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05400000005

第5章 给拜伦刮脸

一个女孩永远都记得她刮过的第一张死人脸。比初吻和失贞更尴尬的,也只有这个了。当你手里攥着一把粉色的塑料刮胡刀,站在一具老头的尸体前时,时间从未过得如此漫长。

在刺眼的荧光灯下,我盯着可怜的、一动不动的拜伦,足足看了10分钟。拜伦是他的名字,至少挂在他大脚趾上的标签是这么写的。我不确定拜伦是“他”(一个人)还是“它”(一具尸体),但是在亲密接触之前,我至少得知道他的名字吧。

拜伦是(或曾经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长着厚厚的白发和白胡子。他一丝不挂,除了我围在他下半身的一条单子,我也不知道这样做是想保护什么——逝者的尊严,我猜。

他的双眼像两只泄了气的气球,就那样摊在眼眶里,望着无尽的深渊。如果情人的双眼是清澈的湖水,那拜伦的眼睛就是一汪臭池塘。他嘴巴扭曲,半张着发出无声的尖叫。

“嗯,嘿,麦克……”我在准备间呼唤我的新老板,“那么,我猜我该用点儿……剃须膏什么的?”

麦克走进来,从一个金属架子上拿下一罐“霸烁”剃须膏,让我注意不要留下划痕。

“你要是把他的脸划破了,我们可没有什么补救的办法。所以小心点儿,知道吗?”

好吧,小心点儿,好像以前我一直都很小心地“给别人刮胡子”似的。但我从来没给人刮过。

我戴上胶皮手套,戳了戳拜伦冰冷、僵硬的双颊,抚过长了好几天的胡楂儿。干这活儿真没有什么成就感可言。我从小一直以为,殡葬师是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士,精通尸体处理,根本不用普通人动手。不知道拜伦的家人会不会知道,一个毫无经验的23岁女孩正拿着刮胡刀,准备给他们挚爱的亲人刮脸。

我试着把拜伦的双眼合上,但他布满老年斑的眼皮像百叶窗一样,刚一闭上就弹开,好像非要看着我干完这活儿才行。我又试了一次,还是不行。“嘿,拜伦,我不需要你在这儿指手画脚。”没人回应我。

他的嘴巴也合不上。我可以用力把它闭上,但几秒钟之后又弹开了。不管我做什么,拜伦都不打算做一个在午后享受刮脸的绅士,温顺地任由剃须师傅摆布。最后我宣布放弃,直接把剃须泡沫喷在他脸上,然后笨手笨脚地抹匀,活像《阴阳魔界》[1]中用手指涂鸦的阴森小孩。

“不就是个死人吗?”我自言自语,“就是一摊腐肉,凯特琳,这不过是动物的尸体而已。”

但是用这招鼓舞士气并不管用。拜伦才不是一堆腐肉。他曾经也是高贵、奇妙的生物,就像独角兽和狮鹫。他是圣洁和世俗的混合体,这会儿在生命与永恒之间的中转站,跟我困在一起了。

当我确信自己做不来这行时,已经太晚了。除了给拜伦刮胡子,我没有别的选择。我拿起那把粉色的刮胡刀,它就是这黑暗行当的必备工具。我绷紧了脸,发出一声只有狗能听见的刺耳尖叫,便把刀锋贴在拜伦的脸上,开始了我给死人刮脸的职业生涯。

那天早上起床时,我根本没料到自己要给尸体刮胡子。别误会,我知道要跟尸体打交道,但不知道还要刮脸。这是我在西风火葬场担任火化工的第一天。这是一个家族经营的停尸所,或者叫殡仪馆,叫法不同,就看你住在美国东部还是西部了。停尸所、殡仪馆,马铃薯、山药蛋,反正就是放尸体的地方。

我早早就跳下床——这可是从来没有的事,穿上长裤——我从来不穿长裤,蹬上铆钉靴。裤子太短,靴子又太大,我看起来可笑极了。但我得辩解一下:从没有人教过我烧尸体时应该怎样打扮。

我的公寓位于隆德尔街上。出门的时候,太阳刚刚升起,阳光照射在地上废弃的针头和尿渍上。一个身穿蓬蓬裙的流浪汉把一个旧轮胎拉进巷子,准备把它当成临时厕所解决内急。

我刚搬到旧金山时,花了3个月找房子,最后碰到了佐伊。她是一个刑法专业的学生,还是个“蕾丝边”,愿意给我提供容身之所。现在,我们俩合住在她位于宣教区的粉色复式公寓里。我们家一边是个颇受欢迎的墨西哥餐厅,另一边是个名叫“良宵”的酒吧,以拉丁裔异装癖和吵闹的墨西哥乡村音乐出名。

