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6500000012

第12章 货币政策(1)

本章导读:

货币政策包括利率政策、信贷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汇率政策等。通过运用利率工具,可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利率水平趋高被认为是银根紧缩,利率水平趋低则被认为是银根松弛。信贷政策不仅可调节信贷总量,还可调整信贷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央银行还可通过改变存款准备金率的方法,来调整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公开市场业务主要是通过购入或出售证券,放松或收缩银根,使银行储备直接增加或减少,公开市场业务的目标主要是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呈加快态势,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利有弊,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体现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力的不断提高,还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但另一方面容易导致“热钱”入侵,对中国出口企业亦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章在对以上货币政策进行全面解读的过程中,详细分析了政策对企业、银行、房产、股市等的影响,并提出了一定的对策。此外,本章延伸阅读对货币政策的内涵、目标、工具以及分类等做了解释,了解这些知识,有利于读者更好的解读货币政策。

(第一节)利率调整的策略和影响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在考虑利率政策的时候,“除了中美利差、通货膨胀,此外还有若干因素需要考虑,需要经过综合比较来选择。同时,货币政策还有一些其他措施,究竟哪件事用哪个措施对当前更好一点或者它们之间如何搭配,有多种考虑。”利率调整时机和幅度是“很有艺术的”。

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与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有关。当央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下调基准利率,增加市场的货币供给,会减少贷方的资金成本,有利于增加贷款需求,鼓励投资,鼓励消费。反之,当央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时,上调基准利率,减少市场的货币供给,则会增加贷款方的资金使用成本,有利于减少贷款需求,抑制投资,引导投资和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促使各类投资主体更加趋于理性。

纵观我国历史上所实施的利率政策,从1996年至2002年连续8次降息,1996年至2004年10月前一直是一个降息周期,而1998年至2005年我国恰好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连续降息,在当时对减少企业贷款利息支出,刺激国内需求和投资增长,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发挥了积极作用。自2004年10月至今,利率政策一直是上调基准利率,在将近4年的时间里,已加息9次。

2007年,我国货币政策经历了从稳健、适度从紧再到从紧的转变。央行07年进行了6次加息,频率之高史所罕见,从两个月的间隔到一个月的间隔,最短的一次竟然只间隔24天,成为央行历次加息间隔时间最短的一次。

07年的连续加息,是央行对未来价格上行风险作出的前瞻性反应,体现了央行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的决心,体现了货币政策趋于紧缩的取向,有利于稳定公众通胀预期,有利于发挥利率杠杆作用。

“非对称调整”的意图

央行在利率调整时,有时会采用“非对称调整”,即定活期、存贷款利率调整等有所不同。07年央行六次加息中,“非对称调整”多达三次,这三次调整使存贷款利差由3.60%缩小为3.33%。07年12月21日实施的年内第六次加息是一次典型的“非对称加息”,下面以此为例,分析“非对称调整”的意图所在。

——12月21日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表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表

不难看出,此次调整的“非对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的调整幅度总体来说较贷款的调整幅度大,如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上调至4.14%,上调0.27个百分点;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7.29%上调至7.47%,上调0.18个百分点。二是在定期存款中,短期存款基准利率调整的幅度较中长期存款调整的幅度大,如三个月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了0.45个百分点,而五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仅上调了0.09个百分点。三是在贷款上,五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保持不变;其他档次贷款基准利率作了相应上调。四是活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0.81%下调至0.72%,下调0.09个百分点,这是央行5年来首次降低了活期存款利率。

下面看一下“非对称”调整的意图所在。其一,定期存款加息幅度大于同期贷款的幅度,使银行存、贷利差减少,有利于抑制银行放贷冲动?其二,各时间段定期存款加息幅度的不同,有利于引导居民及各类经济主体更多的存放短期定期存款,不仅可保持存款的流动性,还可以较快地得到更多收益,提高应对物价上涨的承受能力,一举多得。其三,贷款基准利率上调的少,不会过多增加企业利息负担,不会过于加重“房贷族”的还贷负担,在这方面,要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其四,目前银行存款活期化较严重,活期存款可以随时用于投资,不利于流动性的控制?而活期利率下调、短期定期利率的大副上调,可以起到鼓励短期定期存款的作用?

