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51100000003

第3章 三国的疆域划分

在谈三国的疆域之前,先把汉朝的行政区划制度简单地介绍一下,毕竟三国直接从汉朝脱胎而来,不讲汉朝——尤其是东汉——便没法说三国。

在中国的行政区划史上,“九州”这个词注定是绕不过去的,一直以来,“九州”都是古代中国的雅称。“九州”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夏书·禹贡篇》,据说是大禹治水后设立九州。关于九州之详指,向来说法不一,以《禹贡》为准,九州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不过从夏商周直到先秦,州都不是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划。秦始皇统一中国,废除分封制,改行郡县制,将秦朝疆域划分为三十六个郡,后增为四十郡。自从吃饭赖账的刘邦敲掉了不可一世的项霸王,建立大一统的汉帝国后,行政区划是郡国制,即诸侯国与郡县同时存在。

但郡国制有个最明显的弊病,诸侯权力过大,据有兵权和财权,最终导致七国之乱,险些砸掉了汉景帝刘启的饭碗。刘启也看穿了其中利弊,但真正对行政区划进行大手术的是景帝的儿子汉武帝刘彻。

刘彻果然雄才大略,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双管齐下。一方面实行推恩令,让诸侯国在内部分封成若干个小国,削弱诸侯对中央的威胁。另一方面,刘彻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元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106年,创立了刺史部制度。刘彻将天下划分为十三个州,州长官称为刺史。

这十三个州是:司隶(地位相当于北京直辖市,今关中地区)、并州、荆州、兖州、豫州、扬州、冀州、幽州、青州、徐州、益州、交州、凉州。西汉时的州部制度从严格意义来说不算正式的行政区划,只是监察区,州刺史就是朝廷派到地方监察吏治民生的钦差大臣。

因为是巡查地方,所以西汉的刺史没有固定治所,吃完上家吃下家,成天东游西窜。真正将州部制度固定下来的是东汉,从此州部制度正式成为一级行政区划,直属朝廷,相当于现在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东汉的十三州是:司隶(今陕西关中、河南沿黄河两岸地区、山西西南地区)

豫州(今河南东南部、安徽淮河以北地区)

兖州(今河南东北部及山东中部地区)

徐州(今山东东南部、江苏长江以北地区)

青州(今山东东部地区)

凉州(今甘肃、宁夏)

并州(今内蒙古沿黄河两岸地区、陕西东北地区、山西大部地区)

冀州〔今河北(自京津以南)南部地区〕

幽州〔今河北(自京津以北)北部地区、辽宁(自铁岭以南)大部及朝鲜西北角〕

扬州(今安徽淮河以南地区、苏南、浙江、江西、福建)

益州(今陕西汉中、四川、重庆、云南、贵州)

荆州(今河南南部、湖北、湖南)

交州(今广西、广东及越南北部地区)

东汉除了以上十三州外,还有西域长史府(今新疆大部),东汉的疆域面积大体和西汉相当,几乎就是从西汉“Ctrl+C加Ctrl+V”复制粘贴过来的。

我们一般都把西汉和东汉合称为汉朝,实际上东汉和西汉是两个政权,因为被王莽在两汉之间横插了一腿,所以两汉没有直接的上下继承关系。东汉的天下是光武帝刘秀历尽千苦万难打下来的,只不过刘秀为了巩固统治,上承了西汉的法统而已。

在经历了光武帝、明帝、章帝三代盛世后,在和帝刘肇的支持下,官宦势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进了政治舞台,成为最为瞩目的一股政治力量。和帝之后至黄巾大起义之前,东汉实际上有三股势力在权力场上角逐杀伐:宦官集团、外戚集团和清流官僚集团。尤其是宦官和外戚,成天杀来杀去,东汉帝国被搞得破破烂烂。到了桓灵之时,东汉彻底走向衰落,最终无药可治,暴病而死。

东汉灭亡的直接起因是半仙张角发动的黄巾大起义,但实际东汉亡于藩镇之手。东汉统治的崩溃,中央权力出现了真空地带,各地豪强像猫儿一样,闻到了诱人的腥味,嬉皮笑脸地凑了过来,拉胳膊拽腿揪脑袋,将东汉五马分尸。

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国实际上就是从藩镇衍变过来的,东汉末年,藩镇军阀成群结伙地出现在中华大地上,势力大的横跨数郡,势力小的也有至少一个郡的地盘。诸葛亮在他的成名作《隆中对》就说“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历史由乱而治其实就是一系列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对资源重新整合的过程,在抢蛋糕的过程中,不断有竞争者被强者PK下台,大浪淘尽始见金,胜利者毕竟是极少数。

