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51100000012

第12章 三国非主流顶尖智囊的悲喜人生

自从《三国演义》火爆问世以来,由于罗贯中铆足了吃奶的劲儿替诸葛亮摇旗呐喊吹喇叭,诸葛亮在中国人心中“首席智囊”的形象深入人心,已经很难改变过来。

诸葛亮不仅成为三国智囊的头号代表,而且也几乎成了三国这段历史的代言人。说到三国,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恐怕还不是曹操或刘备,而是诸葛亮。

其实这种“以一代百”的现象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在一个优秀的团队或某个行业中,有许多精英人才,但往往为大众所熟知的只有一个或几个明星人物。比如一提唐诗,必说李杜;一提宋词,必说苏辛;等等。

其实李杜苏辛只是各自文化时代的代表人物,不能说明其他同时代的诗人词家水平就差,谁敢说王昌龄、王维、白居易、小李杜、罗隐、大小晏、柳欧秦陆、李清照写得不如李杜苏辛?

话题回到三国,都说三国谋士如雨,这话不假。魏蜀吴三大智库中的精英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了,比如诸葛亮、荀彧、荀攸、庞统、郭嘉、法正、鲁肃、刘晔等,个个都是大牌。

这些智库精英因为效力于魏蜀吴三大政治军事集团,在历史舞台上的曝光率非常的高。一线明星往往都是这样,越红越炒,越炒越红,老百姓想不知道他们都难,可以称他们为三国的主流智囊集团。

有了主流,自然就有非主流。这里的非主流不是讲个性,而是历史舞台上的曝光率。因为各种原因,除了在魏蜀吴三家舞台上曝光率超高的那些大牌谋士之外,三国历史的天空中还散落了几颗闪亮的巨星。

这些非主流的超级谋士论知名度可能要略逊于诸葛亮、荀彧这些人,但要论谋略级别,他们和诸葛亮等人同等身价。比如贾诩、陈宫、陈登、田丰、沮授、徐庶等人,先来说说贾诩。

贾诩在这六人中显然非常的另类,首先他是曹操手下的超大牌智囊,身价绝不比荀彧低。之所以没把贾诩放在《曹操的智库》那一篇,而放在这里讲,是考虑到贾诩腕虽大,但他不是曹操的心腹。

“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交。”属于大隐隐于朝的那类高人。从这个角度来讲,贾诩可以算成非主流,一如蜀汉的“小贾诩”刘巴一样。

汉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贾诩出生在凉州武威郡姑臧。自东汉开国以来,东汉王朝就和散居于凉州周边的羌氐各部族进行了百年战争,这里长期兵荒马乱,复杂而险恶的生存环境正好造就了贾诩超强的适应能力。

贾诩的谋略水平放在整个三国谋士群中来考量,都是超重量级的,三国谋士还没有谁敢说自己的智商在贾诩之上。当初贾诩弃官还乡,路上遇到了一支反叛朝廷的氐兵,贾诩和同行的几十个人都被活捉,叛氐要活埋他们。

贾诩的临事应变能力非常强悍,他为了自救,谎称自己是护羌校尉段颎的外甥。当时段颎是朝廷专剿羌氐反叛的方面大员,在西土威望非常高,加上贾诩和段颎都是姑臧人。氐兵知道段颎的分量,当然不敢加害段校尉的外甥,就把贾诩给放了。

贾诩真有本事,吹牛撒谎脸不红心不跳,和氐兵头目有说有笑,喝了鸡血,拜了把子。然后贾诩揣着氐兵送的盘缠,大摇大摆走了,而与贾诩同行的几十个倒霉鬼全部被活埋。

当然这只是小聪明,难度系数并不高,是个反应快的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说:谁谁是我舅舅,谁谁是我二大爷。真正显示出一个人的谋略智商的,还是在大场面上。

不过贾诩第一次在历史舞台上正式出场亮相,就留下了千古骂名,可以说,三国初期的大乱,贾诩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巨贼董卓被王允和三姓家奴吕布联合干掉,董卓手下的三大马仔李傕、郭汜、张济见前程无望,准备散兵回乡,不在官场上混了。

