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6500000049

第49章 对外贸易政策(3)

有人用“乱花渐欲迷人眼”来形容国家近年来的钢铁政策。从2005年7月20号公布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第一部系统性、纲领性、综合性的指导文件开始,我国钢铁行业就注定走上“改革”不归路。虽然才短短几年的时间,政府动作从“雷声大雨点小”到“出口退税一降再降”,企业从不痛不痒到“利润空间一缩再缩”。尤其是2007年,虽然出口退税一直在降,但2007年是降的幅度最大的一年,4月15日起83个税号的钢材取消出口退税;政府行政一直在管,但2007年是管的力度最大的一年,5月20号起对部分型号的热轧卷材、冷轧板材等钢材产品出口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企业出口需求一直在升,但2007年是升温最热的一年,10月累计净出口粗钢480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91.2%。很多人开始糊涂,这不像政府一贯“渐进、求稳”的风格,2007年政府动作未免太频繁,行政力量未免过于激烈?

下面将2004年以来我国钢铁政策措施进行系统地梳理,以供读者参考。

——2004年以来钢铁政策

1、2004年1月,将钢材产品退税由原来的15%下调至13%。

2、2005年4月,取消生铁、钢坯等钢材半成品的出口退税。

3、2005年5月,将板材、线棒材出口退税由13%下调至11%。

4、2005年7月20日,发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以技术升级和机构调整为重点,旨在指导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并具体提出“到2010年,钢铁冶炼企业数量较大幅度减少,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等目标。

5、2005年12月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钢铁工业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加快结构调整的通知》。

6、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五部委联合发出《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财税[2006]139号),规定从2006年9月15日起调整部分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税收政策,其中明确指出“钢材(142个税号)出口退税率由11%降至8%”。

7、2007年4月9日,财政部、国税总局下发《关于调整钢材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财税[2007]64号),“经国务院批准,从2007年4月15日起,将进出口税则(2007年版)第72章中的部分特种钢材及不锈钢板、冷轧产品等76个税号,出口退税率降为5%;另外83个税号的钢材取消出口退税”。

8、2007年4月30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出公告,“从5月20日起,对83个税则号的普通钢材产品出口按照《货物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这83个税则号对应的产品也正是前不久出口退税被全部取消的出口量相对较大的普通钢材产品。

9、2007年5月21日,财政部、国税总局出台《关于调整钢材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自6月1日起,我国将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关税税率。此次调整将对142项商品加征出口关税。其中重点是对80多种钢铁产品进一步加征5%至10%的出口关税,这些产品主要包括普碳钢线材、板材、型材以及其他钢材产品。另外,将去年已经征收出口关税的钢坯、钢锭、生铁等钢铁初级产品的税率由10%提高至15%。

10、2007年6月1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共涉及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旨在为进一步控制外贸出口的过快增长,缓解我国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减少贸易摩擦,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1、2007年7月23日第44号公告,即《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公布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共计1853个十位商品税号,占全部海关商品编码的15%。商务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此次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政策调整,主要目的是为了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抑制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出口,减少贸易摩擦,促进贸易平衡,缓解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经国务院批准,从2008年1月1日起,我国进一步调整进出口关税,主要涉及最惠国税率、年度暂定税率、协定税率和特惠税率等方面。财政部称,为进一步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出口,继续以暂定税率的方式对煤炭、原油、金属矿砂等产品征收出口关税,并将对木浆、焦炭、铁合金、钢坯、部分钢材等生产能耗高、对环境影响大的产品开征或提高出口关税。

可以看出国家钢铁措施明显分为两阶段。以2006年《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为分水岭,之前之后政策无论在调整力度、范围、方式、背景、目的、效果等都存在很大的不同。下面将详细分析两阶段政策在背景、目的、效果方面的不同。

第一,背景不同。第一阶段,当时中国早就成为世界钢铁生产第一大国。2004年,中国粗钢产量已达到2.72亿吨,占全球钢产量10.5亿吨的25.8%。伴随着我国钢铁产业迅猛发展,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1)重复建设、产业分散、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治理成本高;(2)产品结构、装备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布局结构的矛盾突出,特别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钢铁产品还依赖进口,而低水平、高能耗、污染重的落后钢铁生产能力过剩。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发展中重点加以解决;(3)过度消耗大量能源,如水、电、煤、油。同时,铁矿石等原料需要大量进口,特别是铁矿石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对钢铁工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第二阶段,尤其是进入2007年以来,国家政策更多的是站在全球高度对钢铁行业频频出招。发达国家由于2004年以来相继进行钢铁行业整合调整暂时处于恢复期,产量下降,但是世界经济总体繁荣,钢铁需求旺盛,此时提高钢铁价格,可以获得更多利润,即需求弹性小,增加收益;2007年以来,以粮食为起点爆发了世界性的通货膨胀,中国2007年CPI指数亦上涨4.8%,经济运行风险指数增加,对钢铁行业的控制可以制约房地产等过热行业的发展,防止通货膨胀恶化;2007年,顺差过大,中国外汇储备达到1.53万亿美元,同比增幅超过43%。进而外汇储备流入持续增大,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贸易摩擦事件频繁,其中来自东亚、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增多;世界铁矿石等能源类产品价格上涨,提高了我国钢铁产品成本;……

