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10000000115

第115章 夏国的人才【求推荐票】

夏大王从王宫之中出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的画面。

除却太老的,以及那些妇孺之外,眼前的夏国人又换成了之前破败不堪的破布麻衣。

肩头上扛着锄头,敞胸露怀,呼哧喘着气。

在夏大王未来之时,他们纷纷议论,又激动难耐。

“大王真要修城墙?”

“夏国岂不是以后就有城池了。”

“这城池修好了之后,一定要绵延百代。”

“到时候也好让旁人看看我夏国富裕。”

等到夏大王出现的时候,他们的议论声就没了,每一个人看着夏大王都是目光灼灼。

面含期待。

夏大王轻笑道。

“都来了?看来你们都知道寡人的打算了。寡人要为我夏国修建城墙,你们愿意出力吗?”

夏大王的这话就等于是白问的。

焉知现在的夏国人,只要夏大王一句开始,为了这城墙一旦让他们去做什么,怕不是眼前这些夏国人都要豁出命去。

“求大王直接开口吧,为了夏国,我们已经等不及了。”

“不错,大王就开口安排这城墙如何修建吧。该要的工具,我们都给带来了。”

“只要大王要修城墙,就算是豁出命又算的了什么。”

“对,为了城墙,我们绝对没有一个人会懈怠的。”

众人说的激动,看那澎湃的样子,似乎是一言不合就能扛着肩膀上的锄头把整个地球都给挖空了。

不过话说起来,只是城墙至于如此吗?

对于夏国人而言,这城墙一旦修好,便意味着夏国真正富强的标志就建立起来了。

往后夏国人无论到哪里去,到任何一个诸侯国,都能昂首挺胸。

到那时候,周边不如夏国人的,都得高看夏国一眼,甚至连赵国也得如此。

除此之外还因,有了城墙便意味着夏国建城,有了城池,夏国就能像是赵王那样人来人往更加强盛。

这等场面夏国人谁不愿意看到?

况且城墙意义不同。

真有了之后,实用性上来说,夏国人就有了防御力。

也就更加的安全。

甚至还能给夏国的子孙后代,创造出来一个更安全的环境。

这么多的好处,如何让夏国人不至于?

真要是建成了城墙,光是那自豪感,就令人不能推辞了。

定当舍尽全力。

“好。”

面前夏国子民的激动,也让夏大王心潮澎湃。

这边就直接开口道。

“那从今日起,我夏国便开始建城,寡人不怕耗费良多,早晚有一天的时间,定然能将这城墙给建立起来!”

这一下,令夏国人高兴万丈。

一时之间浮想联翩。

但是,城墙不是嘴上说说就能弄的出来的。

首先第一条,就得将那青砖给烧制出来才行。

这才是根本。

大司空等人根本不知道青砖如何烧制的。

这事情还得夏刺这个大王亲自来安排才行。

烧制青砖其实不难,但是要把烧制青砖的窑口弄起来倒是有些麻烦。

窑口若是小了,每一次所烧制的青砖数量有限。

虽然不是说,整个城墙都用青砖垒起来,只是内外以及顶上和底下需要,但是这数量上也是不容小觑。

所以第一要紧的事情就是把窑口弄好。

直接在平地上凭空弄一个窑口出来有些麻烦,夏大王想了一个主意。

那便是挖一个砖窑出来。

直接就在地下掏洞,然后将砖码放进去,进行烧制。

这可就比建设一个砖窑出来要简单省事的多了。

当然了,这有一定的危险性,比如,坍塌的问题。

但是夏大王也想好了,挖的时候注意安全,做好防护,然后等到开始烧制之后,烧砖的同时也能把泥土质地给变得更加的坚硬。

到时候就不怕这样的风险了。

夏大王一声令下,夏国人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劳作当中去了。

和普通的劳作不同。

即便是满头的汗水,夏国人脸上也充满着微笑以及期许。

就好像那一锄头下去,就离城墙的出现就更近了一些似得。

高强度的劳作,他们也是吃不消的。

可是就算是累的晚间都不想动弹了,第二天依旧是生龙活虎,靠着强大的精神,继续投入到了劳作当中去了。

根本就没有任何人懈怠。

可以说,整个夏国都忙碌了起来了。

便是那些妇女,也都忙着给所有的夏国人做饭。

基本上就没有清闲的。

当然,夏大王也不吝啬。

没什么造什么,缺什么买什么。

以保证不耽误建设,保证不亏待任何人。

“诶嘿!”

像是旬大夫这种一把年纪的人,夏大王本身并不打算让他们也参与到其中的。

毕竟年纪是真大了。

但当夏大王说出来的时候,一如旬大夫等人就不乐意了。

用他们的话说,他们还没老的不能动弹呢。

夏大王不让他们干活这是什么道理?

