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0600000003

第3章 童年履迹(2)

人到齐了,桌子并在一块,在院里上大课。六个村子,二百名学生,没有那么大的教室,院子里坐了一大片。一个留分头的老师在前面讲课,其余老师下地劳动去了。分头老师课讲得真好,声音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快,一会儿慢。高的时候如响鼓重敲,槌槌震耳;低的时候如秋虫轻吟,引人屏气静听;快的时候如骏马飞奔,听得人手舞足蹈;慢下来又如清水潺潺,缓缓流进我们的心窝里。大课堂出奇地静。

晌午时分,我们排着队去领饭。一人一个白蒸馍,一碗热烩菜,吃得肚子鼓鼓圆。上大课满有意思。倒霉的是碰上雨天,我顶个草帽,穿双布鞋,擦擦滑滑上学去。到了学校,衣服湿了,脚上成了一团泥。一二百名学生活像一群刚出壳的小鸡。桌子在院里淋雨,教室里又装不下这么多人,课没法上。我们只好站在屋檐下等着雨停。可天气专门跟我们做对,下个没完没了。大家愁坏了。有人哼起从小听会了的《避雨谣》,大伙儿应和着:

老天爷老天爷别下啦,

山上的青石头沤烂啦!

老天爷老天爷别下啦,

地里的田禾苗水淹啦!

……

天使劲下,我们使劲地唱。谁也没有听见老师让我们停下来。过了好久,才听见分头老师大声嚷:

“不要胡乱唱,不要胡乱唱,记住,人定胜天,人定胜天!”

一连几天,天不放晴,我们没法上课。看样子要下半月四十天的。老师就让我们天晴了再来。

天到底晴了,我们又到学校去。分头老师不见了,我们李老师上课。李老师讲得干巴巴的,同学们蝇蝇嗡嗡地说话。他大声喝斥,课堂才静了,却尽是迷迷糊糊打瞌睡的。同学都说分头老师讲得好,想念他。我向妈妈念叨,妈妈说:还不是你们害的,下雨时你们胡喊叫啥啦?上头把那老师拔白旗啦!”

我吃了一惊。

没晴几天,又阴了,又下雨,没完没了。我们还是无法上课。又过些日子,上级才来了通知。我们搬着桌子回村,回到了合欢树下。

1988年4月1日北京

中言心语:

很感谢在鲁迅文学院里的那段日子,让我有了家乡观念,在怀恋中写下了这些文字。最先看到这些文字的是刘小珊老师,她笑眯眯地告我:“你成功了!写得有特色,没有像别人那样去批判大跃进,可在诗化的叙述中透出了反讽,比直接批判更具批判效应。”我听得明明白白,却又懵懵懂懂,刘老师说的特色其实于我只是本色,我只是写下了儿时的真实生活和感受,没想到却成了特色。我很侥幸没有用成人的眼光去审视那段岁月,便在童稚中走向成熟了……

2009年10月22日

田园诗话

合欢树叶儿还是那么绿,花儿还是那么红。我们却很少在树下自由唱读了。自习时由老师给我们读报纸,大部分我听不懂,也记不住。记住的只是些有趣的事儿。比方说,县里搞萝卜竞赛,张庄的张三一心要夺头名,拉了一个大萝卜上城去,那萝卜压得牛车吱吱响,天黑赶到李庄朋友家里,心里还美滋滋的。晚上出来撒尿,才发现住的是萝卜房子,羞得他连夜套车逃回了家。

这萝卜还不算大,李老师又念了一首民歌,那萝卜大得我们想也不敢想:

一个萝卜六亿三,

全国人民吃一天。

我们听得好不快乐,叽叽喳喳,把教室吵得能翻了个儿。大伙儿也想试试身手,创出个大奇迹。

我们想得晚了。报上又登了,有个叫什么朝的,在田里种出了三层楼,地下是红薯,中间是茄子,上面好像是西红柿。我眼前出现了这么一张画儿:高高的棚架缠满绿藤,绿藤上挂满嫩叶,嫩叶间有紫有红,红的是一嘟水的西红柿,紫的是我们课本上的谜语:紫色树,紫色花,紫色瓶里装芝麻——茄子。