第二,目的不同。第一阶段,政府更多的是站在国内角度来看中国钢铁业的发展,针对行业本身存在的问题,比如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产业集中度低、大多为低附加值产品、行业管理混乱没有组织性等问题来制定一些政策。第二阶段,准确地说,措施具有“一石二鸟”的效果,虽然直接目的是应对贸易顺差、全球通货膨胀等外部问题,但是客观上推动了国内钢铁行业的整合重组、结构调整、优胜劣汰进程。

第三,效果迥异。第一阶段,经两年艰苦酝酿而成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虽然是继《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之后,第二个由国家发改委起草、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国家级产业发展政策,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份文件,但是执行效果甚微,比如《政策》中提出“……通过钢铁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实施兼并、重组,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集团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但是现实中,迫于管理层利益、地方利益等问题,钢铁行业重组一直未有实质性的进展。第二阶段,在贸易顺差、摩擦、通胀等外部环境影响下,我国出口遭遇瓶颈的间歇期,正好为中国钢铁行业改革赢得“时间”,提供机遇,为了在全球钢、矿等相关领域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国内钢铁行业整合重组无疑是大势所趋,宝钢集团先后与新疆的八一钢铁、河北的邯郸钢铁及内蒙古的包头钢铁达成并购、重组、战略合作协议,柳钢入股大武钢共建防城港钢铁基地,等。据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张晓刚表示,未来3年中国钢铁工业将迎来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重组,到2010年达成前10大钢铁企业产能占全国钢铁产能50%的目标。

国际新环境启动我国钢企新改革

2005年前后,中国就已成为世界钢铁生产第一大国,钢铁业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已经显现出来,2005年欧盟15国前7家钢产量占欧盟钢总产量87.46%;美国前4家钢产量占美国钢总产量54.50%;日本前4家钢产量占日本钢总产量74.29%;而我国前15家钢产量才占我国钢总产量的45%,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却收效甚微。如果说《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只是一个宏观政策、指向性文件,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只是一种“软约束力”,那当时为什么不制定配套措施执行,偏偏要等到2007年?

不可否认的是,2005年前后,迫于国内环境,钢铁行业改革确实不合时宜。一、多年来,我国一直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扩大内需,鼓励生产建设,尤其2005年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年、第十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如此时进行钢铁业的改革势必对社会稳定、政府信誉、政策延续性、执政能力等带来不利影响。二、在长期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指导下,国家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钢铁类产品国内需求旺盛,若进行行业改造,据估三分之二的小钢企面临破产,这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经济建设的正常进行,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三、指导性文件《钢铁行业发展政策》刚刚制定出台,应该留有一段时间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找到合适的解决途径,比如参与重组的钢铁企业各有自己的一整套多年来形成的领导班子,合并后,必然会导致一部分人权力失去或减弱,由谁来当一把手等问题难以协调。

那2007年以来,环境又发生了哪些变化,使政府一改往日“温和”作风,对钢铁类产品出口大动干戈,连降出口退税率,提高钢铁类产品出口门槛,借此推动国内钢铁行业改革?

首先,全球钢铁业出现并购狂潮推动国内钢铁行业整合。并购的最主要推动因素是资源稀缺时代,有国际竞争实力的跨国钢企欲通过扩大规模,寻求与上下游企业的对等议价能力,以缓解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2006年6月,全球第二大钢铁商安赛乐决定接受“老大”米塔尔340亿美元的收购报价;2006年12月,印度塔塔钢铁公司提出46亿英镑的报价要求收购英·荷克鲁斯集团;2007年1月,俄罗斯耶弗拉兹控股公司和美国俄勒冈钢铁公司达成原则协议,斥资23亿美元收购这家美国公司95%以上的股份,完成俄罗斯冶金工业史上最大规模的海外资产并购交易。钢铁行业本来就是要求规模化很高的行业,在达到最佳规模化后才会实现成本最低利润的最大化。而综观我国钢铁行业的分布,会发现却反其道而行之,产业分散。据了解,目前我国共有钢铁生产企业760多家,虽然2006年全国钢产量超过4亿吨,居世界第一位,却没有产生世界级的钢铁大企业,年产量在500万吨以上的企业仅有21家。可见中国进入2007年以来的钢铁业的整合已经是站在了世界并购的尾巴上,需要奋起直追,发起第五次并购潮,以在世界钢铁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