夏大王实在是不忍,甚至下令,但这帮老头一看这样,甚至都是要寻死觅活的。

非说夏大王嫌他们没用,一个个要拿着锄头找人家古王拼命去。

说是就算是要死了,也得为夏国发光发热。

人家古王就冤枉了啊,招谁惹谁了?最近老实的很啊,古国都没有人往夏国来。

无奈,夏大王只能是同意了。

于是,这帮苍老的身躯,平时走路都不利索,但是干起活的时候,生龙活虎。

看那样子誓要展示给夏大王看看。

便是旬庆等人想要帮忙,也都被训斥到了一边去了。

说他们烧瓷为的是夏国的钱财,那是支撑城墙的根本,他们不能懈怠。

还不止如此,甚至有人私底下,半夜里的时间,竟然都跑到这边来干活。

夏大王知道了之后,特意找来大司空严正声明。

“此事万万不可,晚间瞧不见,若是出了问题怎么办?就算是不出问题,累垮了身子又如何?便是我夏国要修城,寡人也不能压榨我夏国子民!”

夏大王对大司空是这么说的,但是后来才知道。

大半夜的去干活还瞒着夏大王,这竟然是众人找了大司空,然后大司空组织的。

可是把夏大王给气得不轻。

不过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夏大王所要的窑口,竟然在短短的两日之内就成了形。

稍作修缮一下,就能投入使用。

快是快了但夏大王也感叹了一下,第一,他夏国子民实在是给力,团结。

但也庆幸了一下,干这么快,得亏是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索性,那窑口弄好了之后,夏大王强制令所有人都休息了一下。

他觉得不能这么搞,不然非得弄出来问题来。

这一休息,夏国人都是嘀嘀咕咕的。

都有些不情愿。

他们都要干活呢,现在不让干了是什么道理?

奈何,夏大王没安排下一步,他们也不知道要做什么,只得按照夏大王的要求来。

一日休息之后,夏大王就开始准备制作青砖了。

这下子,夏国人再一次如愿都派上了用场了。

先从河堤挖出来粘土,再将粘土制作成大小一致,规格相同的土砖。

制作好了之后,再将这些砖坯,放进窑口之中,然后开始烧制。

从烧制开始,预计不到十天的时间,青砖就能出炉。

夏大王给所有人都给分工了。

有烧窑的,有做砖的。

各有不同。

总之,第一窑砖开始烧制的时候,那边也没停下来。

夏大王到不怕青砖烧制失败出现问题。

毕竟烧的是砖头。

那泥土烧制硬化之后,也坚硬一些呢。

就算是达不到标准,还可以用来做其他的东西,一点问题都没有。

就算一捏就碎。

也可以铺路呢。

更何况,夏大王按照APP教导的严格把控,出现问题的几率很小,无需担心。

也正是因为第一窑砖头开始烧制了,所以夏大王不时就要来转上一圈。

他来的次数多了,那范存家里才四岁的小儿范午就好奇的奶声奶气的问了。

“大王,砖头烧出来真的很硬吗?”

夏大王笑道。

“那是自然。”

小家伙又好奇道。

“比石头还硬吗?”

“那得看什么石头,但是肯定不比一般的石头差!”

“那么厉害?”

小家伙吸溜着鼻涕惊讶道。

“那咱们就等于用石头建了城墙啊。”

“不错,就是石头建的城墙,别人的土城墙,跟咱们夏国的可是不能比的。”

小家伙闻言高兴道。

“那这转头拿来砸人岂不是很疼?”

也不知道高兴什么。

“是啊。”

夏大王下意识的回应道。

小家伙又说道。

“那下次再有人来找我们夏国麻烦的时候,我们就拿砖头拍他们,咱们有那么多的砖头,不就等于咱们有了那么多的武器了嘛?”

“诶?”

夏大王惊诧的看了一下小家伙。

站起来跟面前烧窑的众人说道。

“此子长大以后必是我夏国的人才!”

同类推荐
  • 大明权力场

    大明权力场

    明朝是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巅峰。有空前繁华的市井文化、商业文明,这里有成熟完备的政治体制——内阁,有意志决绝的士大夫、孤独无助的君主,有为了命运抗争的底层人物,……但是,一个将儒家文明推向极致、严格遵循儒家行为规范的王朝,一个商业文明极度发展、产业时代来临的王朝,一个各项指标在农耕时代达到临界点的王朝,却在1645年轰然倒塌!《大明权力场》力求以客观、凝重的笔法和别样的视角展现一个真实而磅礴的明朝时代,并从体制和经济角度探讨王朝兴衰和明王朝灭亡最本质的原因。《大明权力场》将写作焦点放在君臣斗争方面,特别是嘉靖和万历两朝会着墨较多,体现了明朝的政治特点和官僚矛盾。
  • 盛世大隋

    盛世大隋

    北周末年,人心思定;大隋王朝,横空出世;一统南北,再造华夏;四夷归附,万邦来朝!
  • 绍剧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绍剧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绍剧是浙江省三大剧种之一,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从戏曲史的角度,对绍剧的起源与从业者、剧作与变革、角色与演艺、唱腔与音乐、服饰与砌末、传承与发展等方面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全书结构合理,脉络清晰,文笔流畅。
  • 我只是个看家鬼

