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3400000006

第6章 我的主要工作经历(4)

粮食和百货仓库是抢救的重点。因为这些都是百姓生产生活的必要物资。于是我的工作自然就成了重中之重。百货仓库距我们的公司又很远,如何确保仓库的安全成了我的头等大事。我在公司上下挑了三四十个年轻力壮的人组成抢险队,并想办法为仓库准备防护设施,还用沙子水泥给仓库抹墙作防水处理。我们这支队伍在仓库那里安营扎寨,费了很多的时间和力气干活儿,谁都没有喊过苦。由于天热,我和许多同志一样,一直只穿一条短裤战斗在一线。大水快来的时候,地委书记赵曙光前来检查说:"杰平同志,活儿干得不错。按咱们掌握的情况,大水很快就来,我回去继续组织力量,支持你的工作。"我明白这下面将是更严峻的挑战。

8月9日,天降中雨,据资料显示,当日早6时水位22.25米,流量达309立方米/秒。水位和流量都超出安全标准。上午衡水湖水猛涨,晚19时到达衡水南门外,数分钟即上涨1米。晚21时,电池厂、邮电局比邻的滏阳河东堤决口,公安处(西门口)横防堤决口,洪水进入城区。

大水终于来了,一人高的水头疯狂而来,水头刚过地面就变成齐腰深的湖泊,超乎我们所有人的想象。多亏我们有准备,在仓库的四棵大杨树上搭了窝棚。大水涌来时我们这三四十号人都迅速上了树上的窝棚。我平生没见过这么大的水,而且淫雨连绵、昼夜不停,真是沥水成灾。等到第二天天明一看,这下可完了,一夜之间,衡水城尽成泽国。我的心一下子像被什么给揪了起来:"衡水这回可死人多了。"我心里想着,心情越来越沉重。雨还没有完全停下来,会游泳的人就下树游泳过去看仓库,一看可傻了眼,仓库里外的水一样深,功夫全白费了。大家很伤心但也毫无办法,只有趴在仓库的窗户上等待。8月10日傍晚,衡水全境一片汪洋。四天后,主管财贸的地委副书记王英俊带着海军,开着汽船找到了我们,一见面他就大声说:"杰平,今天总算找到你们了!几天来一直没有你们的音讯,地委可着急了!"然后硬是先把我拉回去开会。回到衡水我根本没有心思开会,只想着我的三四十号人。我得赶紧想办法给大家准备吃的送去。

大水过后,仓库被淹,为确保国家财产尽可能地少受损失,我和我的抢险队一直没有回过家甚至是公司。白天大家到仓库打捞商品、晾晒商品,晚上住树上窝棚,虽然有许多的蚊虫叮咬,但总比在潮湿的地下强。我们还得把吃的东西打理好,将空投救灾食品储存起来备用。后来才有大队人马来帮我们一起抢救清理物资。大家投入到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斗争之中,每天腿脚在泥水里泡着,紧张地战斗在一线,一干就是几十天,国庆节才回到单位。

地委机关基本都被淹了,比较庆幸的是,我们单位由于地势较高,没有被水淹,当然也成了接待安置灾民的地方。

我很感谢那个窝棚,很感激抢险队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很感恩那4棵大杨树。几十年过去了,现在有时也常想起那里,想起那个与同志们一起救灾的地方,也不知道那4棵大杨树现在怎样。

我们抗洪抢险受到上级的表彰。可我的腿因为1960年在赵县下乡就落下浮肿的毛病,这次又经过洪水的浸泡,一摁就是一个坑,至今也没有好起来。

参加"四清"工作"四清"运动是指1963年至1966年,党中央在全国城乡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运动的内容一开始在农村中是"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物",后期在城乡中表现为"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和清思想"。

中央对"四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干部都要参加;每个主要领导干部,必须取得一个生产大队的"四清"工作经验,才能继续担任原职,若晋升这也是必要条件之一。