我们也有了创奇迹的可能。村上给了学校一块地,李老师钉了个木牌,用毛笔工工整整写上:试验田。牌子插在田边。试验田分了好些块,一组一块。我们把土翻得虚虚的,又抬着筐子去拾粪,拾来撒进地里。种上了花生,又种了西红柿、茄子、辣椒、豆角,计划都接到一块,搞个五层楼。五层楼,不是三层楼!我们也做开了登报的梦。

我们不会嫁接,村里只有水秀爸独个儿会。他年轻时赶车碾伤了腿,跛了,重活不能干,揣摸出了这手艺。水秀探到了消息,他爸嫁接那天,我们去学习。水秀爸见围着这么多娃娃,以为是看热闹,也没在意。后来见我们看得挺认真,问这问那,比方芽怎么削?桩怎么插?绳怎么绑?他有些奇怪,问我们要干啥?我们点破了五层楼的秘密,他摇摇头走了,快出门时,又回头说:小娃家,别胡闹。安心念书吧!”我们不服气,这是创奇迹,怎么是胡闹哩?报上还登“胡闹”哩?水秀也随大伙儿骂他爸“老脑筋”。

试验田的种籽发了芽,黄黄的,像是落了一地小星星。不几天,全变绿了,像是染过的,绿得能滴下水珠珠。我们锄地,施粪,隔几天浇一次水。绿苗儿使足劲往上长,长得我们脸上笑嘻嘻的。嫁接时,我们选了个好天气。太阳红红的,一大早就露出了笑脸。对着太阳我突然说:

“太阳老头你早,早早把我们照。”

不知谁粗声粗气地接上说:小娃们好,快快把五层楼造。”

李老师听见了,说我们是作诗,就记住了。我们不管诗不诗,一心想弄五层楼,马上分了工,有的剪枝,有的削桩,有的插接,有的绑绳,忙完了一看,绿茵茵的地里成了光头,田边的小沟里却扔满了青枝绿叶。从此,我们天天盼新芽出来,可是天天不见发芽。等了十几天,下面的蔓也成了干柴,完了,我们坐在地里全哭了,天黑了也不愿回去。

晚上,在外地工作的爸爸也回来了。他是个老师,有一年多不教学了,搞公社化哩!爸爸问我为啥不高兴?我流着泪哭诉了伤心事,爸爸安慰我说:“别哭啦,我比你们还倒霉!去年种的一块麦子,地翻了二尺深,粪上了三寸厚,籽下了二百斤。前天一阵雨,全趴下啦!我看连一粒籽也收不回来。”

五层楼的美妙幻想破灭了,也别想登报了,我们像那些扔到河沟里的小苗,蔫巴了。偏在这会儿,有件稀奇事进了校门。李老师说我们三小队的诗登了报,他召集大伙儿高声朗读呢!从来没见过他使那么大的劲,窗外斜射进来的阳光正好照在他的头上,秃顶亮得闪光,嘴里喷出的唾沫星五光十色。原来,李老师把我们那天胡谄的话句向上头汇报了,报纸登出来变成《太阳和少年》:

太阳公公迟到了,

我们起得比你早。

小朋友们志气高,

你们把奇迹来创造。

我们成了少年诗人,学校的同学这样叫我们,邻校的老师、同学还写信祝贺我们哩!据说,县上还要组织人到我们学校参观学习。我们不敢骄傲,还得努力作诗。

我们不上课了,每天下地干活,不是摘棉花,就是掰棒子。我们一人拎一个小篮儿,排着队下地。起先路上唱歌儿,自从登报后,不唱了,李老师让我们作诗。我们照着课本上《秋天》的句子,你凑一句,他凑一句:

秋天来了,

一群孩子向田里走去,

一会儿摘来雪白的棉花,

一会儿掰下金黄的棒子。

李老师赶紧记在随身的小本上。到了棉田,我们分行去摘,只只小手抽出朵朵棉花,小篮儿里白绒绒地长着。我们说说笑笑,干干停停。抬头一看,蓝天上也有棉花,好白好白。李老师又让我们作棉花诗,我们作不成,他吟出——

棉花多,棉花大,

多得地上装不下,

一堆堆到天上边,

天宫成了棉库啦!