东汉刚破败那会儿,尤其是董卓被灭之后,形势异常的混乱,各藩镇之间互相撕咬,地盘犬牙交错。这种竞争方式非常像马拉松比赛,在比赛前,几百位选手站在起跑线前,号令枪一响,一窝蜂地冲了出去。但跑得越远,掉队的就越多,最终就剩下十几个人,开始最后的决战。

我们对袁绍、曹操、刘备、孙策(孙权)、刘表、(刘焉)刘璋、马腾(马超)、吕布、袁术、张绣、公孙度这些大牌军阀都比较熟悉,他们都是马拉松比赛中坚持到最后的选手。其他人如李傕、郭汜、刘虞、韩馥、公孙瓒、刘岱、张燕、张杨等曾经风光一时的人物都被淘汰了。这都算知名的,比如严白虎、桥瑁、刘辟、杨奉、马相这样的小军阀,基本上没多少人知道了。

大部队被甩掉了,坚持下来的这些选手就要开始近距离PK了,有些人没坚持住,掉队了,比如吕布、袁术、张绣。剩下的袁、曹、孙以及诸刘等人,他们都看到了不远处的冠军红线……

在这些人中,最有实力争天下的是袁绍、曹操和孙策(孙权)。袁绍是当时的天下第一人,地盘最大,据有幽、并、冀、青四州;兵力最强,有二十万精锐部队。曹操虽然在政治上占有极大的优势(挟天子以令诸侯),地盘也不算小,控制着徐、兖、豫、司和关中地区,但曹操的整体实力相比袁绍还是稍有些寒酸。

如果要为袁曹擂台赛开盘口的话,估计押袁绍胜的最多,但结果却给大多数人开了一个大玩笑,笑到最后的是曹操。淘汰掉了袁绍,曹操全面接手河北四州,成为天下第一军阀。曹操的宝贝公子曹丕甚至还接手了袁绍的儿媳妇甄宓……

虽然除曹操之外,还有五六路军阀,但真正有实力敢和曹操掰腕子的,只有江东的孙权。小说戏文说吴侯孙权据有“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大抵是正确的,当时孙权控制着整个扬州六郡(九江、丹阳、庐江、会稽、吴郡、豫章)的地面,六郡合共九十二城。当然孙权的天下并不完全是他打下来的,如果没有英雄无敌的哥哥孙策夯实了地基,孙权要想当江东军霸估计只能在梦里了。

和曹操、孙权这样的豪门大户相比,那位面目慈祥的“大汉孝景皇帝玄孙”刘玄德就惨多了。虽然刘备初出江湖战黄巾军的时候,孙权可能还在老娘怀里吃奶呢,但曹操有个好爸爸(有钱),孙权有个好哥哥(有势),刘备有什么?除了一腔热血抱负,两手空空。

刘备出身太低,虽然他扛着“大汉皇叔”镀金招牌四处跑马拉赞助,但他得到的不是白眼就是大棒子。没人捧场,刘备只好带着关羽、张飞几个穷哥们儿,扛着几杆破枪,在江湖上到处讨饭吃。其实刘备也曾经阔过,在徐州当过两任军霸,结果都被赶了出去。

刘备早期的失败实际上是败在身边没有智囊团,曹操和孙权手下人才济济,谋士挤满了屋子,刘备的破庙里却空空荡荡。简雍、孙乾、糜竺都不是济世命才,只能跑个腿,对个嘴(外交)什么的。直到刘皇叔三顾草堂,连哄带骗撬来了诸葛亮这个“贤内助”,刘备才算开了窍。

虽然“娶”了诸葛亮,但刘备的日子还是过得挺紧巴,只能躲在新野城头上晒太阳。刘备真正发家是在刘表死后,曹操大举南下,结果在赤壁被周瑜一把大火给请了回去。

曹操被烧跑后,荆州成了无主之地,曹、孙、刘三家开始对荆州进行残酷的争夺战。这时曹操还控制着南阳、襄阳(曹操新置郡)和南郡,南郡是长江水道要冲,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孙权虽然已经捞到了江夏郡,但又盯上了南郡,这年头没人嫌钱多咬手。不过守南郡的曹仁也是块硬骨头,东吴大帅周瑜啃了足足一年,磕了几颗大牙,才将南郡吃下肚。

