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8000000004

第4章 素质教育的理论(1)

教育人本论概论

简而言之,素质教育所要培养的是人的素质,人是素质的承担者。教育人本论是关于如何看待人,以及如何按照人的本性及其发展特点与规律来处理教育问题的一种理论。它们都建立在“人”的基础上,很自然的在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就会提出教育人本论。

教育人本论的组成

这里所讲的教育人本论,不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复制品”,它是由以下三方面的思想有机组成的:

(一)马克思主义学说

指导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它由三个理论观点组成:

1.人的本性方面,我国古代所说的人的生性与习性即是现代的人的本性,它由社会本性和自然本性组成。但马克思在这两种本性的基础上,又将其理论继续向前发展。一是它指出虽然人与动物都具有一定的自然本性,但二者有显著的区别。如同样是饥饿,吃食时动物普遍采取野蛮的方式,张牙舞爪、狼吞虎咽;人则不然,普遍采取文明的方式,具有文化的色彩,讲究文化的韵味。二是人的自然本性已被社会本性所“烙印”,其纯粹天生的特点已消失。三是社会本性在人的本性中占主导地位。正像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方面的发展是统一的。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性的观点简括为:人的本性是以自然本性为基础、以社会本性为主导的二者的有机结合。

2.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海内外许多思想家、教育家都对人类的共同理想,通过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表了看法。马克思在前人的基础上,立足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怀揣着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其内容包括:(1)体力与脑力的协调发展。马克思曾说:劳动力是“体力与智力的总和”;恩格斯亦说过: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包括他们的肉体活动和精神活动”。只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体脑劳动界限彻底消失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全面发展。(2)人的才能与品质的多方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倡,必须“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预言:“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地发挥他们各方面的才能”。(3)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相互制约的,社会关系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程度。

3.个性充分自由发展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提出:“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正像一些学者所指出: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使人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发展和运用的统一”不过它们二者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就量和广度而言,另一个是就质和深度而言的。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完全结合起来,人就能获得全面、充分、自由的发展。

(二)古代的“人本”教育思想

古代的“人本”教育思想传统,首先,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对人的教育。它是郭沫若首次提出的论断。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基。郭沫若在《十批判书·孔墨批判》中写道:“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每一个人要把自己当成人,也要把别人当成人,然后自己才能成为人。不管你是在上者也好,在下者也好,都是一样。”其次,我国古代形成了一种“人贵”论的传统。这个传统从《尚书·泰誓》“惟人,万物之灵”起,直到清末龚自珍“天地至顽也,得倮虫(指人)而灵”(《龚自珍全集·释凤》)止,绵延达数千年。“贵”即价值,“人贵”论即人有价值论。最后,《管子·霸言》篇还提出了“以人为本”这个短语。它写道:“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很明显这段话是基于政治立场的,但任何工作无非是人的工作,所以同样适用于其他一切领域。总之,在教育上,我们要继承古人的“人本”教育思想,重视人的价值,人的潜能,人的个性,人的力量。

(三)西方的现代的人本主义思想

我国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我们同时也参考西方的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这一思想认为人是有价值的,教育就是去发现人的价值;承认人有优秀的潜能,教育目的就是去发掘人的潜能;肯定人有自己的特点,教育就是去发展人的个性。总之,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就是注意实现个人的自我。即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它从“三发”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教师只是处于辅助地位,学生应处在主体地位;要在学习环境中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主张在教育工作中,要有一种愉快活泼乐观向上的教育气氛。

我们所指的教育人本论由三部分构成: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它包括关于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充分的自由发展,是教育人本论的理论基础。二是古代的“人本”教育思想传统。它是教育人本论赖以产生、形成的民族土壤。三是西方的现代人本教育思想。它是我国教育人本论的参照物。

教育人本论的含义

教育人本论包括五个部分,“以人为本”,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和发展人的力量。现逐一分析如下:

(一)以人为本是基础

教育人本论的基础是“以人为本”。任何工作、事业都是以人为根本,教育也不例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什么人与怎样培养人,所以要保证教育事业始终都为人着想,为人服务。只有教育以人为本,才可以科技兴国。

