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3200000002

第2章 大国兴衰与金融变局(1)

在人类绝大部分的发展过程与历史演进当中,帝国一直是典型的政治形态。帝国无意在某个国际体系中运作,它期望把本身建立为一个国际体系。

--美国外交家亨利·基辛格:《大外交》

历史学家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是从公元1500年前后开始的。因为在此之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们无法有效的接触与交流,他们也不知道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地球是圆的”?恐怕相信和知道的人还是屈指可数的,因此,1500年前的历史,严格的说只能是局域性的历史,各个国家也不具备影响世界的能力。

公元1500年后,地理大发现将整个世界真正的联系在了一起,之后的国家竞争和大国争霸则拉开了不同文明的人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伊比利亚半岛的两个“小”国--葡萄牙和西班牙,拉开了真正世界意义上的大国之旅的序幕,凭借着地理大发现带来的海权优势,征服美洲,称霸欧洲,成就了伊比利亚帝国的辉煌。

海上马车夫--荷兰,一个1/3国土在海平面以下且经常遭受海潮侵扰的小国,在17世纪成为世界的中心并且以自己的名字标识整个世界,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成为公认的第一个“世界大国”。

日不落帝国--英国,一个游离于欧洲大陆的岛国,一个被称为“小店主国”的国家,却征服了世界上五大洲的几十个国家,在18、19世纪称雄世界近两百年的时间,纵横五大洲,横扫三大洋,一代帝国“日不落”。

山姆大叔--美国,曾经的英国殖民地,一个国民来自于全世界移民的国家,一个仅有200多年历史的新国家,却执世界牛耳近一个世纪,满世界飘扬的星条旗,成为一代帝国最好的写照。

废墟上的奇迹--日本,一个二战的战败国,从一片废墟上发展起来,成为当今世界无人敢小觑的第二经济大国,短短几十年再度崛起,真可谓是“前度刘郎今又来”。

纵览世界风云,大国更替的背后好像隐藏着什么不可为人知的“魔方”:怎么就这几个国家成为一代帝国而别的国家却只能作为历史的旁观者甚至成为前者的附庸?为什么这些大国的辉煌只能维持一段时间而不能做到长久的称霸?决定大国兴衰的因素有哪些,是不是有些共同的原因成为大国崛起的基础?

从历史的角度来探讨上述疑问无疑是必要的,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民族的包括国际联盟方面的因素是不可缺少的,500年间的风云变化为这个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翔实的依据,相关的研究也很多,著名的如保罗·肯尼迪教授的专著《大国的兴衰》就是其中的代表,该书甚至引领了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世界政治研究。

但是,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一个国家的兴衰与该国金融的发达程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一国金融体系的效率和该国金融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对一个国家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从金融角度来研究大国的兴衰就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世界金融市场的格局变化也是从1500年之后才开始的,严格的说,是从18世纪开始的,因为只有从那时开始,才有了世界范围内的金融联系,之前各国间的金融关系多是双边的,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金融格局还没有形成。随着英国在世界各地的扩张,逐渐把五大洲通过经济关系联系起来,英镑也成为了世界货币,此时开始有了一个遍布全球的金融体系。随后的美元接替了英镑的“世界货币”地位,纽约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金融中心,美国的经济实力举世无双,进而成为影响世界的“超级大国”,这都说明了金融对国家兴衰的意义。

第一(节)大国兴衰的历史脉络

“大国”?什么样的国家才是“大国”?我们该如何来定义和评价历史上的“大国”?这些“大国”是如何走上山颠、又是怎样被后来者赶下山谷的?所有这些问题,都引导着我们来探讨历史上大国兴衰的历史脉络,而这也是我们对大国兴衰的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理清脉络才能去探索隐藏在这些历史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一、何为“大国”