可见,央行每次对利率的调整,出于多方考虑,兼顾多种因素,彰显了央行把握利率调控的“良苦用心”。

利率调整的影响如何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反映的是市场上资金在不同行业和领域流动的成本。央行对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无论是加息还是减息,对各行各业影响深远,在所有货币政策工具中,是波及面最广的一剂“猛药”。

银行

对银行而言,加息会使资金回流于储蓄,为银行业绩增长提供资金基础。贷款成本的提高,一方面导致贷款增速的下降,一方面使贷款者谨慎衡量风险,又可保证银行资金的安全。相反,减息会鼓励投资和消费,使银行资金减少。另外,利率调整对银行的影响,还要看调整的针对性是什么,如果是“非对称”,具体“非对称”表现在什么方面。

储户

在物价水平走高的情况下,加息能保护储户的存款利益。央行居民储蓄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储蓄意愿下降速度已明显放缓,认为“更多储蓄”更合算的居民占比,在07年一、二、三季度降幅分别为5.6、4和0.9个百分点,幅度明显减小。07年11月,居民户存款结束了数月的下降趋势,增加2628亿元,同比多增845亿元。截止到2007年底,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4.14%,比年初上调了1.62个百分点。07年CPI涨幅为4.8%,存款的实际利率仍为负,加息还利于稳定通胀,缓解物价上涨压力。

此外,在加息预期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储户存款期限不宜太长,定期存款应以短期为主,以获取加息收益。反之,当利率下行时,存款期限越长越好。于工薪阶层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益。

房地产

利率调整因资金成本的变化会对实体经济投资扩张产生一定影响,房地产业作为资金密集性产业,所受影响尤其大。

加息对房地产市场的威慑是公认的。房地产公司的开发成本上升,资金链紧张,投资行为的融资成本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遏制投机行为,促使投资行为趋于理性。减息则会降低房产公司资金成本,减少投资行为的融资成本,房贷成本的降低还会刺激房产需求。

2007年6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年贷款基准利率达到7.47%,房贷成本的提高,将抑制房产需求,促使房价下跌。07年底,深圳、上海等楼市就曾遭遇过“寒流”,同时引发人们对楼市“拐点”的诸多评论。当然,不可否认,城市化进程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房产需求略带刚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支撑房地产的价格。

如果把“房贷族”分为两类,一类是新“房贷族”,另一类就是老“房贷族”。对新“房贷族”而言,减息自然意味着信贷负担的减轻,有利于刺激购房;而加息则提醒他们一定要考虑信贷成本问题,在加息预期下,不能着眼于现有收入水平,要留有节余空间,避免还贷不上的风险,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前车之鉴。

加息对老“房贷族”实是倍感压力。从08年1月1日起,老房贷客户就要一次性“扛下”07年连续6次加息所递增的房贷压力。面对加息,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还贷。难怪,07年底不少人忙着提前还贷,凡是手头上有点余钱的,都会送到银行去,这分明是为了释放08年的贷款压力。

——2007年,人民银行先后6次提高了人民币贷款利率,加息后5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由2007年初的6.84%增至7.83%,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优惠利率,由07年年初的5.81%增加到6.65%。据新闻晨报消息,以10万元10年期等额本息房贷为例,按07年年初加息前的基准利率水平算,每月应还款额为1152.86元;而从2008年1月起,同一笔贷款的每月应还款变为1204.31元。

股市

利率调整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一般认为加息会造成股市的下跌,尤其会对房产股产生不利影响,对银行股也会产生一定影响;而减息会造成股市的上涨。因为从资金面考虑,加息将回收大量市场资金,这对股市不是利好消息,毕竟对很多人来说,投资股票是储蓄存款的替代选择;而减息将减少资金储蓄,为股市注入更多资金。

现实中,纵观历次利率调整对股市的影响,并不完全遵循以上规律,具体情况,需具体对待。下面是历次加息后股市的反映。

央行历次加息及对股市的影响

调整时间

调整内容

对股市影响

2007年12月20日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12月21日两市小幅低开,沪综指开盘报5017.19点,下跌26.34点,深成指开盘报16542.93点,下跌82.48点,沪市上涨165家,下跌587家,深市上涨101家,下跌447家。

2007年9月15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9月17日(周一)沪综指上涨109.21点,涨幅2.06%,成交额1687.52亿。深成指上涨280.67点,涨幅1.54%,成交额882.45亿。

2007年8月22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8月22日,受8月21日晚央行年内第四次加息的消息影响,早盘沪深两市双双大幅低开,股指早盘震荡走高,在金融、地产股的轮番推动下,沪深两市先后刷新历史高点。沪指涨幅0.50%,成交1621.98亿。

2007年7月20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7月23日周一两市大幅跳空高开,沪市开盘报4091.24点,上涨32.39点,深市开盘报13615.30点,上涨197.34点。两市大盘高开高走单边震荡上行,做多人气迅速聚集。截至收盘,两市共成交2351.1亿元,成交量明显放大。