    我只是个看家鬼

    守着一个地儿不动,才能谈得上有立场。方一平吃惊地发现自己换了时间、地点、身边的所有人。他不得不谨慎地观察,慢慢地融入环境,守护身边那些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人。然而他发现身不由己变化太大,后世那点知识根本不够用。而且自己从经常性心虚力怯,变成了偶尔乃至理直气壮。这让他在夜深人静时很惶惑,不知道躯体里住着的到底是谁,并一再地叩问上苍:我到底还是不是那个看家鬼?
  • 大明有闲王

    大明有闲王

    一次见义勇为,让他来到了明末成了福王世子。人地两生,骤居高位,本想着腐化堕落,混吃等死,逍遥一生;不料乐极生悲,波折频生,竟是他乡遇故知,自此不得歇。收编阉党,重整吏治,朝堂风云被迫掺上一脚;内平叛匪,外御建奴,军国天下也要跑上一遭。固本兴农,鼓励工商,弘扬文教,开疆殖民,冲冠一怒,风流韵事……本想在史书上留下贤王美誉,难料御史言官口诛笔伐,朝中重臣心生猜忌,竟得了一个爱管闲事的“闲王”诨号。朱由崧拍了拍身旁的歪脖树语气凝重道:“你可知道我这么卖力的帮你,只是不想见到你将来挂在这上面么?”崇祯帝切了一声,不屑道:“走错山头了,对面山头那棵树才是。”
热门推荐
  • 王者之永恒天才

    王者之永恒天才

    少年接受了qq好友发来的文件,淡漠的笑了笑,那是个显示着王者荣耀排行榜和kpl赛事的档案。“看来,凡尘仙这个名字,要重新出现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本来不想修仙的

    我本来不想修仙的

    正经仙侠,无系统,不穿越,不重生,不装逼,不脑残,不种马,剧情为王,有一点点小闷骚!
  • 西方发愿文注

    西方发愿文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启示录

    启示录

    顾亭然是一名留学巴黎的中国学生。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同学克劳德参与了导师奎德先生的研究计划。可随着研究计划的深入,克劳德深受幻觉之苦:他在镜子中只能看见自己。动摇了自己是否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克劳德在成为“镜子杀手”后自杀身亡。作为朋友,顾亭然希望为好友查明真相。同时,女主人公索菲亚也因为自己的父亲曾遭到克劳德的袭击而卷入事件当中。当根据线索追查到巴黎圣母院的院长安托万神父时,等待两位大学生的却是神父的尸体以及一张印有《圣经?启示录》内容的纸张。随后,每隔七天,便有一位对应于《启示录》中记载的七个教会的教堂的神父被杀……
  • 重生盛唐之郡主您别作妖了

    重生盛唐之郡主您别作妖了

    重生的时懿不打算在这个世界谈情说爱,因为她已经有了珍贵的亲情,不缺少宠爱,可他的死缠烂打却让她无可奈何……本书无罪大恶极的女配,没有傻夫夫的剧情,最后可能恶毒女配还会反转哦~可盐可甜的女主,你爱了吗?(*??╰╯`?)?
  • 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

    明晰视野,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学会内在激励,实现个人愿景。自我启发和个人发展类书籍的作者。
  • 古声(卫斯理珍藏版)

    古声(卫斯理珍藏版)

    这是一个慵懒的早上。卫斯理收到来自考古学家熊逸寄来的一卷录音带。录音带上记录了一段有节奏的声响,一下充满绝望愤怒的女人呼叫声,接连着是一段近似哀歌的合唱。那痛苦得令人心悸的女人呼叫声不断刺激着卫斯理的神经──那是最接近死亡的呼叫声。是以,熊逸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那卷录音带记录的正是一桩命案的发生过程!然而,这个假设却无法得到证实,因为那卷录音带的真正主人已死于意外。这是一场苦无线索的追查过程,究竟卫斯理能否凭他的智慧顺利查出事件的真相?人类对声音的保存方法知道得太少,实在是一大憾事。
  • 以你我之名

    以你我之名

    迷梦中决生死,繁华里辨真假,前世续缘,物是人非。以你我之名,将生活中微不足道的日常与幻想娓娓道来。
  • 仙侠奇缘之献天缘

    仙侠奇缘之献天缘

    一方女娲石,一只花妖,一位冥神,一介凡人。幽州终年积雪,雪山之上有一方女娲石,因吸收天地灵气,千万载,得以孕育出一株开了灵智的冰灵花。而冥界之神因缘际会到了幽州,将冰灵花带回了冥界,并助其修炼,才三百年冰灵花便修成了人形。可惜花妖贪玩招惹了天劫,冥神为帮助抵挡重伤沉睡,而花妖也被投入到了人间修补受损魂魄。转世后的花妖遇上了和她前世有点瓜葛的凡人,二人渐生情愫。可惜冥界大乱,冥神强行从沉睡中醒来,魂魄不稳也将自己的魂魄投放到了人界……他们不知道这一世,便注定了他们三人之间的因果纠葛,无论谁也逃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