衡水地委搞"四清"是从1964年开始的,先是组织队伍,地委是一两万人的队伍,包括中央、地区、省里以及军队、企业等各部门组成的大兵团;然后是组织干部集中学习,提高认识,训练队伍,再分配到各地开展工作。地委在衡水县设总团,第一书记挂帅,领导整个地区搞"四清";县委设分团,各县县委书记为各分团政委,各村进驻工作队。每个地委先搞一个县的试点,当时衡水定的是衡水县,石家庄定的是赵县。我先是在衡水县桃园大队搞"四清",任指导员。一两个月后,又到地委新开辟的试点--冀县搞"四清",到衡水冀县堤里王公社东午村,继续任工作队指导员,在这个村待了近一年的时间,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完成了一个大队完整的"四清"工作。

"四清"工作的具体路子是,首先总团培养队伍,把参加"四清"工作的一万多人集中起来学习中央文件,其中包括中央精神、各点上的经验,研究布置进村搞"四清"的具体方法步骤。第二是工作队进村以后首先开群众大会,亮出牌子,讲清工作队的任务,告诉群众工作队是干什么的。第三,宣讲中央制定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二十三条》),通过大会小会向群众宣讲并组织讨论,由于工作人员口音不同,宣讲《二十三条》要达到预期效果,还是要下很大功夫的。第四,深入群众,扎根串联,用多种方法调查研究,发现了解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第五,根据发现的问题,集中起来进行研究,分析解决。比如干部作风问题,有的需要正面教育,问题严重的、民愤大的要当众做出检查,发动群众批评教育,对经济问题要按政策退赔。第六,要建设一个好的村级领导班子,第一位的是选好村支书,留下一个不走的"四清"工作队。我在的这个东午村生产大队,我们下了很大功夫,选了一个身强力壮、有点文化、组织纪律性较好、政治觉悟高、组织能力强的村支书。

冀县"四清"工作搞完后,地委又要求在已搞了"四清"的公社、生产大队搞"四清"复查工作,我被任命为"四清"复查工作队队长,抓全县的"四清"复查工作。其任务主要是解决大兵团作战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其次是在"四清"工作中大案要案的反复问题,第三是为巩固"四清"成果,抓革命、促生产,把农业学大寨的运动进一步搞好。

"四清"工作的那段时间也是对我人生的极大考验,那时候我坚持原则,认真按党的政策办事,在我负责的这些村没有强迫命令。社员们该干活儿的干活儿,对有错误的"四不清"干部不仇恨,尽力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他们对我也都很认可。

六、两次见到周总理

我这一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就是曾有幸两次见到周总理,亲眼目睹他的风采,亲耳聆听他的教诲,使我深受鼓舞,终生难忘。第一次近距离见总理,是1959年周总理视察岗南水库和黄壁庄水库后在石家庄看丝弦戏;第二次更近距离的接触,是1966年周总理到衡水冀县视察地震灾情。

和总理同场看丝弦那是1959年6月7日,周恩来总理带着党中央和毛主席对河北人民的关怀,在水电部副部长李葆华(***之子)和河北省委第一书记林铁等同志陪同下,先后到正在建设中的岗南水库和黄壁庄水库进行视察。视察完水库的当晚,他不顾一天的劳累,在石家庄铁路工人俱乐部观看了石家庄市丝弦剧团的演出。

那天晚饭时,当我们得知总理要看丝弦戏,而且让我们在机关的人也参加的时候,大家都非常高兴。高兴的是不仅能看戏,最重要的是能见到周总理。剧场离机关不太远,晚饭后我们就匆匆赶往那里。我清楚地记得,我当时坐在第七排的位置,而总理坐在二三排的位置,距离不到两米。总理进剧场一坐下,扭头朝后边看了看。他微笑着,表情很亲切,目光炯炯有神,显得很精神、很年轻,看上去才四十多岁的样子,跟以前在照片上看的一样。而且我的位置紧挨着中间的过道,总理中间出去正好从我的身边过,他走得很轻,显然是怕影响群众看戏。这些细微动作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天我也忘了演的什么戏,注意力都集中在总理那里了。

后来我才知道,总理在此之前就看过我们石家庄的丝弦,那是1957年在北京看的,对剧团的演出给予高度评价,并和演员们合影留念,而且还为石家庄市丝弦剧团题词"发扬地方戏曲富有人民性和创造性的特长,保持地方戏曲的艰苦朴素和集体合作的作风,加强学习,努力工作,好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可见总理对地方文化的支持和厚爱。

