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2400000026

第26章 60年代的工 青 妇工作(2)

1958年5月26日,全总党组召开扩大会议,原定讨论贯彻成都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工会组织问题的意见》。会议开始后,很快就转为讨论、贯彻三天前刚刚闭幕的党的八大二次会议精神。变为“插红旗、拔白旗”,错误地批判赖若愚、董昕,指责他们把工会和党的关系完全放在对立地位,崇拜自发的工人运动,反对党的领导,把工会搞成“独立王国”,犯了“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并扣上“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大帽子。董昕被撤销了全总书记处书记的职务,一大批干部受到程度不同的处分。只有赖若愚因当时已经病逝,没有处分。

批判赖若愚完全是捕风捉影、断章取义。赖若愚作为全国总工会主席,讲过许多话,写过许多文章,今天看来都是站得住脚的。批判项南、曹冠群也是毫无根据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罪名就是“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1961年夏,中央察觉到庐山会议以后,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反右倾斗争伤害了一大批干部,党内民主生活受到破坏,造成人人谨小慎微,不敢讲真话,不敢反映真实情况,党内外一片沉闷,万马齐喑。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中央决定实事求是地对几年来受批判、受处分的干部和党员进行一次甄别平反。6月12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说,“我们错就错在不该把关于彭、黄、张、周的决议传到县以下。应该传达到县为止……在十几万人的小范围内传达就行了。军队不搞到连队,地方不搞到公社以下去就好了。搞下去就整出了许多‘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现在看是犯了错误,把好人,讲老实话的人,整成了‘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会后,6月1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讨论和试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指示》,规定:“为着发扬民主,有必要对于最近几年来,受过批判和处分的干部和党员,实事求是地加以甄别”。“过去批判和处理完全错了的,要改正过来,恢复名誉,恢复职务;部分问题批判和处理错了的,就改正这一部分问题的结论。”还明确“今后在不脱产干部和社员群众之间,不许再开展反对右倾或者‘左’倾的斗争,禁止给他们带政治帽子”。虽然中央有了政策,但是中央并未为此事专门发文件,因此,甄别平反工作阻力很大,进展十分缓慢。1962年1月,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决定加速进行这项工作。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速进行党员、干部甄别工作的通知》。明确地指出:“中央认为,对于党员、干部的甄别平反工作,必须根据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的精神,加强领导,加速进行。”文件还规定:“甄别平反的方法,是由上一级党委派负责同志帮助所在组织摸清被错批判和错处分的党员、干部的情况,召集他们开会、谈话,然后召开干部大会或党员大会、群众大会,宣布一律平反。其中即使有的有些轻微错误,也不要留尾巴。有关领导干部应该当场向被错批判、错处分的党员、干部进行道歉。”

根据中央4月27日通知,全总、团中央、全国妇联都有大批干部需要进行甄别平反。但是,对赖若愚、董昕、项南等同志的批判涉及多年来对工会理论和团的理论的争论,在当时“左”的指导思想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为他们进行甄别平反困难很大。所以,当时对赖、董、项的甄别平反问题,只能是走走过场。中央书记处那时正以主要精力指导全党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也无法拿出更多的精力去解决这样的重大问题。相对地,解决曹冠群的问题就比较容易些。七千人大会以后,杨尚昆即责成群众工作组派人去协助中监委秘书长金昭典,到全国妇联对曹冠群的情况进行调查,确定曹的问题应当彻底平反。随后,杨尚昆亲自找曹冠群本人和全国妇联领导人罗琼、曾宪植谈话,反复向全国妇联的同志们指出:“工作中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任何时候都会存在各种不同意见,不要把工作中的问题都提到政治高度。”请她们说服全国妇联机关中不赞成为曹冠群平反的那部分同志。经过细致的工作,终于统一了认识。7月20日,全国妇联召开主席团会议,审议了对曹冠群的甄别结论,指出在反右倾运动中对她的批判和处分是错误的,决定予以撤销,恢复她的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的职务。

不久,1962年9月,八届十中全会大批“黑暗风”、“单干风”和“翻案风”,风向骤变。这以后,再提为在反右倾运动中受批判和处理的同志甄别平反问题,显然是不可能了。接着“文化大革命”10年,直到1979年赖若愚、董昕、项南三同志才得到彻底平反。