1.“大国”的概念解读

大国,是指这样一些国家:在国际体系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包括对国际秩序和战略格局产生决定性的或重大的影响,在制定和维护国家间交易制度与规则时处于决定性的或有重大影响的地位,对国家间交易制度与规则有创造和修改的权力和力量,是裁决国家间交易的重要国际组织内有决定性的或有重要影响的成员,是重要区域性组织或全球性组织内有决定性的或有重要影响的成员。

(1)“大国”是一个历史概念。

对历史上的大国来说,“大国”既是一个实体,也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文明和亚文明形态,是一套曾经使国家辉煌的交易制度与规则。这种心理状态、文明和亚文明形态、交易制度与规则,对大国行为产生巨大影响。不仅影响着它对其他大国的看法,对世界的看法,而且影响着它对自己的看法。

大国作为一个历史观念,是相对的。某些国家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是大国,但在另一个历史环境中就成为无足轻重国家。任何区域性大国、全球性大国,必须遵守基本相同的发展途径,获得让其他国家承认自己是大国的基本相同的力量,在与其他大国竞争中得到承认,才可以获得大国的地位。

(2)“大国”同时又是一个现代概念。

对现代历史中的大国来说,界定大国的主要指标就是综合国力,现代社会的竞争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一个国家要想成为公认的“大国”,必须具备强于别的国家的综合国力,不然,即使该国在某一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而综合国力并没有具备超出别人的优势,则难以成为“世界大国”。

2.“大国”的特征

一个国家能够被称为“大国”,应该具备哪些特征,学者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赵英(2001)在其专著《大国天命--大国利益与大国战略》中,对大国的特征给出了他的理解:

(1)在所处的文明体系中处于核心国家或领导国的地位,其历史、文化与国内交易制度、规则,对其所处的文明体系乃至全球有巨大影响力。如古代中国在东亚文明体系中的地位;18、19纪英国在西方文明体系中的地位;20世纪美国在西方文明体系中的地位等等。

(2)其综合国力(包括军事、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力量)可以在区域内或全球居于主导地位,其经济力量能够在区域或全球经济体系分工中起主导作用,对区域或全球的经济发展起带动作用,能够以暴力和其他力量对自己的利益予以有力的维护和拓展。

(3)在区域或全球性国际冲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调解或解决冲突的作用,其一国之力足以与公认的某一世界大国相抗衡。如抗美援朝时,中国以一国之力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抗,最终以平手告终,实际意味着中国获得了大国地位。

(4)拥有足够的幅员和人口。尽管在当代综合国力的构成中,科学技术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随着国家发展水平的接近,随着超级产业的发展,足够大的幅员与人口,仍是构成大国的重要因素。正因为如此,欧洲国家只能联合起来,作为一个“大国”出现在世界舞台;正因为如此,发展中国家印度是一个大国,而国土广袤的澳大利亚不是大国。

(5)处于相对有利的地缘政治地位。不同的地缘政治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国的成长、大国的特征(如某一国家是海洋大国,还是陆地大国)和大国的战略。如美国处于两洋之间,使其长期不受到外部重大威胁,从而为其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3.“大国”的学者解读

中国古代政治家、战略家、哲学家对“大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体现了战国时管仲学派观点的《管子》一书中提出:“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认为大国要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军事力量强大。《管子》一书还提出,大国要政治修明;有严明的法纪;有正确的财税政策、消费政策;善用国力。

战国时代,秦国大臣司马错论伐蜀时说道:“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也即要成为一个大国,必须具有广阔的土地;富庶的人民;强大的军事力量;崇高的、广被四海的道义。

《战国策》载,战国著名策士、纵横家张仪在论及秦国之强时说:“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粟如山积。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严以明,将知以武。虽无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险,折天下之脊,天下后服者先亡,且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也。夫虎之与羊,不格明矣。今大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窃以为大王之计过矣。”

