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59800000219

第219章 归鞘

很久没见过孙原读书,或者说,从未见他读过。

郭嘉有些错愕,在他的记忆里,别说是书,就是公文案牍,孙原也未曾碰过,甫一件见他捧着书卷,竟有些不适应。

“在读什么?”

“嗯?”

冷不防被郭嘉吓到,孙原眉头一挑,随手将书卷递了过去:“《潜夫论》。”

轮椅旁是一张小几,依稀放了《法言》《太玄》《新论》《新书》几部,正是百年前的鸿儒名作。

“难得。”

伸手接过书简,郭嘉扫了一眼,正是大汉鸿儒王符《潜夫论》中《救边》一节。

《救边》一节乃王符针对大汉二百年来凉州守弃之争论的总结,虽是儒士出身,王符却怒批当权者弃守凉州千里疆土,仅此一篇尽显能臣本色。

不过郭嘉心思多,问了一句:“怕丢了她的家乡?”

孙原眉头促起,抬头瞥了他一眼,淡淡道:“只是看到这一节,你想多了。”

西疆对比北境,其实更复杂。不仅是孙原,跟孙原一同走遍凉州各郡的董真也是如此想法。北境的边疆,有鲜卑、匈奴、乌桓、扶余、丁零诸族,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经冠军侯封狼居胥、武阳侯勒石燕然,匈奴已经内附,北境安稳了几十年,算得天幸。

而西疆,三绝西域,阳关与玉门关近五十年不曾见汉人,羌族人遍布河西四郡,大汉近百年来国力衰退,亦不可否认是被西疆拖进了泥潭。

《潜夫论》由此而来。

郭嘉望着孙原,沉吟了片刻,低声道:“荆州派遣了使者……”

孙原拿书的手顿住了。

郭嘉看了一眼他的手:“我觉得,你还是应见一见。”

那手没有再去拿书,而是慢慢地缩回了袖子里。

整个小筑里突然安静得没有丝丝声响,郭嘉回去望去,只见心然和董真俏生生地站在身后,没有则声。

孙原没有沉默太久,反问了一句:“谁来了?”

“陆允。”

孙原见到了陆允,一年多没见这位四弟,只是觉得他成熟了一些,多了些风尘。

“三哥。”

陆允瞧着他这位三哥,已然没了当初南宫门一战的风华,整个人消瘦了许多,坐在轮椅上,已是起不来身了。

这一声“三哥”,迟了一年,不过孙原只是笑笑,伸了伸手,让他坐到自己身边来。火盆里的木炭噼啪作响,帘外北风呼啸,已然入冬了。

董真给孙原拉了拉身上的紫狐大氅,俯下身蹲坐在他身边,竟是不愿离去了。

孙原笑笑,握着她的手,冲陆允笑道:“千里迢迢跑来这里,想来不是为了说一年多前的事情了。兄长可有什么嘱咐的?”

陆允叹了一口气:“我是来送真武剑的。”

他一直背着剑匣,除了他的冷冥,还有李意老人的真武。

郭嘉皱眉,真武剑自玉皇顶一战之后一直在孙宇手中,李意的玄机阁也默认成为荆州的部署,只不过天道八极中人都知道,当初李意的托孤之人选定的是孙原而非孙宇。

此刻归还真武剑,不仅郭嘉不明其意,便是陆允和孙原亦不明白。真武是玄机阁信物,自孙宇手腕,没有真武亦可收服玄机阁,而今真武已无用处,形同废铁,便是送还孙原,亦不能让他重新掌握玄机阁了。

真武剑匣古朴依旧,此刻在清韵小筑里竟有些格格不入。

孙原望着这柄名列《评剑谱》第十三位的道家名剑,沉吟了一会,低声问道:“兄长可有话?”

