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94200000004

第4章 梦想实现的曙光

虽然管理混乱,民众缺少身份认同,但这片土地并非荒无人烟,而是生活着几十万人,其中大部分为阿拉伯人。大部分时间,他们分布在这一地区七八百个村庄里,过着乡村生活。他们大多数是封建制度下为土地所有者出卖劳动力的佃农,但也有人生活在加沙、希伯伦、海法等城镇。虽然阿拉伯民族认同还没有形成,但已经可以感到两个民族间的敌对情绪。早在1891年,一些富有的阿拉伯人就对奥斯曼当局施压,要求他们阻止犹太难民在巴勒斯坦定居,他们清楚地意识到该地区的“阿拉伯属性”将被改变。

19世纪70年代末,大约有2.7万犹太人生活在巴勒斯坦,他们主要集中在耶路撒冷,这座城市大部分人口为犹太人。这些犹太人很贫穷,但非常虔诚。他们和社团外的人联系很少,主要经济来源依赖哈卢卡制度,这项制度从流散地收集钱财,发放给学者、寡妇、孤儿和其他需要经济支持的犹太人。当地犹太人过着一种脱离现代社会的简单生活,但当地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对这种生活方式习以为常。

谁也没有想到,改变巴勒斯坦简单生活方式的居然是欧洲的反犹主义。欧洲犹太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许多人逃离欧洲,部分犹太人选择移民巴勒斯坦。第一次犹太移民潮也称为第一次阿利亚,它开始于1882年,断断续续一直持续到1903年。这一时期,帮助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后来叫以色列)的各种海外组织开始形成。

复活希伯来语是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早期另一个革命运动。如果说西奥多·赫茨尔是政治犹太复国主义之父,阿哈德·哈姆是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精神方面的开先河者,那么埃利泽·帕尔曼(后来改名为埃利泽·本—耶胡达,意思是“犹大之子埃利泽”)就是现代希伯来语之父。犹太复国主义包含很多方面,它让犹太人重新成为历史舞台上的重要角色,让一个古老国家重新屹立于世界。由于本—耶胡达的努力,希伯来语这个犹太人最早用来定义自己身份的圣经语言也得到复活。

本—耶胡达的成长背景和许多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人以及哈斯卡拉运动的知识分子非常相似。他也出生于正统犹太教家庭,后来发现自己对世俗的犹太复国主义更感兴趣。他没有像比亚利克那样成为诗人,让他着迷的是如何让古老的希伯来语适用于现代散文和日常对话。他曾经在巴黎大学学习,在那里见证了法语对法国民族主义产生的深远影响,他认为犹太民族主义也需要自己的语言。1880年,他在给未来妻子底波拉的信中写道:“我已决定……为了拥有我们自己的土地,过上自己的政治生活,我们需要共同的语言,这就是希伯来语。但我们不需要拉比和犹太学者所使用的希伯来语,而必须创造出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现代希伯来语。”

除了普通大众缺乏热情,本—耶胡达和他的同伴们还要面对另一个障碍。对犹太教徒来说,复活希伯来语和犹太复国主义同样错误,希伯来语是圣经、《密释纳》(第一部最重要的拉比文献)和祈祷书使用的神圣语言,他们认为犹太人在日常事务中使用希伯来语是亵渎这种神圣语言。本—耶胡达创造新希伯来语词汇遭到他们无情的批评,他们向他的办公室扔石头,向奥斯曼政府举报他,本—耶胡达还因此坐了一段时间牢。后来,宗教领袖将他逐出犹太教。1891年,本—耶胡达第一任妻子底波拉死于肺结核,宗教人士不同意将她埋葬在阿什肯纳兹犹太人的公墓。底波拉死后,本—耶胡达娶妻子的妹妹为妻。

但本—耶胡达逐渐在伊休夫中赢得了许多支持者。正统派犹太机构先是没能阻止欧洲犹太人加入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现在又没能阻止希伯来语的复兴。本—耶胡达不但复活了这门语言,还让整个民族开始说这门语言。1922年12月他在耶路撒冷去世,大约三万人参加了他的葬礼,伊休夫官方为他哀悼了三天。

就像欧洲一样,在巴勒斯坦,文学也将成为犹太人畅想未来的平台。很快,希伯来语文学成为犹太人想象新家园的途径,人们通过这一媒介表达犹太复国主义生活中的矛盾与分歧。作家和诗人在塑造伊休夫和以色列建国后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将扮演核心角色。

