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62800000001

第1章 历史的追记和拷问(代序)

——读夫生的作品

莫伸

范夫生,笔名劳夫,认识他已经30多年了。

1979年,中国刚走出浩劫不久,文学成为解放思想的一支重要力量。由于我写了几篇小说,在社会上产生出一定影响,赶上了这个历史大转折的文学潮头——当时我成家不久,由于没有住房,租住在宝鸡市上马营铁路郊区一间农民的土屋里。有一天,我内弟领着夫生来农村找我,想让我看一篇文章。那篇文章具体写的什么,已经完全不记得了。但是阅读之后的总体印象却留下了:以他的年纪,写出那样的文章,不简单。

当然,那样一种不简单只存在于某个特定的阶段,远不能说明一切。人生苦短,人生却也很长,在这既短又长的人生中,每个人的面前都铺满了五花八门的岔路,也因此,每个人都很难完全凭着个人的意志来进行职业选择。夫生将来会怎样?他会不会下定决心搞文学?完全不可预测。70年代末的中国,尽管已经在政治上看到了希望,但经济上仍然普遍贫穷,根本不可能像今天的年轻一代那样说跳槽就跳槽。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现象上是年轻人的飘逸和潇洒,本质上折射的是中国人此前根本不可能想象的自由、生机和活力!

那次见面以后,我很快调往了西安,以后又调出了铁路,忙碌之中,和劳夫见面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我只是从内弟口中得知,夫生在铁路上干得不错,担任了站段的领导。一个人的禀赋虽然难以用物质的形态去捕捉,但总是会通过各种方式顽强地散发出来。凭我的感觉,在同龄人中,他是一个肯学习、肯思考,也就有见识、有能力的人。他能够在生活中稳步上行,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也不令我惊奇。

令我惊奇的是,30多年后与他碰面,还是文章搭的桥。

这时候的夫生已经年过50,不仅有了相当的生活阅历,而且有了相当的文学积累。更重要的是,他写下了相当数量的作品,这些作品,或曰小说,或称纪实,基本上全是他根据自己真实的生活写出来的。这其中,有对父母亲深切的缅怀,也有对孩提时代深情的追忆;有对下乡插队生活的客观讲述,也有对往昔岁月的回望和反思——这些作品我不是一天两天读到的,而是跨年跨月、陆陆续续。一边读,一边感慨,他的文章气势遒劲,笔力雄健,已经远非昔日了!

值得一说的是,阅读夫生作品之际,我恰好同时阅读到其他一些文学作者的作品,相较之下,夫生是我最看好的作者之一。

为什么看好他?

似乎很难归纳和说清。

细细地想,恐怕首先是因为他具有当一名作家所需要的综合素养。

劳夫当过插队知青、当过工人、当过干部,他人生中相当大的一个部分都始终处在实际工作中。切莫小看这实际工作,它是一个人丰硕和成熟的铺垫和助推。我的体会:真正的学问,除过读书,再就需要在纷纭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摸爬滚打。这样一种摸爬滚打,往小里说,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本事获得;往大里说,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知识积累。没有这样一种本事获得和知识积累,写作品就容易浮浅,容易苍白。对一位作家而言,离开了读书绝对不行,但仅仅圈在书斋里同样不行!经常有人问,文学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人说是生活,有人说是语言,有人说是思想,有人说是技巧,应当说都对,也都不对。一部好的艺术作品,需要的是整体,是方方面面的综合!规律是:越是优秀的文学作品,需要的综合支撑就越多。恰如一位乒乓球运动员,现象上他只是挥动着胳膊打球,但真正要打好,则需要全身上下所有部位的配合——无论弹跳劲健的程度,还是手眼反应的速度,都必须随着胳膊的锻炼而同时锻炼,也必须随着胳膊能力的提升而同时提升。对文学作者来说,这些连带的提升至关重要。

具体到夫生,他真正在文学上的起步已经很晚,发力已经很迟,但是他一起步一发力,立即与众不同。这就不能不提到他在漫长的岁月中所锤炼和积累出来的综合素养。

以思想为例。

一部作品好看不好看,首先在故事、在生活。但是有了故事和生活,也仍然谈不上艺术。因为真正的艺术还需要更多。而在这“更多”中,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一支!有许多作品,完全可以用来娱乐和消遣,但娱乐和消遣过后,也就可以轻易地让它消失;而另有一些作品,阅读它时你爱不释手,读过之后,仍然放置案头,它似乎有一股源自深处的魅力,吸引着你提笔勾画,诱惑着你不时批注,它让你随时都产生着一种受益匪浅和顿悟的感觉。正是这一切,帮助我们区分出小作品与大作品。截至今天,范夫生创作的都是短篇,也谈不上是大作品,但至少,他写出的许多作品都具有相当分量,是沉甸甸的。

