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2600000023

第23章 和上级相处的艺术

坚决贯彻上级指示精神

要贯彻好上级指示精神,首先要全面、深刻地领会上级指示精神的实质,要学会尽力站在上级的位置来体会指示精神,要有全局观点,不能本位主义。再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把上级指示精神和部队的实际工作情况有机地、紧密地结合起来,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能教条主义地盲目照搬,不能只当传声筒。其三,若上级指示精神和部队工作(作战)实际有较大出入,可能严重影响工作(作战)任务的完成,我们则要做骨鲠之臣,敢于如实全面地把上级指示精神和部队实际严重脱节的情况反映给上级首长,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其四,贯彻领导意图时,吃得准的,有把握的,不必事事向领导请示报告;吃不准、没把握的,千万不要凭自己的想象去做,应及时向领导请示清楚,不能超越权限,特别是遇到特殊情况时更是如此。

很多情况下你的上级会制定出一些你不同意的政策,但你还是应该严格遵守。向上级表明你的反对意见是很重要的,但如果你最终没能说服上级的话,你还是应该严格遵守这些政策——就像你百分之百赞同它们那样。不可破坏上级的权威性。

弥补上级的不足

再优秀和杰出的人,也不可能样样都精通,总会有些缺点和不足之处,尤其在当今这个知识大爆炸和分工越来越细的时代更是如此。

因此,杰出的领导者,如果能有弥补其缺点和不足之处的部属相协助,就会如虎添翼,该单位的工作自然会更上一层楼。如毛泽东主席的好助手周恩来总理就起到了伟大的不可替代的辅佐作用。毛泽东有诗人的浪漫,极具魄力,举重若轻;周恩来则严谨缜密,周到细致,举轻若重。

作为副手和辅佐之才,如果不去弥补主官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双方就不容易融洽共事。因此,你作为副手想推动上级领导,就要洞悉他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并在那方面发挥弥补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单位的建设和工作的开展。如果一味地和上级的长处相较量、比上下,必将不利于和上级融洽相处,也不利于工作和自己的前途。

有些干部,才华出众,却偏偏又遇到心不是很宽的领导,那就要以工作大局为重,诚心诚意地工作,恰到好处地协助上级,切勿锋芒毕露,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巧妙进谏的艺术

作为称职的部属,不仅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圆满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而且要为领导当好参谋,出谋划策。尤其是当领导的决策、指示和实际情况脱节甚至是错误的时候,部属更应积极、巧妙、艺术地进谏,使领导改变原来不太实际或错误的初衷。

作为真正称职的部属,首先应勇于告诉领导真话,给领导反映的情况必须真实,不应带自己的有色眼镜,更不能添油加醋,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再者,提反对意见时要注意场合,不要在大庭广众下批评领导的决策,要在私下里进谏,特别要让领导感觉到你进谏的善意和真诚。

其三,尽可能多提几个进谏方案,让领导有所选择。特别要使心胸不够宽广的领导有一种你要依靠他定夺的感觉。

其四,告诉领导坏消息时,要设身处地为领导着想,如不是必须紧急处理的事情,要尽量在领导的心情、精神和状态好的时候进谏,要从最关键、最要害的问题入手,语言尽量简练。

推不动上级就带不动部属

带兵骨干容易感到自己是“风箱里的耗子,两头受气”。

部属在评价自己的领导时,常常站在下面的立场去看:这个领导有没有胆量把部属的想法充分反映给上级?这个领导有没有能力去影响上级?

从这两条标准可以让我们看出,即使业务精和工作能力强的领导,如果对上级只是唯命是从,部属也是不满意的。然而,事事做部属的“尾巴”,总是和上级讨价还价,也不是个好领导。

在中层岗位的带兵骨干,既要有带动部属的能力,也要着眼大局,考虑上级领导的处境,要充当部属和上级领导之间的桥梁,适当调整两者之间的关系。

作为称职的带兵者,绝不能采取“一边倒”的态度,而要在关键问题上,如实全面反映情况,使上级领导放弃不完全实际或过分的要求,从而调节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委曲求全