“有话。”

陆允脸上的冰冷少了许多,也不知是这室内几座火盆映得,还是外头冷风吹得,脸颊眉眼都有些红。

“大哥说……”

“君失萱草,我失蔷薇,斯人已逝,斯事永悬。”

“惟愿青羽长安。”

郭嘉、心然、董真、林紫夜都在他身旁,此刻都望着孙原那张没有表情的脸。

斯人已逝,斯事永悬。

孙宇将一根最锋利最毒的针,狠狠地插在了孙原的心口。

孙原没有动,亦没有言语,靠在轮椅上望着真武剑一动不动。

三个女子一言未发,郭嘉颇觉得有些尴尬,他的位置最为不同,明知不该言语,却不得不说了一句:“南宫姑娘的死,并非是青羽的错……”

“兄长他不是怪我……”

孙原的声音打断了郭嘉的话,只见他眼神里有些许情感闪烁,却说不清道不明是何意思。

“他不过是想告诉我……”

“而今我经历的这些,皆是他经历过的。他所希望的,不过是让我好好活着,与他一样,在回忆中苦苦煎熬罢了。”

当初孙原和管宁只救回了南宫雨薇的尸体,孙宇纵然不曾记恨,却难抑胸中悲痛,而至今日……兄弟两人几乎如出一辙。

一个西去千里,踏遍风沙,只为望一眼姑射山脚下她家乡的模样。

一个南下江东,血洗世家,不过是为她的不公搏一个心中痛快。

折磨的,不过是他们自己而已。

孙原突然笑出声来,他望着那柄真武,嗓音已有些哽咽:

“大嫂死了,可是雪儿却和别的男人同床共枕了……”

“斯事……终归不同。”

陆允没有留宿清韵小筑,郭嘉送他去了太守府,一来府内皆是生人,陆允性格冷僻,但也方便;二来有些话,在清韵小筑内不便说的。

“真武剑送的不是时候。”

孙原的紫檀沉香剑匣本就是楚天行与故人约定未谐所赠,六道剑鞘原本就空缺不全。再后来,李怡萱带走了轻画剑,渊渟从此便再未出鞘过,念雪剑尘封,芷歌和慕予又被林谷主带回,加上只入鞘过一次的真武,便是完美,也只有当年玉皇顶那一瞬而已。

而今真武归鞘,紫檀却再非六道了。

空鞘永悬。

因是知己,故不点破。

郭嘉能为孙原做的,也只有如此。

“大哥挂念三哥,否则我亦无法离开江左。”

除了孙原,陆允最喜和郭嘉说话,换做旁人,便是半个字也欠奉了。

“洛阳令周公过世了。”

郭嘉愣住,脚步骤然停下。

“事出突然,我已嘱咐将周氏一族迁往南阳,蔡邕先生和周公是故交,小周瑜也只听蔡先生的话。”

当初颍川藏书阁风云际会,洛阳令周邑、议郎王允、博士卢植和郑玄皆是和陈寔、蔡邕把酒言欢,荀彧和郭嘉作陪。转眼匆匆,先是黄巾之乱,颍川藏书阁物是人非,荀家更是家破人亡,陈寔故去,而今竟然连正值壮年的周邑也去了。

见郭嘉不答话,陆允又道:“当初我以为,三哥的案子太大,南阳几成天下士人避难唯一所在,大哥不为三哥声援,不过因为南阳也朝不保夕。”

“而今想想,恐怕还有几层意思。”

“几层?”郭嘉突然笑了,继续往前走着:“没有几层意思。”

“他是孙宇,名震天下的新剑圣、荆州乃至江南的第一封疆大吏,以他心性傲气,哪里还在乎什么名声、避什么嫌。”

“他不为青羽说话,不过因为他不必说而已。”

“当初那件案子,该杀的人我已杀尽了,不该杀的也杀尽了。他知道青羽不愿杀人,他也知道整件事就是天子布局筹谋,逼青羽替天子杀尽冀州豪门世家。”

“若是他看不透这一层,他便枉为入世阁的新主人。”

******

幽州,卢龙塞。

北境的风雪快要来了,秋季马膘已等着过冬,按理鲜卑人不会犯境,只不过刘虞却放不下心,亲自赶到了卢龙塞。

刘虞重回幽州刺史任上,是兼着卫尉的,这意味着天子本不打算让他重回边疆,实在是因为黄巾之乱伤了北境根本,前任幽州刺史郭勋战死,鲜卑人、乌桓人若是和黄巾军联合而战,势必危迨,必需要重臣压着,刘虞久治幽州,在乌桓、鲜卑人心中有极高的威望,除了刘虞已无人可用。