现代的学者们从现代政治学的角度提出了对“大国”的理解,特别是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他对国家兴衰的研究曾经引领了世界范围内的潮流。他认为,大国要具有足够的经济、军事、技术实力,其中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他认为:“当世界迈向21世纪的时候,世界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强国所追求的伟业具有三重性,即同时要实现三项目的:为国家利益提供军事安全(或者可供选择的可行的安全);满足老百姓的经济需求;保证经济增长。其中最后一项,无论对于提供当前所需的大炮和黄油这个积极的目的,还是对于防止相对经济下降以免损害人民未来的军事与经济安全这个消极目的都是不可少的。如果技术和商业发展速度不平衡,国际政治动荡,要在一个长时间内实现上述三点将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但是,只实现头两项,或两项中的一项,没有第三项,必然导致在更长的时期里出现黯淡无光的前景,而这一直是那些未能适应世界力量变动、发展缓慢的社会的命运。”“如果在防务、消费和投资这三个领域相互竞争的需求中没有大致的平衡,一个大国就不可能长久地保持它的地位。”肯尼迪对成为大国和保持大国地位的条件进行了深刻论述。

二、城头变幻大王旗--帝国交替

美国是现在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世界政治的走势,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回顾历史,在美国之前还有荷兰和英国两个公认的世界性大国,再往前,葡萄牙和西班牙作为世界历史上具有开拓意义的国家也位列世界大国之列。因此,从1500年到现在,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依次成为世界大国,日本凭借着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地位也在世界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兴起

16世纪上半叶,葡萄牙的海外殖民和商业达到高度繁荣的阶段。自1509年在第乌海战中击败埃及和印度的联合舰队后,葡萄牙人通过对阿拉伯海、印度洋及南洋群岛的控制,掌控着跨越半个地球的商业航线,截断了阿拉伯人同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商业往来。人口不到200万的葡萄牙,在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叶,就垄断了东方的香料、美洲的食糖和非洲的黑奴贸易,一跃而成为世界性的商业帝国。葡萄牙在非洲、尤其是东印度的商业优势,曾经是其他西欧国家无法匹敌的。

同时西班牙也成为西欧经济最繁荣的国家,其工商业经济一度高涨。西班牙利用自产优质羊毛的优势以及地理大发现后出现的广阔海外市场,迅速发展其毛纺织业。而其地处大西洋沿岸交通枢纽的沿海城市塞维利亚、加迪斯、巴塞罗那和瓦伦西亚等,也纷纷成为繁华的国际商埠。另外,西班牙的海外商业也急剧发展,加上在美洲拥有的广阔殖民地,对外贸易空前扩大。到16世纪初,西班牙已拥有商船1000多艘,航行于各大洋。西班牙把美洲的产品运往欧洲各地,把自己的羊毛、丝绸、呢绒运往意大利、北非和尼德兰。从美洲运回蔗糖、可可和烟草,在欧洲出售后利润高达400-1000%。为了保护拉丁美洲的金银财富源源不断地运回西班牙,西班牙建立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赢得“无敌舰队”的称号。16世纪后期,西班牙不仅拥有富饶的美洲殖民地,还在1581年吞并了葡萄牙(直到1640年葡萄牙才摆脱西班牙统治恢复独立),实力更加雄厚,掌握了欧洲与东方各国及美洲贸易的垄断权,成为称霸欧洲和海上的“日不没”大国。

2.“海上马车夫”的出现

虽然,最先推动地理大发现的西班牙、葡萄牙通过对欧洲与亚洲、非洲和美洲贸易的垄断,以及对亚非拉地区实行各种形式的殖民掠夺,成为世界最早的商业殖民帝国,但它们并没有真正长久地富裕下去。获得巨大财富的两国封建统治集团没有把流入的金银投入工商业扩大生产,而是用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海外争霸战争以乏封建贵族的奢侈享受。国内外商人还通过各种方法将尼德兰、英国、法国和德国的优质、廉价商品大量走私到西班牙、葡萄牙及其殖民地的市场,这使得西、葡两国微弱的民族工业失去国内外市场,进一步受到沉重打击。来自殖民地流入西班牙、葡萄牙的黄金白银最终又转流入尼德兰、英国、法国和德国手工工场主的钱袋中。结果,繁荣在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昙花一现的景象,伊比里亚半岛转眼又成为西欧经济落后的地区。

