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59800000053

第53章 脱身

按照预定的行程,孙原一行出雒阳虎牢关,在圉乡乘舟,沿阳渠东进,再入伊水干流,东入大河(黄河),一路北上直达黎阳,再由黎阳乘车前往魏郡治所邺县。水陆计有三千四五百里,预计需要一月行程。

刘和留给孙原的六驾马车与张鼎的三十六骁骑,被孙原一并带走了,可见孙原之得宠。天子虽是抓住了机会让孙原上位了,甚至还狠狠阴了一把三公,却也把孙原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天子很想让孙原向豪族靠拢,利用袁家、崔家的势力挡一挡外戚和宦官的反扑,可是孙原并没有从太学招募世家子弟,所以天子亲派了张范,甚至还搭了一个黄门侍郎,以作出孙原是世家豪门子弟的假象;也正因为窥破了这一层,袁滂让袁涣、袁徽两人追随孙原左右,这个分量已足以把孙原推向以袁家为首的世家门阀阵营了。

而如今天子更是拿孙原性命做赌注,制造出和世家门阀联手的姿态,迫使外戚和宦官联手,可想而知,门阀世家不仅仅在争魏郡太守这么件小事上狠狠栽了,更是被天子狠狠阴了一把。估计此刻,司徒袁隗正准备迎接朝堂上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了。

桓范五代帝师、赵俭三代名臣、张范留侯之后,都是名门之后,眼光见识自是不俗;射坚久居宫廷,朝堂之争了然于心;袁涣更是得知他父亲的谋算——这五个虽然不曾言语,却都已知道,此刻他们都成了天子的“弃子”,唯一的正途便是与孙原一条心,孙原到底是天子的人,只要度过此次狂风席卷,将来前途必然不可限量。

一路上这几人一言不发,唯独射援与华歆交流颇多,一路上声音不绝。眼见得出了京兆,孙原都在车内一言不发,实在不知道他心中谋算什么。终究还是张范忍不住了,驾马到车驾旁,拱手道:“公子此行沿途不安全,可有什么打算?”

孙原望向窗外,虽然是张范在侧,桓范、射坚两人也跟在后头伸头张望,心中已然有数,只不过看似并未把几人担忧放在心上,随口问道:“听闻颍川的‘月旦评’名誉天下,不知道公先兄可曾去过?”

“月旦评”便是许劭、许靖两位名士主持点评天下人物的聚会,每月月中都会有大批儒生名士慕名而到豫州颍川郡,以求得许劭一语点评。

张范一听便脸色有些怪异,他乃留侯张良之后,素来低调行事,自光武中兴起,朝中多少世家门阀都想与张家联姻都以失败告终,可见张家素来不参与党争,月旦评处朝野之外,肆意抨击朝廷用人政治,自然是张家敬而远之的对象。所以张范虽然知名,却不曾参与“月旦评”。

孙原一看他模样,心中多少有数,笑道:“正月十五该是‘月旦评’的日子,公先兄可否与我一同去?”

邺县位北,颍川于南,张范一听便知道孙原的意思,想南辕北辙、绕道而行了。

张范皱着眉头踌躇了一会儿,又问:“公子打算虽好,只怕会误了赴任的期限。不知可有另作安排?”

孙原轻轻摇头:“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张范为之哑然,他并不曾学佛学,不知孙原为何冒出这么一句机谶,不过从字面上看,也知道孙原已有准备,自然不便说。这边刚刚退下,身后便听有人叫他:“公先先生!”张范回头看去,却见上来一骑,与他并驾齐驱。

“张屯长。”

张范却是认得,乃是这一屯缇骑的屯长,姓张名鼎,字子桓。当下两人在马上互相致意,便见张鼎马近身前,低声细语:“这一屯缇骑会按原定路线前往邺城,百人之众当可避过耳目。”

“原来如此。”张范心中暗暗称奇,这张鼎不过是临行前太常府刚刚派遣过来,张鼎与孙原看似素未谋面,却不知道何时和孙原商定了这等谋算。

“不过,子鱼先生和公先先生要随我同往邺城。”张鼎笑道,“公子说了,邺城此时危机四伏,需要两位大人暂时代他主持大局。”

张范看着眼前这小小屯长,年纪也不过十九二十岁,长得倒也英俊,却让他觉得颇有一股凛然英气,不像是未及弱冠的模样,着实猜不到如此人物为何只是南军一小小屯长。至于孙原,恐怕早就料及了自己不会前往颍川参加“月旦评”,早已安排自己和华歆两人先行前往魏郡就任。

自雒阳到圉乡自有驰道,一路上脚程倒是快,一行人随即在驿站换了水舟,沿伊水北上。

伊水为大河支流,南北舟车汇聚于圉乡渡口,为保安全张鼎选了一艘大舰,连一个船夫水手也不要,一百缇骑尽数上船,乘风而去。

大舰之上,张鼎手按剑柄,迎风而立,身侧张范、华歆亦在身侧。

“公先先生以为如何?”