当时,全总、团中央、全国妇联的一批干部被指责为犯有右倾机会主义性质的错误。那么,他们右在何处?其实所谓右,主要就是怎样理解群众组织接受党的领导问题。应当说,在五六十年代,工会、共青团、妇联在配合党的中心工作方面是十分出色的。特别是60年代初,为了扭转当时的严重困难局面,对国民经济进行果断的调整,成千万地精减职工和减少城市人口,如果没有工会、共青团、妇联的有力配合,能够取得成功是不可想象的。1962年12月,彭真就曾在一次会议上高度评价工会工作。他说:“一年来,工会做了很多工作,表面看来不是那样轰轰烈烈,实际上有很大成绩。这一年,所有企业都在调整,调整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工人群众的问题。由五千几百万人减到三千多万人,动员了差不多两千万人下乡,而且没有出乱子,世界上哪个国家能做到这样?我们这次调整搞得比较顺利,固然是我们的党中央、毛主席、人民政府在人民中有很高的威信,又有各级党委的领导,但是如果没有五千万工人群众的觉悟,也是不行的。”当时,精减职工,工会做了大量工作;动员和组织城市青年上山下乡,要依靠共青团;妇联则在做好占人口总数一半的妇女的思想工作,号召广大妇女坚持勤俭建国、勤俭持家方针,千方百计战胜困难,为顺利地实现国民经济调整进行了有力配合。

但是,另一方面,工会、共青团、妇联对各自的经常工作却做得很不够,在当时确有脱离群众的现象。全总、团中央、全国妇联一批干部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其实就是他们指出了这方面工作中的不足,要求扭转群众组织脱离群众的局面。因而被指责为“反对党的领导”、“向党闹独立性”。

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随后,党中央制定了《人民公社60条》、《工业70条》、《高教60条》等一系列政策规定,开始了各项工作领域的纠“左”。群众工作中的“左”的东西也开始降温。1961年5月23日,全总党组向中央作的《关于改进基层工会工作的报告》,承认当时基层工会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发挥或者没有很好发挥应有的作用,不大关心群众的生活,不大注意倾听群众的意见,民主生活制度不健全,在完成党的中心工作时常常放松或丢掉经常工作。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意见。很快,5月29日,中央就批转了这个报告,要求各地参照执行。这一时期,中央书记处多次讨论工会、青年、妇女工作,突出强调工、青、妇三个群众组织要恢复和加强自己的经常工作。

这一时期,纠“左”的步子尽管迈得不大,但在工作中已经出现了可喜的局面,工、青、妇的工作比较活跃了,在国民经济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力争缩小受“小说《刘志丹》案”株连的范围

1962年秋,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重新强调阶级斗争,“左”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发展。刚刚摆脱沉闷局面的工会、共青团、妇女工作又受到了新的冲击。

首先是1962年8月,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康生无中生有,指责小说《刘志丹》一书是“利用小说进行反党”,制造了“习仲勋反党集团”冤案,全总和团中央也为此受到牵连。当时,小说《刘志丹》一书尚未正式出版,但是《刘志丹》(第六稿)的若干章节已在《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和《光明日报》上连载。《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分别是全总和团中央的机关报,《刘志丹》的组稿和出版者工人出版社是全总的事业单位,而全总、团中央又是归杨尚昆负责联系的,这件事就自然地牵连到杨尚昆头上了。

工人日报社和中国青年报社仅仅是刊载了《刘志丹》的若干章节,怎么也不能上纲上线,说他们蓄谋反党,划到所谓“习仲勋反党集团”里面去。组稿并出版《刘志丹》一书的工人出版社就不同了,非得查个水落石出不可。8月24日,中央工作会议一结束,杨尚昆就匆匆忙忙从北戴河赶回北京,立即责成群众工作组胡剑青等同志去调查此事。随后,由中央办公厅会同中央组织部干部杨以希、全总书记处书记黄民伟等同志组成一个小组,经过几个月的工作,最后向中央书记处写出报告。指出:工人出版社为了在广大职工群众中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早在1956年就拟订了一个出版革命烈士传记和革命回忆录的选题计划,小说《刘志丹》就是这个计划选题中的一部。原来是想出一本好书,主观愿望是好的。报告指出,工人出版社没有在习仲勋领导下工作过的人,也没有同习仲勋有过联系,不存在反党集团问题。这就保护了工人出版社的同志,也保护了全总。康生虽不满意这个报告,但是他也没有办法推翻这个调查结论。“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康生重新抓起《刘志丹》这个“题目”,变本加厉,借机整人。工人出版社社长高丽生同志最终被迫害致死。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9年8月4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组织部《关于为小说〈刘志丹〉平反的报告》,这个冤案才得到平反。1980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为“习仲勋反党集团”平反的通知》,明确指出:“习仲勋、贾拓夫、刘景范同志参加革命几十年来,为党为人民做了大量工作,对革命是有贡献的。强加给他们的反党罪名应予推翻,彻底平反,恢复名誉。1962年以后审查他们所形成的一切诬蔑不实的结论意见和材料,应予否定。对因所谓‘习仲勋反党集团’问题受到株连迫害的干部和群众,均应予以平反,恢复名誉。”至此《刘志丹》和“习仲勋反党集团”冤案彻底解决。