荷兰位于大西洋沿岸,又处于北海、波罗的海至地中海的商业要道上,些耳德河、马斯河和莱茵河这些欧洲大河均通过荷兰注入大海,为荷兰提供了西朝英国和大西洋的优良港口,使荷兰成为大西洋航线上的重要地区。荷兰政府利用上述天然的地理优势,积极创造发展世界商贸的条件。荷兰拥有一流的造船技术,并不断进行技术革新。17世纪上半期,荷兰拥有全欧吨位的3/4,成为“全世界的船运夫”和“海上马车夫”,荷兰各阶层卷进了世界贸易大潮,“荷兰人从各国采蜜……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爱尔兰是他们的牧场,普鲁士、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一直到18世纪中叶以前,荷兰人以其庞大的船队航行于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地中海、波罗的海和北海,利用世界各地的价格差异,进行世界性转口贸易,获取了巨额利润。荷兰由此成为一个靠经营海上中转贸易而发家的商业强国,17世纪中叶达到极盛,取代西班牙,成为世界商业霸主。

同类推荐
  • 管理的坎

    管理的坎

    本书围绕企业管理的实战操作,整合《经理人》杂志中“海豚会”栏目(《经理人》重点打造栏目,实为内部高端交流圈,成员都是国内各企业高层管理者和当家人)的相关沟通心得与交流实录。根据图书市场寻求,重新整理。意在用权威、务实、细节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和实践案例为读者讲解如何管理企业,如何带好团队。
  • 看谁在瞎忙

    看谁在瞎忙

    你做工作,还是工作在“做”你?“天道酬勤”是一句古训,它告诉人们:只要你勤劳付出,上天就会给你丰厚的回报。但许多事实证明:天道有时未必酬勤。相反,一些看起来并不勤奋的人,却比别人更成功、拥有更多的财富、享受着更多的人生乐趣。轻轻翻开这本书,您将惊奇地发现您手中二十四小时能如此巧妙地被利用,有限的时间内驾驭繁琐的工作游刃有余并非传说中的神话。本书将为您揭开成功。
  • 三分制度,七分执行

    三分制度,七分执行

    用创新的理论、经典的案例以及全新的视角,诠释制度与执行的关系,点击执行的现实意义,探寻执行不力的根源,揭示“三分制度,七分执行”这一工作理念。执行能力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星巴克、麦当劳全世界开花,其经营手段和管理制度曝光于大庭广众之下,却没有哪一家企业能与之争锋。分析发现这些企业成功的关键原因在于它们的员工拥有超强的执行力。好的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员工没有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个制度也只是一纸空文。正如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所说,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强于一流的点子加上三流的执行。公务员,企业员工需要遵守的工作理念。
  • 从查理大帝到欧元

    从查理大帝到欧元

    德籍华人、德国著名经济记者张丹红,零距离解析欧洲,触摸欧洲经济。张丹红在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之后,深刻反思欧洲历史与欧洲经济,思考欧洲为什么难以实现统一,现存的超国家组织欧盟到底有多大的凝聚力和行动力。本书以欧洲在统一上的尝试为主线,贯穿欧洲历史,分析欧洲的宗教、文化、战争与政治,解析欧盟与欧元,把脉欧盟未来大势。可以说,本书是欲全面了解欧洲历史、欧盟现状、欧元未来及欧洲未来大势的历史、经济、金融、时政类读者的必读书!
  • 做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做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爱迪生说,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推销行业是一个人才辈出的行业,许多人凭着努力和智慧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如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乔·吉拉德、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等。这些人的成功无疑给推销行业注入了活力和生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这个行业之中。“如果你没有成功,只是因为你行动不够。”是的,的确如此,如果你行动足够的话,怎么不会成功呢?所以如何去做就成了每个推销员必须要学会的生存之道。
热门推荐
  • 最强开挂大脑传奇