我沿着隆德尔街走向捷运车站时,街对面的一个男人敞开外套,暴露出他的下体。“甜心,你觉得我怎么样?”他边说边得意扬扬地朝我甩着家伙。

“老兄,你可得努把力了。”我回答道。他的脸耷拉下来。我在这儿住了一年,对他这套把戏真心感到腻味。

我从宣教区坐上地铁,穿过海湾大桥来到奥克兰,在离西风火葬场几个街区的地方下车。从车站跋涉10分钟,就能看见我工作的地方了。它看起来太不起眼了。我没想过火葬场应该长成什么样——大概和我奶奶的客厅差不多,再摆上几台冒烟的机器——但站在黑色的铁门外看,西风简直乏味得不可救药。奶白色的外墙,只有一层楼。要是有两层,它和保险公司根本就是一个样。

门口挂着一个小牌子:“请按铃。”于是我召唤出所有勇气,按了铃。几分钟之后,门开了一条缝,麦克——火葬场经理兼我的新老板——出现了。这之前我只见过他一次,误以为他是个毫无恶意的老好人——40岁左右,谢顶,中等身材,穿一条卡其裤。虽然他的卡其裤看起来和蔼可亲,但他本尊可有些吓人。他隔着眼镜狠狠地打量我,估算着雇用我是个多么大的错误。

“嘿,早上好。”他冲我说道,语调平淡,几个词和喘气声混在一起,难以辨别,感觉就是说给他自己听的。他打开门,转身走进屋里。

我尴尬地在门口站了一会儿,才发觉他的意思是让我跟进去。我进了门,走过好几个拐角。一阵沉闷的声响回荡在走廊里,声音越来越大。

这栋平淡无奇的建筑后面是一大间库房,声音就是从这里发出来的——具体来说,声音来源于两台敦实的大型机器。这两个玩意儿就像死神版的特威丹和特威帝[2],趾高气扬地占据着房间的中心位置。两台机器由波纹金属制成,顶端的烟囱一直伸到屋顶外。每台都有一个上下推拉的炉门,不断咯咯作响,像在讲述有关工业时代的寓言。

这应该就是火化机,我想。里面正烧着人呢——真正的死人哦。虽然还未亲眼看到尸体,但一想到它们就在附近,我就超级兴奋。

“这是火化机吧?”我问道。

“整间屋子只有它们,不然就是见鬼了,对吧?”说完,麦克埋头走了出去。

你也许会问,像我这种安分守己的女孩,在这种毁尸灭迹的地方做什么?但凡头脑正常的人都会去当银行柜员或幼儿园老师,才不会选择火化工这行。而且柜员和老师这类工作更好找。一个23岁的年轻女性竟如此渴望从事殡葬业,想想都觉得可疑。

上网找工作时,我紧盯着电脑,专心搜索“火化”“火葬”“停尸所”和“殡仪馆”这些关键词,得到的答复都是——如果真有人回复——“请问你有火化尸体的经验吗?”殡仪馆貌似特别看重经验,好像谁都能在高中学到火化尸体这门手艺似的。在被西风火葬场录用前,我用了6个月的时间找工作,投了一大摞简历,被“抱歉,我们录用了一个资质更好的人”这样的说辞拒掉。

我与死亡一直纠缠不清。小时候,当我得知人类终究难逃一死时,我由衷地感到恐惧,但又怀有病态的好奇,这两种情绪轮番占据我的心灵。后来我长大了些,总是躺在床上等妈妈开车回家,一躺就是好几个小时,想象着她已然横尸在高速路上,鲜血喷溅得到处都是,眼镜碎片全都扎进了睫毛根部。我彻底“沉沦”了,痴迷于死亡、疾病和一切与黑暗相关的东西,但我伪装得很好,大家都以为我是个乖乖女。一等到上大学,我就露出本来面目,毫不犹豫地念了中世纪历史专业,4年的光阴都花在诸如《来自冥界的幻想和传说——解读帕果原住民的死亡观》(凯伦·堡姆加特博士,耶鲁大学,2014)这类学术论文上。我对与死亡相关的一切欲罢不能——尸体、仪式、悼念。我在学术领域确实专心钻研了好一阵,但这还不够。我需要更实际的东西——真实的尸体,真正的死亡。