接总理下飞机1966年3月8日,我省邢台地区发生了强烈地震,衡水为邢台近邻,冀县离震中最近,所以地震严重波及到冀县,冀县成了重灾区之一。房屋倒塌,墙壁断裂,道路塌陷,水井都被合上,还不断喷着黑水,天天刮着大风,漫天黄尘。灾情发生后,我们"四清"复查工作队迅即投入到紧张的抗震救灾中。当时我是冀县"四清"复查工作队队长,因为房子倒塌了,我们工作队晚上都睡在地里,春天风大,常常被子上面刮了一层厚厚的土,根本看不到什么颜色。尘土无孔不入,连鼻孔、耳窝、嘴巴里都塞满了,吐一口痰尽如黄泥。老百姓更是如此,初春的天气依然寒冷,之前又下了雪,家被震塌了,开始别说保暖,就是生命安全都难以保证。惨烈的灾难给人们带来极度的恐慌,周围的空气很紧张,人们处于一种绝望的境地。

就是这次,"地震"这个词第一次进入民众的视野。当时没有地震局,更没有地震预报系统。我和大家一样,只知道"地动"是个神秘的"怪物",并不知晓相关知识。所以当灾难从天而降,我们毫无防备,伤亡惨重,邢台也从此一夜出名,刚刚经历了三年困难的新中国第一次认识到地震的可怕。当时的国家可以说一穷二白,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救灾设备和高效的信息传递是根本无从谈起的。

这次地震波及整个华北地区,震动了北京,震惊了彻夜工作的总理周恩来。

就在4月1日这天,总理来了,他是来慰问灾民的。我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在这个时候见着总理。总理来的当天早上,县委书记高顺古找我说:"杰平,周总理今天要来我们这儿,你知道吗?"我说不知道。他又接着说:"地委让我通知你,我们一起去接总理到会场。"这就是我接到的正式通知。在那个紧张又困难的日子里,这个通知让我是多么激动!之后,我和地区专员高健、县委书记高顺古三人坐了一辆破旧的吉普车前去迎接总理。大约10点多钟,周总理乘坐的银色直升机在冀县码头李公社码头李村的村西北、衡码公路的东侧降落。周总理下飞机的地方,距离群众大会会场还有一段距离。我们三个到那里去接总理到会场。总理下飞机后,与我们边握手边说"你们辛苦了!"还向远处的群众挥了挥手,并一一问了我们姓什么、叫什么、干什么工作等,然后坐我们的吉普车一起到会场。

我一直观察着总理,他穿一身深色的呢子中山服、一双黑色皮鞋,虽然都不是太新,但很整洁。他的脸很是消瘦,脸色发黄,跟我握手的时候,感觉他的手也很瘦,有些苍老。这次与总理见面,虽然一样的亲切,也更加地激动,但与上次有很大的不同,少了那种兴奋,多了一些沉重。后来我才知道,总理来视察灾情已经两三天没合眼,没好好吃东西了。

人们一看走下飞机的是敬爱的周总理,个个激动不已,纷纷站起来涌向前去。县领导为维持秩序,让人们在原位置坐定,迎候周总理前来。到达会场后,地、县党政军领导,全县范围的公社、大队的部分干部,"四清"工作队员,重灾区的部分群众代表及支援救灾的解放军官兵、码头李中学的部分师生已经聚集在这里。这里也没有主席台,只是在会场的正面用土临时堆起了一个土堆子,形成了一个露天会场。总理站在土台上,我们三个就站在他的身后,其他中央和省里的陪同人员站在离我们较远的后面。我清楚地记得总理讲的第一句话就是:"毛主席派我来看望大家,我代表党中央、毛主席向英雄的灾区人民问候致敬!"然后,根据"快到清明了,到播种季节了,麦苗返青了,生产忙得很",重点阐述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的抗灾16字方针,还讲了"修房慢一步,先搞窝棚住"、"重建家园,要首先发展生产,不误农时"。周总理一直站在那里讲话,在场的人都很受鼓舞。从那次见面,我一直记着他的第一句话,所以在"文革"期间我有一种感觉,我坚信总理是打不倒的。

