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8200000065

第65章 1988年(4)

目前,我国已建成一批高新技术的产业集团和企业联合体,形成了一支几百万人的高新技术产业队伍,一大批高新技术产品已打人海外市场,有力地发挥了科技示范作用,推动了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

价格、工资改革初步方案的制定

8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第十次全体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

这一方案是在充分酝酿和认真准备的基础上制定的。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由于实行产品经济而忽视价值规律以及其他原因,我国的价格体系很不合理:主要农副产品价格偏低,并且购销价格倒挂,销价低于国家购价;在工业方面,不同商品之间的比价不合理,特别是某些矿产品和原材料价格偏低;同类产品的质量差价没有拉开。这就严重压抑了生产者的积极性,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去,我们也曾进行过一些价格改革,例如农副产品提价、改革购销体制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价格体系不合理的基本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而且由于很多商品实行牌价与议价并行的双轨制,使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许多矛盾更加复杂、尖锐。因为价格不合理,背离了产品真实价值,盈利多的企业不一定是经营管理特别好的结果;盈利少甚至有亏损的企业,也不一定是经营管理特别差造成的。随着改革的深入,价格改革已成为制约、影响经济体制改革的其他很多方面的关键问题。物价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1988年4月至5月,以调高肉、蛋、菜、糖四种主要副食品价格为契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加快推进价格、工资配套改革。5月30日至6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第九次全体会议,讨论当前改革和经济发展形势问题。会议认为,目前我国的改革进入了关键阶段,一些难度很大而又不能绕开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国际的经验和国内的实践表明,改革的难题拖得越久,解决起来难度越大,改革会有风险,但不进则退,退是没有出路的。我们必须迎着风浪前进,坚决而又稳妥地把改革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解决好。会议指出,价格和工资制度改革需要有统盘的考虑和系统的方案。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按价值规律办事,理顺原来很不合理的价格关系。工资问题同物价问题紧密联系,要主动地理顺物价,就必须相应地解决工资问题。价格和工资制度的改革,既要理顺关系,促进生产,又要使大多数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有所提高。会后,中央责成专门机构组织有关部门反复研究今后五年,特别是明年的价格、工资改革和配套措施问题。经过几上几下的论证,有关机构提出了初步方案。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会议对初步方案进行了反复讨论、修改。1988年8月15日至17日,《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经中央政治局第十次全体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

这次讨论的方案主要内容是:价格、工资改革的必要性;改革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1989—1993年改革的轮廓设想;1989年改革的初步方案;改革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风险和基本对策;必须采取的配套改革措施。会议认为,价格改革的总方向是:少数重要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国家管理,绝大多数商品价格放开,由市场调节,以转换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实现“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要求。根据各方面的条件和现实的可能,今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价格改革的目标是初步理顺价格关系,即解决对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有严重影响,突出不合理的价格问题。工资改革总的要求是:在价格改革过程中,通过提高和调整工资,适当增加补贴,保证大多数职工实际生活水平不降低,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有所改善,同时进一步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解决工资分配中一些突出不合理的问题。会议认为,进行价格、工资改革时机是有利的,尽管面临的问题不少,但克服困难的潜力和回旋余地很大。会议还决定,在9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三届三中全会上将进一步讨论和审议这一方案。在此之前,还要在党外人士和有关专家中就这一方案广泛征求意见。

中央政治局讨论并原则通过的价格、工资改革方案的消息于8月19日见诸报端。在此前后,中央领导人和报刊舆论号召人民“攻坚”、“闯关”。中央银行也宣布自9月1日调整利率,发行了大面额钞票。部分名烟名酒价格放开。加上几年来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这些大大超过了人民心理和实际承受能力,使人们产生了大涨价的恐慌。从8月下旬开始,发生了波及全国几十个大中城市的挤兑银行存款、抢购商品的风潮,严重地冲击着金融和市场。抢购风潮的产生,使价格、工资改革方案的出台不得不推迟。8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认真讨论和分析了当前的市场和物价形势,通过了《关于做好当前物价工作和稳定市场的紧急通知》。强调价格改革是指经过五年或更长一点时间的努力才能达到的长远目标。目前改革方案还在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之中,明年作为实现五年改革方案的第一年,价格改革的步子是不会大的,国务院将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明年物价上涨幅度明显低于今年,并郑重宣布,下半年不出台新的调价措施。

1988年抢购风潮

1988年8月开始,全国许多城市刮起了一阵抢购风和由此引发的挤兑存款风。

为了消除价格“双轨制”造成的流通领域的混乱,借以解决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社会收人分配不公问题,并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的要求,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1988年,我国把物价改革推到了前台。

