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9300000022

第22章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人生难得是糊涂(1)

外表聪明只是一种小聪明,这种人只会将精明表现在外表上,处事斤斤计较,炫耀张扬,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的精明干练。这样做的结果是,让周围的人产生反感,甚至厌恶。

真正的智者,遇事算大不算小,处事低调,为人豁达,做事有节适度。外表看上去愚笨糊涂,实则内里心知肚明。如此,在与人相处时就会游刃有余。

小心聪明反被聪明误

喜欢玩聪明耍心计,其实是一种愚蠢的表现。聪明易被聪明误,人生最精是糊涂。

人在许多方面不及动物。比奔跑之快不及马,比力气之大不及大象,比视力之远不及空中的老鹰,比灵活不及水中的小鱼;但人又能驾驭万物,为万物之灵长,这是为什么呢?法国哲人帕斯卡说:“人只不过是大自然中最柔弱的芦苇,但他是会思想的芦苇。”芦苇极易受到风雨摧折,正如人人都难免要老病衰亡,但是人能够思想,具有聪明智慧,由此而改变了一切。

人类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人类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寻找最佳生活方式的历史。和原始初民相比,今天的人类正享受着自己创造的文明的成果。火药的发明、电的发现、印刷术与电脑的创造,都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人类插上了自己创造的翅膀,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可以栖居在现实和虚拟两个世界当中。人类似乎变得越来越聪明了,并且也形成了这样一种假象:人无所不能、无所不知。于是,难免不发出这样的感叹:人是多么神圣与伟大!人是天地玉成的精华,是大自然的精灵和主宰。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事人能够做到,有的事人却难以做到。这就是中国那句古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人过于依恃自己的聪明,则极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此时,这种聪明就会成为一种糊涂。

人有聪明人和糊涂人之分,同为聪明人,又有大聪明和小聪明之分;同为糊涂人,则又有真糊涂和假糊涂之分。糊涂往往给人以愚拙的印象。因为或智或愚对人一生的命运关系极大,所以人们大都以聪明为美,表现自己聪明的一面,隐瞒自己笨拙的一面。

有的人的确很“精”、很“聪明”,处处主张一种实用主义,用得着你时,好话说尽,将你说得心花怒放,为他去服务,然而用过之后,就判若两人。此类人的“精”,使人寒心。还有一种人的“精”,势利眼得很,将人分成三六九等,对那些有权有势的人,现在或将来自己“用得着”的人,就一副肉麻、谄媚样,令人很不舒服。而对那些普通人或“用不着”的人,就一百个瞧不起,爱理不理,让他人有一种受侮辱、受损害的感觉。此种人自以为很“精”,其实很傻,因为他们的那种“势利眼”和“看人头”的处世方法,实际上是在为自己寻找更多的“反对者”。所以亚里士多德说:“聪明人并不一味追求快乐,而是竭力避免不愉快。”“势利眼”实质是为自己制造更多的“不愉快”。

真正聪明的人却不这样做。他们信奉大智若愚、大巧无术,他们以大智若愚为美。聪明人几乎都取大智若愚的方式来保护自我。《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正是“大智若愚”的反面,“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有时,糊涂一点,反而是一种聪明与智慧,甚至是一种大聪明和大智慧。真正的“精”者,既能明白他周围所发生现象的是非曲直,也非常明白自己身上的弱点所在。他们善于与他人合作,善于吸收他人的优点来丰富自己、弥补自己的不足。他们从不用语言来显示自己,总给人一种谦虚、实在的感觉。因而真正的“精”者,永远是生机勃勃的,富于进取精神的。

清代画家郑板桥曾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要做到聪明非常困难,一个人要做到糊涂也非常困难,而一个人由聪明升华到糊涂更是困难。可见,对比聪明,糊涂是更高层次的聪明。因为,这种糊涂不是真糊涂,而是不露痕迹的聪明。