(二)发现价值

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其价值,人活在世上,不仅要肯定自己,还要尊重别人。人具有改造自然,推进社会发展的能力,并且每个人都想发挥其作用。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教育引导人们不断发现其价值。古人说得好,“天生之,地化之,人成之”。总之,每个人都非常希望自身的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但由于种种主客观的原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人的价值取得充分的共识。因此要通过教育,引导大家不断地去发现人的价值。

(三)发掘潜能

每个人都有潜能,人的潜能分为两种:道德潜能和智力潜能。但人的潜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开发,没有转化为现实,所以我们要通过教育把人的道德潜能和智力潜能发掘出为来。

(四)发展个性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人的个性发展有三个特点:(1)个性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人的个性一旦形成之后就不易改变。可是个性也是可以培养、发展的。(2)个性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通过教育,要将先天具有的自然特点和后天习得的心理与社会性的品质一起进行发展。(3)个性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在个性教育中,既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也不能混淆。只要在这三个特点基础上来合理地发展人的个性就会使个性教育得到增强,推动个性发展。

(五)发挥力量

人由生理(身体)系统和心理(精神)系统组成,所以人力也就有体力和心力之分。所以发挥人的力量,就是将人的体力与心力尽量发挥出来。但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人并不能完全地发挥自己的力量,所以需要我们通过教育将其发挥出来。

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教育人本论。那么,具体该怎么来推进素质教育呢?

(一)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

某部门曾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论,这一理论是两种教育思想的结合体,一是教育与发展结合,二是教育人本论。理论中提到:一切为学生发展,为一切学生发展,为学生发展的一切。从这一理论,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必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二)尊重学生

人格包括道德人格、法律人格与心理人格。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都应受到尊重。尊重人格就是在法律、道德、心理上给以保护、尊重和关心。要无条件地尊重学生的人格,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差学生,尤其是差等生更应受到尊重与保护。否则,就不是一名合格的老师。

(三)关心学生

我们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要关心学生。关心学生需要我们在宏观上调控,在微观上放手。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的物质生活、学习生活,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生活,尤其要更加关心其精神生活,做到真正关心学生,从而在教育上少走弯路。

(四)理解学生

理解与了解是两个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基本上来说,关心是了解的前提,了解是理解的前提。理解学生,就是教师或家长处理学生的问题时,要设身处地为他们考虑,要做到角色互换。但理解学生是建立在关心学生的基础上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学生,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信任学生

信任学生是对学生尊重、关心与理解的集中体现。我们不仅要在学生取得成功时给予信任,要在他们犯错与失败时信任他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真正地信任学生,让学生更好的成长。

如何以教育人本论为基础推进素质教育?就是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学生,从而做到:一切为学生发展,为一切学生发展,为学生发展的一切。

学生主体论概述

学生主体论是进一步具体化的教育人本论。就是说,落实到学生身上教育人本论,就是要主张学生主体论。

学生主体论的发展历史

学生主体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归纳起来,基本上是由以下的观点渐渐演变过来的:

(一)学生客体论是最初的理论

学生客体论就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客体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而不主动获取。这一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灌输;二、顺从。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听从老师的指挥。前苏联凯洛夫在《教育学》中一语道破天机:教师的话就是命令。

(二)儿童中心论替代学生客体论

儿童中心论由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提出。主要包括:哲学基础是实用主义;心理依据是儿童天性说;特征为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什么作用;学生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过去的教学是儿童围着教师转,现在是教师围着儿童转。杜威炫耀道,提出儿童中心论是一场重大的教育革命,它可以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媲美。

(三)学生客体主体论将上两者有机地结合

学生客体一主体论由前苏联凯洛夫提出。这一理论的含义是在教育过程中,儿童既是客体又是主体。它吸纳了学生客体论与儿童中心论的合理思想,较这两种理论更为进步。我国的双主体论就是根据这一理论发展来的。

(四)学生中心论

学生中心论主要包含: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心理学依据的是心理潜能;特征为以情感为纽带,帮助学生实现心理潜能;教师处辅导者地位;从教师一方转向学生(儿童)一方。