2007年5月19日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5月21日开盘:3902.35低开127.91报收4072.22涨幅1.04%。

2007年3月18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3月19日,开盘:2864.26报收3014.442涨幅2.87%。

2006年8月19日

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

加息利空使原本可能再度出现的“黑色星期一”变成了“红色星期一”,8月21日,沪指开盘1565.46,最低点1558.10,收盘上涨0.20%。

2006年04月28日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调0.27%,提高到5.85%。

28日,沪指低开14点,最高1445,收盘1440,涨23点,大涨1.66%。

2005年3月17日

提高了住房贷款利率。

沪综指当日下跌了0.96%,次日再跌1.29%。稍作反弹后,沪综指一路下跌,最低至998.23点。

2004年10月29日

一年期存、ā贷款利率均上调0.27%。

使正处于下跌途中的沪综指大跌1.58%,当天报收于1320点。沪综指于2005年6月6日跌破千点创出了998点的多年新低。

1993年7月11日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9.18%上调到10.98%。

首个交易日沪指下跌23.05点。

1993年5月15日

各档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提高2.18%

各项贷款利率平均提高0.82%。

这次加息,使得首个交易日沪指下跌27.43点。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加息并不一定带来股市的下跌。这是因为影响股市的不仅仅是一两种因素,而要看国、内外诸多因素如何结合,如何发展,谁主谁次。例如,普遍认为,加息对股市是利空因素,但如果实际存款的负利率得不到改变,或差别仍然悬殊,则无法改变“储蓄搬家”的现象,大量的货币仍有流向股市的可能性。另外,加息使人民币利率的优势地位显现,海外“热钱”滚滚而来,会为资本市场注入大量资金。而这些反而恰恰是股市的利好因素。

利率调整需综合权衡考虑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也曾经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那时利率已经到了百分之十几,主要是因为当时的通货膨胀率比较高,95年、96年有些银行还纷纷推出保值储蓄,来抵消通货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

时隔十几年,我国又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2007年CPI涨幅为4.8%,08年1月为7.8%,2月高达8.7%,创下了近12年的历史纪录。此外,存款的实际利率仍为负,在这种情况下,加息本无可厚非。但今非昔比,通货膨胀不能只交给利率来解决,利率的调整也不能只考虑抑制通胀,至少还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是内需。利率变化对消费内需是有影响的。利率上升,增加储蓄,抑制内需,反之,则扩大内需。在当今强调扩大消费内需的时代,利率调整不得不考虑这个因素。

二是资本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本市场还比较落后,直接融资比例仍很小,仍需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鼓励直接融资。利率上调,增加储蓄资金,却减少了资本市场的资金。因此,在考虑利率政策的时候也要考虑资本市场这个因素。

同类推荐
  • 趣味经济学

    趣味经济学

    本书旨在通过对大量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的分析来达到实用为本的目的,让你在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中轻松掌握经济学知识,参透理财技巧,明晰赚钱和成功法则。
  • 基于重庆实证的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机制研究

    基于重庆实证的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机制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背景与理论研究;重庆新农村建设现状与问题;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研究等。
  • 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

    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

    赚钱第一课是学会看财经新闻。升级版与时俱进,央视《华尔街》顾问陈思进,和资深财经记者金蓓蕾一起,用最轻松易读的文笔,结合时下财经热点,新增新闻案例分析,手把手教会每一位普通读者,如何看懂生涩难懂的经济类、投资类、理财类的问题。这本书让每一位普通人都能掌握理财知识,具备理财思维。本书在升级的基础上,仍然坚持灌输四原则。
  • 中国经济猜想

    中国经济猜想

    不管是以此前的政治格局来划分,还是以现在的经济实力来划分,中国的经济实力已经构成了世界上一极,十数亿人创造力的爆发,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没有人敢于忽视这种结果,也没有人敢于无视由此而引领的未来。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的经济变革是一场在特定时期,特定背景下,由数方力量同时下场参与的大博弈,由此必然存在着它的残酷性与天然的不公平性,也许只有对过去做出充分解读,我们才可能透过重重迷雾,猜想出未来深处内存在着的各种可能。
  • 人民币改变世界:中国国家金融战略路线图解读

    人民币改变世界:中国国家金融战略路线图解读

    那人民币靠什么改变世界?要回答人民币靠什么改变世界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那句话,要看长远,看本质。具体靠什么?我认为靠的是当前国家的人民币战略,或曰国家金融战略,以及支撑这一战略的,来自高层的指导思想体系和实战效果。《人民币改变世界:中国国家金融战略路线图解读》就是一本通过论证,尤其是实战分析揭示人民币战略或曰人民币改变世界路径的书,也是一本解读人民币战略思想的书。
热门推荐
  •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重量的文学大师。他的作品具有超时代的力量,不仅对当时的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人们为改变中国落后状况而努力奋斗,而且也为现代社会的人们指明了方向,让迷惘转化为自信力,引导青年人走向光明。其多篇作品曾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对新中国的语言和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海外,鲁迅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他的作品已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语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拥有众多的读者。
  • 傲世狂妃:狠帝绝爱