张鼎看着大舰之后的滚滚河水,笑问张范。

“金蝉脱壳,妙不可言。”张范钦佩之极,拱手而拜。

“尚未到放心之时。”华歆遥指河面,两人随他指向看去,却见滔滔水面,远处十余只小船正上下漂泊,却都与大舰一个方向。

“子鱼先生放心,皆在意料中。”张鼎傲然一笑,“张某已布渔网,愿与二位共享‘佳肴’。”

两人互视一眼,只觉张鼎深不可测,绝非等闲南军屯长。

“快看,近了。”

不远处的小船闪现出许多人影,张鼎冷笑一声,手已按剑柄。

等待这些杀手的,是南军骁骑的强弓劲弩。

*******************************************************************************************************************

赵空站在船头,看着对面那位深陷重围的少年,摇头感叹。

蔡瑁站在他的身后,为他撑了一把伞。

他以为纵横江河、令豪门富户闻风丧胆的“锦帆贼”是何等的凶神恶煞,如今亲眼看见,才发现不过是一个十七八岁的翩翩少年。

甘宁拄着长刀跪在船头,他身上中了两刀,全身染血,鲜血、雨水交织流淌,在他身下汇聚成一个小小的水潭。

黄忠站在他的身前,手中弓已张开,两支利箭已然在弦,直指他的咽喉。

“弃刀,束手就缚。”

甘宁抬头看着眼前这个高大的汉子,眼睛里如同要喷出火来。

就是这个人,一箭射穿他船上的风帆,一柄刀连伤他十七名手下水手,傲然站在他面前。

“你是谁,竟然如此厉害?”

张弓之人一动不动,弦已紧绷,只要他略微一动,长箭便会射穿他的喉咙。

“弃刀。”

他混如天神,杀气凛然。

甘宁忍不住笑了。

“哈哈哈哈……”

仰天狂笑,长刀如虹!

妖艳的刀光有如长天迅雷,撕开了水幕,劈出了一道冷艳。

黄忠瞬间后退,刀芒擦身而过,脚下的船板竟被这道刀劲生生劈开!

退的那一瞬,箭已离弦!

长箭瞬间入体,却不是射穿了他的喉咙,而是射穿了他的大腿。

巨大的劲道透体而过,竟生生地把甘宁钉在了船板上!

长刀脱手而出,甘宁轰然倒地,发出了声嘶力竭地痛吼。

“怎么可能……”

他勉强抬头,自己的腿上只有一截雕翎,整支长箭竟然穿体而过,直入船板。

何等可怕的劲道!

“你是谁?”

黄忠看了一眼不能动弹的年轻汉子,驰弓收箭,转身而去。

“喂!告诉我你是谁!”

甘宁虎目欲裂,他十四岁纵横三川,还从未见过如此高手!

“南阳黄忠黄汉升。”

他一息不停,直奔赵空身前,微微躬身行礼,便站到身后,与蔡瑁并肩而立。

“汉升好功夫。”

蔡瑁目不斜视,只淡淡地说了一句。

黄忠不知这是赞美还是别的,他不曾看到他脸上模样,随口答道:“忠匹夫之勇,不及蔡长史运筹帷幄。”

蔡瑁一笑置之,仿佛并不觉得过誉。

赵空看着远处已被南阳官兵围成一圈的甘宁,摇了摇头,笑道:“年轻人终归是年轻人。是个好材料,不过用之前还需要压一压——德珪以为如何?”

“都尉说的是。”

蔡瑁微微颌首,脸上带着淡淡笑意。

赵空转身,身后两人同时后退,待赵空过去,便相随左右。

蔡瑁低声询问:“大人可是要回去?这贼人如何处置?”