——五轮钢铁业整合94

钢铁业第一轮并购发生在20世纪初美国,金融巨头J·P·摩根吞并785家中小钢铁厂,合并成美国钢铁公司,控制美国70%钢铁产量,并购的主要原因是行业低迷,恶性竞争;第二轮并购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世界排名第六的八幡制铁和第十的富士钢铁公司合并成新日铁(NSC),并购原因是需求达到峰值、景气度下降;第三轮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欧洲,形成了阿塞洛、康里斯、蒂森克鲁勃大型企业,并购原因是景气度下降、欧洲市场区域化进程加速。第四轮是21初,全球钢铁业跨国整合,米塔尔先后收购美国钢铁集团和阿塞洛、塔塔收购康里斯(Corus),并购的最主要推动因素是缓解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目前在国内政策鼓励和国际竞争压力下中国钢企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整合,掀起全球第五轮并购潮。

第四轮、五轮并购阶段有一共同点,目的都是寻求与上下游的对等议价能力。但第四轮全球钢铁企业跨国并购潮中并未出现中国企业身影。以中国为首的第五轮钢铁业整合不仅仅为了提高与上游的议价能力,更多是为了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此外,有些钢企也会通过企业整合抵御恶意并购。比如,面对欧美企业的合并,浦项钢铁正考虑提高对其他亚洲钢铁厂的股权投资,新日铁也在考虑提高对住友金属和神户钢铁等日本钢铁厂的持股比重。

同类推荐
  • 颠覆性技术与商业趋势

    颠覆性技术与商业趋势

    过去30年,"中国制造"靠的是便宜的资源、便宜的劳动力和便宜的价格,创新的动力不足,如今,中国身处一个新的时代,低成本优势渐渐难以维持,且企业面对的国内和国际的竞争也变得更为激烈。那么,中国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引擎是什么?这本书将以相当大的篇幅探讨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
  • 用经济思维看懂世界格局

    用经济思维看懂世界格局

    从美国的“大中东计划”,到欧盟的“地中海联盟”,再到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世界格局的演变,遵循的其实是一套经济学的逻辑。被广大读者誉为“一本真正接地气的财经奇书”。了解大国博弈、世界政治经济的必读书。中国的当家人为何在十八大后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特点和优点是什么?中国的经济增长有没有持续性?中国经济的机会在哪里?中国经济奇迹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本书精彩地回答了罗振宇在“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中提出的这些问题。
  • 趣味营销学

    趣味营销学

    本书将营销4P同被称为“竞争理论”的博弈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一些故事和典型案例进行阐述,共分四篇:竞争策略篇、公关及服务篇、产品及品牌篇、渠道及技巧篇。
  •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

    本书主要论述了新疆工业从1950年到21世纪初的发展历程,包括新疆现代工业的创立和发展,传统手工业的变化,以及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形成,通过详实的资料论证了新疆工业近60年的发展对新疆工业化的推进和社会的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书中还论述了近60年来新疆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的演变,新疆工业在发展中所呈现出的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历史经验,认为新疆工业变迁进程中,政府一直在发挥着主导作用。
  • 幽默图解经济学

    幽默图解经济学

    GDP、CPI、通货膨胀、失业率、附加价值、边际效应……这些耳熟能详的经济名词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经济学究竟学什么?你是否真的了解它?本书把经济学还原为生活,让你以更经济、有效率的阅读方式读懂经济学,了解经济学的本质,并轻松地掌握尽可能多的经济学知识。你会发现,原来经济学可以这么有趣、好玩、幽默;经济学可以这样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笑着学,躺着学,玩着学……从现在开始,向板着面孔的经济学说再见!
热门推荐
  • 温室经义记

    温室经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游戏主播狂想曲

    游戏主播狂想曲

    奇幻的游戏世界里,剑和魔法的碰撞。如何在奇幻的世界里成为强者,寻觅世界的秘密。本书已肥,从不断更(咳咳~)群:341,382,704
  • 魔女王后

    魔女王后

    皇宫大内,她如墨的长发在夜风中纷飞,宫装凌乱沾满鲜血,一把皓雪剑杀到他的面前她说:”龙子辰,如果不是我想留下来,就凭你的一丸丹药,怎么可能废去我的武功,从今往后你想得到的,我都会毁去。只是她不知道,他想得到的,自始至终,只有她……天玉山庄,他冰蓝的眸子凌乱如困兽,“为什么?为什么你我十年的朝夕相处,却不抵你们当年的一场儿戏?”她说:“小七,我一直把你当兄弟,从未有过点半儿女之情!”她失心成魔,唯取心上人心头之血方能化解……世上最难测的是人心,而猜不透的永远都只是自己……
  • 穿到异世之后