曹操和孙权在江北大打出手,鸡毛乱飞,这时刘备也没闲着。刘备看上了荆州在长江南岸的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没费多大力气,刘备就轻松把江南四郡划到自己的户头上了。刘备发家致富奔小康,曹操和孙权在旁边气得吹胡子瞪牛眼,他们嘴里的肥肉,嚼着嚼着居然被刘备吞下了肚,简直窝囊透了。

刘备虽然得到了江南四郡,但因为南郡被孙权控制,刘备集团被限制在长江南线,对刘备的发展极为不利,所以刘备厚着老脸去找孙权借地盘。刘备软磨硬泡,再加上孙权从抗曹战略考虑,最终同意把南郡借给刘备,这就是小说戏文中有名的“借荆州”。

当时的分裂形势日趋明朗,除了曹刘孙三家大户外,还有凉州的马腾、西川的刘璋、汉中的张鲁以及辽东的公孙度。这四家都不具备统一的能力和实力,领衔主演还是那拆不散的铁三角。

铁三角中,曹操据有幽、冀、徐、司、豫、并、兖、雍诸州,当之无愧的江湖老大。即使刘备吞掉了荆州,对曹操也构不成战略威胁,真正对刘备暴富感到恐惧的是江东的孙权。

在地理位置上,荆州处在扬州的上游,孙权最怕敌人从上流顺江直下,对他发起攻击。从东吴的战略地缘角度来看,荆州就是江东的门户,刘备横卧在大门前,孙权能睡踏实吗?谁知道刘备会不会夜半三更蹿到自己床边,一刀下去……

孙权越想越觉得吃亏,自己挺聪明的,怎么被刘备这个大耳朵贼给骗了。不能让刘备一个人吃大头,要求刘备至少把荆州划一分给他,不然咱俩没完。吃进嘴里的骨头再吐出来?刘备还嫌荆州不够他七姑八婆住的呢,凭什么给你孙碧眼?

刘备根据诸葛亮的隆中发展计划,打起了刘璋的主意,经过两年的拉锯战,阴阳手段都用上了,刘备终于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西川千里肥地。这时刘备横跨荆益二州,面积广大,兵强马壮,对曹操和孙权都构成了极为严重的战略威胁。

当初刘备和孙权曾经达成共识,荆州算是孙权看看妹妹孙尚香的面上,借给妹夫刘备的。等刘备拿下西川后,就把荆州还给孙权。孙权见要账的时候到了,就派人催刘备快点把荆州吐出来。

刘备装傻,说等我拿下凉州,再把荆州还给大舅子。孙权当然不同意,双方展开了多回合的火爆谈判,就差在谈判桌上拔刀对砍了。最终刘备让步,割让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给孙权。

孙权兴高采烈地派人去接收三郡,没想到镇守荆州的关二爷一手横着一把青龙偃月大菜刀,一手指着孙权的马仔,气运丹田,大吼一声:滚!将东吴的官老爷们全都吹回去了。

联吴抗魏是刘备军事集团做出的重大战略指导方针,结果被关羽生生给破坏了。孙权丢了面子,恼羞成怒,你不给我没关系,那我就武装接收!孙权的马仔吕蒙连敲带诈,从关羽嘴里撬走了三郡。虽然吃了块肥肉,但孙权的战略目标是整个荆州,后来趁关羽北伐的时候,派吕蒙白衣渡江,砸掉了关羽的饭碗,骄傲的关二爷人头落地。

孙权终于得到了荆州,孙碧眼兴奋得尾巴差点翘上了天,从此西大门无忧矣!孙权是爽歪歪了,刘备心疼得哭得死去活来,当然不知道刘备是哭丢了荆州,还是哭他的把兄弟关云长。

荆州的丢失,导致刘备军事集团在战略上全面被动,统一大业基本泡汤。幸亏刘备之前从曹操手上硬生生撬走了西川北面门户汉中,否则刘备只能挖个坑自己往里跳了。

曹操虽然马前失蹄,但他依然坐稳了江湖头号金交椅,凉州早在几年前就被曹操划到了自己的户头上。只有辽东的公孙渊还在摇头晃尾巴,但天下三分大势已定,公孙渊无论怎么跳大神,他都无足轻重。

公元220年,伟大的奸雄曹操撒手西归,长子曹丕不久后就踢掉了傀儡皇帝刘协,建立了大魏帝国。刘备不甘示弱,一年后刘备也坐上了金銮殿,国号大汉,史称蜀汉。至于孙权,称帝比较晚,公元229年,孙权的大吴公司才正式对外挂牌。