我们又照着他的诗样胡谄,第一天下来,作了三十首,第二天作了五十首。李老师天天向上头汇报,我们又受表扬啦!李老师说,要鼓足干劲,力争一天作诗一百首。

这天的日头特别毒,还没半前晌,晒得头上汗直流。我们不停地用袖子擦汗。有几个同学猫腰钻到田头的柳树下躲着,老师发现了,又撵了回来。我们不时偷偷坐在棉花杆下歇凉。棉杆太低,遮不住阳光,还是晒得难受。李老师看看大家无心干活,便招呼到田头的柳荫里,要同学们歇下来作诗,说离一百首还差三十首,眼看外校要来参观,作不够不能回去。

坐在柳荫下不热了,还有习习凉风,我的汗落了。偏偏肚子又饿了,咕咕叫,还是没心思作诗。我坐在地上发呆,直朝那边的水田里看。小花鱼摇头摆尾,游来游去;小青蛙蹦蹦跳跳,咕咕哇哇……我想他们大概不用作诗,活得多自在。

我们学校的诗会到底召开了。来了好多好多的老师、学生,合欢树下的校园竟然变小了,挤挤攘攘的。教室里外、校门两边,有墙就有纸,有纸就有诗,都是我们少年诗人的作品。李老师在会上念了几首诗,来人都鼓掌哩!

起风了,刮掉了纸片,校园里飞花落絮,到处是纸,遍地是诗。好在外校参观的老师、学生都满意地离去了。

1988年4月3日北京

上天的路

我们村西七八里外有座姑射山。天阴时,山离我们老远老远,一点也看不见。天晴时山很近很近,仿佛就在眼前,山上的绿树、巨石,都看得真真切切。尤其是山坡上那条带子,煞是好看,从山脚弯来绕去,挂到白云里去了。那是山路。

我常常站在村口看山,对着上山的弯弯小路发呆。我总想,沿那条带子爬上去,定能上到山尖,上到青天,上到白云朵去。我希望能到白云上去,坐着,或者躺着,就像在村边的母子河里仰游,飘来飘去,该有多么爽快!我最好能拿一条很长很长的绳子。当云团飘过我们村时,我就探出头来,呼叫地上的伙伴。谁要乐意和我玩,我吊水般地把他拉上白云……我着了迷,打算起个大早,溜上山,爬上天。可是,每回醒来,天都大亮了。

有些天,村上的哥嫂叔婶们天天开会,动员上山炼钢铁。他们暗地里都说不想去,山上活儿苦,不如在家里。我想,上山还不好嘛,高兴了就干,不愿干躲到白云后面散散心,要是我能去多美。可惜我太小,不能去。世事就是这样怪,想去的去不了,不想去的又躲不了,接连几批,村上的青壮年走光了。

忽然,从山上传来消息,说是炼钢炉马上要开,没有柴,点不着火。要村里人准备些柴,赶快送去。各家各户翻东倒西,搜寻出家里闲着的棍棍棒棒,留在村里收秋的大伯大娘送了一趟。柴送去了,还不够用,家户里也搜不出来了,有人出了个主意,伐树,先从坟里的树木下手。

