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6700000004

第4章 基础知识扫盲--经济学入门常识(1)

十年前的考题--笑谈经济学的主题

内涵小笑话

一位经济学家回到他的母校,并对眼下的考试题目很感兴趣。于是他请曾经教过他的老师拿出考题。使他大吃一惊的是,现在的考题与他十年前答的题一模一样。他问老师为什么会这样。

老师回答说:"问题虽然没变,但答案变了。"

趣评:经济学不过是对永恒的人的行为的权宜性解释而已。

知识链接

经济学不变的主题就是解释人的行为。人为万物之灵,"思想先于行动",要解释人的行为,就必须了解人的心理过程。但人的心理情感变幻无常、深不可测,解释起来何其困难!唯一的办法就是简化。先对人的行为基础做一些最基本的假定,从这些假设里推出一些可能被观测或实验验证的结论,再用现实数据或实验数据来检验这些结论,由此不断改进理论或提出新的假设,这就是经济科学的发展过程。不同的学者可能采取不同的假设,所得到的结论自然不同,或者不同的学者只能解释人的行为的某个方面。这就是奈特所说的"问题虽然一样,答案各有不同"。有人把经济学的现状比做"盲人摸象",其实所有研究人的学问都是如此。

经济学这样说

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颁奖礼上,原先被认为是大热门的候选人均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而实验经济学和心理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则获得了殊荣,令经济学界颇感意外。许多人以为实验经济学和心理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冷门和偏门,不仅与主流经济学关系不大,与现实经济问题的距离更远。

然而,张五常教授认为,如果说实验经济学看似新奇,心理经济学却是地地道道的经济学主流或正统。经济学里几乎所有的规律或定理都可以还原为人的心理规律。心理学不仅是与经济学靠得最近的学科,甚至可以说是现代经济学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

例如,亚当·斯密撰写《国富论》之前,先写《道德情操论》,专门研究人的心理情感和心理过程对现实经济行为和经济秩序的影响,得出了与儒家"爱有等差"类似的学说,认为仅靠无私的爱无法维持超过家庭或亲属范围以外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的有效运转。

科斯作为研究《国富论》最为深入的当代学者,他高度推崇《道德情操论》,认为要读懂《国富论》,首先要读懂《道德情操论》。奥国学派价值理论和利率理论"以庞巴威克为代表"的根本基础就是人的主观感受和心理过程。凯恩斯解释大萧条的《通论》,假设了大量的心理规律"比如边际消费趋向、边际储蓄趋向等"。当代宏观经济学里居于支配地位的预期理论,同样是有关人的心理过程的。

吝啬的荷兰人--笑谈免费品和经济品"一"

内涵小笑话

一个比利时人与一个荷兰人同驾一辆小汽车郊游。中途,荷兰人突然问道:"我送你一样东西好吗?"

比利时人一愣:荷兰人以吝啬出名,他肯破费送我东西真是不容易。便答道:"那当然好,多谢了。"

只见那荷兰人把车窗玻璃摇下来,对着比利时人用力扇了扇空气,说:"给你,很新鲜的。"

趣评:在伊甸园里,吝啬鬼也会变成大方的天使。因为那里买什么东西都不需要花钱。而在现实生活中,吝啬鬼则无处不在。

知识链接

经济学上把所有的物品分为两类:免费品和经济品。

免费品"Freegoods"常指不需要付出费用就可以得到的商品。如空气或海水,它们大量存在于全世界,无须在需求者中间进行配给。因此,这些物品的市场价格为零。人人都可以无偿享用。

经济品"economicgoods"是就总需求量而言总是稀缺的那些商品。通常必须通过收取一个合适的价格来进行配给。除了免费品以外的物品都属于经济品。消费者需要为此付出一定的成本。

经济学这样说

吝啬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起源正是因为经济品的稀缺,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约束机制下,每个人都是利己的。只不过,有的人把利己行为约束在一定的程度上,做到利己不损人,有的人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做出损己利人的"善举"。而有的人则完全以自我满足为原则,最大限度地可以做到利己不损人,但是有的时候为了自己的利益,"损人利己"也在所不惜。造成这种人类行为的根源就在于资源的稀缺性。吝啬正是这种约束条件下的产物。

因此,我们可以设想,在丰裕理想的伊甸园里,所有的物品都实行免费,仿佛沙漠中的沙子和海滩边的海水。所有的价格也都因此变成了"零",市场也因此而变得可有可无;于是,则经济学当然也就不再是一个有用的学科。然而,任何现实社会都不是"乌托邦",而是一个到处都充满着经济品的稀缺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货币是主宰。