    穿到异世之后

    梦游的林黛摔出自家阳台,在睡梦一命呜呼。醒来时发现自己身处异世,还绑定了个爱抽风,时常转换性格(别)的系统。本书无男主——那是不可能的,欢迎小可爱们观看。
  • 换票儿

    换票儿

    龙七爷踱出茶馆,看到县公署门前围聚着一群人。他蹊跷地眯起眼睛,老老地朝人群那边看看,“喀巴喀巴”转动两圈左手的核桃,而后“歘歘歘歘”地朝人群走去。龙七爷年过花甲,依旧体健腿轻,走路像是竞走,带动得脑后一条小辫子左摇右摆,如同喝醉了酒。看到天福号饭庄大掌柜的走来,人们的目光都聚焦在龙七爷身上。就像龙七爷是块磁石,他们的眼睛是铁球,眼神复杂,有的惊恐,有的忧伤,有的企盼,有的彷徨。龙七爷扫视一圈各色人脸,目光落到一个年轻人脸上,问:“怎么回事?”
  • 男神追爱:恋上小娇妻

    男神追爱:恋上小娇妻

    两年前,苏媚在河边救了一个人!两年后,这个人竟然凭着她身上的香味,再次找到了她!恩恩怨怨,兜兜转转,苏媚竟然因为一顿早餐,爱上了这个冷漠如霜的男人!他说,“媚媚,跟我在一起吧,唯有我能保护你了!”他是醋缸里淹过的,凡是靠近她的男人都会吃一堑长一智!他说,“苏苏,就算我命不久矣,也要跟你在一起。”他还是,“苏苏,生个孩子吧,让他陪着你。”他又说,“苏苏,忘了我吧,他会给你幸福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地球的宇宙开拓记

    地球的宇宙开拓记

    伯特因人嚣张地向周围文明宣布了太阳系的所属权。激动无比地跑了过去,然后整个银河系就沸腾了“杀千刀的伯特因人,为什么要把他们从放逐之地放出来?!”“特赫拉在上,那个带超空间引擎的“小恒星”是什么玩意”“哈哈哈,看我发现了什么,简单易学的护盾技术”地球人在狂笑。这是一个异星歧途的故事
  • 闪光的爱恋

    闪光的爱恋

    一次偶然的机会,周闻笙作为主持之一的节目请来了娱乐圈当红小花季筱雨,周闻笙在节目里和她有不少甜蜜互动,没想到因此吸引了无数cp粉,一夜爆红......周闻笙因此经历了从出道大火到后来跌入谷底,最后又重回顶点的坎坷之路.....童星出身的丁潇潇,演过几部大热电视剧,少年时逐渐淡出娱乐圈,去了国外念书,没想到接到了国内公司的邀请,然后签约,重回娱乐圈。丁潇潇:你第一次见我的时候是不是觉得我话很多?周闻笙:嗯。丁潇潇:你还敢‘嗯’?周闻笙:可这是实话,确实很吵。丁潇潇:哼!周闻笙:但是我很喜欢。丁潇潇:你什么时候这么会说情话了?(甜蜜地笑)周闻笙:哪句?(一脸茫然)
  • 吃我吃我

    吃我吃我

    38种具有神奇效果、我们却不知道的平常食材;76道制作简单、营养科学我们却没吃过的超级美味,都藏在这本温情小书里。 脾气大你就吃苦瓜:苦瓜富含能清热解毒、消除火爆脾气的苦瓜素。 多吃蘑菇精神爽:蘑菇富含能恢复活力的菌菇多糖。 压力大赶紧吃猕猴桃:猕猴桃富含能消除疲劳和压力感的维生素C。 烦躁了多吃芹菜:芹菜富含能消除烦躁的生物碱。 吃海鱼抗抑郁:海鱼富含能使人情绪快乐、抗抑郁的Ω-3脂肪酸。 经期烦躁赶紧吃豆腐:豆腐富含能让女性温柔可人的大豆异黄酮。 增强记忆力吃鸡蛋:鸡蛋富含能缓解压力、提升记忆力的酪氨酸。
  • 追求财富的赢家(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追求财富的赢家(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这个倡导终身学习的时代,在北大、清华等一流学府之外研修来自一流学府的成才课程,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并日趋融入主流教育。书中融会了他们在青年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教学心得和工作经验,很好地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这一称谓的崭新内涵,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本系列图书自1999年第一版问世以来,历经四次修订改版而持续受到欢迎。十年后的这次全新修订,历时一年有余,对各个分册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增加和删改,使之结构更为合理、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活泼,以期成为当代青年素质教育领域具有持续生命力的经典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