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3600000036

第36章 南海泡沫:官商勾结的大赌局(1)

南海泡沫事件是英国在1720年春天到秋天之间发生的一次经济泡沫,它与密西西比泡沫事件、郁金香狂热并称欧洲早期“三大经济泡沫”。这次事件是英国金融史上的一个插曲,它充分暴露了金融市场发展进程中的投机和舞弊行为,致使英国金融业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停滞阶段。从本质上看,南海经济泡沫就是一场官商勾结的大赌局。

南海经济泡沫事件与英国国债危机有莫大关联,其罪魁祸首为南海公司,这是一家与王室、贵族有着亲密关系的特权公司。此前,在围绕争夺西班牙王位继承权而爆发的战争中,英国政府共发行了近950万镑的公债,巨大的债务利息让英国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为了维护债务信用,英国政府打算通过发行公司股票的方式来兑现到期公债,并将公债持有人变成公司股东,以此来缓解资金困难。1711年,英国首相罗伯特·哈利(Robert Harley)接受约翰·布朗特(John Blunt)和威廉·巴特森(William Buttson)的建议,说服议会建立南海公司以认购政府债务。南海公司成立初期,便认购了总价值近1000万英镑的政府债券,作为回报,英国政府对该公司经营的酒、醋、烟草等商品实行了永久性退税政策,并给予其对南海(即南美洲)的贸易垄断权。

1720年,约翰·布朗特又向财政部提出所谓的“南海计划”,计划的主要内容是,由南海公司接手英国政府的全部负债,总值约为3000万镑,而作为回报,南海公司将获得政府在1727年以前5%以及此后4%的利息收入。同时,南海公司还将付给政府350万镑的资金。这一计划的目的在于使各种债务单一化,以更有效转移英国的财政负担。随后,“南海计划”经议会讨论通过,并于4月7日由国王批准执行。

“南海计划”对政府与南海公司自身来说,都有极大好处。原本英国政府背负沉重的财政包袱,现在经南海公司换取国债后,利率得以下调,使政府财政压力舒缓。另一方面,政府又可从南海公司取得一笔可观的收入。对南海公司而言,由于其股价在当时大受追捧,公司可趁机以远远高于面值的股票换取回报稳定的国债,变相赚取丰厚利润。此外,南海公司还可每年从政府赚取稳定的债息。

为了让民众尽快接受这种换股形式,英国贵族与银行家串谋起来,鼓吹南海公司在南美洲的优良业绩,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当时英国私人资本不断集聚,投资机会却相应不足,造成大量资金处于闲置状态,所以有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认购南海公司股票。不仅如此,英国政府还宣布南海公司管理者为国家的有功之臣,甚至对他们封爵,以显示南海公司与政府的紧密关系。有政府做后台,南海公司股票怎能不火。由于投资者踊跃购买,南海股票供不应求,公司股票价格狂升不止。

面对南海股价的狂涨行情,英国当局当然非常高兴。由于南海公司与英国负债相挂钩,所以这只股票行情越火,也就意味着英国政府财政压力就越轻。随着股价的上涨,英国贵族和政府官员渐渐尝到了甜头,他们也开始竞相购买南海股票,其中包括半数以上的参众议员,就连国王也禁不住诱惑,认购了价值10万英镑的股票。截至1720年5月23日,股价由1719年每股126镑,飞升至500镑。6月2日,股价已涨到了每股890镑。而到了6月底,股价竟狂涨至2000镑。

在南海公司股票疯涨效应的带动下,英国伦敦出现了全民炒股的狂潮。贵族、商人、乡绅、法官、教士以及各阶层的妇女等,都开始竞相争购各种股票。有人曾这样形容道:“政治家忘记政治,律师放弃打官司,医生丢弃病人,店主关闭铺子,牧师离开圣坛,就连贵妇也放下了高傲和虚荣。”当时,英国的股票交易只是在一条小巷的一家交易所和两家咖啡馆中进行,而此时在这条不大的小巷里,每天都是人头攒动,空气中夹杂着各种令人狂热的气息。为了促销股票,南海公司又向有意购买股票的人士大举借贷,让他们有能力购买大手股票,然后再由他们分期摊还贷款。渐渐地,社会上已兴起了一股“南海热”,涌现出一大批与“南海”相关的新名词,例如“南海服饰”、“南海马车”、“南海钻石”、“南海仆役”等。这时候,各种时髦货无不以“南海”命名,否则便会遭到顾客的冷遇。此时民众对南海公司股票已达到了癫狂的程度。