犹太人购买土地虽然合法,但引起了奥斯曼帝国和当地阿拉伯人的警惕,他们知道犹太人想在巴勒斯坦获得立足之地,奥斯曼帝国开始限制犹太人活动。早在比卢成员到达巴勒斯坦前,当地土耳其官员就宣布禁止敖德萨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这个政策显然是针对比卢成员,因为该组织位于敖德萨)。1856年,奥斯曼帝国通过了允许外国人在帝国内购买土地的法律,但1881年奥斯曼政府开始禁止犹太人和基督徒购买土地,这条禁令一直持续到帝国解体。同年,奥斯曼政府还宣布,允许犹太人移民奥斯曼帝国,但巴勒斯坦除外。

同先前的移民一样,这些先驱的生活也很困难,他们也充满怀疑。同第一次阿利亚一样,第二次阿利亚期间,人们也在文学作品中生动描述了他们所经历的困难。

这就是当时犹太复国主义所处的时代,一群充满激情的灵魂迫切希望犹太民族得到重生,他们痛苦地站在两个世界之间,一个是传统的旧世界,另一个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新世界。决心创造新社会的理想主义者在巴勒斯坦撞上了残酷的现实,旧伊休夫和新伊休夫同在,探索者和建设者并存。这是美好而动荡的时代,既拥有巨大的可能性,也潜伏着许多危险。

并非只有布伦纳一人担心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前景。作为第二次阿利亚的移民,大卫·本—古里安(后来成为以色列第一任总理)感到第一次阿利亚的移民已经向现实妥协。他说:“第一次阿利亚的先驱成为投机倒把者,他们利用民族的希望和年轻人的理想赚钱,将流散地的偶像带到了即将得以重建的圣殿,这些‘偶像崇拜’是对建国理想的玷污。”本—古里安这话说得有些重,也不尽客观,但它体现了犹太人深刻的自我审视和自我批判,伊休夫和后来的以色列国也善于这种自我审视和自我批判。

第二次阿利亚留下了两笔对犹太国影响深远的遗产:一是现代希伯来语的复活与全面使用,二是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标志性制度基布兹的诞生。

这种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丰富的集体生活体现了先驱带来的社会和经济理念。晚上,所有基布兹成员会聚集在餐厅,讨论公共事务和基布兹思想。大多数基布兹明显是世俗的,其成员相信,通过体力劳动,他们能够成为比亚利克、戈登等许多人在几十年前描绘过的新犹太人。

很多新移民对于创造犹太模式的社会主义理想社会充满热情,但也有人非常怀念欧洲的城市生活。少部分人住进已有的阿拉伯城市,但那里的居民区中东特色过于强烈,和他们已经习惯的欧洲生活完全不同。面对这个问题,约60位谦逊的专业人士决定在雅法北部建立第一个“犹太郊区”。不同于古老的港口城市雅法,他们希望建造“一个‘干净、漂亮和健康的地方’。如果从欧洲的隔都跑出来再住进中东的隔都,那似乎不对劲,简直有点‘反犹太复国主义’了”。

这些是为实现赫茨尔和阿哈德·哈姆的梦想而迈出的第一步。虽然通往建国的道路还很漫长,但犹太人已经开始建造基础设施,这最终会创造出赫茨尔急切渴望建立的那个国家。这第一步还让人想起阿哈德·哈姆关于巴勒斯坦应该成为犹太人的文化中心的信念,因为除了建造基础设施和为政治主权奠定基础,犹太人几千年来第一次可以看到、听到和感受到什么是犹太社会。它意味着有自己的语言、文学和独特的生活方式。

自古罗马人流放犹太人以来,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帮助下,犹太人第一次隐隐约约看到了一个重生的犹太民族的模样。

同类推荐
  • 温故(十四)

    温故(十四)

    本书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它以记述一个小人物生死与档案的文字,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我们需要温故,是因为我们的健忘,从温故中而知新则是我们温故的目的。从《温故》中,细心的读者都能感悟到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温故。
  • 从三国开始的穿越

    从三国开始的穿越

    突然的来到三国,本来以为是个争霸流,谁知道想家的时候竟然能回去。带着地球的特产来三国交易,以为是个两界交易流,谁知道统一了三国以后突然出现了第二个世界。老天爷,你到底是个什么流?
  • 英雄恨之帝王雄心