没钱但是有很多时间--笑谈生产力

内涵小笑话

列车员:您买的是普快车票,怎么来乘特快列车?您得补票。

乘客:为什么要补票,您可以把车开得慢些,我没钱补票,可有的是时间。

趣评:经济学上有一个说法:"人不可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决定的社会发展水平,就好比一列已经开动的列车。

知识链接

生产力就是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的能力。它是人们进行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基本物质基础条件。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劳动者。

经济学这样说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发展的情况是,每一代人都把从前一代人那里继承下来的生产能力作为前提条件,进行生产活动,并且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再把这种提高了的生产能力传给下一代。在这里,尽管每一代人都经过自己的手使既得的生产能力有所提高,从而使自己的目的、意志对生产能力的发展有所作用,但是因为人只能通过自己的活动对社会产生作用力,每代人对在他们出生前和死亡后的人类社会都不可能有作用力,所以人类生产能力的整个发展却是独立于每代人自己的意志之外的,是自己的意志决定不了的。不但如此,甚至连自己对人类生产能力能够进行哪种基础上的提高都是由人类生产能力先前的历史发展所决定的。这样,由于人的目的、意志的支配作用只能存在于每个人和有统一意志的人群集合体的活动中,而人类生产能力是在人类世代更替的过程中通过传授和积累循序渐进地发展的,因而整个人类生产能力的发展独立于每一代人的意志之外。

皇后娘娘的美食--笑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内涵小笑话

有个农妇,一天清晨醒来,觉得饿,她想,皇后娘娘是怎么享福的呢?一定是一觉醒来就叫:"大姐,拿一个柿饼来吃吃。"

趣评:"贾府里的焦大是绝不会爱上林妹妹的",一定的意识总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

知识链接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根源,是第一性的;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表现,是第二性的、派生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经济学这样说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观念的、政治的上层建筑都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例如,原始氏族社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平等合作、共同消费的关系为基础,社会秩序由氏族成员按历来习俗进行调整,因而没有专门的武装集团和暴力机构这样的政治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筑,特别是哲学等意识形态距离经济基础比较远,往往以曲折的形式反映经济基础的要求,但它们归根结底都是由经济基础所产生的。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例如,封建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封建主专政的国家和以地主阶级思想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而绝不会想到三权分立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化,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上层建筑或慢或快地也要发生变革。一定社会形态内经济基础的量变和部分质变,决定了上层建筑要发生相应的量变和部分质变。一种性质的经济基础为另一种性质的经济基础所代替的根本质变,决定着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上层建筑各个组成部分变化的过程不尽相同。直接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政治上层建筑的变革一般较快,而观念上层建筑的变革则一般较慢。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积极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一经产生,便成为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力量,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同时向阻碍、威胁自己经济基础发展的其他经济关系、政治势力和意识形态进行斗争。政治上层建筑运用强制手段,把人们的行为控制在一定秩序的范围内。观念上层建筑则利用舆论工具,论证自己经济、政治制度的合理性,规范和控制人们的思想与行动。统治阶级凭借整个上层建筑来维护和巩固本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

秀才、木匠和农夫--笑谈社会分工

内涵小笑话

从前,有一天,一个秀才、一个木匠和一个农夫同桌吃饭。木匠是手艺人,秀才是读书人,看不起农夫这个"泥腿子",有意把他晾在一边。

木匠对秀才说:"我斧来砍,刨来盖,做的桌椅谁不爱,先生你请菜又请菜!"

秀才听了,很高兴,马上就回敬说:"我笔来写,纸来盖,做的文章谁不爱,师傅你请菜又请菜!"

两人互相恭维,你来我往,好不热闹,把那个农夫孤零零冷落在一旁。农夫越来越生气,想了想,站起来大声说:"我犁来翻,耙来盖,种出的五谷谁不爱?你敢不吃我的饭,我就敢不吃你的菜!"