5月17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基调是一定要进行价格改革,但对现有严峻形势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5月中旬,北京市政府决定从5月15日起,对猪肉等4种主要副食品试行零售价格上调,并强调,不属于这次调价范围的商品,决不允许搭车出台和未经批准乱提价、乱涨价。7月下旬,国务院批准,全国各地从1988年7月28日起放开名烟名酒价格。8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并提出了“闯(价格改革)关”的口号。

但在大大超出人们心理承受能力的宣传和部分日用商品已开始涨价面前,老百姓沉不住气了。“涨价了”、“又要提价了”,于是人们争先恐后地从银行提出积蓄多年的存款,急匆匆地奔向商店,去购买需要和暂时不需要的一切生活日用品。一股抢购风潮就这样从南到北逐渐刮起来了,而且越刮越烈。

抢购风之初,主要是抢购肥皂、卫生纸、洗衣粉、皮箱、皮鞋、毛毯、毛线、毛衣、洗衣机、电视机、火柴,进而发展到抢购米、面、食盐、食油、肉、蛋,尔后发展到抢购金银首饰等名贵商品,到后来,凡是觉得有用处的东西都成为抢购对象。上海华联商厦每两分钟即售出一台洗衣机,一天售出500台,8月27日,现金销售达230万元,创历史最高纪录。长沙友谊商店,一位经理感到不解,同时又不无欢喜地对采访他的记者说:“真是奇怪,顾客们像疯了一样!把钱不当钱,见什么都买。我们积压了好几年的毛毯一下子就卖光了,质量最差的洗衣机也卖光了,仓库已经空了,营业额猛增,营业员大拿奖金,一个个都笑呵呵的。”杭州各大商店,库存的棉、毛物品等都雪崩似地大量倾销。百货公司前,常常出现整晚排长队买毛衣毛裤的现象,为了不耽误休息,人们把席子铺成长龙,随便一躺就睡在地上。

在抢购风潮中,多年废弃不用的票证又重新发行,以控制抢购。在抢购高潮时,各地涨价风也席地而起。因涨价才抢购,而抢购风潮更使物价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往上升。在北京,4种主要副食品调价后,其价格上涨很快超过了文件所规定的幅度。猪肉由每公斤5元涨至9.8元。鸡蛋由每公斤3元涨至5.4元,西红柿最高价竟达每公斤16元。尽管政府明文规定,不属于这次调价范围的商品,决不允许搭车出台和未经批准乱提价、乱涨价,但许多别的商品也跟着4种副食品搭车涨价了。由于物价飞涨,使储蓄利率出现明显的负利率状态,居民储蓄人民币的倾向大幅度下降,转而争换外币或从银行取出钱购物以求保值。于是乎银行门前也排起了提款队伍的长龙,似乎钱存放在银行是最不保险的。人们争先恐后,又急不可耐的提款,银行告急,几天之内不得不关窗暂停取款,储户意见纷纷,更增加了紧张气氛。继抢购风潮之后,全国又出现了更加严重的通货膨胀。1988年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比1987年上升18.5%,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总指数上升20.7%。物价大幅度上涨,超过了群众、企业和国家的承受能力,相当一部分城市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有所下降。