    英雄恨之帝王雄心

    稗官野史几多言,千秋岁月帝王传。赵氏孤儿赢世家,乱世安得情少年。爱恨情了志天下,文武双出震惊天。同门师出皆有士,纵横血肉以相残。上卿之志虽未报,四海一统秦人言。外争内治皆王土,海外九州却忘言!安得弱子治天下,沙丘含恨帝国散。
  • 乱世宏图

    乱世宏图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是酒徒所著的一部历史军事类小说。
  • 春秋逸谭:平凉历史掌故选(全2册)

    春秋逸谭:平凉历史掌故选(全2册)

    “人文平凉”丛书一套5本(暂定名《平凉诗词》《崆峒诗词》《平凉游踪》《平凉掌故》《平凉金石》),编者姓名:茹坚、李世恩、魏柏树、李业辉等。前两册精选古代至民国历代诗人所写崆峒山及平凉其他地方的各类诗词曲赋,略作简注。第三册精选历代作者所写平凉山川名胜、风土人情的游记。第四册精选有关掌故。第五册精选当地重要金石碑刻。
热门推荐
  • 六域君王

    六域君王

    被血族奴役的他,将从卑微之中崛起,以渺小走向传奇,这个世界注定不是他的枷锁,他终将俯视所有曾经傲然的贵族。。。
  • 治意经

    治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仰望那份遥远的美丽

    仰望那份遥远的美丽

    为了我最爱的galgame《遥仰凰华》所做,应该不会写太长(为纪念我十六岁所做)
  • 风和海的对话

    风和海的对话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而中国,陆地边界线总长2.2万公里,海岸线总长1.8万多公里,与15个国家接壤。这样的几率,三生有幸,纵然悲凉。左江于南桑,他只是那个笑起来像太阳,或是狐狸,又或是饮鸩止渴的罂粟花。前世几百次的回眸,今生能够遇到你。
  • 查理九世之带我回家

    查理九世之带我回家

    佘娅,性别女,芳龄15,圈名Sonya,查九圈有名的同人文手。最大的爱好是挖坑不填,曾经在查……
  • 医纵妃狂

    医纵妃狂

    大概是忘了喝孟婆汤,秦挽一个现代女军医,死后竟带着记忆成了相府最不受宠的庶出二小姐!爹不疼娘早逝,继母狠毒长姐嚣张……秦挽觉得这一世,她从出生就把人间疾苦尝遍了!好不容易想要低调的活一辈子,好吧好吧,忍不了她不忍了还不行吗?欺负她?让你笑着哭好不好?利用她?让你家破人亡可以吗?让她嫁给皇朝内最痴呆的三皇子……啧啧啧,谁说她家风流无双英俊体贴的妖孽美男是痴呆的?本小姐拔了你的舌头!
  • 浦峰长明炅禅师语录

    浦峰长明炅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苏轼文集3

    苏轼文集3

    苏轼作品集,历代有不同的编法。大致说来,主要有诗集、文集和诗文合集三种编法。
  • 老中医

    老中医

    孟河医派传人翁泉海亦医亦儒亦侠,他医术精湛,行事光明磊落,很快便扬名上海滩,却受到同行的嫉妒和排挤。西学东渐,中医备受打压,国民政府通过“废止旧中医案”使中医药业的处境雪上加霜。危难时刻,翁泉海挺身而出,毅然带领中医同仁赴南京请命,为保护中医这一民族瑰宝险遭不测……上海沦陷后,日寇特务机关关押逼迫翁泉海等人研制治疗腹泻的秘药。国民党军统派特务秘密潜入研究所,跟翁泉海接头,获得药方和情报,并截获了这批珍贵的药剂,拯救了很多中国远征军将士的性命。日本特务头子怀疑是翁泉海泄密,下令对他展开追杀……这部作品通过七个医案贯穿始终,展现了民国时期上海滩波澜壮阔、社会动荡的生活画卷,弘扬中国传统医德医规的同时,揭露了江湖医生坑蒙拐骗的丑恶嘴脸,管窥儒家文化中的经商之道、持家之道和做人之道!
  • 幸福终身从善待开始

    幸福终身从善待开始

    邸园精舍之钟声,奏诸行无常之响;娑罗双树之花色,表盛者必衰之兆;骄者难久,正如春宵一梦,醒来难忆梦中梦;猛者遂灭,恰似风前之花,风过始知花非花。《幸福终身从善待开始》(作者王晓静)把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融为一体,旁征博引,富含哲理。行文语言风格平易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