听了农夫这么一说,秀才和木匠知道失了礼,连忙向农夫道歉,请他吃菜。

趣评: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合理的社会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要条件。

知识链接

所谓社会分工,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社会分工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社会分工,就没有交换,市场经济也就无从谈起。社会分工的优势就是让擅长的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使平均社会劳动时间大大缩短,生产效率显著提高。能够提供优质高效劳动产品的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高利润和高价值。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最深刻的含义就是由社会分工得出来的。

经济学这样说

人类的社会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同时,分工又促进了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在当代,农业、工业、运输业、邮电业、商业等形成一般的社会生产部门。在每个生产部门内部又有进一步的分工,如工业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重工业又分为冶金工业、煤炭工业、机械制造业等。在企业内部,每个生产过程又分解为若干局部劳动过程,并独立为不同劳动者的专门职能。

毫无疑问,一个人从事同一种劳动的时间长、时间多的话,熟能生巧,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劳动能力是会得到提高的,随之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益也会得到提高。相反,同样的劳动量,两个人分摊的话,虽然两个人均摊一些劳动机会和劳动报酬,但是劳动技能和劳动效率的提高也打了一半的折扣。

合理的劳动分工和劳动过程导致劳动效率的提高,不合理的劳动分工和劳动过程导致劳动效率的下降。

隐士的价值何在--笑谈商品的属性

内涵小笑话

同类推荐
  • 网络时代的副业经济

    网络时代的副业经济

    网络经济,消费主义,斜杠青年,这些词汇是不是都和你多少有些联系呢?利用网络的便利来发展副业除了给你带来额外收入,还能丰富你的业余生活和拓展人脉,不妨来看看这些方法,也许就有你擅长但尚未发现商机的选择。
  • 城镇化转型

    城镇化转型

    在推进城镇化转型的过程中,传统融资方式面临挑战,如何进行投融资创新与改革,既能有效满足新型城镇化的融资需求,又能有效控制地方债务风险,值得深入探讨。《城镇化转型:融资创新与改革》一书,从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内涵差异,以及新型城镇化的融资需求与挑战出发,对城镇化融资的国际经验以及我国城镇化融资的历史、现状做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勾勒了新型城镇化融资机制的基本框架,并详解了这一框架所需要的财税、土地和金融改革。
  • 金权博弈

    金权博弈

    本书坚持“曝光事实真相,揭示财富黑手”的原则,详细介绍了鲜为人知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对世界金融业的影响、前苏联解体及金融体系的崩溃、日本股市的崩盘、东南亚金融风暴等内容,资料翔实,论述精彩,情节跌宕起伏。
  • 小数字大学问:写给爱思考的那些人看

    小数字大学问:写给爱思考的那些人看

    本书选择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从经济学中的“数字”入手,比如 GDP、CPI、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比如幸福指数、巨无霸指数、生活成本指数、贴现率、赔率等,话题从这些关系国计民生、贴近百姓生活的经济参 数开始,介绍这些数字、指数、常数的渊源、发展、运用、计算、作用、我国目前所处的水平以及和老百姓的关系。本书稿内容涵盖了经济学的各个领 域,语言生动、幽默,既是一本普及读物,又可当成一本工具书。阅读本书,不仅可以给读者带来一定的阅读兴趣、增加经济学知识,而 且可以对读者的生活与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未触底的中国经济

    未触底的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触底了吗?在经济危机中,中国保持了令人振奋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是事实。不过,风光之下也难掩苦衷如果西方经济衰退,出口导向的中国就难以保持隔岸观火的从容;我们的金融防线看起来固若金汤,其实也有道德风险高、外汇额过大、创新不足等漏洞;看起来很美的经济增长,也有着结构失衡的隐患;出口这驾马车有些虚弱,内需这驾马车有些瘸腿,投资这驾马车跑得过快;物价上涨,楼市的大泡泡,还是如此毫无顾忌和嚣张,吞噬着人们的幸福指数。也摇动着中国经济的根基……
热门推荐
  • 放置挂机修行录

    放置挂机修行录

    莫名其妙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在这个危机四伏,弱肉强食的江湖里,强者遍地走,世家多如狗,此情此景,江遗决定——先挂机打打牌。
  • 洪荒魔帝

    洪荒魔帝

    “生于蓬蒿本平凡,韬光养晦锁尘缘。待到风云催世变,化龙腾空傲九天。”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何为道!何为魔!何为正!何为邪?天不仁!我灭天!生于21世纪的一位普通的学生,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之下,开始了他修真的生涯。一步一步,会在战斗中陨落,还是成为天地的主宰?
  • 囚岛

