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20200000030

第30章 童年的终结(第一更)

现在的小陈还不知道陈子昂、张九龄在矫正魏晋六朝以来诗歌绮丽之风方面巨大的历史贡献,对于他们的艺术地位还没有清醒的认识,也很难产生敬畏之心。

之所以张九龄说小陈像陈子昂,那是因为陈子昂也有一组《感遇》诗,是其生涯的代表作——或者说,张九龄的《感遇》,便是效法这位前贤而作的。创作手法上自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小陈也比较奇怪,朝廷中还有许多能写华丽的宫廷体的诗人,可他们只显赫于今日,而不能扬名于后世。

(陈子昂、张九龄一出手,以前那种非常吃香的诗句华丽的宋之问、沈佺期之类,渐渐没有了市场。)

当然,亲身经历之后,陈十一郎现在也知道,装文豪真的是有点难啊。

即便大家只拼诗,只把诗写出来就行,他也时常力有未殆!

因为他脑子里的存货,真不一定比一个普通高中生多啊!

就像今夜御前斗诗,看到王维连写两首排律,小陈心想要是想面子上要过得去,自己起码也得写两首才行。

凑巧的是《唐诗三百首》中选择的张九龄《感遇》恰恰就有两首,另一首排在所有诗的第二位: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这同样是小陈觉得“平淡”、“没看出有啥了不起”的诗,只是“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显得张九龄对唐玄宗的怨念更深而已——

但经过张九龄亲自出来说明“自己诗”的绝妙,小陈很清楚,看来这首诗也能解构出许多东西来。

那为什么小陈仍然只拿出了一首,没拿出另一首来给自己撑牌面呢?

很简单,另外一首诗他只记得“江南有丹橘”这一句。

剩下的那些?不好意思,真的不记得。

有个笑话说,很多人发愤说要背完整本英文词典——但现实往往是,背到第二个单词abandon(放弃)时,百分之九十的人就已经放弃了。

有的人说《全唐诗》四万多首太难了,《唐诗三百首》才三百首,一天一首,一年就背完了——何况里面还有很多耳熟能详的经典。

可就像abandon一样,现实中很多信心满满的人,背完第一首张九龄的《感遇》之后就“感”觉“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随后就abandon了。

又有人说要背上彊村民编撰的《宋词三百首》,这个更“简单”,因为所谓“三百首”其实只有二百八十三首,但大多数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背完了第一首词,宋徽宗的《燕山亭》,再像小陈那样背会了第二首钱惟演的《木兰花》,第三首范仲淹的《渔家傲》教科书上学过——

然后呢?

好像也都不会了……

所以夸口熟读唐诗宋词的小陈,在他“展露头角”的第一天就把他的全部存货用完了。

以后的日子,难呀……

然后就是他弄清楚了另一件事,那天李隆基令自己“和诗”,并不是自己想象的“次韵”,因为“和诗”只需要内容唱和就行了,没说用被和诗原韵。

这一点当他看到“专业和皇上诗二十年”的贺知章的“奉和圣制千秋镜诗”后就明白的。

真正的“次韵”此时还没有,或者说就算有也不流行呢。

后世传说“次韵”这种玩法流行起来是中唐元稹、白居易这对好基友才开始玩的,元稹死了之后,白居易又跟另一位好基友刘禹锡开始玩——他们几个人诗力相当,文采出众,自然可以搞点新花样出来。

再早一点,除非是李隆基的孙子唐代宗大历朝的的卢纶、李益,总之无论怎么追溯,别人要对小陈提“次韵”的玩法,起码要到三十年之后。

这便是他“不懂装懂自作聪明”的结果,放走了一个拍皇帝马屁的好机会,自己弄的那个什么“木兰花”,没有小郡主出来打岔,险些令皇帝很不高兴。

这都是经验教训啊!

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光靠吃老本是不行的,得真的从头开始好好学学吟诗作赋之道!

老师的人选都是现成的呀!

找王维去!

陈兼知道儿子“完胜”监察御史王摩诘后,不但不夸奖,反而好一通责怪!

小孩子就是小孩子!

一点都不知道做人!

你要是稍微灵活点,就该写首普通寻常的!

向现在这样把成名已久的“大国手”都打压下去了,人家能不气你吗?