    最强开挂大脑传奇

    主角吴昊利用系统不慎掉入布满禁锢的封印山谷中,之间伴随着一道神秘的光和吴昊的神识穿越了。等吴昊醒来时,他已经在一个陌生的修仙界,并且还失去了系统!在他寻求方法时意外发现自己的大脑有一个生灵,而且还能帮助吴昊提升修为,这让刚失去系统的他得到一点安慰,开始了他新的泡妹……额不对,新的修仙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修仙从喷我开始

    修仙从喷我开始

    此书有毒,谨慎入坑!古天面漏凶光,抓住对手的衣领,大喝一声:“说,喷不喷我?”“大哥,我错了,我喷,我一定喷,只要你饶我一命,我喷到吐血为止。”“嗯,这就对了。”从此,修仙界流传一个传奇,说有一个高人,有一种特殊嗜好,喜欢让别人喷他,而且还是当着面的那种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敬往事一杯酒,再爱也不回头

    敬往事一杯酒,再爱也不回头

    秦笙为江帝云生下一名死胎,出院之际,她被净身出户。五年后她带着仇恨归来。江帝云:“小笙,回到我身边,江太太的位置始终是你的。”一名神秘莫测的男人笑着将秦笙搂进怀里:“萧太太,该回家了。”
  • 这就是觉醒

    这就是觉醒

    乾坤演变,灵气复苏。神佛不再,怪异频生。天选有缘,觉醒超凡。一个觉醒传承和神通的青年在复苏环境下修仙的故事。书友裙号:一六一四三七六九七。
  • 新反经(上)

    新反经(上)

    全书集诸子百家学说,叙历代更迭史实,核心是“论王霸机权,正变长短之术”,作者揉合儒、道、兵、法诸家思想,汇集王霸谋略,形成这么一部文韬武略的谋略全书。原书涉及君臣德行、任人用长,钓情察势、霸略权变等内容,夹叙夹议,史论结合。对那些胸怀大志,追求卓越的现代人来讲,无论奉上御下、结盟御敌,还是公关游说,为人处世等均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 淡紫色的纱巾

    淡紫色的纱巾

    当时是五点半左右,或者说这是一九八三年夏天的一个临近黄昏的时刻,滇池北岸的海埂,像一块油画家的调色板,人群五颜六色涂满海滩,阳光像一个刚出炉的蓬蓬松松的大蛋糕,散发出迷人的新鲜色泽和清香,海水出奇的蓝,蓝得有些失真,蓝得我现在回想起来,也有恍若隔世之感。所谓恍若隔世,是因为现在的滇池不再蓝了,水面漂着一层黄绿的油脂,稠浊而腥臭,浩浩荡荡的水葫芦,像是一个隆重的聚会。所以现在海埂海滩的夏天,失去了往日的抒情与浪漫,再没了游泳和看海的人群,以至于我来到海边,有一种缅怀的意味,缅怀过去人与海水相涌相融的快乐时光,心情阳光不起来。
  • 天空与云的距离

    天空与云的距离

    安佑辰和宁夏熙是从初中开始认识的朋友,一个天才画手和一个学霸少女的故事。明明看上去是天才画手高高在上得多,到了情之所至的时候,最先动心的那个人,却是他。傲娇的画家,笨拙的少女,家庭的变故,等到他们慢慢长大,两个人都变得不一样。情感是不是还在呢?故事分三个层次,回忆学校生活,职场故事和在一起之后的番外。
  • 此名予未来

    此名予未来

    我想自己的名字,能再一次出现在总决赛的大屏幕上……“我确实找不出自己哪里比他好,连年龄都没他大。”“不见得,至少你脸皮比他的厚。”“他丑。”“你好。”“……喵”一神拖四坑宣告失败,双神四呆开启回归模式,为梦想的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