依着刘宏打算,等黄巾之乱彻底平息,刘虞位列三公,孙原镇守北境,卢植、皇甫嵩功成名就,入则公卿出则将,待刘虞致仕了,孙原也该四十了,入朝为卿辅佐太子,等自己不行了,外有孙宇,内有孙原,皆可为托孤重臣,大汉未必不能重兴。

刘虞知道天子的谋划,亦不得不佩服这位天子的深谋远虑。若是天子再少些顽性,未必不能做孝明皇帝、孝宣皇帝那样的明君。

可惜……

他轻轻一叹,摇头。

抬眼望去,千里草原上闪烁着几点光亮——那不是星辰,而是烽火。

卢龙塞,天下雄塞,自周武王分封列国,卢龙塞即为兵家必争之地。自赵燕筑长城至今五百年,卢龙塞累经修缮,至孝武皇帝修筑而至巅峰,为防御匈奴骑兵的入掠,所以边塞除塞墙、城障坞亭等实体建筑和楼橹堞雉等掩体建筑外,尚有烽烟以及烽燧台、攻防斗具、坞候射击口观察装置、侦迹设施、司时号令等具,并有亭、城,设一都尉。

卢龙是北境六大塞之一,与并州勾注关并称双璧,从来都非鲜卑人南下的首选,只不过这一次斥候发现的牧民迁移让刘虞颇觉得怪异,甚至不惜亲自临镇卢龙。

原因只有一个——

烽燧已燃。

同类推荐
  • 锦衣王侯

    锦衣王侯

    本是京剧演员,穿越至大明正德年间,成为一名世袭锦衣。江山变幻,荣衰谁主。喝一杯满殿香,且看那红尘俗景。嚼一块虎皮肉,且听那雨打浮萍。哼一曲临江仙,且随那风起云涌。呼一声大丈夫当如是,这才要独掌权衡。且看锦衣缇骑,股肱心腹,鲜衣怒马,绣春刀出……
  • 唐朝的事

    唐朝的事

    武德殿。“父皇,退位吧。”李世民一身戎装,跪在了李渊的身前,浑身散发着刺鼻的血腥味,看着眼前衰老的不像样子的唐高祖李渊,声音低沉的说道。“事情真的到了这样的地步,罢了,罢了”李渊绝望的摆了摆手,就像是生了一场大病,看上去仿佛随时会死掉的样子,眼底流露出的那种哀伤,动人心魄。即便是无情的帝王之家,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骨肉相残的丧子之痛,也不是能轻易承受的。
  • 我就是飞将吕布

    我就是飞将吕布

    熹平六年,灵帝以鲜卑连年入塞抄掠边郡,命护乌桓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各率骑兵万余人,分别从高柳、云中、雁门出塞,分三路进攻鲜卑。汉军出塞二千余里,为鲜卑三部大败,死者十之七八。此后,鲜卑兵势更盛,连年犯汉边境。四年后,太原、雁门之外,已尽为鲜卑所有。大厦将倾之际,有一人倒提长戟狂奔,朔流而上,力挽狂澜。好似天神下凡!
  • 隋唐五代史(上册)

    隋唐五代史(上册)

    《隋唐五代史》分上、下两部,上部是政治史,包括王朝兴亡盛衰、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政治设施的成败得失,以及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等;下部是社会经济、文化史,分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民族疆域、文化学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本书从多角度呈现了隋唐五代这段纷繁历史期间的社会、文化、政治等风貌。
  • 浊世砺行

    浊世砺行

    南北朝,东西魏,悲离乱,叹纷争。阿斗泥豪义慷爽,贺六浑枭雄无双;天宝暴虐亦真性,黑獭英姿然弑君。一时粉墨登场,纷纷霸业王图。又小果儿一枚,随波逐流乎?昂首信眉乎?历浑噩浊世,成参天大树。
热门推荐
  • 中外民间故事杂谈(上)

    中外民间故事杂谈(上)