村里每家都有个祖坟。祖坟里都有高得挨着天的大树。一棵一棵,枝伐树是从我家老坟动手的,带头的是五狗叔。众人都说五狗子是报仇哩,因为他在乔家坟里吃过亏。我家老坟的树又多又高,有椿树,有白杨,也有槐树和柏树。每棵树上都有几个柴草团儿,日晒雨淋,柴草变得黑黑的,那是喜鹊窝。成群的喜鹊住在里面,白天飞出窝,飞到村里“喳喳喳”地叫。喜鹊一叫,奶奶、妈妈都喜欢,都说会有吉利事。喜鹊是好鸟,村里没人伤害它,五狗子却不。那天刚下过大雨,地里泥得进不去,众人都闲着。五狗子不知怎么想起吃喜鹊蛋,神差鬼使地钻进我家老坟。脱了鞋,扒上椿树的梢杈,伸手往窝里一掏,妈呀,吓得差点摔下来。他一把捏在蛇身上,“哧溜”地滑下树,光着脚往外就跑。那蛇也被惊得窜出窝,正好跌在他背上。五狗子当成蛇扑来了,腿一软,栽了个嘴啃泥。这回伐树,五狗子就是报那仇。果然,我家老坟的椿树先倒了。

树伐倒,剁成尺把长的小截,队长却为难了,眼看地里的棉花摘不完,豆子割不了,好好的庄稼要糟蹋了,心疼哩!他不愿派大人去送,主意打在我们学生娃身上。我知道后高兴得直蹦跳!

那天趁早,我们上路了。一人挎个馍布袋,背着又劈去一半的木头截,那木头还没有我的小枕头大,背在身上没觉得重。我们沿母子河边的路西行,河水拐着弯儿扭秧歌,扭得欢乐自在。黄莺在柳树上唱着,唱得悦耳动听。同学们你一句,他一句,也唱着,南腔北调地哼叫。跨过小桥,穿过柳林,走得热乎了,冒汗了,身上的木头也有重量了。李老师让我们赶几步路,在白水滩休息。

歇下来耍笑一会儿,我们又背起木头朝前走。赶晌午时分,到了山脚下的窑院村。在村头,我们吃了自己背的馍馍开始爬山。这会儿,背上的木头像长了一倍,重多了,压得我胸膛也挺不直,绳子勒得两肩也有些疼。我们踩在那带子般的路上,路又窄又陡,走几步就得喘口气。爬了一个坡,汗水湿透了粗布袄。我撩起袄擦把脸上的汗,猛然想起村边墙上画的跃进马,那马四蹄腾空,不用着地,长着一对翅膀,飞哩,我要有对翅膀多好呀!我叹口气,抬腿又爬,腿酸得抬不动,眼看着落在后面。我咬牙猛赶,又爬上一个小坡。同学们都坐在石头上喘气,拉风箱似的。

换换气,我抬头往上看。高高的山,山还是那么高;蓝蓝的天,天还离那么远。带子般的小路,仍然在弯,在弯,不知啥时才能弯上云团?我胆怯了,怕这样走赶天黑也到不了。正瞎胡想,远远看见天边上,山尖上,有些黑影移动,移着移着大了,越来越大,是一群人下来了。又过一会儿,才看清那是我们村的人。三牛喊:爸——”

喊声未落,那边山沟里也响起:爸——”

大伙儿咯咯笑了,满有趣的。过了片刻,才听见三牛爸的声音:“嗯——等我们着!”原来,山上的大人听说学生娃送木头,怕累坏这些嫩芽芽,来接了。我们把木头交给他们往回返。下山时,身上轻了,高兴劲上来了。有的拽一片绿叶,做个口哨,吹得山里沟里都响。有的往深沟里扔石子,石子落了好一会儿,才听见沟底的响声,蛮深哩!吓得李老师不断提醒我们:小心!小心!”下山不多会儿,太阳落了。我们摸黑走了四五里路才到村边。你看吧,都跛了腿,一摇一晃的。

回家洗脚,奶奶说我脚掌打下了泡,我也觉得疼疼的。奶奶埋怨着:“小娃家不上学,上山,真叫人担心。”洗完了,她才告诉我,昨天她嫌不吉利,没敢说。那山路她也走过,日本人打来时,去逃难,爷爷赶头骡子,骡子上骑着奶奶,两边的驮筐里一头坐着大姑,一着坐着小姑。爬坡时,骡子突然踏空,滚下山沟。爷爷吓得坐在地上抱头痛哭,没想到,奶奶跌在一块石头边,大姑挂在树杈上,小姑抓住一枝刺条条,扎破了手也不敢松,人没死,骡子下沟就摔碎了……奶奶说:以后送柴,千万别去啦!”