    囚岛

    河狸中短篇小说集。人真的能够穿越回过去吗?这世界上真的存在长生不死的人吗?是谁残忍挖出了刚刚出生的婴儿的心脏?几段看似毫无关联的剧情,却在《不死传说》中被紧紧联系到了一起……病毒蔓延的《美丽新世界》,倒计时门锁的密室,拯救世界的重任落到了一个孩子的身上!而他,能够成功吗?一次好心却惹祸上身,然而事情并非表面看起来那样简单,《当厄里尼厄斯遇上维纳斯》,面对抉择时,女主角该何去何从?偶然的邂逅,委以的重任。
  • 不是结局的结局

    不是结局的结局

    从小他俩就在一起,一起小学,一起初中,一起高中,却不是青梅竹马。从小他俩一个学校,却不是同一个班。小学四年级之前,他们俩都是同一层楼的教室,到了五年级女孩就比男孩高了一层楼,每每他们俩相遇,女孩都只记得男孩的白色短袖T恤,其他的,连男孩的样貌都是模模糊糊的。到了初中,男孩又比女孩高了一层楼,后来的追问,女孩因为老师的办公室在楼上,就总往楼上跑,可女孩却一次都没有遇到过男孩,或许是他们俩都相遇过的,可都不记得彼此了,所以忘记了。不过啊,听说男孩在初中交往了一个女朋友,却不是特别的喜欢,再加上旁边有一个漂亮的小姐姐,也因为有班主任的阻挠,所以分手了。到了高中,两个人也因为某些关系,也是一个楼上一个楼下的关系,不过那时谁也不知道,直到高二的文理分科,命运吧,两个人终是在一个班了。后来的后来,男孩总是让着女孩,怕她受委屈,怕她会吃苦,恨不得什么都替她做,每次的上学放学,男孩总要去接送,每天早中晚餐都是男孩亲手端到女孩的面前来,让女孩吃。女孩每次与同学的疯闹,都是男孩护着顾着,不许她乱跑,而自己却去做了女孩的角色。不过,毕业的那天的散伙饭,女孩真的是傻。班主任说让男孩女孩以后好好的,结果女孩傻傻的问了一句“老师你知道了我们的事?”老师说“我早就知道了。”女孩问“老师你什么时候知道的啊,我怎么不知道啊。”老师则笑笑不语,让女孩小心回家。也就是那天晚上,女孩与男孩的关系更进一步。
  • 火高粱

    火高粱

    《火高粱》是一部制高点题材的小说。《火高粱》作者以饱满浓厚的激情浓黩重彩地描绘了制高点初期发生的冀南成安保卫战。全书内容丰富,共分三十八章描写国共两党抗战军队有地方民团等众多人物。
  • 美人谱

    美人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凡尔纳密码: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

    凡尔纳密码: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

    《环绕月球》是《从地球到月球》的续集。这两部小说的内容前后呼应,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从地球到月球》讲的是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大炮俱乐部主席提议向月球发射一颗炮弹,建立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联系。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乘这颗炮弹出发了。但是他们没有到达目的地,炮弹并没有在月球上着陆,却在离月球二千八百英里的地方绕月运行。《环游月球》讲的是“炮弹车厢”在发射之后在太空中的种种历险。这两部小说生动幽默、妙语横生,情节奇幻又惊险,书中充满了凡尔纳的科学设想,这些设想在在如今看来几乎一一得到了验证和实现。本书通过他们的奇特经历,描绘了星际空间变幻无穷的绚丽景象,从而使青年读者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
  • 后来不再来

    后来不再来

    后来,我们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是有些事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本书讲述了发生在水沥二中的青春励志和疼痛故事。性格开朗的杜若与沉默寡言的苏霖,默默守护杜若的简辰乐,杜若的生死之交沈依一,以及其他性格各异的男女生。故事围绕着这些青春少年,书写了最难忘,最热血的高中三年。
  • 战天狂神

    战天狂神

    传说中的神兽异象重现人间,让濒临末世的人间再度掀起一阵血雨腥风,各宗门大派在人间开始疯狂吸纳门徒,啸天与兄弟宝明,得遇传说中的凰族后人和九五天龙族叛徒,因此发生一系列纠葛。未能及时觉醒血脉的啸天,机缘巧合下得到惊世传承,并因为一连串造化改变,恐怖的升级速度,让他为世间所不容,但是应龙转世的他,注定了他的宿命,觉醒归来的他,得到兄弟的支持,神秘宗族的帮助,携带至宝美眷,强势归来,让天地都因此而臣服在他脚下!
  • 我的异界城主生活

    我的异界城主生活

    这是一篇种田文,主角在魔法世界点科技树,来建立自己的王国。当魔法与科技相撞,到底能擦出怎样的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