这时在董卓女婿牛辅手下混饭吃的贾诩却吃饱了撑的没事做,想显摆显摆自己的智力水平。贾诩给李傕壮胆,说如果我们一哄而散,官府的一个小亭长就能把咱们收拾了。不如弟兄们齐心合力,东向与王允决战,事成,我们做诸侯,事败再逃不迟。

李傕这些人本就是江湖强贼,被贾诩这么一激,果然壮起了狗胆,张牙舞爪找王允寻仇,最终族灭王允,大败吕布。各路军阀杀在一处,砖头横飞,中原地区遭到了战争的空前破坏。“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因为贾诩说了句不该话的话,在历史上遭到了严厉的批判。其实真正要为李傕、郭汜之乱负责任的,除了贾诩,还有死脑筋的王允。如果王允不是要对李傕、郭汜斩尽杀绝,拒绝李、郭向朝廷投诚,逼得二人走投无路,事情也不至于闹到如此不可收拾的地步。

贾诩是个游离于主流社会价值道德体系之外的非主流鬼才,贾诩存在的价值,也许不能用爱国爱民这样的泛泛标准来要求。在乱世中,人的生存是第一位的,如果人的自身价值得到了彰显,整个社会也会随之进步,毕竟社会是由无数个个人组成的。

就贾诩来说,李傕、郭汜这些乱世草头王不可能给贾诩实现个人价值提供很好地舞台,跟着强盗土匪能有多大出息?但当时群雄混战,袁绍和曹操都只处在事业刚起步的阶段,贾诩未必对他们有多少深入了解,再加上距离遥远,显然他们还不是贾诩合适的买家。

在贾诩的选择菜单上,张济的侄子张绣是个不错的人选,而且盘踞在南阳一带,收入比较稳定。贾诩觉得暂时在张绣家里吃饭比较安全,就暗中和张绣挤眉弄眼,果然就把张绣的七魂六魄给勾了过来,派人来请贾诩过去当军师。

张绣的这块舞台虽然不算太大,但足够贾诩伸展自己的神鬼之才了。贾诩之所以能在三国江湖上扬名立万,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在南阳的那次超精彩的演出。配合贾诩精彩演出的绿叶是三国头号枭雄曹操。

那还是建安三年(公元198年)的春天,因为张绣和荆州牧刘表结盟,曹操感觉到了南线的压力。再加上前一年张绣在南阳大败曹操,致使曹操长子曹昂和重将典韦战死,曹操想报一箭之仇,便大举南征。

但曹军刚到南阳没多久,就从北线传来田丰劝袁绍偷袭许都的消息,曹操不敢拿自己的老巢开玩笑,立刻撤军回去。张绣当然不想放过曹操这条大鱼,带着弟兄们,摇头晃尾巴,红头涨脸地要给曹操“送行”。

贾诩拦住张绣,劝张绣不要追击,追则必败。张绣瞪起牛眼看着贾诩,检查贾诩的脑袋是不是被驴给踢了,这么好的发财机会为什么不要?张绣不听,风一般地冲了出去,可很快张绣就被曹操的伏兵打败,差点把内裤给输掉了。

贾诩等张绣回来后,立刻又劝张绣再去追曹操,必能大胜。张绣这回有些相信贾诩了,拎着板砖冲出去,果然将曹操揍得鼻青脸肿。张绣越看贾诩越不像个人,他怎么如此能掐会算?曹操几乎被他招招算定。

张绣诚心下问,贾诩大笑:“这事很简单,曹操初来便退,肯定是许都受到了袁绍的威胁,才急忙北撤。曹操用兵谨慎,料得将军必定在后追袭,所以曹操必在半路设下伏兵,将军果然中计。至于再追反胜,因为曹操打退了将军的追袭,以为我们不会再追,对我们放松了警惕。”

这下张绣彻底服了,贾诩能把人情世故看得如此透彻,当今世上也没几个人,无非郭嘉、程昱、法正而已。当然如果用事后诸葛亮的观点来看,贾诩的妙计实在没什么稀奇的,但问题是“马后炮”一文不值,如果凡事都“事后如何”,那历史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像贾诩这种级别的谋士,蹲在张绣这座小庙里着实委屈了他,就像张鲁这等小虾米用不起法正一样。张绣对贾诩来说也只是一个跳板,贾诩注定不可能跟着张绣啃一辈子窝头。