麦克回来了,推着一个吱呀作响的轮床,上面躺着我的第一具尸体。

“今天没时间教你用火化机了,你帮我个忙,把这伙计的胡子刮了。”他命令道,语气还是那么冷漠。显然,在这具尸体火化前,他的亲人还想再见他一面。

麦克把尸体推进一间白色的无菌室,示意我跟过去,告诉我这就是“准备间”。他走到一个大大的金属柜子旁,从上面拽出一把粉色刮胡刀,递到我手里,然后转身离开。这已经是他第三次从我面前消失了。“祝你好运。”他头也不回地说。

我说过,我压根儿就没想到要给尸体刮脸,现在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虽然麦克没在屋里,但他正密切关注着我的一举一动。他在考验我,让我知道这里的上岗培训残酷得很:你要么能干,要么不能干。我是个新来的菜鸟,只有一个选择,不是留下就是走人。没有握手寒暄,没有学习曲线,没有试用期。

几分钟后,麦克回来了,站在我身后看了看。

“瞧,这个地方……不,你得顺着胡子生长的方向,一点儿一点儿刮。这就对了。”

我刮掉拜伦脸上最后一丁点儿剃须膏后,他的脸庞光滑得就像婴儿,看不到任何伤口和胡楂儿。

快到中午时,拜伦的妻子和女儿来了。拜伦躺在西风的悼念室里,身上盖着白布。旁边的一盏落地灯发出玫瑰色的灯光,温和地洒在他脸上——这比备尸间里强烈刺眼的荧光灯强多了。

我给拜伦刮完脸后,不知麦克用了什么法子,拜伦的眼睛和嘴巴竟然闭上了,估计这是殡仪人员特有的技能。现在,这位先生沐浴在玫瑰色的灯光里,看上去那么安详。我总觉得会有人在悼念室里大喊大叫,嚷嚷着“上帝啊,他们竟然把他的胡子刮得这么难看!”但我没听到有谁这么说,心里一下子踏实许多。

听他的妻子说,拜伦当了40年会计。看来他是个讲究人,应该会感激我的细心服务。他没能逃脱肺癌的魔掌,临终前连下床上厕所都困难,更别提拿刀刮胡子了。

他的家人离开后,我们就要安排火化。麦克把拜伦推进火化机的血盆大口,然后灵巧地操作起控制台。两个小时后,炉门打开了,拜伦的尸体化成了灰烬,闪烁着红色的火星。

麦克递给我一根金属做的耙子,向我演示如何把遗骸从炉子里耙出来。正当我们把骨灰倒进骨灰盒时,电话响了。天花板上的喇叭传出震耳的铃声,生怕机器运作时大伙儿听不见电话响。

麦克把他的护目镜扔给我,说道:“你把剩下的掏出来,我去接电话。”

我立刻照他说的做,结果发现拜伦的头骨竟然完好无损。我打量了一下四周,确保不会被人看见(不管活人还是死人),才小心翼翼地伸出耙子去够。它离我越来越近,我一伸手,就把它从炉门口捡了出来。头骨还是热的,上面布满了骨灰,摸起来却挺光滑。虽然手上戴着工业用手套,但我仍能感受到平滑的触感。

拜伦用了无生气的眼窝瞪着我,我试图回忆起两个小时前他还没有被火化时的模样。鉴于我俩是理发师和客人的关系,我理应记得他的长相。但是他的面容、他的身体,从我的脑海中消失了。就像诗人丁尼生说的,自然母亲用她的“腥牙血爪”,毁灭了她创造出的每一种生灵。

化成无机粉尘的骸骨是那么脆弱。我刚想仔细瞧瞧侧面,整颗头颅一下子在我手里裂开,灰烬顺着我手指的缝隙滑落。拜伦,这名父亲、丈夫、会计,彻底变成过去式。

晚上我回到家,室友佐伊正坐在沙发上哭个不停。不久前,她在危地马拉背包旅行,和一个有妇之夫坠入爱河,现在正为这个男人伤透了心(这件事打击到的不仅是她的自尊心,还有她的性取向)。

“上班第一天,你感觉如何?”她含着泪问我。

我和她吐槽麦克,说他就喜欢不动声色地暗中评判我,还跟她讲给尸体刮脸的初体验,但我不准备告诉她拜伦头骨的事。在那非常时刻,我感到一股奇特诡异的力量,把我变成了浩瀚宇宙中的人骨粉碎机。这是我的秘密。

“良宵”酒吧传出吵闹的音乐声时,就该睡觉了。我躺在床上,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头盖骨。如果有一天,我作为凯特琳的一切——我的眼睛、嘴唇、头发和身体——全都化成了灰,那我的脑袋会怎样?说不定它也会被一个20来岁、戴着手套的倒霉孩子弄碎。嗯,就像我干过的那样。