在复杂的世界中,一个人如果能用糊涂的方式去生存,那他就能够避免很多纠缠,达到一种逍遥的境界。

聪明外露不如智慧深藏

聪明是把“双刃剑”,聪明过头反而会使自己受到伤害,应当用其“钝”而避其“锋”,适时收敛起你的聪明。

战国时期,魏文侯手下有员将领叫乐羊。有一次乐羊领兵去攻打中山国。这时,恰恰乐羊的儿子正在中山国。中山国王就把他儿子给煮了,还派人给乐羊送来一盆人肉汤。

乐羊悲愤至极但并不气馁,毫不动摇,他竟然坐在帐幕下喝干了一杯用儿子的肉煮成的汤。魏文侯知道后,对大臣们说:“乐羊为了我,吃下他亲生儿子的肉,可见,他对我是何等的忠诚啊?”有一位大臣回答说:“一个人连儿子的肉都敢吃,那么,这世上还有谁他不敢吃呢?”乐羊打败了中山国凯旋归来时,魏文侯奖赏了他的功劳。但是,从这时开始,魏文侯总是时时怀疑他对自己的忠心。

乐羊的做法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表现太过火,反而不如装愚示傻,甘心做一只迟钝的乌龟。

苏东坡一生颠沛流离,原因就是因为自己才华超群而又锋芒毕露,不能见容于朝中群小。从苏东坡一生的坎坷经历可知,无论如何才智超群出众的人,都应该保持不露锋芒的态度。更何况很多人并不具备东坡先生的才气,而又四处夸耀本领如何高强,这种表面上的聪明,更是一种危险的无知,因为到头来他们很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春秋时,宋王对丞相唐鞅说:“我处罚的人很多了,但是大臣们越发不畏惧我,这是什么原因呢?”唐鞅说:“您所治罪的,都是一些犯了法的坏人。惩罚他们,没有犯法的好人当然不会害怕。如果您要让你的臣子们害怕,不如不区分好人坏人,不管他犯法没有犯法,随便抓住一下就治罪,这样的话,大臣们就知道害怕了。”宋王恍然大悟,深深地点了点头。不久,宋王就下令把唐鞅杀了,大臣们果然很害怕。

世上自作聪明的人,特别是那些没有任何道德品行的人,往往就像唐鞅这样无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有智谋的人即便足智多谋,也宁可装得笨拙一点,而不得太聪明,宁可收敛一点,而不锋芒毕露。要知道,一个愚笨的人,不会对他人造成威胁,也就不会招来忌恨。相反,一个表现过于精明的人,势必会引起他人警惕,并招来忌恨。

装愚示傻是对付强硬对手的有效武器。试想,当你和一位根本听不懂你在说些什么的人对峙时,你即使有再广博的学问、再丰富的数据、再严谨的逻辑、再高深的理论、再精辟的见解、再锋利的辩词,又有什么作用呢?一个人运足了气挥拳朝你打来,你不仅不还手,还后退走开,对方的尴尬可想而知,肯定比自己挨一巴掌还难受。

适当装傻,做人不必太精明

做人何必太精明,处世不要太较真,该装傻时就装傻,该糊涂时就糊涂。

该装傻时就装傻,如果人类一旦进入了一个完全理性的社会,也就没有傻可装了。到那时候,你就是有屠龙的本领也是巧而无用了。好在人类不可能进入完全理性的社会,如果一切都以模式化的方式运转,那不就成了一台机器了吗?

《史记·留侯世家》中有这样的记载:

秦朝末年,张良在博浪沙谋刺秦始皇没有成功,便逃到下邳隐居。一天,他在镇东石桥上行走的时候,遇到一位白发苍苍、胡须长长、手拄拐杖、身穿褐色衣服的老人。老人的鞋子掉到桥下去了,便叫张良去帮他捡起来。张良觉得很惊讶,心想:你算老几呀?敢让我帮你捡鞋子?于是便想揍这个老人一顿。但见他年老体衰,而自己却年轻力壮,便把自己的怒气克制住了,走到桥下面把鞋子给老人捡了回来。

没想到这个老人不仅没有道谢,反而大大咧咧地伸出脚来说:“替我把鞋子穿上!”张良心里大怒:这糟老头子,我好心帮你把鞋捡回来了,你居然还得寸进尺,要我帮你把鞋穿上,实在是太过分了!