南海效应也引发了创办新公司的热潮,各种莫名其妙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其中大多数是子虚乌有的泡沫公司,其公开业务往往也是荒诞离奇的,如以铅炼金,镇压海盗,承办葬礼,发明永动机,建立私生子养育院以及培育体躯庞大的西班牙驴马等。许多投机家通过建立泡沫公司,浑水摸鱼,推动公司股价上涨而赚取暴利。如此一来,在庄家和赌徒的推动下,整个伦敦股市已成为一个巨大的金融赌场,股票价格日日疯涨,其中包含的金融泡沫也是越来越大。

众多泡沫公司股价的疯狂上涨,引起南海公司管理者的不安,他们担心公众的钱会被截走。而根据当时法律规定,只有国王才能创造独立的公司,所以这些“泡沫公司”大多没有国王的特许状。南海公司便以此为借口,让这些公司在公众面前曝光,并通过贿赂议员等手段,推动政府于7月份颁布了《禁止泡沫公司条令》。此后,这些“泡沫公司”相继解散。

但令南海公司没有想到的是,众多公司解散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市场的恐慌,股民纷纷抛售手中持有的股票,造成股市狂跌不止。随后,公众的怀疑目标也蔓延到南海公司头上,公司股价也是一落千丈。到1720年9月2日,南海公司股价已降至每股700镑,13日跌至每股500镑,而到了29日,更是跌破了每股175镑。为了维持股价,南海公司宣布提高股息。但公司此时已失去了民众的信任,股价仍持续下降态势。12月12日,南海公司股价已降至每股128镑。此时,许多高价购买南海公司股票的人,都遭受了巨额损失。整个英格兰经济也陷入了崩溃的边缘。

面对巨额损失,愤怒的民众要求严惩这些卑鄙的投机者。在他们的强大压力下,英格兰当局被迫成立调查委员会,对南海公司内部管理层进行彻查。随后,南海公司的许多重要职员都被传唤到议会下院法庭,接受调查。经过审理,调查委员会揭露了南海公司包括贿赂、欺诈在内的许多丑恶行径,有不少的政府官员被牵扯其中,而这些人都受到了严厉的惩处,例如财政部长伊斯拉比(Eisrabi)被议会除名,其财产被没收,并关押于伦敦塔;南海公司发起人之一——约翰·布朗特被没收全部财产;公司部分董事被处以巨额罚款,情节恶劣的还被送入监狱服刑。到此为止,南海经济泡沫事件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

如今看来,南海泡沫就是政治家和银行家联合开设的一场大赌局。虽然他们的初衷是为了减轻英国政府财务负担,但随着事态的发展,这些人已被贪婪占据了内心。为了掠夺财富,他们通过花言巧语、尔虞我诈,将社会各阶层人士骗到局中,肆意在其中挥霍钱财。最终,多数人成为金融势力下悲惨的牺牲品。

南海经济泡沫的破灭,使得英国遭受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并沉重打击了刚刚建立不久的股份制度和近代金融体系。此后,英格兰经历一段大萧条时期。这次危机对英格兰银行的危害最大。南海公司与英格兰银行分别为英国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象征,他们之间既存在矛盾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南海公司与英格兰银行曾争夺过处理政府债券的特权,在南海公司兴旺时期,英格兰银行又试图趁机插入,而这使得英格兰银行不可避免地卷入到这场危机中。