“四清运动”中再一次明确工会的性质

“四清”运动后期,1965年1月,指导运动的纲领性文件《二十三条》公布后,全总也提出工会工作要“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斗争为纲”。在某些进行了“四清”的地方,甚至出现建立“革命工人协会”、“革命工人委员会”代替工会的现象;还有的地方提出要将工会的某些具体业务交给有关行政部门管理等问题。工会工作又一次面临“消亡”的危险。7月3日、26日,杨尚昆两次听取了全总党组的汇报并做了原则指示。28日,全总召开省市自治区工会主席座谈会。座谈会期间,8月9日,中央书记处及时地讨论了工会工作,明确指出工会要做切切实实的群众工作,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克服官僚主义。再一次明确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的性质没有变,由此而规定的群众工作任务没有变”。重申工会组织群众监督的重要意义,第一次明确规定把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工作结合起来,工会委员会要成为职工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经常发动和组织群众监督干部、监督企业工作,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15日,杨尚昆到全总作报告,阐述中央书记处的指示精神。9月8日,中央批转了传达中央这一精神的《全总党组关于省、市、自治区工会主席座谈会情况的报告》。可惜的是,中央的精神未及贯彻执行,一场更大的灾难,“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已经降临。

“四清”运动中,一些地方为了纯洁组织,把家庭出身不好,表现落后或犯有一般错误的工会会员,降为“预备会员”,有的还开除了他们的工会会员资格。中央书记处及时制止了这种做法。指出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不能套用党和共青团实行预备党、团员制度。对少数表现不好的职工,工会应当加强对他们的教育。

不久,“文化大革命”爆发,一场灾难不可避免地先后降临在工会、共青团、妇联的头上。首先是共青团。由于毛泽东的支持,“红卫兵”运动狂热发展,共青团被迫停止活动;接着,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全总,资金被冻结,金库封存。工会内部也乱揪乱斗,从全总到各地基层工会全部陷于瘫痪;最后是全国妇联,艰难地维持了一段时间,到1968年初也完全停止了活动。直到“文化大革命”后期,工会、共青团、妇联才逐步恢复活动。1978年9月,中国妇女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共青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相继召开,标志着三个群众组织正式开展工作。尽管这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未召开,“文化大革命”还没有被彻底否定,思想上、理论上的拨乱反正刚刚起步,但毕竟工、青、妇的工作开始恢复了。

“文化大革命”中,工、青、妇真的“消亡”了,但最后被彻底否定的是“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不会重演,工会、共青团、妇联当然也不会消亡。

同类推荐
  • 列宁政治遗产十论

    列宁政治遗产十论

    列宁,作为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俄国的创始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者,他打碎了一个旧世界,建立了一个新世界,他是旧制度的摧毁者、颠覆者,新制度的创造者、保卫者和建设者。虽然他领导苏维埃俄国的历程不长,但却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无论是建立苏共、夺得政权,还是在经济建设、处理社会矛盾问题上的创新尝试,都对后来的苏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列宁政治遗产十论》既没有一味地褒扬列宁的光辉事迹,也没有隐讳他在苏俄初期治国理政中的失误,而是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评述了列宁作为苏维埃领导人的功过得失。列宁离开这个世界快一百年了。他缔造一个新型的革命党,又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夹缝中建立一个新的国家制度,他像马克思一样,从来没有把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俄国经验一般化,而是通过一场新制度的社会实验,为后来者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搅动20世纪国际秩序的苏共;与苏维埃政权伴生的无产阶级专政;处理“党外有党、党内有派”的矛盾;探寻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新经济政策;视农民为无产阶级长期的同盟者……当然,列宁时代也存在悬而未决的问题:莫衷一是的党国体制;摇摆的知识分子政策;解放全人类的革命理想主义的困顿……
  • 国民阅读经典:论美国的民主(典藏全译本·全集)

    国民阅读经典:论美国的民主(典藏全译本·全集)