三国之中,无疑曹魏是头号强国,吴次之,蜀最弱。魏国控制着司州、荆州、豫州、兖州、青州、徐州、凉州、秦州、冀州、幽州、并州、雍州、扬州,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经济实力强劲。

在曹魏的十三州中,秦州是从凉州拆出来的,而曹魏的所谓扬州,实际上只是淮南一小片地区,正版的扬州基本上都是孙权的地盘。东吴的地盘也不算小,有扬州、荆州、交州,全都是有效控制。后面又从荆州中拆出郢州,从交州中拆出广州,算是五个州。

蜀汉地盘最小,丢了荆州后,只有一个益州。可能是觉得一个州太寒酸,在汉中置梁州,勉强算是两个州。虽然蜀汉还设有凉州牧,马超就吃过这个空心大饼,没什么实际意义。

蜀汉要想重新占据战略主动,就必须夺回荆州,否则单线向曹魏进攻成本太高,风险太大。刘备称帝后,不听人劝,倾国之兵,杀向东吴。东吴的将军们最善于放火,当年周瑜一把火烧跑了曹操,年轻后生陆逊也是一把火,请刘皇叔从哪来,回哪去吧。

不过因为蜀汉和东吴要面对共同的敌人曹魏,所以双方拍完板砖后,很快就抱在一起称兄道弟。公元229年,蜀汉和东吴达成了瓜分曹魏的协议,日后灭魏之后,东吴划走豫州、青州、徐州、幽州,蜀汉卷走兖州、冀州、并州、凉州。至于司州,以函谷关为界,东属吴,西归蜀。实际上这纸协议一文不值,以当时曹魏的国力,要想灭曹魏,基本属于梦里中彩票,醒来空欢喜。

曹魏地盘不但大,而且基本都是经济发达地区。东吴的面积虽然不算小,但因为当时的东南地区尚没有进行大规模开发,东吴的核心地带主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他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对东吴整体实力的提升暂时起不到多大作用。蜀汉的情况更糟,益州只有四川盆地地区经济发达,长江以南地区是“蛮人”的天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蜀汉实际上只能指望盆地吃饭。

夺取荆州失败后,蜀汉失去了由东线进入中原的通道,只能北越秦岭,直接和强大的魏国短兵相接。诸葛丞相空有满腔热血,但双方实力差距过于悬殊,老鼠啃大象,劳而无功。诸葛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终遗恨千古。诸葛亮感动了历史,但却没有感动他的敌人。

诸葛亮死后,他的事业继承人姜维九伐中原,次次失败,同时极大地消耗了蜀汉本就非常弱小的经济实力。最终在三国的博弈中,蜀汉第一个倒下。公元263年,魏国的实际统治者司马昭发兵大举伐蜀,拉开了司马氏统一天下的大幕。

名将邓芝和钟会受命西征,两路并进。钟会是正兵,行堂堂正正之旗,邓芝是奇兵,偷渡阴平一战成就了邓芝的不朽将名。刘备的宝贝儿子刘阿斗屈膝投降,蜀汉灭亡。

按笼统的说法,十分天下,魏据其七,吴据其二,蜀据其一。而司马昭吞并了蜀汉,实力暴涨,而且占据了有利地形,司马氏的统一大业已经不可逆转。

两年后,司马昭在准备篡位的时候突然暴死,白白便宜了儿子司马炎。司马炎学习曹丕好榜样,踢掉了傀儡曹奂,拿掉了大魏公司的招牌,在礼炮齐鸣声中,大晋公司正式挂牌营业。

晋朝在灭蜀之后,下一个目标肯定是东吴。吴人见蜀亡了,兔死狐悲,一片风声鹤唳,以为晋人很快就来砸他们的场子。吴人心惊胆战地盘算哪一顿饭是他们的最后晚餐,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十五年!

公元280年,大晋皇帝司马炎一声令下,数路虎狼之师浩荡东下,一鼓克定建业。东吴暴君孙皓终于实现了自己“青盖入洛”的宏伟志向,被请到洛阳喝茶去了。

轰轰烈烈的三国历史正式拉下了帷幕,用现在的行话说,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用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名篇《西塞山怀古》结束本篇:

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同类推荐
  • 烟雨画河山

    烟雨画河山

    大明锦衣卫掌卫事都督同知、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傅,官居一品……淡定,这不是主角,是主角他爹!梦回大明,刘承祐即将开启自己的坑爹……不对,是救爹人生!(万历河山棋一局,半湖烟雨燕双栖———书名由来,简介无能)
  • 回到古代当天才