(五)学生主体论

学生主体论是在批判性对待前人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不论其思想与之对立,它都会吸收其合理内核。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形成学生主体论,这一理论主要包括三种观点:教师单主体论,学生单主体论、双主体论。清楚了这些,对掌握学生主体论的实质及形成是有益处的。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在师生的主客体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五种不同的观点,即学生客体论、儿童中心论、学生客体—主体论、学生中心论、学生主体论。这后一种观点是在前四种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五种观点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学生主体论的涵义

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生主体论存在着三种形式。我们主张学生主体——教师客体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是主体、物是客体;所以很明显,教师是人,教师就是主体,学生是人,学生也是主体。学校的所有教育活动,说到底,全部要借助于教师去培养学生。那么,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教师一直是处于客体的地位,发挥着外因的作用;可教师的客体性质与纯客体的教育传媒是有区别的,因此教师是主体性客体。虽然学生是人,是主体,并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发挥着内因的作用,可教师却有时不把学生当主体看待。所以学生主体论就是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唯一主体;教师是主体性客体;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一直视学生为主体。

在以上基本看法的前提下,学生主体论的内涵,也能以从哲学方面、心理学方面、特征、教师与实践方法等五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哲学方面

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研究方法的最高层次,成为各门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学生主体论也在其中。所以学生主体论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其中理论中的“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就是来自辩证唯物主义。对此,以后还将予以分析。

(二)心理学方面

学生主体论是以心理内化论为心理依据的。心理内化论认为教育的过程就是将外部的东西转化为学生内部的东西,所以没有心理内化论,就没有学生主体,没有学生主体论。

(三)特征就是将外部的要求、活动转化为学生主体的内部活动与要求。

(四)教师

学生主体论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起主导作用,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相结合。一方面我们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积极性。

(五)实践方法

学生主体论的实践方法,归纳起来就是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位个体、学生,以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唯一主体,教师一直要求把学生当主体看待。这是学生主体论之实质。它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心理内化论为心理学依据,主张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的辩证统一。

运用学生主体论实施素质教育

开展素质教育的前提是学生主体论。可具体方法是什么呢?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尊重

我们要自始至终将学生作为主体看待,不能因为任何原因而改变他们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争取有效的方法。虽然学生是主体,但古往今来不这么认为的却大有人在,我们不要走入误区。

(二)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要调动

虽然学生的主体结构由身心两系统组成,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主要指调动学生的心理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性。我们要时刻清醒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只是方法,我们是要通过这种方法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发挥

评价一种教育的效果,是以学生是否接受教育为基础的。没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就不会接受教师的教育,又谈何教育的效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最终目标。

依据学生主体论的要求,为了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通过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以实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目标。

心理内化论理论

心理内化论是进一步具体化的学生主体论。即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其主体积极性与发挥其主体作用,就必须主张心理内化论。

心理内化论的发展历程

同类推荐
  •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09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09

    《海外新闻2009出版实录》内容包括:走近美国康泰纳仕国际集团、从《衬衫换甜点》看美国出版新变化、国际出版界热炒“雷曼兄弟”、美国财经图书行情依然看好、《美国地区英语辞典》即将全部完成、从两本中美版权合作杂志看去、浅谈《悦己SELF》的广告与发展、美国杂志编辑出版的奥妙、中外合作杂志是中国期刊界的“狼图腾”? 中国《读者》可否收购美国《读者文摘》、“卡斯特罗语录”在古巴出版、欧洲报纸出版商想到美国收购、金融危机影响英国出版的编印发等。
  • 我们都是食人族

    我们都是食人族

    《我们都是食人族》为结构主义大师列维—斯特劳斯于1989年至2000年间,在意大利《共和报》所发表的16篇专栏集结,以及发表于1952年的《被处决的圣诞老人》一文。在这些文章里,列维—斯特劳斯立足当时社会热点,探讨了如圣诞为何“习俗”风靡全球、疯牛病蔓延广泛、女性割礼是否侵害人权、亲子关系应基于血缘还是亲缘等议题,用结构主义和人类学的眼光审视自己身处的时代和社会,反思科学与自然的关系,告诉我们“所谓复杂或先进的社会,与被误称为原始或古代的社会,两者之间的距离远较人们认知的小上许多。”就像出版于1955年的《忧郁的热带》一样,列维—斯特劳斯文章的写作时间并不标示它过期的时间。相反,他在这些文章中对当代社会的文化反思放到现在依然成立,且无比犀利,几近预言。
  •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本书编入科学历史上各领域震撼世界科学界的数百个科学发现。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取得的重大科学突破进行分析介绍,为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科学知识之门,引人沉思,启示未来。
  • 袁枚:性灵人生 (文化怪杰)