张良正要破口大骂的时候,又转念一想,反正鞋子都捡起来了,干脆好人做到底。于是他又默不作声地替老人穿上了鞋。张良的恭敬从命,赢得了这位老人“孺子可教”的首肯。后来又经历了几次这样的考验,这位老人终于下定决心将自己用毕生心血注释而成的《太公兵法》送给张良。

张良得到了这本旷世奇书以后,便日夜诵读研究,后来成为满腹韬略、智谋超群的汉代开国功臣。

张良克制自己的不快,为老人拾鞋、穿鞋,看上去好像很窝囊,其实,这并不是一个人软弱的表现。明知自己比老人身强力壮,处处礼让,这既表现了对老人的尊重,也是对自身品格的完善。张良正是在不断礼让的过程中,磨砺了意志,增长了智慧,最终成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杰出军事家、政治家。

从某种意义上讲,真正的强者总是善于把自己的锋芒隐藏起来,掌握一种装傻扮愚、绵里藏针的待人处世技巧。让别人的攻击因为没有着力点而不能发挥作用,反之自己只需要轻轻一击,就可以使对手受到重创。

假装不知,实际上清楚;假装不行动,实际上是待机而动。

糊涂是福,难得糊涂方为真

人生处世,需要难得糊涂。难得糊涂使做人有人缘,做事有机缘。

如今,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聪明,越聪明越好,越聪明越显示自己为人处世的高明。可是,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聪明过头,并非是件好事。一个人还是别过于精明,知道的太多,事事计较,反而会让人反感。

聪明有大聪明与小聪明之分,糊涂亦有真糊涂、假糊涂之别。

北宋人吕端,官至丞相,是三朝元老,他平时不拘小节,不计小过,仿佛很糊涂,但处理起朝政来,却机敏过人,毫不含糊。宋太宗称他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有一种人恰恰相反,只要是便宜就想占,只要是好处就想贪。为了一点小利,不顾前程;为了一点小过,争个你死我活。这种人看似聪明,其实再糊涂不过。

人毕竟没有三头六臂,当你事事比别人聪明时,总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和嫉妒,终究“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导致自己受到无谓的伤害,甚至牺牲。真正聪明、正直的人大可不必在一些琐碎小事上锱铢必较,此时“糊涂”一下又有何妨?只要能在大事上、原则上保持头脑清醒就行了。为人处世,千万不要在小事上纠缠不休,搞得自己筋疲力竭,心绪不宁,而到了大事面前,却又真的糊涂了。这样太得不偿失了。

小事糊涂者,轻权势、少功利、无烦恼,则终成正果;大事糊涂者,则朽木不可雕也。

俗话说:真正聪明的人,往往聪明得让人不以为其聪明。这句话的本意不也就是难得糊涂的内涵吗?聪明的人表面愚拙、糊涂,实则内心清楚明白,这不是一种更为高明的处世艺术吗?

“糊涂”常可使我们心境平静,无欲无贪,正如“值利害得失之会,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则起趋避之私”一样。没学“糊涂学”之人终会在凡尘俗世中不得安宁。

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许多事情非要寻出个究竟,有时也是不现实的,倒不如多一点“糊涂”少一点执拗,这何尝不是另一番开朗、超脱的生活风光呢?

“人生都道聪明好,难得糊涂方为真。”不过,有时候糊涂恰恰是很难做到的。“难得糊涂”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舍弃枝节杂碎、只着眼大方向的大智慧。

领悟难得糊涂的要领

难得糊涂不是昏庸,而是为人处世的豁达大度,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拿得起,放得下”。难得糊涂意味着不要太执著,要求人在生活中要想得开,看得开,该糊涂的时候就糊涂。

西汉大臣霍去病曾六次出击匈奴,为汉朝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霍去病出身贫寒,自小过着奴仆的生活,但没有失去自己的志向。

公元前123年,汉武帝考虑到霍去病精于骑马射箭,作战英武勇猛,于是下令,派大将军卫青挑800名精锐的骑兵归于霍去病的帐下,让其指挥出击匈奴。霍去病在带领骑兵作战中出奇制胜,活捉了单于的叔父、相国及将军多人,开战告捷,大快人心。在以后的抗击匈奴战争中霍去病又屡建奇功,汉武帝龙颜大悦,对他加官进爵,大加赏赐。

