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68100000087

第87章 郭大帅自封滁阳王

在濠州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声中,郭大帅果断地双规了老对手孙德崖,一高兴,一激动,就宣告天下,自封为滁阳王。

这个时间点,比黄观预计的要早了几天。

郭大帅在第一时间派出使者,百里加急,到滁州宣布了三条命令。

第一,郭大帅告诉朱元璋,你岳父我自封为滁阳王,滁州正式纳入我郭子兴的地盘,成为濠州集团旗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看清楚了,是自封,并不是小明王韩林儿的那个册封。

可见郭大帅这滁阳王,并没有到有关部门备案,也根本没有经过官方机构认证。

黄观神情古怪,摸着鼻子哭笑不得:“这个……纯粹就是一个山寨货,正宗的野鸡山大王!”

第二,鉴于你朱元璋打下了滁州,劳苦功高,功勋显著,封你为滁州镇抚使,主持滁州工作,军政两手一起抓。

郭大帅封官向来都没有新意,还是按照元朝那一套,万户府的长官,称之为镇抚使。

记住这个官职,说明老朱同志在地方上取得的成绩,已经得到了濠州集团高层领导的普遍认可,重新成为领导班子成员。

不得不说,郭大帅这是一着臭棋!

郭大帅可能是忘乎所以,太急于表现自己,一不小心就做了一次好人,为朱元璋最后夺取濠州集团董事长的位子,铺平了道路。

老朱同志手下的二十四个小弟,简直恨不得普天同庆:“恭喜镇抚使大人!”

第三,训斥黄观胡作非为,在濠州城内到处刷牛皮癣广告,污染环境,严重影响了濠州市容。

估计郭大帅郁闷得要吐血,做梦也想不到,会有一个胆大包天的狗东西,让人在自家大帅府墙上刷小广告。

大帅府颜面扫地,情何以堪呀!

黄观满脸黑线,心虚地低下了头,一声不敢吭:“……”

这个……谁干的自己心里清楚,真的……无话可说!

黄观少爷表示,对此事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也不发表任何评论。

朱元璋送走了濠州特使,转身道:“难得今天大部人都在,咱们开个会吧,讨论一下滁州眼下的粮食问题。”

人是铁,饭是钢,吃饭问题,向来都是事关民生的大问题!

滁州的官库,现在已经没有半粒粮食了,最近半个多月,动用的都是军粮。

如果军粮再出现问题,当兵的闹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朱元璋带人打下滁州,赶走了盘踞在滁州的元军,已经把定远公司迁到了滁州,正式更名为滁州公司,定远降级为办事处,负责人……耿炳文同志。

滁州根据地的建设,无论多么艰难,一直都在按部就班进行着。

老朱同志也兑现了承诺,派出手下淮西二十四将,轮流对附近山头进行扫荡。

我朱元璋十里范围内,绝不允许有元军的存在!

朱先生从此名气大增,前来投奔的难民络绎不绝。

民心所向,老朱同志很高兴,重操旧业,亲自主持征兵工作,轻轻松松就招到了数千人的新兵蛋子,手中一下子就有了三万人马。

此时的朱元璋,占据着滁州这个进可攻退可守的险要之地,加快了积累力量的步伐,手下都是精兵强将。

放眼望去,他看到已经不再是小小的滁州,而是整个天下!

难民的大量涌入,也给滁州带来了新的大问题:每天都要吃掉大量的粮食!

再世萧何李善长,表现出了一代相才的杰出能力。

首先,李善长未雨绸缪,建议朱元璋下达军屯令,在滁州开展轰轰烈烈的军垦运动。

士兵训练半天,就直接把队伍拉过去开荒种地。

黄观每次看到这种万人开荒的大场面,都感到心头无比震撼。

觉得老朱同志和李善长,真正的为国为民,大有要把滁河边上的荒滩,变成第二个南泥湾。

接着,李善长亲自出马,带人四处筹粮,对限量分配的米粮精打细算。

将只能维持一个多月的官粮,生生熬了将近三个月,小心翼翼地维持着滁州的稳定发展。

朱元璋也感慨万千:“先生大才!”

现在,官粮吃完了,田地里的粮食却未熟,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可收,青黄不接,摆在眼前的形势,相当的严峻!

李善长也够呛,临门差一脚,巧妇难做无米之粥,愁得头发都白了三根。

领导开会的时候,都不会主动招供,先表明自己的意图,他们一向都是这么干的。

摆出一个议题,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胡海先谈:“我们带人去抢……不是,收地主家的寨粮!”

朱元璋一拍脑袋,就知道胡海这厮会这么干,马上阻止了他犯罪:“不行!他们已经按时交过寨粮,而且还帮忙接受了那么多难民,动他们,就等于动了滁州的根基,滁州必乱!”