当时,在罗伯特·沃尔波尔(Robert Walpole)的协调下,英格兰银行承诺接受南海公司350万镑的公司债券,却在事后背信弃义,最终免于同归于尽的下场。尽管南海公司和英格兰银行都在这场危急中幸存下来,却使得刚刚建立起来的股份制度和金融制度损失惨重,特别是股份制的发展,差不多推迟了一个世纪。此外,政府出于经济和政治方面的考虑,也颁布法律,禁止股票投机活动,并限制股份公司的创立,从而影响了股份制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参与股份公司谈虎色变。

日本遭遇政治庄家与金融赌徒的联合绞杀

日本复兴让美国人“不爽”

日本与美元的汇率是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对双方贸易的影响巨大,日方对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美国前国务卿乔治·舒尔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上的溃败,使得日本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粮食缺乏、居民失业、厂房倒闭;美国军队的入驻,又让日本成为一个失去了诸多主权的“被保护国”。这一切都表明,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政治上来说,日本都被彻底击败了。

然而,日本并没有就此倒下。二战后,美国忙于同苏联对抗,对日本一直采取扶持政策。在美国的支持下,日本进行了农地、军阀、劳动和教育等方面的一系列民主改革。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为正在复苏中的日本经济提供了动力。1952年,日本经济已恢复到战前的水平。期间,日本与美国签订了《旧金山条约》,实现了国家独立的目标。一年后,日本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并于1955年加入关贸总协定,成为世界重要的经济体。

自1955年开始,日本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日本借助美国扶植“反共堡垒”的战略意图,在军事上依附美国的同时,又在经济上免费搭便车,军费负担一直小于国民生产总值。1972年,日本经济年增长率达到93%,成为当时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此时,日本的汽车、电子和钢铁等工业成为世界工业的翘楚,日本经济模式也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典范。

虽然美国一直在背后支持日本复兴,但当日本经济迅猛发展,以至于损害到美国自身利益的时候,美国就无法容忍日本这种无限制地搭便车了。面对日本咄咄逼人的出口攻势,尤其是已威胁到一直令美国人引以为豪的高技术领域时,美国国内企业界便将矛头指向了被人为扭曲的汇率政策,他们认为是日元的人为贬值造成美国产品竞争力的下降。美国曾有官员表示:“即便是美国在经济上还能容忍对日本的庞大赤字,在政治上也变得忍无可忍了。”

当时美国在“里根主义”的指导下,为复活“强大美国”而采取强势美元、扩张性财政、减税刺激消费、增加军事预算等政策,使得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急剧扩大。仅1983~1984年的一年时间内,美国贸易赤字就从原先的600亿美元上升至1000亿美元,而财政赤字已升至1000亿美元。根据《日本通商白皮书》的资料显示,在1981~1987年的6年间,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正在逐渐加大,截至1987年,双方间的贸易差已超过500亿美元。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政府不得不开始考虑采取措施来改变这种情况。美国人对日本的经济战争就此拉开了序幕。

1983年10月,美国财政部长唐纳德·里甘在致函日本大藏省大臣竹下登时表示:“由于日元被低估,以及日本对美国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在美国国内形成了强大的批判浪潮和保护主义的巨大压力……如果希望美国政府尽力阻止那些试图把日本的产品和服务赶出美国市场的企图,那么日本方面有必要在金融市场的开放和日元的国际化问题上采取强有力且大胆的行动。”面对美国政府的指责,日本方面却认为,日本与美国的汇率问题并非是日本的“人为操作”造成的,而是归咎于美国的高利率政策。同年11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对到访的美国总统里根表示:“日元和美元的汇率与美国财政部的利率有密切的关系,美元因美国的高利率政策而变得非常强势,希望美国方面在降低利率上多做努力。”随后,里根总统抬出了“国会保护主义”的观点,希望美日双方在汇率、日本资本市场开放及美国企业进入日本市场等方面加强磋商和合作。

在1973年以前,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导下,西方主要国家实行本币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负责协调双边汇率问题。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西方各国的国际货币政策又遵照牙买加体系执行。在牙买加体系下,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问题,尤其是多边汇率政策问题,主要通过七国首脑会议或七个财长会议的形式来协调解决。