我点点头,吓得直往被窝里钻。

心里却又想起山上飘来的大人们,他们多好呀,天上地下来来回回多自在!我长大了还要去,还要爬山,爬那上天的路!

1998年4月4日北京

弯弯的桃树

我家院子里有三棵树,两棵枣树,一棵桃树。枣树是姑姑从外祖母家移回来的。外祖母家在汾河东边的伊村。伊村是尧王的故乡,传说尧王当年种下了好多枣树,至今伊村的地垅上一棵挨一棵。姑姑扛了两棵回家,一路上累得歇了好多次。我一吃枣,便想起姑姑,甜甜的姑姑。

桃树给我的印象比枣树要深,因为它比那两棵枣树有故事。桃树是奶奶种的。据说,奶奶去金殿镇赶集,卖了连夜赶织的腿带,想给老奶奶买点什么吃的。老奶奶没牙了,苹果梨儿都不好咬,从南头跑到顶北头,才找到一家卖桃的。那桃个个都像大馒头,圆鼓鼓的尖上比抹了胭脂还要红。捺一捺,软软的,老奶奶准咬得下。一问价,贵咧,奶奶的钱只够称一个。卖桃的是个老头,头顶又光又亮,胡子又长又白,他很和气,笑着说:

“我这是长寿桃,比蜜还甜哩!吃了保险你身子硬朗。”

同类推荐
  • 诗经

    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三百篇》。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标志着我国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本书在继承历代《诗经》研究的优秀成果基础上,精到地诠释每首诗的主题、立意,清晰注解每章每句,以求读读者感悟《诗经》的古朴纯美,做到与古人情感共鸣。
  • 仗舰走天涯

    仗舰走天涯

    2015年4月3日,作者随中国海军152舰艇编队从舟山出发,执行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和环球访问任务。152舰艇编队圆满完成海军第二十批护航任务,共为39批90艘中外船舶护航,有效维护了战略通道安全。护航任务结束后,编队未经休整直接转入环球访问任务,横跨5大洲16个国家访问。152舰艇编队的护航和环球访问,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充分展示了海军现代化建设成就和官兵过硬的军政素质,为祖国和军队赢得了荣誉。
  • 珠玉词

    珠玉词

    《珠玉词》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晏殊的传世词作,其词承南唐冯延已词风之“俊”,又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语言明净清丽,融思于情,抒情含蓄柔婉而富有诗意,流露出词人对人生的眷恋和相伴而生的惆怅之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便是第一境界,而“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 跟着美术大师漫步

    跟着美术大师漫步

    作者以散文、随笔的形式阐述她眼里的中外美术史上的大师和他们的作品。这些作品包括《三苏祠里访苏轼》、《回忆米芾》、《昼锦堂记》、《狂人日记》、《达·芬奇密码》、《巨人》、《船抵威尼斯》、《大地之歌》、《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美丽的少女,请转过头来》、《跟着阳光跳舞》、《遥远的追寻》、《我们去寻找一盏灯》、《在街道上耸立着一栋房子》、《飞来的仙鹤》等。文字细腻、隽永,以女性独到的角度和极其感性的认识品评中外诸多美术大师的作品,有别于一般的画评,让那些大师的笔触,撞击心灵发出高贵而诗意的清音,在“生活的泥潭上,开出亭亭玉立的莲花来”。掩卷之余,打开窗户,仰望天上的繁星,你会想:不朽的美术大师们是淳朴的,并不高深莫测,在灵魂上比之常人更容易接近。
  • 在自己心中盖一座花园