花云接着说:“我们去打和州!”

朱元璋摇头:“和州现在驻有重兵,我们打不赢!”

郭英在后勤部队干过,知道后勤工作不好搞,粮食更不好收,小心提议道:“要不,咱们恢复滁州的税收?”

朱元璋一听这馊主意,脸都黑了。

我老朱已经免除了滁州的苛捐杂税,岂能出尔反尔?

你花云不要脸,我朱元璋还想要呢!

周德兴与汤和,在底下交换了一下意见,一起盯住了黄观:“黄世侄,你在忙什么?说说,有什么好主意?”

对啊,忘了这里还有个神奇的黄世侄了!

唰的一下子,二十多双眼睛一齐看过来。

黄观正拿着自制的炭笔,在纸上画大炮草图。

因为没有绘画功底,折腾了半天,也没有把炮管剖面图里面的膛线,准确地画出来。

据说后世经过无数次试验,炮管里的膛线,都是按照科学的延伸角度来设计的,搞得像螺帽里面的螺纹,肯定不行。

黄观不是军事院校炮兵科的学生,专业不对口,根本不知道。

别笑!

你知道的话,发邮件或者快递给我,我在元朝至正十三年六月的滁州,等着你的好消息。

黄观神情悠然,“噗”地吹了一口纸上残留的炭末,头也不抬问道:“李世伯,我先问一下,咱们滁州的军粮,还能调来支持难民几天?”

李善长愣了愣,急忙和朱元璋商议了一下,很肯定道:“最多只能支持十五天,否则军粮这边就要出大问题!”

滁州四面环山,是个易守难攻的险要之地,可是也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问题……没有开通高速公路!

自古以来,滁州物资的运输,要翻山,要越岭,运进来难,运出去也难,都是令人极为头痛的事情。

幸好离濠州却只有两百多里,加快速度,十五天还是能跑两三个来回。

黄观抬头想了想,信誓旦旦道:“大家给我十天,不,最多七天,我保证能搞来第一批粮食。”

七天?

黄观那帮叔叔伯伯,包括朱元璋,全都惊呆了!

滁州周边已经没有粮,你就是去抢,也没有地方下手啊!

李善长惊疑不定,吃惊地看着黄世侄,沉声道:“不是,黄世侄,你能搞来多少粮食?三五百斤,可解决不了问题啊!”

靠,三五百斤?亏你说得出口!

李世伯,不是我说你啊,你不仅污辱了我的人格,还污辱了我的智商。

你瞧我这眉清目秀的模样,相貌堂堂,浑身正气,一看就是干大事的人,像是那种摆地摊的小商贩吗?

摆地摊……是没有前途的!

黄观翻了翻白眼,感觉被李世伯鄙视了,没好气道:“李世伯,我办事,你放心!到时候给你搞来十个三五百石,先撑住了场面再说。”

此话一出,举座震惊!

我们没有听错吧?不是三五百斤,而是三五百石!

并且,还是十个三五百石!

按一石一百五十斤计算,十个三五百石,那就是数千斤粮食了!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咕噜”一声,李善长被黄世侄的大手笔给吓着了,艰难倒吞一口吐沫:“世侄啊,空口无凭,立字为据。要不……你先立个军令状什么的?”

黄观:“……”

一收桌上图纸,拍案而起,掉头就走。

抱歉啊,诸位,受了点惊吓,癔症突然犯了,今天开会……我申请早退!

同类推荐
  • 中国历代八景文化故事

    中国历代八景文化故事

    所谓“八景”,是我国古代约定俗成的一种说法,是一种人文文化的历史体现。它是指一种风物景观,后来各地也称自己的风景名胜为八景,例如青岛八景、燕京八景等。对于八景之说,滥竽充数者也不在少数,有人便视这种现象为社会危机实存下的附庸风雅和粉饰升平,但始终可以称得上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
  • 大唐仁心

    大唐仁心

    熟悉金庸的读者都知道,金庸武侠小说的武功一般都是基于道家或者佛家的理论,基于儒家或者墨家的武功在金庸先生的作品里并不多见。儒家学说自对我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团体,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中一直流传着墨家的侠义精神。我想在我的这部小说里展现一些基于儒家和墨家思想理论的武功。唐朝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朝代,坚持“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开放胸襟,重视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各个国家的宗教、文化、科技都传入了唐朝。我想在这部小说里也展现一些唐朝与周边各国宗教、科技、文化输入与输出的景象。安史之乱爆发,江湖侠客们皆认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遂纷纷投身义军,一场江湖腥风血雨就此展开
  • 大周帝师