同类推荐
  • 黄埔对决(精华版)

    黄埔对决(精华版)

    黄埔军校是在苏共、中共的帮助下,由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创办的新型陆军军官学校,其广大师生日后成为中国现代化军队的主干。本书在扎实史料的基础上结合最近解密的文献资料,叙述了1924~1949年黄埔师生在校时期的政治斗争和毕业后的战场对决,如东征、北伐、内战、抗战和解放时期的国共将领的各场战役、战斗。他们斗智斗勇的对决,不仅决定两党和国家的命运,而且彰显了中国现代军事史的灿烂篇章。
  • 古诗三百首

    古诗三百首

    汉魏六朝诗上承先秦,下启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从汉诗、汉乐府民歌,有古诗十九首、曹操、曹植、蔡文姬、嵇康、阮籍、陶渊明、谢灵运、庾信等大家名作,也有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优秀乐府民歌,《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古诗三百首》内容精彩纷呈,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古代诗歌的全貌。古诗风格有质朴与瑰奇之别。但在直抒胸臆、自然成文上,则精神相通,从而将对声文辞采的追求与对自然情性的崇高统一起来,为唐人完成古今体分流,臻于“格高而律清”的艺术胜境,作好了准备。
  • 宋词是一朵情花Ⅱ

    宋词是一朵情花Ⅱ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花有荣枯开落,词有喜怒哀乐,此事古难全。千古爱恨总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故事中变换的“主角”。大概每个人的心底都曾开过一朵情花,为着一个人或一段爱。点点滴滴心事,丝丝缕缕柔情,都镌刻在飘摇尘世的情花上,镂空的是花瓣,饱满的是深情。人生自是有情痴,流连必是多情处。今人爱宋词,爱情花,恐怕也是因为逃不出这个“情”字。她包罗万象,又于万象中生出种种聚散无常。宋词就是开在绝情谷的绚烂情花,我们都中了它的毒。
  • 纳训译一千零一夜

    纳训译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相传一国王痛恨王后与人有私,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晨即杀掉。宰相女儿为拯救无辜女子,自愿嫁给国王,每夜讲故事,以引起国王兴趣,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终使国王感化。
  • 堕落论

    堕落论

    坂口安吾是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人物,《堕落论》是其代表作品。本书收录其17篇代表性随笔和评论文章,既有对日本文化的自我感受,也有对战后日本社会的深刻剖析,以及对文学的严肃探讨。坂口的文章精准而犀利,其观察力如同手术刀一般,总能一下戳破事物表面的虚饰,直抵其核心与本质。这些文章曾在战后百废待兴的日本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对年轻人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坂口曾被《读卖新闻》评为“最贴近年轻一代的战后作家”。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刻骨铭心的瞬间

    刻骨铭心的瞬间

    生命需要希望,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在人生的花季,每个人都有着花样年华,花样梦想,花样求索。所有的人都不可避免地会走弯路,那是人生的历练。只有在人生的弯路上,我们才有机会放慢速度,慢慢品味生命的奇异和自然的瑰丽。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长见识的黄金时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总是要碰到人生中必须懂得的道理。我们要学习的除了知识之外,还应该包括对心灵的构筑;心灵的构筑就得一个点滴、一个细节地用心打造,每个点滴和每个细节,都有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领悟。本书中的心灵感悟,正是青少年迫切需要解读的。
  • 忧棺:森女探险案

    忧棺:森女探险案

    【受水新作/冒险文/每章都有福利】在外探险的美少女孩因躲避野狼的追杀到一个从没有来到过的地方???这荒无人烟的岛上哪里来的王子??还有这处处为难人还不懂得怜香惜玉的小人……大叔的地图江六六的身份?三松的爱情记,就是在冒险中张开的爱情故事。
  • 暖妻:总裁不安好心!

    暖妻:总裁不安好心!