1975年,七国首脑便在法国朗布依埃举行第一次会议,然而这次会议主要强调各国内部事务管理的重要性,没有讨论国际经济协调问题。在1978年的德国伯恩会议上,与会的七国领导第一次提出七国政府应该联合行动,共同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带动世界经济复苏,这标志着国际经济协调的真正开始。1982年,美、英、德、法、日五国财长和央行行长在法国凡尔赛举行会议,形成五国财长会议制度。1986年,随着加拿大与意大利的加入,“七国峰会”终成定局。由于七国会议是采取非公开的方式进行,因此它被金融人士称为“货币黑帮的秘密会议”。

随着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逐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积极寻求一个经济大国的政治地位,而这与之前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在1983年以前,日本参加“七国峰会”明显的特点是消极被动,非常低调,盲目追随美国霸权,曲意迎合西方盟友的要求等。正如基辛格所说的那样,早期日本首相在“七国峰会”上基本是“装聋作哑”,“很少讲话,有时甚至在打瞌睡”。然而随着自身实力的明显增强,日本国内开始出现了“日本只有争取成为与其经济实力相适应的政治大国,直接参与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才能更有效地保持和发展日本的经济优势,才能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的论调。人有钱了,腰杆就硬了,而一个国家也是这样,日本开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际事务当中。

1983年5月28日,七国集团在美国威廉斯堡举行第九次首脑会议。日本首相中曾根在与会前表示,这次会议“比以往任何一次首脑会议都重要”,是“世界经济复苏的里程碑”,日本代表团“要为它的成功尽微薄之力”。当时,中曾根刚刚结束对韩国、东盟国家的访问,信心和劲头十足,而他这次出席会议,似乎就代表了整个亚洲各国的心声。

同类推荐
  • 如何读懂国家经济政策

    如何读懂国家经济政策

    地方官员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争取国家政策扶持,首先要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只有把国家政策弄懂弄透了,把国家政策支持的投资方向和重点搞明白了,才能紧紧抓住一系列稍纵即逝的机遇,打开争取项目工作的好局面。企业人士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做到合法经营就必须读懂国家经济政策,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只有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才能够创造条件享受各级政府乃至国家的各项鼓励和优惠;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与调整往往体现了特定时期的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特点,因此只有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才能够制定适当的企业发展战略。投资界人士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无论是金融投资、实业投资还是风险投资,读懂国家的政策环境都是成功的前提之一。
  • 粉丝经济学

    粉丝经济学

    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有自己的粉丝,这也使得粉丝经济逐渐成为这个时代经济浪潮中的最强音。其实,粉丝经济最根本的内容就是品牌社群。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社群思维,即必须先通过社交建立起自己的粉丝群,然后才可以在市场上占据席位。反之,如果没有粉丝,在未来就必然没有市场!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靠什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靠什么

    亚当·斯密关于“看不见的手”的许多结论和观点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依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刘国恩教授从斯密的经典理论出发,结合中国国情与经济发展实际,从“十二五”规划与科学发展观谈起,围绕“经济发展方式如何转变”的主线,与我们深入探讨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如何分配、政府该怎样做”等问题,让我们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和社会问题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同时也让我们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道路充满信心。
  • 谁动了中国经济

    谁动了中国经济

    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将中国置于全球化大背景下,从民营经济的发展、GDP的质量与数量之关系、农村市场经济的前景、个税改革等方面,透视换届之年中国新的经济周期与政治周期,反思中国模式,探寻变革途径,为广大民众的权益代言,理性解决这个时代的焦虑,寻求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
  • 地产大博弈:楼市的震荡与洗牌

    地产大博弈:楼市的震荡与洗牌

    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资本市场惨淡、银根紧缩、原材料涨跌互见……在内忧外患的双重重担之下,中国经济转型的困难辐射到各个角落,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的调整自然也在所难免。
热门推荐
  • 学霸追击