    傲世狂妃:狠帝绝爱

    “阿璟,只要你说一句,天涯海角,我跟你走!”“阿璟,你可不可以嫁给我?”这辈子,他最想要的就是将她扑到,让她为自己生儿育女。可惜她太厉害,他吃到了也没能咽下去……后来,儿子大了,他的阿璟却在北边逍遥的跟着小三过日子。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次,他绝对要将她扑到!“阿璟,轻点,相公受不住!”“嘁,你就这般无用?”“不是,阿璟,”他连忙拉住她,“来,相公一定会好好伺候阿璟的!”……
  • The Jimmyjohn Boss and Other Stories

    The Jimmyjohn Boss and Other 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同桌往哪跑

    同桌往哪跑

    张扬与陈默偶然地成为同桌,所谓不打不相识,两人在点滴相处下,互生情愫,由此开始了一场追爱之旅。
  • 网王之松雪奈落

    网王之松雪奈落

    文案:即使不被信任又怎样,她依然可以很好,五年前的离去,五年后的回归,熟悉的,陌生的,她已经不在意了,她只想好好享受,她拼了命争取来的几年时间。ps:文案不可信,文案不可信,文案不可信,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文文跨度非常大,跟网王的联系不太大,入坑请谨慎,谢谢。
  • 代班保姆

    代班保姆

    交友QQ:641330532<br/>她,有着天使的面孔,魔鬼的身材;<br/>她,有着泼辣的性格,善良的心地;<br/>她,有着震撼的遭遇,坚强的意志;<br/>她,有着强烈的自尊,不屈的精神。<br/>她只是一个卑微的保姆,而且还是代班保姆。之前她一年之内做过七户人家的保姆,都是因为遇上了禽兽男。而这一次,她从一个代班保姆变身成为一个高级白领、一个知名的网络作家、一个禽兽男人的掌上明珠……<br/>幸福曾经对她来说是个奢侈的名词,却不想正悄悄走近她的身边。<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我的妹妹伤心

    我的妹妹伤心

    那一年,艺术家唐志冈先生发现了创库这个地方,这是昆明西坝路机模厂内的老厂房,青灰的砖墙,生锈的铁楼梯,爬满紫藤的花架,还有老别墅。搞艺术的人没有谁不喜欢这样的地方,唐志冈把他的想法向同仁说了,大伙一拍即合,废弃的厂房全被租了下来,作为画家、摄影家、诗人的创作基地。我对唐志冈说,我要来画画、写诗、写小说,唐志冈就给我找了一间屋子,面积不大,只有8个平方米,但对于我己经足够,我搬来一些旧家具,其中有我父亲坐过的扶手椅,我祖母和我母亲用过的皮箱,还有解放前的菲律宾电灶、鸟枪、旧木柜、军用文件包等。
  • 邪帝追逃妃:天才大小姐

    邪帝追逃妃:天才大小姐

    当特工大姐大穿越到奇幻的古代,会发呆,会装傻,会卖萌,会打架,会整人,也会指点江山。身份是废弃太子妃,一转眼,却成了众星捧月的大美人。她的锋芒再也掩盖不住。江山,美男,江湖,战场,都是她的囊中之物。且看强大腹黑的女主,如何一步步收服美男的心,令众美男臣服。这年头,有实力不是主要。咱不拼实力,拼人品!真正的实力是,不花一点精力,勾勾小手,抛个媚眼,美男滚滚来!
  • 全家都能用的老偏方:一个老中医的坐诊实录

    全家都能用的老偏方:一个老中医的坐诊实录

    本书是一位知名老中医的坐诊实录,收集了老中医40余年来的诊断中医偏方,这些偏方经过无数患者验证,行之有效,可以说面面俱到,非常适合家用。也许伴随你多年的皮肤问题,经过几样简单的食材,即可轻松化解;也许伴随你父母多年的老顽疾经过几副中药的调理,即可治愈;也许,你的孩子感冒、发烧,书中几个简单的小偏方,你随意选一个即可巧妙地化解……一本超实用,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偏方书籍。一本书,一个中医院到自家门口。
  • 山庄世界

    山庄世界

    这是本自虐的书!貌似有点神!因为我就是神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