后来贾诩最终从良跟了曹操,但因为他和曹操过去的恩怨,使得贾诩在心中对曹操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感,这也影响了贾诩在曹操那里的智力发挥。

不过贾诩天生就是混大场面的,他总是能在有意无意中改变历史的进程,他仅有的几次漂亮手笔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对于这一点,后来的魏文帝曹丕想必是最有体会。

随着曹操日渐老矣,确定帝国继承人的问题刻不容缓,但曹操一直在曹丕和曹植之间犹豫不决。要不是贾诩一句“吾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耳”,曹操未必就选择曹丕。可以说没有贾诩,就没有曹丕的未来,曹丕对贾诩感恩戴德一辈子,贾氏一族终魏之世,富贵等身。

人这一辈子,活着就是活着,无论是庙堂决胜,还是商场搏杀,抑或是草根糊口,都只是一个证明曾经存在过的过程。贾诩就是这样,自跟了曹操之后,贾诩就下定了归隐的决心。虽然贾诩死于公元223年,实际上贾诩的政治生命早在公元199年就已经结束,那一年贾诩五十三岁。

贾诩虽然大隐隐于朝,但毕竟曝光率非常的高,世人对他的用智生涯也比较了解。相比之下,同样跻身于三国一流谋士圈的陈宫就没那么幸运了,陈宫别说名扬四海了,就是连篇像样的正史传记都没有。

陈宫和贾诩一样,都和曹操有着很深的过节,尤其是陈宫。在曹操早期的创业过程中,陈宫注定是个绕不过去的人物,而且就感情倾向来说,曹操显然更喜欢陈宫,可惜他和陈宫此生有缘无分,最终上演了一出生死离别的人生悲剧。

陈宫的早期活动与史不详,只知道他是在曹操于初平二年(公元192年)七月曹操任东郡太守后出场的。至于《三国演义》说曹操献刀刺董卓失败潜逃,被时任中牟县令的陈宫捕捉,陈宫怜惜曹操是个英雄,就弃官与曹操私奔,纯属天才的臆想。

罗贯中是天才,陈宫同样是天才,我们都知道后来荀彧“经营兖州、巩固根本”的战略对曹操争雄天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可曹操当时只是东郡太守,兖州是怎么落到曹操口袋里的?谁是曹操得到兖州的第一功臣?陈宫!

因为原兖州牧刘岱在和青州黄巾军的大战时丧命,兖州群龙无首,周边各大军阀肯定对兖州垂涎三尺,就看谁下手快了。陈宫敏锐地发现了这次黄金商机,陈宫和荀彧一样,都认为经营战略根据地的重要性。第一桶金,对创业初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征得了曹操的同意后,陈宫单车简从,来到兖州府治,在兖州高层面前对曹操进行了一次精彩的形象推广。陈宫的目标非常明确,要让兖州高层接受曹操成为兖州牧。

不知道是历史记载有遗失,还是陈宫的原话如此,史书只留下了陈宫游说兖州高层的一句话:“今天下分裂而州无主,曹东郡,命世之才也,若迎以牧州,必宁生民。”

不过从这句简单的话来看,陈宫的语言艺术却非常的不简单,话不在多,管用就行。陈宫并没有用流行的排比法,拿冀州牧袁绍或徐州牧陶谦来和曹操比较,如果陈宫用了排比法,就等于把实力更佳的袁绍和陶谦放在下任兖州牧的候选名单上,这对实力弱小的曹操来说非常不利。陈宫一上来就将曹操定位为兖州牧的唯一候选人,从而加大了曹操中选的可能性,这是陈宫的聪明之处。

陈宫非常善于对当事人进行形象包装,他直接把曹操和拯救天下联系在一起,“如果请曹东郡来做兖州牧,必能安一境之民”。陈宫明显在对兖州高层进行道德恐吓,言下之意很简单,如果不迎接曹操,那你们就是一伙不爱惜百姓的民贼,这顶大帽子谁戴得起?