战国时,赵国有个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蔺相如两次出使秦国,把生死置之度外,大智大勇,使赵国不受屈辱,为赵国立了大功。赵王因此十分信任蔺相如,拜他为上卿,地位在大将廉颇之上。廉颇自恃资格老、功劳大,不服气,就对自己的手下说:“我是赵国的大将,立了多少汗马功劳!蔺相如有什么了不起,倒爬到我头上来了。哼!我见到他,一定要羞辱他。”这话传到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装病不去上朝,尽量避免和廉颇接触。一天,蔺相如带着手下乘车出行,真是冤家路窄,老远就看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他赶紧叫手下把车赶进小巷躲一躲,让廉颇的车马先过去。这件事可把蔺相如的手下气坏了,他们责怪蔺相如不应该如此胆小怕事。蔺相如却说:“你们觉得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一个威势大?”手下说:“当然是秦王威势大。”蔺相如又说:“对呀!天下的诸侯都怕秦王,我为了保护赵国的利益,却敢当面指责他,怎么我见到廉颇将军反倒怕了呢?因为我想过,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来侵犯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在,要是我们两人不和,让秦国知道了,就会趁机来侵犯我们。因此,我宁愿忍让点。”有人把这件事传给廉颇听,廉颇感到十分惭愧,他就光着上身,到蔺相如家负荆请罪。从这以后,两人就成了知心朋友。

上述故事说明:理智的委曲求全可以起到很好的人际关系的缓冲、润滑作用,作为称职的部属要有无故加之而不怒的修养,在领导误解了自己,特别是冤枉委屈了自己时,要顾全大局,要“沉住气”,不要马上反驳、辩解,更不能怒气冲天。委曲求全是一切以党的事业和工作的大局为重,心胸宽广、豁达的表现,不是懦弱。要知道许多时候“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勇于认错

一个人在工作中难免说错话或做错事,而这时部属要勇于认错,尤其是自己还没有完全认识到错误时,更要有勇于认错的诚意和勇气。有时就算你是正确的,领导冤枉委屈了你,部属也应该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豁达和大度,当然事后要私下里向领导者解释清楚,消除误解。再者,要主动承担责任,特别是在领导决策失误使你在工作中受挫时,更应该适时恰当地承担责任,以帮助领导分担压力,宽慰领导的心。其三知错就改,无论何时你发现自己做错了,要竭尽所能去弥补,不能虽然接受了批评,但事后仍然我行我素。勇于认错,瑕不掩瑜。勇于承认错误是力量、成熟和正直的标志,不但不会影响威信,反而会赢得领导和同事的尊敬。

作为领导,也难免会犯一些错误,犯了错误之后,如果诚恳地认错,依然能够给下属留下好印象。一旦措施失败,领导者就应负起完全的责任,尽管是部属的失误,有时也要检讨是不是自己交代不清,或是监督不周?绝不可认为错误是别人的,完全没有自己的责任。如果说这一点小错是你的“丑”的话,那么你积极认错的态度则显示了作为领导的风范,也能够提高你自身的威信,令下属们信服。

春秋战国时期,秦穆公是秦国的一代仁义之君。他曾经为向东扩张势力,派三员大将带兵偷袭郑国。由于郑国离秦国较远,当时秦国的一个谋士劝秦王说:“长途奔袭,士兵们肯定在未到郑国时就已疲惫不堪,况且,浩浩荡荡大军去偷袭,郑国又怎能没有准备呢?”

秦穆公不听谋士的意见,要坚决进攻郑国。谋士于是嚎啕大哭,因为他已料到秦国必败,而他的儿子正是三员出征大将之中的一个。

果然,郑国大商人弦高在途中遇到秦军,当他得知秦军要攻打郑国时,一面派人急速报于郑国,一面犒劳秦军,并对他们说:“你们三路大军奔波这么远,浩浩荡荡,影响那么大,郑国早有准备了,你们恐怕不可能偷袭成功。”

秦军三员大将一听就犹豫,弦高说的不错,以疲惫之师去攻打以逸待劳的郑国,肯定会损失惨重,于是,开始撤退。但是在归途中,却遭到晋军的偷袭,结果秦军全军覆没,三员大将也被俘虏了。

当秦国三员大将历经千难万险,逃命回到秦国时,秦穆公披着缟素(孝衣),到郊外三十里迎接他们,哭着说:“委屈你们了,这一切都是我的过错啊!我不该不听谋士的话,而坚决让你们进攻。你们哪有罪啊?”