这些情况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群众的严重不安,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和群众对改革的信心。如不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改革十年的成就就很可能因对物价上涨的反感情绪而毁于一旦。为此,8月30日,国务院召开了第20次常务会议,作出了6条重要决定。强调物价改革是经过5年或更长一点时间的努力才能达到目标。目前改革方案还在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之中,明年作为实现5年改革方案的第一年,价格改革的步子是不大的,国务院将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明年的社会商品零售物价上涨幅度明显低于今年。并郑重宣布:下半年不出台新的调价措施。9月26日至3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作出了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的决策。此后,国务院连连发出条例、决定、通知,向因过热而失衡的经济生活宣战,向通货膨胀宣战。中央的“治理整顿”决策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和称赞,各地贯彻中央精神,开始了治理整顿活动。1989年元旦和春节的节日市场,货源比较充足,商品比较丰富。抢购风潮已被遏止。1989年3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坚决贯彻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的报告中,回顾了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在这方面的努力,认为治理整顿取得了初步成效,其表现为经济过热开始降温,物价上涨的势头有所减弱,群众对物价的紧张心理有所缓和,城乡市场基本稳定。这就是说,产生抢购风潮的经济生活中的不健康因素和比较严重的问题已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出现抢购风潮原因是复杂的,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投资规模过大和消费需求过热带来的通货膨胀所引起的。一个过热,一个过大,造成了我国近几年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严重失衡。1988年,全国在建的工程投资总规模达到13000亿元,比上年扩大12%,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明显超过了国力承担的可能,即使不再增加项目,也要5年时问才能消化吸收。消费需求过旺,社会购买力的增长超过了商品供应力的增长,特别是社会集团消费连年持续增长,1988年达到665亿元,比上年增长20.3%。1988年底,全国社会结余购买力达5500多亿元,其中银行存款余额为3800亿元,居民手持现金1700多亿元。国家财政支大于收,1988年收入2587.82亿元,支出2668.31亿元,赤字80.49亿元。城市居民超前消费现象严重,1978年至1987年间,全国劳动生产率年均递增5.3%,全员社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递增5.8%,而同期职工工资总额每年递增14.32%,职工工资平均每年增加10.1%。此外,职工工资外收入有明显增长,1987年已占生活费收入的29.12%。因此出现了超前消费现象。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部门、地区和单位对待国家的重大决策,在重大经济活动中,抱着各行其是的错误态度,令不行,禁不止,不守纪律,为了本位利益不惜损害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有些地区或相互封锁,或展开“大战”,使流通领域“梗阻”,加剧了矛盾和碰撞。

此外,“官倒”盛行,加剧了物价上涨热头。价格双轨制,改革措施不配套,流通领域发生混乱。给了“官倒爷”可乘之机,于是导致了商品大旅行,价格滚雪球,加剧了市场物价上涨势头。新旧经济体制处于转换之中,企业产品的结构不合理,产量较少,造成消费品短缺,并诱发了超前消费的欲望,推动了物价上涨。

抢购风潮已经过去了,但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启示,那就是: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国家教委部署“燎原计划”

“燎原计划”是一项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推动农村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宏大工程。1988年8月29日至9月1日,国家教委在河北省南宫市召开了实施“燎原计划”工作会议。会上宣布:全国500个县的1500个乡开始实施国家教委制订并经国务院批准的“燎原计划”。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农业劳动者文化技术素质不高,吸收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以及经营管理水平低,有70%的现成的农业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全国仍有2/3的中、低产田;每年因防疫不好而病死的牲畜高达10%。因此,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是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之一。目前,我国农村已具备相应的智力基础。大多数地区的乡、村都有中学或小学,不少地方还建立了职业中学、农民中专和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农村各类专业技术学校的教师有27万多人,普通中学教师有220多万人,普通小学教师有480多万人,同时,还有在乡的初高中毕业生1.2亿多人。这是农村一支很重要的文化科技力量。近几年来,各地涌现出一批教育为当地建设服务、取得显著成绩的先进典型。为了有计划有组织地总结推广这些成功的经验,把“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落实到实处,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国家教委提出了“燎原计划”。

“燎原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在做好普及义务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村各级各类学校智力、技术的相对优势。积极开展与当地建设密切结合的实用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教育,培养大批新型的农村建设者,并积极推广当地实用技术为主的试验示范、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类推荐
  • 汉末英杰逸闻录

    汉末英杰逸闻录

    退伍文青因抓猫从千年汉柏上摔下,因缘际会穿回到了东汉末年,原以为就要开始他战张角、挑吕布、斗曹操、召孔明的装逼之旅,却没曾想只是变为一个十二岁的废柴纨绔官二代。世道还没大乱,主角还是正太,从起点上看来的招人招兵种田征服天下的常规套路无从施展,这可怎么办?陶应只能逆来顺受,当好孝子、结交轻侠、忽悠士族、勤习武艺、搞搞小发明、拜个好师傅、撬撬三国大佬们的墙角,开始他的养望发育之路。让我们来一起喊口号:“头可断,发型不可乱。”呃,错了,应该是:“天下可以乱,发育的节奏不可断。”
  • 大唐第一狼人

    大唐第一狼人

    一个崩坏的朝代,一群与命运抗争的人们。当盛世化作烟云;当礼乐沦为遮羞布;当异族铁蹄踏过我万里河山,唯有拼死一搏!安史之乱,北疆入侵,三王并立,五代同存,异族乱华……在乱世烽火中,李初雪用血与火喊出震撼时代音。“杀出个朗朗乾坤,劈出个盛世风华!”大唐第一狼人,比狠人多一点的那种。嗷呜~呜Ps:本书架空,非正剧,非真实历史,书中一切言论均仅代表角色本身,与作者无关(露出人畜无害笑)
  • 世子的崛起

