家穿越之后都是在古色古香的房间里,她竟然掉进了四王爷的马车里,砸坏了人家的马车。没办法,赔吧!诶......今生与你的相遇牵手就预订了下意识与你的相知相守......
  • 论人生(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论人生(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培根于1561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一个官宦世家,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培根成熟较早,各方面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才智。在剑桥大学三一院校深造时,他对传统的观念和信仰产生了怀疑,开始独立思考社会和人生。此本《论人生》一书,是培根的散文集,分为上卷《论人生》和下卷《古人的智慧》,并以上卷名来命名。固然,丰富渊博的培根在科学界、自然界、哲学界都有着出类拔萃的成就,我们不能割裂他的社会思想和哲学思想来阅读他的文,然而,大师的造诣,即在于融会贯通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在于以他的人格魅力和思想魅力凝结成优美华丽的文字,供后来人感悟。
  • 承生命之轻

    承生命之轻

    人在世,在社会进程的自然属性里循规蹈矩,在意识境界中探索命理。不知为何来,却注定要离去。生活本不该那么沉重,终究会过去,终究会离去。
  • 萌宝驾到:送了妈咪要爹地

    萌宝驾到:送了妈咪要爹地

    盛传厉氏的总裁神秘而又冷酷,没什么人见过他的真面目。直到那个算计了他的种的小女人出现,厉总从神秘变成陪女人逛街是常态,冷酷变温柔,妥妥的一个宠妻狂魔。小包子眼看着妈咪要被抢,愤怒的一掐小腰,“爹地你要不要脸?”某人微微一笑,“要人不要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冰之华舞

    冰之华舞

    那年那天,阳光有点懒,冰场有些暗,她望着他,腼腆的笑了笑,这一笑便是一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杨柳秋千院中

    杨柳秋千院中

    长相平平的女孩,一朝穿越成窈窕淑女,那个青梅,你别过来……避雷:进展非常慢,女主没有金手指。补:(作者放飞自我了,非正常穿越故事…)
  • 人生与命运(漫漫求知路)

    人生与命运(漫漫求知路)

    学会共处,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它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入。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
  • 脂腹老公难甩开

    脂腹老公难甩开

    "我这一生只想把你给占有,如果你一定要说我在指染你,那我可以让这句话更名正言顺些。"杨小柒绝对不会相信这个男人城府不深。外面的人都说凌大少对这个妻子极度宠爱。但谁能知道他妻管严呢?"安安。""那也不行,是我的人其他人碰一下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