“德珪……”

赵空突然止住了脚,微微侧脸,余光看着蔡瑁,冷冷地道:“你莫不是以为……本府君不知你是如何思量的罢?”

蔡瑁心头一抖,手中纸伞也猛然一抖:“瑁不敢。”

“你知道位置就好。”

赵空再度向前迈步:

“那些个豪门富户做的事情我知道的差不多了,也算是该杀。甘宁杀的人是多了点,权当是他劫富济贫了。回头至书给荆州刺史徐鏐大人,就说甘宁的命我保下了,用人之际,本府君可管不了这许多。中间言辞你自己掂量。”

“诺。”

赵空又侧脸看着黄忠:“汉升,这小子不错,跟着你吧。”

黄忠躬身点头:“诺。”

“回城。”

次日,南阳都尉从事蔡瑁手书,三百里快马急送长沙汉寿荆州刺史部:

……宁将贼众来往行船,为盗杀人,行踪飘忽。都尉空以富户讽信诱之,复使屯长黄忠以弓手围之,忠伤其众十余,生擒宁,降其众三百余。空以其勇武留用……

徐鏐接到书信,不禁苦笑摇头,这位赵空大人果然目空一切,杀人之罪便轻轻掩盖过去了。

荆州刺史府只有上书之权,无非行监察之事,司上计之职,赵空至书而来,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丝毫未把他这个刺史放在眼里。

荆州刺史府从事秦颉是徐鏐的左右手,本是南阳太守最适宜的人选,莫名其妙被人抢了去,很是沉郁,此次赵空书信前来,不由更有些怒意:“大人,此事如何处理?”

“算了吧。”徐鏐挥挥手,叹道:“赵空知道此时是用人之际,这件事就先按一按吧。”

“诺。”秦颉不懂徐鏐的意思,反问道:“大人说‘用人之时’是什么意思?”

“你以后会明白的。”徐鏐笑了笑,道:“等正月过了,你便整理文书,二月随我往帝都。”

“大人……”秦颉不解其意。

“南阳太守没有了,便去三公府吧。”徐鏐笑了笑,“我和太尉杨赐大人还是有些关系的。”

秦颉登时大喜过望:“多谢大人提携!”

徐鏐拿起这封快马急书放到灯上烧了,淡淡道:“荆州这个乱局,自此便有你们这些后辈们去闹腾罢。”

同类推荐
  • 这里曾经是汉朝(全集)

    这里曾经是汉朝(全集)

    《这里曾经是汉朝》是最最通俗两汉史!《这里曾经是汉朝》是一套全面解读两汉史的通俗历史读物。它完整呈现了汉朝四百年的兴旺与衰落,是目前为止最完整、最强悍、最通透的白话汉朝历史读物。昊天牧云、罗杰等诚意推荐,千万网友疯狂追捧。宫斗、离间、喋血、嗜杀、阴谋、诡辩,一起围观这部风起云涌的历史大剧!
  • 天地遨游记

    天地遨游记

    故事简介:《天地遨游记》;该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慕容尘出生北方草原,世代勇士之家,而慕容尘又是喜好四处游走之人,在未来,他将踏上东方大陆,轩王朝!在这个天地异变的帝国上,慕容尘与他的亲人朋友会发生什么!
  • 开元情诗与剑榜

    开元情诗与剑榜

    大唐开元、天宝年间,流行“三大诗榜”,一旦诗榜上有名,好处数之不尽!进可进士及第,封侯拜相!退可闻名江湖,天下风流!陈成的目标,便是在三大榜单全部拿下第一!虽然我不会写诗,但我可以抄别人的啊!杜甫“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那我就“五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李白“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那我便“十三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不为啥,就要压他俩一头!只可惜……“世人穿越都抄诗,我因抄诗误一生。”熟读穿越小说的小陈同学自认为可以凭借后世的诗词,击败各路大神,在未婚妻和小郡主面前倍有面儿。可现实是,即便你拿出后世最好的诗,盛唐的大神们依然可以轻松吟出胜你十倍的作品!当场啪啪打脸!七绝圣手王昌龄!襄阳隐士孟浩然!边塞高适与岑参!旗亭画壁王之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当然,少不了还有永远屹立于华夏诗歌巅峰之上的李杜!李杜!李杜!那我还是……从头开始学吧……大神们轻虐哦!
  • 鬼话大明