我注意到,夫生突出的优势在于:他既拥有生活,又具有对生活的认知。当我翻看他的作品时,那些悠远的生活场景,凄婉的人物命运;那些或普通平淡,或触目惊心的往事,不断地在你眼前展现,也引起你阵阵的深思。不知不觉中,你身边的轻歌曼舞便逐渐遁远,取而代之的是小人物悲怆的遭际和屈辱的生存。所有这一切,都冲击着你尘封已久的心灵,使你掩卷之余,品咂难止。

这恰恰就是艺术的力量,思想的力量!

劳夫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首先是从生活中来的。生活之树常青,生活永远是思想之母。

但是除过生活,另一个甚至更重要的来源则在于他的读书。

当我与他接触时,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和周边的一些文学爱好者比较起来,夫生读的书远比他们多,对一部书的理解也远比他们深刻。

他为什么能够拥有这样大的读书量?

我认为基于两点。

第一,在于他的个人禀赋。

从前我们对人的禀赋基本上是随着需要乱说。需要时,“天才和超天才”都是不可怀疑的,甚至成为一种人人不许触碰的绝对真理。等到风向变了,从前的“真理”又立即变成了人人痛批的“唯心论的先验论”,进而否定人和人之间在能力和智力上的一切差别。发展到极致,人人平等变成了人人平均,这就极大地挫伤了生产积极性,也造成了极大的生产破坏力。回过头细想,其实人和人之间从来就存在着区别。有些人天生个头高些,有些人天生个头矮些;有些人天生聪明些,有些人天生迟钝些。真正的唯物主义,首先应当承认人与人之间客观存在着的差别,并在此基础上来实现人与人之间人格和尊严上的平等,而绝不能瘦人提刀把胖人身上的肉割掉,以形成体量上的绝对平等。我感觉,夫生秉质聪明,再加上有良好的家教,二者结合,这使他非常自然地开始了读书,也非常自然地喜爱了读书。

第二,在于他的个人经历。正是夫生的经历,决定了他阅读的广度和思考的深度。改革开放前,夫生的家庭背景是“黑”的。这使他从小备受歧视,也使得他比其他孩子更多地思索问题——我的理解,尝受过苦难的人和没有尝受过苦难的人,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深度从来都不一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为地富摘帽,那些饱尝戴帽之苦的人满眼噙泪,从内心深处掂得出这条政策从此免除了多少人间的不平等。而那些习惯于给别人“戴帽”的人却完全不同,他们牢骚满腹地认为:这是什么政策?阶级斗争还搞不搞了?社会主义还怎么坚持和巩固?似乎只有让一批人沦为世世代代不能翻身的“奴隶”,这样一种体制才属于正常,才是社会主义的标配。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他们还理直气壮地认为那样一个时代才叫人人平等!

夫生从小饱尝的苦难和屈辱,给他整个人生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些烙印,我在阅读他的作品中时时能够感受到。而我个人更欣赏的是:当夫生讲述这些往昔的不公和苦难时,从来没有站在一种发泄的角度,而只是平和地说,理性地写,这就尤其有力量。正是这种平和与理性,使我在阅读他的作品时,感受到一位作者面对历史的真诚,也感受到他书写历史的深沉,还使得我们在回望中华民族走过的来路时,不能不产生一些感慨,不能不发出一声叹息,而更重要的是,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和反思。我认为,正是这些感慨、叹息、警醒、反思,在帮助我们冷静,在推动我们进步。

我还想说,夫生的文章并不是篇篇都好。就总体而言,夫生的文字相当洗练,也相当传神,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即使如此,他的文字也仍然时有瑕疵。而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范夫生已经懂得了如何去写,却没有重视如何去删。而恰恰是对文字的有效删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位作者是否成熟最突出的标志。