在这次地震中,我们的总理不顾个人安危三赴灾区。他指示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地震预报系统,中国的地震预报事业在这次灾难的血泊中矗立起划时代的里程碑。

七、在"文革"中

1966年9月,根据当时衡水地委的通知,我从"四清"前线回到机关,名义上是让回来领导本单位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实际是挨整。

戴高帽游街回到衡水百货公司,进到机关一看,墙上贴的,楼道里挂的,院内大棚上贴的,铺天盖地都是我的大字报,个别还有人身攻击,好像是有人组织搞的,我深感震惊。心想,这两年我没有在机关主持工作,一直在下面搞"四清",怎么会一下子成了这个样子?实在是想不通啊!

接着我很快就被停职检查。主要是衡水建专时新建单位搞所谓的"铺张浪费"问题(就是当时为了方便办公,把破旧的房屋修缮粉刷了一下,把破旧的桌椅重新整修了一下)。随着运动形势的发展,我的罪名也逐步升级和增多,什么"走资派"、"三反分子"、"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的孝子贤孙"、"黑地委的代理人"、"黑线人物"等。

上海"一月风暴"之后,全国到处都在向"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夺权,我们这儿的批斗也达到最高潮。甚至连我写的、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商业工作的一面红旗》一书,也被当作罪行进行批判。批判会上造反派曾指着我的鼻子斥责我:"你写的这本书,是和"三家村"写的《燕山夜话》一样,在攻击共产党!"我坚定地回答:"我是在我的工作岗位上,尽情地歌颂总路线、大跃进,歌颂好人好事,和"三家村"没有任何关系。"1966年春在冀县,我作为"四清"工作队代表受到周总理接见,并在主席台上陪同周总理讲话,对我一生中最光荣的这件事,造反派竟作为一大罪状横加批判。造反派责问我:"你凭什么受到周总理接见呢?"我说:"这个我也不知道,你们去问地委为什么让我去。"在挨批斗时,低头、罚站、拧胳膊、弯腰、摁脑袋、撅屁股、站凳子等形式都使用过,一场批斗就长达几个小时,高潮时天天斗,一天斗几次。除此之外,就是强令写检查交代"罪行"和打扫厕所、扫楼道、刷墙壁、到仓库劳动改造等。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很长时间。1968年6月和1969年1月,我两次参加由地革委举办的、有解放军和造反派具体掌握、本单位造反派代表参加的"当权派"学习班(即有地直机关未解放的领导干部、各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同志参加)。在学习班学习文件,对照自己,检查错误,求得解放。

同类推荐
  • 一代战神:韩信

    一代战神:韩信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自传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美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和科学家、实业家。出生在波士顿一个皂烛制造商家庭。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刻苦自学,通晓了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还大量阅读了欧洲各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著作,对自然科学和政治经济学也有很深的研究,最终成为他那个时代的佼佼者,并领导美国人民完成了独立革命,成为和乔治-华盛顿同享盛誉的领袖人物。
  • 朴槿惠的品格力量

    朴槿惠的品格力量

    本书讲述了韩国女总统朴槿惠的心路历程,揭示了她在绝望中创造希望的品格力量。全书共十章,内容包括:勤奋,从一无所有到无所不有;坚韧,在绝望中创造希望;气度,赢得人心的处世哲学;优雅,女人的必修课;心正,所有的人都会支持你等。
  •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叶嘉莹的诗词人生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叶嘉莹的诗词人生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叶嘉莹的诗词人生》从叶嘉莹与著名词人纳兰容若同祖同宗写起,追溯了叶嘉莹对热爱诗词的精神源头。叶嘉莹一生经历传奇,家境优渥却早年丧母,过早体会到了“一别成千古”。幸遇良师顾随,创作能力和诗词鉴赏能力提高迅速,在恩师“御风去”的祝福中,叶嘉莹却飘零孤岛,入狱、贫穷、寄人篱下……“倚竹谁怜衫袖薄”的哀叹让人唏嘘。面对家庭暴力、晚年丧女,在几近崩溃的时候,她在诗词中汲取了坚强的力量。出于对诗词、教育的热爱,她不再“余生海外悬”,而是选择叶落归根,以教育报国,到南开大学任教。本书分析了她各个作品产生的背景,使读者可以更全面理解叶嘉莹诗词蕴含的内在情感。
  • 石屏传