    袁枚:性灵人生 (文化怪杰)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融入日常生活,并成为广大民众人人奉行、时时奉行但其自身并不自知的日用常行,才能称得上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实现作为“兴国之魂”的立国价值,此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育”的要旨。本书以日常生活为研究视域和思维框架,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维分析,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尝试性探究。
热门推荐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终焉纪实

    终焉纪实

    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地球史上最大浩劫——两件事接连发生之后,世界还有什么?灾厄过后,人类仅剩下不到万人存活。他们分散在世界的各处对眼前的世界还有什么期待?在某一个陆地上,七位青年人的相遇,是偶然还是命运?不论缘由,他们持续着末世中的旅途,除了生存还有什么目的?终焉是否会到来?
  • 天煞孤星之我是反派

    天煞孤星之我是反派

    我王晔,性别男,新社会时期的三好青年,吃苦耐劳为人朴实积极向上甚至我每天都搀老头老太三次以上。唯一的缺点是快到三十了还是单身狗。穿越这事我不是没想过,每个人都要有中二期吧。所以我就觉得,即便穿越没有主角命,至少看在人品份上来个结局好点的NPC做做吧。可谁知道,我居然是最后大boss。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请先让我静静。苍天啊,命运啊,你的良心不会痛吗!就这样,王晔的反派之路开始了。
  • 修无情道的她

    修无情道的她

    他是这个世界第一个修道的妖族,也是第一株食肉的莲花,但他终将飞升上界,迎娶道尊,走上妖生巅峰。
  • 我的老师是猫妖

    我的老师是猫妖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你一定见过有着一双美丽翅膀的蝴蝶吧,可是你绝对没有见过同样长着美丽翅膀的小女孩,碧绿色的眼睛,瓷娃娃一样的肌肤,和文具盒一样长的身高,一个也就罢了,竟然还有七个,这些超级可爱的女娃娃煽动着翅膀,停留在空中,如果不是小天使的话,那肯定就是小精灵——蝴蝶仙子。
  • 大佬的布局

    大佬的布局

    澹台笑其实是个系统控,重生而来的他好像和网吧管理系统、酒店管理系统、广告投放系统、平台开放系统、手机操作系统等杠上了……
  • 我的修仙非日常

    我的修仙非日常

    【搞笑修仙流小说】我,萧何,16岁,很帅,是个好人;身为一名光荣的接班人,要做一个为社会造福的好人;在这个灵气复苏的时代,成为一个为社会造福的修仙者;在这个人心冷漠的社会,只有功德无量的我,才能够带给大家温暖……“警察叔叔,我真的是个好人!”
  • 农家娇妻有仙气

    农家娇妻有仙气

    为了救生病的阿奶,李依依被逼嫁入了大户苏家,结果在狠毒继婆婆的算计下,又变成了农家之户。上有年迈的阿奶,身边有痴傻的相公。不服输的李依依,决定利用她奇遇得来的阵法之术,发家致富,过上好日子。只是明明痴傻的相公,怎么就变得越来越坏,更是撩拨了她的情,乱了她的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愿力:决定人生成败的十种心量

    愿力:决定人生成败的十种心量

    是我们把世界看错,却说生活欺骗了我们。梦想从来没辜负过谁,是我们选择了投降!
  • 季羡林自传(典藏本)

    季羡林自传(典藏本)

    《季羡林自传(典藏本)》畅销近10年,是季羡林生前亲自授权、审定的版本。当代中国出版社为了表达对季羡林先生的纪念,隆重推出双色精编典藏本。《季羡林自传(典藏本)》是作者季羡林先生用自己的笔,讲述了他从山东临清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长为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的人生历程,记述了他九十多年来所遇到的人和事,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展示了他个人的奋斗经历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