还想说的是,最初我读到的他的作品,是《俞阿姨》《贾正宗》《唐老师》《陈妈妈》《齐工家的故事》等,这些作品,我统统称之为小说,或者称之为非虚构文学。之所以说非虚构文学,并不指这些作品中没有丝毫艺术连缀和艺术虚构的成分,而是从本质上来看,这些人物无论生活场景、时间节段,还是故事所在、环境氛围,都埋置于一种真实。这些作品,统统都是写小人物,都粘连着地气,紧贴着基层,因而也非常鲜活和真实。捧读这些小说,我非常赞赏,也立即向有关书刊推荐。后来一些作品也真的在各类刊物上得到了发表。遗憾在于,作品发表之际,也正是文坛炒作风盛、赝品流行之时,这使得夫生的作品不得不淹没在当今潮水一般泛滥的各类作品中。目睹此景,我时感困惑,担心着他的作品能否得到应有的承认——可喜的是,作品发表不久,反馈接连涌来。一些读到他的作品的人无论认识不认识,也无论是名家还是普通读者,都在不同的场合中对他大加赞扬。这令我欣慰,也让我感到,任何时候,公正都可能被遮掩和扭曲,但任何时候,公正也总是不可抗拒地存在着的。

劳夫正值中年,还担任着具体的职务和工作,也因此,他的文学道路只是工作之余的一种笔耕。我注意到,他在这条道路上耕耘得不急不缓,十分坦然,却也十分坚韧,十分执着。如果我判断得不错,这条道路于他而言,是由衷喜爱且心仪已久。其实,文学之所以有魅力,不仅仅在于它所能够形成的对读者的思想和艺术的冲击,也不仅仅在于它对社会和历史所能够起到的鼓励和警醒,还在于它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能够让人终生探索的事业。这门事业能够让一个人兴趣盎然和专心致志,也能够让一个人感受到崇高的责任和义务。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只要真正走在文学这条道路上,他便永远不会成为生活的多余者和颓废者。正是这些其他行业所难以替代的特质,使得文学在付出巨大而收获极小的情况下,仍然成为许多人发自内心的一种追求。

劳夫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文学道路,且有越走越快之势。我们有理由对他寄予厚望。与当下许多涌冒出来的“新秀”不同的是:夫生笔下所展示出来的,是对历史入木三分的追记,也是对历史不留情面的拷问。从前,我们总觉得百年历史是一个多么久远又多么浩渺的概念,如今,当我们这一代普遍年近花甲或者年逾花甲,才突然感觉到百年其实太短暂也太有限了。作为一个百年历史中的行路者,我们有责任把亲身尝受的酸甜苦辣,把耳闻目睹的挫折教训,把民族灾难的缘由以及辉煌崛起的契因,都通过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以告历史、以警众人、以示未来、以飨读者。我始终认为:人类的进步从来都不抽象不空洞,从来都是由无数人踏实而具体地走起来做起来的!

2017年9月16日星期六初稿

2017年10月31日修改

同类推荐
  • 咏而归

    咏而归

    《咏而归》是李敬泽全新作品集。本书收录了李敬泽历年来所写的有关古人古典的短文,长文一概不取。以春秋先秦为主,兴之所至,迤逦而下,至于现代乡野。最后落到几篇谈闲情的文章上去,由家国天下,归结到春水春风、此身此心。李敬泽在书中与古人对话,从春秋到明清,从明清到现在,从孔子、孟子到笔记小说,李敬泽用活泼的语言叙述历史和文化,去领略古人的精神,去追怀古人的风致。阅读经典,不止是正襟危坐,更可以像古人一样,轻松、快乐、自由。编这一本《咏而归》,不外乎是,从古人的选择和决断中,从他们对生命丰沛润泽的领会中,学习安顿自己,找到一个归处。引古人之精神,接通此时之人的心与眼,使心有所安,使眼有所归。
  • 相看居延海

    相看居延海

    数天中驻足居延海畔,望着湖波粼粼,抚着柔密的芦荡、与游人偶尔摩肩、有鸟雀时而飞过。海子边待久了,有些熟悉和认知,头脑里下意识地闪念出李白的一首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我感到与居延海在对视着,在相看着。我看到了此前许多未曾看过的景象,看到的是特殊的自然,回潮的是特殊的历史,品味的是特殊的人文。
  • 雨巷:戴望舒作品精选

    雨巷:戴望舒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思想者的盛宴:聆听大师内心深处的声音

    思想者的盛宴:聆听大师内心深处的声音

    无论生活曾经给予了我们什么,还是生活曾经使我们失去了什么,我们都应以博大的胸怀和豁达的心灵,去容纳和洞察所有的痛苦和欢乐。一个活着的人,有思想才有意思。有思想,并非是要我们一定成为思想家或哲学家,而是要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些自己独特的看法,有一些对生命的感悟。每天给自己十分钟的时间静静品尝,梳理自己的思想,走好铺在脚下的每一个日子。
  • 唐诗里藏着故事