    大周帝师

    一个失去部分记忆却神力无敌。一个饱受病痛折磨却快如闪电。他们是战友,是兄弟,却也是对手,是仇敌!身处风云激荡的五代十国时期,面对挣扎求活的乱世芸芸众生,他们会如何选择?
  • 轮回之唐颂

    轮回之唐颂

    一次意外回到曾经最为繁荣的朝代却成为史料里从未有过的人物生于皇室却长于民间什么最是无情帝王家,什么李治懦弱无能,什么武氏铁血无情,心狠手辣,杀子夺权,利益熏心全是狗屁,他只看到了一个为了家庭为了彼此而不得不争的平凡人。
  • 汉室风云录

    汉室风云录

    两汉数百年,除那些耳熟能详的人物,还有多少英雄故事淹没在历史长卷里,让我们一起挖掘出来,来不及先生感谢每个打开这本书的人。书友群:760932811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手揽着星共赏星

    手揽着星共赏星

    千星,一个对艺术方面很有天赋的女孩,本应在这个年纪成为闪闪发光的“星”,却因为一场车祸失去双亲被“人”收养,从此千星性格大变,但庆幸遇到了洛叶。【“擦擦泪,赶紧回家吧。”】【“洛叶洛叶落叶,不带草字头的洛。”】【“如果有人欺负你,找我,我帮你揍回去,我很会打架的哦。”】【“天上的星星会发光,很亮,我家的星星总有一天也会发光,更亮。”】【“千星,我想保护你一辈子。”】(超甜啦=^_^=保证不虐^O^)
  • 鱼生可恋

    鱼生可恋

    红锦鲤无意中幻化成貌美妖娆的人形,她感念和尚的恩德,常伴其左右,却一见钟情与凯旋而归的将军,和尚的谆谆教诲,是怜悯众生,还是掺杂了其他情愫?冥冥之中,似乎早有注定,两世的爱恨情仇,相爱相杀,再入轮回,她又该如何抉择?
  • 在路上,放下他

    在路上,放下他

    有很多故事正在或已经发生:鼓浪屿,苏州,九寨沟,乌镇,阳朔,杭州,大理,凤凰,丽江……这些地方连起来就像是一幅情感纪念地图。他和她,也许就是现实中的你我。行走于人生和风景的人们啊,那些不能如愿的爱,是否还潜藏在心里,只能止于唇齿,掩于岁月。
  • 名门枭宠:老公别太坏

    名门枭宠:老公别太坏

    一场情事,将他们的人生彻底交缠。父亲出事,将她一纸契约卖了出去。哪知对方竟是他!而所为,只是她肚子里的宝宝。他养着她,宠着她,护着她。给她能给的一切,却唯独给不了她想要的爱!既然如此,那她就彻底的逃开!可最后,却被他禁锢在身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电影是民俗的一面镜子。影片中,婚殇嫁娶、灯笼火把、秧歌戏曲、皮影小调、朱门石狮、市井乡里,处处都是民俗生活的呈现。一方面,电影成为民俗的影像记载,而且是带有情感体验的影像记载;另一方面,民俗则为电影提供社会生活的斑驳质感,而且是具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人居特色的文化质感。
  • 刘文典:狂士本色 (文化怪杰)

    刘文典:狂士本色 (文化怪杰)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 今是忆中人

    今是忆中人

    完颜欢爱上做梦。梦里有傅君墨温柔的笑,熟悉的怀抱,和温暖的体温。*三年前。完颜欢曾赖在傅君墨怀里,眉眼弯弯开玩笑说他小气,每个月严格管着她的零花钱,一分都不多给。三年后。完颜欢站在傅君墨的墓碑前,听着律师不含感情地说着“傅少的财产全部划到傅夫人名下”,眼泪大滴大滴地落。那天雨哗哗地下,她怔怔地看着他的黑白照,捏着伞柄的指骨发白。他走了,什么都没留下,只留给她一串冰冷的数字,让她度过余生。*她梦到了一个晴天。阿墨背着欢欢。阿墨和欢欢拉了勾。阿墨永远背着欢欢走一辈子。*曾是枕边人,今是忆中人,永是意中人。
  • 曹文轩小说阅读与鉴赏:第十一根红布条

    曹文轩小说阅读与鉴赏:第十一根红布条

    麦场主系列《曹文轩小说阅读与鉴赏》丛书共计十本,收录于其中的小说都可谓是当代儿童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加之安武林老师独到精辟的点评,使麦场主系列成为不可多得的儿童阅读与写作精选丛书。本书为该丛书之一。
  • 都市豪男

    都市豪男

    一段传奇故事,成就不一样的人生!跑车,别墅,美女,一样都不能少。主人公(白浩)逆袭的人生。主角:白浩,莫小蝶,莫轻舞唐静主要配角:法师娘娘,马小容,李娜,吕勇,白天。主角格言:超越自我,期待与世界同步!