    石屏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石屏传》以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为背景,记录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屏追求不止,奋斗不息的一生,重点介绍了石屏寄情祖国航空事业,立足本职工作,设计了K—8和教8飞机,创造了中国航空工业外贸出口的神话,改写了中国空军飞行员训练体制等内容,反映了石屏一生浓浓的航空情缘。
热门推荐
  • 安之若素,灼灼其华

    安之若素,灼灼其华

    前世丈夫保家卫国,一年难得相见,她感觉自己被婚姻孩子套住。一朝身死,魂穿异世,失了丈夫,失了儿子的她,还要代替一个将死的傻子嫁入王府。她怎么甘心再次失去自由,带着五个丫鬟,凭借前世修炼的亚洲四大邪术之一的化妆术改头换面逃之夭夭。命运能否把他们牢牢绑在一起?是该相见时终相见,该相守时终相守?还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杨译童书经典:豪夫童话(下)

    杨译童书经典:豪夫童话(下)

    书稿收录了豪夫童话的代表作品《幽灵船》《冷酷的心》《施廷福岩洞》等。书稿风格、情调上深受追求奇异、重视想象的浪漫主义文风的影响,充满了意思妙想。故事情节讲究谋篇布局,情节曲折复杂,人物刻画、环境描写深入、细腻,是世界儿童文学史上公认的明珠。
  • 十年杂文

    十年杂文

    以十年为期,所见所想成文,形成《十年杂文》。
  • 红楼梦(白话本)

    红楼梦(白话本)

    《红楼梦》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作品透过贾宝玉、林黛玉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揭露和批判了以宁荣二府为代表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罪恶,预言了封建统治必然灭亡的趋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感人,文笔细腻,语言风趣,人物众多,各有其貌,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为研究当时社会的百科全书。
  • 蜗牛姑娘勇敢向前走

    蜗牛姑娘勇敢向前走

    离家太久,踏上回去的路,心里都是怯懦。苏惠希望,有一天能站在贾家聪的面前说,我比你更有钱,这些钱都是我自己挣的不是家里给的。肖谨希望,有一天自己在苏惠眼睛里不是一个她养大的孩子,而是一个能顶天立地的男人。贾家聪希望,他能用剩下的一辈子时间来洗刷年少时代寄居在苏惠家里被金钱收买的耻辱。
  • 倚栏调

    倚栏调

    那日烟雨江南浸薄雾中,有一翩翩浊世佳公挑掉了姑娘斗笠。姑娘远山眉轻蹙。时间,自那时算起了。六年光阴轮转,姑娘远山眉间绕上迷离,公子再不独立与尘世。旁观的人儿笑笑说这是他们的故事,姑娘和公子也只是笑笑心说这也只是我们的故事而已啊。恍若隔世,却依旧、山水明净.
  • 乔姐,我来护

    乔姐,我来护

    熊宇熬夜上王者,成功猝死,机缘巧合下,他来到了梦寐以求的王者大陆!他成为了孙策他的故事,诞生于纷争之地——三国江东,结识了美丽温柔的大乔姐姐,调皮精灵的小乔妹妹,霸气侧漏的孙尚香……一场异界大冒险正换换开启(本书励志幽默向,王者游戏剧情略有魔改)
  • 都市重生之逍遥邪尊

    都市重生之逍遥邪尊

    一代邪尊冯尘重生回三十年前。重活一世,他又见到了自己的父母,看到了自己的兄弟,以及那个懵懂的初恋。这一世,他站在风云变革的浪尖,对着苍穹发誓:这一世,换我来守护你们!
  • 嗜血的权杖:从乡村教师到南宋权臣

    嗜血的权杖:从乡村教师到南宋权臣

    他是家喻户晓的反面典型,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之一,因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而遗臭万年。第一部秦桧传记,讲述他如何由一个不为人知的乡村教师,凭借权谋、运气、才气,在南宋末年的战乱中浮沉,一步一步迈向权力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