    唐诗里藏着故事

    本书收录二十四位唐代名家,上百首经典名篇。每一位诗人的背后都有丰富的历史故事;诗篇的产生,诗人生活的情景,唐代的田园山水……诗中有史,史中有诗,轻松阅读,让唐诗铭记于心,受用终生。
热门推荐
  • 佛说旧城喻经

    佛说旧城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哭有啥用

    哭有啥用

    本文囊括了哭有啥用,空屋,秀色满,白骨说了假话,尖叫,我的心空如大海,乡下人进城出城的经历,星星闪耀在村子里,涂色几大部分,讲诉了何翠红,秀英,赵晨曦等人物为主线发生的小故事,来体现种种现实社会的生活。
  • 国学知识全知道

    国学知识全知道

    “国学”一说,最早见于近代思想家章太炎先生的《国故论衡》。顾名思义,“国学”就是中国之学,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中创造的文化。国学堪称中国人的性命之学,中华文化的学术基础、固本之学,是增加传统文化素养的学问。已故有名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曾提出“大国学”的概念,他说:“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不是狭义的国学。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广义的“国学”,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是中华各民族很好传统文化学术思想的总称。国学汇通思想学术、典籍制度、百行百艺、礼仪民俗,蕴含国脉、国魂、国本,是中国人的根基所在、尊严所在。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学热再次兴起,如今方兴未艾。
  • 涅槃重生之嫡女归来

    涅槃重生之嫡女归来

    重生遇穿越??什么情况???上辈子,有个好爹爹,有两个好哥哥,却信任一个收养的一个女孩,真是瞎了眼了!这一世,管你几千年后的人,分分钟干掉你,渣男配贱女真是绝配!!却不料,这个外号阎王爷的异姓王爷竟然跟个狗皮膏药一样,走哪跟哪。这一世涅槃重生,将凤霸天下!!
  • 无常欢

    无常欢

    即将高三毕业的李灵韵,在一次偶然事件中认识了身为无常的林幽,而李灵韵因为其特异的体质被卷入到了一系列奇怪的事件当中,作为无常的林幽守护在他的身边,两人渐渐暗生情愫,可奈何生死的界限使得二人的恋爱之路走得格外艰难,最终二人在月读书屋店长的帮助之下,走到了一起。而林幽也终于赎清了自己的罪孽,感受到了幸福。
  •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彩霞东来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彩霞东来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彩霞东来》是作者焦东海半生工作心血的结晶。《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彩霞东来》既是一本历史教科书,也是一本人生教科书,书中涉及许多革命前辈以及曾为西藏的解放和建设做出贡献的人的事迹,纪念和励志“味道”十足,且其纪实性、史料性、哲理性、收藏性、可读性、教育性鲜明。
  • 我们终是南柯一梦

    我们终是南柯一梦

    “慕南柯,我们离婚吧,我不爱你,以前不爱,现在也不可能会爱,我心里有人,但是那个人不是你。”许一梦不知道当她说完这句话时,慕南柯的心有多痛。“许一梦,在我的记忆里,我们总共见了三回,第一回你让我爱上了你,第二回你让我发誓永远保护你,第三回你让我永远也得不到你。”“你知道吗,我曾经拼了命的想要了解你,可是你从来没有让我真正的了解你就,就算我们睡在同一张床上,我也能感觉我们中间隔着大海,遥不可及。”“你终是我可遇不可求的人,终是我拼了命想保护的人,终是我这辈子都忘不掉的人。
  • 紫羽风暴

    紫羽风暴

    紫气东来,蓝羽飘凌.一名来自东方的少年,因缘际会,获得了大天使沙利叶哥哥蓝魔所传承之力.从而踏上不平凡的磨练之路。而与此同时的另一面,天外空间正有另一股邪恶的力量在..........
  • 我真的是厨王啊

    我真的是厨王啊

    一代厨王即将加冕,却被觉醒时代搞成了一个奶妈。厨王医馆耸立在了恒益医院的对面,这医馆为什么不打针,不卖药,只卖套餐?因为精神病院欢乐多啊。“从今天起是不是就不能说实话了?”“你说了也没人信啊。”“可我真的是厨王啊……”
  • 昭觉竹峰续禅师语录

    昭觉竹峰续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