这一年,汉武帝为霍去病建造了一座豪华的府邸,他带着霍去病参观了一遍,出门后以为霍去病会谢主龙恩。哪知,霍去病看过这些富丽堂皇、雕梁画栋的深宅大院后,对皇上深深地一拜,说道:“多蒙皇上赐爱,匈奴一日不灭,去病一日不安,又何来雅兴享受荣华富贵,深居广厦呢?还望皇上多多包涵。”说完,翻身上马,急急朝军营奔去。汉武帝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见利让利,处名让名,这种态度会让常人以为你太糊涂,然而在背后,自然是名利双收,迈向更大的成功。

人是不可能没有欲望的。然而,在一般情况下,忍住显示自己才智的欲望,可以获得更多才能,保持不自满的心态的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为炫耀自己的才能,招致他人对自己的失望、妒忌、攻击、陷害。

同类推荐
  • 毕福剑的幽默智慧

    毕福剑的幽默智慧

    在中央电视台这个俊才云集之地,毕福剑不仅长相另类,主持风格也颠覆传统,甚至连普通话都不够标准,但他却是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中“最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也是《新周刊》推选出的“最有百姓缘主持人”。本书从毕福剑主持节目和接受采访时的精彩对话或语录,以及在其他公众场合的幽默话语着眼,全面解析他的说话之道和幽默智慧,从而让读者从他的幽默与口才中得到启发,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与处世智慧。
  • 亲密关系中的情绪管理

    亲密关系中的情绪管理

    曾经因为情绪失控而影响自己的工作或生活吗?还在为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而头疼吗?八步法助你控制怒气,提升情商,改善人际。
  • 别太好意思,也别太不好意思

    别太好意思,也别太不好意思

    在越来越残酷的社会竞争中,不张扬、不自满,才能避免招致祸患、逢凶化吉。但是,社会太现实,如果过于低调,甚至委曲求全,就会成为人善被人欺的苦命鬼,到处背黑锅。本书以辩证的思维、犀利的语言深入阐述了别太张扬,也别太不张扬的现实意义,给力破解各种处世死结,以帮助陷入迷茫和人际困惑的年轻人轻松驾驭风云莫测的人生。
  • 做人要低调,做事要博弈

    做人要低调,做事要博弈

    为人处世圆润通达的指南,行走社会畅通无阻的宝典。旁征博引,解读古今中外做人做事法则;深入浅出,揭开成功人士行走江湖之道。做人不懂低调,会处处受阻;做事不懂博弈,会处处碰壁。做人要低调,做事要博弈,这是做人与做事的智慧,更是做人与做事的诀窍。
  • 学习做一个会老的人

    学习做一个会老的人

    终有一天,你我都会步入荆棘之地,与疼痛和行动不便为伴。所以,大家都该看看这本书,看一看真正的衰老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身体和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又该如何应对。
热门推荐
  • 重生最美时代

    重生最美时代

    时光是最美的差分机,岁月是一把杀猪刀,磨灭一个人的棱角和个性,韩铭本以为这一生平凡的过去,上天却和他开了一个最大的玩笑,将他一脚踢到少年时。重生1998,书写一场璀璨闪耀的人生。……群:257454791。
  • 通向幸福的彩虹道

    通向幸福的彩虹道

    本书作品题材丰富,写作手法多样。无论是古代宫廷秘史、传奇轶事,还是现代人世百态、爱恨情仇……作者总能很自然地将那些精彩故事娓娓道来,使读者明知不能却渐人佳境,信以为真;掩卷深思时终于领悟到艺术真实的魅力所在。不管这些故事是不是真实地发生在你身边,它的可读性和趣味性,都能使你得到教益和快乐。
  • 大冥府

    大冥府

    众生轮回之所,是为冥府。无论神魔,死后必投入冥府轮回。百万年前,命由苍天不由人。百万年后,归墟以上,天穹以下,命由冥府,不由天
  • 行星撞地球的传说(自然瞭望书坊)

    行星撞地球的传说(自然瞭望书坊)

    人类是宇宙演化的杰作,宇宙是神秘莫测的存在。当宇宙的精灵与莫测的神秘结合在一起时,便碰撞出无数精彩的篇章。人类对宇宙的解读和探秘跨越了千年,宇宙的面貌也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类面前。
  • 危险底线