果然,陈宫道德恐吓式的游说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济北相鲍信等兖州高层认可了陈宫对曹操的评价,曹操凭着陈宫的三寸不烂之舌,转眼间就把兖州划到了自己的户头上。

虽然陈宫为曹操发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因为政治理念上的分歧,他和曹操的距离越来越远。公元193年,曹操因为名士边让“不屈曹操,多轻侮之言”,而杀掉了边让。

边让是中原名士,在士林威望甚高,边让的死让曹操的名声在兖州士林一臭到底,陈宫越来越无法容忍曹操的专横跋扈,特别是曹操为泄私愤,率军南下徐州屠城,屠杀无辜百姓数十万。一时间曹操恶名远扬,而“性刚直壮烈”的陈宫再跟着曹操混,就无法摆脱为虎作伥的骂名。

不过陈宫做事也够狠的,他表面上继续为曹操效忠,暗中联系了陈留太守张邈等人,趁曹操南征徐州、兖州空虚之际,发动叛变,迎接吕布入兖州。因为事发突然,曹操毫无防备,差点被陈宫整得倾家荡产。从此二人正式决裂,陈宫也开始了人生的另一场演出。

陈宫有些饥不择食,不知道他怎么就看上了吕布这个有勇无谋的武夫,事后证明,陈宫的选择是错误的。吕布横看竖看都不像是做大事业的,比项羽还不如。吕布虽然得到了陈宫,但吕布似乎不喜欢用智,陈宫明明是个一级厨师,吕布却自己操刀上案,让陈宫给他跑腿打杂。

吕布的刀工手艺可谓不入流,没折腾几刀,就让曹操把菜刀横在吕布的脖子上。这回吕布有些怕了,又想拜曹操做干爹,但遭到了陈宫的强烈反对。陈宫和曹操早就恩断义绝,势同水火,陈宫无法想象再次面对曹操会是个什么场面。

陈宫给吕布出的主意非常好:曹军远来,负月余之粮而来,势必不能久战。只要我们顶住曹操一个月,等曹军泄气的时候,我们捅曹操一刀,就可以喝庆功酒了。

吕布真要听陈宫的这招毒计,曹操撑不了多久就会撤,吕布不一定能灭掉曹操,但至少可以保全徐州。可吕布却听了老婆的谗言,放弃了自救计划,放纵曹操进入腹地,等待吕布和陈宫的,是人生的倒计时。

故事的结尾我们都知道,公元198年,曹操在白门楼生擒吕布,陈宫到底没有躲过曹操,被吕布手下叛将五花大绑地请到了曹操面前。曹操终于得到了报复陈宫的机会,曹操挖苦陈宫:“公台平时以半仙自许,现在怎么会落到我的手上?”曹操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别提多快意了。

当然,曹操是很恨陈宫,但他未必就会杀了陈宫。魏种当初叛曹,曹操也恨得牙根痒痒,但后来生擒魏种,曹操讲了一句很感人的话“唯其才也!”将魏种给放了。曹操对陈宫,也是一个道理。

陈宫也知道只要自己服了软,曹操依然会重用他,但陈宫就是看不惯曹操的为人做派,他不屑于曹操伸出的橄榄枝,鄙夷地瞪着吕布,告诉曹操:要不是这个匹夫不听我良言善计,你曹某人也不可能站在我的面前。

曹操爱惜人才是出了名的,陈宫表明了对自己的态度,可曹操还是不死心,拿陈宫的老母亲和妻子做诱饵,劝陈宫归降。男人活着就是为了争一口气,何况像陈宫这样的侠儒,更不可能做出这种有损男人尊严的事情。

陈宫摇头拒绝了曹操的好意,在哀声向曹操求饶的吕布面前,昂着头来到刑场,含笑赴九泉。曹操被陈宫的英雄壮举感动得泪流满面,曹操虽然杀人成瘾,但具有男人的真性情,面对同样够MAN的陈宫,曹操除了敬佩,还是敬佩。

在男人圈中,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丢面子。当初陈宫投靠吕布,就是想证明给曹操看,自己离开曹操照样可以成功。只可惜他选错了东家,满盘皆输。如果陈宫再跟着曹操,就算曹操对他百依百顺,陈宫又如何在曹操面前抬得起头来?人生一世,早晚一死,死又何妨?