    鬼话大明

    假设历史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如果辽东李成梁没有去世,指挥萨尔浒之战,明军有没有翻盘的机会?如果在明末给予一个地区,同英国工业革命前相同的条件,能否发生工业革命?现代人辛明就获得一个把假设变成现实的机会。他穿越到明朝万历末年,且拥有了和鬼魂沟通的能力。第一个求他帮助的鬼魂是一个千户老爷家的管家,由此辛明尽知千户府中的隐秘之事,左右逢源,无往不利,攫取了穿越后的第一桶金……
  • 宋元一统志

    宋元一统志

    宋室腐朽,大厦将倾,多少风流人物,壮丽词章,将被雨打风吹去;蒙元雄强,英雄辈出,却只识弯弓骑射,生杀予夺,暴殄华夏文明精髓。穿越者携现代文明之光,来到大宋藩属小国。他这双蝴蝶的翅膀,是匡扶大宋,阻挡历史的车轮?还是顺应潮流,助力蒙元,润泽万物?亦或是另起炉灶,激荡风云,席卷宇内,平定八荒?
热门推荐
  • The Chessmen of Mars

    The Chessmen of Ma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汩红颜

    汩红颜

    ,走马灯般的岁月,请跓足小茗可好
  • (校园)酷少的淘气女孩(大结局)

    (校园)酷少的淘气女孩(大结局)

    雨后落下一里的幽香雄花掉落山底的伪装落叶排成思念的形状我唱着Song不去看樱花飘落悲谷的悠雅藏着一句说不出的话窗外吹着屋里的牵挂轻轻吹动我头发初次的爱你化自痛的伤我不想抵抗该要如何学会隐藏傻傻的微笑表情却无法言语偷偷的像是记忆里幸福的相机静静的呼吸身边有你的空气我还记得你说樱花很美丽不愿意在今夜从你身边离去不忘记写下樱花飘落的那场雨不放弃心中刻下了永远爱你你说我和你都为了此刻着迷
  • 冰夜魔临

    冰夜魔临

    一个人人欺负的傻少年,遇到了一个逗比师父,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PS:本人新手作家,大家多多指教。再快点上有对话式的哦。
  • 穹顶之上的风景

    穹顶之上的风景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天道无常,唯以太上无情断天道轮回,归己身于混沌又何如
  • 奋斗在盛唐

    奋斗在盛唐

    永昌二年,洛阳城中,牡丹花开时节动京城。日月当空,篡唐改周,武曌欲与天公试比高。来俊臣、索元礼,酷吏恶行满朝野。魏元忠、苏良嗣,老臣忠骨碧青天。狄仁杰、娄师德,名臣良将治天下。太平公主,美人如玉,艳比花娇。上官婉儿,顾目盼兮,指点江山。这一年,远在长安数千里之外的泉州城中,家道中落的崔耕从一场荒唐大梦中醒来……
  • 一念神

    一念神

    一念神灵,一念魔鬼。仙途叵测,神灵,凌驾众生,魔鬼,却遭憎恶。
  • 丫中和丫串

    丫中和丫串

    丫中是姐姐,丫串是妹妹,丫中丫串是跟着爸爸妈妈从乡下来到城里的双胞胎姐妹。她们觉得城里的一切都很有趣:小区里有高高的楼房,有会自动喷水的草坪,还有不花钱就能玩的健身器……更奇妙的是,爸爸还为她们搭建了一个属于她们自己的小房子。在小房子里,丫中丫串和很多城里的孩子一起躲猫猫、玩娃娃家、装扮小房子……在玩耍中,丫中丫串和城里孩子消除了彼此间的偏见与隔阂。可是,小房子却属于“违章建筑”,随时都有可能被拆除,丫中丫串要怎样守护小房子,守护她们和城里孩子之间难得的友情呢?
  • The Life of the Fly

    The Life of the Fl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岁时文化

    岁时文化

    《岁时文化》主要内容分为悠久的岁时文化、岁时文化的四季等章节。岁时文化是与我们的文明相伴而生的,其历史之悠久,内涵之丰富,生命力之强大,已成为与我们日常生活、意识、情感紧密联系又蓬勃律动的鲜活基因。岁时文化可以增进现代人对自然和历史的尊重,岁时文化的来源就是自然物候的变化。春节、元宵节、清明踏青、元宵赏月、重阳辞青等,都是踏着自然的节拍进行的。重视岁时文化有利于我们审视自己,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