    在自己心中盖一座花园

    16位超人气作者,34篇风格迥异的美文。三个篇章,分别讲述现世家常、生活态度与温情励志,给你一次温暖、清晰、沁人心脾的文学享受。它不会为你打开新的世界,也不会让你增长见识,更不可能教你花草的培育方法,它给你的只是一种短暂的享受,一种或温暖、或体贴、或柔美的感觉。这里有对爱情的剖析,对青春的反思,对世态的感叹,以及内心的挣扎,些许自嘲、自怜、自叹,以及自我鼓励,还有一些小色色、小羞羞。这就是现实,就是现在的年轻人所思、所想、所见、所经历的真实,我们柔软、犀利、纠结,但满怀希望。34篇不同感觉,不同色彩,不同香味的美文,犹如34朵鲜花,请你轻轻摘下,栽种在心里。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梦,非醒

    梦,非醒

    她,一个中规中矩的小白领,一次睡梦中被意外勾了魂。为了弥补她,判官用最老套的手段让她穿越复活。另一个时代里,虽是千金小姐但不受重视。好在判官似乎和月老交情还不错,给她安排了一个满意的夫婿。就在成亲当天,离她渴望的幸福一步之遥,她竟被人掳走了!那天杀的“人贩子”居然让她给未婚夫婿买命,做他的小厮?她受够了这些逆来顺受,一次次地抗争中,不小心夺了他的心。再次离幸福一步之遥,却被卷进了鬼神之争。她,该如何以凡人之躯与鬼神相斗?
  • 漫威之最后的天使

    漫威之最后的天使

    一根奇特的羽毛带着主角穿越漫威宇宙,天使与恶魔共存会带来怎样的结局。是否有正义与邪恶?穿越成漫威反派灭霸的养女怎么办?(该作品五毒,请放心观看。)书友群:679052727
  • 槁木逢韶华

    槁木逢韶华

    如果人的一生仅有十二个月,那所谓的韶华应该在四月吧!而我所期待的四月,恰如珙桐花开,洁白繁茂,似白绫裁成,垂于苍翠欲滴的桐叶间,美丽奇特,恰如白鸽舒展双翅穿梭绿荫,尽管途中遭受风雨摧残,但仍能不忘初心地去追寻十月的果,以求重生。我期待着我的一生,我期待着的......
  • 中共党史珍闻录

    中共党史珍闻录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近现代中国历史的走向,也影响了整个世界。这样的一个政党革命、改革与建设的历史,堪称人类历史上的思想宝库,它传递出的智慧与感悟必将是厚重而深刻的。白云涛编著的这本《中共党史珍闻录》完整系统地回顾了党的历史,全书主要包括:中共中央从上海秘迁瑞金始末;瞿秋白与《多余的话》风波;新中国成立前夕国共两党争夺人才的较量;中共“理论家”陈伯达政治沉浮记等内容。《中共党史珍闻录》从框架结构设计到内容材料选取再到语言表达,群众都竭力突出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点,是当前鲜见的广大党员“愿意学、学得懂、用得上、用得好”的最基本、最权威的党史读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HE PEASANT WAR IN Germany

    THE PEASANT WAR IN German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霸道女追男

    霸道女追男

    她,林蓝,霸道不可理喻,雷厉风行,直来直往,豪言壮语,自命不凡,目空一切.....但,有一天,林蓝同志以迅来不及掩耳之势用她那色迷迷的眼神终于对上了他的眼神!于是打破她的历史,冲破重重围堵,说:“我就看上你~~看你怎么办?”但这个杀千刀的男生,第一天向我表白,第三天就把我甩了~你觉得我林蓝这么好欺负吗?可是人家帅哥不把她当一朵鲜花却把她当牛粪,林蓝怎么做呢?没办法,面对这样无可救药的男人,她只能使劲手段主动攻击!但,当美人斗志燃起又熄灭又燃起的一段一段,一曲一曲中,妈妈的,他怎么还是冷若冰霜没反应!不得不怀疑,他到底是不是男人啊~~喜欢的要收藏投票再加评论哦~~小女子会万分感谢的~~嘿嘿~~~
  • 大罗真剑

    大罗真剑

    一拳粉碎星辰一剑可破天地剑灵转世重修在这个万族林立天才倍出的时代与万族争锋新人上路请各路大神多多支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