陈宫是三国早期少有的侠儒,和荀彧、诸葛亮这样的纯谋士不是一个类型,能和陈宫归于一类的还有在《曹操的智库》篇讲过的程昱。当然,我们还不能忘了和陈宫同时期同地域的另外一位侠儒——陈登陈元龙。

陈登不仅是和陈宫同类型的侠儒,他们还都是非主流的高端谋士,智力级别相当于郭嘉、法正,只可惜生逢其时,未逢其主,如流星一般划过历史的天空。

陈登是灵帝时太尉陈球的族孙,前沛国相陈珪之子,少有吞吐天下之大志,包并八荒之雄心。有些好高骛远?是的,但人是需要雄心壮志的,社会的进步实际上就是一个个野心的实现组成的。陈登可不是绣花枕头一包草,是有真才实学的。

史载陈登“博览载籍,雅有文艺,旧典文章,莫不贯综”。书读到这个份上,即使陈登不在江湖上闯荡,在士林中照样能成为一代大儒。不过东汉的读书人都渴望在政界做出一番成绩,陈登自然也不例外。

陈登人生的主要轨迹大多数都留在了徐州,但这不影响陈登在三国史的地位。人要想功成名就,在什么地方发展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看给自己配戏的是不是大腕?陈登接触的都是些什么人?刘备、吕布、曹操、孙策,陈登想不出名都难。

要说陈登和以上这几位大佬的关系,除了和孙策是真刀真枪对干之外,他和刘备、吕布、曹操的关系不太好确定,说亲不亲,说疏不疏。陈登和他们都算不上至交知己,只是刘吕曹三人的利益关系纠结在一起,所以他们和陈登自然就扯上了关系。

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谦死后,徐州别驾糜竺按陶谦的遗愿,请刘备来接任徐州牧。不知道刘备是真的谦虚,还是顾虑名声,死活不接招,说不如把徐州交给大军阀袁术。

陈登向来瞧不起袁术,“公路(袁术的字)骄豪,非治乱之主”。陈登觉得跟着刘备混,比跟愚蠢的袁术更有投资前景,半劝半逼地推任刘备为徐州牧。

陈登在江湖上的人脉非常广,为了说服刘备的假仁假义,陈登居然请动了大牌军阀袁绍劝刘备接收徐州。袁绍真给陈登面子,陈登的信一到,袁绍立刻回书,吹捧刘备“弘雅有信义”,刘备的形象广告打得差不多了,也就扭扭捏捏当上了徐州牧。

当然陈登并没有把自己拴在刘备的破船上,他跟刘备更多的是一种英雄相惜的关系,换个说法就是陈登不是一家之私臣,而是天下之公臣。不久后,吕布偷袭了徐州,陈登又和吕布纠缠在一起。陈登对吕布的印象并不好,以陈登对于明君的标准来看,吕布显然还不够档次,草头军阀而已,怎么看都不像是做大事的。

在陈登的周边,能符合陈登标准的,也只有刘备和曹操。刘备很快丢掉了徐州,至少暂时失去了和陈登合作的资格。唯一符合标准的,只有曹操。陈登的为人秉性雄侠豪爽,和曹操性情比较接近,这也注定了陈登必须要倒向曹操。

吕布派陈登赴许都答谢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封他为左将军,并让陈登在曹操面前斡旋,让朝廷把徐州牧的位子给他。陈登正愁没机会见到曹操,一到许都,陈登就劝曹操早点除掉吕布。

陈登估计将他所了解的吕布老底都捅给了曹操,有人送大礼,曹操自然笑纳,封陈登为广陵太守,让陈登暗中削弱吕布的实力,他们里应外合,找机会铲除三姓家奴。

因为陈登根本就没有给吕布跑徐州牧的事情,陈登刚回来,吕布就发了脾气,说陈登只图自己富贵,把他给甩了。陈登的反应很快,他说他确实求曹操了,并威胁曹操说,吕将军就像一头饿虎,必须给饿虎吃饱肉,否则饿虎就将吃人。