    世子的崛起

    万人敬仰的萧王故去,留下名满京都的纨绔世子,人人咬牙切齿。却在某一天世子变了,在平静中奋发,在误解中进取,在困苦中挣扎,直到一天,蓦然回首,世子已经崛起了
  • 中华文明史

    中华文明史

    《中华文明史》选择了思想文化、文学、宗教、汉字、建筑、科技、绘画、雕塑、书法篆刻、服饰、工艺美术、音乐和舞蹈、体育与博艺、戏剧与曲艺、饮食文化、民俗十六个方面,科学提示中华文明的广阔外延,同时全方位多视角深入开掘中华文明丰富内涵,把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全面立体展示。
  • 韩国大夫恩仇记

    韩国大夫恩仇记

    另辟蹊径,满满干货。情节跌宕起伏,人物众多有序。行文精炼畅达。节奏张弛有度。密探,潜伏,悬疑,奇案,武功,奇侠,智谋,替身,策反,宫斗,权谋等等诸多元素熔于一炉。油漆辨奸,肥猪追凶,烤猪明奸,马蜂显威,铜镜惊马,绝世口技,斗鸡操控,投毒迷幻,听瓮窃听,男儿女声,装鬼套话,易容变声,色相胁迫,阴阳五行,相士诈骗,隐身遁形,小孔破案,木鹫毒气,精彩不断。严仲子,申不害,鬼谷子门徒,相士门徒,韩哀侯,韩昭侯,墨家巨子,阴阳家,鸿儒酋长,齐国太子,粉墨登场。儒学底蕴浸漫。诸子身影乍现。思辨色彩浓郁。正反辩驳精彩。亦正亦邪,雅俗共赏。
热门推荐
  • 午夜游轮

    午夜游轮

    一艘看似普通的游轮实则充斥着死亡,随着游轮持续航行接连不断的恐怖遭遇亦频频发生,而登上这艘游轮的人则只有两种结局,要么在危险中挣扎求生,要么在绝望中凄惨死亡!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虐情后宫:皇上,放过我

    虐情后宫:皇上,放过我

    十多年前她遇见皇上,为了他甘受劈尾之苦,而三年前因缘巧合终于进得宫来,却毕竟只是一头小兽,就算拥有人形也阻止不了皇上对闻氏的宠爱,多年来浸淫在宫斗之中,她早已麻木,现在却不得不为了隐瞒自己的身份而向当年赐予自己双腿的劈尾师凌霄恩将仇报。
  • 我的世界里不许撒谎

    我的世界里不许撒谎

    假如有一天,你被告知,从今以后,你都不能说谎话,你还能开心的活吗?
  • 南柯一梦之梦回大唐

    南柯一梦之梦回大唐

    现代职场小职员,梦回大唐,郎君不爱,婆婆不疼,嫂子暗妒,看我如何在古代纵横驰骋,扛起女子半边天。
  • 天迹幻想曲

    天迹幻想曲

    当梦想沦为现实的囚徒,文皓选择了沉寂,但五年的压抑,终有爆发的一刻。踏出家门那刻,他获得自由。仲夏的重逢,改变了他人生的轨迹。母亲的遗物,让他重归《天迹》。然而,解开拘束的雄鹰是否能重新找回翱翔天际的梦想?
  • 异世逃生魍魉之城

    异世逃生魍魉之城

    在未来世界的米亚大陆,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环境严重破坏,变异生物横生。埃米尔城邦拥有最顶尖的科学技术,然而软矿巨头DR集团为获取暴利,将从变异生物身上提取的“魍魉”病毒,将被奴役的下层人们制造成不知疲倦的怪物,称为“劳工一号”......
  • 樱花之缘

    樱花之缘

    空难夺去了她父母的生命,她的笑容不再快乐,她变了,不再任性了,变得安静了。女友离去,他冷酷依旧。当彼此相遇,他发现她才是他小时候遇到的女孩。她的离开让他撕心裂肺的痛,她的记忆中不再有他让他绝望。当她记起了他,他却拥着另一个女生,幸好她的身边有另一个他为她擦泪。一次又一次的擦肩而过,他们最终如何结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只是个NPC啊

    我只是个NPC啊

    一名虚拟游戏世界中的NPC保安,因为某些未知原因穿越到了现实世界。在继承了沈飞这个名字和身份后,他决定要努力升级、打怪、刷副本。...曾经就读过的学校变成了大型副本、日常生活都变成了任务模式。当隐藏在平凡背后的修真人士浮现水面后,他决定要好好保护这群濒临灭绝的‘玩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