陈成一听也是,他好像就看过自媒体上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说盛唐的著名诗人大多友谊深厚,像李白杜甫,李白王昌龄,李白孟浩然,李白贺知章……(嗯,看上去好像就没有人跟李白关系不好的。)

可是,似乎李白和王维的关系,从来没听说过,甚至两个巅峰期长期重叠的大诗人,几乎没有啥交集……

可别王摩诘是个小心眼啊!

说干就干,次日,小陈就带上老爸让他给王老师赔礼道歉的电饭煲、榨汁机、开元二十五年挂历……(实际是佛经、茶饼、酒这些,江南的酒还是之前柳绘家送给陈家的)登门拜访王老师。

王老师见小陈同学进退有礼,又看得出来小陈同学是发自内心地很敬重他甚至有点小崇拜,自然很满意,而且他也御前答应过要指教这小后生的。

小陈颇有些惭愧地向王维坦白——自己昨天在御前所作的“诗”,实际都是用他已有的宿稿改动的,包括赢王老师的那首“感遇”。

王维哈哈大笑,笑说“你有宿稿,我就没有么?”

小陈这才知道,王维的那两首《献始兴公》,也是早就写好了的。

一首是开元二十二年时干谒张九龄求荐引写的《上张令公》,一首是开元二十三年张九龄进封始兴县开国子时作的《献始兴公》,正是因为这两首诗很得张九龄欣赏,始兴张令公才会提拔他王维当右拾遗(像当年陈子昂一样),然后又来做监察御史啊!

甚至就是张九龄跟他说,适当时候也可以把几首求重用的诗到御前给皇帝看看,让他知道底下有这样一个才华出众思报国的青年官员,还能避免圣人对下面官员私自拉帮结党的不满——一切都放在阳光下,也能避免很多麻烦。

所以,不要以为正人君子就没有小策略。

只是没想到机会就这么巧罢了!

离开王老师家的时候,小陈又有点志得意满的意味了。

豪宅、名师、人脉、声望,不过一夜之间,他全都有了。

这种经历,古往今来有的人恐怕不是很多。

甘罗不是十二岁就当了上卿吗?

那我努努力,争取十二岁当上宰相?

哈哈哈,那到时候张九龄李林甫牛仙客等等都要失业了!

开元二十四年的千秋节就这样过去了,非常美妙的回忆,小陈很想念它。

只是他还不知道,这已经是他的人生巅峰了。

(童年完结,下面进入少年阶段!)

同类推荐
  • 土司制度与西南边疆治理研究

    土司制度与西南边疆治理研究

    本书在区域总体史视野下考察了西南边疆治理的特点及其成因。在探讨土司制度推行前中央政府治理西南边疆的基础上对土司制度推行后中央政府对西南边疆的治理进行了重点研究,对我国处理西南边疆地区因土司制度所引发的与中南半岛三国的关系、边疆跨国民族关系、边疆民族社会发展、我国西南疆域的变动、边疆政治安全与稳定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进行了总结,也指出了土司制度在西南边疆安全稳定方面所暴露的政治文化问题。
  • 重生三国之游龙戏凤

    重生三国之游龙戏凤

    一次偶然重生到三国时期,看看男主马超是如何驰骋三国战场,打造自己的天下。
  • 白衣如昨

    白衣如昨

    大唐晚期,书生林向晚志在江湖之远,心于山水之间,不贪功名,无心为官。却因为知己伸冤,当街文斗金科状元而名震朝野,使得士农工商无不对其赏识与觊觎。在种种的尔虞我诈中,林向晚方知权为何物,不得已而变得心狠手辣,更是参与平叛黄巢起义,与兄弟为敌,但所做一切皆是为了最初所愿,恢复盛唐文风。一生重情重义,红颜知己颇多,但却为了不负亡妻,而孑然一身。虽一度为了得到权势而黑化,但依旧初心未改,白衣如昨。
  • 历史非常档案

    历史非常档案

    《历史非常档》所辑录的文章中,有些是历史事件知情者、亲历者的回忆,把僵硬的历史还原为一个鲜活的生命,变得有血有肉,呼之欲出;有些是把被有意回避或语焉不详的历史,经过调查和探索,使其重见天日:有些是根据逐渐解密的档案或史料,把尘封多年因而被长期误读的历史赋予崭新的生命和意义;有些是对历史上某些事件、人物的说法、评价甚至是“定论”,根据研究和发现,建构起迥异的命题和意蕴;有些则是把被歪曲、篡改甚至颠倒的历史,还其本真或重新颠倒过来……
  • 重塑南唐