虽然陈登复述曹操的话却是“(待吕布)譬如养鹰,饥则为用,饱则扬去”。从而否定了陈登的求情。但陈登对曹操到底说了些什么,吕布根本不知情,这极有可能是陈登面对吕布的责问,临机生变想出来的谎话。

曹操的这句话(陈登复述)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饥鹰理论”,人都是利益动物,只有在没有满足人的利益的情况下,人才会尽力做事。否则一旦吃饱,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无论是用人,还是社会发展,都离不开人的饥饿感。

要做出大事业,就一定要有饥饿感,陈登当然也是一头饿鹰,英雄没有野心不是英雄。可惜英雄多短命,陈登只活了三十九岁,就得病而终。顺便说一句,最后一个给陈登看病的是三国传奇名医——华佗。

在三国的非主流顶尖谋士中,不能不提河北王袁绍手下的两大智囊——沮授、田丰。沮授和田丰如果放在曹操的智库中,就相当于荀攸和荀彧,如果袁绍能从善如流,虽然袁绍不一定能消灭曹操,但也不至于被曹操打得那么惨,四州基业,一朝丧尽。

关于沮授和田丰,将放在袁绍的专题中进行详细详解。

同类推荐
  • 三国之汉殇蝶舞

    三国之汉殇蝶舞

    而当黑脸大汉那一刀落下的时候,张祁竟然直接被劈飞而去,其单手支撑在地上,口中吐着鲜血。
  • 三国之裴元庆传奇

    三国之裴元庆传奇

    一箭敌胆寒,一枪扫乾坤,一锤定天下,九零后颓废青年穿越三国,身兼隋唐三大名将武艺于一身,且看裴枫在蜀汉军中掀起怎样的波澜。
  •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戊戌前后的痛与梦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戊戌前后的痛与梦

    本书记录了光绪二十一年(1895)春,因甲午战败,清政府派遣大臣李鸿章与日本全权大臣伊藤博文在马关议和时的五次往复辩难。
  • 兴亡史之逐鹿中原

    兴亡史之逐鹿中原

    徐朝末年,昏君无道,贪官弄权,烽烟四起,民不聊生。年轻的秦王本与世无争,却也被迫卷入了这时代的漩涡里,越陷越深……(本书重写版《徐逆》已经发布并签约,欢迎大家投资!新书在本书基础上加入了主角年轻时的经历,丰富了剧情,希望大家喜欢,也喜欢多多批评指正!)
  • 我老婆是花木兰

    我老婆是花木兰

    穿越成为花木兰的未婚夫,赵俊生表示鸭梨很大!刚开始花木兰只是一个温柔贤淑的小女孩儿,可她却代父从军,在军中磨砺成了一个的杀伐果断、战功赫赫的女将军,赵俊生有点儿担心婚后生活。是选择做这个成功御姐背后的那个男人,还是选择撑起家庭、当家做主?群254765694
热门推荐
  • 论鬼谋

    论鬼谋

    老套的魂穿,老套的女变强男本强。然......狂妄佛系异瞳少女魂穿为冷酷鬼士代号棠,缘分给予她新的家人,新的身份,新的使命,在寻找身世之谜的途中,她又会又怎么样的成长呢?
  • 阴阳大帝

    阴阳大帝

    天曜大陆,武道盛行。清风城三大家族之一的潇家家主唯一的儿子潇寒,因为不能修炼,被家族中的长辈逼的断绝父子关系,随后遭遇欺凌,侮辱,嘲笑,在觉得自己生无可恋以后选择自杀,于是在一个暴雨的夜晚离开家族去自杀,可是结果......
  • 千年仙灵

    千年仙灵

    她本是水府灵宫的仙子,掌管着灵力之村。偶尔间闯进一位满身是血的男子,为了救他,灵草枯萎,村落坠入第八空间。而她也被封去记忆,贬去凡间的银杏古村。冥冥中遇到了转世后的他,相恋相知,却无法相守。她在忘川河畔苦苦等候,一等千年。这一世,他是威华集团的总裁,而她亦来到了他的时空,成为他的助理。“这一次,再也不放你走。”他说。前世的记忆开始苏醒......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七彩天使