秦穆公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正是一代仁君风范的表现。他这样做丝毫无损于他的威信,相反却让他的将士们更加信服他,更加愿意为他效劳。

领导也是人,肯定也会犯错的。而且有时是明显的、公开的,绝没有再掩盖起来的可能。一般地说,错误无论发生在谁身上,都是一件尴尬的事情。可是如果你想充耳不闻或垂头丧气,肯定会是欲盖弥彰,影响到你的威信和你的形象。请不要灰心,勇敢地把错误承认下来,或者公开道个歉。

在很多时候,勇于认错,似乎会让更多的人知道你的过失,但这并不是在把你的污点扩大,降低你的威信,相反适当地认错,恰恰可以把污点变作亮点,提高你的威信,所谓“小错不掩大德”就是这个道理。勇敢认错,实际上正是在显示你的“大德”,显示出你作为领导的风范,下属们会这样想:“领导都有犯错的时候,但他能够勇于承认,那么我们犯错的时候,只要我们敢于承认,领导肯定会宽容处理,比那些死要面子的领导强多了。”当然,勇于认错之后必然要改过,这是自不待言的。

不要死要面子,是对就是对,是错就是错。瑕不掩瑜,要敢于面对,敢于承认,并加以改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用心工作

    用心工作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结合大量生动翔实的材料和案例,紧紧围绕“用心”二字,详细讲述了用心工作的理念,并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本书可读性、启发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强,适合员工个人阅读,也可以作为企事业单位员工培训教材,相信本书的出版对企事业单位员工的个人阅读和培训大有裨益。本书由郑一群著。
  • 消失的系统

    消失的系统

    叶枫,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某一天,获得了一个系统,从此走上人生巅峰……一觉醒来,系统突然消失了,又会带给他怎样的故事呢?
  • 灯下漫笔:鲁迅诗文选

    灯下漫笔:鲁迅诗文选

    本书所选的鲁迅散文稍稍远离了他耿直、犀利、斥责黑暗现实的主色调。它记录的是鲁迅对于人生的思考与反思。
  • 童年论

    童年论

    近年来,学界对童年社会学研究的兴趣与日俱增,本书旨在介绍这一研究领域中的主要发展情况。在当代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的基础上,本书建立了童年研究与社会学理论之间的联系,呈现了它的历史、政治和文化维度,并通过对童年的社会结构性特征及其日常生活背景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童年的社会建构特征。本书并不是根据家庭、学校和玩耍这样的传统类别,而是围绕空间、时间、文化、身体和工作这样的主体来组织内容的。通过这种方式,本书分析了近年来童年研究中新的研究方法的差异,以此为童年研究领域提供有价值的启示。
  • 道界天下

    道界天下

    神秘村落中走出的神秘少年,道心没有,道灵不具,道体不通,却一心求道,拜入问道宗,踏入一条与众不同的修道之路!
  • 豪门缠情:老公,饶了我

    豪门缠情:老公,饶了我

    因为自己的失误家破人亡因此她背负了扫把星的恶名因为自己的好心招来了恶魔因此她成了恶魔弟弟的禁宠
  • 拳意述真

    拳意述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皇破九重天

    皇破九重天

    一滴血,可焚尽万里山川,一念间,可裂苍穹断江河,一代战皇,荣耀归来!从此一代无双战皇重现世间,这一世叶天必将撕碎皇道封锁,横扫世间各路天才,以鲜血铸就无上皇冕!镇压一世,横推万古!
  • 浩世之歌

    浩世之歌

    在亘古的废墟中,幽灵述说着被遗忘的故事:万年之前,恶魔撕裂了天空,带领着源源不断的亡灵和黑暗从地狱降临到了这片祥和的浩世大陆。在黑暗和亡灵的腐蚀和侵略下,大陆所有种族空前的团结在一起奋起死战:人类、巨龙、精灵、蛮族,高等魔兽。那是一场旷古绝今的战争,面对强大且几乎不死的亡灵生物,浩世的种族联盟用鲜血汇聚的江河和尸体堆积的山岭,耗费了数不清的资源才艰难的战胜了恶魔和亡灵。但是万年之后,黑暗仿佛又要归来。
  • 公司开到北宋去

    公司开到北宋去

    被誉为天才的商业巨子孙维梁,事业如日中天之际突遭暗算,意外来到北宋雍熙年间。孙维梁执着的想要复制前世辉煌,渴望拥有自己的公司,并为此锲而不舍的奋斗。期间发生了很多故事,惊险、刺激、有趣、励志、感动……本书试着带大家进入孙维梁的故事中,领略其中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