    学霸追击

    作为一个从警三年的刑警队队长,韩菲屡破大案。她的事迹足够写一部传奇。故事就从她破的一个案子说起。
  • 凤临天下:邪王的倾世宠妃

    凤临天下:邪王的倾世宠妃

    (新书已发:《倾城医妃:冷情王爷请入榻》希望大家支持)大婚当日,她被人所掳,未婚夫一纸休书,让她成为整个澜沧大陆的笑话。不堪受辱,自尽而亡。再度睁眼,迎来的是二十一世纪的军火女王,一身暗器出神入化,举止投足间风云万变,性格更是狂傲至极。她跨越千年而来,只为找到心中最初的那份执念。一曲琴萧合奏,至此天下相随!三段痴缠绝恋,三生痴情守候,他能否换回她的情定三生!
  • 第二块血迹

    第二块血迹

    一份有关国家的绝密文件不翼而飞,里面的内容一旦外泄,整个欧洲都会战火纷飞……首相亲自造访贝克街,力图挽回损失……紧张的国际局势一触即发……福尔摩斯能把失窃的文件找回来吗?神奇侦探这次可以力挽狂澜吗?
  • 九州辟邪传

    九州辟邪传

    妖魔乱世,九州风起,金戈铁马留下,血与泪的歌。在黑暗中积累了几百年的阴谋终于浮出水面。谁在算计与窥探,谁又能够担起拯救九州的重任,所谓恩怨相对,家国大义可在否。且听先生妙语,观世间万象。
  • 电影世界大融合

    电影世界大融合

    【这是一个从警察,到神盾局特工的故事】穿越到一个由无数电影融合而成的奇异世界。香港有个会功夫的大鼻子警察,还有个搞笑的赌圣和帅气的赌侠。纽约有个富家公子哥叫托尼,英国有个身材火辣的冒险家叫劳拉。而我们的主角……却是那个刚刚放走了飙车党老大,被罢免在家的可怜洛杉矶警察……故事就从这里开始……PS:由于本书是多个电影世界融合,所以世界构架、时间线、人物和部分剧情都与电影里有些出入,请以本书为主,切勿较真,切勿对号入座。
  • 前世缘起生世相依

    前世缘起生世相依

    前世,他是袅清绝尘不近女色的九墨神尊,得万千神女倾心,却独独为她破戒动心。今生,他是从容矜贵俊朗清逸的墨王,一袭墨袍翩然绝世。初次相遇,她一袭男儿装扮救他于水火之中。再次相遇,他在她发间留下一只玉簪向她许下及笄迎娶的诺言。从此,两人便纠缠不断。再世为神,转世重生,只为与你再续前世情缘......
  • 黑白边境:流星幻痛(全集)

    黑白边境:流星幻痛(全集)

    一个被割掉脸庞,记忆破碎的杀人犯,一个自称自己妻子的冷漠女人,杀人犯感到她不是在保护自己,而是将自己囚禁在这阴暗潮湿老旧的洋房里,一个好色的老警长,一个热心的无辜人,杀人犯到底要怎么利用这有限的资源逃出升天?自己又是否真的如“妻子”所说是一名杀人犯?一切的谜团随着杀人犯重新获得自由后慢慢揭开,他最终走向用暴力对抗罪恶的道路。
  • 重生之妹妹是最强王者

    重生之妹妹是最强王者

    一次车祸意外,让柯源和他的妹妹遇难,幸存下来的他发现自己的灵魂竟然进入了他妹妹的身体!最强的电竞”萌妹“就此诞生!
  • 大杂烩的异世界

    大杂烩的异世界

    充满未知的异世界,有钢铁一般的城市、有绚烂奇妙的魔法、有神奇的大自然,还有……我生活在这样奇特的世界,经历着有趣、惊险的人生。会有怎样的爱情,又会有怎样的结局。----------------------------------------------------------------------------------------------------------求收藏、求推荐。
  • 看到你我的病都好了

    看到你我的病都好了

    人人都知道,魏方晋有一个白月光让他念念不忘,可是谁也不知道他的白月光是谁。当林琼回到祖国的怀抱的时候,就对魏方晋展开了猛烈的追求。所有人都说林琼不过是和魏总的白月光有几分相似才能得到他的青睐。而只有林琼自己明白,她就是魏方晋的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