    回到古代当天才

    刚刚毕业的江林因为某种原因来到了与他完全不熟悉的世界,成为了一个浑身是血的少年。就还在他思考如何去完成人生之际,却因为肚腹空空而无法行动。正在他准备轮回下一个人生之时,却遇到一位少女,就因为这几个简简单单的野菜饼,这个时代的人们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 暮云晚

    暮云晚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 大唐风华路

    大唐风华路

    穿越成为李世民的私生子,然而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有个媳妇,种着几亩地,没事发明点东西,慢慢将一个烂泥村落发展起来。韩跃感觉这种日子挺好,如果没有人打搅他情愿一辈子都这样。然而男人总要长大,小人物也会慢慢变成大人物,举手投足,会当凌绝顶,岁月是一把杀猪的刀,韩跃却慢慢成了一把锋利的剑。大唐风华,谁人领舞,这是一个小人物慢慢成长为大人物的故事。有装逼,有犯浑,有发财,当然也会有妹子……***********************************************大唐风华群:707518143(另有新书《大唐第一狠人》正在连载,可往品鉴,必不失望)
  • 重生做土匪

    重生做土匪

    某医科大学即将毕业的研究生陈顺,再一次意外之下,来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这里有温润尔雅的娘子,刁蛮任性又武功高强的小姨子,还有可爱的吃货侍女……陈顺该如何在这新世界里展开新的生活,是一生平平淡淡,还是享尽荣华富贵,又或者……
热门推荐
  • 我,npc,城主

    我,npc,城主

    黑鸦本是一个Fantasygame(幻想游戏)中的一个隐藏npc。一次意外,让他知道遥远位面上一些称之为设计师的人类的计划。几日之后,各个种族的生物凭空出现再幻想世界之中。各地的城主对此皆是不明所以,一头雾水。然而,黑鸦知道。这一群生物,应该将其称之为,异世界的玩家!更新时间:每天下午九点之前(可能提前,但不会延后,九点来最佳)
  • 我家有只猫大王

    我家有只猫大王

    张进:“这是一个自以为翻身做主的蠢猫,一路领着我寻宝修仙,最后被我一棍子干翻的故事!”猫大王:“这是本王带着一个人类手下,干翻三界的传说故事!”“是不是那个混蛋又说本王的坏话了?喵!”猫大王伸出爪尖,一脸危险的笑容。。。。
  • 谜案故事

    谜案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莫悲莫喜莫分离

    莫悲莫喜莫分离

    她们本是同类人,都自小像孤儿一样长大,却因性格拥有了不同的人生,一个软弱沉闷,却渴望受的关注,一个冷漠无情,却屡屡因情而伤,在漫长的青春路上,她们损失惨重,但也获益良多,在困难和痛苦中她们不断破茧新生……
  • 笑若风华

    笑若风华

    等了他五年,没有等到他许诺的凤冠霞帔,而是等到了一剑穿心的痛!睁开眼,她发现自己变成了他的妹妹!宋家最不受宠的小女儿!
  • 错嫁成妃:王爷,请自重

    错嫁成妃:王爷,请自重

    大婚之夜,王爷夫君就给她送了两个极/品美男侍//寝,她怎能拒绝?欢欢乐乐入洞房,却气得他前来搅局,她勾着他的脖颈:“美人,哪个馆子的?以后爷去找你。”他直接扯开她的衣服:“本王是你夫君!”她的手划过他脸:“夫君,我不碰!”联系QQ:2378264528
  • 脉确

    脉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幸运的事:有你陪我长大

    幸运的事:有你陪我长大

    曲南幽很不幸,因为他的父亲没有那么爱他的母亲,而她的母亲也没有那么爱她;但她又很幸运,因为哪怕失去父母,她还是遇到了陪她长大的人,教她长大的人。没见面前徐北冥以为曲南幽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见了面以后他才知道曲南幽不过是一只还没长大的小猫。
  • 君王不早朝:皇后太妖娆

    君王不早朝:皇后太妖娆

    前世嫁给平南王为正妃,后子嗣皆亡,愤恨之下毒死王爷,重生后她步步为营。斗嫡姐,防后妈。
  • 牡丹亭(汤显祖戏曲全集)

    牡丹亭(汤显祖戏曲全集)

    南宋时南安太守杜子充的独生女儿杜丽娘,聪明美丽,自幼学习书画。一日游园,梦中与一手拿柳枝的书生结为夫妻,醒来终日思恋,终于成疾命亡,死后葬于梅花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