    七彩天使

    沐浴在夕阳下,看着光波粼粼的海上美景,她一遍又一遍地回想着,她的短短二十八年零十个月的生命历程一幕又一幕地在眼前闪现,她记得在十岁生日那天,爸爸妈妈给她买的漂亮的奶油蛋糕;当她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她高兴得跳了起来;她想起和萧东结婚的那一天,幸福的感觉令她永生难忘;还有当儿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刻,她感动得热泪盈眶;在洛杉矶国际机场与萧东重逢时,众目睽睽之下,他抱起她来高高地举起;她还清楚地记得爱心医院的女院长给她颁发奖状时的情景;女院长脸上露出的灿烂的笑容……二十八年,生命之花开得正旺盛的时候,灾难与死亡的魔掌竟向她伸来,她才刚刚艰难地完成了从白衣天使到七彩天使的转换,难道上帝要将她召回天堂了吗?
  • 从水月洞天开始

    从水月洞天开始

    三千大世界,处处玄奇,玄机遍布,许轩机缘巧合之下觉醒第二人格,获得至宝——轮回盘,自此拥有穿越诸天的机会,水月洞天里,他开启了童氏一族的天赋,铸就辉煌;在狐妖小红娘的世界里,他凝练血脉,转战圈里圈外,一手镇压人妖两族;在斗罗世界里,他手握星辰压神人,打得天人两界,天翻地覆………在万界里,他终将不朽!
  • 净慈慧晖禅师语录

    净慈慧晖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之收割男神我很忙

    快穿之收割男神我很忙

    晏青魂带着上一辈子的记忆投胎重生在了华国农村,她以为她能淌过奈何桥却没喝孟汤重新活一世,是因为她上辈子积攒了大功德。然而,在她继母决定改嫁的这一晚,有一个叫系统的家伙告诉她,她还可以活无数世。青魂:。。。。。。从此青魂开始了攒功德,赚金币,存积分的生活。青魂原则:没什么是一顿揍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能,那就两顿!(非传统快穿,每一个故事都会深度展开,篇幅比较长,讲的是相对完整的故事,不喜慎入啊亲们。)
  • 唯一主宰

    唯一主宰

    远古的神龙在咆哮,九天之上的仙凤在啼鸣,粗壮的悟道树在沉浮,古老的神灯在明灭。劈开那天地混沌的盘古已陨落,栓住那红日的夸父已倒下,那伏羲氏喋血在远古祭台上,那统一万古的轩辕大帝已消失。当天地大变再次来临,那无尽大陆的葬天涯底开始涌动,一缕幽魂渐渐奏起这盛世落幕的华章。
  • 永夜的行者

    永夜的行者

    在魔法与怪兽的时代,一个默默无闻行走在夜晚的行者,带着无边的黑暗降临在这片神秘的大陆上。
  • 石田衣良作品9:龙泪

    石田衣良作品9:龙泪

    邂逅,一般都会发生在最糟的地方。石田衣良“池袋西口公园”系列第九弹热烈上市!池袋,街头故事的汇聚点,这里有温暖邂逅,有无情欺骗,还充斥着暴力的因子。水果店的看店人兼街头杂志撰稿人真岛诚,这次又遇上了什么样的邂逅呢?利用可以当模特儿的梦想骗光女孩们积蓄的诈骗团体,该如何从他们手里夺回被诈骗的金钱呢?在人们忽略的公园地带,徘徊的流浪汉数量锐减,背后似乎有看不见的手在操控。活到二十八岁从未有过恋爱史的胖职员,在“交友房间”邂逅的女孩,究竟是放荡还是纯情?看似简单的一纸合同,却牵系着上百人及其家人的命运,众人寻找的失踪中国女研修生,她有没有可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呢?面对这一系列扑朔迷离的事件,真岛诚作为池袋的麻烦终结者,再度发挥他独特的正义感和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