    “中外民间故事杂谈”包括上下两册,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上册收录了包公斩国舅、欧阳修巧对赖秀才、钱王除神、尧王嫁女、李良审鹅、李世民选贤、清官海瑞除二张、岳阳楼的传说、李世民三请张古老、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朱元璋寻访常遇春、火烧庆功楼、花木兰攻山、兵士巧治大臣、周文王访贤、康熙调解纠纷、佘太君智退辽兵、梁红玉大败金兀术、巾帼英雄秦良玉、戚继光惩倭寇、林则徐微服私访、西门豹铲强扶弱、海瑞与菩萨、伍子胥复仇、宗本请客等故事内容。
  • 呆萌白兔遇上二少爷

    呆萌白兔遇上二少爷

    皇甫家二少爷为逃婚,误打误撞认识了医院的小白兔许多多,从此二少爷便开始了追妻之旅
  •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水样的春愁(经典悦读)

    水样的春愁(经典悦读)

    《水样的春愁/经典悦读》从郁达夫的散文作品中精选了一些适合青少年学生阅读的篇目,主要以故乡、杭州和福建的风土为主,尽量保留作品原貌,但因这些文章的写作时间大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部分词语、标点的用法已发生变化,为避免引起读者误解,对少量文字和标点按照现代汉语规范略作修改。
  • 生活的别致

    生活的别致

    本书为散文集,内容有母亲对女儿的舐犊情深,有游子魂牵梦萦的故乡情结,有点赞繁华都市的情韵,有开卷有益的书香情思,有回归自然的览胜情境,有大块朵颐的美食情趣,还有朋友之间的友情、生活情事的点点感怀。全书一百多篇散文,是作者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人生的领悟,充满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 试图与生活和解

    试图与生活和解

    《试图与生活和解》这部小说时间跨度比较大,从主人公安亦静的知青生活到现在的生活,其间,美丽的安亦静两次被强暴,一次是被权利,一次是被欲望。如果把它看作是苦难小说,那么在这两次强暴的期间,安亦静和韦冰甜蜜恋爱和结婚,女儿小矾的早夭造成安亦静精神恍惚,安亦静那惊天动地的母爱,韦冰和有权势父亲的事业,韦冰的精神外遇,安亦静被强暴后生子,安亦静和韦冰离婚,强暴者马甲和戴刚的丑陋,儿子安心的畸形身心对安亦静的打击。。。。。。小说情节充满奥妙交错,人物命运激荡着不可解释性的神秘。
  • 年少轻狂,被爱流放

    年少轻狂,被爱流放

    苏嘉喜欢了沈易五年,而在这五年里里,莫期成闯入了她生活,此后……
  • 墨门飞甲

    墨门飞甲

    面对墨门传功长老给出的选择,林木森痛哭流涕:“教练,我想玩飞剑……”“老子用弩一样弄死你!”林木森看着脚下的BOSS尸体,气势汹汹。“卧槽,以为老子的机关螳螂是摆设?”林木森面前的玩家,被机关螳螂两记重劈免费送回了城。“都给我看好了!那个带着机关拿着弩的家伙,绝对不能让他靠近方圆一里地的范围之内!!”一帮会打BOSS团队的团长,面色严肃的嘱咐手下团员。“那家伙?是个混蛋!”某美女恨得咬牙切齿……这是一个在仙侠游戏《御剑逍遥》里误入墨门,结果却靠机关和弓弩在游戏里搞得风生水起的幸运爆表的玩家的故事……好吧,应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公布个群号,222756360想进来玩玩的报上墨门飞甲就成了……
  • 总经理一定要掌控人脉

    总经理一定要掌控人脉

    "美国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经过长期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人的成功,15%归功于他个人的专业知识,85%归功于他的人脉关系。”也许这并不是放诸四海皆准的信条,但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显示。在技术、资金、人力资源等生产力要素中,人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人脉资源的地位也越来越显著。可以说,在当今社会,能成就大业者,一定要拥有广阔而实用的人脉。
  • 真心红楼

    真心红楼

    千红本事千红苦,万艳需悼泪万觞。今辈或说知红楼,自心如心莫唐哭。作者在遍览前贤成果基础上细读文本,另辟蹊径,大胆设想,慎密精研,从哲学的高度、史学家的眼光来重构《红楼梦》的知识体系,提出了众多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