    本书是法国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托克维尔在美国进行长期考察后写出的一部举世公认的世界名著,是历史上第y本系统分析、解读民主制度的著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内容包括美国的地理环境、种族状况、英裔移民带到北美的影响、美国联邦制的优点与其他国家联邦制的比较、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关系、政党产生的原因、政治社团的作用、舆论的作用等方面;主要是想是阐明美国的民主、自由、平等是如何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体现的,并以美国的民主思想和美国的民情为背景分析了美国人的哲学观念、宗教思想、科学理论、文学、艺术、社会心理、民族性格等等方面。
  •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标准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标准

    党员标准就是党章对党员提出的条件和要求,它由入党资格、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以及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三部分组成。坚持党员标准,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与先进性,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条件,也是中国共产党有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不同角度对党员标准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本书有助于广大党员认真对照党章的要求,看看自己在哪些地方符合党员标准,哪些地方还存在差距,从而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改进,完善自己。
  • 携手推进新时代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携手推进新时代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2018年7月10日,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新时代中阿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讲话。
  • 共倡开放包容 共促和平发展——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

    共倡开放包容 共促和平发展——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

    当地时间2015年10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金融城市政厅发表题为《共倡开放包容 共促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学会和客户说话

    学会和客户说话

    无论你是初入销售这一行,还是已有几年销售经验,你都能从本书中找到解决销售困惑、提高业绩的诀窍,进而轻松应对并掌握和客户说话中的主动权,以心攻心、见招拆招,快速、顺利地拿下订单!
  • 幸孕重生:枭宠惹火妻

    幸孕重生:枭宠惹火妻

    她是豪门千金,高智商天才,却受尽痛苦死于至亲之手。重生回到十八岁,一睁眼,肚子里竟多了一个来历不明的胎儿?还被披着人皮的豺狼虎豹赶出家门,妄想强占她的一切。新仇旧恨,一并清算。只是,这位递刀的帅哥你谁?“唐娆,把你肚子里的孩子生下来,我让你在澜京市横着走,想虐谁就虐谁。”“生两个呢?”“我背着你走。”唐娆一脸无辜:“那生三个的话,你是不是让我骑着脖子走?”
  • 忒伊亚之诗

    忒伊亚之诗

    在缇坦大陆上拥有着天生使用异能的特殊人,也有着凭借“契约道具”使用异能的常人。故事发生在缇坦大陆上的忒伊亚帝国,两大家族的婚礼上,突然遭受到名为“假面舞会”的恐怖组织的袭击,一个平凡少年,原本平淡的人生,却随着一声巨响被打破了。他身负重伤,就在失去意识前的最后一个画面,眼里浮现的是一位神秘的少女……命运如同影子,令少年无法摆脱;命运如同洪水,逼迫少年前行;回头再往,曾经的桥已被冲断。
  • 卡牌故事

    卡牌故事

    每一张卡牌都有每一张卡牌的故事,我叫尹凡是一名平凡的人类,生活在S12星系-R29星球。而我最大的兴趣是去听星际卡牌店老板所讲的故事……
  • 梨花殇

    梨花殇

    一枝玉梨簪,掀起仙境尘缘。世事捉弄,命运偏要翻云覆雨。三根簪子,一场躲不过的情劫。爱悄然而临,前路未可知。纠纠葛葛,谁是背后的推手?让人惊惧忐忑……平地起风波,一波又一波,爱与恨要何去何从?天下尘埃经典力作,《梨花殇》!
  • 老乡

    老乡

    姚小帅的运气是从他35岁这年好起来的。之前他的日子不但过得捉襟见肘,而且有些凄惶:来京城工作七八年了,住的房子还是老婆单位提供的一间宿舍,刚开始那两年,宿舍还显得宽敞些,前年儿子姚郑又迫不及待地来到人间,一家三口挤在一起,屋子里简直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 都是任性惹的祸

    都是任性惹的祸

    校园第一男神黎浩然只可远观不可亵玩?晓彤偏不信这个邪。
  • 始之源

    始之源

    让一切恢复原点,一起创造奇迹!三百年前,一场灾难,毁灭了一切,叶灵,被封印在虚空水晶中被一位老者丢进虫洞,一颗记忆宝珠封存在他的灵魂本源中,他究竟背负了怎样的秘密呢!
  • 半缘改命半缘劫

    半缘改命半缘劫

    前世,被组织重点培养。最终成为一代王牌杀手。培养的日子。可是黑暗的。逐渐养成了冷漠无情,杀伐果断,冷血薄情的性格。身负异能,注定活不过15岁。死后一朝穿越。本想逆天改命。却不想再改命的途中。一只妖孽缠上来,怎么甩也甩不掉。妖孽说她是他的真命天女。由于前世,使她不再相信任何人。可是妖孽想要一步一步感化她。两个人的命运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