    危险底线

    自地平线涌来的怒潮重重轰在黑黢黢石块上,雪浪四溅,惊醒了断口峡上的巨钟。钟响,闸起,起帆的运船沿河沐月而下。当高空的幽月照亮了南岸穿林而过的蜿蜒商路时,误闯进峡口的莫扎巨兽正摔起几十米高的巨浪。当嗷嗷而来的抢锅大军尽数在第一防线前咽下失败的苦果时,勤劳的尤安罗亚人正竖起一座又一座王的雕像。当几辆捆着篷布的货车正沿平坦商路前往新城时,负命远行营救任务的卡里卡战士正浩荡而回。手段尽出骗来的原生文明移花接木再发新枝,千方百计强行救回的‘人才’们说话都超好听。印着方块字的货币即是最具力量的权威,制定游戏规则,买断世界。这幽月月光也无法企及边界的宏阔版图,这正焕发无尽生命力的庞然大物,是黑暗里的希望,是孤崖上的灯塔,是温暖的家,是避风的港,是......我的国...
  • 言他

    言他

    如果你爱我,你一定会不顾有色的目光,和我一起努力披荆斩棘,执手不离。如果我爱你,我一定会不顾偏见的质疑,和你一起面对流言蜚语,白首不弃。间断性理性,持续性矫情,更新随缘…………
  • 笙歌未决

    笙歌未决

    你说千古一帝,一世娇宠。 于是,我褪去红妆,战甲裹身。 我替你争,为你谋划,可,我从来都不知道,原来一切都是我一厢情愿。 一腔心血,终究付之东流。长生殿上,毒酒穿喉,灰飞烟灭。 我笑我傻我天真,踏万骨,渡黄泉,齐算前世今生仇。“阿璇,若有来生,你能不要拒绝我吗?”男人浑身都是鲜血,靠在女人怀里,伸手触摸着女人的脸颊。“好。”女人颤抖着手从怀中掏出一块石头,执起男人的手,两人一同向石头注入一滴精血。“阿渊,所以,不要离开我好不好。”石头散发出红光,两人的名字一同显现在上。男人眼中划过留恋,然后手无力垂下。“阿渊,阿渊。”某日,某男把某女堵在墙角。“听说,你跟那个谁定下三生情缘?”某女眼神闪躲,“那不是都没成吗?”“呵,我辛辛苦苦把你救回来,你还要让我看你们你侬我侬的画面。”“我保证,以后,我不会再多看他一眼,也不跟他说话。”某女举手发誓,满眼都是认真。“阿璇。”正在这时,门外传来某个话题中人的声音。 【此书首发起点,作者的文笔很幼稚,逻辑混乱,但是若是有缘看到这本书的人,可以给个收藏,给张票票不?让我知道有人在看书就好了。】
  •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下)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发明始祖。缪尔·莫尔斯、威廉·汤姆孙、阿尔弗莱德·诺贝尔、威廉·亨利·柏琴、乔治·威斯汀豪斯、亚历山大·贝尔、托马斯·爱迪生、卡茂林·昂尼斯、鲁道夫·狄塞尔、亚·斯·波波夫等人物。
  • 土司三夫人传奇

    土司三夫人传奇

    大纲:大明朝主治天下伊始,下设土司以管边陲夷族。在大明边陲鄂西设土司,夷人自治。大明新设鄂西土司辖区忠路土司覃家土司城。一场土司内忧外患的故事,在鄂西边陲上演。内部:土司之位継承权争夺激烈!外部:对重庆的远征前途未卜。土司夫人大户人家田氏二姐妹生二子,一子练武,覃孝曌外征获胜,一子学文,覃孝甫内争获得继位权。经过一系列艰苦作绝的惊险的争夺。内:稳住世袭爵位及领地;外:征服重庆。廿田二夫人终于辅佐年幼的覃孝甫坐稳土司之位。同父异母的廿田二姐妹在一切平定后,又开始新的争夺,但最终在一个奇异的苗医后裔奇女子施夕瑶,也即土司三夫人的协调之下,二夫人最终冰释前嬚,好好发展民族边疆的故事。
  • 战友老姜和夏天

    战友老姜和夏天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