    六年后再次相遇,她成了开着法拉利458的绯闻天后。不认账不要紧,她逃他追,她躲他找,可是,她身边怎么有那么多花蝴蝶,怎么赶都赶不走!ps:你以为这是一部绯闻天后和冷情总裁的感情戏,其实这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豪门对垒。
  • 溏心犹在

    溏心犹在

    【写在前面】校园广播伴着夕阳总能把实验室里忙碌的身影无限拉长,弯弯绕绕的路灯替携手的情侣寻着路,校门口的烧烤摊铺开了社团活动的漫谈,有人在自习室为四级、六级、期末考、考研奋斗着,也有人正在为毕业论文焦头烂额,身处其中的时候,总觉得那是煎熬,跳脱其中,远远望着又是那么想念,想念那座会漫天飞絮、白雪皑皑的城,更多的是想念还在那里生活着的人。谨以此文献给渐行渐远的学生时代以及那些说出口或者埋藏心底的深爱。【如此深情,分久必合】唱本说过“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对正在同时准备毕业答辩和研究生面试的黎涡而言,那可谓是唱到心坎儿里去了,只不过,不论是这“阆苑仙葩”还是“美玉无瑕”似乎和她没多大的关系,这么长的一句话,她最多也就是踩上了那个“缘”字,抱走了那个“他”。郁南联合大学最年轻的归国教授丁懿阳,凭借着在马里兰大学硕博连读、波士顿大学做博士后发表的高质量文章和完成的科研项目,一跃成为学校内最受瞩目的新人院长,学院内部原本跳腾最欢的几个教授也被他“修理”的服服帖帖,原本100分的人设偏偏因为惯用鹤顶红当唇膏,令一众仰慕他的女学生望而生畏,渐渐的,优质教授把自己活成了高岭之花。【溏心犹在,合久必婚】“老师大作业收齐了这是纸质版电子版已经发您邮箱了如果您没什么事儿我就出去了”“你高考语文多少分?”“1,125”“不应该啊,说话没有标点符号,改卷老师看完你的卷子得凉了吧。”“嗯……”“学生质量,一年赶一年差,是不是因为现在粮食都是化肥养大的啊?”“……”“黎涡。”“在!”“改名字吧!”“为,为啥?”“看看你的脸,吃的哪儿还有黎涡?人家读研究生写论文都熬瘦了,怎么你…日渐...浑圆…嗯,浑圆了呢?”“哭什么?”“我…老师,我毕不了业了…我…”“毕不了业,你哭什么?该哭的人是我,多了一条黑记录,少收一个学生…不许哭!我进去看看。”“我要是真进去了,你就继续跟着裴老师做毕业论文,没刊出来的小论文联系编辑…把我的名字去掉吧,不影响你,是我最后的温柔了…”“我不要,你要是真进去了,我就申请延期,我等你!”“多久?20年?学位都过期了!”“……我不管,一日为师,终身为……我得孝敬你!”“早干吗去了?”
  • 进取心·穿越大海的海鸥

    进取心·穿越大海的海鸥

    本书分为七章,内容包括:不要放弃、专心勤奋的学徒、志在四方、最好的角度、自我约束方能成大事等。收录了《蚂蚁》、《冒雪求学》、《石头与宝石》、《收买公鸡》、《家庭实验室》、《麻雀造窝》、《年少轻狂》、《破旧的航船》等故事。
  • 梁山事务所

    梁山事务所

    法律系女毕业生猝死重生到智多星吴用身上,面对艰难险阻的水浒世界,带着一本法典,她将如何尽力避免众多好汉们的悲剧结局,被发配到水浒世界的原北宋皇帝赵佶又将和她擦出怎样的火花,敌对或合作,一切都是未知。
  • 最强天赋

    最强天赋

    一艘来自天外的宇宙飞船坠毁地球,泄漏神秘能量,无数异兽横生,灾难降临,人类陷入绝境。旧世界的秩序被打破,新世界的秩序在一片片废墟上重新建立,当今地球以武为尊,无数武者在灾难中崛起,建立起一个个超级势力!弱者苟延残喘,艰难度日,生死不由己!强者呼风唤雨,指点江山,谱写新历史!年轻天才元青,意外获得星光能力,觉醒终极天赋,吞天噬地无物不摧,纵横寰宇,在茫茫宇宙中杀出了一片天!“在我脚下,管你生命层次多高,但凡与我为敌者,必将一一俯首,身化飞灰!”——元青如是说!
  • 嘘,别说话

    嘘,别说话

    婚礼现场变成了凶案现场,他死了!她杀的?云深知名悬疑类女作家,这场婚礼的凶案现场,竟和她小说中的情节一模一样。凶案接踵而来,竟是按照她每一部小说凶案发生。她仿佛走进了一个魔咒之中,似乎,身边总是有一双眼睛,在窥视着自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她是好多大佬的心尖宠

    她是好多大佬的心尖宠

    传闻夜家四小姐智商超群,艳丽四方,却身娇体弱,久病不愈。上有父母爱,下有三位哥哥宠。她可谓是众星环绕着的那颗月。上至权威人士,下至普通百姓,无人不知她,有人盼着她病好,也有人盼着她死亡。面对重重危险,她要如何才能摆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