    重塑南唐

    一千多年前的保大四年,秋。 一位南唐的少年官员应邀前去古刹鸡鸣寺赴约,他所赴约的对象是还处于豆蔻少女时代的大周后周娥皇。牛车轱辘滚滚向鸡鸣寺方向而去,卷起了一地秋叶黄。
热门推荐
  • 六等星的光芒

    六等星的光芒

    六等星,是肉眼可见的最暗星,只有在晴朗无月的夜里才能被人隐约看见。刘西岱,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透明,如同一颗夜幕里黯淡的六等星,期待着有一天自己的光芒也能照亮别人的世界。
  • 冷刀夜雨听风录

    冷刀夜雨听风录

    忘哥儿要去哪儿,圆圆就要去那儿。(ps:简单温情版)一把冷刀,半壶浊酒;少年热血,波谲江湖;拂晓刀尖喉头血,夜雨琴端听风雨。剑邪宗少主‘楚忘’被迫走入波谲云诡的江湖,一点点揭开自己的身世,以及三十年前‘父辈’参与的那场大屠杀。麒麟再现,风云必会,得麒麟兽元七者,可号令武林!(ps:复杂版)设定是玄幻武侠,类似于《风云》《魔界之龙珠》,文风略秦时明月之感,人物众多,不要被前三章带偏……
  • 复原古武

    复原古武

    在这个高科技发达的年代;刘兴以超人的毅力与精明的头脑复原古武,追寻人类的起源,纵横宇内;他自创的功法可以练出狂血,越阶杀敌;请看坎坷的人生道路如何磨砺出至强者。
  • 云掩栖云寺

    云掩栖云寺

    巍峨连绵的秦岭,千山万壑,古木参天。在秦岭北麓的群山之中,云雾常年笼罩着一座千年古刹。古刹前面庄严肃穆的山门上,刻着三个古朴苍劲的大字:“栖云寺”。寺内飞檐斗拱,气势恢宏,大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文殊菩萨等神佛彩塑;庭院里传出朗朗的木鱼声和和尚们的诵经声,一派祥和安宁的禅境。“叭!叭!”几声清脆的枪声传来,栖云寺做早课的众僧神情骤然慌乱。崎岖的山路上云雾缥缈,两个汉子钻出薄雾绕过山林,一前一后快速向古刹奔来。在他们身后不远,一队日伪军端着枪气势汹汹地追来,两个汉子慌不择路跑进寺里躲避。
  • 机器人侦探阿熏④

    机器人侦探阿熏④

    我站在距离地铁口五百米远的巷口,手里捏着一盘光碟,四下张望。“哎,大叔,大叔,这种碟片要不要看下吗?有颜色的喔!”如果见到猥琐的大叔路过,我便会凑上前去,露出萌死人的笑容,向他推销光碟。你猜对啦!我就是贩卖那种光碟的小贩,和传统的贩卖盗版碟片的妇女不同的是,我背上背的可不是什么小孩子,而是JANSPORT的双肩背包。一旦有风吹草动,我就像兔子一样逃得飞快。
  • 都市修仙我为王

    都市修仙我为王

    昆仑界一代杀神,渡劫遭遇围攻,最终重生回归都市,成就最强仙王……
  • 巫术和眼泪

    巫术和眼泪

    该书收入作者思想随笔多篇,有《狄力木拉提·泰来提:边疆地带的一位核心诗人》《超越词语的歌唱》《语言价值与和谐价值》《需要英雄供养的气节》等。文学评论的对象包括了当今活跃的一些小说家、诗人及其作品,多有细致的文本分析和审美评判,特别是对当代汉语诗歌的形式问题、语言问题、中西间的相互影响问题,有独到见解。
  • 中华谜语大全

    中华谜语大全

    本书是一本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普及性谜语书,分为三个部分,即谜语知识、趣谜荟萃和谜语故事。“谜语知识”引导初学者进入迷宫大门,掌握猜谜技巧;“趣谜荟萃”让读者领悟谜语的魅力;“谜语故事”引人入胜,给读者趣味享受。
  • 蒋勋说红楼梦5-8辑(套装共4册)

    蒋勋说红楼梦5-8辑(套装共4册)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 繁叶不过离初时

    繁叶不过离初时

    她,战无不胜的星际战将,却在一次巡逻中摔了跟头。回归地球,她重新考核,遇到他,一个细致温柔的顶级侦查员。星际危机来临,她身份暴露,他挺力支持,他们,究竟能否保护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